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7436B -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7436B
CN112557436B CN202011470527.2A CN202011470527A CN112557436B CN 112557436 B CN112557436 B CN 112557436B CN 202011470527 A CN202011470527 A CN 202011470527A CN 112557436 B CN112557436 B CN 112557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oil sample
test soil
tes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05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7436A (zh
Inventor
王凤华
孔令伟
柏巍
罗晓倩
简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14705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7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7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7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7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7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16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rmal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3/00Investigating surface or boundary effects, e.g. wetting power; Investigating diffusion effect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surface, boundary, or diffusion effects
    • G01N2013/003Diffusion; diffusivity between liqui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试验发生容器的底部通过透水板底座与底座盛水容器相连通,底座盛水容器两侧分别与排水容器相和液压活塞供水管道一端连接,试验发生容器的上部内壁设置有冷气出口,试验发生容器内还设置有温度‑湿度计、降雨漏斗和高清防雾摄像机,透水板底座上设置有带刻度观水管。本发明还公开了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本发明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同时模拟一定温度、湿度、降水等条件下的复杂工况,且能够实时测定土样中温度、含水率、土表裂隙变化。

Description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环境科学和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还涉及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适用但不限于测试各种类型的膨胀土、红黏土、黄土、冻土在多种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含水率、胀缩变形、裂隙率等的变化。
背景技术
近年来,极端气候频发,对道路路基、建筑物基础、土体边坡稳定性产生一定恶劣影响。传统的只考虑冬季低温冻害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逐渐不满足现在恶劣气候变化的需求。考虑到冬季特殊的气候环境,以及冻雨的特殊性质,拟发明一种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在该装置中,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提供一定的温度、降雨、地下水补给等外部环境,同时安装含水率-温度测量装置、电子位移计、高清防雾摄像机、冷冻压缩机、数据采集器等,可以在该装置内开展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升降、冻融循环等多种工况下的模拟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还涉及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可提供不同降雨强度、降雨间隔时长、低温环境、冻融循环次数、地下水位波动等复杂外部环境条件,还可以监测温度、含水率、膨胀收缩变形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可以模拟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多种工况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包括试验发生容器,试验发生容器的底部通过透水板底座与底座盛水容器相连通,底座盛水容器一侧通过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与排水容器相连接,底座盛水容器另一侧与液压活塞供水管道一端相连接,液压活塞供水管道另一端竖直朝上开口且设置有液压活塞,液压活塞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止水阀门,
试验发生容器的上部内壁设置有冷气出口,冷气出口通过冷气输入管道与冷冻压缩机连接,
试验发生容器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温度-湿度计,
试验发生容器内的上部设置有降雨漏斗,降雨漏斗通过降雨进水管道与带刻度水箱的底部连接,降雨进水管道上设置有降雨强度控制阀门,带刻度水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止水阀门,
试验发生容器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自由伸缩杆15,自由伸缩杆上固定有高清防雾摄像机,
透水板底座上设置有与底座盛水容器相连通的带刻度观水管。
橡皮膜包裹在试验土样周向外壁,试验土样顶部和底部裸露不被橡皮膜包裹,试验土样底部设置在透水板底座上,试验土样底部和透水板底座之间设置有滤纸或透水石。
所述的试验发生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光滑金属杆,试验土样的顶部设置有自由升降板,自由升降板平放于试验土样顶表面,垂直光滑金属杆穿过自由升降板上开设的贯穿孔,垂直光滑金属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自由升降板的升降位移的垂向电子位移计。
如上所述的试验土样不同的水平高度布设有含水率-温度传感器,试验土样水平径向方向布置径向电子位移计。
如上所述的垂向电子位移计、径向电子位移计和含水率-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数据储存器连接,数据储存器与数据处理计算机连接。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包括模拟降雨工况的试验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并将试验土样周向外壁预先用可自由伸缩的橡皮膜包裹周围,橡皮膜的顶部和底部裸露,将底部透水板底座铺设透水石,将预先制备的试验土样放置于透水石上,将高清防雾摄像机和冷气出口移至降雨漏斗喷洒范围外,
步骤2、通过降雨强度控制阀门和第二止水阀门调节降雨强度,关闭第一止水阀门且将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打开,
步骤3、设定降雨工况的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次数、间隔时间,读取不同降雨工况下径向电子位移计和垂向电子位移计的读数变化,绘制位移变化曲线,计算并绘制在不同降雨工况下土体体积膨胀率、收缩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步骤4、含水率-温度传感器记录不同降雨工况下,试验土样不同高度处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步骤5、设定多次降雨工况,每隔一段时间,用高清防雾摄像机拍摄试验土样的上表面,记录不同时刻试验土样的上表面裂隙网纹;
步骤6、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降雨工况,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4、步骤5。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包括模拟开放环境下土体冻融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并将试验土样预先用橡皮膜包裹,试验土样顶部和底部裸露,并放置于铺好滤纸的透水板底座上,
步骤2、关闭第一止水阀门,开启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保持底座盛水容器和排水容器中的液面始终保持在刚刚没过滤纸的高度,试验发生容器外部保持室温恒定,
步骤3、将冷气出口移至试验土样正上方,开启冷冻压缩机,通过控制冷冻压缩机的功率控制冷气温度,设定不同冻结温度、冻结时长、冻融次数,以此模拟季冻土、周冻土、日冻土不同的冻土工况,
步骤4、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记录针对不同冻土工况的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的不同高度处的温度-时间变化,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的垂向形变过程,将高清防雾摄像机移至试验土样上方拍摄试验土样的上表面图片,记录不同时刻试验土样的上表面裂隙网纹,
步骤5、试验土样的顶部发生冻结过程中,受土颗粒中毛细力的牵引作用,试验土样底部的地下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分迁移作用,含水率-温度传感器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不同高度处的含水率和温度,
步骤6、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冻土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包括模拟地下水水位升降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并将试验土样预先用橡皮膜包裹,橡皮膜包裹的试验土样顶部和底部裸露,放置于铺好透水石的透水板底座上,
步骤2、关闭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打开第一止水阀门,通过控制液压活塞控制自由液态水在试验土样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进而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通过带刻度观水管观察试验土样中水位变化,
步骤3、将高清防雾摄像机移至试验土样正上方,控制自由液态水在试验土样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拍摄试验土样的上表面,
步骤4、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和径向电子位移计记录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径向和横向位移计读数变化,并计算土体膨胀收缩率,
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记录并绘制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不同高度处含水率变化曲线,
步骤5、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水位波动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同时模拟一定温度、湿度、降水等条件下的复杂工况,且能够实时测定土样中温度、含水率、土表裂隙变化。用该装置可以方便有效的记录极端环境下土体孔隙率、裂隙等的变化情况,也可以单独模拟冻融、大气降水、地下水位升降等工况下土体含水率、温度、体积、裂隙等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水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试验土样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液压活塞,2-液压活塞供水管道,3-径向电子位移计,4-第一止水阀门,5-底座盛水容器,6-自由液态水,7-透水板底座,8-透水石,9-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10-排水容器,11-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2-数据处理计算机,13-连接数据线,14-数据储存器,15-自由伸缩杆,16-高清防雾摄像机,17-第二止水阀门,18-带刻度水箱,19-降雨强度控制阀门,20-降雨进水管道,21-降雨漏斗,22-试验发生容器,23-冷冻压缩机,24-冷气进入控制阀门,25-垂向电子位移计,26-冷气出口,27-垂直光滑金属杆,28-自由升降板,29-试验土样,30-橡皮膜,31-冷气输入管道,32-温度-湿度计,33-带刻度观水管,34-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包括试验发生容器22,试验发生容器22的底部通过透水板底座7与底座盛水容器5相连通,底座盛水容器5一侧通过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与排水容器10相连接,底座盛水容器5另一侧与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一端相连接,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另一端竖直朝上开口且设置有液压活塞1,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上设置有第一止水阀门4。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设置有冷气出口26,冷气出口26通过冷气输入管道31与冷冻压缩机23连接。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温度-湿度计32。
试验发生容器22内的上部设置有降雨漏斗21,降雨漏斗21通过降雨进水管道20与带刻度水箱18的底部连接,降雨进水管道20上设置有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带刻度水箱1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止水阀门17。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自由伸缩杆15,自由伸缩杆15上固定有高清防雾摄像机16。
透水板底座7上设置有与底座盛水容器5相连通的带刻度观水管33。试验土样29周向外壁用自由伸缩的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不被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底部设置在透水板底座7上,试验土样29底部和透水板底座7之间设置有滤纸或透水石8。
试验发生容器22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光滑金属杆27,试验土样29的顶部设置有自由升降板28,自由升降板28平放于试验土样29顶表面,垂直光滑金属杆27穿过自由升降板28上开设的贯穿孔。垂直光滑金属杆27的顶部设置有垂向电子位移计25,垂向电子位移计25用于检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
优选的垂直光滑金属杆27分布在试验土样29的四周,每个垂直光滑金属杆27顶部均设置有检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的垂向电子位移计25。贯穿孔与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个数一致,且均匀分布在自由升降板28四周。垂直光滑金属杆27穿过自由升降板28上对应的贯穿孔。
试验土样29不同的水平高度布设有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
试验土样29水平径向方向布置径向电子位移计3。
垂向电子位移计25、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分别与数据储存器14连接,数据储存器14与数据处理计算机12连接。
试验发生容器22内低温实验环境由冷冻压缩机23提供,通过冷气输入管道31进入冷气出口26,作用于试验土样29上表面。
试验土样29正上方为降雨漏斗21,其通过降雨进水管道20与带刻度水箱18连接,并通过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和第二止水阀门17控制降雨。
试验土样29上表面安装高清防雾摄像机16,通过自由伸缩杆15调节高清防雾摄像机16水平位置。
试验土样29底部的底座盛水容器5一侧的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通过液压活塞1控制地下水水位波动频率和幅度,且通过第一止水阀门4控制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与底座盛水容器5的连通,底座盛水容器5另一侧通过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控制与排水容器10的连通情况。
实施例2: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用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不被橡皮膜30包裹。将已包裹好橡皮膜30的试验土样放置于铺设透水石的透水板底座7上。将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均匀布置在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与数据储存器14连接。试验土样29顶部安装垂向电子位移计25,垂向电子位移计25用于监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自由升降板28上的贯穿孔套在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上,试验土样29的径向方向安装径向电子位移计3,径向电子位移计3通过数据储存器14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计算机12。
步骤2、试验土样29正上方安装降雨漏斗21,降雨漏斗21通过降雨进水管道20与带刻度水箱18连接,并通过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和第二止水阀门17调节降雨强度,将降雨强度设定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四个降雨强度档位。
步骤3、试验发生容器22内的一侧安装高清防雾摄像机16,通过自由伸缩杆15调节高清防雾摄像机16位置。在试验发生容器22内的另一侧安装冷气输入管道31和冷气出口26,冷气出口位于试验土样29正上方,通过冷冻压缩机23控制制冷温度和制冷时间。
步骤4、底座盛水容器5一侧与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相连接,另一侧与排水容器10相连接。打开第一止水阀门4同时关闭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通过控制液压活塞调控地下水位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关闭第一止水阀门4并打开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可以排出沿土样裂隙和孔隙渗透出的自由液态水。
步骤5、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高清防雾摄像机16拍摄的试验土样29的顶部表面裂隙生成的图片,并处理实验过程中径向电子位移计3采集的径向位移、垂向电子位移计25采集的垂向位移、温度-湿度计32采集的温度和含水率等数据,以此分析复杂工况对土样表面裂隙网络结构、含水率、温度梯度、胀缩变形的影响。
实施例3: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模拟降雨工况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并将试验土样29周向外壁预先用可自由伸缩的橡皮膜30包裹周围,橡皮膜30的顶部和底部裸露。将底部透水板底座7铺设透水石,将预先制备的试验土样29放置于透水石8上,根据需要在试验土样29内部不同高度安装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与数据储存器14连接,读取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的初始读数。将试验土样29固定,把自由升降板28安装到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上,自由升降板28与试验土样29顶面接触,在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与自由升降板28接触处涂抹润滑油。安装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垂向电子位移计25,径向电子位移计3与试验土样29外的橡皮膜30接触,垂向电子位移计25监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垂向电子位移计25与数据储存器14连接,数据储存器14读取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垂向电子位移计25的初始读数。同时将高清防雾摄像机16和冷气出口26移至降雨漏斗21喷洒范围外。
步骤2、提前校订降雨强度,通过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和第二止水阀门17调节降雨强度,将降雨强度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四挡,将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拨至某一降雨工况所需档,关闭第一止水阀门4且将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打开。
步骤3、由于降雨工况复杂多变,可根据实验需要,设定降雨工况的降雨强度、降雨时长、降雨次数、间隔时间等,读取不同降雨工况下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垂向电子位移计25的读数变化,绘制位移变化曲线,计算并绘制在不同降雨工况下土体体积膨胀率、收缩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步骤4、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不同降雨工况下,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步骤5、设定多次降雨工况,每隔一段时间,用高清防雾摄像机16拍摄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记录不同时刻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网纹,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图片,分析不同降雨工况对土样表面裂隙产生、发展的影响。
步骤6、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降雨工况,重复上述步骤3、步骤4、步骤5,得到不同种类土样在复杂降雨工况下的土体体积膨胀率、收缩率、裂隙演化、含水率变化等多个分析指标。该装置通过简单控制便可以实现多种降雨工况的模拟,对于复杂工况下土样的室内模拟和实验数据分析起到很好的集成作用。
实施例4: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模拟开放环境下土体冻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并将试验土样29预先用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并放置于铺好滤纸的透水板底座7上。将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均匀布置在不同高度的试验土样29中并读取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初始读数。自由升降板28安装到垂直光滑金属杆27,自由升降板28与试验土样29的顶面接触,在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与自由升降板28接触处涂抹润滑油。安装垂向电子位移计25,垂向位移计25用于监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读取垂向位移计25的初始读数。
步骤2、关闭第一止水阀门4,开启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保持底座盛水容器5和排水容器10中的液面始终保持在刚刚没过滤纸的高度,当液面下降,可适当添加液态自由水。试验发生容器22外部保持室温恒定。
步骤3、将冷气出口26移至试验土样29正上方,开启冷冻压缩机23,通过控制冷冻压缩机23的功率控制冷气温度。根据季冻土实验、周冻土实验、日冻土实验的需要,设定不同冻结温度、冻结时长、冻融次数等,以此模拟季冻土、周冻土、日冻土等不同的冻土工况。
步骤4、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针对不同冻土工况的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的不同高度处的温度-时间变化,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25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的垂向形变过程。将高清防雾摄像机16移至试验土样29上方拍摄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图片,记录不同时刻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网纹,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图片,分析不同冻土工况对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产生、发展的影响。
步骤5、试验土样29的顶部发生冻结过程中,受土颗粒中毛细力的牵引作用,试验土样29底部的地下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分迁移作用,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的含水率和温度。
步骤6、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冻土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得到不同种类试验土样在复杂冻土工况下的胀缩变形、裂隙演化、水分迁移规律等。
实施例5: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模拟地下水水位升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并将试验土样29预先用橡皮膜30包裹,橡皮膜30包裹的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放置于铺好透水石8的透水板底座7上。将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均匀布置在试验土样29的不同高度处并通过数据存储器14读取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的初始读数。自由升降板28安装到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上,自由升降板28与试验土样顶面接触,在垂直光滑金属杆27与自由升降板28接触处涂抹润滑油。安装垂向电子位移计25和径向电子位移计3,垂向电子位移计25监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通过数据存储器14读取垂向电子位移计25和径向电子位移计3初始读数。
步骤2、关闭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打开第一止水阀门4,通过控制液压活塞1控制自由液态水6在试验土样29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进而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通过带刻度观水管33观察试验土样29中水位变化。
步骤3、将高清防雾摄像机16移至试验土样29正上方,控制自由液态水6在试验土样29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拍摄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分析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形成和发展规律,记录自由液态水6在试验土样29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对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形成的影响。
步骤4、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25和径向电子位移计3记录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29径向和横向位移计读数变化,并计算土体膨胀收缩率,分析水位升降幅度、升降速率与土体膨胀收缩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并绘制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含水率变化曲线,分析水位升降幅度、升降速率对土中含水率的影响。
步骤5、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水位波动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得到不同种类土样在复杂水位波动工况下的胀缩变形、裂隙演化、水分运移规律等。
实施例6: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同时模拟实施例2-5的一种或多种工况的组合,具体操作和步骤可参考上述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作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3)

1.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包括试验发生容器(22),其特征在于,试验发生容器(22)的底部通过透水板底座(7)与底座盛水容器(5)相连通,底座盛水容器(5)一侧通过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与排水容器(10)相连接,底座盛水容器(5)另一侧与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一端相连接,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另一端竖直朝上开口且设置有液压活塞(1),液压活塞供水管道(2)上设置有第一止水阀门(4),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设置有冷气出口(26),冷气出口(26)通过冷气输入管道(31)与冷冻压缩机(23)连接,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温度-湿度计(32),
试验发生容器(22)内的上部设置有降雨漏斗(21),降雨漏斗(21)通过降雨进水管道(20)与带刻度水箱(18)的底部连接,降雨进水管道(20)上设置有降雨强度控制阀门(19),带刻度水箱(18)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止水阀门(17),
试验发生容器(22)的上部内壁还设置有自由伸缩杆( 15) ,自由伸缩杆(15)上固定有高清防雾摄像机(16),
透水板底座(7)上设置有与底座盛水容器(5)相连通的带刻度观水管(33),
橡皮膜(30)包裹在试验土样(29)周向外壁,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不被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底部设置在透水板底座(7)上,试验土样(29)底部和透水板底座(7)之间设置有滤纸或透水石(8),
所述的试验发生容器(22)的底部设置有垂直光滑金属杆(27),试验土样(29)的顶部设置有自由升降板(28),自由升降板(28)平放于试验土样(29)顶表面,垂直光滑金属杆(27)穿过自由升降板(28)上开设的贯穿孔,垂直光滑金属杆(27)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自由升降板(28)的升降位移的垂向电子位移计(25),
所述的试验土样(29)不同的水平高度布设有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试验土样(29)水平径向方向布置径向电子位移计(3),
所述的垂向电子位移计(25)、径向电子位移计(3)和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分别与数据储存器(14)连接,数据储存器(14)与数据处理计算机(12)连接。
2.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开放环境下土体冻融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并将试验土样(29)预先用橡皮膜(30)包裹,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并放置于铺好滤纸的透水板底座(7)上,
步骤2、关闭第一止水阀门(4),开启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保持底座盛水容器(5)和排水容器(10)中的液面始终保持在刚刚没过滤纸的高度,试验发生容器(22)外部保持室温恒定,
步骤3、将冷气出口(26)移至试验土样(29)正上方,开启冷冻压缩机(23),通过控制冷冻压缩机(23)的功率控制冷气温度,设定不同冻结温度、冻结时长、冻融次数,以此模拟季冻土、周冻土、日冻土不同的冻土工况,
步骤4、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针对不同冻土工况的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的不同高度处的温度-时间变化,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25)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的垂向形变过程,将高清防雾摄像机(16)移至试验土样(29)上方拍摄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图片,记录不同时刻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裂隙网纹,
步骤5、试验土样(29)的顶部发生冻结过程中,受土颗粒中毛细力的牵引作用,试验土样(29)底部的地下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分迁移作用,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实验过程中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的含水率和温度,
步骤6、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冻土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
3.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地下水水位升降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试验土样(29),并将试验土样(29)预先用橡皮膜(30)包裹,橡皮膜(30)包裹的试验土样(29)顶部和底部裸露,放置于铺好透水石(8)的透水板底座(7)上,
步骤2、关闭底部排水通道止水阀门(9),打开第一止水阀门(4),通过控制液压活塞(1)控制自由液态水(6)在试验土样(29)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进而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通过带刻度观水管(33)观察试验土样(29)中水位变化,
步骤3、将高清防雾摄像机(16)移至试验土样(29)正上方,控制自由液态水(6)在试验土样(29)中的水位升降幅度及升降速率,拍摄试验土样(29)的上表面,
步骤4、通过垂向电子位移计(25)和径向电子位移计(3)记录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29)径向和横向位移计读数变化,并计算土体膨胀收缩率,
通过含水率-温度传感器(11)记录并绘制模拟地下水位波动工况中试验土样(29)不同高度处含水率变化曲线,
步骤5、针对不同试验土样,设定多种水位波动工况,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
CN202011470527.2A 2020-12-14 2020-12-14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557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0527.2A CN112557436B (zh) 2020-12-14 2020-12-14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0527.2A CN112557436B (zh) 2020-12-14 2020-12-14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7436A CN112557436A (zh) 2021-03-26
CN112557436B true CN112557436B (zh) 2022-06-10

Family

ID=75063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0527.2A Active CN112557436B (zh) 2020-12-14 2020-12-14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7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617B (zh) * 2021-05-12 2022-10-14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用于胀缩性土环境的地下水在线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3418956B (zh) * 2021-06-08 2023-02-14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高地下水条件的透水路面冻融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3686259B (zh) * 2021-09-14 2022-07-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围压控制条件下的土体胀缩量测方法及装置
CN114487012B (zh) * 2021-12-29 2023-11-03 南京大学 一种土体表面裂隙发育预判方法
CN116559048B (zh) * 2023-05-12 2024-04-30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膨胀土三维裂隙时空演化模型试验方法
CN116577483A (zh) * 2023-05-12 2023-08-1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膨胀土三维裂隙时空演化模型试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3659U (zh) * 2011-06-27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炎热多雨气候影响下监测深部土体胀缩变形的实验装置
CN103472205A (zh) * 2013-09-03 2013-12-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复合极端气象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6489101U (zh) * 2016-10-24 2017-09-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冻融作用对土壤水运动的模拟装置
CN109324170A (zh) * 2018-10-19 2019-02-1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多场景土体渗流和水盐迁移规律的检测方法
KR20190021888A (ko) * 2017-08-24 2019-03-06 강릉원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지반동결 시험장치의 하중재하장치
CN111398049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河海大学 测试受冻含水沥青混合料的双向温缩应力和冻胀应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33659U (zh) * 2011-06-27 2012-02-0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炎热多雨气候影响下监测深部土体胀缩变形的实验装置
CN103472205A (zh) * 2013-09-03 2013-12-25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复合极端气象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6489101U (zh) * 2016-10-24 2017-09-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冻融作用对土壤水运动的模拟装置
KR20190021888A (ko) * 2017-08-24 2019-03-06 강릉원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지반동결 시험장치의 하중재하장치
CN109324170A (zh) * 2018-10-19 2019-02-1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多场景土体渗流和水盐迁移规律的检测方法
CN111398049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河海大学 测试受冻含水沥青混合料的双向温缩应力和冻胀应力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自适应阈值Canny算法的裂缝检测方法研究;孙亮等;《图像与媒体》;20171231;第36卷(第5期);第35-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7436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7436B (zh) 模拟土体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胀缩和水分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14089A (zh) 压实土体冻融和风化环境模拟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205826656U (zh) 一种冻土冻融室内试验装置
CN108732057A (zh) 一种土体冻融循环及风化环境下环剪试验设备及其试验方法
CN109668923B (zh) 一种冻土上限变化规律测试方法
CN109459313A (zh) 真实采动应力影响下煤岩体的力学行为和渗流特性原位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445192B (zh) 一种多功能冻胀、融沉试验装置
Murton et al.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a pilot study on bedrock weathering near the permafrost table
CN113588912B (zh) 一种现场模拟冻结土壤环境的仿真系统和方法
CN109187285A (zh) 土体渗流试验装置
CN108956386A (zh) 一种模拟季节冻土中有机污染物运移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8187890U (zh) 一种土体裂隙自动监测装置
CN110297075B (zh) 箱式滑坡模型试验系统
CN113567497B (zh) 一种模拟冰缘型冻土边坡变形破坏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720870B (zh) 用于研究冻土局部变形特征的测验装置及测验方法
CN115236115A (zh) 模拟冻融循环边坡侵蚀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9765259B (zh) 一种基于土壤水盐变化确定冻土上限变化规律方法及装置
CN111307855A (zh) 用于冰透镜体观测的冻胀测试系统
CN209432604U (zh) 煤岩体的力学行为和渗流特性原位测试系统
CN107132336A (zh) 一种研究土体水气迁移特性的简易室内试验仪
CN217033720U (zh) 时变覆盖效应冻融循环模拟仪器
CN110244026B (zh) 滑坡模型试验系统
CN114894655A (zh) 一种模拟往返渗流和干湿循环联合驱动土体颗粒流失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08984494U (zh) 土体渗流试验装置
CN209727710U (zh) 精确测定混凝土渗透性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