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2592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32592A CN112532592A CN202011259931.5A CN202011259931A CN112532592A CN 112532592 A CN112532592 A CN 112532592A CN 202011259931 A CN202011259931 A CN 202011259931A CN 112532592 A CN112532592 A CN 112532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data
- network
- target data
- s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临时缓存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硬盘驱动或者本地存储空间的局限性,硬盘驱动或者本地设备突如其来的故障,都有可能造成个人数据的丢失,因此,数据备份日益重要,这就需要用户将数据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目前最常见的是将数据从用户端传输到服务器,例如云端服务器中。但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断网等各类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大量数据在传输时出现了断流的现象,而一旦断流,势必影响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从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此外,一旦断流,就会需要用户重新传输,导致数据传输较为缓慢,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临时缓存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
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缓存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
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基于向以所述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缓存状态信息满足所述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缓存状态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临界值;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未达到所述临界值,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清除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反馈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数据清除完成后,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缓存状况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出身份认证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发出的认证匹配结果;
所述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若所述认证匹配结果指示匹配成功,则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缓存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所发送的数据;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将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将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断开状态时,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不仅会向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也会向第二终端发送目标数据,而第二终端实质上可以理解为是用于临时缓存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如此一来,如果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连接的网络断开后,仍可由第二终端向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第二终端缓存的目标数据。因此,当第一终端需要将数据备份到第三终端,即第一终端将数据备份到第三终端的过程中,通过引入第二终端这个缓存终端,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即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连接的网络出现故障导致断开或者无法传输数据的情况下,仍可由第二终端将缓存好的目标数据继续传给第三终端,使得数据传输不被中断,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断流现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及数据的完整性;进一步地,由于能够使得数据传输不间断,因此,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此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如果出现网络中断还需要重新开启传输流程进行重新传输而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临时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
这里的终端具体可以为移动终端、固定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固定终端可以为台式电脑或者服务器等。总之,任何可以存储数据及传输数据的电子设备都可以是本申请所述的终端。
这里,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为不同的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可以为用户终端,第三终端可以为服务器,当用户终端需要将数据备份到服务器时,可以基于向服务器为接收端的传输指令,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备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是服务器,第三终端可以是用户终端,当需要将数据从服务器下载到用户终端时,可以基于向用户终端为接收端的传输指令,将数据传输至用户终端。
这里,第二终端应当理解为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起到数据缓存作用的临时缓存终端,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为临时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是,临时数据库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终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临时数据库也可以是另一用户终端或者另一服务器,是独立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电子设备。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作为任何两个终端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共用的缓存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的所述目标数据可以被缓存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预设存储空间内,例如,被缓存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指定路径下。而所述第二终端的预设存储空间之外的空间可以用于作为其他的两个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缓存空间,或者,用于对自身数据的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也就是说,若需要将第一终端的数据传输至第三终端,需要通过第一网络进行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也就是说,若需要将第一终端的数据传输至第三终端,需要通过第二网络进行传输。
这里,所述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为不同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相较于第二网络更有利于数据的传输,从而使得第一终端将目标数据传输至第三终端能够更快更有效。具体地,所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差异在于:
网络带宽不同,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带宽大于所述第二网络的网络带宽。可以理解的是,数据带宽越大,数据的传输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基于带宽更大的第一网络将数据备份到第三终端设备能够使得数据传输更快更有效率。
信号强度不同,所述第一网络的信号强度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信号强度。可以理解的是,信号强度越高,数据的传输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基于信号强度越大的第一网络将数据备份到第三终端设备能够使得数据传输更快更有效率。
连接的网络设备不同,例如,所述第一网络连接的是局域网内的网络设备,例如局域网内的路由器设备;而第二网络连接的是广域网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于局域网而言,信号更加稳定,因此,基于信号更加稳定的局域网将数据备份到第三设备能够使得数据传输更快更有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不同,还可以体现在如下:
使用的通信协议或通信制式不同,例如,第一网络可以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WiFi、蓝牙或者红外等建立的连接;第二网络可以是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例如,2G、3G、4G或5G)所建立的连接。
连接的设备不同,第一网络连接的是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而第二网络连接的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例如,第三终端若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将可能导致第一网络处于断开状态,而此时第二网络仍可以处于连接状态。
总之,第一网络的网络连接状况与第二网络的连接状况互不影响,如此,在第一网络断开的情况下,若第二网络处于连接状态时,即便第一终端无法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三终端的情况下,却仍然可以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以保证第一终端作为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时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发送数据的完整性。
步骤102: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这里,在第一网络断开的情况下,若第二网络处于连接状态,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以指示第二终端接替第一终端将目标数据继续发送给第三终端,进而也保证了第三终端作为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终端传输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一传输状况信息;
所述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传输状况信息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传输状况信息。
这里,传输状况信息,包括已发出的数据包序号,已发出的数据包的发出时间戳,已发出的数据包的反馈信息,以及未发出的数据包序号等;其中,所述已发出的数据包的反馈信息,包括已发出的数据包的发送成功或发送失败的相关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传输状况信息,从而使得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基于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对应的传输状况信息,接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例如,对于已发出的数据包,或者已成功发出的数据包将不再由第二终端重复发送给所述第三终端。如此,可以减少第二终端将已经由第一终端发送了的数据再重复发送给第三终端的数据重复发送现象,或者,减少第二终端将第一终端还未发送给第三终端的数据进行漏发的数据漏发现象。
上述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连接的网络断开后,仍可由第二终端向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第二终端所缓存的目标数据,从而使得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即便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连接的网络出现故障导致断开或者无法传输数据的情况下,仍可由第二终端将缓存好的目标数据继续传给第三终端,使得数据传输不被中断,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断流现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及数据的完整性;进一步地,由于能够使得数据传输不间断,因此,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此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如果出现网络中断还需要重新开启传输流程进行重新传输而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后,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同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出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终端停止向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如此,可以使得在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的第一网络恢复连接后,再次通过更有利于数据传输的第一网络继续向第三终端传输目标数据。此外,在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网络继续向第三终端传输目标数据的情况下,及时停止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减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时向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的现象,从而减少数据重复传输。
需要补充的是,这里,所述第二终端是作为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一网络断开时,进行缓存所述目标数据,且协助第一终端继续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三终端的缓存终端,从而保证了数据发送端的发送数据的连续性,以及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数据的连续性,以此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进一步地,由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断开的情况下,可以由第二终端接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目标数据,而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恢复连接后又继续由第一终端继续向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从而使得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始终都在传输而未中断,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确定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第二终端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二传输状况信息;
所述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基于所述第二传输状况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给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基于第二传输状况信息,通过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从而可以不将已经由第二终端成功发送给第三终端的数据包再次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给第三终端,减少数据重复发送的现象;或者可以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包继续通过第一网络发送给第三终端,减少数据遗漏的现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
步骤202: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
步骤101: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步骤1011:基于所述向以所述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缓存状况信息满足所述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可以包括:接收由第二终端发送过来的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态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终端可以按照预定周期向所述第一终端上报自身的缓存状况信息,从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及时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能够协助缓存数据,而做出调整,保证了第一终端的目标数据的临时缓存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态信息,也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或者传输时间等确定。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监测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缓存状况信息。
实际上,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越快,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也就被占用的越多,对应的剩余存储空间也就越少。同样地,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时间越长,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也就被占用的越多,对应的剩余存储空间也就越少。
需要补充的是,这里,所述第二终端的总存储空间可以由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阵列对应的单位机械硬盘的个数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阵列对应的单位机械硬盘的个数;
所述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缓存状况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阵列对应的单位机械硬盘的个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的剩余存储空间,可以由以下公式确定:
S=d2+k(k+n)×2
其中,S为剩余存储空间,d为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k为目标数据的传输时间,n为第二终端存储阵列对应的单位机械硬盘个数。
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直接由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从而可以减少由第二终端不停地向第一终端反馈缓存状况信息而造成的通信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临界值;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未达到所述临界值,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这里,所述临界值可以根据经验设置。当然,所述临界值也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动态设置。
本实施例中,只有当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未达到所述临界值时,才确定为满足向第二终端传输目标数据的传输条件,从而减少因为所述第二终端由于无法再接收到数据,而导致传输至第二终端的目标数据的丢失现象,保证了传输给所述第三终端的目标数据的有效缓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选择预设的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的第四终端作为缓存终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时,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终端无法再进行数据的缓存,通过选择另一个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缓存,以保证传输给所述第三终端的目标数据能够有效地进行缓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清除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反馈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数据清除完成后,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这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所要清除的数据量。这里所要清除的数据量可以根据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时,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终端将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进行清除,从而为目标数据的缓存腾出足够的空间,进而保证第二终端缓存目标数据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是否已经发送至所述第三终端;
所述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且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已经发送至所述第三端,则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已经达到了临界值,但需要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是否已经发送给了第三终端,从而使得缓存在第三终端的目标数据因清除而失效,进而导致第一网络断网时无法接续发送的现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出身份认证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发出的认证匹配结果;
所述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若所述认证匹配结果指示匹配成功,则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
这里,身份认证信息包括身份信息,例如账号及密码等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可以用于向第二终端提供身份认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还可以包括权限信息,即第二终端接收并执行第一终端指示信息的相关权限。例如,当第一终端利用账号密码登录后,可以将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进行缓存,但并不表明可以指示第二终端将缓存的数据发送给第三终端。也就是说,只有权限信息也被认证成功才可以接收并执行第一终端指示信息。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身份认证,确定第一终端是否具备将数据传输来以及指示其将数据传输至第三终端的权限,从而保证了缓存的数据的隐私性,减少了数据泄露的问题,提高了数据存储和备份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数据;
向所述第二终端及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
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这里,所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包括:根据预定的压缩比,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压缩。
其中,预定的压缩比,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存储百分比,以及目标数据的数据量确定。具体地,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进行确定:
其中,Q为压缩比,α为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存储百分比,β为目标数据的数据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了压缩处理,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数据量,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如此,第二终端及第三终端可以根据分类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有利于数据的分类备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并缓存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所发送的数据;
步骤302: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这里,第二终端应当理解为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起到数据缓存作用的临时缓存终端,具体地,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为临时数据库。可以理解的是,临时数据库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终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临时数据库也可以是另一用户终端或者另一服务器,是独立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电子设备。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终端可以作为任何两个终端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共用的缓存终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可以被缓存在所述第二终端的预设存储空间内,例如,被缓存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指令路径下,所述接收并缓存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包括:接收并将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缓存在所述预设存储空间内。实际上,所述第二终端的预设存储空间之外的空间可以用于作为其他的两个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缓存空间,或者,用于对自身数据的存储。
基于此,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第二终端可以将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从而确保第三终端不会因为与第一终端的网络断开而无法再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够继续由第二终端向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从而保证目标数据发送和/或接收的连续性。
上述实施例中,如果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之间连续的网络断开后,仍可由第二终端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减少了数据断流现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进一步地,由于能够使得数据传输不间断,因此,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此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如果出现网络中断还需要重新开启传输流程进行重新传输而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将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断开状态时,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在第一指示信息下,能够将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从而保证第一终端的发送数据的连续性以及第三终端接收数据的连续性,进而保证了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完整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与效率。
这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网络从给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断开状态时对应的目标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第一时间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会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从而减少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的第一网络恢复连接后,继续再向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减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同时向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的现象,从而减少数据重复传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接收第二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缓存状况信息指示的存储空间达到临界值,接收到第三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清除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
若存储空间内的数据清除完成,则发送用于表明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数据清除完成的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存储空间达到临界值时,将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进行清除,从而为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传输的目标数据腾出缓存的空间,进而为当第一终端与第三终端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况的情况下,能够将缓存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第三终端,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供基础。
为了能够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提供了一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个人数据量的增长,数据的容灾备份日益重要。日常生活中,灾难可能随时发生,例如,断电、火宅、水灾,甚至是硬盘驱动器故障等,都会使得本地存储的所有数据遭受灭顶之灾。因此,用户需要选择远程备份或者将文件副本存在云存储中,使他们的数据免受灾难。在线备份服务基于互联网,可以对选定的文件自动备份。这些文件存储在云中,可以在任意时刻,任意地点,任意终端进行访问。用户的工作环境呈现出混合多样、跨平台甚至跨地域的特点。例如,某些用户有在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地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收发同一个账户的邮件,或是访问、编辑同一个文件等等。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流的传输和存储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断流容易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大数据在传输时对传输带宽有着很高的要求,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较为缓慢。
基于此,以下以用户终端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终端,以临时数据库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终端,以云端作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三终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具体地,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用户终端侧中,用户通过用户登录单元输入预先设置的账号和密码,完成登录。
这里,所述用户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信息。
步骤402:用户终端侧中,用户通过输入预设的逻辑控制指令,获取预设权限。
这里,所述预设权限,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身份认证信息中包含的权限信息。
这样一来,只有在用户终端通过了身份认证后,才可以进行临时数据的缓存以及能够对临时数据库缓存目标数据以及使临时数据库接替自身将目标数据发送给云端的相关指示,如此,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步骤403:用户终端侧中,基于所述预设权限,对待传输的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后,经由传输单元传输到临时数据库。
这里,所述对待传输的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和/或分类处理。
步骤404:用户终端侧中,当检测到用户终端与云端之间的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向临时数据库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405:临时数据库侧,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将缓存的目标数据接替用户终端继续发送至云端。
本实施例中,借由临时数据库,在用户终端与云端之间提高一个缓存,当用户终端与云端之间的网络断开的情况下,可以借由临时数据库接替用户终端向云端传输目标数据。如此来保证数据上传的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不间断,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此外,相比现有技术中如果出现网络中断还需要重新开启传输流程进行重新传输而言,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进一步地,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51及第二发送模块52;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1,用于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临时缓存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52,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向以所述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缓存状况信息满足所述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
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临界值;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未达到所述临界值,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清除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反馈的反馈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数据清除完成后,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缓存状况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出身份认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发出的认证匹配结果;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认证匹配结果指示匹配成功,则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缓存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所发送的数据;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断开状态时,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停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存储器72、处理器71及存储在存储器72上并可在处理器71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71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应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中的程序处理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7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2,处理器71读取存储器7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71执行时,可实现应用于所述7服务器或终端中的程序处理方法的步骤。例如,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的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及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临时缓存所述目标数据的缓存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
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从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通过所述第一网络继续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
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
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第二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基于向以所述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缓存状况信息满足所述传输条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是否满足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数据的传输条件,包括:
基于所述缓存状况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临界值;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未达到所述临界值,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空间达到所述临界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三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清除所述存储空间内的存储数据;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所反馈的反馈信息;
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存储数据清除完成后,则确定满足所述传输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目标数据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时间;
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缓存状况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速率和/或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缓存状况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出身份认证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发出的认证匹配结果;
所述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包括:
若所述认证匹配结果指示匹配成功,则基于向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向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目标数据。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并缓存第一终端发送的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以第三终端为接收终端的数据传输指令所发送的数据;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第一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时,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断开状态时,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接替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三终端继续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三终端处于的所述第一网络由所述断开状态恢复到所述连接状态时,停止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缓存的所述目标数据。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8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8至10的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59931.5A CN112532592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59931.5A CN112532592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2592A true CN112532592A (zh) | 2021-03-19 |
CN112532592B CN112532592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74982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59931.5A Active CN112532592B (zh) | 2020-11-12 | 2020-11-12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3259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7625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40003A (zh) * | 2021-09-24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82088A1 (en) * | 2014-06-30 | 2015-12-31 | Deutsche Telekom Ag | Efficient transport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N106331372A (zh) * | 2016-09-14 | 2017-0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708085A (zh) * | 2017-08-29 | 2018-02-16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器保障方法及接入点 |
US20190129640A1 (en) * | 2017-10-30 | 2019-05-02 | drivewarp,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torage, transfer, synchronization, and security |
CN110213318A (zh) * | 2018-09-21 | 2019-09-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22794A (zh) * | 2019-03-19 | 2020-09-29 | 铠侠股份有限公司 | 存储系统 |
CN111787349A (zh) * | 2020-05-19 | 2020-10-16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2020
- 2020-11-12 CN CN202011259931.5A patent/CN1125325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82088A1 (en) * | 2014-06-30 | 2015-12-31 | Deutsche Telekom Ag | Efficient transport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N106331372A (zh) * | 2016-09-14 | 2017-01-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7708085A (zh) * | 2017-08-29 | 2018-02-16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器保障方法及接入点 |
US20190129640A1 (en) * | 2017-10-30 | 2019-05-02 | drivewarp,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torage, transfer, synchronization, and security |
CN110213318A (zh) * | 2018-09-21 | 2019-09-06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22794A (zh) * | 2019-03-19 | 2020-09-29 | 铠侠股份有限公司 | 存储系统 |
CN111787349A (zh) * | 2020-05-19 | 2020-10-16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缓存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7625A (zh) * | 2021-04-27 | 2021-07-23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2227895A1 (zh) * | 2021-04-27 | 2022-11-03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157625B (zh) * | 2021-04-27 | 2023-12-19 |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840003A (zh) * | 2021-09-24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方法和装置 |
CN113840003B (zh) * | 2021-09-24 | 2024-07-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32592B (zh)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32592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3124275B (zh) | 一种获取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 |
US8086719B2 (en) | Bypassing uploading of data from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outbound attachment caching | |
US2012005458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sub-packet error correction | |
CN107181779B (zh) | 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437842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文件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11857609B (zh) | 一种上传云打印日志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422497B (zh) | 消息传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4466015B (zh) | 一种基于多云架构的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 |
US20080263244A1 (en) | Compre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160080488A1 (en) | Implementing file-based protocol for request processing | |
CN108710547B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1216794A (zh) | 改进的Server-Less备份方法、存储设备及备份服务器 | |
US2014037811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Notification Message,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3590025B (zh) |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告警方法和装置 | |
CN112055088B (zh) | 一种基于光闸的文件可靠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7241446B (zh) | 应用程序的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691520A (zh) | 获取流媒体信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JP2014178734A (ja) | キャッシュ装置、データ書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20005167A1 (en) | Context Aware Restore Mechanism | |
CN116192514A (zh) | 数据交互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4183374A1 (zh) | 一种存储卡的存储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333979A1 (en) | Identifying and processing predefined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workflows | |
US11500579B1 (en) | Consolidated writ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5988093B (zh) | 面向自组网在mtu限制内拼凑报文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