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4178B -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4178B
CN112554178B CN202011387585.9A CN202011387585A CN112554178B CN 112554178 B CN112554178 B CN 112554178B CN 202011387585 A CN202011387585 A CN 202011387585A CN 112554178 B CN112554178 B CN 1125541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groove
adjusting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7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4178A (zh
Inventor
叶森
郭广
王秀勇
赵波
郑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h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h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h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75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4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4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46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in situ by forcing bonding agents into gravel fillings or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E02D3/126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and mixing by rotating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涉及桩基结构施工方法的领域,其包括S1、地表清理;S2、桩机放置准备;S3、桩机就位;S4、拌制固化剂浆液;S5、喷搅下沉;S6、搅拌提升;S7、重复搅拌下沉;S8、移位。本申请具有桩机施工过程中不易倾斜、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桩基结构施工方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沿海工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问题。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其原理为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水泥搅拌桩群,形成符合地基,然后在桩顶铺设土工格栅,以加强地基的整体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软土上进行打桩施工,桩机容易发生倾斜,需要调整桩机至竖直状态再次进行打桩,影响了施工效率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桩机在软土地面上容易发生倾斜、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各种障碍物;
S2、桩机放置准备:确定桩位,将调节机构放置在需要打桩的地表处,将调节机构的上表面进行调平;
S3、桩机就位:将桩机吊装至调节机构的上表面,对桩机进行调平;
S4、拌制固化剂浆液:根据掺入比及水灰比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S5、喷搅下沉:开启桩机的搅拌电机,使得桩机钻杆下沉;
S6、搅拌提升:桩机钻杆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搅拌提升,提升过程中保持送浆连续;
S7、重复搅拌下沉:重复S5和S6操作;
S8、移位:将桩机移至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地表进行清理可以提高地面的平整度,提高了桩机放置的稳定性;在桩机与地面之间放置调节机构,可以增大桩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桩机因四角支撑容易使得地面塌陷而带来的桩机倾斜现象;吊装好桩机同时拌制固化剂浆液,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进行喷搅下沉和搅拌提升,多次重复搅拌下沉可以提高搅拌桩混凝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搅拌桩固结后的强度。
优选的,在步骤S5中,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1.5-1.8m/分,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保证搅拌桩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软土与泥浆的混合效率,也减少了钻杆下沉太快导致的钻杆断裂的情况。
优选的,在步骤S6中,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略停后再搅拌提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搅拌桩底端受到的压力较大,略停时,搅拌桩底端注入的泥浆较多,提高了搅拌桩底端的强度,使得搅拌桩的底端不易发生断裂。
优选的,在步骤S6中,桩机钻杆的提升速度为1.5m/min,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送浆连续,压浆泵压力控制在0.4~0.7MPa,中间不得间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搅拌桩中的泥浆与土壤更加的混匀,同时能够较好的提高搅拌桩固结后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和调节板,固定板放置在地面上,调节板相对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在S3中将桩机吊装在调节板的上表面,固定板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对调节板的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放置在地面上后,固定板可能发生一定的倾斜从而使得调节板也相对于水平面发生倾斜,此时启动驱动件,使得调节板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固定板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当桩机放置在调平板上表面上时,固定板不易造成地面发生塌陷,从而使得桩机能够在调平后稳定保持水平状态。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设置为多组,多组驱动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板靠近四角处,驱动件设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液压缸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在步骤S2中通过控制液压缸活塞杆的移动来实现调节机构上表面的调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推动稳定,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调节板进行较为精确的调节,调节时,只需分别启动四角处的液压缸,使调节板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即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和调节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板靠近四周处,固定件包括有固定伸缩杆和固定伸缩套杆,固定伸缩杆的下端插入进固定伸缩套杆的上端内,固定伸缩杆与固定伸缩套杆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伸缩杆的轴向,固定伸缩杆的上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固定伸缩套杆背离固定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固定板相互正对两侧的固定伸缩套杆呈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由固定板向着调节板的方向上相互靠近,固定伸缩套杆的外周处靠近固定伸缩杆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过固定伸缩套杆抵接在固定伸缩杆的外周处以对固定伸缩套杆和固定伸缩杆进行固定,在步骤S2中,通过驱动件对调节板的上表面进行调平后,通过固定件来对固定板与调节板之间进行加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缸对调节板进行水平调节时,固定伸缩杆会相对于固定伸缩套杆发生相对的滑动,以适应调节板与固定板之间相对距离的改变,液压缸调节完毕后,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的一端紧紧抵接在固定伸缩杆的外周处,即可对固定件进行一定的固定,使得液压缸在发生泄油时,调节板不易发生偏转,提高了调节板水平状态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桩机的下方靠近四角处设置有调节支撑板,调节支撑板与固定槽插接配合,在步骤S3中,将桩机吊装在调节板上表面上时,将调节支撑板对准固定槽进行吊装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槽的设置,可以减少桩机在调节板上面滑动的现象,提高了桩机在调节板上的固定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的内壁靠近中心处开设有触发槽,触发槽内设置有触发杆,触发杆与触发槽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垂直于调节板,调节板靠近固定槽的位置开设有启动槽,启动槽与触发槽连通,启动槽内设置有启动杆,启动杆与启动槽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启动杆背离触发槽的一端设置有启动弹簧,启动弹簧一端与启动槽背离触发槽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启动弹簧的另一端与启动杆背离触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上与启动槽连通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置有长度可伸缩变化的转动件,转动件靠近中心的位置与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于调节板,转动件的一端与启动杆靠近启动弹簧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转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弹出板,弹出板与转动件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固定槽竖直方向的内壁上开设有弹出槽,弹出槽与弹出板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弹出板背离转动件的位置下表面设置有稳固板,稳固板与弹出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稳固弹簧,稳固弹簧压缩时,稳固板和弹出板一同与弹出槽合尺寸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支撑板逐渐的放置在固定槽内时,调节支撑板的下表面会抵接在触发杆上并向下移动,触发杆会带动启动杆压缩启动弹簧,转动件的底端会随着触发杆一边伸缩一边向右移动,转动件的顶端会带动弹出板和稳固板从弹出槽弹出,当稳固板从弹出槽弹出时,弹出槽抵接在调节支撑板的上表面,此时压缩的稳固弹簧对调节支撑板的上表面起到一定的稳固效果,提高了桩机在调节板上表面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四周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加固滑槽,加固滑槽贯穿固定板的下表面和竖直方向的侧面,加固滑槽呈向着背离调节板的方向开口缩小的形状,加固滑槽内设置有加固滑板,加固滑板与加固滑槽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与加固滑板的下表面平齐,在步骤S2中,将固定板放置在地面上后,将加固滑板向着背离固定板的方向滑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滑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固定板与加固滑板的接触面积,使得固定板更不易相对于地面塌陷;且加固滑板与固定板的伸缩配合,在固定板不使用时,减少固定板的体积,方便固定板的安装和运输,当遇到地表阻碍物时,加固滑板可以伸缩进固定板内,也减少了加固滑板在地面有障碍物时可能对固定板带来的阻碍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桩机与地面之间架设调节机构,提高了桩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桩机的重量较大时不易造成地面的塌陷,提高了桩机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稳固弹簧和稳固板的相关设计,提高了桩机在调节板上的固定稳定性;
3.加固滑板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固定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固定板不易发生塌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桩机放置在调节机构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说明稳固组件在调节板内部位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调节机构;11、调节板;111、固定槽;1111、触发槽;1112、转动槽;1113、弹出槽;1114、启动槽;12、固定板;121、加固滑槽;122、加固滑板;123、加固螺栓;13、驱动件;14、固定件;141、固定伸缩杆;142、固定伸缩套杆;143、固定螺栓;2、稳固组件;21、触发杆;22、启动杆;23、启动弹簧;24、转动件;241、转动伸缩杆;242、转动套杆;25、弹出板;26、稳固板;27、稳固弹簧;3、桩机;31、调节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调节机构。
参照图1和图2,调节机构1包括有固定板12、调节板11、驱动件13和固定件14。固定板12放置在地面上,调节板11设置固定板12的上方。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靠近中心的位置均开设有竖直贯穿的通孔,以便于桩机3钻头进行竖直的通过插入地面内。驱动件13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设置为四个,四个驱动件13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2靠近四角处。本实施例设置驱动件13为液压缸,液压缸的顶端与调节板11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液压缸的底端与固定板12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12。
将固定板12放置在地面上,驱动四角处的液压缸,使得调节板11相对于水平面处于平行状态,然后利用固定件14对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之间的相对倾斜状态进行加固,固定板12的设置,相较于桩机3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提高了桩机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相同质量的桩机3下,放置在固定板12上的桩机3不易使得地面发生塌陷,提高了桩机3施工的稳定性,减少了维护时间,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参照图2,固定件14设置有多组,本实施例设置为四组,固定件14设置在固定板12靠近每个侧面的中心处。固定件14包括有固定伸缩杆141、固定伸缩套杆142和固定螺栓143,固定伸缩杆141的下端插入进固定伸缩套杆142的上端内。固定伸缩杆141与固定伸缩套杆142的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伸缩杆141的轴向。固定伸缩杆141的上端与调节板11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固定伸缩套杆142的下端与固定板12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相互正对两侧的固定伸缩杆141套杆呈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为:由竖直向上相互靠近。固定螺栓143设置在固定伸缩套杆142外周靠近固定伸缩杆141的位置,固定螺栓143与固定伸缩套杆142螺纹配合,固定螺栓143的一端抵接在固定伸缩杆141的外周。
固定件14的倾斜设置,可以减少调节板11与固定板12之间发生扭动的情况,提高了调节板11与固定板12的固定稳定性。且液压缸在长期保持伸缩状态的情况下,容易带来液压油的泄漏,使得调节板11发生倾斜,固定件14的设置,可以在液压缸发生伸缩时,调节板11能够较好的维持水平状态。
参照图2和图3,桩机3的下方靠近四角处固定有调节支撑板31,调节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111,固定槽111与调节支撑板31插接配合。固定槽111靠近开口处呈弧形倒角设置,四侧倒角的弧形凸面相互正对。调节板11靠近固定槽111的位置设置有稳固组件2,稳固组件2在调节支撑板31抵接在固定槽111内时自动对调节支撑板31起到稳固固定的作用。固定槽111的设置,可以减少桩机3在调节板11上面滑动的现象,提高了桩机3在调节板11上的固定稳定性。
参照图3,稳固组件2包括有触发杆21、启动杆22、启动弹簧23、转动件24、弹出板25、稳固板26和稳固弹簧27。固定槽111开口朝向的内壁靠近中心处开设有触发槽1111,触发杆21与触发槽1111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垂直于调节板11。调节板11靠近固定槽111的位置开设有启动槽1114,启动槽1114与触发槽1111连通,启动杆22与启动槽1114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启动杆22靠近触发杆21的一端呈倾斜面设置,倾斜的方向为:向着背离触发槽1111的方向不断向上。启动弹簧23的一端与启动杆22背离触发槽1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启动弹簧23的另一端与启动槽1114背离触发槽1111的侧壁固定连接。调节板11上位于触发槽1111的上方开设有转动槽1112,转动槽1112与启动槽1114连通,转动件24设置在转动槽1112内部。
参照图3,转动件24包括有转动伸缩杆241和转动套杆242。转动伸缩杆241设置有两个,转动伸缩杆241分别设置在转动套杆242的两端,两个转动伸缩杆241与转动套杆24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转动套杆242的轴向。转动套杆242靠近中心的位置与转动槽111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调节板11并垂直于转动套杆242的轴向。位于下方的转动伸缩杆241背离转动套杆242一端与启动杆22背离触发杆21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固定槽111竖直方向的内壁上开设有弹出槽1113,弹出槽1113与转动槽1112连通,弹出板25与转动槽111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位于上方的转动伸缩杆241背离转动套杆242的一端与弹出板25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调节板11。稳固板26设置在弹出板25背离转动伸缩杆241处的下表面,稳固弹簧27设置有多个,多个稳固弹簧27设置在弹出板25与稳固板26之间,稳固弹簧27的两端分别与弹出板25的下表面和稳固板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在稳固弹簧27压缩时,稳固板26与弹出板25一同与弹出槽1113合尺寸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
当调节支撑板31逐渐的放置在固定槽111内时,调节支撑板31的下表面会抵接在触发杆21的上表面,并带动触发杆21向下移动,触发杆21向下移动时会带动启动杆22向右移动压缩启动弹簧23,转动件24的底端会随着触发杆21一边伸缩一边向右移动,转动件24的顶端会带动弹出板25和稳固板26从弹出槽1113弹出,当稳固板26从弹出槽1113弹出时,弹出槽1113抵接在调节支撑板31的上表面,此时压缩的稳固弹簧27对调节支撑板31的上表面起到一定的稳固效果,提高了桩机3在调节板11上表面的固定效果。
当需要将桩机3从固定槽111上取出时,调节支撑板31会向上移动,此时稳固板26的一端抵接在固定槽111的侧壁上,使得整个稳固组件2不发生移动,当调节支撑板31的上表面抵接在稳固板26的下表面并带动稳固板26向上移动时,直至稳固板26的下表面与弹出槽1113的下表面平齐时,在启动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启动杆22向着靠近触发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转动件24使得弹出板25带动稳固板26向着靠近弹出槽1113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弹出板25和稳固板26收回至弹出槽1113内,调节支撑板31可以从固定槽111上脱离。
参照图2,固定板12靠近四周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加固滑槽121,本实施例设置固定板12每一侧开设有两个加固滑槽121。加固滑槽121贯穿固定板12的下表面和竖直方向的侧面,加固滑槽121呈向着背离调节板11的方向开口阶梯状缩小的形状。加固滑槽121内设置有加固滑板122,加固滑板122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2的下表面平齐,加固滑板122与加固滑槽121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板12。固定板12与调节板11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固螺栓123,加固螺栓123螺纹穿过固定板12抵接在加固滑板122的上表面。
固定板12放置在地面上后,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地形,将加固滑板122向着背离固定板12的方向滑出至合适距离,然后将加固螺栓123转动至抵接在加固滑板122的上表面,从而将加固滑板122与固定板12之间相对固定,加固滑板122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固定板1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固定板12不易发生塌陷。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调节机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放置在地面上,通过调节四角处的驱动件13使得调节板11的上表面平齐,再通过固定件14与调节板11与固定板12之间进行固定的加固,最后通过吊装使得桩机3的调节支撑板31对准固定槽111放入,稳固组件2会自动的对调节支撑板31进行稳固的加固,提高了桩机3放置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参照图1,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S1、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各种障碍物;
S2、桩机3放置准备:确定桩位,将调节机构1放置在需要打桩的地表处,将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通过驱动件13和调节板11进行调平;
S3、桩机3就位:将桩机3吊装至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使得调节支撑板31插接在固定槽111内,然后对桩机3进行调平;
S4、拌制固化剂浆液:根据掺入比及水灰比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S5、喷搅下沉: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3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1.5-1.8m/分,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S6、搅拌提升:桩机3钻杆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略停后再搅拌提升,桩机3钻杆的提升速度为1.5m/min,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送浆连续,压浆泵压力控制在0.4~0.7MPa,中间不得间断;
S7、重复搅拌下沉:重复S5和S6操作;
S8、移位:将桩机3移至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对地表进行清理可以提高地面的平整度,提高了桩机3放置的稳定性;在桩机3与地面之间放置调节机构1,可以增大桩机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桩机3因四角支撑容易使得地面塌陷而带来的桩机3倾斜现象;吊装好桩机3同时拌制固化剂浆液,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进行喷搅下沉和搅拌提升,多次重复搅拌下沉可以提高了搅拌桩混凝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搅拌桩固结后的强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地表清理:清除地表上的各种障碍物;
S2、桩机(3)放置准备:确定桩位,将调节机构(1)放置在需要打桩的地表处,将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进行调平;
S3、桩机(3)就位:将桩机(3)吊装至调节机构(1)的上表面,对桩机(3)进行调平;
S4、拌制固化剂浆液:根据掺入比及水灰比拌制固化剂浆液,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均匀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S5、喷搅下沉:开启桩机(3)的搅拌电机,使得桩机(3)钻杆下沉;
S6、搅拌提升:桩机(3)钻杆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搅拌提升,提升过程中保持送浆连续;
S7、重复搅拌下沉:重复S5和S6操作;
S8、移位:将桩机(3)移至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
所述调节机构(1)包括有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固定板(12)放置在地面上,调节板(11)相对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上方,在S3中将桩机(3)吊装在调节板(11)的上表面,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之间设置有对调节板(11)的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驱动件(13);所述调节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1),桩机(3)的下方靠近四角处设置有调节支撑板(31),调节支撑板(31)与固定槽(111)插接配合,在步骤S3中,桩机(3)吊装在调节板(11)上表面上时,将调节支撑板(31)对准固定槽(111)进行吊装放置;所述固定槽(111)的开口朝向的内壁靠近中心处开设有触发槽(1111),触发槽(1111)内设置有触发杆(21),触发杆(21)与触发槽(1111)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垂直于调节板(11),调节板(11)靠近固定槽(111)的位置开设有启动槽(1114),启动槽(1114)与触发槽(1111)连通,启动槽(1114)内设置有启动杆(22),启动杆(22)与启动槽(1114)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启动杆(22)背离触发槽(1111)的一端设置有启动弹簧(23),启动弹簧(23)一端与启动槽(1114)背离触发槽(1111)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启动弹簧(23)的另一端与启动杆(22)背离触发槽(1111)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11)上与启动槽(1114)连通设置有转动槽(1112),转动槽(1112)内设置有长度可伸缩变化的转动件(24),转动件(24)靠近中心的位置与转动槽(111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转动件(24)的一端与启动杆(22)靠近启动弹簧(23)的一端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转动件(24)的另一端设置有弹出板(25),弹出板(25)与转动件(24)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固定槽(111)竖直方向的内壁上开设有弹出槽(1113),弹出槽(1113)与弹出板(25)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弹出板(25)背离转动件(24)的位置下表面设置有稳固板(26),稳固板(26)与弹出板(25)之间固定设置有稳固弹簧(27),稳固弹簧(27)压缩时,稳固板(26)和弹出板(25)一同与弹出槽(1113)合尺寸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调节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开启深层搅拌机主电机,桩机(3)钻杆垂直下沉,下沉速度1.5-1.8m/分,下沉过程中,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值,随时观察设备运行及地层变化情况,钻头下沉至设计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略停后再搅拌提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桩机(3)钻杆的提升速度为1.5m/min,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送浆连续,压浆泵压力控制在0.4~0.7MPa,中间不得间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设置为多组,多组驱动件(13)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2)靠近四角处,驱动件(13)设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上端与调节板(11)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液压缸的下端与固定板(12)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12),在步骤S2中通过控制液压缸活塞杆的移动来实现调节机构(1)上表面的调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和调节板(11)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件(14),多个固定件(14)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2)靠近四周处,固定件(14)包括有固定伸缩杆(141)和固定伸缩套杆(142),固定伸缩杆(141)的下端插入进固定伸缩套杆(142)的上端内,固定伸缩杆(141)与固定伸缩套杆(142)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伸缩杆(141)的轴向,固定伸缩杆(141)的上端与调节板(11)的下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调节板(11),固定伸缩套杆(142)背离固定伸缩杆(141)的一端与固定板(12)的上表面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固定板(12),固定板(12)相互正对两侧的固定伸缩套杆(142)呈倾斜设置,倾斜的方向:由固定板(12)向着调节板(11)的方向上相互靠近,固定伸缩套杆(142)的外周处靠近固定伸缩杆(141)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栓(143),固定螺栓(143)穿过固定伸缩套杆(142)抵接在固定伸缩杆(141)的外周处以对固定伸缩套杆(142)和固定伸缩杆(141)进行固定,在步骤S2中,通过驱动件(13)对调节板(11)的上表面进行调平后,通过固定件(14)来对固定板(12)与调节板(11)之间进行加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靠近四周的侧面开设有多个加固滑槽(121),加固滑槽(121)贯穿固定板(12)的下表面和竖直方向的侧面,加固滑槽(121)呈向着背离调节板(11)的方向开口缩小的形状,加固滑槽(121)内设置有加固滑板(122),加固滑板(122)与加固滑槽(121)滑动配合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下表面与加固滑板(122)的下表面平齐,在步骤S2中,将固定板(12)放置在地面上后,将加固滑板(122)向着背离固定板(12)的方向滑出。
CN202011387585.9A 2020-12-01 2020-12-0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554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7585.9A CN112554178B (zh) 2020-12-01 2020-12-0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7585.9A CN112554178B (zh) 2020-12-01 2020-12-0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178A CN112554178A (zh) 2021-03-26
CN112554178B true CN112554178B (zh) 2022-04-15

Family

ID=7504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7585.9A Active CN112554178B (zh) 2020-12-01 2020-12-01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41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5330B (zh) * 2022-03-10 2022-09-23 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土地基深层水泥搅拌注浆加固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73357A (ja) * 1999-12-17 2001-06-26 Koken Boring Mach Co Ltd 掘削機の固定方法及び固定装置
CN204849744U (zh) * 2015-07-23 2015-12-09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cfg桩机支腿
CN204831778U (zh) * 2015-08-28 2015-12-02 东南大学 新型多功能可调平试验底座
CN205078173U (zh) * 2015-11-12 2016-03-09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带有稳定钻架的可调式轻型潜孔钻
CN105804067A (zh) * 2016-03-25 2016-07-27 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深基坑支护的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立柱施工方法
CN108914929A (zh) * 2018-07-06 2018-11-30 山西科汇创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178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32132B1 (en) Erection of a structure on piles
CN109853524B (zh) 一种扩大头劲性水泥土复合异形桩的施工方法
DE102009023466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stellen eines Unterwasserfundaments eines Bauwerks
CN112554178B (zh)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CN112240159B (zh) 一种预制管桩植入装置及植桩施工方法
CN201627195U (zh) 动力下置式smw工法桩机
CN212175773U (zh) 一种地基打桩机
CN110331936B (zh) 一种组合式钻孔扩底植桩施工方法
CN116877109A (zh) 一种隧道内软弱基础加固钻桩机具
CN110552346A (zh) 双喷双轴斜向水泥土搅拌及插入型钢一体施工方法及设备
CN208748647U (zh) 冲击成孔桩的施工设备
CN114277760B (zh) 一种淤泥质土层搅拌桩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7268080U (zh) 一种用于地铁侧墙的多功能爬架模板
CN213476867U (zh) 一种预制管桩植入装置
CN210975799U (zh) 双喷双轴斜向水泥土搅拌及插入型钢一体设备
CN109252510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10016941B (zh) 桩基的加固方法
CN114855772A (zh) 一种斜直桩两用顶打设备
CN112878330A (zh) 一种预制桩沉桩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GB2106952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auger equipment
CN217734010U (zh) 一种基坑用斜支撑施工装置
US4436167A (en) Method of excavating a pile hole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CN219862771U (zh) 一种大深度劲芯复合桩组合施工装备
CN220150291U (zh) 一种劲芯复合桩组合施工装备
CN214832698U (zh) 一种预制桩沉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