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1674A -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1674A
CN112521674A CN202011334332.5A CN202011334332A CN112521674A CN 112521674 A CN112521674 A CN 112521674A CN 202011334332 A CN202011334332 A CN 202011334332A CN 112521674 A CN112521674 A CN 112521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pipe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4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晶
曹付军
王纲
缐芳
李强
王瑞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li New Bi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i New Bi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i New Bi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i New Bi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43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1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1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1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8Applications used for pi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2HD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8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60‑80份,高密度聚乙烯9‑25份,纳米SiC1‑3份,碳酸钙2‑5份,三氧化二铝2‑5份,耐火土1‑2份,抗氧剂0.3‑0.5份,高分子偶联剂0.1‑0.3份,硬脂酸钙0.2‑0.5份,PE蜡0.2‑0.5份;然后通过熔融混合和挤塑成型技术将所述复合材料制成适用于油田输送管线的管材。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体,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可提高抗冲击强度和流动性,纳米SiC做耐热填料可提高耐热性,同时在UHMWPE/HDPE混合树脂中起到骨架的作用,耐火土增加耐温性能,硬脂酸钙和PE蜡改善塑料加工性能,碳酸钙和三氧化二铝提高耐腐蚀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对能源的不断需求,使得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油田建设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市场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大多数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耐热性不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材料的性能下降,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研究高耐热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对提高油田建设系统长期运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在聚合物基体(如聚乙烯)中加的耐热性填料(如碳酸钙、氮化硼、氧化铝)可实现高耐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但常规的耐热聚合物复合材料中耐高温粒子随机分布于聚合物基体,往往需要较高的填料和多种助剂,才能提高耐热性能,而填料过多的加入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低耐热填料含量实现高耐热性能,是耐高温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在不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田聚乙烯复合材料输送管材耐热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Figure BDA0002795701730000011
进一步,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50-300万。
进一步,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30-40万。
进一步,所述纳米碳化硅为粉末状,粒径为20-30纳米。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所述钛酸酯偶联剂选自TMC-101、TMC-102、TMC-201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制备管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将填料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将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对高分子偶联剂进行稀释,两者混合均匀后,以雾状形式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搅拌均匀后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烘烤,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原料从干燥箱中取出,再次搅拌,制得预混料;
(3)挤塑成型:将步骤(2)制得的预混料放入挤塑机物料筒内,挤塑成型为管材;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进行牵引固化;
(5)冷却:将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冷却,得到管材成品。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将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混合稀释后,有利于将高分子偶联剂更好地以雾状形式均匀喷洒在搅拌机中的填料表面,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比为1:(2-4)。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搅拌机转速为100-200r/min,优选为150r/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10-3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烘烤温度为90-110℃,优选为100℃。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烘烤时间为20-25h,优选为24h。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采用单螺杆挤塑机进行挤塑。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挤塑速率为180-220r/min,优选为200r/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挤塑过程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可保证混合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后固化温度为80-100℃,优选为90℃。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牵引速度为160-200r/min,优选为180r/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管材在常温下进行冷却。常温是指温度为25℃±1℃。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作为基体材料,混合高密度聚乙烯(HDPE),HDPE可提高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流动性;选取纳米碳化硅(SiC)、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做耐热填料,纳米SiC可以直接分散到大分子链中,阻碍分子链热运动,提高体系耐热性,同时在UHMWPE/HDPE混合树脂中起到骨架的作用,有利于产品的外形和尺寸的稳定;耐火土在高分子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乙烯大分子链发生偶联反应,继续阻断聚乙烯大分子链的运动,从而增加体系的耐温性能;抗氧剂的加入可防止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发生降解,影响力学性能,并提高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加入硬脂酸钙和PE蜡可在加工过程中降低材料与机械之间和材料内部之间的相互摩擦,从而改善塑料加工性能,并提高制品性能;碳酸钙和三氧化二铝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先采用高分子偶联剂对填料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耐火土进行表面处理,改善填料在聚乙烯树脂中的分散性;然后通过搅拌、烘烤对物料进行微熔分散,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再进一步搅拌制得预混料,最后通过挤塑成型、牵引固化、冷却制成最终的管材成品。本发明通过熔融混合和挤塑成型技术可以实现纳米SiC均匀分散到超高分子聚乙烯大分子链中,阻碍分子链热运动,显著提高体系耐热性。本发明的管材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热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Figure BDA0002795701730000041
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选用250-300万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300万。
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可选用30-40万分子量的高密度聚乙烯,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30万。
其中,纳米SiC为粉末状,粒径为20-30纳米;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纳米SiC的粒径为25纳米。
进一步,高分子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选自TMC-101、TMC-102、TMC-201中的至少一种;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高分子偶联剂均为钛酸酯偶联剂TMC-101,使用本发明列举的其他高分子偶联剂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进一步,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抗氧剂均为抗氧剂1010,使用本发明列举的其他抗氧剂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管材,所述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将填料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将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对高分子偶联剂进行稀释,两者混合均匀后,以雾状形式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搅拌均匀后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烘烤,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原料从干燥箱中取出,再次搅拌,制得预混料;
(3)挤塑成型:将步骤(2)制得的预混料放入挤塑机物料筒内,挤塑成型为管材;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进行牵引固化;
(5)冷却:将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冷却,得到管材成品。
具体的,步骤(1)中,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比为1∶(2-4);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为异丙醇,高分子偶联剂与异丙醇的体积用量比为1∶3。将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混合稀释后,有利于将高分子偶联剂更好地以雾状形式均匀喷洒在搅拌机中的填料表面,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具体的,步骤(2)中,搅拌时,搅拌机转速为100-200r/min,优选为150r/min。
具体的,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10-30min。
具体的,步骤(2)中,烘烤温度为90-110℃,优选为100℃。
具体的,步骤(2)中,烘烤时间为20-25h,优选为24h。
具体的,步骤(3)中,采用单螺杆挤塑机进行挤塑。
具体的,步骤(3)中,挤塑速率为180-220r/min,优选为200r/min。
具体的,步骤(3)中,挤塑过程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可保证混合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
具体的,步骤(4)中,后固化温度为80-100℃,优选为90℃。
具体的,步骤(4)中,牵引速度为160-200r/min,优选为180r/min。
具体的,步骤(5)中,管材在常温下进行冷却。常温是指温度为25℃±1℃。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纳米SiC 2份,CaCO3 5份,Al2O3 5份,耐火土1份,抗氧剂0.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 0.5份,硬脂酸钙0.5份,PE蜡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SiC、CaCO3、Al2O3、耐火土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C、CaCO3、Al2O3、耐火土,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实施例2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71份,HDPE 20份,纳米SiC 2份,CaCO3 2.5份,Al2O3 2.3份,耐火土1.2份,抗氧剂0.3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 0.1份,硬脂酸钙0.3份,PE蜡0.3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SiC、CaCO3、Al2O3、耐火土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C、CaCO3、Al2O3、耐火土,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200r/min,搅拌时间为15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900℃下烘25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200r/min,搅拌30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18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80℃,牵引机速度为16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实施例3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80份,HDPE 11份,纳米SiC 1份,CaCO3 2份,Al2O3 2份,耐火土2份,抗氧剂0.3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0.1份,硬脂酸钙0.2份,PE蜡0.4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SiC、CaCO3、Al2O3、耐火土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C、CaCO3、Al2O3、耐火土,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0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10℃下烘20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2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100℃,牵引机速度为20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比例1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CaCO3 5份,Al2O3 5份,抗氧剂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CaCO3、Al2O3及抗氧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2)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3)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4)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比例2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CaCO3 5份,Al2O3 5份,抗氧剂0.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 0.5份,硬脂酸钙0.5份,PE蜡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CaCO3、Al2O3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CaCO3、Al2O3,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比例3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纳米SiC 2份,CaCO3 5份,Al2O3 5份,耐火土1份,抗氧剂0.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 0.5份,PE蜡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SiC、CaCO3、Al2O3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PE蜡、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C、CaCO3、Al2O3,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比例4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纳米SiC 2份,CaCO3 5份,Al2O3 5份,抗氧剂0.5份,钛酸酯偶联剂TMC-101 0.5份,硬脂酸钙0.5份,PE蜡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对填料SiC、CaCO3、Al2O3进行表面处理,按比例称取所有填料,放入搅拌机中,用异丙醇将钛酸酯偶联剂稀释好(V异丙醇∶V钛酸酯偶联剂=3∶1),然后将稀释好的钛酸酯偶联剂以雾状形式均匀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混合搅拌均匀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以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SiC、CaCO3、Al2O3,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3)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5)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比例5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主要原料重量份数如下:UHMWPE 60份,HDPE 25份,纳米SiC 2份,CaCO3 5份,Al2O3 5份,抗氧剂0.5份,硬脂酸钙0.5份,PE蜡0.5份。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UHMWPE、HDPE、纳米SiC、CaCO3、Al2O3、耐火土、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均匀,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间为10min;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00℃下烘24小时,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将干燥后的物料置于高速混合机中,150r/min,搅拌25min,制得预混料。
(2)单螺杆挤塑机挤塑:将预混料放入单螺杆挤塑机物料筒内,调整挤塑速率为200r/min,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以保证预混料在挤塑过程中处于稳定融化的过程;温度调整完毕后开始挤塑。
(3)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后固化温度为90℃,牵引机速度为180r/min。
(4)冷却: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常温冷却。
对上述实施例1至3及对比例1-5制得的耐高温超高分子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进行常温性能测试、耐老化和耐腐蚀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1和表2所示:
表1复合材料管材常温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795701730000111
表2复合材料管材的耐老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795701730000112
从表1-2的数据结果分析可知:
1、实施例1-3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的常温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高于Q/SH1020 1889-2017《内衬油管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技术要求,比如维卡软化温度均高于130℃,拉伸断裂伸长率变化率均低于15%,拉伸屈服强度变化率低于15%,砂浆滑动磨损量均低于0.05mm,耐酸碱实验测试结果均无任何变化,其中实施例1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综合性能最好。
2、对比例1中的复合材料管材,常温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耐腐蚀性能均不符合Q/SH1020 1889-2017《内衬油管通用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相较于实施例1的管材,对比例1的管材制备原料不包括纳米碳化硅、耐火土、高分子偶联剂、硬脂酸钙、PE蜡;相较于对比例2的管材,对比例1的管材制备原料不包括偶联剂和PE蜡。在没有偶联剂、、PE蜡的作用下,单纯的超高聚乙烯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不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各种原料的混合在在挤塑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物理反应,而偶联剂的加入,才能够更好的将填料界面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长分子链进行融合,阻断长分子链的热运动,提高耐温性能,从而降低高温油浴后管材的拉伸断裂伸长变化率和拉伸屈服强度变化率,偶联剂在填料和高聚物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而PE蜡能够包裹所有原料,使各种原料能够均匀混合。
3、对比例2中的复合材料管材,耐老化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但耐腐蚀性能和耐温性能不达标。相较于实施例1的管材,对比例2在制备管材时没有添加耐火土和纳米碳化硅这两种防腐材料,因此耐温和耐腐蚀性能相较于实施例1有很大地降低。
4、对比例3中的复合材料管材,耐酸碱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符合技术要求,但拉伸断裂伸长率、拉伸屈服强度变化率、砂浆磨损量与实施例1的管材相比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没有添加硬脂酸钙。在挤塑过程中,硬脂酸钙起到了内润滑剂的作用,有利于衬管的挤塑,使得挤塑的管材壁厚更加均匀,同时硬脂酸钙也起到了一定的防腐作用。
5、对比例4中的复合材料管材原料中未包含耐火土,因此维卡软化温度与实施例1的管材相比有所降低,但耐老化和耐腐蚀性能符合技术要求,这表明耐火土的加入有效提高了聚乙烯复合管材的耐热和耐温性能。
6、对比例5中的复合材料管材原料中未添加高分子偶联剂,与实施例1的管材相比,主要是拉伸断裂延伸率不达标,未高于400%,原因是原料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结合力不够,因此充分说明高分子偶联剂在原料和高聚物之间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Figure FDA000279570172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250-300万;
和/或,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分子量为30-40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化硅为粉末状,粒径为20-3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所述钛酸酯偶联剂选自TMC-101、TMC-102、TMC-201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制备管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填料表面处理:首先将填料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置于搅拌机中,然后将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混合,对高分子偶联剂进行稀释,两者混合均匀后,以雾状形式喷入搅拌机中,对填料进行表面处理,将填料搅拌均匀后备用;
(2)预混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硬脂酸钙、PE蜡、抗氧剂及经步骤(1)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碳化硅、碳酸钙、三氧化二铝和耐火土,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干燥箱中,进行烘烤,使PE蜡均匀包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其他原料,然后原料从干燥箱中取出,再次搅拌,制得预混料;
(3)挤塑成型:将步骤(2)制得的预混料放入挤塑机物料筒内,挤塑成型为管材;
(4)牵引后固化:挤塑成型后的管材进入后固化程序,进行牵引固化;
(5)冷却:将挤出固化后的管材进行冷却,得到管材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步骤(1)中,所述高分子偶联剂与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比为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搅拌机转速为100-200r/min;
和/或,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10-30min;
和/或,所述步骤(2)中,烘烤温度为90-110℃;
和/或,所述步骤(2)中,烘烤时间为20-25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单螺杆挤塑机进行挤塑;
和/或,所述步骤(3)中,挤塑速率为180-220r/min;
和/或,所述步骤(3)中,挤塑过程采用四块模具进行分段升温,模具一的温度为100℃,模具二的温度为140℃,模具三的温度为180℃,模具四的温度为2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后固化温度为80-100℃;
和/或,所述步骤(4)中,牵引速度为160-200r/min;
和/或,所述步骤(5)中,管材在常温下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
CN202011334332.5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521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332.5A CN112521674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332.5A CN112521674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1674A true CN112521674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3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4332.5A Pending CN112521674A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167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3659A (zh) * 2021-08-24 2021-10-29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在制备耐高温内衬油管中的应用
CN113956560A (zh) * 2021-10-28 2022-01-21 王智辉 一种高强度耐热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987A (zh) * 2021-12-30 2022-04-29 扬中市长龙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03904A (zh) * 2021-08-09 2023-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聚乙烯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8767A (zh) * 2014-12-19 2015-04-29 广东特固力士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89159A (zh) * 2017-06-12 2017-09-22 山东金达管业有限公司 单螺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7529A (zh) * 2018-03-07 2018-08-31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64035A (zh) * 2019-08-02 2019-12-13 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209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衬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227A (zh) * 2020-05-08 2020-07-03 包头稀土研究院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8767A (zh) * 2014-12-19 2015-04-29 广东特固力士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89159A (zh) * 2017-06-12 2017-09-22 山东金达管业有限公司 单螺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67529A (zh) * 2018-03-07 2018-08-31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19209A (zh) * 2018-10-10 2020-04-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衬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4035A (zh) * 2019-08-02 2019-12-13 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3227A (zh) * 2020-05-08 2020-07-03 包头稀土研究院 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向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 《上海化工》 *
周淑平等: "聚合填充型高岭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料的制备及性能", 《齐鲁石油化工》 *
孙振国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 《新型建筑材料》 *
蒋启柏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发展", 《工程塑料应用》 *
袁俊霞: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性能、改性及应用", 《化工新型材料》 *
许睿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热性改性研究进展", 《工程塑料应用》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03904A (zh) * 2021-08-09 2023-02-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热聚乙烯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659A (zh) * 2021-08-24 2021-10-29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在制备耐高温内衬油管中的应用
CN113956560A (zh) * 2021-10-28 2022-01-21 王智辉 一种高强度耐热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560B (zh) * 2021-10-28 2023-04-18 胜利油田兴达高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热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987A (zh) * 2021-12-30 2022-04-29 扬中市长龙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1674A (zh) 一种耐高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209B (zh) 用于制备衬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3156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1113B (zh) 一种高弯曲模量、高氧化诱导时间的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外壁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6563B (zh) 一种uhmwpe合金增容增韧改性聚丙烯波纹管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998A (zh) 一种制备高韧导热功能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1534099B (zh) 低成本低浮纤高玻纤含量的增强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3659A (zh) 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在制备耐高温内衬油管中的应用
CN109181046B (zh) 一种pe波纹管专用的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113B (zh) 一种pv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211383A1 (zh) 一种免喷涂聚丙烯复合材料
CN106280425A (zh) 一种高光泽尼龙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1420A (zh) 一种托辊用石墨烯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571A (zh) 一种可注塑耐高温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50566B (zh) 一种高熔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2552684B (zh) 微弧氧化专用低线性膨胀系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204803B (zh) 一种轻比重橡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0076A (zh) 一种托辊用石墨烯耐磨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4553A (zh) 易加工茂金属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79032B (zh) 一种通信保护用高强度聚氯乙烯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6995B (zh) 聚乙烯树脂组合物、改性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511B (zh) 一种高耐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73232B1 (ko) 고분자량 폴리에틸렌 수지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607894B1 (ko) 고분자량 폴리에틸렌 수지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746679A (zh) 一种耐热聚乙烯钢骨架增强复合管道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