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376A -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376A
CN112577376A CN202011333098.4A CN202011333098A CN112577376A CN 112577376 A CN112577376 A CN 112577376A CN 202011333098 A CN202011333098 A CN 202011333098A CN 112577376 A CN112577376 A CN 112577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onation
sub
ignition
signal transceiver
hea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30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天宇
岳权
刘君
赵丽
童鹤
陆思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zh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zh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zhuo Defens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30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CAMMUNITION FUZES; ARMING OR SAFETY MEANS THEREFOR
    • F42C19/00Details of fuzes
    • F42C19/08Primers; Detonato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包括起爆管、子控制芯片、子信号收发器、引爆电热丝、气嘴、定时器、雷管外壳、供电电池和遥控端,起爆管分为两端分别为点火端和起爆端,点火端和起爆端之间通过隔离膜连接,点火端的内部设有引爆电热丝,引爆电热丝的末端设有起爆火药,点火端的内部填充有高压燃气,点火端的顶部气嘴,起爆端的内部设有火药,子信号收发器与子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子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定时器与引爆电热丝连接,遥控端设有主控制器和主信号收发器,主信号收发器与子信号收发器无线通信,雷管外壳底端内部设有火药仓,起爆管的起爆端底部通入到火药仓的火药内部。本发明引爆几率高,安全防误触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雷管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两种。煤矿井下放灮均采用电雷管。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而延期电雷管又分为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
目前的雷管起爆装置存在发生误启动爆炸的安全隐患,且目前雷管起爆装置内部由电热丝加热起爆药然后引燃火药仓的火药实现起爆的,其起爆效率不高,容易发生起爆药无法引燃火药仓的火药的现象。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爆保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爆保险装置,起爆管、子控制芯片、子信号收发器、引爆电热丝、气嘴、定时器、雷管外壳、供电电池和遥控端,所述起爆管、子控制芯片、子信号收发器、引爆电热丝、供电电池和定时器均设于所述雷管外壳的内部,所述起爆管分为两端分别为点火端和起爆端,所述点火端和起爆端之间通过隔离膜连接,所述隔离膜为厚度4-8mm的金属膜,所述点火端的内部设有所述引爆电热丝,所述引爆电热丝的末端设有起爆火药,所述点火端的内部填充有高压燃气,所述点火端的顶部设有贯穿雷管外壳到其外侧的气嘴,所述气嘴上设有安全阀,所述起爆端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子信号收发器与子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所述子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引爆电热丝连接,所述遥控端设有主控制器和与主控制器连接的主信号收发器,所述主信号收发器与子信号收发器无线通信,所述雷管外壳的内腔底端内部设有火药仓,所述火药仓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起爆管的起爆端底部通入到所述火药仓的火药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引爆电热丝的数量为2个且均延伸到点火端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雷管外壳的内部设有保护块将所述火药仓单独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雷管外壳的内腔上部设有与子控制芯片、子信号收发器、引爆电热丝和定时器连接的供电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端的外壳由高强度防爆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块为外表面包裹有聚苯乙烯的铜块。
进一步的,所述火药仓为锥形,其锥度为1∶15,起爆管的底端距离火药仓的底端距离不大于火药仓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改变传统雷管的引爆方式,通过高压燃气在电热丝加热引燃起爆火药的情况下点燃并冲破隔离膜点燃起爆端的火药使得火药仓的火药起爆,起爆效率高,高压燃气采用爆破现场充气的方式避免雷管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误触发电热丝从而引起损坏或爆炸的安全隐患,引爆保险装置通过远程遥控延时爆破以及采用全封闭结构增加安全性,双起爆电热丝的设置增加引爆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的遥控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起爆管;2、子控制芯片;3、子信号收发器;4、引爆电热丝;5、点火端;6、起爆端;7、气嘴;8、定时器;9、供电电池;10、遥控端;11、隔离膜;12、起爆火药;13、保护块;14、雷管外壳;15、火药仓;16、主信号收发器;17、主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包括起爆管1、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气嘴7、定时器8、雷管外壳14、供电电池9和遥控端10,所述起爆管1、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供电电池9和定时器8均设于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部,所述起爆管1分为两端分别为点火端5和起爆端6,所述点火端5和起爆端6之间通过隔离膜11连接,所述隔离膜11为厚度4-8mm的金属膜,所述点火端5的内部设有所述引爆电热丝4,所述引爆电热丝4的末端设有起爆火药12,所述点火端5的内部填充有高压燃气,所述点火端5的顶部设有贯穿雷管外壳14到其外侧的气嘴7,所述气嘴7上设有安全阀,所述起爆端6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子信号收发器3与子控制芯片2输入端连接,所述子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8,所述定时器8与所述引爆电热丝4连接,所述遥控端10设有主控制器17和与主控制器17连接的主信号收发器16,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6与子信号收发器3无线通信,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腔底端内部设有火药仓15,所述火药仓15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起爆管1的起爆端底部通入到所述火药仓15的火药内部。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引爆电热丝4的数量为2个且均延伸到点火端5的内部。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部设有保护块13将所述火药仓15单独隔离。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腔上部设有与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和定时器8连接的供电电池9。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点火端5的外壳由高强度防爆材料制成避免其内高压燃气点燃时将该部分冲破而未冲破隔离膜11造成引爆失败,起爆端6外壳较为脆弱可实现对其爆破点燃火药仓15火药。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保护块13为外表面包裹有聚苯乙烯的铜块。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火药仓15为锥形,其锥度为1∶15,起爆管1的底端距离火药仓15的底端距离不大于火药仓15高度的一半保证爆炸的可靠性。
在具体应用时,通过遥控端10的主控制器17发出点火命令,主控制器17通过主信号收发器16与子信号收发器3无线通信将信号传递给子控制芯片2,子控制芯片2控制定时器8对引爆电热丝4定时开启,引爆电热丝4发热时引燃起爆火药12,起爆火药12药量少当其点燃时无法冲破隔离膜11这就避免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误触引发起爆火药12点燃爆破的风险,在爆破现场安装本装置从气嘴7处向点火端5充入高压燃气,通过高压燃气在电热丝加热引燃起爆火药的情况下点燃并冲破隔离膜点燃起爆端的火药使得火药仓的火药起爆,引爆保险装置通过远程遥控延时爆破以及采用全封闭结构增加安全性,双起爆电热丝4的设置增加引爆的几率,起爆电热丝4与高压燃气和起爆火药12的结合增加了起爆点燃起爆端6内火药的几率从而点燃火药仓15的内部火药实现雷管的起爆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改变传统雷管的引爆方式,通过高压燃气在电热丝加热引燃起爆火药的情况下点燃并冲破隔离膜点燃起爆端的火药使得火药仓的火药起爆,起爆效率高,高压燃气采用爆破现场充气的方式避免雷管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误触发电热丝从而引起损坏或爆炸的安全隐患,引爆保险装置通过远程遥控延时爆破以及采用全封闭结构增加安全性,双起爆电热丝的设置增加引爆的几率,值得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爆管(1)、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气嘴(7)、定时器(8)、雷管外壳(14)、供电电池(9)和遥控端(10),所述起爆管(1)、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供电电池(9)和定时器(8)均设于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部,所述起爆管(1)分为两端分别为点火端(5)和起爆端(6),所述点火端(5)和起爆端(6)之间通过隔离膜(11)连接,所述隔离膜(11)为厚度4-8mm的金属膜,所述点火端(5)的内部设有所述引爆电热丝(4),所述引爆电热丝(4)的末端设有起爆火药(12),所述点火端(5)的内部填充有高压燃气,所述点火端(5)的顶部设有贯穿雷管外壳(14)到其外侧的气嘴(7),所述气嘴(7)上设有安全阀,所述起爆端(6)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子信号收发器(3)与子控制芯片(2)输入端连接,所述子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8),所述定时器(8)与所述引爆电热丝(4)连接,所述遥控端(10)设有主控制器(17)和与主控制器(17)连接的主信号收发器(16),所述主信号收发器(16)与子信号收发器(3)无线通信,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腔底端内部设有火药仓(15),所述火药仓(15)的内部设有火药,所述起爆管(1)的起爆端底部通入到所述火药仓(15)的火药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爆电热丝(4)的数量为2个且均延伸到点火端(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部设有保护块(13)将所述火药仓(15)单独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外壳(14)的内腔上部设有与子控制芯片(2)、子信号收发器(3)、引爆电热丝(4)和定时器(8)连接的供电电池(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端(5)的外壳由高强度防爆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块(13)为外表面包裹有聚苯乙烯的铜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爆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药仓(15)为锥形,其锥度为1∶15,起爆管(1)的底端距离火药仓(15)的底端距离不大于火药仓(15)高度的一半。
CN202011333098.4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Pending CN112577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098.4A CN112577376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3098.4A CN112577376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376A true CN112577376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2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3098.4A Pending CN112577376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73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3987C (zh) 一种雷管激发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雷管
CN101978238B (zh) 装有火药的岩石爆破筒
US4311096A (en) Electronic blasting cap
CN103759593B (zh) 一种具有延期功能的单向传爆门元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88855B (zh) 一种增雨催化剂远离引信输出端布设的人工防雹增雨炮弹
CN113074593B (zh) 一种具有不敏感特性的聚能雷管
CN112985200B (zh) 一种同端轴向针刺火焰冗余输入的雷管
CN106225612A (zh) 一种基于爆轰波拐角效应的爆炸二极管
CN214250759U (zh)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CN112577376A (zh) 一种引爆保险装置
CN103148745B (zh) 一种安全雷管
CN1010124B (zh) 简易飞片式无起爆药雷管
CN110487135A (zh) 煤矿许用型电子雷管
CN105065754B (zh) 爆破阀驱动装置
CN113324442B (zh) 一体式机械起爆器和爆破阀药筒驱动装置
CN203513524U (zh) 一种安全雷管
CN101125786A (zh) 低电压引信药
CN211261993U (zh) 一种电火工品发火后开路的机构
CN201093952Y (zh) 组合式烟火药长延期燃爆装置
CN112985198A (zh) 一种具有不敏感特性的引信导、传爆管
CN104863551A (zh) 一种油气井用超高温双向传爆管
CN201600091U (zh) 一种用于导爆管传爆系统的引爆管
KR100279050B1 (ko) 격벽착화기
CN110207548A (zh) 硬岩一次爆破成型及抛碴的多向聚能爆破装置及方法
CN110186341A (zh) 一种用于硬岩v形凹坑快速成型的爆破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