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1764B -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1764B
CN112541764B CN202011502660.1A CN202011502660A CN112541764B CN 112541764 B CN112541764 B CN 112541764B CN 202011502660 A CN202011502660 A CN 202011502660A CN 112541764 B CN112541764 B CN 112541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
address
contract
target
contract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2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1764A (zh
Inventor
曹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26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1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1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1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06Q20/102Bill distribution or pay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5Use of electronic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如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私钥存在,无需担心私钥泄露,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基建”布局提速,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代表也被纳入其中,区块链技术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自身独有的生态闭环,促成了如公链、交易所和钱包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交易所(为用户提供数字货币交易的平台)作为区块链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着大量的数字资产,其资产安全不容小觑。
目前的交易所一般是基于私钥进行资产管理,如充值以及转账等,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私钥容易被泄露,从而造成资产丢失的风险,安全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现请求还包括至少一个签名信息,在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验证各所述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
若未满足所述设定阈值,终止提现;
若满足所述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现请求还包括资产合约地址集合,所述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
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地址合约,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资产合约地址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
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将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的创建字节码分别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
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创建者地址、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三运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运算结果进行变形,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是否完全被提现,对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进行释放,并向完全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返回设定额度的资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所述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端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区块链平台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产管理系统还包括中间业务平台以及至少一个审核终端;在所述用户端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端向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发送提现请求;
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将所述提现请求发送至各所述审核终端;
各所述审核终端对所述提现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数字签名,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所述中间业务平台;
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所述区块链平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装置,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提取模块以及信息转移模块;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信息产提取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所述信息转移模块用于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
所述用户端用于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区块链平台用于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如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私钥存在,无需担心私钥泄露,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区块链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资产管理系统;10-区块链平台;11-资产管理装置;111-信息接收模块;112-信息提取模块;113-信息转移模块;12-存储器;13-处理器;14-通信单元;20-用户端;30-中间业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交易所为满足业务需要,需要为每个真实用户创建私有的账户地址,用户可基于创建的账户地址进行资产存储、存储等交易,同时还需要为交易所系统创建资产提现地址,这类地址一般被称之为热钱包,它在联网的情况下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是冷钱包,完全与网络隔离,用于存储大额资产,提高资产安全系数。
其中,交易所创建账号地址的过程为:随机创建种子(一串很长的随机数,仅需创建一次),通过对称加密的方式加密种子并存储,然后通过该种子来生成主私钥,根据主私钥派生出海量的账户地址和账户地址的私钥,派生的过程通过分层确定性钱包的方式派生。当用户发起转账时,则需要通过种子推导出账号地址的私钥,通过私钥将账户地址中的资产转移到资产提现地址。
并且,当用户在交易所发起提现时,交易所后台审核程序会根据资产的份额大小自动分配审批层级,并指派给对应的审核人员,审批人员确认资产动账合法时则通过审核,从而发起链上提现交易。
在此过程中,用于创建地址的种子接触网络,可被运维人员接触,或被利用交易所应用程序漏洞的黑客获得,存在种子泄漏的风险,而种子泄露,则会导致私钥泄露,从而造成资产丢失。
并且,当用户发起转账时,每个账号地址中的资产归集到提现地址时,均需要产生费用,成本较高,且若账号地址中只存储了代币资产,在发起资产提现时,还会需额外申请手续费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消耗。
同时,在进行提现交易时,若资产提现地址中的资产不足时,需要人工操作,将冷钱包中的资产转移至资产提现地址,频繁发起转账需要投入人力成本,并且人工操作存在转错的风险。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采用智能合约实现无私钥的资产管理,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同时省略了冷热钱包互转过程,避免了人工转移错误的可能性,降低了成本,且资产流向更加清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系统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系统100包括区块链平台10、中间业务平台30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20。
其中,用户端20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平台10部署有智能合约,其中智能合约由一段代码和状态数据组成,且运行在区块链平台10的虚拟机(EVM)上。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逻辑,可控制智能合约可以完成的动作,例如储蓄,A用户存入一笔数字资产至合约,限期一年且仅允许A用户到期后提取资产。除此之外,通过智能合约还可以完成资产转移、验证等等动作。由于智能合约运行在区块链上,它也具备了区块链的分布式致性、自动化、不可篡改、无需信任和透明化的特点,同时还有合约自身的代码逻辑可定制化的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区块链平台10部署智能合约后,智能合约可向用户端20提供获取地址的接口以及发起提现的接口,进而用户端20可通过调用获取地址的接口,得到资产合约地址,通过调用发起提现的接口,进行资产转移提现。
为了便于用户的操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中间业务平台30,用户端20和区块链平台10分别与中间业务平台30通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业务平台30可用于数据的转发,例如,用户端20可以通过中间业务平台30将信息发送到其他用户端20以及区块链平台10。中间业务平台30还可用于对资产的交易信息、资产的额度等进行记录。例如,中间业务平台30可以在用户每一次进行提现交易后,对用户所剩的资产的额度进行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业务平台30可以是单个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由多个用于执行不同数据处理功能的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中间业务平台30采用单个物理服务器,可以基于不同服务功能为该物理服务器分配不同的逻辑服务器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区块链平台10可以是由多个用于执行不同数据处理功能的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其中,如图2所示,区块链平台10可以包括资产管理装置11、存储器12、处理器13以及通信单元14。
所述存储器12、处理器13以及通信单元14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存储器12中存储有资产管理装置11,所述资产管理装置11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1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进而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产管理方法。
所述存储器12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2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13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
所述处理器1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数据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1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通信单元14用于通过网络区块链平台10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收发操作。上述网络可包括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区块链平台1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端20用于向区块链平台10发送提现请求,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区块链平台10用于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其中,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系统,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如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私钥存在,无需担心私钥泄露,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基于图1和图2的实现架构,请结合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资产管理方法由图1中的区块链平台10执行,下面对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
其中,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步骤S20: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
其中,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的额度总和与提现额度相等。
步骤S30: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
其中,区块链平台10部署有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向用户提供有发起提现接口,当用户在进行资产管理,有提现资产的需求时,可调用发起提现接口向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发送提现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向用户提供资产存储,因此,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在接收到提现请求后,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然后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实现资产的管理。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如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私钥的存在,无需担心私钥泄露,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同时省略了冷热钱包互转过程,避免了人工转移错误的可能性,降低了成本,且资产流向更加清晰。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基于智能合约进行资产的归集,并不会发生实际的链上交易,因此,大大降低手续费用的产生,降低了成本。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安全系数,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对用户端20的提现请求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才从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资产。因此,在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之前,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智能合约验证各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
若未满足设定阈值,终止提现。
若满足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
其中,审核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电子设备。
可选的,用户端20在向区块链平台10发送提现请求之前,可先向中间业务平台30发起提现,将提现请求发送到中间业务平台30以请求审核,中间业务平台30在接收到提现请求后,将提现请求发送到多个审核终端,各审核终端在接收到提现请求后,对提现请求中的提现地址以及提现额度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之后进行数字签名。
可选的,各审核终端可利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各审核终端利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的过程实际是生成摘要信息,私钥不同,产生的摘要也完全不同,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摘要推导出审核终端的私钥,进而变更被签名的原始信息。其中,数字签名是链下的数字签名,无需发起交易,因此,未增加额外的费用。
在进行数字签名后的各审核终端,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中间业务平台30,中间业务平台30可将各审核终端发送的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用户端20,由用户端20将各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中间业务平台30也可直接将各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中间业务平台30和用户端20可通过调用发起提现接口,将各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智能合约。
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在接收到包括签名信息后的提现请求后,对提现请求中的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判断提现请求中的各签名信息是否合法。
可选的,本实施例可通过非对称加密的方式验证各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其中,区块链平台10存储有各审核终端的公钥,各审核终端采用私钥进行数字签名,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在接收到包括签名信息后的提现请求,对提现请求中的各签名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各签名信息对应的公钥,然后查找区块链平台10是否存储有与各签名信息对应的公钥一致的目标公钥。
针对每个签名信息,若查找到存储有与该签名信息对应的公钥一致的目标公钥,则判定该签名信息合法。
在对各签名信息验证之后,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得到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然后通过智能合约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若未满足设定阈值,终止提现,若满足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例如,设定阈值为3个,则需要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大于等于3个,才可以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采用多签方案,通过在智能合约中验证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以此决定是否进行资产提现交易,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减少链上查找资产合约地址的时间,节约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提现请求还可以包括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的步骤包括:
解析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提现额度相等。
从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
其中,用户端20可通过区块链平台10预先查询得到每个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的额度,然后根据自身所要提现资产的额度,选择至少一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作为提现资产的输入。需要说明的是,选择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提现额度相等。
例如,提现额度为b,目标资产合约地址A中存储的资产有a1,从a1中选择目标提现额度a2进行提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B中存储的资产有b1,从b1中选择目标提现额度b2进行提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C中存储的资产有c1,从c1中选择目标提现额度c2进行提现,则a2+b2+c2=b。
用户端20根据选择得到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构造资产合约地址集合,然后将构造的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解析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然后从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例如,目标资产合约地址A的目标提现额度为a2,目标资产合约地址B的目标提现额度为b2,目标资产合约地址C的目标提现额度为c2,则从目标资产合约地址A中获取a2的资产,从目标资产合约地址B中获取b2的资产,从目标资产合约地址C中获取c2的资产。
在从各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后,将从各个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以此实现资产的提现交易。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通过构造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减少了区块链平台链上查找资产合约地址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约了成本。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各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只是一个程序上的实现,并不会发生链上的实际交易,即使资产合约地址中只存储了代币资产,也无需申请额外的手续费用,大大减少了手续费,降低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业务的复杂度。
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在本实施例中,资产合约地址可通过以下步骤生成: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
根据标识参数以及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将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基于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
其中,每个用户端20拥有唯一的标识参数,用户端20可自定义标识参数,只需保证标识参数具有唯一性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端20可先向中间业务平台30发起注册请求,注册请求包括用户端20的身份信息,中间业务平台30在接收到用户端20的身份信息后,可以根据用户端20的身份信息生成唯一标识符(如UID),该唯一标识符即为标识参数。
中间业务平台30为用户端20生成标识参数后,可将标识参数发送给用户端20,由用户端20自身将标识参数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中间业务平台30也可以直接将标识参数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
可选的,用户端20或中间业务平台30可通过调用智能合约提供的获取地址接口,将标识参数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
而智能合约在接收到标识参数后,则可以根据标识参数和智能合约中的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标识参数以及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的步骤包括:
将标识参数以及地址合约的创建字节码分别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
将智能合约的创建者地址、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三运算结果。
对第三运算结果进行变形,得到资产合约地址。
其中,标识参数作为变量输入,智能合约在接收到标识参数后,对标识参数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同时对地址合约的创建字节码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二运算结果。
在得到第一运算结果和第二运算结果后,将第一运算结果、第二运算结果以及智能合约的创建者地址一同进行哈希计算,得到第三运算结果。
在得到第三运算结果后,对第三运算结果进行变形,如截取部分字节,再将截取的字节与0x进拼接,即可得到资产合约地址,如0xA1881795dA15e30A09b4326EE45aE011Ae38699e。
在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则将生成的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用户端20,可选的,若标识参数是由中间业务平台30发送给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的,则将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中间业务平台30,由中间业务平台30发送到用户端20;若标识参数是由用户端20发送到区块链平台10中的智能合约的,则直接将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用户端20。
用户端20在接收到资产合约地址后,即可根据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的存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智能合约根据用户端的唯一标识参数创建唯一的资产合约地址,资产合约地址完全受控于智能合约,避免了运维人员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且在调用获取地址接口的过程中,仅是查询过程,未发生任何的链上的状态变更,进而无需额外手续费,节约了成本。
在区块链上创建资产合约地址需要消耗手续费,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资产管理方法还包括:
检测各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是否完全被提现,对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进行释放,并向完全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返回设定额度的资产。
其中,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完全被提现,即表征该资产合约地址中未存储有资产,因此可对资产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进行释放,即在链上销毁该资产合约地址,节约资源;同时向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20返回设定额度的资产,节约成本。例如,区块链上创建资产合约地址需要额度为M的资产,在释放该资产合约地址后,则可以向该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20返回80%*M的资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通过对资产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进行释放,并向完全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返回设定额度的资产,减少了费用的消耗,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100,资产管理系统100包括区块链平台10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20,区块链平台10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向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区块链平台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其中,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资产管理系统100还包括中间业务平台30以及至少一个审核终端;在用户端向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端向中间业务平台发送提现请求。
中间业务平台将提现请求发送至各审核终端。
各审核终端对所述提现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数字签名,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中间业务平台。
中间业务平台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用户端,以使用户端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区块链平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100的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应用于区块链平台10的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装置11,应用于区块链平台10,区块链平台10部署有智能合约,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111、信息提取模块112以及信息转移模块113。
信息接收模块111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以及提现地址。
信息产提取模块用于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其中,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信息转移模块113用于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资产管理装置11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将从各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将资产转移到提现地址中,如此,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私钥存在,无需担心私钥泄露,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地址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将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
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至少一个签名信息、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以及提现地址;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验证各所述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若未满足所述设定阈值,终止提现;
若满足所述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包括:解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的创建字节码分别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
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创建者地址、第一运算结果以及第二运算结果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三运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运算结果进行变形,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的资产是否完全被提现,对完全被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进行释放,并向完全提现的资产合约地址对应的用户端返回设定额度的资产。
4.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资产管理系统,所述资产管理系统包括区块链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地址合约;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区块链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将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
所述用户端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区块链平台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验证各所述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若未满足所述设定阈值,终止提现;若满足所述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包括:解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产管理系统还包括中间业务平台以及至少一个审核终端;在所述用户端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端向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发送提现请求;
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将所述提现请求发送至各所述审核终端;
各所述审核终端对所述提现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进行数字签名,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所述中间业务平台;
所述中间业务平台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将包括签名信息的提现请求发送到所述区块链平台。
6.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地址合约,所述装置包括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提取模块以及信息转移模块;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将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至少一个签名信息、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信息产提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验证各所述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若未满足所述设定阈值,终止提现;若满足所述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包括:解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所述信息转移模块用于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
7.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平台以及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有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地址合约;
所述区块链平台接收用户端发送的标识参数;根据所述标识参数以及所述地址合约生成资产合约地址,将所述资产合约地址发送到所述用户端,以使所述用户端基于所述资产合约地址进行资产存储;
所述用户端用于向所述区块链平台发送提现请求,所述提现请求包括提现额度、至少一个签名信息、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以及提现地址;
所述区块链平台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验证各所述签名信息是否合法,对合法的签名信息进行统计并判断合法的签名信息的个数是否满足设定阈值;若未满足所述设定阈值,终止提现;若满足所述设定阈值,从至少一个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的资产,包括:解析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得到所述资产合约地址集合中包括的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以及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其中,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的总和与所述提现额度相等;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与每个所述目标资产合约地址的目标提现额度对应的资产;将从各所述资产合约地址中获取的资产归集到所述智能合约,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将所述资产转移到所述提现地址中;其中,所述资产合约地址用于存储资产。
CN202011502660.1A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2541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2660.1A CN112541764B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2660.1A CN112541764B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764A CN112541764A (zh) 2021-03-23
CN112541764B true CN112541764B (zh) 2023-11-28

Family

ID=75019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2660.1A Active CN112541764B (zh) 2020-12-17 2020-12-17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1764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982A (zh) * 2017-07-07 2017-12-01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合约数据加密的方法和区块链
CN108256864A (zh) * 2018-02-13 2018-07-06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联盟的建立及通信方法、系统
US10102526B1 (en) * 2017-03-31 2018-10-16 Vijay K. Madisetti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chain-based combined identity, ownership, integrity and custody management
CN108880794A (zh) * 2018-06-15 2018-11-23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跨链用户身份及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CN109214197A (zh) * 2018-08-14 2019-01-15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来处理隐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45259A (zh) * 2018-09-29 2019-0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72599A (zh) * 2018-11-16 2019-03-15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资产信息流转方法及装置
CN109934593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支持多重签名的区块链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备
CN110096550A (zh) * 2019-04-17 2019-08-06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存储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CN110276615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数字资产移动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10377239A (zh) * 2018-04-27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签名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619578A (zh) * 2019-08-05 2019-12-27 孟江华 一种通过链下结算的链上资产转移系统和方法
CN110648228A (zh) * 2019-08-05 2020-01-03 孟江华 一种通过链上数字货币结算的链上资产转移系统和方法
CN111028081A (zh) * 2019-12-11 2020-04-17 深圳市亦区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80300A (zh) * 2020-01-04 2020-04-28 链农(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转移方法、装置及硬件设备
CN11109138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资产去中心化跨链交易方法与系统
CN111159774A (zh) * 2019-12-11 2020-05-15 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托管钱包的方法及系统
CN111369242A (zh) * 2020-03-06 2020-07-03 上海佩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智能合约恢复区块链资产的方法、钱包及区块链节点
CN11155379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潘小胜 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信息多路调度方法
CN112017050A (zh) * 2020-10-27 2020-12-01 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支持高并发场景的账户智能合约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2526B1 (en) * 2017-03-31 2018-10-16 Vijay K. Madisetti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ockchain-based combined identity, ownership, integrity and custody management
CN107425982A (zh) * 2017-07-07 2017-12-01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合约数据加密的方法和区块链
CN108256864A (zh) * 2018-02-13 2018-07-06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联盟的建立及通信方法、系统
CN110377239A (zh) * 2018-04-27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签名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880794A (zh) * 2018-06-15 2018-11-23 浙江华信区块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跨链用户身份及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CN109214197A (zh) * 2018-08-14 2019-01-15 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来处理隐私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45259A (zh) * 2018-09-29 2019-0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91382A (zh) * 2018-10-24 2020-05-01 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资产去中心化跨链交易方法与系统
CN109472599A (zh) * 2018-11-16 2019-03-15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用户资产信息流转方法及装置
CN109934593A (zh) * 2019-03-26 2019-06-25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支持多重签名的区块链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设备
CN110096550A (zh) * 2019-04-17 2019-08-06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存储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CN110276615A (zh) * 2019-06-21 2019-09-24 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区块链数字资产移动接入方法与系统
CN110619578A (zh) * 2019-08-05 2019-12-27 孟江华 一种通过链下结算的链上资产转移系统和方法
CN110648228A (zh) * 2019-08-05 2020-01-03 孟江华 一种通过链上数字货币结算的链上资产转移系统和方法
CN111028081A (zh) * 2019-12-11 2020-04-17 深圳市亦区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59774A (zh) * 2019-12-11 2020-05-15 马上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托管钱包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80300A (zh) * 2020-01-04 2020-04-28 链农(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转移方法、装置及硬件设备
CN111369242A (zh) * 2020-03-06 2020-07-03 上海佩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智能合约恢复区块链资产的方法、钱包及区块链节点
CN111553795A (zh) * 2020-04-24 2020-08-18 潘小胜 一种不同区块链系统信息多路调度方法
CN112017050A (zh) * 2020-10-27 2020-12-01 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支持高并发场景的账户智能合约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车联网密钥管理机制研究;何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第02期);第C034-529页 *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的研究;周万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第06期);第I136-29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764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1489A (zh) 一种数字身份认证方法、设备、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17028630A1 (zh) 一种验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8734028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8012268A (zh) 一种手机终端SIM卡及安全使用App的方法、介质
CN111383021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701309A (zh) 一种用于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分布式用户简档身份验证系统
CN11002055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29952B (zh) 数据转移中的验证实现方法及系统
US201401727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ty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ased on internet
EP2690840A1 (en) Internet based security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942897A (zh) 一种在atm机上实现无卡取款的方法
CN111416709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投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74093A1 (en) Method for sending digital information
CN113239375A (zh)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要素数据共享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Garcia Bringas et al. BlockChain platforms in financial services: current perspective
CN11365649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2238135A (zh) 安全认证服务器
CN112541764B (zh)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597537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证书签发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1680282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648235A (zh) 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环境tee的跨链资产转移方法
CN105405010B (zh) 交易装置、使用其的交易系统与交易方法
CN11091009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932375A (zh) 一种区块链的设计方法
CN110659900A (zh) 无应用支付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