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1921A -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1921A
CN112531921A CN202011547314.5A CN202011547314A CN112531921A CN 112531921 A CN112531921 A CN 112531921A CN 202011547314 A CN202011547314 A CN 202011547314A CN 112531921 A CN112531921 A CN 112531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coil
protective layer
magnetism
iso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73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73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19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1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19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一隔磁片和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用于将手机的无线充电部位和外部隔离;第一隔磁片设置在第一保护层和手机之间,用于阻隔手机外放的磁场;第一隔磁片、第一线圈层叠和第一保护层层叠设置,第一线圈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以产生磁场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中增加线圈,并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解决需要将手机保护套和卡套拆卸下来才能对手机无线充电,造成使用繁琐和降低使用寿命问题,实现在手机保护套或卡套具有良好的隔磁效果的同时可直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便捷度,延长了手机保护套或卡套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的普及iPhone 12手机内置磁铁吸附充电的广泛应用,磁力对信用卡及手表等物品的干扰及消磁影响越发凸显。
现有技术中为了隔绝磁感线的影响,将隔磁片嵌入卡包或手机套中形成具有隔磁效果的卡包或手机套。
然而,采用无线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需要将这种卡包或手机套从手机表面卸载下来,造成使用繁琐和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以实现在阻隔手机内置磁铁的磁场的同时能够直接使用无线充电器对手机充电,达到使用便捷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一隔磁片和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
所述第一保护层用于将手机的无线充电部位和外部隔离;
所述第一隔磁片设置、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保护层层叠设置,用于阻隔手机外放的磁场;
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磁片与手机之间,所述第一线圈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以产生磁场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构成收容空间。
可选的,所述保护层的远离手机的一侧上设置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线圈电连接。
可选的,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第二触点,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时,将获取的外部电能通过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传送至所述第一线圈。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感应供电装置发射的第一磁场产生第一感应电流,所述第一感应电流在第一线圈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隔磁片;
所述第二隔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所述第二隔磁片用于阻隔所述第一磁场辐射至收容空间。
可选的,所述手机隔磁充电装置通过磁吸或嵌套方式与手机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磁片和所述第一线圈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内部。
本发明通过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中增加线圈,并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解决在使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时,需要将此手机保护套和卡套拆卸下来才能对手机无线充电,造成使用繁琐和降低使用寿命问题,实现在手机保护套或卡套具有良好的隔磁效果的同时可直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便捷度,延长了手机保护套或卡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A所示,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100,包括:第一线圈110、第一隔磁片120和保护层130(未示出);保护层130包括第一保护层131;
第一保护层131用于将手机200的无线充电部位和外部隔离;
第一隔磁片120、第一线圈110和第一保护层131层叠设置,用于阻隔手机200外放的磁场;
第一线圈110设置在第一隔磁片120与手机200之间,第一线圈110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300,以产生磁场对手机200进行无线充电。
随着无线充电的普及以及手机内置磁铁吸附充电的广泛应用,手机内置磁铁的磁力对信用卡、身份证和手表等物品的干扰及消磁影响越发凸显,
手机内置磁铁可以吸附无线充电器对手机充电,但手机内置的磁铁对信用卡、身份证和手表等物品具有消磁影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隔磁充电装置100遮挡住手机200背面,手机隔磁充电装置100中的第一隔磁片120阻隔手机200内置磁铁外放的磁场,避免了和手机200放在一起的信用卡等物品受到手机200的磁场作用而消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线圈110、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保护层131依次层叠设置,当手机隔磁充电装置中的第一线圈110与供电装置300连接时,获取外部电能并产生磁场和磁感线,磁感线作用于手机200内置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第一保护层131不仅保护了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还将手机200的无线充电部位和外部隔离,保护了手机200背面不被磨损和磕碰。
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隔磁片120、第一线圈110和第一保护层131依次层叠设置。
如图1C所示,可选的,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层叠设置于第一保护层131内部。
如图2A所示,可选的,保护层130(未示出)还包括第二保护层132;第一保护层131和第二保护层132构成收容空间14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31、第一隔磁片120、第一线圈110和第二保护层132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设置于收容空间内140。
如图2B所示,在一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10、第一隔磁片120、第二保护层132和第一保护层131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设置于收容空间140外侧。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100可以为卡套样式,第一保护层131和第二保护层132构成的收容空间140为卡套的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内可以存放用户需要随身携带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卡片。
可选的,手机隔磁充电装置通过磁吸或嵌套方式与手机接触。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为卡套样式时,可在第二保护层上设置多个磁铁,从而与手机内置的磁铁相互吸引,使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紧密吸附在手机背面。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还可以为手机套样式,此时,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间不存在可收纳卡片的收容空间,第一隔磁片和第二隔磁片嵌在第一保护层与第二保护层间;手机隔磁充电装置通过嵌套方式与手机接触,第二保护层为手机套内侧,与手机背面紧密相贴,第一保护层为外侧,保护手机避免磨损和磕碰。
其中,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可采用塑料、硅胶和皮革等材质。
如图3A所示,可选的,保护层的远离手机的一侧上设置第一触点133,第一触点133通过导线134与第一线圈110电连接。
示例性的,可将第一触点133设置于第一保护层131远离手机的侧面上,导线134设置于手机隔磁充电装置的内部。
可选的,供电装置300包括电路板310,电路板310上设置第二触点311,供电装置300用于在第一触点133与第二触点311接触时,将获取的外部电能通过第一触点133和第二触点311传送至第一线圈11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第一保护层131、第一隔磁片120、第一线圈110和第二保护层132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设置于收容空间140内。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第一线圈110、第一隔磁片120、第二保护层132和第一保护层131依次层叠设置,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设置于收容空间140外侧。
手机200需要无线充电时,将手机200背面紧密连接的手机隔磁充电装置100的第一触点133与供电装置300的电路板310上的第二触点311相接触,接收外部电能并通过导线134传输至第一线圈110,第一线圈110根据接收到的电能产生磁场,作用于手机200内置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对手机200进行无线充电。
本发明通过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中增加线圈,并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解决在使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时,需要将此手机保护套和卡套拆卸下来才能对手机无线充电,造成使用繁琐和降低使用寿命问题,实现在手机保护套或卡套具有良好的隔磁效果的同时可直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便捷度,延长了手机保护套或卡套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4A所示,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线圈150;第二线圈150与第一线圈110通过导线151电连接;
第二线圈150用于感应供电装置300发射的第一磁场产生第一感应电流,第一感应电流在第一线圈110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增加第二线圈150后,无需在保护层表面设置触点,通过第二线圈150根据供电装置300发射的第一磁场产生第一电流,第一电流通过导线151传输至第一线圈110,第一线圈110产生第二磁场,第二磁场作用于对手机内置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对手机200进行无线充电。其中,供电装置300可为通用的无线充电器。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隔磁片160;
第二隔磁片160设置在第一线圈110和第二线圈150之间;第二隔磁片160用于阻隔第一磁场辐射至收容空间。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第一保护层131、第二线圈150、第二隔磁片160、第一隔磁片120、第一线圈110和第二保护层132依次层叠设置,第二线圈150、第二隔磁片160、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均设置于收容空间140内。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第二线圈150、第二隔磁片160、第一保护层131、第二保护层132、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依次层叠设置,第二线圈150、第二隔磁片160、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均设置于收容空间140外侧。
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第二线圈150和第二隔磁片160设置于第一保护层131内部,第一隔磁片120和第一线圈110设置于第二保护层132内部。
第一保护层131和第二保护层132内可形成收容空间140,第二隔磁片160将第二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隔离,使得第一保护层131和第二保护层132内形成的收容空间140两侧均可有效隔离磁感应,保护放在收容空间内的身份证、银行卡等卡片。
本发明通过在普通隔磁手机卡套中增加线圈和隔磁片,解决在使用普通隔磁手机保护套或卡套时,需要将此手机保护套和卡套拆卸下来才能对手机无线充电,造成使用繁琐和降低使用寿命问题,实现手机卡套的两侧均具有良好的隔磁效果,同时可直接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便捷度。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一隔磁片和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
所述第一保护层用于将手机的无线充电部位和外部隔离;
所述第一隔磁片、所述第一线圈层叠和所述第一保护层层叠设置,用于阻隔手机外放的磁场;
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磁片与手机之间,所述第一线圈可拆卸地连接供电装置,以产生磁场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构成收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远离手机的一侧上设置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线圈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电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第二触点,所述供电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时,将获取的外部电能通过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传送至所述第一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一线圈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感应供电装置发射的第一磁场产生第一感应电流,所述第一感应电流在第一线圈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用于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磁片;
所述第二隔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所述第二隔磁片用于阻隔所述第一磁场辐射至收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隔磁充电装置通过磁吸或嵌套方式与手机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隔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磁片和所述第一线圈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内部。
CN202011547314.5A 2020-12-24 2020-12-24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Withdrawn CN1125319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314.5A CN11253192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7314.5A CN11253192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1921A true CN112531921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7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7314.5A Withdrawn CN112531921A (zh) 2020-12-24 2020-12-24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19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827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coils
US9667085B2 (en) Wireless charg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103264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e with inductive coupling features
EP3151370B1 (en) Charging assembly of mobile terminal
US9270797B2 (en) Reducing inductive heating
EP2388886B1 (en) Wireless charging jacket combined with a battery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KR101406234B1 (ko) 스마트폰용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60140311A (ko) 무선 충전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TW201603353A (zh) 無線充電電池及具有該無線充電電池的電子設備
US20210050744A1 (en) Device coupling for wireless charging
EP2940792A1 (en) Case apparatus
JP2014017920A (ja) 電池パック
KR20150065001A (ko) 무선 충전 수신 모듈
CN21216285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US20130169058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14479853U (zh)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CN112531921A (zh) 手机隔磁充电装置
JP2018153024A (ja) 送電装置
KR101522572B1 (ko) 휴대기기용 무선충전 배터리장치
TW201603440A (zh) 無線充電電池
JP5529697B2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KR101727379B1 (ko) 무선 충전 패치 모듈
KR101685168B1 (ko) 무선 충전 모듈
US20240136863A1 (en) Magnet assembly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combined therewith
KR102648521B1 (ko) 비접촉 충전 가능한 배터리를 구비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