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3423B -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3423B
CN112543423B CN202011325970.0A CN202011325970A CN112543423B CN 112543423 B CN112543423 B CN 112543423B CN 202011325970 A CN202011325970 A CN 202011325970A CN 112543423 B CN112543423 B CN 112543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user
model
exhibit
exhibi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5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3423A (zh
Inventor
温文坤
刘毅
李玮棠
林英喜
马凤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59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3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3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3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在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查看展品模型,但是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不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提高展品模型的传输效率,用户可以在查看实际展品的同时查看展品模型,摆脱了现场固定安装的展示装置的限制,对展品模型的展示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越来越多,例如人们可在博物馆、展会等场所观看展出的展品。但是为了保护展品的安全,会通过隔离等保护手段将展品进行隔离保护,人们无法全方位地对展品进行观察。
为了对展品进行全面的展示,一般会在展馆内设置一个用于展示展品三维模型的展示装置,通过该展示装置对应展示一个或多个展品三维模型,在多个游客的情况下,游客只能排队进行展品三维模型的查看。若通过直接向用户发送展品三维模型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展品模型,在用户量较大时,容易出现数据传输时间过长的情况,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向用户终端提供展品模型进行查看,优化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若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则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若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各节点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
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包括:
对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筛选后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对应节点终端的节点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确定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终端对应的当前用户量;
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若是,则确定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否则确定当前用户量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根据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筛选;
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之后,还包括:
若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则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运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运动轨迹;
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和各个所述第二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并基于所述相似程度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排序。
进一步的,所述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的数据重传请求,重新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以确定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续传所述展品数据或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续传所述展品数据。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包括位置获取模块、请求响应模块、终端查找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终端查找模块,用于在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并在在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并在不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在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查看展品模型,但是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不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提高展品模型的传输效率,用户可以在查看实际展品的同时查看展品模型,摆脱了现场固定安装的展示装置的限制,对展品模型的展示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可以由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来执行,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可以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
下述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执行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为例进行描述。参考图1,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S101: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其中用户终端可以是用户自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是场馆提供的可移动智能设备,并且用户终端与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位于同一物联网网络中。在场馆内安装有多个路由器作为节点终端,并且路由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通信连接,并通过WiFi、ZigBee、蓝牙等方式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从而建立用户终端与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的无线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场馆模型和展品模型分别通过对场馆和展品进行三维建模获得,并保存在模型数据库中。在用户终端连接上物联网网络后,向用户终端发送场馆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用户终端根据对应三维数据显示场馆模型。
示例性的,通过物联网定位技术实时获取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向各用户终端发送对应的定位信息,以通知用户终端基于定位信息在显示的场馆模型中实时显示并更新用户位置。
进一步的,在实时采集各用户终端的定位信息后,根据定位信息计算两两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进行记录,同时根据实时采集的定位信息同步更新用户相对距离。
S102: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将发出展品模型查看请求的用户终端定义为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其他用户终端定义为第二用户终端,并且同一个用户终端可同时作为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
示例性的,在场馆模型中对应各展品的位置显示展品模型请求按钮或提供展品模型选择列表,用户终端根据对展品模型的选择操作生成指向对应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并作为第一用户终端向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发送指向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出的查看请求后,判断自身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当前用户量(用户终端及其他物联网节点的数量)的数据传输要求。
S103:若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则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示例性的,若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为了减轻对通信信道数据传输资源的压力,并减少第一用户终端对三维数据传输的等待,则进一步判断在该第一用户终端的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
若自身传输资源承载能力能满足当前用户量的数据传输要求,则直接从模型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展品模型的三维数据,并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发送,以使用户终端对三维数据进行解析,从而对该展品模型进行展示。
S104:若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示例性的,在第一用户终端的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查找到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则向该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指向对应第一用户终端和展品模型的数据共享指令,以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数据共享指令后,获取对应展品模型的三维数据,并基于第一用户终端的通信地址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对应三维数据,以供第一用户终端展示展品模型,实现相邻用户终端之间的三维数据共享。
其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可通过节点终端(路由器)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还可以是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直接建立无线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
而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为查找到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则直接从模型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展品模型的三维数据,并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发送,以保证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需求。
上述,通过获取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在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查看展品模型,但是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不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提高展品模型的传输效率,用户可以在查看实际展品的同时查看展品模型,摆脱了现场固定安装的展示装置的限制,对展品模型的展示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图,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是对上述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的具体化。参考图2,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包括:
S201:实时获取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各节点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
具体的,在展馆内多点布置多个路由器作为节点终端,各个节点终端以相同功率周期性地向周围广播定位信息,该定位信息携带有对应节点终端的ID信息和节点映射位置。
用户终端持续接收节点终端广播的定位信息,并且用户终端在接收到定位信息后,确定接收到各定位信息对应的信号强度信息,并实时向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上传对应各节点终端的信号强度信息。其中信号强度信息指示接收到的射频能量的测量值。
S202: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在确定用户终端相对于各节点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后,根据信号强度信息计算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具体的,用户定位信息的计算包括步骤S2021-S2022:
S2021:对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
S2022:根据筛选后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对应节点终端的节点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
具体的,每间隔一个设定定位周期,对于从每一个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各个信号强度信息,根据信号强度信息指示的能量值的强弱,对信号强度信息进行排序,并选中其中排名前三的3个信号强度信息作为用户定位信息的计算依据。
具体的,根据以下的对数-常态分布模型计算用户终端和节点终端之间的节点距离:
Figure BDA0002794294140000071
其中,PL(d)[dB]为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信号能量,d0为对应节点终端的近地参考距离,其通过测试进行决定,
Figure BDA0002794294140000072
为当用户终端与节点终端之间距离为d0时从对应节点终端接收到的平均能量,n为路径损耗指数,表示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率,范围在2~6之间,Xσ为平均值为0的高斯分布变量,用于减少不同位置的周围环境差距。将3个信号强度信息分别代入上述对数-常态分布模型中,即可计算出用户终端到对应的节点终端的节点距离da1、db1和dc1
进一步的,计算这3个节点终端对应节点距离的多线交点的交点坐标信息。其中多线交点可理解为,每个节点终端以节点定位信息(在安装终端节点时即确定节点定位信息)为原点,对应节点距离为半径做圆,三个圆的交点或相交区域中心即为多线交点。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交点坐标信息基于以下公式获得:
Figure BDA0002794294140000081
其中,xa和ya、xb和yb、xc和yc分别为3个节点定位信息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da1、db1、dc1分别为3个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节点距离,x和y分别为交点坐标信息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将3个节点终端的节点定位信息对应的坐标点(xa,ya)、(xb,yb)和(xc,yc)以及节点距离da1、db1和dc1代入上述公式,可计算得到交点坐标信息对应的交点坐标(x1,y1),并将该交点坐标(x1,y1)作为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用户定位信息计算两两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例如一个用户定位信息对应坐标为(x1,y1),另一个用户定位信息对应的坐标为(x2,y2),则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为
Figure BDA0002794294140000082
S203: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确定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终端对应的当前用户量。
具体的,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后,确定当前加入同一物联网网络的用户终端,并确定是否正在和这些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对三维数据、大小达到设定阈值的文件的数据传输),以统计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终端对应的当前用户量。
S204: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05,否则,跳转至步骤S208。
具体的,在当前用户量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时,则确定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需要减轻各通信信道数据传输资源的压力,并跳转至步骤S205寻找可共享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而在当前用户量未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时,确定当前用户量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则跳转至步骤S208,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下发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即可。
S205: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根据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筛选。
具体的,在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获取该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除第一用户终端以外的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逐一与传输距离阈值(例如3~5m)进行比较,并筛选出用户相对距离小于传输距离阈值的第二用户终端。
S206: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若是,则跳转至步骤S207,否则,跳转至步骤S208。
在筛选出在传输距离阈值之内的第二用户终端后,向这些第二用户终端发出指向对应展品模型的模型检查指令。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模型检查指令后,在其保存的展品模型中进行检索,得到指示对否存在相同展品模型的检索结果,并向本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返回检索结果。
在接收到各第二用户终端返回的检索结果后,根据检索结果确定是否存在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如果有,则跳转至步骤S207,若全部检索结果均指示不存在相同的展品模型,则跳转至步骤S207。
S207: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具体的,在确定存在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确定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用户终端,并向该第二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共享指令,以通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该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数据共享指令后,获取对应展品模型的三维数据,并基于第一用户终端的通信地址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对应三维数据,以供第一用户终端展示展品模型,实现相邻用户终端之间的三维数据共享。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择对应用户相对距离最短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三维数据的发送。另外,还可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运动轨迹选择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用户终端。具体的,对第二用户终端的选择包括步骤S2071-S2072:
S2071: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运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运动轨迹。
S2072: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和各个所述第二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并基于所述相似程度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排序。
具体的,获取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运动轨迹和这些下载有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运动轨迹。其中运动轨迹可根据设定时间长度(例如10~20min)内对应的定位信息进行确定。
进一步的,计算第一运动轨迹和各个第二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根据相似程度对这些下载有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冒泡排序,并将相似程度最高(排序最靠前)的第二用户终端确定为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用户终端。
S208: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具体的,在当前用户量未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或者是筛选后的第二用户终端均未下载有对应展品模型时,直接从模型数据库中获取对应展品模型的三维数据,并向该第一用户终端发送,以保证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需求。
S209: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数据重传。若是,跳转至步骤S204,否则结束查看请求响应流程。
具体的,在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三维模型过程中,或在通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后,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的数据重传请求或传输完成信息。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出的数据重传请求时,响应于数据重传请求,返回至步骤S204重新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以确定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续传展品数据还是通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续传展品数据。
在接收到第一用户终端发出的传输完成信息或超出反馈等待时长时,结束查看请求响应流程。
上述,通过获取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在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查看展品模型,但是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不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提高展品模型的传输效率,用户可以在查看实际展品的同时查看展品模型,摆脱了现场固定安装的展示装置的限制,对展品模型的展示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的运动轨迹,选择距离第一用户终端最近并且保持同步行动的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数据发送,减少因用户终端之间距离过长而共享数据失败的情况。
图3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包括位置获取模块31、请求响应模块32、终端查找模块33和数据发送模块34。
其中,位置获取模块31,用于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请求响应模块32,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终端查找模块33,用于在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并在在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数据发送模块34,用于在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并在不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上述,通过获取各个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在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查看展品模型,但是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不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直接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若在设定传输范围内存在可用于共享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该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提高展品模型的传输效率,用户可以在查看实际展品的同时查看展品模型,摆脱了现场固定安装的展示装置的限制,对展品模型的展示更灵活方便,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输入装置43、输出装置44、存储器42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所述存储器42,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其中输入装置43、输出装置44、存储器42和处理器41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2作为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中的位置获取模块31、请求响应模块32、终端查找模块33和数据发送模块34)。存储器4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上述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该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基于物联网定位技术确定各个用户终端相对于场馆模型的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若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则判断在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内是否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若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用户终端相对于各节点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若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则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根据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筛选;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所述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之后,还包括:若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则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运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和各个所述第二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并基于所述相似程度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并将排序最靠前的第二用户终端确定为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用户终端;
若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则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否则,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包括:
对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进行筛选,得到设定数量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筛选后的信号强度信息以及对应节点终端的节点定位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确定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用户终端对应的当前用户量;
判断所述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设定的用户阈值,若是,则确定当前用户量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否则确定当前用户量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的数据重传请求,重新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以确定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续传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或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续传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5.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获取模块、请求响应模块、终端查找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其中:
位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用户终端相对于各节点终端之间的信号强度信息;基于所述信号强度信息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场馆模型的用户定位信息,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
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终端对展品模型的查看请求,判断当前用户量是否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
终端查找模块,用于在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确定所述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相对距离,并根据设定的传输距离阈值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筛选;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并在在未超过数据传输资源承载能力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所述判断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是否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之后,还包括:若筛选后的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则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一运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的第二运动轨迹;确定所述第一运动轨迹和各个所述第二运动轨迹的相似程度,并基于所述相似程度对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进行排序,并将排序最靠前的第二用户终端确定为进行数据发送的第二用户终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通知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并在不存在下载有所述展品模型的第二用户终端时,直接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展品模型对应的三维数据。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7.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
CN202011325970.0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43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5970.0A CN11254342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5970.0A CN11254342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423A CN112543423A (zh) 2021-03-23
CN112543423B true CN112543423B (zh) 2022-04-29

Family

ID=7501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5970.0A Active CN112543423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3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8517A (zh) * 2022-05-27 2022-09-02 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门窗展厅及共享展示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6468A (zh) * 2017-06-22 2017-12-12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场馆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23939B2 (en) * 2015-04-29 2018-03-20 Optim Corporation Electronic share server, screen shar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lectronic share server
CN106052696B (zh) * 2016-08-17 2017-05-03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实时路径诱导方法
CN108958678B (zh) * 2017-05-25 2023-08-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屏幕内容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0708661B (zh) * 2019-11-15 2020-08-21 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6468A (zh) * 2017-06-22 2017-12-12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场馆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3423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3860B2 (en) Geo-fencing based loc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63406B (zh) 对从地理围栏离开的监视
US8639640B1 (en) Prediction of indoor location using decision trees
CN106201740A (zh) 一种广播消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008858A (zh) 用于室内定位的圈内用户架构
WO2012170389A1 (en) Prediction of indoor level and location using a three stage process
CA3006903C (en)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service application
CN111935820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定位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311193B (zh) 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543423B (zh) 一种物联网展馆数据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59543A (zh) 一种提供地图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33851B (zh) 一种物联网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4291A (zh) 基于网关的电力人员定位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和介质
CN112417398B (zh) 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物联网展馆导航方法及装置
JP2012128731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5591980B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973524A (zh) 共享设备的归还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5025436A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813441A (zh) 一种终端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US9730009B1 (en) Sparse Wi-Fi access point database for mobile devices
KR20120037138A (ko) 전파 환경을 고려한 무선 네트워크 플래닝 시스템 및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단말 장치
CN112055311A (zh) 一键寻车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
CN108197128B (zh) 位置查找方法和装置
CN112672297B (zh) 室内定位方法、服务端、定位客户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38369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