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1754A -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1754A
CN112561754A CN202110078186.2A CN202110078186A CN112561754A CN 112561754 A CN112561754 A CN 112561754A CN 202110078186 A CN202110078186 A CN 202110078186A CN 112561754 A CN112561754 A CN 112561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swer sheet
sheet data
student
answer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81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敏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hangle San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hangle San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hangle San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Changle San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81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17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1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17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Bioeth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包括: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获取所述答卷数据;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接收各个学生ID上传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存储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依据学生ID分发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学生ID。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答卷数据以及批阅结果的可靠、安全存储,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家长和教师的批阅压力,但依然确保多方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品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批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由于区块链中每个区块存储的数据均与前一区块存储的数据存在关联,因此,无法通过篡改区块上的数据来进行作弊,能够确保任何区块上的数据均是公开透明且不可篡改。
如今,校园作业、试卷的批改存在一个不乐观的现象,即需要由家长来完成对孩子作业和试卷的批改。这种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却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不具备任何良性影响。随着区块链应用领域的扩宽,开始逐渐被用于校园信息管理。人们渴望出现一种即能够家长批改作业和试卷的问题,又能够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益处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能够减轻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同时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包括:
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
获取所述答卷数据;
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
接收各个学生ID上传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依据学生ID分发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学生ID。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包括:
依据预先存储的班级、学生ID、学科与教师ID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教师ID下;
获取教师ID审核后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审核后的答卷数据及其对应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的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
当接收到教师ID上传的审核后的答卷数据,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已审核;
依据预先存储的学生ID及其家长ID的关联关系,发送审核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家长ID下;
当接收到家长ID提交的已读确认信息,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家长已读。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答卷数据中的学生信息进行隐藏处理,以使其在学生ID下不可见;
将处理后的答卷数据设置为限制编辑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包括:
依据学生ID集合,随机发送答卷数据至除自身对应的学生ID以外的一学生ID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包括:
获取同一班级的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获取同一年段的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获取同一份试题对应的所有学生ID的答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包括:
对应纸笔答题形式,通过拍照或扫描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
对应线上答题形式,接收各个学生ID提交的答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包括:
将每个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且排列在后的答卷数据中包含其前一答卷数据的特征值。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包括:
加密所述答卷数据后存储至区块链的一区块中;
所述获取所述答卷数据,包括:
使用解密秘钥解密加密的答卷数据,获取所述答卷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将学生的答卷数据存储于区块链中,避免答卷数据被篡改或替换;同时,还将利用区块链系统将答卷数据以及标准答案随机分发给学生,由学生承担阅卷责任,以此减轻教师批量批阅的压力,且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最后,将记录有阅卷学生ID的批阅后答卷数据也存储到区块链中,既具备备份功能,便于查阅和追溯;又能保证批阅结果不被篡改或替换。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法,不仅适用于考试场景,能够实现考试公正和学生复习;而且也适用于家庭作业场景,能够解决家长需要批改作业的烦恼和压力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快速复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息传递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的信息传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区块链安全存储答卷数据以及学生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利用区块链系统随机分发答卷数据给学生批阅,释放家长和教师的批阅压力,同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区块链系统中存储学校、班级、学生ID、家长ID、学科与各科教师ID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ID指的是在区块链系统注册的账号ID。优选学生ID为学生姓名+编号;教师ID为教师姓名+编号;家长ID为家长姓名+编号。
所述关联关系的记录形式可以是数据库表或关系图(如树状图)等。例如,其中一支关联关系记录有厦门第一中学-高一(2)班-学科集合-各科教师ID-学生ID集合-家长ID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
S2:区块链系统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
答卷数据的内容包括原始试卷内容以及学生填写的答题信息。
可以一次获取一个班级的学生ID集合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一次获取同一年段的学生ID集合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获取同一份试题对应的学生ID集合的答卷数据。可见,本实施例中答卷数据的获取范围可以灵活调整。可以针对整个班级或整个年段的所有答卷数据,甚至是参与同一份答题的所有学生的答卷数据进行传递和处理。因此,只需一套系统便可以实现对既定范围内所有试卷/作业地混批,因而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优选地,所述答卷数据中还包括答卷标识。例如,所述答卷标识为第一次模拟考、某年某月某日的数学家庭作业一等,所述答卷标识支持授权人员自定义配置。
另外,获取答卷数据的途径包括:
对应纸笔答题形式,将通过拍照或扫描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所述答卷数据为图片格式。其中,拍照或扫描的设备可以是手机或者其他具备拍摄后扫描功能的终端,终端通过联网区块链系统,完成答卷数据的提交。与答卷数据关联的学生ID,可以在答卷数据上传时一并携带或者卷面识别等方式获取。例如,在家庭作业场景,可以通过某一终端使用相应的学生ID登录区块链系统后拍摄/扫描答卷数据实现上传,则上传的答卷数据中便携带有相应的学生ID。
对应线上答题形式,各个学生ID提交自己的答卷数据后,区块链系统将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线上答题形式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学校统一举行的上机考试场景,还包括在学校或者在家中通过各种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终端)进行答题的场景。
可见,本实施例即同时适用于笔试和机试场景,又同时适用于考试和家庭作业场景,具有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
S3:区块链系统存储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
对应上述列举的答卷数据获取范围,将依据既定范围内的所有答卷数据生成一个区块,存入区块链中,实现分批存储。区块中的每一份答卷数据均携带有对应的学生ID信息。
优选地,依据既定范围内的答卷数据生成区块之前,还包括了对答卷数据进行加密的过程,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加密方式可以为对称加密方式(如3DE3、AES、DESX等)也可以是非对称加密方式(RSA、DSA、ECC等)。
在一具体示例中,依据答卷数据生成区块并存至区块链的过程包括:依据本次获取范围内的所有答卷数据,以及区块链中前一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生成一新的区块,该区块中便存储有上述所有答卷数据。相应地,紧接其后想存入区块链的答卷数据,也是依据上述刚生成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以及本次想保存的答卷数据一起生成一新的区块,链接在上述刚生成的区块之后。
存储在区块中的答卷数据,利用区块链机制实现了一个可信、可靠的答卷数据存储系统。答卷数据存入区块链后便不能被修改或替换;若后续对答卷数据的批阅有疑义时,便可以从区块链中读取出对应的答卷数据进行复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操作实现了原始答卷数据的封存。而通过下述步骤,实现了由学生随机批阅答卷数据,完成批阅任务。
S4: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答卷数据。
在数据查询场景或者答卷批阅场景,都将由区块链系统从区块链中的特定区块中读取出相应的原始答卷数据。
对应上述S3所述示例的加密步骤,区块链系统在从区块链对应区块中读取出答卷数据后,将使用对应的解密秘钥解密经过加密的答卷数据,获取明文的答卷数据。例如,对应使用非对称秘钥进行加密的方式,若使用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加密,则使用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若使用私钥加密,则需要使用对应的公钥进行解密。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依据区块链系统中预存储的关联关系,准确获取目标学生ID的答卷数据。例如,想要查询高二三班中名叫陈大M同学本次考试中的原始答卷数据,只需依据“高二三班”和“陈大M”便可从区块链系统中明确该学生的ID(一般学生ID为学生名称+编号的形式),然后从区块链中调取该学生ID的答卷数据。
S5:区块链系统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
具体而言,区块链系统在获取到一班级、一年段或一份答卷对应的所有答卷数据后,将依据所有答卷数据对应的学生ID集合,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和标准答案至学生ID集合中的各个学生ID下,且各个学生ID接收到的是非自身学生ID的答卷数据和标准答案。
在一具体实例中,学生提交答卷数据时,区块链系统接收到的是X(S、N、A、ID),其中,X表示答卷数据,括号里面的内容作为携带数据,其中的S表示消息类别(答卷数据上传),N表示答卷标识,A表示年段和班级,ID表示学生ID。若当前设定的答卷数据获取范围为班级,则在区块链系统依据S1预存储的关联关系,确认已经获取到整个班级所有学生ID的所有答卷数据后,将依据该班级所有学生ID构成的学生ID集合进行该班级答卷数据的分配,具体是对应每一份答卷数据,都将从学生ID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非当前答卷数据对应的学生ID的学生ID,然后将答卷数据发送至该学生ID下。其中,对应线上答题场景,直接将答卷数据发送至对应学生ID的系统账号(通常即学生ID)下就可;对应笔试场景,则由专人将纸质的答卷数据分发给所选取学生ID对应的学生。
优选地,对应线上答题场景,在分发答卷数据之前,还包括:
对答卷数据中的学生信息进行隐藏处理,以使其在学生ID下不可见,避免学生识别出答卷数据的作答学生;同时,将隐藏处理后的答卷数据设置为限制编辑模式,即学生ID下不具备编辑答卷数据内容的权限,避免学生对答卷数据进行修改。通过上述操作,能保障学生批阅答卷数据的公正性。
对应笔试答题场景,可以采用合理的物理方式隐藏学生信息,同时要求使用不可擦除的方式作答,如避免使用铅笔而是选用圆珠笔或水彩笔。再有,还可以借助非明文的标识信息(如二维码、条形码等)预先与学生信息关联,然后卷面上仅显示标识信息而不显示学生信息的方式来起到隐藏作用。
学生收到答卷数据后,将依据标准答案对答卷数据进行批阅,确保批阅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将批阅结果重新提交给区块链系统,一并提交的还包括批阅学生的ID。优选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包括分数以及订正内容,所述订正内容将以区别于原始答卷数据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原始答卷数据上。可知,学生批阅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有助于巩固知识点;同时,由学生作为阅卷者,还能够免去教师和家长的批阅压力,所谓一举三得。
S6:区块链系统接收各个学生ID上传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与批阅的学生ID之间存在关联。一方面,既方便教师或家长掌握阅卷情况,另一方面,又能够在对批阅结果有异议时追溯。
S7:区块链系统存储接收到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在此,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所有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对应的批阅学生ID之后,将依据区块链规则重新生成一新的区块,存入区块链中。在本实施例中,原始答卷数据以及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独立存储至区块链,能独立保障两份数据的安全。
优选地,同样可以对待存入区块链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凭借解密秘钥获取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S8:依据学生ID分发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学生ID。
区块链系统将依据关联关系,将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分发给答卷的学生。至此,便实现了学生答卷、存储答卷数据、学生混批答卷、学生获取自身答卷的全过程。可见,教师和家长不直接参与阅卷,答卷和阅卷都由学生完成。因此,免去了教师和家长的阅卷压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特别的是,过程中还能保障原始答卷数据以及批阅后答卷数据的安全,且准确记录答卷学生与阅卷学生的关系,从而实现了一个可信、可靠且实用的答卷管理系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方案做进一步扩展,进一步保障阅卷结果的公正性。
本实施例在步骤S7,具体包括:
S71:区块链系统依据预先存储的关联关系,发送接收到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教师ID下。对应教师只需依据其教师ID登录区块链系统,便可读取到所负责班级所有学生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例如,将高二三班经过学生批阅后的所有数学答卷数据,发送至高二三班数学教师的教师ID下。
S72:教师ID审核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优选地,区块链系统将依据接收到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统计得到各学生ID的分数一览表;同时,授权教师ID具备查看所述分数一览表的权限;教师可以依据分数一览表,以抽查方式验证个别学生的阅卷结果,同时教师ID也具备修改阅卷后的答卷数据的分数和内容的权限,以此订正误判的分数。在此,教师ID的批阅痕迹将区别于阅卷学生ID的批阅痕迹。可见,对于教师而言,其阅卷压力较小,且有助于提高学生阅卷的可靠性。例如,若发现某同学的分数与其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出入,则可以有针对性的抽检该同学的阅卷后答卷数据,以确保其分数的真实性。
S73:教师ID完成答卷数据的审核后,触发审核完成指令,教师ID操作端上传审核后的答卷数据相较于阅卷后答卷数据的差异数据至区块链系统。
也就是说,教师ID只需上传审核数据和对应位置标识即可由区块链系统将“审核数据”“还原”至对应位置。
采用增量数据传输方式,能够提高传输速度,减少传输数据量。
S74:区块链系统获取并存储所述审核后的答卷数据及其对应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的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由上述可知,区别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了教师审核,以保障阅卷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教师审核采用的是抽查方式,教师压力小。
S75:依据预先存储的学生ID及其家长ID的关联关系,发送审核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家长ID下。
可见,本实施例还能将阅卷结果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不阅卷的情况下也能全面掌握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
在一具体实例中,本实施例的区块链系统还支持答卷数据的状态查询功能。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当区块链接收到学生ID上传的批阅后答卷数据,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已批阅;当区块链系统获取教师ID审核后的答卷数据,便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已审核;当接收到家长ID提交的已读确认信息,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家长已读。
优选地,支持上述三种状态的同时显示,以便用户了解完整的阅卷过程,同时了解阅卷进度。
通过学生批阅状态、教师审核状态以及家长确认状态的显示,能够实现答卷数据管理的优化以及多方互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展,从而加强区块中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具体而言,在实施例一的步骤S3以及步骤S7中,在将数据存入区块链的过程中,还包括:
将每个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批阅后的答卷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且排列在后的答卷数据/批阅后的答卷数据中包含其前一答卷数据/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的特征值。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多份的数据存储于区块中之时,多份的数据是按照预设的顺序排列的,例如学生ID的编号顺序;并且,队列中的数据,排列在后的数据中还包括其前一个数据的特征值。通过这种以特征值进行串联的方式存储答卷数据/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能够加强区块中数据的安全性,杜绝数据修改和替换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级别较高的考试场景,能够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答卷数据以及批阅结果的可靠、安全存储,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家长和教师的批阅压力,但依然确保多方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品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批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外,本发明还具有部署简单,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以及实用性强等优点,实现了一种可靠、可信又实用的答卷数据传递和管理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
获取所述答卷数据;
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
接收各个学生ID上传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依据学生ID分发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学生I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及其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包括:
依据预先存储的班级、学生ID、学科与教师ID之间的关联关系,发送所述批阅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教师ID下;
获取教师ID审核后的答卷数据;
存储所述审核后的答卷数据及其对应的批阅后的答卷数据的上传学生ID至区块链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教师ID上传的审核后的答卷数据,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已审核;
依据预先存储的学生ID及其家长ID的关联关系,发送审核后的答卷数据至对应的家长ID下;
当接收到家长ID提交的已读确认信息,则在系统标记对应答卷数据的状态为家长已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答卷数据中的学生信息进行隐藏处理,以使其在学生ID下不可见;
将处理后的答卷数据设置为限制编辑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分发答卷数据及其标准答案至各个学生ID下,包括:
依据学生ID集合,随机发送答卷数据至除自身对应的学生ID以外的一学生ID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包括:
获取同一班级的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获取同一年段的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或者,获取同一份试题对应的所有学生ID的答卷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包括:
对应纸笔答题形式,通过拍照或扫描获取与学生ID关联的答卷数据;
对应线上答题形式,接收各个学生ID提交的答卷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包括:
将每个学生ID对应的答卷数据按照预设顺序排列,且排列在后的答卷数据中包含其前一答卷数据的特征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所述答卷数据至区块链中,包括:
加密所述答卷数据后存储至区块链的一区块中;
所述获取所述答卷数据,包括:
使用解密秘钥解密加密的答卷数据,获取所述答卷数据。
CN202110078186.2A 2021-01-20 2021-01-20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Pending CN1125617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8186.2A CN112561754A (zh) 2021-01-20 2021-01-20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8186.2A CN112561754A (zh) 2021-01-20 2021-01-20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1754A true CN112561754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35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8186.2A Pending CN112561754A (zh) 2021-01-20 2021-01-20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175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9575A (zh) * 2021-05-21 2021-09-10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学生成绩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9575A (zh) * 2021-05-21 2021-09-10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学生成绩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wsett et al. Unfamiliar face matching: Pairs out‐perform individuals and provide a route to training
CN108768614A (zh) 基于区块链通证技术的数字学历管理方法
CN10584455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考试方法
CN112633854A (zh) 基于区块链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Turner et 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heating in online and traditional classes
CN112561754A (zh) 基于区块链的智慧校园信息传递方法
Giustolisi et al. What security for electronic exams?
CN108876375A (zh) 区块链实名参与方法和系统
Shen et al. Work-in-progress-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mixed reality programs for cybersecurity education
Strom et al. Curbing cheating, raising integrity
CN11168033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校长信箱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Hao et al. Verifiable classroom voting in practice
Shyles Authenticating,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Learners in the Virtual Classroom: Academic Integrity in Distance Learning.
CN10994834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记录方法和装置
Ko et al. Flexible and secure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using a single zip disk
US115215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ly conducting a digital examination
Anderson et al.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in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misleading notary public analog for the Digital Signature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Clark Democr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 Toward deployable and incoercible E2E elections
DE102008053219A1 (de) Fälschungssichere Online Transaktionen via Cardano Verschlüsselung
Farhi An implementation of dual (paper and cryptograhic) voting system
Woodruff Security issues in classroom testing
Wu Apollo: End-to-end Verifiable Internet Voting with Recovery from Vote Manipulation
KR102305863B1 (ko) 블록체인과 인공지능을 활용한 온라인시험 평가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361390B1 (ko) 콘텐츠 크리에이터 양성 강의 제공 시스템
Rahman et al. Secured Question Paper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