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4464A -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4464A
CN112554464A CN202011542005.9A CN202011542005A CN112554464A CN 112554464 A CN112554464 A CN 112554464A CN 202011542005 A CN202011542005 A CN 202011542005A CN 112554464 A CN112554464 A CN 112554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late
wallboard
clamping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20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欣欣
丁泽成
周东珊
王文广
操婷
武鹏
李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sha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20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44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4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4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7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specially adapted, structured or shaped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73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specially adapted, structured or shaped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for particular building parts, e.g. corners or columns
    • E04F13/0733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specially adapted, structured or shaped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for particular building parts, e.g. corners or columns for cor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32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32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3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 E04F13/0839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the fastening elements situated at the corners of the covering elements, not extending through the cove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89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s between neighbouring elements, e.g. with joint fillings or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 E04F13/089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s between neighbouring elements, e.g. with joint fillings or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with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9/00Other detail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 E04F19/02Borders; Finishing strips, e.g. beadings; Light coves
    • E04F19/04Borders; Finishing strips, e.g. beadings; Light coves for use between floor or ceiling and wall, e.g. skirtings
    • E04F19/0436Borders; Finishing strips, e.g. beadings; Light coves for use between floor or ceiling and wall, e.g. skirtings between ceiling and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201/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or panels
    • E04F2201/02Non-undercut connections, e.g. tongue and groov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属于室内墙面装饰装修技术领域。该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包括吊顶板,墙板单元,收口线条。本发明中将两个第一阴角板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的第三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通过收口线条分别在墙壁阴角处、墙壁平接处、墙壁阳角处的墙板单元和吊顶板进行收口,安装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墙面装饰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追求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在人们的生活中家庭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其主要体现在室内装潢方面,在以前主要是用大理石、瓷砖、水泥砂石等硬质的装修材料,既不环保也不适合温馨的家庭氛围。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偏向于选择使用柔和性比较好的集成墙板进行装修,目前市场上销售和安装的集成墙板主要又竹木纤维板、石塑墙板以及无机板材类,厚度大约都在9mm左右,如果以前的老房子重新装修和翻新使用以上板材,太占用室内空间,如果拆掉重新安装又浪费人力财力,且现场污染大,工期长,很长时间无法入住,还有一种新型板,使用纸做成的1~3mm厚的,安装方式要使用全胶粘,而且强度低,存在价格昂贵,不环保等问题。所以现有的墙面装饰装修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墙面二次改造装修,工期长,施工慢,需要拆除原来墙壁,然后进行湿法作用,质量依靠工人师傅手艺,工期长,现场脏乱差;装修时需要全家搬出;市面上的石塑墙板墙面用的都是9mm以上的,如果二次改造实贴,存在浪费、而且占用室内面积较大,性价比太低;市面上比较薄的板,大多为实心板,使用全胶粘的形式安装,低价格的胶不环保,环保的胶又太贵,而且全胶粘比较费胶;已有的装配式墙面技术采用集成墙板,挤出,表面覆膜,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厚度较厚,占用室内面积,成本太高,造成资源浪费,已有的牛皮纸复合的薄的墙板,全胶粘,价格昂贵,存在不环保风险,强度低,碰撞容易留有痕迹。
中国专利CN111945990A、公开日2020-11-17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墙面装饰装修的集成墙板,包括集成墙板,所述集成墙板的一侧固定卡接有侧边固定板,所述集成墙板的上下端活动安装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的前侧固定卡接有前板,所述滑动结构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滑块。本发明通过将集成墙板设置成三层,来增强墙板的强度,墙板材质使用竹纤维,使得墙板的环保性能特意提高,同时将原本的单排墙板平接的方式改成平接与指接结合,利用三层板之间的厚度支撑,在集成墙板的一侧设置一排凸起方块,两边用矩形长板固定,构成一个母榫,另一侧与之匹配,增大了墙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墙板与墙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不易脱落。上述专利中的集成墙板的缺陷在于厚度较厚,占用室内面积,成本太高,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包括吊顶板,墙板单元,用以分别对吊顶板和墙板单元进行收口的收口线条,所述墙板单元包括位于墙壁平接处、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墙板,位于墙壁阳角处的阳角板,位于墙壁阴角处的阴角墙板组件,所述第一墙板包括第一墙板主体,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一个所述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阳角板包括第二墙板主体,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一端、用以卡接于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的第三卡接结构,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另一端、用以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的第四卡接结构,所述阴角墙板组件包括用以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的两个第一阴角板,两个所述第一阴角板的固定端相互抵接,两个所述第一阴角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分别卡接于位于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线条包括用以对吊顶板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件,用以对墙板单元进行收口的第二收口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收口件、第二收口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粘接于墙壁,所述第一收口件包括用以对吊顶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结构,用以在固定板上涂胶以粘接于墙壁上时防止胶水溢出的回胶止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一端的第一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由第一基板一端、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围成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墙板另一端的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二基板第一端的第一卡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基板、用以加强第二基板与第一墙板主体连接的强度的加强板,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接板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三卡接结构和第一卡接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板主体包括第一壁,第二壁,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壁和第二壁、用以增大第一墙板主体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由第一壁、加强肋、第二壁围成的中空结构,包覆于第一壁上的保护膜,设置于第二壁上、用以进行涂覆胶水以将第二壁粘接于墙壁上的打胶凹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由第二基板、加强板围成的安装槽,用以在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时由第二基板、第二连接板围成的第二卡槽,容置于安装槽内、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槽、另一端固定于墙壁上的安装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包括卡接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卡接板,第三连接板,一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板并固定于墙壁上的紧固结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卡接板、第三连接板的第四连接板,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以容置紧固结构一端的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的长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接结构时第二基板的一端至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之间形成工艺缝。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卡接板靠近于第二基板的一端、用以在其与第一基板底端呈台阶形状以增强第一卡接板强度的第一台阶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口结构一端固接于固定板顶端、用以对吊顶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一收口板,所述回胶止挡结构包括固接用于第一收口板另一端、用以在胶水从固定板一侧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上时进行止挡的第一止挡板,顶端抵接于吊顶板、底端固接于第一止挡板、用以在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时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上的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二收口件包括一端固接于固定板底端、用以对墙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二收口板,所述第二收口件还包括用以在墙板固定于墙壁上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的两个第一阴角板,将两个第一阴角板的固定端相互抵接,将两个第一阴角板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
S2: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的第一卡接结构,依次在墙壁平接处安装多个第一墙板和两端分别卡接于相邻两个第一墙板的安装件;
S3: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的第三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
S4:将吊顶板固定住,在墙壁平接处将收口线条的固定板固定于墙壁上第一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第一端和第一墙板进行收口,在墙壁阳角处将收口线条的固定板固定于墙壁上第二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吊顶板第二端和阳角板进行收口,在墙壁阴角处将收口线条的固定板固定于墙壁上第三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第三端和第一阴角板进行收口,墙壁阳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和墙壁阴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均采用斜切拼接。
本发明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的两个第一阴角板,将两个第一阴角板的固定端相互抵接,将两个第一阴角板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实现墙壁阴角处的安装,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的第一卡接结构,依次在墙壁平接处安装多个第一墙板和两端分别卡接于相邻两个第一墙板的安装件,实现墙壁平接处的安装,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的第三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实现墙壁阳角处的安装,通过收口线条分别在墙壁阴角处、墙壁平接处、墙壁阳角处的墙板单元和吊顶板进行收口,安装简便,加强板加强第二基板与第一墙板主体连接的强度,加强板为弧形体板,加强此位置的强度,防止墙板从厚变薄直角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断裂,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接板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槽,即将第一卡接板作为公口、第一卡槽作为母口,实现公母口插装,可以加强两个墙板连接的稳固性,墙板插接结构,实现两块墙板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对工人技术无要求,根据安装说明书,用户自己即可进行安装;
2、加强肋增大第一墙板主体的强度,提高墙板的强度,在第一壁上包覆保护膜直接进行饰面,饰面效果可根据膜样式不同而改变,成本低,效果好,墙板整体厚度为5mm,第一壁、加强肋、第二壁围成中空结构,节省材料,整体厚度薄,自重轻,方便搬运,价格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实贴于二次改造的基层墙面上,不占用室内空间,且不用拆除传统原始墙面,避免装饰装修污染;
3、将安装件一端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为安装件提供空间,将一个墙板的安装槽置于安装件上,使得安装件容置于安装槽内,将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使得一个墙板的第二基板和另一个墙板的第二连接板围成第二卡槽,第二连接板顶端止挡安装件一端,安装件一端卡接第二卡槽,从而使得两个墙板相互卡接、安装件固定于墙壁上、安装件一端卡接于两个墙板的连接处,在两个墙板任意一个朝着远离墙壁的方向运动时安装件阻止墙板继续运动,实现将两个墙板均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可以给安装件提供空间,便于将安装件置于一个墙板内,提高安装效率;
4、第一卡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的长度,则在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第一卡接结构时第一卡接板一端插入第一卡槽内后第一卡接板部分位于第一卡槽外侧,第二基板的一端至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之间形成工艺缝,工艺缝为2.5mm,这样在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第一卡接结构时避免第二基板撞击第一连接板二损坏第二基板、第一连接板,既可以实现通过第一卡接板卡接于第一卡槽使得两个第一墙板主体的卡接固定,又可以避免两个第一墙板主体的端部发生碰撞而损坏第一墙板主体,达到保护墙板的目的;
5、通过紧固结构将第三连接板固定于墙壁上,紧固结构可以为枪钉,容置槽可以容置枪钉的钉帽,容置槽为安装件的枪钉钉帽预留空间,防止钉帽突出影响安装平整度,在第一卡接板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基础上,增加安装件,安装更牢固,安装件可以使得两个墙板的卡接位置处的强度变得更高;
6、因为墙板本身厚度很薄,如果不增加台阶状的第一台阶板,第一卡接板厚度太薄了,使得强度不够,第一台阶板设置于第一卡接板靠近于第二基板的一端,与第一基板底端呈台阶形状,第一台阶板凸出于安装槽内,增强第一卡接板强度;
7、第二连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的长度之和,使得第二连接板一端伸入安装槽内,第二连接板、第一台阶板、第一基板围成第二卡槽,一个墙板的安装槽容置安装件,第二卡接板设置于第二基板底端,在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时第二连接板一端伸入安装槽内,第二连接板支撑住第二卡接板,从而第二连接板、第一台阶板、第二基板形成用以供第二卡接板卡接的第二卡槽,第二连接板一端与安装件的第二卡接板连接固定,提高安装件安装的稳固性,使得安装件和两个墙板连接地更加稳固;
8、打胶凹槽设置于第二壁上,在打胶凹槽上涂覆胶水,从而将第二壁粘接于墙壁上,打胶凹槽可以为两条,墙板较薄,两条打胶凹槽,防止墙板实贴于基层墙面时两边固定的情况下,墙板中间出现起拱,适用于传统抹灰墙面二次改造,背部实贴于基层墙面,中间留有两条打胶点,强度高,厚度薄,不占用室内空间;
9、第一收口结构对吊顶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收口,在固定板的一端涂覆胶水,将固定板粘接于墙壁上,提高收口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胶水将固定板粘接于墙壁上,相比于使用枪钉则需要在固定板上钉孔,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而且容易破坏固定板,为了提高固定板粘接于墙壁的稳固性,需要在固定板一端涂覆较多的胶水,回胶止挡结构防止胶水溢出,避免胶水污染吊顶板,第一收口板固接于固定板顶端,便于对吊顶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提高吊顶板的收口效果,第一止挡板固接于第一收口板另一端,第一止挡板可以在胶水从固定板上溢出至第一收口板上进行止挡,第二止挡板顶端抵接于吊顶板、底端固接于第一止挡板,第二止挡板在溢出至第一收口板上的胶水较多时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上,从而既可以给吊顶板进行收口,又可以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上,第二收口板固接于固定板底端,对墙板单元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从而实现给墙板单元收口,限位板固接于第二收口板一端,可以对墙板单元进行限位,在安装时可以短时间卡住墙板单元,便于安装的进行,同时可以根据限位板和墙壁之间的长度安装相匹配规格的墙板单元;
10、墙板为石塑墙板,墙板和保护膜的各物料材料均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从设计生产的源头既可控制各种有害物质,实现真正的“零甲醛、无污染”。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第一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图2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图2的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墙板平接处两个第一墙板连接时连接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阳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收口线条分别对墙板单元和吊顶板进行收口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图9的F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收口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墙壁阴角处两个第一阴角板的固定端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墙壁平接处两个第一墙板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收口线条斜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安装件两端分别连接于阳角板和第一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墙板主体,11-第一壁,12-加强肋,13-第二壁,14-保护膜,15-中空结构,16-打胶凹槽,21-第一基板,22-第一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24-第一卡槽,25-工艺缝,31-第二基板,32-第一卡接板,33-加强板,34-安装槽,35-第一台阶板,36-容置槽,4-安装件,41-第二卡接板,42-第三连接板,421-定位孔,43-第四连接板,44-紧固结构,5-收口线条,51-固定板,52-第一收口件,521-第一收口板,522-第一止挡板,523-第二止挡板,53-第二收口件,531-第二收口板,532-限位板,6-吊顶板,7-墙板单元,8-阳角板,81-第二墙板主体,82-第三卡接结构,83-第四卡接结构,9-第一阴角板,91-固定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发明实施例的
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包括吊顶板6,墙板单元7,用以分别对吊顶板6和墙板单元7进行收口的收口线条5,墙板单元7包括位于墙壁平接处、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墙板,位于墙壁阳角处的阳角板8,位于墙壁阴角处的阴角墙板组件,第一墙板包括第一墙板主体1,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1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阳角板8包括第二墙板主体81,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81一端、用以卡接于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的第三卡接结构82,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81另一端、用以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的第四卡接结构83,阴角墙板组件包括用以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91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固定端91相互抵接,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第一卡接结构分别卡接于位于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
此处,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91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固定端91相互抵接,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实现墙壁阴角处的安装,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第一卡接结构,依次在墙壁平接处安装多个第一墙板和两端分别卡接于相邻两个第一墙板的安装件4,实现墙壁平接处的安装,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8的第三卡接结构82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83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实现墙壁阳角处的安装,通过收口线条5分别在墙壁阴角处、墙壁平接处、墙壁阳角处的墙板单元7和吊顶板6进行收口,安装简便,加强板33加强第二基板31与第一墙板主体1连接的强度,加强板33为弧形体板,加强此位置的强度,防止墙板从厚变薄直角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断裂,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槽24,即将第一卡接板32作为公口、第一卡槽24作为母口,实现公母口插装,可以加强两个墙板连接的稳固性,墙板插接结构,实现两块墙板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对工人技术无要求,根据安装说明书,用户自己即可进行安装。
大多数集成墙面阳角做法为集成墙板覆好膜,背部铣V槽,折90°使用,或者使用阳角金属收口线条5,第一种方法折90°容易导致膜开裂,板材报废,第二种方法金属线条如果不是整个房间都是这种风格,则会显得突兀,无法统一装修风格。基层墙面阳角位置使用,两端接口与第一墙板相同,可实现卡接安装,且风格统一;圆角设计,覆膜及后期使用,膜损耗降低,不易开裂,耐久性增强。
收口线条5可以包括用以对吊顶板6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件52,用以对墙板单元7进行收口的第二收口件5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收口件52、第二收口件53的固定板51,固定板51粘接于墙壁,第一收口件52包括用以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结构,用以在固定板51上涂胶以粘接于墙壁上时防止胶水溢出的回胶止挡结构。第一收口结构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收口,在固定板51的一端涂覆胶水,将固定板51粘接于墙壁上,提高收口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采用胶水将固定板51粘接于墙壁上,相比于使用枪钉则需要在固定板51上钉孔,安装和拆卸较为复杂,而且容易破坏固定板51,为了提高固定板51粘接于墙壁的稳固性,需要在固定板51一端涂覆较多的胶水,回胶止挡结构防止胶水溢出,避免胶水污染吊顶板6,第一收口板521固接于固定板51顶端,便于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提高吊顶板6的收口效果。
第一卡接结构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的第一基板21,设置于第一基板21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22,设置于第一基板21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23,由第一基板21一端、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围成的第一卡槽24,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墙板另一端的第二基板31,设置于第二基板31第一端的第一卡接板32,一端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基板31、用以加强第二基板31与第一墙板主体1连接的强度的加强板33,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槽24,第三卡接结构82和第一卡接结构形状相同,第四卡接结构83和第二卡接结构形状相同。
第一墙板主体1可以包括第一壁11,第二壁1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壁11和第二壁13、用以增大第一墙板主体1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12,由第一壁11、加强肋12、第二壁13围成的中空结构15,包覆于第一壁11上的保护膜14,设置于第二壁13上、用以进行涂覆胶水以将第二壁13粘接于墙壁上的打胶凹槽16。加强肋12增大第一墙板主体1的强度,提高墙板的强度,在第一壁11上包覆保护膜14直接进行饰面,饰面效果可根据膜样式不同而改变,成本低,效果好,墙板整体厚度为5mm,第一壁11、加强肋12、第二壁13围成中空结构15,节省材料,整体厚度薄,自重轻,方便搬运,价格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实贴于二次改造的基层墙面上,不占用室内空间,且不用拆除传统原始墙面,避免装饰装修污染。打胶凹槽16设置于第二壁13上,在打胶凹槽16上涂覆胶水,从而将第二壁13粘接于墙壁上,打胶凹槽16可以为两条,墙板较薄,两条打胶凹槽16,防止墙板实贴于基层墙面时两边固定的情况下,墙板中间出现起拱,适用于传统抹灰墙面二次改造,背部实贴于基层墙面,中间留有两条打胶点,强度高,厚度薄,不占用室内空间。第一墙板主体1、第一基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一卡接板32、第二基板31的端部均进行圆角设计,避免通过端部直角设置而使得在相互连接时出现端部相互挤压,同时在覆膜及后期使用,膜损耗降低,不易开裂,在安装时端部不会形成挤压而损坏墙板,耐久性增强。打胶凹槽16可以为等腰梯形凹槽,可以容纳较多的胶水。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还可以包括由第二基板31、加强板33围成的安装槽34,用以在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24时由第二基板31、第二连接板23围成的第二卡槽,容置于安装槽34内、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槽、另一端固定于墙壁上的安装件4。将安装件4一端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34为安装件4提供空间,将一个墙板的安装槽34置于安装件4上,使得安装件4容置于安装槽34内,将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24,使得一个墙板的第二基板31和另一个墙板的第二连接板23围成第二卡槽,第二连接板23顶端止挡安装件4一端,安装件4一端卡接第二卡槽,从而使得两个墙板相互卡接、安装件4固定于墙壁上、安装件4一端卡接于两个墙板的连接处,在两个墙板任意一个朝着远离墙壁的方向运动时安装件4阻止墙板继续运动,实现将两个墙板均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34可以给安装件4提供空间,便于将安装件4置于一个墙板内,提高安装效率。
安装件4可以包括卡接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卡接板41,第三连接板42,一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板42并固定于墙壁上的紧固结构44,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卡接板41、第三连接板42的第四连接板43,安装槽34内设有用以容置紧固结构44一端的容置槽36。通过紧固结构44将第三连接板42固定于墙壁上,紧固结构44可以为枪钉,容置槽36可以容置枪钉的钉帽,容置槽36为安装件4的枪钉钉帽预留空间,防止钉帽突出影响安装平整度,在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第一卡槽24的基础上,增加安装件4,安装更牢固,安装件4可以使得两个墙板的卡接位置处的强度变得更高。
第一卡接板32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卡槽24的长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结构时第二基板31的一端至第一连接板22的一端之间形成工艺缝25。第一卡接板32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24的长度,则在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结构时第一卡接板32一端插入第一卡槽24内后第一卡接板32部分位于第一卡槽24外侧,第二基板31的一端至第一连接板22的一端之间形成工艺缝25,工艺缝25为2.5mm,这样在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第一卡接结构时避免第二基板31撞击第一连接板22二损坏第二基板31、第一连接板22,既可以实现通过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第一卡槽24使得两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卡接固定,又可以避免两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端部发生碰撞而损坏第一墙板主体1,达到保护墙板的目的。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卡接板32靠近于第二基板31的一端、用以在其与第一基板21底端呈台阶形状以增强第一卡接板32强度的第一台阶板35。因为墙板本身厚度很薄,如果不增加台阶状的第一台阶板35,第一卡接板32厚度太薄了,使得强度不够,第一台阶板35设置于第一卡接板32靠近于第二基板31的一端,与第一基板21底端呈台阶形状,第一台阶板35凸出于安装槽34内,增强第一卡接板32强度。
第二连接板23的长度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卡接板32远离第二基板31的一端至第二卡接板41靠近第四连接板43的一端之间的距离。第二连接板23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接板32和第二卡接板41的长度之和,第二卡槽由第一基板21、第一台阶板35、第二连接板23围成。第二连接板23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接板32和第二卡接板41的长度之和,使得第二连接板23一端伸入安装槽34内,第二连接板23、第一台阶板35、第一基板21围成第二卡槽,一个墙板的安装槽34容置安装件4,第二卡接板41设置于第二基板31底端,在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24时第二连接板23一端伸入安装槽34内,第二连接板23支撑住第二卡接板41,从而第二连接板23、第一台阶板35、第二基板31形成用以供第二卡接板41卡接的第二卡槽,第二连接板23一端与安装件4的第二卡接板41连接固定,提高安装件4安装的稳固性,使得安装件4和两个墙板连接地更加稳固。
将安装件4一端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34为安装件4提供空间,将一个墙板的安装槽置于安装件4上,使得安装件4容置于安装槽34内,将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24,使得一个墙板的第二基板31和另一个墙板的第二连接板23围成第二卡槽,第二连接板23顶端止挡安装件4一端,安装件4一端卡接第二卡槽,从而使得两个墙板相互卡接、安装件4固定于墙壁上、安装件4一端卡接于两个墙板的连接处,在两个墙板任意一个朝着远离墙壁的方向运动时安装件4阻止墙板继续运动,实现将两个墙板均固定于墙壁上,安装槽34可以给安装件4提供空间,便于将安装件置于一个墙板内,提高安装效率。第三连接板42上可以设有用以给紧固结构44进行定位的定位孔421,紧固结构44可以为螺栓或者螺丝或者枪钉,紧固结构44在定位孔421处穿过第三连接板42并固定于墙壁上,从而将安装件4固定于墙壁上。
第一卡接板32可以垂直于第二基板31,第一连接板22平行于第二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2垂直于第一基板21,第一卡接板32、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二卡接板41、第三连接板42、第四连接板43均为矩形体板,第一卡接板32平行于第二连接板23,安装件4可以为Z字型安装件4,第一卡接板32与第二基板31一体成型,在第一卡接板32与第二基板31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台阶板35,第一台阶板35一端与第一卡接板3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基板21连接,第一卡接板32底端位于第二基板31的下端,第一卡接板32底端和第一台阶板35底端保持平齐,使得第一台阶板35和第一卡接板32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3平行,使得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第一卡槽24时两个墙板的连接处保持平整,在安装件4置于安装槽34内时第三连接板42一端可以抵接于加强板33底端,加强板33顶端连接于第二基板31底端、底端连接于第二壁13,加强板33与第二基板31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45度,既可以增大第二基板31与墙板主体连接的强度,又可以保证安装槽34可以容置安装件4。
第一收口结构一端可以固接于固定板51顶端、用以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一收口板521,回胶止挡结构包括固接用于第一收口板521另一端、用以在胶水从固定板51一侧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上时进行止挡的第一止挡板522,顶端抵接于吊顶板6、底端固接于第一止挡板522、用以在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时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的第二止挡板523,第二收口件53包括一端固接于固定板51底端、用以对墙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二收口板531,第二收口件53还包括用以在墙板固定于墙壁上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32。第一收口板521固接于固定板51顶端,便于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提高吊顶板6的收口效果,第一止挡板522固接于第一收口板521另一端,第一止挡板522可以在胶水从固定板51上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上进行止挡,第二止挡板523顶端抵接于吊顶板6、底端固接于第一止挡板522,第二止挡板523在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上的胶水较多时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从而既可以给吊顶板6进行收口,又可以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第二收口板531固接于固定板51底端,对墙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从而实现给墙板收口,限位板532固接于第二收口板531一端,可以对墙板单元7进行限位,在安装时可以短时间卡住墙板,便于安装的进行,同时可以根据限位板532和墙壁之间的长度安装相匹配规格的墙板单元7。
第二止挡板523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收口板521的长度,第二止挡板523的长度只需要等于第一止挡板522至吊顶板6端部的长度即可,这样可以实现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的目标,也不会浪费较多的材料。第二止挡板523可以水平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止挡板523平行于吊顶板6,便于将第二止挡板523安装在吊顶板6底端,可以很好地实现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的目标,安装简便。第二收口板531可以水平设置,限位板532垂直连接于第二收口板531,第二收口板531可以垂直连接于固定板51另一端,固定板51竖直设置,使得限位板532和第二收口板531围成一个矩形体安装槽34,便于将墙板单元7安装于第二收口板531底端,避免在第二收口板531为倾斜设置时不利于安装墙板单元7。第一收口板521可以水平设置,第一止挡板522垂直连接于第一收口板521,第一收口板521垂直连接于固定板51一端,固定板51可以为矩形体固定板51,第一收口板521可以为矩形体收口板,第一止挡板522、第二止挡板523均可以为矩形体止挡板,便于生产制造,第一收口板521、第一止挡板522、第二止挡板523围成一个半个回字型的结构,可以防止胶太多溢出而造成吊顶板6污染。
请参阅图1至图16,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91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固定端91相互抵接,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
S2: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第一卡接结构,依次在墙壁平接处安装多个第一墙板和两端分别卡接于相邻两个第一墙板的安装件4;
S3: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8的第三卡接结构82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83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
S4:将吊顶板6固定住,在墙壁平接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一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6第一端和第一墙板进行收口,在墙壁阳角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二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吊顶板6第二端和阳角板8进行收口,在墙壁阴角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三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6第三端和第一阴角板9进行收口,墙壁阳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5和墙壁阴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5均采用斜切拼接。
在吊顶板6安装完成后,开始进行墙面板的安装,且必须从阴角位置开始往两边安装。
第一步:阴角位置墙板安装,将阴角位置的两块墙板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平整,然后在背面打胶凹槽16打上免钉胶,最后将安装件4的第二卡接板41卡住墙板的第二卡槽处,并使用枪钉固定安装件4安装件4每450mm安装一个,直至墙板固定完毕;第二步:开始第二块板的安装,将第二块板背部打好胶的第二卡接结构斜插入第一块板的第一卡接结构中,然后向下实贴于基层墙面,最后将安装件4的第二卡接板41卡住第二块墙板的第二卡槽处,并使用枪钉固定安装件4安装件4每450mm安装一个,直至墙板固定完毕,接下来的墙板重复第二个步骤安装,如遇到阴角位置则按照第一步步骤安装,如遇到阳角位置,则使用阳角板8代替墙板安装,按照方法参考第二步,直至所以墙板安装完成;第三步:墙顶收口线条5安装,将墙顶收口线条5打上胶粘胶至预留位置,将墙板和吊顶板6进行收口,阳角及阴角位置则采用45°斜切的方式拼装,直至所有位置的墙顶收口线条5安装完成。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上端”、“下端”、“底端”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板(6),墙板单元(7),用以分别对吊顶板(6)和墙板单元(7)进行收口的收口线条(5),所述墙板单元(7)包括位于墙壁平接处、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一墙板,位于墙壁阳角处的阳角板(8),位于墙壁阴角处的阴角墙板组件,所述第一墙板包括第一墙板主体(1),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的第一卡接结构,设置于第一墙板主体(1)另一端的第二卡接结构,一个所述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阳角板(8)包括第二墙板主体(81),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81)一端、用以卡接于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的第三卡接结构(82),设置于第二墙板主体(81)另一端、用以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的第四卡接结构(83),所述阴角墙板组件包括用以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91)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两个所述第一阴角板(9)的固定端(91)相互抵接,两个所述第一阴角板(9)的第一卡接结构分别卡接于位于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线条(5)包括用以对吊顶板(6)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件(52),用以对墙板单元(7)进行收口的第二收口件(5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收口件(52)、第二收口件(53)的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粘接于墙壁,所述第一收口件(52)包括用以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收口的第一收口结构,用以在固定板(51)上涂胶以粘接于墙壁上时防止胶水溢出的回胶止挡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的第一基板(21),设置于第一基板(21)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22),设置于第一基板(21)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23),由第一基板(21)一端、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围成的第一卡槽(24),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连接于墙板另一端的第二基板(31),设置于第二基板(31)第一端的第一卡接板(32),一端连接于第一墙板主体(1)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基板(31)、用以加强第二基板(31)与第一墙板主体(1)连接的强度的加强板(33),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槽(24),所述第三卡接结构(82)和第一卡接结构形状相同,所述第四卡接结构(83)和第二卡接结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主体(1)包括第一壁(11),第二壁(13),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壁(11)和第二壁(13)、用以增大第一墙板主体(1)的强度的多个加强肋(12),由第一壁(11)、加强肋(12)、第二壁(13)围成的中空结构(15),包覆于第一壁(11)上的保护膜(14),设置于第二壁(13)上、用以进行涂覆胶水以将第二壁(13)粘接于墙壁上的打胶凹槽(1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第二基板(31)、加强板(33)围成的安装槽(34),用以在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接板(32)卡接于另一个墙板的第一卡槽(24)时由第二基板(31)、第二连接板(23)围成的第二卡槽,容置于安装槽(34)内、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槽、另一端固定于墙壁上的安装件(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4)包括卡接于第二卡槽的第二卡接板(41),第三连接板(42),一端贯穿于第三连接板(42)并固定于墙壁上的紧固结构(44),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卡接板(41)、第三连接板(42)的第四连接板(43),所述安装槽(34)内设有用以容置紧固结构(44)一端的容置槽(36)。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板(32)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24)的长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另一个第一墙板主体(1)的第一卡接结构时第二基板(31)的一端至第一连接板(22)的一端之间形成工艺缝(2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卡接板(32)靠近于第二基板(31)的一端、用以在其与第一基板(21)底端呈台阶形状以增强第一卡接板(32)强度的第一台阶板(35)。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口结构一端固接于固定板(51)顶端、用以对吊顶板(6)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一收口板(521),所述回胶止挡结构包括固接用于第一收口板(521)另一端、用以在胶水从固定板(51)一侧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上时进行止挡的第一止挡板(522),顶端抵接于吊顶板(6)、底端固接于第一止挡板(522)、用以在胶水溢出至第一收口板(521)时防止胶水溢出至吊顶板(6)上的第二止挡板(523),所述第二收口件(53)包括一端固接于固定板(51)底端、用以对墙板和墙壁之间的缝隙进行止挡的第二收口板(531),所述第二收口件(53)还包括用以在墙板固定于墙壁上时进行限位的限位板(532)。
10.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裁切以形成具有固定端(91)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固定端(91)相互抵接,将两个第一阴角板(9)固定于墙壁阴角处的两端;
S2:在位于两个墙壁平接处分别将一个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卡接于墙壁阴角处的两个第一阴角板(9)的第一卡接结构,依次在墙壁平接处安装多个第一墙板和两端分别卡接于相邻两个第一墙板的安装件(4);
S3:在位于墙壁阳角处将阳角板(8)的第三卡接结构(82)卡接于位于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二卡接结构、第四卡接结构(83)卡接于位于另一个墙壁平接处的第一墙板的第一卡接结构;
S4:将吊顶板(6)固定住,在墙壁平接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一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6)第一端和第一墙板进行收口,在墙壁阳角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二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吊顶板(6)第二端和阳角板(8)进行收口,在墙壁阴角处将收口线条(5)的固定板(51)固定于墙壁上第三预设位置处以分别对吊顶板(6)第三端和第一阴角板(9)进行收口,墙壁阳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5)和墙壁阴角处的两个收口线条(5)均采用斜切拼接。
CN202011542005.9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25544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2005.9A CN112554464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2005.9A CN112554464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464A true CN112554464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31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2005.9A Pending CN112554464A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446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516A (zh) * 2021-08-11 2021-10-26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墙顶收口结构的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516A (zh) * 2021-08-11 2021-10-26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墙顶收口结构的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1993A (en) Construction module,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modules and the use of the module
JP2004517234A (ja) 特に内装構法及び乾式構法で使用されるボード、及び特に部屋の新しい壁を作る方法、あるいは部屋の既にある表面にパネルを嵌める方法
CN112554464A (zh)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CN214696563U (zh)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CN106609583A (zh) 一种功能墙面塑面板
CN112554468A (zh) 一种双母口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CN112554467A (zh) 一种插扣式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及安装方法
CN214696560U (zh)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
AU2007255184B2 (en) Apparatu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decorative feature on a structure
CN215594689U (zh) 一种插扣式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
CN214696559U (zh) 一种双母口超薄中空石塑墙板总成
CN103485505A (zh) 全能墙塑面板
CN112554466A (zh) 一种公母口插装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CN214696562U (zh) 一种双母口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CN201109950Y (zh) 一种板墙组合结构
CN112554465A (zh) 一种双母口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JPS6175160A (ja) 床施工法
CN214696561U (zh) 一种插扣式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EP3882018A1 (en) A decorative panel or tray
CN212388888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复合板
CN112575982A (zh) 一种插扣式超薄中空石塑墙板
CN211172808U (zh) 一种室内墙体装饰板材
CN217027874U (zh) 一种满足不同饰面平面转接安装结构
CN109868955A (zh) 各种面材和蜂窝板复合后用于墙体的施工方法
CN214034525U (zh) 一种拼装式室内空间装饰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