CN112580051A -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0051A
CN112580051A CN201910932220.0A CN201910932220A CN112580051A CN 112580051 A CN112580051 A CN 112580051A CN 201910932220 A CN201910932220 A CN 201910932220A CN 112580051 A CN112580051 A CN 112580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short
processor
rang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22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振生
孙增才
许春晓
吴敬东
魏海峰
李羿
李凤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22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00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00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7Certifying or maintaining trusted computer platforms, e.g. secure boots or power-downs, version controls, system software checks, secure updates 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ies
    • G06F21/575Secure boo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50, 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 G06F2221/034Test or assess a computer or a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本申请能够减少开机等待时长。

Description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时,由于短暂离开或者其他情况,终端可能会由运行模式切换至非运行模式,如睡眠模式等。
若需要打开处于非运行模式的终端,即实现终端的再次开机,用户需要按压开机按钮(也称电源按钮),以控制终端执行开机处理。但是该过程的操作灵活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开机处理的操作灵活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
在第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通过开机控制操作或对第二终端执行登录控制操作,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可以减少系统登录的等待时长。
在前述两种可选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若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支持共享鉴权结果,第一处理器在第一处理器或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直接登录该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若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支持共享鉴权结果,需要第二处理器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相关信息的透传,则前述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器;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由于系统登录鉴权过程中,第一处理器需要和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而前述近程通信连接已经建立,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已建立的近程通信连接来进行信息交互,以节约通信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二处理器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可选地,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将所述第一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处理器对应的闪存中,将所述第二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对应的硬盘中。
这样第二处理器或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可以在开机鉴权时,在闪存中获取第一密钥,第一处理器可以在系统登录鉴权时,在硬盘中获取系统登录密钥。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包括:
监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当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所述开机处理,所述距离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可通信距离阈值;
或者,监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当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且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所述开机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活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盖体转动至与所述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目标角度是用户设置的角度,这样可以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实现第一终端的盖体开启,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目标角度是第一终端在盖体的历史打开角度中筛选得到的角度,该目标角度可以是历史打开角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打开角度;或者,当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打开角度有多个时,目标角度可以为该多个历史打开角度的均值。如此得到的目标角度更为适配于用户的操作习惯。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所述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或者,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接入信息后发送的;
当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时,向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建立所述近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广播时段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获取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当所述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指示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均为低功耗蓝牙模组,紫蜂模组,低功耗无线保真模组,近场通信NFC模组或红外模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为与所述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开机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近距离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第一终端开机控制操作的灵活性。
在第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系统登录请求。
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所述生成开机请求,包括:
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后,确定接收到开机控制操作,基于所述开机控制操作,生成所述开机请求;
或者,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生成所述开机请求,其中,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并且当用户走到第一终端附近时,第一终端已经开机,减少了用户等待开机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终端的指纹识别模组,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尤其对于机箱位于桌面下的计算机,通过该第二终端控制其开机,无需用户弯腰按压位于桌面下的开机按钮,减少了用户的复杂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在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扫描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接入信息后,向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以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建立所述近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扫描时段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显示模式提示界面,在所述模式提示界面接收到指示将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模式设置为扫描模式的模式设置指令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可选地,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均为低功耗蓝牙模组,紫蜂模组,低功耗无线保真模组,近场通信NFC模组或红外模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开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相互作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实施方式中的开机控制方法。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基于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且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基于具体实现进行任意组合或分割。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开机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相互作用,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实施方式中的开机控制方法。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基于软件、硬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实现,且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可以基于具体实现进行任意组合或分割。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器、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和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运行操作系统;
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可选地,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还用于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并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包括闪存和硬盘,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将所述第一密钥保存在所述闪存中,将所述第二密钥保存在所述硬盘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活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盖体转动至与所述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进一步的,该辅助控制器和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分别还可以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第二终端,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第二近程通信模组;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用于建立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为与所述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开机请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进一步的,该处理器和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分别还可以执行前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开机控制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芯片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开机控制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开机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当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时,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开机控制操作或对第二终端执行登录控制操作,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减少系统登录的等待时长。当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时,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终端的指纹识别模组,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和/或系统登录,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和/或系统登录,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尤其对于机箱位于桌面下的计算机,通过该第二终端控制其开机,无需用户弯腰按压位于桌面下的开机按钮,减少了用户的复杂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并且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操作便捷,对开机控制以及系统登录控制的方式灵活,用户体验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程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实际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另一种实际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开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原理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时,由于短暂离开或者其他情况,终端可能会由运行模式切换至非运行模式。运行模式为终端正常工作模式,通常指该终端的核心处理器运行的模式;该非运行模式为终端的核心处理器停止运行的模式,其可以为休眠模式、睡眠模式或软关机模式,对于支持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口(AdvancedConfiguration and Power Management Interface,ACPI)协议的终端,运行模式(SystemRun Status)也称S0模式,睡眠模式(又称挂起到内存(Suspend to Memory))、休眠模式(又称挂起到硬盘(Suspend to Disk))和软关机(Soft Off State)模式分别也称为S3模式、S4模式和S5模式。其中,软关机指的是不进行断电的关机,例如重启。传统的非运行模式后的开机需要重新按压开机按钮,操作灵活性较低,并且用户需要在第一终端旁等待第一终端开机,用户的开机等待时长较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近距离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第一终端开机控制操作的灵活性。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该应用环境包括:第一终端11和第二终端12,第一终端11可以是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也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游戏控制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或个人数字助理等。在第一种情况下,第二终端12可以是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或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设备(或称便携式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手环或手表等。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并且当用户走到第一终端附近时,第一终端已经开机,减少了用户等待开机的时长。在第二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可以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也称指纹传感器)的无线操作装置,如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该无线操作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对另一终端进行无线操作,指纹识别模组是为了配合无线操作功能额外增加的模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终端的指纹识别模组,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尤其对于机箱(即主机)位于桌面下的计算机,通过该第二终端控制其开机,无需用户弯腰按压位于桌面下的开机按钮,减少了用户的复杂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第一终端11与第二终端12绑定(也称关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具有近程通信模组,两者可以通过各自的近程通信模组建立近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12可以通过该近程通信连接控制第一终端11开机。该近程通信连接指的是两个终端的距离小于指定距离阈值的通信连接,例如该距离阈值可以为200米。示例的,该近程通信连接所对应的距离范围可以为5-100米。
本申请实施例中,近程通信模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其可以为经典蓝牙模组,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模组,紫蜂(Zigbee)模组,低功耗无线保真(Low Power WIFI)模组,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组或红外模组。该红外模组支持红外数据协会(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协议。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相较于经典蓝牙模组,BLE模组在保持同等通信范围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功耗和成本,因此通常采用该BLE模组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模组。为了便于说明,后文中将第一终端具有的近程通信模组称为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第二终端具有的近程通信模组称为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该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为单独供电的模组,以保证在第一终端其他模组断电后仍然运行。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第一终端,其可能已经设置有近程通信模组,该近程通信模组通常由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控制,也即是在第一终端开机并登陆操作系统后,该近程通信模组才能工作,因此,需要在原有的近程通信模组的基础上,额外设置单独供电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可以不再设置原有的近程通信模组,而是通过设置新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来执行原有的近程通信模组的功能,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功能,从而节约成本。
并且,由于第一终端在处于非运行模式后,其核心处理器不再运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还可以设置有除核心处理器之外的辅助处理器,该辅助处理器与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连接,这样可以由该辅助处理器在第一终端11在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实现简单的控制操作,以触发第一终端执行开机处理等操作。在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辅助处理器的耗电量远远小于前述核心处理器,其为单独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该辅助处理器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如其他部件断电)时,仍然运行;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该辅助处理器为单独供电的处理器,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该辅助处理器处于低功耗模式,例如处于休眠状态,该辅助处理器支持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对自身进行唤醒,可选地,该辅助处理器的耗电量小于核心处理器。示例的,该辅助处理器可以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EC相对于普通处理器(如前述核心处理器)的功耗较低。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辅助处理器为EC时,该辅助处理器还可以用于第一终端的开关机时序控制,键盘控制(包括对键盘和/或触摸板的控制),热键功能控制、电池充电控制、风扇控制和/或和指示灯控制等。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辅助处理器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从而减少两者体积,实现第一终端的小型化,两者可以共用同一处理器和存储器,以节约制造成本。示例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辅助处理器可以设置在同一片上系统(System OnChip,SOC)上。为了便于说明,后续实施例中,将第一终端中的核心处理器称为第一处理器,将辅助处理器称为第二处理器。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开机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执行绑定流程。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于两者共同的用户的用户身份标识(Identification,ID)进行绑定,该用户ID可以是用户在云服务器注册的云ID(Cloud ID),该云服务器用于管理用户的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同时基于该云ID登录云服务器(即两者同时在线),由用户操作建立两者的绑定关系,并且由云服务器记录两者的绑定关系。
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绑定后,云服务器通知第一终端产生随机的身份验证密钥(AuthKey),该身份验证密钥通过云服务器发送至第二终端,该AuthKey作为以后第二终端访问第一终端的密钥,携带在第二终端的鉴权信息中。通过该AuthKey可以验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绑定关系,从而进行相关的鉴权。示例的,AuthKey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共享密钥(Share Secret,SS),其可以包括用于在后续开机处理过程所使用的第一密钥(参考后续步骤205)以及在后续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时所使用的第二密钥(参考后续步骤206)。其中,每个共享密钥可以基于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确定,也可以基于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确定。每个共享密钥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密钥组成。
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后,可以将其存储在核心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中,例如硬盘的密钥库(Keystore)中,该密钥库可以由第二终端的核心处理器进行读写操作,该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用于供后续鉴权过程使用,如此存储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可以保证密钥的安全性。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也可以存储在其他存储器中,但是要保证其存储的安全性。
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第一终端获取用于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示例的,前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绑定以及第一终端获取密钥的过程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第一处理器执行),并将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存储在后续需要执行相关鉴权动作的部件所对应的存储器中。例如,将第一密钥存储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中,供后续开机处理过程使用;将第二密钥存入第一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中,例如该存储器中OS的密钥库中,供后续第一处理器登录操作系统时所使用。其中,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可以为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简称闪存),第一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可以为硬盘。Keystore提供了密钥安全存储的功能,密钥可以设置为永不导出,密钥的使用也完全在Keystore中,保证了密钥的安全。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绑定过程可以在第一终端首次激活时执行,也可以在其他时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时基于该云ID登录云服务器时,两者的设备信息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同步,例如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同步彼此的设备标识(Device ID)。第一终端会将自身的设备标识存储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对应的存储器中,以备后续广播时使用,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也可以存储在第二终端中,以作为后续发现第一终端的依据。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设备标识可以为终端在首次激活使用时生成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或第一终端的网卡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
步骤202、第一终端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
第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在能够与第二终端建立近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例如第一终端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上电的情况下,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这样在后续过程中,第一终端在自身处于非运行模式后,可以直接基于预先建立的近程通信连接与第二终端进行通信,在第二终端的控制下开机和/或登录操作系统,实现对第二终端的控制的快速响应,减少用户等待时长。
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在自身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非运行模式是相对于运行模式而言的,其功耗比运行模式时低。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其一个或多个原本工作的部件断电,但是存在至少一个部件未断电,该至少一个部件包括前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该非运行模式可以为前述休眠模式、睡眠模式或软关机模式。
其中,非运行模式是第一终端在检测到自身达到模式切换条件后切换至的模式。示例的,该模式切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条件一、检测到第一终端未检测到用户操作的时长达到指定时长。
条件二、接收到非运行模式切换指令时,该非运行模式切换指令指示将第一终端的模式切换至非运行模式。
例如,对应于前述条件一,用户在长时间不操作第一终端后,第一终端自动切换至非运行模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第一终端的耗电量,避免能耗的浪费。与前述条件一对应的非运行模式可以为休眠模式、睡眠模式或软关机模式。示例的,在第一终端未被操作的时长达到T1时,第一终端调整至息屏状态(也称灭屏状态);在第一终端未被操作的时长达到T2时,第一终端调整至睡眠模式;在第一终端未被操作的时长达到T3分钟时,第一终端调整至休眠模式。T1<T2<T3。例如,T1为15分钟,T2为30分钟,T3为3小时。值得说明的是,非运行模式的切换条件可以由用户设置。例如,第一终端还可以在第一终端未被操作的时长达到T1时,直接调整至休眠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对应于前述条件二,用户在触发非运行模式按钮(例如软件睡眠按钮或者软件开关按钮)后,第一终端接收到相应的非运行模式切换指令,基于该指令切换至非运行模式,这样第一终端可以在用户控制下进入非运行模式,有效减少第一终端的耗电量,避免能耗的浪费。与前述条件二对应的非运行模式可以为模式切换指令所指示的非运行模式。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终端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2021、第一终端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第一终端可以周期性地广播接入信息(该过程也称发送广播报文)。参考前述步骤202,该接入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用于供与第一终端绑定的第二终端扫描到该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
示例的,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的触发条件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几种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方式中,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上电后,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与前述步骤202中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对应,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上电后,即广播接入信息,从而便于近程通信连接在第一终端切换至非运行模式之前建立,以实现在处于非运行模式后对第二终端的控制的快速响应,减少用户等待时长。
在第二种方式中,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直接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在第三种方式中,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广播时段时,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示例的,该指定广播时段可以由用户设置,或者基于第一指定规则确定。例如该第一指定规则为在多个历史广播时段中随机筛选包括当前时刻的一个时段作为该指定广播时段;或者,在多个历史广播时段中筛选包括当前时刻的最长的时段或最短的时段作为指定广播时段。
该第二种方式可以将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处于广播状态的时长缩短到指定广播时段的时长内,减少不必要的广播所消耗的能耗。
示例的,该指定广播时段可以为8:00-20:00,是用户的工作时段。
在第四种方式中,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获取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当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指示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时,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用户可以预先(即在第一终端切换至非运行模式之前)进入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的配置,第一终端可以在切换至非运行模式后查询该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该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其各个参数的配置,基于该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可以确定是否将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广播接入信息的状态,当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指示将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广播接入信息的状态时,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当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指示将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其他状态时,将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其他状态,例如下电状态。这样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来确定是否进行接入信息的广播,从而基于用户的设置来确定是否进行后续的连接建立过程,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二至第四种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后,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与前述步骤202中的第二种可选方式对应,可以缩短广播时长,节约第一终端的能耗。
步骤2022、第二终端在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扫描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接入信息后,向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该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可以周期性地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在扫描到第一终端的接入信息后,向该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终端在扫描过程中,可能扫描到多个接入信息,第二终端可以基于该多个接入信息,确定允许接入的终端,再在确定的允许接入的终端中,查找与第二终端绑定的第一终端,在确定了第一终端后,再基于该第一终端的接入信息,向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第二终端,例如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保存有前述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第二终端可以检测各个允许接入的终端所对应的接入信息中携带的设备标识,若接入信息存在与第一终端的设备标识相同的设备标识,则确定广播该接入信息的终端为第一终端。
示例的,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扫描广播接入信息的触发条件可以有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几种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方式中,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在上电后持续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持续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可以保证一旦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处于非运行模式,且在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扫描范围内即可迅速与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建立近程通信连接,减少连接建立的时延。
在第二种方式中,第二终端在检测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再控制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开始扫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所消耗的能耗。
在第三种方式中,在检测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扫描时段时,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示例的,该指定扫描时段可以由用户设置,或者基于第二指定规则确定。例如该第二指定规则为在多个历史观察时段中随机筛选包括当前时刻的一个时段作为该指定扫描时段;或者,在多个历史观察时段中筛选包括当前时刻的最长的时段或最短的时段作为指定扫描时段。
该指定扫描时段可以与前述指定广播时段相同或不同。该第三种方式可以将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扫描的时长缩短到指定扫描时段的时长内,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所消耗的能耗。
示例的,该指定扫描时段可以为8:00-20:00,是用户的工作时段。
在第四种方式中,在检测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显示模式提示界面,用户可以基于自身需求确定是否将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扫描状态,当用户在模式提示界面将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设置为扫描状态后,第二终端在模式提示界面接收到指示将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状态设置为扫描状态的状态设置指令,并基于该状态设置指令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这样,用户在需要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的开机时,再进行状态设置,可以提高开机控制的准确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五种方式中,在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导航系统或者其他定位方式确定自身所在位置,当该第二终端位于指定区域内时,再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所消耗的能耗。
该指定区域可以由用户设置,或者基于第三指定规则确定。例如该第三指定规则为指定区域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绑定时所在区域;或者,在多个历史扫描区域中筛选包括当前位置的区域作为指定区域;或者,在多个历史扫描区域中筛选与当前位置最近的区域作为指定区域。
例如,该指定区域可以为用户的办公区域,或居住区域,其为用户通常放置第一终端的区域。
在第六种方式中,在检测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该指定区域的确定方式可以参考前述第五种方式,与前述第五种方式同理,该第六种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所消耗的能耗,并且相较于第五种方式更能缩短扫描时长,进一步节约能耗。
在第六种方式中,在检测到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后,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目标扫描触发操作用于触发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入扫描模式,用户在存在控制第一终端的意图时,例如控制第一终端开机的意图时,可以执行目标扫描触发操作。相应的,第二终端检测到该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后,通过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该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可以与后续开机控制操作相同,这样可以减少用户所需记忆的操作类型,提升用户体验,该目标扫描触发操作为该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或者,该目标扫描触发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其中,目标密码、目标图案。目标指纹、目标人脸均为用户预先存储在第二终端中的。该目标扫描触发操作也可以与后续开机控制操作不同,例如其为对指定按钮的按压操作或双击操作等。
进一步的,第二终端在检测到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后的指定时长内,若未扫描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者未扫描到可建立近程通信连接的设备,或者扫描到的可建立通信连接的设备的信号质量低于信号质量阈值,可以退出扫描状态,恢复检测到目标扫描触发操作之前的状态,例如待机状态。例如,该指定时长可以为5秒。通过前述扫描退出机制,可以避免用户误操作导致第二终端持续进行扫描的情况,减少第二终端的能耗浪费。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第二至第四种方式以及第六种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
在一种可选示例中,第三方监控设备可以监控该第一终端的状态,当监控到该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第二终端在检测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例如,该第三方监控设备可以为前述云服务器或者第一终端所在区域的路由器。该第三方监控设备可以采用心跳机制监控第一终端的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示例中,第一终端在即将由运行状态切换至非运行状态时,例如切换至非运行状态前的指定时刻,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指定时刻距切换时刻指定时长,如3-5毫秒(ms),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指定时长后由运行状态切换至非运行状态。由于该指定时长通常很短,因此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指定信息后,可以确定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二终端未扫描到第一终端,或者扫描到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超过指定距离阈值,即距离太远,可以提示用户无法与第一终端建立近程通信连接。
步骤2023、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检测第二终端是否为与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后,基于与第二终端共同支持的与近程通信模组对应的近程通信协议,对该第二终端进行连接鉴权,当连接鉴权成功,说明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当连接鉴权失败,说明第二终端不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例如,当第一终端和
第二终端的近程通信模组为经典蓝牙模组或BLE模组时,近程通信协议为蓝牙协议;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近程通信模组为低功耗无线保真模组时,近程通信协议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均以连接鉴权成功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2024、当第二终端为与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时,向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与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建立近程通信连接。
相应的,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后,与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建立成功。
步骤203、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便生成开机请求;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且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生成开机请求。
该开机请求包括用于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以及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其中,该开机请求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开机。
该开机控制操作是作用于第二终端的操作,但主要用于控制第一终端的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有两种类型,相应的,该开机控制操作也有两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该第二终端在自身的开机或者系统登录或者应用登录等场景中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则该开机控制操作的实现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在一种情况下,该开机控制操作和作用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共同用于控制第一终端开机。例如,开机控制操作为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第二终端可以将在第二终端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确定为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也即是,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接收到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才能实现对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作用。这样,用户在经过了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才能控制第一终端的开机,从而有效对用户进行了鉴权,避免其他人采用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提高开机过程的可靠性。该身份认证可以是第二终端的开机身份认证、系统登录的身份认证,开启某一应用程序的身份认证,进行支付操作时的身份认证中的任一种。
示例的,第二终端可以具有触控屏,目标手势操作可以为作用在该触控屏上的指定区域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或滑动操作,该指定区域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空闲区域,也可以是用于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的客户端的图标所在区域;第二终端可以具有图像采集传感器,如摄像头,目标手势操作可以为摄像头拍摄或扫描得到的指定手势的操作,如“OK”手势、比心手势或者画圈手势等;或者,第二终端可以具有用于检测动作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者重力传感器等等,目标动作操作可以是通过该传感器检测到的动作,例如上下摇晃动作、左右摇晃动作、前后摇晃动作或拍打动作等。
值得说明的是,该开机控制操作还可以为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的其他操作,如语音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情况下,该开机控制操作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复用,也即是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可以进行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流程,并且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且该开机控制操作还可以实现对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作用。该身份认证可以是第二终端的开机身份认证、系统登录的身份认证,开启某一应用程序的身份认证,进行支付操作时的身份认证中的任一种。该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该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该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类型,另一种是特殊类型,普通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只能用于用户的身份认证;特殊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是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既可以用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又可以进行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即为前述开机控制操作。
其中,普通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可以为指定密码的输入操作,相应的,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指定密码与目标密码不同,均为用户预先输入第二终端的密码,例如指定密码为“123456”,目标密码为“654321”。
或者,普通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可以为指定图案的输入操作,相应的,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指定图案与目标图案不同,均为用户预先输入第二终端的图案,例如指定图案为数字“6”对应图案,目标图案为数字“7”对应图案。
或者,普通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可以为指定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相应的,开机控制操作为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两种操作中输入的指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为用户预先录入的指纹,但是开机控制操作的按压力度较重。第二终端可以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第二终端在检测到用户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按压操作,且获取的指纹与预先录入的指纹相同时,登录系统;在检测到用户对指纹识别模组的按压操作的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且获取的指纹与预先录入的指纹相同时,在完成身份认证的同时,确定接收到了开机控制操作,这样用户通过一键式操作即可实现对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和对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控制。示例的,在实现前述两种指纹识别操作时,该指纹识别模组可设置第二终端的屏幕下(即该指纹识别模组为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嵌入第二终端的屏幕(如home键)中,或者设置在第二终端的侧边上。
或者,普通类型的身份认证操作可以为指定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相应的,开机控制操作为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该指定角度范围可以是指定的仰角范围或者俯角范围,该俯角和仰角可以通过终端的角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该指定表情可以为微笑、皱眉或撇嘴等表情。两种操作中识别的人脸相同也可以不同,均为用户预先录入的人脸,但是开机控制操作的按人脸的角度范围或表情比较特殊。第二终端可以设置图像采集传感器,如前置摄像头,用户在第二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开启后,将人脸对准该前置摄像头,第二终端在检测到用户的人脸图像后,身份认证成功;在检测到用户的人脸处于指定角度范围时,在身份认证成功的同时,确定接收到了开机控制操作。
当开机控制操作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复用时,可以简化用户操作,用户只需执行一个操作即可实现两种动作的执行,并且,采用特殊的身份认证操作作为开机控制操作可以避免普通的身份认证操作的干扰,避免用户仅仅是想进行身份认证以执行其他操作,但却对第一终端进行了开机操作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误操作的产生。
第二方面,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如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示例的,当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为经典蓝牙模组或BLE模组时,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蓝牙键盘或蓝牙触摸板。无线操作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终端,其用于操作另一终端,例如对另一终端进行信息的输入,例如文字或指令的输入等,指纹识别模组是为了配合无线操作功能额外增加的模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无线操作装置与第一终端绑定,因此,该无线操作装置用于操作第一终端。
则该开机控制操作为通过指纹识别模组检测到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也即是,在第二终端检测到用户在指纹识别模组上输入了目标指纹后,确定接收到了开机控制操作。
参考步骤202中内容,第二终端接收到的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存储在密钥库中,则在前述两方面中,开机请求可以由第二终端的核心处理器生成,并传输至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开机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鉴权信息,该第一鉴权信息可以供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进一步的,当开机控制操作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复用时,该开机请求中还可以携带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步骤204、第二终端通过近程通信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开机请求。
步骤205、第一终端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
第一终端在通过近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后,可以对第一终端进行鉴权操作,例如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操作,当开机鉴权成功,说明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可以执行开机操作,当开机鉴权失败,说明第二终端不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不能执行开机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均以开机鉴权成功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开机鉴权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可以保存有预先在两者绑定时分配的第一密钥,该第一密钥可以是由第一终端生成并在两者绑定时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基于该第一密钥进行开机鉴权。示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约定有指定加密算法,第二终端的第一鉴权信息包括第一加密信息,该第一加密信息是基于该第一密钥采用该指定加密算法得到的,第一终端接收到连接开机请求后,提取该第一加密信息,采用该指定加密算法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若解密得到的密钥与本地存储的第一密钥相同,则开机鉴权成功;若解密得到的密码与本地存储的密钥不同,则开机鉴权失败。
示例的,该指定加密算法可以为基于哈希运算的消息认证码(Hash-based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HMAC),HMAC是基于密钥以及消息,采用哈希运算生成消息摘要的一种算法。当该指定加密算法为HMAC时,第一鉴权信息包括第一加密信息和第一消息,第一加密信息是基于第一密钥和第一消息,采用哈希运算生成的消息摘要。其中,第一消息可以为一串随机数(Challenge),其由第一终端生成(如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生成),携带在前述接入信息中,并且在第二终端发送开机请求时,也携带在该开机请求中。相应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加密信息和第一消息后,基于前述哈希运算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密钥与本地存储的第一密钥进行比较,以确实是否开机鉴权成功。
如前述步骤201所述,第一密钥存储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如闪存)中,前述鉴权操作可以由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执行,也可以由第二处理器执行。也即是,第一终端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者第二处理器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开机鉴权成功后,第一终端通常通过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值得说明的是,若第一密钥存储在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对应的存储器中,而第一终端通过第二处理器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则第二处理器可以访问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对应的存储器,获取第一密钥;同理,若第一密钥存储在第二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中,而第一终端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则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可以访问第二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获取第一密钥。
值得说明的是,执行开机处理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可选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几种可选实现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基于开机请求对第二终端的开机鉴权成功后,直接通过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在第二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监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当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且基于开机请求对第二终端的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这样可以保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由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避免误操作引起的开机,提高开机的可靠性,保护用户隐私。前述阈值距离可以是用于预先设置的,例如3-5米,该距离阈值通常小于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可通信距离阈值。
在第三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第二处理器监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是否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当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且基于开机请求对第二终端的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由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处于同一无线局域网,说明两个终端距离较近,这样也可以保证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由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避免误操作引起的开机,提高开机的可靠性,保护用户隐私。
参考前述说明可知,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其一个或多个原本工作的部件断电,则开机处理指的是控制第一终端中一个或多个部件上电的过程。示例的,可以通过第二处理器控制所有原先断电的部件上电。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其第二处理器处于低功耗模式,例如处于休眠状态,其中,该第二处理器可以包括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该MCU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允许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或实时钟(Real Time Clock,RTC)等方式唤醒。当前述开机鉴权动作由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执行时,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在开机鉴权成功后,唤醒该第二处理器,使其工作在正常工作模式,然后由该第二处理器进行其他部件的唤醒,即控制其他部件上电;当前述开机鉴权动作由第二处理器执行时,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在近程通信连接建立成功后,唤醒该第二处理器,使其工作在正常工作模式,然后由该第二处理器进行开机鉴权以及其他部件的唤醒,即控制其他部件上电。示例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可以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或其他接口发送的中断(interrupt)通知信号(简称INT#)唤醒该第二处理器。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前述开机鉴权动作由第二处理器执行,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第二处理器仍然上电,其获取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接收的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控制其他部件上电。
由于在开机处理前,第一终端可能处于不同的非运行状态,则第二处理器可以针对不同的非运行状态,执行不同的开机处理。例如非运行模式为休眠模式或睡眠模式时,开机处理包括唤醒流程(也称执行唤醒时序);非运行模式为软关机模式时,开机处理包括开机流程(也称执行开机时序)。其中,在控制显示屏上电时,可以控制显示屏亮屏,也可以保持显示屏灭屏,在用户后续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或者直接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时再亮屏,以节约能耗。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例如笔记本电脑,如图4所示,第一终端11包括终端主体111、盖体112(可选地,该盖体上嵌置有显示屏,盖体也称为AB面,其中A面指壳体所在面,B面为显示屏所在面)以及活动连接件113,终端主体111和盖体112通过活动连接件113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终端执行开机处理之后,第一终端还可以控制活动连接件113带动盖体112转动至与终端主体111呈目标角度,示例的,该目标角度可以为90°。
可选地,该活动连接件可以是转轴,该转轴分别与盖体112和终端主体111连接。进一步的,该第一终端还可以包括驱动结构(图4中未绘出),该驱动结构与活动连接件113连接,用于提供活动连接件113转动所需的驱动力,第一终端11(例如第二处理器)可以通过控制该驱动结构来控制活动连接件的运动。示例的,该驱动结构可以为马达或者电磁驱动结构。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目标角度是用户设置的角度,这样可以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即可实现第一终端的盖体开启,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目标角度是第一终端在盖体的历史打开角度中筛选得到的角度,该目标角度可以是历史打开角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打开角度;或者,当出现频率最高的历史打开角度有多个时,目标角度可以为该多个历史打开角度的均值。如此得到的目标角度更为适配于用户的操作习惯。
值得说明的是,活动连接件可以在第一终端开始执行开机处理时,开始带动盖体112转动,使得盖板在第二终端逐渐接近第一终端的过程中逐渐打开,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距离达到接近距离阈值时,盖板与终端主体111呈目标角度,该接近距离阈值小于前述距离阈值,该接近距离阈值可以由用户设置,例如为用户估算的椅子与第一终端的距离,这样用户坐在椅子上时,盖板刚好打开至目标位置。或者,活动连接件可以在第一终端开始执行开机处理时,开始带动盖体112转动,使得盖板匀速打开至与终端主体111呈目标角度。这两种打开方式,均呈现给用户盖板逐渐打开的视觉效果,提高了第一终端开机控制的趣味性,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若开机鉴权失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断开前述近程通信连接,或者,通过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向第二终端发送鉴权失败通知,以通知第二终端开机鉴权失败。
步骤206、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在前述步骤205中开机鉴权成功后,说明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能够对第一终端进行控制。第一种可选示例中,可以直接登录该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即不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由于开机鉴权和系统登录鉴权的目的均是验证第二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其鉴权目的一致。采用该第一种可选示例,在第一终端处无需再输入系统登录密钥,第一终端即可呈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的界面。进一步减少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支持共享鉴权结果的场景。例如,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所运行的软件操作系统由同一厂商开发设计,不存在鉴权标准不一致的情况。
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第一终端基于该第二密钥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示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约定有指定加密算法,第二终端的第二鉴权信息包括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二消息,第二加密信息是基于该第二密钥采用该指定加密算法得到的,第一终端接收到开机请求后,提取该第二加密信息,采用该指定加密算法对第二加密信息进行解密,若解密得到的密钥与本地存储的第二密钥相同,则系统登录鉴权成功;若解密得到的密码与本地存储的密钥不同,则系统登录鉴权失败。
示例的,该指定加密算法可以为HMAC;第二鉴权信息包括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二消息,第二加密信息是由第二密钥和第一终端提供的第二消息,采用哈希运算生成的消息摘要,第二消息可以为一串随机数,其由第一终端生成(如第一终端的第一处理器生成),通过前述接入信息中或者其他信息传输至第二终端,并且在第二终端发送开机请求时,也携带在该开机请求中。相应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二消息后,基于前述哈希运算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得到的密钥与本地存储的第二密钥进行比较,以确实是否开机鉴权成功。
这样通过开机鉴权和系统登录鉴权可以对用户进行有效鉴权,保证对第一终端的可靠控制,避免用户隐私泄露。
如前述步骤201所述,第一密钥存储在第一处理器对应的存储器中,前述系统登录鉴权过程可以由部署有操作系统的第一处理器执行,也即是第一终端通过第一处理器进行系统登录鉴权。
值得说明的是,目前的多数类型的第一终端,其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不支持共享鉴权结果,也即是第一处理器不认可第二处理器的鉴权结果,该操作系统需要单独进行系统登录鉴权。这种情况下,需要开机鉴权和系统登录鉴权共两次鉴权过程。由于系统登录鉴权过程中,第一处理器需要和第二终端进行信息交互,而前述近程通信连接已经建立,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已建立的近程通信连接来进行信息交互,以节约通信开销。示例的,该基于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的过程可以包括:第一终端通过第二处理器将第二鉴权信息透传(即透明传输,不对信息内容进行更改)至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处理器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第一处理器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一处理器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目前的一些操作系统,其支持遥控认证的系统登录鉴权模式。例如Windows Hello为一种Windows系统的安全快速登录认证框架,其为伙伴设备框架(CDF,Companion Device Framework)。采用该框架的Windows系统支持生物认证(如人脸或指纹认证)以及伙伴设备认证。该伙伴设备认证允许使用手机、手环、智能卡等设备登录Windows系统,Linux系统也可以支持伙伴设备认证。该伙伴设备认证指的是与第一终端绑定的设备,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登录操作系统的认证方式,其为遥控认证方式(前述远程控制和遥控均指的是在第一终端之外的设备对第一终端进行控制的情况,并不限定第一终端和控制该第一终端的设备之间的距离)的一种,在绑定过程中分配的第二密钥存储在操作系统的密钥库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基于该伙伴设备认证方式进行系统登录认证。而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处理器不支持从第一终端内部获取第二鉴权信息。为了保证该第一处理器采用前述伙伴设备认证方式对第二终端认证成功,第二处理器可以生成虚拟伙伴设备,该虚拟伙伴设备为操作系统所支持的伙伴设备的模拟单元,具有部署有操作系统的第一处理器所支持的传输接口和伙伴设备认证场景中所需的参数,该虚拟伙伴设备可以为预先生成的软件单元,也可以在每次第二处理器需要向第一处理器传输系统登录鉴权所需信息时生成的软件单元。第一终端通过虚拟伙伴设备与第一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将第二鉴权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器,以供第一处理器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该鉴权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系统登录鉴权过程。其中,若指定加密算法为HMAC,该第二鉴权信息包括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二消息。
通过所述虚拟伙伴设备与第一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模拟出该第一处理器与第一终端外部的伙伴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场景,符合第一处理器进行伙伴设备认证的条件,因此第一处理器会对该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具体鉴权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的鉴权过程);在该第一处理器对该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即可登录该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二处理器中的虚拟伙伴设备与第一处理器通过共享存储空间(Share Memory)来进行信息的交互。该共享存储空间中设置有信息交互区域,用于供虚拟伙伴设备与第一处理器交互用于系统登录鉴权的信息。
在前述第一终端执行开机处理后,第一处理器可以运行操作系统,使得第一终端的用户界面呈现系统登录界面;第一处理器加载操作系统的伙伴服务;第二处理器中的虚拟伙伴设备将从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获取的开机请求中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信息交互区域,第一处理器从该信息交互区域读取该第二鉴权信息后,对该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处理器可以在与操作系统共享存储空间的信息交互区域中写入一个遥控认证指示标识,该标识用于指示是否通过遥控认证(例如,该遥控认证为伙伴设备认证)的方式登录系统,操作系统对应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读取该标识来识别当前是否通过遥控认证的方式登录系统,并对此进行记录,在每次第一处理器进行系统登录鉴权过程开始之前,第一处理器可以先检测信息交互区域中的遥控认证指示标识,当该遥控认证指示标识指示当前通过遥控认证的方式登录系统,则执行前述系统登录鉴权过程;当该遥控认证指示标识指示当前未通过遥控认证的方式登录系统,则执行传统的操作系统登录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前述第二处理器和第一处理器在信息交互区域写入信息后,可以向对方发送读取提醒信息,用于提示对方在该信息交互区域读取新写入的信息,以提高信息的交互效率。
可选地,当指定加密算法为HMAC时,若开机请求中携带有第二鉴权信息,则说明在第二终端在生成第二鉴权信息之前已经获取了第二消息。则第一终端在进入非运行模式之前需要从第一处理器获取该第二消息,例如该第二消息可以是从配套设备框架(CompanionDevice Framework,CDF)中获取的,该第二消息可以携带在前述接入信息中,以供第二终端获取。
可选地,若前述系统登录鉴权失败,第一终端可以在用户界面呈现鉴权失败通知,以通知第一终端的用户系统登录鉴权失败。
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步骤203和步骤204中,开机请求实质是与系统登录请求进行了合并,也即是采用了一次请求携带了开机和系统登录所需的鉴权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实现时,也可以将两个请求进行拆分,则如图5所示,前述步骤203的开机请求中仅包括第一鉴权信息,则该开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206可以替换为下述步骤207至步骤209:
步骤207、第二终端生成系统登录请求,该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在第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系统登录控制操作后,生成系统登录请求。该系统登录请求用于指示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与前述开机控制操作同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是作用于第二终端的操作,但主要用于控制第一终端的操作。
参考前述步骤203,第二终端可以有两种类型,相应的,该登录控制操作也有两种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以以下两方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则该登录控制操作的实现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况:
在一种情况下,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和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共同用于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则第二终端可以将在第二终端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确定为登录控制操作。
在另一种情况下,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与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复用,也即是第二终端可以进行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流程,并且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且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还可以实现对第一终端的登录操作系统控制作用。
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该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例如,该系统登录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前述用于控制第一终端的开机控制操作和系统登录控制操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两者均为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或者,例如两者一个为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前述两种情况均可以分别参考步骤203中开机控制操作的两种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如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示例的,当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为经典蓝牙模组或BLE模组时,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蓝牙键盘或蓝牙触摸板。
则该登录控制操作为在指纹识别模组上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也即是,在第二终端检测到用户在指纹识别模组中输入了目标指纹后,确定接收到了登录控制操作。
在前述两方面中,该系统登录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二鉴权信息,该第二鉴权信息可以供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
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第二终端在前述开机鉴权成功后,直接生成系统登录请求。示例的,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开机成功指示信息,以指示开机鉴权成功。
步骤208、第二终端通过近程通信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系统登录请求。
步骤209、第一终端基于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第一终端在通过近程通信连接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后,可以对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操作,例如基于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操作,当系统登录鉴权成功,说明
第二终端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可以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当系统登录鉴权失败,说明第二终端不为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不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该系统登录鉴权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步骤206在第二种可选示例中所提供的系统登录鉴权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与前述步骤206不同的是,当指定加密算法为HMAC时,若由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登录鉴权,除了在第一终端在进入非运行模式之前获取第二消息,并将其携带在接入信息中之外;第二消息还可以有其他传输方式。例如,在前述步骤207之前,在前述第一处理器加载操作系统的伙伴服务后(即开机鉴权成功后),第一处理器可以将第二消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将该第二消息通过近程通信连接发送至第二终端。示例的,若采用伙伴设备认证方式进行系统登录认证,则第一处理器可以在信息交互区域中写入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可以是从CDF中获取的,第二处理器中的虚拟伙伴设备从该信息交互区域读取该第二消息,并透传给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由该第一近程通信模组通过前述近程通信连接传输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基于在前述绑定流程中与第一处理器约定的第二密钥和第二消息生成前述第二加密信息,并向第一终端发送携带第二鉴权信息的系统登录请求。示例的,第二消息可以携带在前述的开机成功指示信息中,或者携带在单独的信息中。
可选地,在前述近程通信连接建立后到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之前的时间段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均可以通过前述近程通信连接进行信息交互,以节约通信开销。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以指定加密算法为HMAC,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进行两次鉴权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进行简单说明。第一次鉴权为开机鉴权,该过程包括:S1、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绑定过程中,均获取第一密钥和第二密钥(参考前述步骤201),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状态后,在广播的接入信息中携带第一消息(参考前述步骤205);S2、第二终端在与第一终端建立近程通信连接后,通过该近程通信连接,发送开机请求,该开机请求携带第一鉴权信息,该第一鉴权信息包括第一加密信息和第一消息,第一加密信息是基于第一密钥和第一消息,采用哈希运算生成的消息摘要(参考前述步骤205),该开机请求相当于是对前述第一消息的响应(response)信息;S3、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者第二处理器对该第一鉴权信息进行校验,以进行开机鉴权(参考前述步骤205)。在开机鉴权成功之后,进行第二次鉴权,即系统登录鉴权,该过程包括:S4、在第一处理器登录操作系统之前,通过第二处理器采用前述近程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透传第二消息(参考前述步骤209);S5、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系统登录请求,该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第二鉴权信息,该第二鉴权信息包括第二加密信息和第二消息,第二加密信息是基于第二密钥和第二消息,采用哈希运算生成的消息摘要,该系统登录请求相当于是对前述第二消息的响应信息;S6、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将该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第一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对该第二鉴权信息进行校验,以进行系统登录鉴权(参考前述步骤209)。
值得说明的是,开机请求和系统登录请求携带的鉴权信息均用于供第一终端鉴定第二终端是否为第一终端所绑定的终端,相应的,步骤206和步骤209中第一终端均在开机鉴权过程的基础上执行系统登录鉴权过程,这样通过两次鉴权可以提高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控制的可靠性,避免用户隐私泄露。
并且,当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时,前述步骤206和209可以通过开机控制操作或对第二终端执行登录控制操作,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减少系统登录的等待时长。当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时,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终端的指纹识别模组,控制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前述步骤204通过同一近程通信连接发送携带第一鉴权信息和第二鉴权信息的开机请求可以节约通信开销,减少通信时延;前述步骤203的开机请求中仅包括第一鉴权信息,则通过前述步骤204和步骤208通过同一近程通信连接分别发送携带第一鉴权信息的开机请求和携带第二鉴权信息的系统登录请求,虽然发送的请求数量增加,但是仍然采用同一近程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无需为两次鉴权过程分别建立通信连接,因此,也可以节约通信开销,减少通信时延。可选地,本申请在实际实现时,为了适配于第一终端的内部鉴权机制,也可以采用两个不同的近程通信连接来分别传输开机请求以及系统登录请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值得说明的是,若第一终端处于已开机但未登录操作系统的状态,第一终端还支持不执行前述步骤203至205,仅执行前述步骤201至204,以及207至2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的步骤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例如步骤202和203的顺序可以颠倒。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前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为EC,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近程通信模组为BLE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该BLE模组可以为BLE SOC,则前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为第一BLE模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为第二BLE模组。则请参考图7,图7是一种前述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第一终端11包括:第一BLE模组114、EC115、平台控制器中心(PlatformController Hub,PCH)芯片116、第一处理器117和第一存储器118。第二终端12可以包括第二BLE模组121、操作识别模组122和第二存储器123。该第一BLE模组114用于执行前述步骤中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动作,如广播接入信息,以及与第二BLE模组121建立蓝牙连接,该第一BLE模组114可以通过UART或其他接口与EC115连接,该第一BLE模组114可以采用其通用输出管脚(General Purpose Output,GPO)唤醒该第一BLE模组114;该EC115用于执行前述步骤中第二处理器的动作,例如执行开机处理,以及控制前述盖体与终端主体的开合。该第一处理器117为第一终端的核心处理器,其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用于对第一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PCH芯片116也称南桥(south bridge)芯片,用于连接EC115和第一处理器117,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实现时,EC115和第一处理器117还可以由其他方式连接,图7仅为示意性说明。进一步的,EC115还可以用于开关机时序控制,键盘控制(包括对键盘和/或触摸板的控制),电池充电控制、热键功能控制、风扇控制和/或和指示灯控制等。EC115还可以与第一处理器117交互,包括上报键盘或触摸板的信息、传感器的信息等等。进一步的,第一终端11还包括图4所示的结构,图7未绘出。第一存储器118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第一BLE模组114、EC115和第一处理器117可以运行该第一存储器118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自身的功能。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存储器118包括第一子存储器、第二子存储器和第三子存储器,分别用于对应存储第一BLE模组114、EC115和第一处理器117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第一子存储器可以内置在第一BLE模组114中,第二子存储器可以内置在EC115中,但是这样制造成本较高。在实际实现时,可以将第一子存储器设置在第一BLE模组114外部,第二子存储器设置在EC115外部,例如,该第一子存储器和第二子存储器均为闪存。进一步的,第一BLE模组114和/或EC115可以与第一终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共用一个存储器,也即是第一子存储器和/或第二子存储器与BIOS的存储器为同一存储器,例如闪存。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制造成本。第三子处理器可以为硬盘,如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Drive,SSD),第一处理器所需要运行的操作系统的代码存储在该第三子处理器中。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BLE模组114、EC115也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中,共用同一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第二BLE模组121用于执行前述步骤中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动作,如扫描接入信息,以及与第一BLE模组114建立蓝牙连接。该操作识别模组122用于识别前述开机控制操作、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和/或登录控制操作。示例的,其可以为指纹识别模组或图像采集传感器。该操作识别模组122所识别得到的操作可以用来鉴别用户的身份,因此其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模组。第二存储器12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第二BLE模组121、操作识别模组122可以运行该第二存储器12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自身的功能。值得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还可以包括核心处理器或者其他处理器,用于对第二终端中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或者实现第二终端的其他功能,第二终端的结构可以与第一终端相同,也可以不同。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第一BLE模组,其执行步骤2021中的广播动作时,可以称之为该第一BLE模组处于主机模式;对于第二BLE模组,其执行步骤2022中的扫描动作时,可以称之为该第二BLE模组处于从机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第一终端,其可能设置有近程通信模组,例如,该近程通信模组可以为蓝牙和WIFI集成的模组,其集成了蓝牙和WIFI的功能。该近程通信模组通常由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如X86系统)控制,该近程通信模组挂接在PCH芯片上,采用S0状态下的供电模式,即仅在运行状态使用,在非运行状态不可用。传统的第一终端,操作系统支持通过近程通信模组中的蓝牙与其他终端建立连接,实现其他终端对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的遥控认证。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可以包括传统第一终端的近程通信模组,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单独供电的模组,例如前述第一BLE模组。在另一种可选方式中,也不再设置原有的近程通信模组,而是通过设置新的第一BLE模组来执行原有的近程通信模组的功能,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BLE模组的功能,从而节约成本。也即是新的BLE模组可以是BLE和WIFI集成模组,其单独供电,其可以与PCH芯片以及EC同时相连,分别受到两者的控制。
请参考图8,图8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示意图,假设第一终端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终端为手机,用户在第一天晚上离开办公室时,将笔记本电脑设置为非运行模式,在第二天清晨走进办公室时,对手机执行开机控制操作,如重压指纹识别模组,则笔记本电脑开机且登录操作系统,并且盖体打开至目标角度。用户只需坐在座位上即可开始工作。避免原有流程所需的手动掀开盖体,手动开机,等待笔记本电脑启动以及系统登录等过程,实现“坐下即用”的开机体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前述第一终端的第二处理器为EC,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12a,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近程通信模组为BLE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该BLE模组可以为BLE SOC,则前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为第一BLE模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为第二BLE模组。则请参考图9,图9是一种前述开机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另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第一终端11的结构参考前述图7所示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无线操作装置12a可以包括第二BLE模组121和指纹识别模组124。该第二BLE模组121用于执行前述步骤中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动作,如扫描接入信息,以及与第一BLE模组114建立蓝牙连接。该指纹识别模组124用于识别前述开机控制操作和/或登录控制操作。第二存储器12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第二BLE模组121、指纹识别模组124可以运行该第二存储器12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自身的功能。该无线操作装置12a用于对第一终端11执行无线操作,例如文字或指令的无线输入,该无线操作装置12a与第一终端11的结构不同。
请参考图10,图10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机控制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示意图,假设第一终端为笔记本电脑,第二终端为蓝牙键盘,用户在第一天晚上离开办公室时,将笔记本电脑设置为非运行模式,在第二天清晨走进办公室时,对蓝牙键盘执行开机控制操作,如按压指纹识别模组,则笔记本电脑开机且登录操作系统,并且盖体打开至目标角度。用户只需坐在座位上即可开始工作。避免原有流程所需的手动掀开盖体,手动开机,等待笔记本电脑启动以及系统登录等过程,实现“坐下即用”的开机体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当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时,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开机控制操作或对第二终端执行登录控制操作,控制第一终端登录操作系统,减少系统登录的等待时长。当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时,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终端的指纹识别模组,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和/或系统登录,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和/或系统登录,提高开机操作的灵活性。尤其对于机箱位于桌面下的计算机,通过该第二终端控制其开机,无需用户弯腰按压位于桌面下的开机按钮,减少了用户的复杂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并且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操作便捷,对开机控制以及系统登录控制的方式灵活,用户体验较高。
下述为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30,如图11,包括:
第一处理器301、第二处理器302、第一近程通信模组303和存储器304,该第二处理器302为独立供电的处理器,例如为EC。
存储器30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第一处理器30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运行操作系统;
第一近程通信模组303用于建立第一近程通信模组303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为与第一终端30绑定的终端;
在第一终端30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近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开机请求包括用于第一终端30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第一近程通信模组303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处理器302执行开机处理;或者,第二处理器30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第二处理器302执行开机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
可选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或者,第一近程通信模组303还用于通过近程通信连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第二处理器302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将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第一处理器301;
第一处理器301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并在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可选地,存储器304包括闪存和硬盘,
第一处理器301还用于:调用硬盘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将第一密钥保存在闪存中,将第二密钥保存在硬盘中。
可选地,第一终端30为翻盖式结构,其结构可以参考前述图4所示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第一终端30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终端主体和盖体通过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第二处理器302还用于控制活动连接件带动盖体转动至与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终端40,如图12所示,包括:
处理器401、第二近程通信模组402和存储器403;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第二近程通信模组402,用于建立第二近程通信模组402与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第一终端为与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处理器40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开机请求包括用于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通过近程通信连接向第一终端发送开机请求。
可选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或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可以为手环或手表等;或者,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控制装置50,应用于具有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一终端,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50包括:
建立模块501,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接收模块502,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开机控制模块5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装置,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
如图14所示,所述接收模块502,还用于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装置50还包括:登录控制模块504,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可选地,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登录控制模块504,用于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所述登录控制模块504,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所述开机控制模块503,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二处理器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50还包括:
获取模块505,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之前,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存储模块506,用于将所述第一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处理器对应的闪存中,将所述第二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对应的硬盘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所述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或者,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所述开机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生成的,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检测到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如图16所示,所述装置50还包括:
翻盖控制模块507,用于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控制所述活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盖体转动至与所述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可选地,所述开机控制模块503,用于:
监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当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阈值,且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所述开机处理,所述距离阈值小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可通信距离阈值;
或者,监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是否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当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相同的无线局域网,且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所述开机处理。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501,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检测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接入信息后发送的;
当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时,向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响应,以与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建立所述近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501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广播时段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或者,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获取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当所述非运行模式设置参数指示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时,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广播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均为低功耗蓝牙模组,紫蜂模组,低功耗无线保真模组,NFC模组或红外模组。
示例的,前述建立模块501和接收模块502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实现。前述开机控制模块503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二处理器实现,前述登录控制模块504、获取模块505和存储模块506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处理器实现。前述翻盖控制模块507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二处理器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控制装置60,如图17所示,应用于具有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二终端,所述装置60包括:
建立模块601,用于建立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为与所述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第一生成模块602,用于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发送模块603,用于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开机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控制装置,在用户处于第一终端附近时,即可对第二终端执行开机控制操作,以通过第二终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无需用户按压第一终端的开机按钮即可控制第一终端开机,减少开机等待时长。
可选地,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或者,如图18所示,所述装置60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604,用于生成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603,还用于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系统登录请求。
可选地,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所述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所述第一生成模块602,用于:
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后,确定接收到开机控制操作,基于所述开机控制操作,生成所述开机请求;
或者,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生成所述开机请求,其中,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601,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在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扫描到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接入信息后,向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以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建立所述近程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建立模块601,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当前时刻位于指定扫描时段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显示模式提示界面,在所述模式提示界面接收到指示将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模式设置为扫描模式的模式设置指令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后,且位于指定区域内时,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或者,在检测到目标扫描触发操作后,通过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进行接入信息的扫描。
可选地,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均为低功耗蓝牙模组,紫蜂模组,低功耗无线保真模组,近场通信NFC模组或红外模组。
示例的,前述建立模块601、第一生成模块602、发送模块603和第二生成模块604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实现。或者,前述建立模块601和发送模块603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实现,第一生成模块602和第二生成模块604的功能可以由前述第二终端中的处理器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装置,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发智能网业务的装置与触发智能网业务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700的结构框图。该终端700可以是前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终端7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终端、膝上型终端、台式终端等其他名称。该终端上安装有操作系统。通常,终端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当该终端700为前述第一终端,该终端700还包括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第二处理器,以及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一终端的各个部件,当该终端700为前述第二终端,该终端700还包括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以及图7所示的第二终端的各个部件。
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7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7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被处理器7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700还可选包括:外围设备接口7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7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704、触摸显示屏705、摄像头706、音频电路707、定位组件708和电源7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7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7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7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7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7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7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704还可以包括NFC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7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7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7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7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7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7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7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7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7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705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7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7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7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7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7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7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701或射频电路7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7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708用于定位终端7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7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709用于为终端7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7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7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7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711、陀螺仪传感器712、压力传感器713、指纹传感器714、光学传感器715以及接近传感器716。
加速度传感器711可以检测以终端7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7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7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7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7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712可以检测终端7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7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711协同采集用户对终端700的3D动作。处理器7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7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713可以设置在终端7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7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713设置在终端7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终端7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701根据压力传感器7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7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7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701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7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7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701根据指纹传感器7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7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7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714可以被设置终端7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终端7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7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7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7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7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7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7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终端7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716用于采集用户与终端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7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701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7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701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7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选地,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前述云服务器,系统中各个终端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图1中的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控制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例如CPU芯片,该芯片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核、以及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物理核在读取所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后实现前述开机控制方法。另一些实施例中,该芯片可以用纯硬件或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前述开机控制方法,即所述芯片包括逻辑电路,当所述芯片运行时所述逻辑电路用于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开机控制方法,所述逻辑电路可以为可编程逻辑电路。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若无特殊说明指代“两个或两个以上”或“至少两个”。本申请中出现的“A和/或B”至少包括“A”、“B”和“A和B”三种情况。
本申请中出现的“第一”和“第二”仅为了区分两个对象,并没有先后顺序的意思。
本申请中出现的“A参考B”指的是A与B相同,或者在B的基础上可做简单变化得到A。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操作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当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一处理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执行开机处理,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或者,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在所述第二处理器进行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将所述第一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或所述第二处理器对应的闪存中,将所述第二密钥保存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对应的硬盘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所述第二终端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后所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
或者,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所述开机请求是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生成的,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检测到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执行开机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活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盖体转动至与所述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10.一种开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为与所述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当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开机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系统登录请求;
或者,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所述生成开机请求,包括:
在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接收到的目标手势操作或目标动作操作后,确定接收到开机控制操作,基于所述开机控制操作,生成所述开机请求;
或者,在检测到开机控制操作后,确定身份认证成功,并生成所述开机请求,其中,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满足指定认证条件的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认证操作,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目标密码的输入操作、目标图案的输入操作、按压力度大于压力阈值的目标指纹的指纹识别操作、指定角度范围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或表情为指定表情的目标人脸的人脸识别操作中的任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所述开机控制操作为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检测到的目标指纹的输入操作。
14.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器、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和第一近程通信模组,所述第二处理器为独立供电的低功耗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运行操作系统;
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用于建立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绑定的终端;
在所述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
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或者,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基于所述第一鉴权信息进行开机鉴权,并在开机鉴权成功后,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开机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请求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近程通信模组还用于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系统登录请求,所述系统登录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将所述第二鉴权信息透传至所述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并在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成功后,登录所述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包括闪存和硬盘,
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且第一终端运行操作系统时,获取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开机鉴权的第一密钥和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系统登录鉴权的第二密钥;
将所述第一密钥保存在所述闪存中,将所述第二密钥保存在所述硬盘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所述的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为翻盖式结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终端主体、盖体以及活动连接件,所述终端主体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活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盖体转动至与所述终端主体呈目标角度。
18.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第二近程通信模组;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用于建立所述第二近程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近程通信模组的近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为与所述第二终端绑定的终端;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在第一终端处于非运行模式时,生成开机请求,所述开机请求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终端开机鉴权的第一鉴权信息,通过所述近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开机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终端,或者,所述第二终端为具有指纹识别模组的无线操作装置,所述无线操作装置为无线键盘或无线触摸板。
2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开机控制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所述的开机控制方法。
CN201910932220.0A 2019-09-29 2019-09-29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5800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2220.0A CN112580051A (zh) 2019-09-29 2019-09-29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2220.0A CN112580051A (zh) 2019-09-29 2019-09-29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0051A true CN112580051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2220.0A Pending CN112580051A (zh) 2019-09-29 2019-09-29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005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0636A (zh) * 2021-08-03 2021-11-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开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271552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mcu和电磁驱动的芯片系统
WO2023281343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955729A (zh) * 2022-12-13 2023-04-11 长沙巨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链路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6847610A (zh) * 2023-08-31 2023-10-03 天津光电聚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机械防拆的开机棒组件及实施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629A (zh) * 2013-08-21 2013-11-27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开关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792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设备交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77933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8777860A (zh) * 2018-05-04 2018-11-09 江门市蓬江区中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机动车的防盗解锁方法及车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2629A (zh) * 2013-08-21 2013-11-27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开关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792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设备交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577933A (zh) * 2015-12-31 2016-05-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系统
CN108777860A (zh) * 2018-05-04 2018-11-09 江门市蓬江区中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机动车的防盗解锁方法及车载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1343A1 (en) * 2021-07-05 2023-01-12 Ricoh Company,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630636A (zh) * 2021-08-03 2021-11-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开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3630636B (zh) * 2021-08-03 2023-09-15 Vidaa(荷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开机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4271552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mcu和电磁驱动的芯片系统
CN114271552B (zh) * 2021-12-27 2023-09-19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mcu和电磁驱动的芯片系统
CN115955729A (zh) * 2022-12-13 2023-04-11 长沙巨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链路报文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6847610A (zh) * 2023-08-31 2023-10-03 天津光电聚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机械防拆的开机棒组件及实施方法
CN116847610B (zh) * 2023-08-31 2023-11-24 天津光电聚能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和机械防拆的开机棒组件及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6720B (zh) 设备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2580051A (zh) 开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05318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09498B (zh) 数据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66099A (zh) 一种登录方法、令牌发送方法及设备
KR20160117443A (ko) 휴대용 프로세싱 및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WO2018218541A1 (zh) 一种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WO2020015259A1 (zh)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及终端
EP4270184A1 (en) Cross-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s
CN115378900A (zh) 歌单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76879A (zh) 一种分享信息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1241499B (zh) 应用程序登录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93702B (zh) 数据加密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18169B (zh) 即时通讯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3525B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191227A (zh) 阻止恶意代码执行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9892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游戏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201738A (zh)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81423A (zh) 限制功能使用授权方法、装置、系统
CN110597840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伴侣关系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1619B (zh) 账号切换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24405B (zh) 业务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587B (zh) 电子设备监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4824B (zh) 触发应用程序中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71692B (zh) 开通服务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