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4954A -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4954A
CN112534954A CN201980051954.6A CN201980051954A CN112534954A CN 112534954 A CN112534954 A CN 112534954A CN 201980051954 A CN201980051954 A CN 201980051954A CN 112534954 A CN112534954 A CN 112534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bearer configuration
cellular network
mapping
networ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19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聪驰
M·贝尔斯奇
张璋
李云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21108323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6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9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和装置。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来生成QoS要求;b)确定与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c)基于承载配置执行SL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副链路(SL)QoS的方法和装置。本申请还涉及适于相同目的的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在车辆到万物或V2X情境中,正在讨论许多用例(UC),例如编队、协同驾驶、汽车跟随和危险区域警告等。其中的许多对QoS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99.9%的可靠性和50ms的最大时延。
在Uu接口(移动台与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口)中,在长期演进(LTE)中以承载级别和5GS中以QoS流级别处理QoS控制。与蜂窝网络中使用的QoS控制机制不同,副链路(SL)中的QoS控制基于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和ProSe每分组可靠性(PPPR)的概念。当ProSe上层(即PC5接入层之上)通过协议数据单元以传输到PC5接入层时,ProSe上层将提供8个可能值范围内的ProSe每分组优先级。与其它PPPP相比,每个PPPP都表示相对优先级,即PPPP=1具有高于PPPP=2、PPPP=3等的最高优先级。PPPP还表示相对时延要求,即PPPP=1具有比PPPP=2、PPPP=3等更严格的分组延迟预算(PDB)要求。另外,与PPPP一起,上层也可以指示给定分组的PPPR值。优先级队列(UE内和UE间二者)均应按优先级顺序服务,即UE(用户设备)在服务与ProSe每分组优先级N+1相关联的分组之前服务与ProSe每分组优先级N相关联的所有分组(较小的数字表示较高的优先级)。同样,PPPR用于确定是否应使用SL分组复制来增强传输可靠性。
当使用网络(NW)调度的操作模式(也称为模式3)时,NW出于副链路缓冲区状态报告(SL-BSR)报告的目的,配置在逻辑通道组(LCG)和PPPP之间的映射,并且UE在SL-BSR中指示要在PC5接口(2个UE之间的接口,也称为副链路接口)上发送分组的LCG。当eNB接收到SL-BSR时,它可以确定UE需要在PC5上发送的分组中的哪些PPPP,从而也可以推断出优先级信息和分组延迟预算。eNB可以将反映PPPP的优先级信息用于优先级处理,并将UE-PC5-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用于在资源管理中限制UE PC5发送。对于PPPR的情况,eNB/gNB可以保留一个或多个LCG用于PPPPR报告。在接收到SL-BSR时,eNB/gNB可以例如决定是否启用分组复制。
在自主资源选择模式(称为模式4)中,PPPP包含在SCI中,以避免其它UE在高优先级资源上发送。UE基于描述的预先配置映射信息从PPPP导出V2X消息的分组延迟预算。
发明内容
目的之一是提供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QoS的方法和装置,其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副链路QoS。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响应于指示来自用户设备(UE)的QoS要求的SL承载请求,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该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
-b)如果被接受,则基于QoS要求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c)向UE发送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QoS的设备包括:
存储设备,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响应于指示来自用户设备(UE)的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承载请求,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该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
-b)如果被接受,则基于QoS要求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c)向UE发送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UE发送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存储设备,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UE发送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确定由在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包括:
存储设备,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确定由在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承载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包括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其中,承载配置基于QoS要求来确定。
根据另一实施例,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包括:
存储设备,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包括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其中,承载配置基于QoS要求来确定。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QoS要求;
-b)确定与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
根据另一实施例,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包括:
存储设备,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以及
处理器,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QoS要求;
-b)确定与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
当前的SL QoS控制基于基本相对优先级/可靠性要求差异,该差异仅可以确保一些特定UE的QoS优于其它UE的QoS,但是不能确保UE的特定V2X服务的明确要求的QoS级别,例如20ms时延。此外,对于使用模式4(UE自主资源选择)的UE,当所有发送UE共享资源时,情况甚至更糟。QoS主要取决于资源池的大小以及正在使用该池的UE数量。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提供了改善SL QoS控制实施的机制。特别地,可以在UE处确定QoS要求,并且然后根据在网络节点处确定的承载配置将其映射到对应的数据无线电承载中以进行发送。此外,准入控制还可以用于帮助NW在信道已满时拒绝SL承载请求,或者抢占低优先级承载以用于高优先级承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对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描述,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针对覆盖范围内连接模式的NW SL QoS实施的示例。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另一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另一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的另一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的另一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作为过程;装置;系统;物质的组成;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或处理器,诸如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耦合到该处理器的存储器上和/或由该存储器提供的指令的处理器。在本说明书中,这些实现方式或本发明可以采用的任何其它形式可以被称为技术。通常,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改变所公开的过程的步骤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被描述为被配置为执行任务的诸如处理器或存储器的组件可以被实现为被临时配置为在给定时间执行任务的通用组件或被制造为执行该任务的特定组件。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处理器”是指被配置为处理诸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处理核心。
以下提供了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及示出本发明原理的附图。结合此类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任何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限制,并且本发明涵盖许多替代、修改和等同物。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提供这些细节是为了示例的目的,并且可以根据权利要求来实践本发明,而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为了清楚起见,未详细描述与本发明相关的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技术材料,使得不会不必要地使本发明晦涩难懂。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用户设备(UE)”是指由最终用户直接使用以进行通信的设备。UE的非排他性示例包括手持电话、配备有移动宽带适配器的膝上型计算机或任何其它设备。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在步骤101处,诸如eNB/gNB、V2X控制功能或V2X服务器节点的网络节点从用户设备(UE)接收SL承载请求。SL承载请求指示QoS要求,其例如反映了由UE对SL传输的QoS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QoS要求被表示为5G QoS指示符(5QI)、QoS类别标识符(QCI),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或ProSe每分组可靠性(PPPR)中的一个。
在步骤102处,网络节点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如果被接受,则过程进行到步骤103,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否则,处理进行到步骤104,网络节点向UE发送SL承载请求被拒绝的通知。
由于有限的资源,网络节点必须控制同时经由副链路发送的UE的数量。优选地,在步骤102处,如下执行确定:
如果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承载请求将被接受;
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承载请求将被接受;以及
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仍不存在满足QoS要求的SL资源,则承载请求将被拒绝。
在一个实施例中,SL资源采用一个或多个资源池的形式,其中的每个资源池对应于相应的QoS要求。此外,网络节点可以单独配置资源池。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添加新资源池或增加至少一个资源池的大小来在网络节点处调节用于资源池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配置与不同的QoS要求相对应的多个资源池。可以将多个池指定给一个QoS要求。对于每个池,网络节点评估新UE的SL传输是否将劣化池中现有用户的QoS性能。例如,网络节点可以将一些池指定为不允许其QoS性能劣化的池。为此,网络节点可以将具有最小负载的池授予新UE。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池可用,则网络节点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调节资源池配置,并且再次搜索满足上述条件的池;
从其它UE撤销现有承载并接受该承载请求;
拒绝来自新UE的SL承载请求。
优选地,可以将QoS阈值和拥塞级别阈值分配给一个或多个资源池。通过此类配置,(仅)当资源池的拥塞级别低于QoS阈值的拥塞级别阈值时,允许UE使用资源池以用于SL传输。例如,网络节点可以向同一池分配不同的QoS阈值和不同的相关联拥塞级别。(仅)当该池的拥塞级别(诸如CBR)低于关注的QoS级别的某个拥塞级别阈值时,允许UE在给定池上开始发送具有特定QoS的分组。如果对于关注的QoS级别,拥塞劣化到另一个拥塞级别之上,则UE将停止使用该池。
转到步骤103,其中网络节点基于QoS要求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优选地,确定可以如下执行:
取得与QoS要求相对应的索引;
如果成功,则生成或获得与索引相关联的承载配置;以及
如果失败,则发送QoS要求不被蜂窝网络支持的通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QoS要求不被蜂窝网络支持的情况下,UE可以丢弃对应的QoS会话/QoS流/分组发送,或者以尽力而为策略执行SL传输。例如,UE可以将由网络提供的资源用于低优先级发送,其中可以确保例如没有时延要求的比特率。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向UE发送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可以被支持的信息,以便避免来自UE的不可支持的QoS需求。优选地,在附着过程期间或经由系统信息块(SIB)来发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承载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参数。更优选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使用的SL资源。
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105,其中网络节点向UE发送在步骤104处确定的承载配置。当在UE处接收到承载配置时,SDAP层将QoS流(例如,进入的分组/QoS流的QCI/5QI)映射到与如承载配置中所指示的对应的LCID相关联的PC5数据无线电承载中。
可选地,过程进行到步骤106,其中网络节点基于QoS性能确定用于SL传输的承载重新配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基于从SL UE发送的反馈和报告在该时间期间持续监视QoS性能。可以应用链路自适应来实现所需的QoS。如果在一定时间量期间无法满足所需的QoS,则当前承载将被修改或撤销。
图2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覆盖范围内连接模式的NW SL QoS实施的示例。
在图2中所示的场景中,TxUE和RxUE处于覆盖范围内并且在RRC连接模式中操作,需要来自NW的明确许可才能建立和配置SL承载。参考图2,在认证过程成功之后,TxUE向NW发送SL承载请求以用于激活SL服务。与SL承载请求有关的信息可以经由RRC发送,例如作为SLUeInformation信号的一部分,包括当前在SL缓冲区中或与SL QoS流有关的5QI/QCI分组。例如,在来自上层的指示必须通过PC5接口发起某个V2X QoS会话时,SL承载请求可以被发送。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索引来寻址在SL承载请求中被报告给NW的5QI/QCI,该索引通过NW经由专用信令或SIB信令针对每个可能的5QI/QCI给予UE。在给定的5QI/QCI不与任何索引相关联的情况下,指示NW不支持对于关注的小区中该特定5QI/QCI的NW控制的QoS。在该情况下,TxUE要么丢弃对应的QoS会话/QoS流/分组发送,在这种情况下,TxUE处的AS层可向上层指示这种分组/QoS会话/QoS流将被丢弃,或者以尽力而为的方式执行这种QoS流的发送,例如UE可以将由NW提供的资源池用于低优先级发送,其中可以确保例如没有时延要求的比特率。为此,NW可以在关注的小区中指示不允许的QCI/5QI,或者代替地指示允许的QCI/5QI。
参考图2,在接收到SL承载请求时,基于副链路信道中的当前负载,NW确定是否可以支持所要求的QoS,并相应地返回接受或拒绝。应当注意,如果信道不可用,则NW将丢弃一些低优先级承载,以便以更高的优先级支持所请求的承载。
如果SL承载请求被接受,则NW还将例如经由RRC重新配置信令配置在SL UE(例如SDAP层)中的QoS到数据无线电承载的映射。这种信号可以指示先前在SL承载请求中用信号通知的5QI/QCI与PC5 DRB标识(诸如LCID、LCG)以及一组传输参数配置(诸如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之间的映射。
在从NW接收到承载配置时,在TxUE处,SDAP层将QoS流(即,进入的分组/QoS流的QCI/5QI)映射到与如由NW在承载配置中所指示的对应的LCID相关联的PC5数据无线电承载中。
如图2中所示,NW基于从SL UE(例如,RxUE)发送的反馈和报告,在该时间期间持续监视QoS性能。可以应用链路自适应来实现所需的QoS。当在一定时间量内所需的QoS无法被满足时,当前承载将被修改或撤销。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3,装置30包括存储设备310和耦合到存储设备310的处理器320。存储设备310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330。处理器320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一些或所有方法步骤。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参考图4,在步骤401处,诸如eNB/gNB、V2X控制功能或V2X服务器节点的网络节点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载配置基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来确定,并且该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和RRC空闲模式。也就是说,取决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网络节点可以针对UE确定不同的承载配置。此外,当模式3的UE和模式4的UE正在使用相同的资源池时,可以应用相同的承载配置,反之亦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配置向数据无线电承载映射提供QoS,其指定例如针对每个可能的QoS流的资源池、LCID和LCG的使用。网络节点可以更新QoS到数据无线电承载的映射。
在如图4中所示的过程中,SL UE在经由承载进行SL传输之前不需要来自NW的明确许可。相反,这些SL UE将在附着过程期间基于来自网络节点的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承载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参数。更优选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向UE发送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可以被支持的信息,以便避免来自UE的不可支持的QoS要求。优选地,在附着过程期间或经由系统信息块(SIB)来发送信息。
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402,其中网络节点向UE发送在步骤401处确定的承载配置。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另一框图。
参考图5,装置50包括存储设备510和耦合到存储设备510的处理器520。存储设备510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530。处理器520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图4中所示的一些或所有方法步骤。
图6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参考图6,在步骤601处,诸如eNB/gNB、V2X控制功能或V2X服务器节点的网络节点确定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该UE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中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该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承载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参数。更优选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602,其中网络节点在UE所驻留的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如步骤601处所确定的承载配置。优选地,承载配置经由系统信息块(SIB)被广播。更优选地,网络节点可以经由系统信息块(SIB)向UE发送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可以被支持的信息。
同样地,在如图6中所示的过程中,SL UE在经由承载进行SL传输之前不需要来自NW的明确许可。相反,在处于RRC空闲模式时,这些SL UE将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的另一框图。
参考图7,装置70包括存储设备710和耦合到存储设备710的处理器720。存储设备710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730。处理器720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图6中所示的一些或所有方法步骤。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参考图8,在步骤801处,UE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QoS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例如,AS之上的协议层可以是传输层,或可以是其中IP用于在PC5上进行传输的网络层,或可以是其中地理网络用于在PC5上进行传输的ITS设施层。作为示例,特征可以被表示为经典的五元组IP特征,例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使用的协议。可替代地,该特征可以被表示为地理网络分组属性,例如源端口、目标端口、地理网络(GN)目的地址、指示给定分组发送周期的GN重复间隔、指示分组发送的时延预算的GN最大重复时间、GN业务类别等。同样可以指示以PSID或ITS-AID形式的具体V2X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成对应的QoS要求来执行生成。例如,映射关系可以才用包括一个或多个条目的表来表示,每个条目定义特征和QoS要求的组合。优选地,可以为每个条目分配索引,例如,如参考图1描述的索引。
映射关系可以由网络节点提供,并且可以由网络节点更新。例如,映射关系可以采用NAS/AS信令(例如,RRC/SIB)提供和/或被表示为RRC预先配置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UE进入无线NW覆盖范围时提供映射关系,并且这可以由诸如eNB/gNB、V2X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或者由策略控制功能(PCF),或由统一数据存储库(UDR)或由V2X服务器执行,或在通用集成卡(UICC)和/或移动设备(ME)中预先配置。可替代地,在UE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经由专用NAS或AS信令来提供映射关系,或者在UE处于空闲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经由广播信令(例如,SIB)来提供映射关系。
在另一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取决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例如,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或覆盖范围外(OoC)模式。优选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其中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更优选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802处,UE向网络节点发送包括如在步骤801生成的QoS要求的承载请求。如上所述,网络节点可以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并且如果被接受,则它将向UE发送承载配置;否则,它将向UE发送SL承载请求被拒绝的通知。
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803,其中UE确定SL承载请求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如果被接受,则进行到步骤804,如果被拒绝,则进行到步骤805。
在步骤804处,UE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SL传输。例如,在接收到承载配置时,在UE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将QoS流(例如,进入的分组/QoS流的QCI/5QI)映射到与如承载配置中所指示的对应的LCID相关联的PC5数据无线电承载中。
另一方面,在步骤805处,UE可以丢弃对应的QoS会话/QoS流/分组发送,或者以尽力而为策略执行SL传输。例如,UE可以将由网络提供的资源用于低优先级发送,其中可以确保例如没有时延要求的比特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承载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参数。更优选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图9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的另一框图。
参考图9,UE 90包括存储设备910和耦合到存储设备910的处理器920。存储设备910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930。处理器920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图8中所示的一些或所有方法步骤。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过程的另一流程图。
参考图10,在步骤1001处,UE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QoS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例如,AS之上的协议层可以是传输层,或可以是其中IP用于在PC5上进行传输的网络层,或者可以是其中地理网络用于在PC5上进行传输的ITS设施层。作为示例,特征可以表示为经典的五元组IP特征,例如,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使用的协议。可替代地,该特征可以被表示为地理网络分组属性,例如源端口、目标端口、GN目的地址、指示给定分组发送的周期的GN重复间隔、指示分组发送的时延预算的GN最大重复时间、GN业务类别等。此外,可以指示以PSID或ITS-AID形式的具体V2X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来执行生成。例如,映射关系可以采用包括一个或多个条目的表来表示,每个条目定义特征与QoS要求的组合。优选地,可以为每个条目分配索引,例如,如参考图1描述的索引。
映射关系可以由网络节点提供,并且可以由网络节点更新。例如,映射关系可以采用非接入层/接入层(NAS/AS)信令(例如,RRC/SIB)提供和/或被表示为RRC预先配置的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UE进入无线NW覆盖范围时提供映射关系,并且这可以由诸如eNB/gNB、V2X控制功能的网络节点,或由策略控制功能(PCF),或由统一数据存储库(UDR)或由V2X服务器执行,或在UICC和/或ME中预先配置。可替代地,在UE处于连接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经由专用NAS或AS信令来提供映射关系,或者在UE处于空闲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经由广播信令(例如,SIB)来提供映射关系。
在另一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取决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例如,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或覆盖范围外(OoC)模式。优选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更优选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可以在UE处于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内时经由广播从网络节点接收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候选映射关系。
在步骤1002处,UE确定与如在步骤1001处生成的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确定基于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可替代地,映射关系可以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当UE处于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经由广播从网络节点接收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
然后,过程进行到步骤1003,其中UE基于如在步骤1002处确定的承载配置执行SL传输。例如,SDAP层可将QoS流(例如,进入的分组/QoS流的QCI/5QI)映射到与如承载配置中所指示的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LCID)相关联的PC5数据无线电承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承载配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输参数。更优选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的另一框图。
参考图11,UE 110包括存储设备1110和耦合到存储设备1110的处理器1120。存储设备1110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1130。处理器1120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施如图10中所示的一些或所有方法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响应于指示来自用户设备(UE)的QoS要求的SL承载请求,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102)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
-b)如果被接受,则基于QoS要求确定(103)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c)向UE发送(105)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
-a1)如果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接受承载请求;
-a2)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接受承载请求;以及
-a3)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仍然不存在满足QoS要求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拒绝承载请求。
可替代地,SL资源采用一个或多个资源池的形式,其中的每个资源池对应于相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可以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新资源池或增加至少一个资源池的大小来调节资源池的配置。
可替代地,将QoS阈值和拥塞级别阈值分配给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如果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的拥塞级别低于针对QoS阈值的拥塞级别阈值,则允许UE将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
可替代地,QoS要求被表示为5G QoS指示符(5QI)、QoS类别标识符(QCI)、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或ProSe每分组可靠性(PPPR)中的一个。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和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基于QoS性能,确定用于SL传输的承载重新配置。
可替代地,步骤b)包括:
取得与QoS要求相对应的索引;以及
如果失败,则发送QoS要求不被支持的通知。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QoS的装置(30)包括:
存储设备(3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320);以及
处理器(320),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响应于来自用户设备(UE)的指示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承载请求,基于蜂窝网络中的SL资源使用来确定(102)承载请求是否被接受;
-b)如果被接受,则基于QoS要求确定(103)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c)向UE发送(105)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
-a1)如果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接受承载请求;
-a2)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存在满足QoS要求的足够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接受承载请求;以及
-a3)如果在丢弃具有较低优先级的其它承载之后,仍然不存在满足QoS要求的SL资源,则网络节点将拒绝承载请求。
可替代地,SL资源采用一个或多个资源池的形式,其中的每个资源池对应于相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可以通过添加新资源池或增加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的大小来调节资源池的配置。
可替代地,将QoS阈值和拥塞级别阈值分配给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如果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的拥塞级别低于针对QoS阈值的拥塞级别阈值,则允许UE将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
可替代地,QoS要求被表示为5G QoS指示符(5QI)、QoS类别标识符(QCI)、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或ProSe每分组可靠性(PPPR)中的一个。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和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装置(30)进一步被配置用于基于QoS性能来确定用于SL传输的承载重新配置。
可替代地,步骤b)包括:
取得与QoS要求相对应的索引;以及
如果失败,则发送QoS要求不被支持的通知。
可替代地,装置(30)进一步被配置为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401)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UE发送(402)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在步骤a)处,承载配置基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来确定,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和RRC替换模式。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50)包括:
存储设备(5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530);以及
处理器(520),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401)由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UE发送(402)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在步骤a)处,承载配置基于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来确定,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和RRC空闲模式。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重复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装置(50)进一步被配置为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的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确定(601)由在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602)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在步骤b)处,承载配置经由系统信息块(SIB)被广播。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70)包括:
存储设备(7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730);以及
处理器(720),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确定(601)由在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602)承载配置。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包括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可替代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复制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可替代地,在步骤b)处,承载配置经由系统信息块(SIB)被广播。
可替代地,设备(70)进一步被配置为向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801)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802)包括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804)SL传输,其中,承载配置基于QoS要求来确定。
可替代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其中的每个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可替代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选择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d)如果从网络节点接收到QoS要求不被支持的通知,则以尽力而为策略执行(805)SL传输或取消SL传输。
可替代地,QoS要求被表示为索引。
可替代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从网络节点接收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可替代地,在附着过程期间或经由系统信息块(SIB)执行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90)包括:
存储设备(9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930);以及
处理器(930),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801)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802)包括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804)SL传输,其中,承载配置基于QoS要求来确定。
可替代地,在特征符合访问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其中的每个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可替代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映射关系。
可替代地,UE(90)进一步被配置为:
d)如果从网络节点接收到QoS要求不被支持的通知,则以尽力而为策略执行(805)SL传输或取消SL传输。
可替代地,QoS要求被表示为索引。
可替代地,UE进一步被配置为从网络节点接收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
可替代地,在附着过程期间或经由系统信息块(SIB)执行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1001)QoS要求;
-b)确定(1002)与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承载配置执行(1003)SL传输。
可替代地,UE在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
可替代地,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其中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可替代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110)包括:
存储设备(11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1130);以及
处理器(1130),其被耦合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中生成(1001)QoS要求;
-b)确定(1002)与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承载配置执行(1003)SL传输。
可替代地,UE在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
可替代地,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QoS要求与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可替代地,步骤a)包括基于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可替代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或者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在UE处被预先配置。
可替代地,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UE处,其中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可替代地,取决于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特征与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提出以下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如上所述的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了支持V2X服务,定义了用于更好地对各种V2X服务要求进行分组的五类需求和五个级别的自动化,其特征在于:
有效载荷(字节);
传输速率(消息/秒);
最大端到端时延(ms);
可靠性(%);
数据速率(Mbps);
最小所需的通信范围(米)。
包括Uu和副链路(SL)接口二者的3GPP系统(例如LTE和NR)预计满足所需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用于Uu的QoS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基于例如5QI、ARP、RQA、GFBR、MFBR、通知控制和最大分组丢失率的QoS参数来指定用于Uu接口的QoS管理。在建立与无线承载对应的QoS流之前,执行准入控制。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则可以取决于QoS的ARP拒绝QoS流或抢占现有QoS流。假设QoS流被接受,它将根据其它QoS参数在网络中被进一步处理。请注意,5QI值对应于多个QoS特征,即资源类型(GBR、延迟关键型GBR或非GBR)、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分组错误率、平均窗口和最大数据突发量(仅针对延迟关键型GBR资源类型)。
表1给出了V2X KPI与QoS参数/特征之间的比较。这指示除传输速率和最小所需的通信范围外,大多数V2X KPI已被覆盖。传输速率可以由网络基于数据速率、时延和有效载荷要求来确定。最小所需的通信范围不是必需的QoS特征,该QoS特征可以由分组报头中承载的目的地址(例如:地理网络中的区域地址)来反映。SA2中正在进行有关Uu的QoS框架的相关工作。可以基于来自SA2的输入来开发用于V2X的潜在RAN增强。
表1:V2X服务KPI与QoS参数/特征之间的比较
V2X服务KPI QoS参数/特征
有效载荷 最大数据突发量
传输速率 N/A
最大端到端时延 分组延迟预算
可靠性 分组错误率
数据速率 GFBR/MFBR
最小所需的通信范围 N/A
用于SL的QoS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用于SL的QoS管理基于PPPP和/或PPPR。PPPP指示相对优先级并反映时延要求。PPPR描述了所需的可靠性级别,范围为从1到8。每个生成的V2X应用分组将被配置有PPPP值,并且可选地被配置有PPPR值。分组将根据PPPP/PPPR在较低层中处理。在一个UE内,将首先发送具有较低PPPP(即低时延要求)的分组。在多个UE之间,可以使用其它UE占用的相同资源来发送具有较低PPPP/PPPR的分组,以进行较高的PPPP分组发送。在LTE SL中,优先级与LCID之间的映射留给UE实现方式。这意味着在UE之间没有统一的QoS处理规则,并且允许贪婪的UE向其生成的分组分配最低的PPPP值。
LTE SL UE可以取决于其实现方式不同地处理逻辑信道优先级。
统一的QoS处理规则(例如将分组映射到对应的QoS流)可用于NR SL UE。
此外,SL中可能没有明确的准入控制机制。当前,当信道已满时,允许具有低PPPP分组的UE使用由具有高PPPP分组的其它UE占用的那些资源来发送。结果,将发生严重的冲突,直到冲突的发送方彼此远离或UE重新选择其资源为止。SL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准入控制,使得映射到一个无线电流的V2X服务仅在有足够的可用空闲资源时才激活。
在SL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准入控制机制。
为了增强SL中的准入控制,当请求高优先级分组发送并且没有足够的空闲资源时,可能需要抢占机制来丢弃低优先级分组发送。
在模式(例如模式3)之一中,gNB持续监视SL UE的资源使用。当信道已满时,gNB可以首先停止一些最低优先级的分组发送,并为新到达的高优先级分组保留这些资源。
在另一模式(例如模式4)中,可以设计抢占信令。具有高优先级分组的UE在开始自身发送之前可以抢占用于低优先级分组的一些资源。
在先前的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以下内容:
V2X服务KPI可被涵盖在用于Uu的5GS QoS管理中。
LTE SL UE可以取决于其实现方式不同地处理逻辑信道优先级。
SL中可能需要更具体的准入控制机制。
5GS QoS框架可以用于Uu接口上的V2X服务。
统一的QoS处理规则(例如将分组映射到对应的QoS流)可用于NR SL UE。
在模式3中,gNB持续监视SL UE的资源使用。当信道已满时,gNB可以首先停止一些最低优先级的分组发送,并为新到达的高优先级分组保留这些资源。
在模式4中,可以设计抢占信令。具有高优先级分组的UE在开始自身发送之前可以抢占用于低优先级分组的一些资源。
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替代实施例。诸如“包括了”、“包括”、“包含了”和“包含”的措词不排除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存在但未列出的元件或步骤。还应注意,如在此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实施例可以通过包括几个不同元件的硬件或通过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出几个部件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几个部件可以具体地体现在同一硬件项中。如第一、第二、第三的该词语的使用不代表任何顺序,该顺序可以被简单地解释为名称。

Claims (51)

1.一种用于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1001)QoS要求;
-b)确定(1002)与所述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所述承载配置执行(1003)SL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处于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要求与所述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UE在所述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或者所述QoS要求与所述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UE处被预先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基于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UE在所述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从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或者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所述UE处被预先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UE在所述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所述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取决于所述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要求与所述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经由广播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所述候选映射关系经由广播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UE在所述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时,所述候选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两个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
12.一种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110),包括:
存储设备(11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1130);以及
处理器(1130),其被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1001)QoS要求;
-b)确定(1002)与所述QoS要求相对应的承载配置;以及
-c)基于所述承载配置执行(1003)SL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UE,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UE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801)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802)包括所述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804)SL传输,其中,所述承载配置基于所述QoS要求来确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征在符合接入层AS之上的协议层的分组报头中被定义。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基于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特征转换为对应的QoS要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或者所述映射关系在所述UE处被预先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所述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取决于所述UE在哪个操作模式中操作,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中选择所述映射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d)如果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到所述QoS要求不被支持的通知,则以尽力而为策略执行(805)所述SL传输或取消所述SL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要求被表示为索引。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的步骤。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在附着过程期间或经由系统信息块SIB被执行。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要求与所述承载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特征与所述QoS要求之间的所述候选映射关系经由广播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两个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并被存储在所述UE处。
26.一种在蜂窝网络中操作的具有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控制功能的用户设备UE(90),包括:
存储设备(9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930);以及
处理器(930),其被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
-a)根据将要经由副链路被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分组的特征生成(801)QoS要求;
-b)向网络节点发送(802)包括所述QoS要求的承载请求;以及
-c)基于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的承载配置来执行(804)SL传输,其中,所述承载配置基于所述QoS要求来确定。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UE,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所述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401)由所述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所述UE发送(402)所述承载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处,所述承载配置基于所述UE在其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来确定,并且所述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和RRC空闲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承载配置包括所述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重复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的步骤。
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UE发送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所述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两个被发送到所述UE。
36.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50),包括:
存储设备(5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530);以及
处理器(520),其被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
-a)响应于用户设备UE对所述蜂窝网络的附着或位置更新,确定(401)由所述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向所述UE发送(402)所述承载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50),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方法,包括在网络节点处执行的以下步骤:
-a)确定(601)由在所述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所述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602)所述承载配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承载配置包括所述QoS要求与SL数据无线电承载DRB之间的映射关系。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承载配置进一步包括传输参数。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SL传输的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案MCS,载波聚合,分组重复配置,以及正在被使用的SL资源。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处,所述承载配置经由系统信息块SIB被广播。
43.根据权利要求38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向所述UE发信号通知指定哪个或哪些QoS要求被支持的信息的步骤。
44.根据权利要求38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UE发送一个或多个候选映射关系,每个候选映射关系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并且所述操作模式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模式、RRC空闲模式和覆盖范围外OoC模式。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候选映射关系中的至少两个被发送到所述UE。
46.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装置(70),包括:
存储设备(710),其被配置为存储包括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730);以及
处理器(720),其被耦合到所述存储设备并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
-a)确定(601)由在所述蜂窝网络中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空闲模式的用户设备UE用于SL传输的承载配置;以及
-b)在所述蜂窝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中广播(602)所述承载配置。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9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49.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8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50.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51.一种用于在蜂窝网络中控制副链路SL服务质量QoS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体现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CN201980051954.6A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534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2304.4A CN113556786A (zh)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24 2018-08-10
CNPCT/CN2018/100024 2018-08-10
PCT/EP2019/071457 WO2020030793A1 (en) 2018-08-10 2019-08-0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delink qo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2304.4A Division CN113556786A (zh)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954A true CN112534954A (zh) 2021-03-19

Family

ID=6765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2304.4A Pending CN113556786A (zh)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80051954.6A Pending CN112534954A (zh)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2304.4A Pending CN113556786A (zh) 2018-08-10 2019-08-09 用于控制副链路QoS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70741B2 (zh)
EP (1) EP3834582B1 (zh)
CN (2) CN113556786A (zh)
WO (1) WO2020030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0793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delink qos
EP3874871A1 (en) * 2018-10-31 2021-09-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idelink resource pool/bwp allocation based on qos
EP3881637B1 (en) 2018-11-13 2024-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delink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20220225156A1 (en) * 2019-05-01 2022-07-14 Lg Electronics Inc. Sdap configuration for destinat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1217376A1 (zh) * 2020-04-27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EP4009322A3 (en) * 2020-09-17 2022-06-15 Orcam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attenuating a voice
WO2022070847A1 (ja) * 2020-09-30 2022-04-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04847A1 (en) 2013-01-18 2014-07-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assisted d2d communication using d2d capability information
WO2015163625A1 (en) * 2014-04-24 2015-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ayer-2 entities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3125643B1 (en) * 2015-07-31 2019-04-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EP3148285B1 (en) 2015-09-25 2019-04-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radio bearer mapp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ue to network relay with associated priority signalling
US10952093B2 (en) 2016-03-15 2021-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tag to a packet for transmission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WO2019108123A1 (en) * 2017-11-29 2019-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827380B2 (en) * 2018-01-30 2020-1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URLLC in advanced V2X communications
US11297526B2 (en) * 2018-02-15 2022-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WO2020030793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delink qos
EP3858052A1 (en) * 2018-09-27 202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delink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autonomous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4582B1 (en) 2024-03-20
WO2020030793A1 (en) 2020-02-13
US20230422101A1 (en) 2023-12-28
EP3834582A1 (en) 2021-06-16
US11770741B2 (en) 2023-09-26
CN113556786A (zh) 2021-10-26
US20210297905A1 (en)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4221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delink qos
US11510223B2 (en) Wireless data priority services
US10827501B2 (e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proximity services (ProSe) priority-related information to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RU243269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истоще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долг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CA2806693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licy determin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providing mutual aid in a visited enterprise operating area of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system
US9204333B2 (en) Partitioning entity an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capacity
AU201128637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element for location based policy for user equipment operating in different areas of a shared home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
EP2258134B1 (en) Network driven l3 control signalling prioritization
EP279045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pplication usage in an emergency event
CN115836564A (zh) 具有中继功能的无线网络中的增强调度
CN11390678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