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2564B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2564B
CN112562564B CN202011437360.XA CN202011437360A CN112562564B CN 112562564 B CN112562564 B CN 112562564B CN 202011437360 A CN202011437360 A CN 202011437360A CN 112562564 B CN112562564 B CN 112562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hip
supply line
power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73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2564A (zh
Inventor
王广
周井雄
杨盛宇
厉天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73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2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2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2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电源信号异常导致显示面板中的线路被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信号是显示装置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信号,适宜且稳定的电源信号是保证显示装置功能实现的基础。
目前显示装置的电源信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1、电源芯片为显示面板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2、电源芯片为驱动芯片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3、驱动信号为显示面板提供的第三电源信号。其中,传输第一电源信号和传输第三电源信号的信号线在显示面板中合并为同一信号线,在驱动芯片内部,第二电源信号流经一晶体管的源极,第一电源信号或第三电源信号流经该晶体管的漏极,显示装置正常工作时,第二电源信号大于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三电源信号,晶体管关闭,当第二电源信号异常为0时,晶体管被击穿,第一电源信号或第三电源信号经过晶体管流入第二电源信号一侧,出现瞬间大电流,导致线路被烧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避免电源信号异常导致显示面板中的线路被损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所述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使得第二电源信号异常为0时,过流保护单元能够保护显示装置的线路免受瞬间大电流损伤。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所述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使得第二电源信号异常为0时,过流保护单元能够保护显示装置的线路免受瞬间大电流损伤。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用于传输电源芯片100输出至显示面板300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用于传输电源芯片100输出至驱动芯片200的第二电源信号,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用于传输驱动芯片200输出至显示面板300的第三电源信号。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400,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如图1所示。
或者,如图3所示,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和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均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过流保护单元400用于减小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小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时产生的异常瞬间大电流。
还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正常工作时,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大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异常情况下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小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异常情况例如可以为如下几种情况:1、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的第二电源信号异常中断;2、开机时,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后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产生;3、关机时,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先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停止;4、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断路。上述异常情况下,均会出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小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的时段,该时段内,驱动芯片200中的晶体管被击穿,出现瞬间大电流。
可以理解的是,瞬间大电流易传输至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并通过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传输至显示面板内部的线路中,其中,瞬间大电流最先抵达的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是最易被烧伤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流保护单元400设置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与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之间,减小瞬间大电流,进而减小显示装置的线路以及显示面板中的异常电流,避免异常电流损坏线路和显示面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使得第二电源信号异常为0时,过流保护单元能够保护显示装置的线路免受瞬间大电流损伤。
示例性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过流保护单元400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二极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连接。
其中,第一极为阳极,第二极为阴极,具体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显示装置正常工作时,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第二电源信号大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中的第一电源信号,二极管不导通。当电源信号异常导致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第二电源信号小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中的第一电源信号时,二极管导通,导通后二极管的压降较小,通常为0.3V左右,进而使得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的电流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中的电流相近,不会出现瞬间大电流,进而避免了瞬间大电流损坏线路。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二极管还可以替换为其他具有单向导通性且压降较小的元件或电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过流保护单元400包括阻流元件,阻流元件的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阻流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连接。
具体的,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与驱动芯片供电线路U_ELVDD在显示面板中合并为同一线路,例如图5中所示的网状结构线,于两者合并前,在两者之间连接阻流元件,在瞬间大电流产生时,阻流元件位于瞬间大电流的最前端传输路径上,能够增大线路电阻进而减小瞬间大电流,使得减小后的电流不会损伤线路以及显示面板。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5,阻流元件例如可以为电阻。
需要说明的是,电阻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阻流元件,其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有利于降低显示装置的制备难度和显示装置的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流元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电流阻挡功能的元件或电路,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电阻的阻值R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R≤10ΜΩ。
需要说明的是,电阻的阻值R过小无法有效减小瞬间大电流,保护线路以及显示面板的效果较差,电阻的阻值R过大会导致其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基于上述分析,本实施例较佳的设置电阻的阻值R在3至10ΜΩ之间取值,以兼顾瞬间大电流的减小效果以及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通过过流保护单元40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连接,过流保护单元400包括电压检测单元410、开关单元420以及分压单元430,电压检测单元410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以及开关单元420的控制端连接,开关单元420与分压单元430串联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和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之间。
电压检测单元410用于检测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中的第一电源信号,以及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在判断第一电源信号大于第二电源信号时,控制开关单元420闭合。
具体的,电压检测单元410实时检测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中的第一电源信号,以及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中的第二电源信号,并比较检测到的第一电源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判断第一电源信号是否大于第二电源信号,若是,则产生并发送闭合控制信号至开关单元420的控制端,控制开关单元420闭合,以导通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和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使得两者传输的电流信号相近,不会出现瞬间大电流烧伤线路的现象,如此,即可保护线路和显示面板免受瞬间大电流损害。
可以理解的是,导通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和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后,两者传输的电流越相近,异常电流信号与正常电流信号之间的差异越小,对显示装置显示品质的影响越小,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开关单元420闭合后,分压单元430上的电压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1V。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过流保护单元400能够在瞬间大电流产生前既检测到第一电源信号大于第二电源信号,本实施例要求电压检测单元410在输入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PVDD和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之前就处于工作状态,且流保护单元400中各部件之间的连动速度足够快。
示例性的,分压单元430例如可以为电阻,如图7所示。其中,电阻具有分压效果好、成本低以及制备工艺难度低的优势,有利于显示面板成本以及制备工艺难度的降低,且有利于电路复杂性的减小。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关单元420例如可以为常规开关,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过流保护单元400通常设置于FPC上,在FPC上形成结构简单且安装难度低的常规开关易于实现,有利于显示装置制备难度的降低。可以理解的是,凡是能够实现可控性开关的开关单元420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晶体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压检测单元410包括第一电压采集器411、第二电压采集器412以及电压比较器413。
其中,第一电压采集器411的信号采集端A与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电连接,第二电压采集器412的信号采集端B与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电连接,第一电压采集器411的信号输出端C与电压比较器41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E连接,第二电压采集器412的信号输出端D与电压比较器41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F连接,电压比较器413的输出端G电连接开关单元420的控制端。
第一电压采集器411用于采集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上的电压信号,第二电压采集器412用于采集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上的电压信号,电压比较器413用于在判断第二信号输入端F输入的电压信号小于第一信号输入端E输入的电压信号时,控制开关单元420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信号采集器以及电压比较器均为常规电路元件,其采购以及安装均易于实现,且成本不高,采用电压信号采集器以及电压比较器构成的电压检测单元410在能够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元件数量少,功能实现逻辑简单,成本低且易于集成。
示例性的,开关单元420例如可以为P型晶体管,电压比较器413的输出信号包括高电平和低电平,当第二信号输入端F输入的电压信号小于第一信号输入端E输入的电压信号时,电压比较器413输出低电平,低电平传输至P型晶体管的栅极,控制P型晶体管导通,实现开关单元420的闭合。当第二信号输入端F输入的电压信号大于第一信号输入端E输入的电压信号时,电压比较器413输出高电平,高电平传输至P型晶体管的栅极,控制P型晶体管截止,实现开关单元420的断开。
继续参见图8,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200、电源芯片100、柔性印制线路板500、主板600以及显示面板300。其中,柔性印制线路板500绑定于显示面板300上,驱动芯片和过流保护单元400设置于柔性印制线路板500上,电源芯片绑定于主板600上,主板600和柔性印制线路板500通过排线700连接。
如此,显示面板的绑定区仅需绑定柔性印制线路板500,其宽度较小,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此外,蓄电池等电量存储元件设置于主板600上,其提供电源信号至电源芯片100,为缩短电源芯片100与电量存储元件之间的距离,设置电源芯片100设置于主板60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主板600和柔性印制线路板500均通过连接器800与排线700连接,其中,连接器800包括座体和插接体,排线7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插接体,两个插接体对应的座体分别安装于主板600和柔性印制线路板500上,通过将插接体插入对应座体内,实现排线700与主板600以及柔性印制线路板500的电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800的座体和插接体均包括信号端子,两者相同信号端子之间需接触连接,以实现对应信号传输通路的建立。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断路包括以下情况:插接体倾斜,插接体上的AVDD信号端子与对应座体上的AVDD信号端子错位,导致两者无接触电连接。此时,电源芯片100为驱动芯片200提供电源信号的通路断开,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AVDD上无第二电源信号,即第二电源信号为0。
可选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200、电源芯片100、柔性印制线路板500、主板600以及显示面板300。其中,柔性印制线路板500、驱动芯片以及过流保护单元400设置于显示面板300上,电源芯片绑定于主板600上,主板600和柔性印制线路板500通过排线连接。
如此,驱动芯片200与显示区内信号线直接电连接,无需通过柔性印制线路板500转接,避免了柔性印制线路板500绑定不稳定导致驱动信号传输通路断开的问题出现,有利于提升驱动信号传输通路的可靠性。
其中,主板600与柔性印制线路板500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与图9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驱动芯片供电线路,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电源芯片输出至驱动芯片的第二电源信号,所述驱动芯片供电线路用于传输驱动芯片输出至显示面板的第三电源信号;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过流保护单元,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或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阻流元件,所述阻流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阻流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元件为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的阻值R的取值范围为3≤R≤10Μ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通过所述过流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单元包括电压检测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分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分压单元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和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之间;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中的第一电源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中的第二电源信号,并在判断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大于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闭合后,所述分压单元上的电压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1V。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压采集器、第二电压采集器以及电压比较器;
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的信号采集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上的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压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源芯片供电线路上的电压信号;所述电压比较器用于在判断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信号小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信号时,控制所述开关单元闭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芯片、电源芯片、柔性印制线路板、主板以及显示面板;
所述柔性印制线路板绑定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所述驱动芯片和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设置于所述柔性印制线路板上;
所述电源芯片绑定于所述主板上;
所述主板和所述柔性印制线路板通过排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芯片、电源芯片、柔性印制线路板、主板以及显示面板;
所述柔性印制线路板、所述驱动芯片以及所述过流保护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所述电源芯片绑定于所述主板上;
所述主板和所述柔性印制线路板通过排线连接。
CN202011437360.XA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562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360.XA CN11256256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7360.XA CN11256256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2564A CN112562564A (zh) 2021-03-26
CN112562564B true CN11256256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5060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7360.XA Active CN112562564B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2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821B (zh) * 2021-11-19 2023-08-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019A (zh) * 2008-09-09 2009-01-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及平面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WO2012157728A1 (ja) * 2011-05-18 2012-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6057106A (zh) * 2016-05-27 2016-10-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结构、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448561A (zh) * 2016-10-21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el驱动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03871A (zh) * 2017-06-30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和供电方法
CN109597456A (zh) * 2018-12-0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保护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保护方法
CN209281854U (zh) * 2018-12-24 2019-08-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芯片保护电路、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64010B1 (ko) * 2014-12-24 2022-02-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과전류 제어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N105469742B (zh) * 2016-01-15 2018-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019A (zh) * 2008-09-09 2009-01-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集成电路芯片及平面显示器的驱动电路
WO2012157728A1 (ja) * 2011-05-18 2012-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6057106A (zh) * 2016-05-27 2016-10-2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结构、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448561A (zh) * 2016-10-21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el驱动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03871A (zh) * 2017-06-30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和供电方法
CN109597456A (zh) * 2018-12-04 2019-04-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保护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保护方法
CN209281854U (zh) * 2018-12-24 2019-08-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芯片保护电路、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2564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8087B2 (en) Thermal protection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ables
KR102194985B1 (ko) 배터리 보호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6239515B1 (en) Circuit for the protection of electrical devices
US7969046B2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CN100589302C (zh) 用于最小化在电连接器之间的电弧放电的装置和方法
CN110945732B (zh) 直流电压提供电路
US11881707B2 (en) Reverse bias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vehicle battery system
CN110780206A (zh) 电池监视设备
US11121411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whether or not busbar is opened using the battery pack
CN11256256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39458B (zh) 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芯片
WO2017090352A1 (ja) 波及故障防止回路を備えた電子装置
US7800249B1 (en) Power supply system
US8058700B1 (en) Surg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solid state, smart, highside, high current, power switch
CN112072190B (zh) 二次电池及其保护元件
US20230268730A1 (en)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and interruption device for power cord and rel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s
US10574049B2 (en) Ground overcurren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14977396A (zh) 一种电池包的充电器以及充电方法
CN104934953A (zh) 具有电位平衡元件的系统,尤其电池系统
CN212410835U (zh) 交流输入线的检测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US10573997B1 (en) Power supply unit with connector protection circuit
CN111812553A (zh) 交流输入线的检测电路及具有其的插座
CN11493067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控制单元电路、机动车辆以及用于控制单元电路的操作方法
CN113039693A (zh) 用于电化学的蓄能系统的分开装置
CN110988433A (zh) 电流检测电路及电流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