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1917A -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1917A
CN112511917A CN202010131352.6A CN202010131352A CN112511917A CN 112511917 A CN112511917 A CN 112511917A CN 202010131352 A CN202010131352 A CN 202010131352A CN 112511917 A CN112511917 A CN 112511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ayload
unit block
service container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1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源斌
苑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1313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19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1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简称为OTN)的定义中,多个业务信号装到光传送网信号的净荷中的方法如下:首先,将光传送网信号的区域划分为n个时隙,时隙以字节间插的方式实现;然后,将业务信号装入光传送网信号净荷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
按照现有的光传送网标准G.709,现有的OTN技术时隙颗粒度最小为1.25Gbps;在承载带宽低于1.25Gbps的业务时,例如以太网(Fast Ethernet,简称FE)业务、同步传输模块-1(Synchronous Transfer Module-1,简称STM-1)业务、E1业务等小带宽业务,光传送网的带宽浪费非常严重,例如E1信号带宽为2.048Mbps,装到带宽为1.25Gbps的时隙中,带宽浪费高达99%以上,因此需要一种传输技术来实现在OTN中高效率承载小颗粒业务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
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的步骤包括:
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
将所述数据帧的净荷区域按照第一单元块进行划分,确定各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针对任意一个所述业务容器组,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全部第一单元块的构成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单元;
将至少一个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并将相应业务容器组中的各业务容器分别映射到对应的净荷单元内的第二单元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净荷单元构建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其中,所述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所述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所述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为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未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为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对所有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对应业务容器组内,每个业务容器各自所占用的全部第二单元块构成该业务容器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子单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净荷子单元构建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二校验信息,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属于同一净荷单元内所有净荷子单元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对应的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二单元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容器分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
所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为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三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可变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中,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中;
在所述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的步骤中,每个业务容器组仅包括一种类型的业务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业务容器包括:ODU帧或OSU帧。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
从所述业务容器中获取所述客户业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净荷单元所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根据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所述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和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确定承载有业务容器的净荷单元的位置;
依次从各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块为具有预设固定长度的单元块,所述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所述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所述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净荷单元对应一个业务容器组,从一个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是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不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二单元块,且该净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净荷子单元,所述净荷子单元与业务容器一一对应;
从该净荷单元中获取各净荷子单元所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从各所述净荷子单元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一单元块,并从该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一单元块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
第二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解映射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业务容器中获取所述客户业务。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净荷区域划分为时隙的方式传送光传送业务导致带宽浪费严重的问题,达到提高光传送网带宽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光通路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2相关技术中光传送标准中光通路帧结构的净荷区域划分为4个时隙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OTUk帧划分为单元块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从一个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传统的ODU0帧的净荷区域按16字节划分第一单元块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光通路帧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以光传送网信号为光通路传送单元(Optical channel Transport Unit,简称为OTU)信号为例进行描述。OTU信号由OTUk帧构成,包括开销区域和净荷区域,开销区域包括:光通路传送单元的开销(记为“OTUk开销”,k可取值1,2,3,4)、光通道数字单元(Opticalchannel Data Unit,简称为ODU)的开销(记为“ODUk开销”,k可取值0,1,2,2e,3,4)和光通道净荷单元(Optical channel Payload Unit,简称OPU)的开销(记为“OPUk开销”,k可取值0,1,2,2e,3,4)。OTUk帧中去掉OTUk开销后剩下的部分叫做ODUk帧,ODUk帧中去掉ODUk开销后剩下的部分叫OPUk帧,OPUk帧去掉OPUk开销后剩下的部分叫OPUk净荷(即,光通路帧结构的净荷区域)。净荷区域可用来承载业务信号。
图2相关技术中光传送标准中光通路帧结构的净荷区域划分为4个时隙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现有光传送网的定义中,多个业务信号装到光传送网信号净荷中的方法是将光传送网信号净荷划分为n个时隙,然后将业务信号装入光传送网信号净荷中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中,时隙以字节间插的方式实现,以将OTUk的净荷区域划分为4个时序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OTUk帧由4行、3824列的字节块所组成,列号从1到16对应的区域为开销区域(未示出),列号从17到3824对应区域为净荷区域。图2中一个小方框代表一个字节,一个OPUk帧的OPUk净荷区由4*3808个字节组成,排成如图2所示的4行3808列。图2表示OPUk净荷被以字节间插的方式划分为4个时隙时的情况,即在共计3808列中,从列17开始,相邻的4个字节一组,每组中的4个字节分别划分到4个不同的时隙TS1,TS2,TS3,TS4,即从列17开始连续的4个字节分别表示4个时隙,这样OPUk净荷中的所有4*3808字节被划分为4个时隙,分别命名为TS1、TS2、TS3、TS4,m个时隙可以装一个ODU业务(m小于OPUk净荷中的最大时隙数n,图2中n=4)。
按照现有的光传送网标准G.709,光传送网中最小的ODUk为ODU0,速率为1.25G,这样理论上说所有速率的OTUk帧中的OPUk净荷都应该划分为1.25G粒度的时隙,这样能够最高效的装下ODU0。此时,对于一些带宽小的业务,例如FE业务、STM-1业务、E1业务等,利用时隙直接承载,会导致带宽浪费严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示例性描述。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侧,包括:
步骤S101、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客户业务具体是指对于光传送网帧而言属于小颗粒业务的业务。具体地,客户业务的带宽与光传送网帧的净荷区域的带宽之比小于预设占比,该预设占比具体取值是由行业专业人员来设定。一般而言,该预设占比的取值小于或等于1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仅需保证客户业务的带宽小于光传送网帧的净荷区域的带宽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业务容器包括:ODU帧或光服务层单元(Optical ServiceUnit,简称OSU)帧。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的过程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2、将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第一单元块与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第一单元块和第二单元用于承载业务容器。
其中,每个第一/第二单元块至多承载一个业务容器的数据。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数据帧先以具有固定的第一长度的第一单元块进行划分,并基于第一单元块构成多个净荷单元。其中,至少部分净荷单元能够支持以长度不同于第一单元块的第二单元进行重新划分。因此,在数据帧内,不同的净荷单元最终所支撑的单元块的长度是可以不同的。
为方便描述,将第一单元块的长度记为第一长度,单元块的长度不等于第一长度的单元块即为第二单元块。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同一净荷单元的第二单元块的长度相同;位于不同净荷内的第二单元块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OTUk帧划分为单元块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对1个OTUk帧的净荷区域划分单元块为例,OTUk帧的净荷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单元块;其中,单元块是指占用固定数量(大于1)的连续比特,单元块用于承载业务容器(也可看作是承载客户业务)。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按照单元块的结构不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单元块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对于针对任意一个净荷单元,该净荷单元由同一类型、同一长度的单元块组成。
其中,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用来标识该单元块所承载的业务容器。
在实际应用中,每一个客户业务均分配有对应的支路端口号(TPN),基于TPN可识别出所对应的客户业务。基于上述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利用业务容器所承载的客户业务的TPN作为该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当然,本公开中的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还可以采用形式,仅需保证标识信息能够用于区别不同的业务容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销部分还可包括用于对标识信息进行校验的校验信息,以保障开销部分中标识信息的可靠性。
为方便描述,假定以固定长度为K的单元块来进行划分;若净荷区域能够整分为整数个的单元块,划分出的单元块的数量为N,此时每个单元块所对应的带宽为Q/N,Q为整个净荷区域的带宽;若净荷区域无法整分为整数个的单元块,则按照最大可分的单元块数目进行划分(假定划分出的单元块的数量为N),净荷区域余下的数据做填充,填充可位于帧的末尾,也可分布于帧中间,此时每个单元块带宽大小为K*Q/(N*K+F),其中F为净荷区域中的填充比特数目,F<K,N*K+F为净荷区域的总比特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数据帧划分为N个第一单元块,则数据帧中划分出的净荷单元数量最多为N,数据帧可传递的业务数最多为N(此时每个个净荷单元仅包括1个单元块),每个第一单元块的带宽也可以很小,可提高带宽利用率。对于第一单元块的第一长度K1的取值,不宜过大,过大的取值意味着需要缓存的业务比特数多,时延变大;也不宜过小,由于第二类型单元块中包含开销部分,开销部分要占用一些比特,若K1值过小,则意味着第一单元块中开销部分所占比重过大,用于传递客户业务数据的净荷部分占比较小,数据传递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对K1值进行设定和调整。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净荷区域划分为时隙的方式传送光传送业务导致带宽浪费严重的问题,达到提高光传送网带宽利用率的效果。
图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发送侧,包括:
步骤S201、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
步骤S202、将数据帧的净荷区域按照第一单元块进行划分,确定各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针对任意一个业务容器组,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全部第一单元块的构成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单元。
即,净荷单元与业务容器组一一对应。
步骤S203a、将至少一个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并将相应业务容器组中的各业务容器分别映射到对应的净荷单元内的第二单元块中。
步骤S203b、当存在净荷单元未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时,将相应业务容器组中的各业务容器分别映射到对应的净荷单元内的第一单元块中。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非每一个业务容器组均需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为方便描述,将需要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称为可调净荷单元,将不需要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称为非可调净荷单元。可调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二单元块,非可调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一单元块。
其中,可由人工来确定某个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或非可调净荷单元;或者,由设备自身基于一定的规则(由人工预先配置)来确定某个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或非可调净荷单元。例如,可根据净荷单元所承载的业务来确定该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或非可调净荷单元;对于具体的确定算法,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中至少存在一个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当然,也可以是全部的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均为可调净荷单元,此时则不存在非可调净荷单元,因此步骤S203b可不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对应业务容器组内,每个业务容器各自所占用的全部第二单元块构成该业务容器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子单元。
步骤S204、为每个净荷单元构建第一配置信息,并将第一配置信息承载在第一单元块中。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其中,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
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用于指示净荷单元所支持的第一单元块或第二单元块的长度。具体地,可调净荷单元(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撑的单元块长度为其所包含的第二单元块的长度,非可调净荷单元(未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撑的单元块长度为其所包含的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一校验信息,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各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对所有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第一校验信息对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或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校验,以保障第一配置信息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各业务容器分别映射到对应的净荷单元内的第二单元块中时还包括:为每个净荷子单元构建第二配置信息的步骤。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二校验信息,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属于同一净荷单元内所有净荷子单元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对应的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二单元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容器分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第二类型业务容器为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第三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可变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第一类型单元块中,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第二类型单元块中;在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的步骤中,每个业务容器组仅包括一种类型的业务容器。
其中,第二类型单元块的开销部分内标识信息用于区分业务容器组中不同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例如,开销部分内用于表示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的比特大小为a比特,则标识信息有2a种,则承载有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的一个业务容器组内最多包含2a个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包含有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作为可调净荷单元,包含有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的第二/第三业务容器组作为非可调净荷单元。
此时,步骤S203a和步骤S203b具体包括:
步骤S2031、对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得到处理序列。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排序时所采用的规则不作限定,即可以采用随机排序,也可以采用非随机排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带宽”大小来进行排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案,首先,根据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承载业务的总带宽,按照总带宽由大至小的顺序对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序列;然后,根据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所承载业务的总带宽,按照总带宽由大至小的顺序对全部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序列;接着,根据各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最大分配带宽,按照最大分配带宽由大至小的顺序对全部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得到第三序列;最后,将第二序列连接于第一序列尾部,且将第三序列连接于第二序列的尾部,以得到处理序列(简称为“排序方式1”)。
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案,根据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所承载业务的总带宽、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所承载业务的总带宽和各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最大分配带宽,按照带宽由大至小的顺序对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以得到处理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时延优先级”高低来进行排序。其中,可根据业务容器组中所承载的各客户业务的时延需求,来为业务容器组来分配一个时延优先级;例如,若业务容器组中所承载客户业务对时延需求较高(即,传输过程中要求时延很小),则可为该业务容器组分配一个较高的时延优先级;若业务容器组中所承载客户业务对时延需求较低(即,传输过程中允许时延很大),则可为该业务容器组分配一个较低的时延优先级。其中,为业务容器组分配业务容器组的操作可以是人工来实现,或者是OTN设备基于一定的规则(由人工预先设定分配算法)来为业务容器组进行自动分配。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为业务容器组来分配时延优先级所采用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
在进行排序时,首先,确定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时延优先级;然后,按照时延优先级由高至低的顺序对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进行排序,以得到处理序列。
在得到处理序列后,跟根据处理序列的结果以及各业务容器组所对应净荷单元所占用的单元块类型,来为各净荷单元的编号进行赋值,具体赋值规则此处不作限定(可由发送方与接收方进行事先协商),仅需保证后续解映射时,接收方能够基于全部配置信息中所记载的“净荷单元的编号”与“单元块类型”的组合,能够还原出处理序列即可。
步骤S2032、确定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确定根据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的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每个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的带宽和第一单元块的带宽分别计算出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具体地,基于前面描述可知,在第一单元块的数量N、第一单元块的第一长度K1、净荷区域的总长度、净荷区域的带宽Q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第一单元块的带宽。针对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将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的带宽除以第一单元块的带宽;若计算结果为整数,则该计算结果为该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若计算结果不为整数,则将计算结果向上取整,得到该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对应的第一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对应的第一单元块为第二类型单元块,长度相同的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所对应的带宽不同(净荷部分的长度不同)。
然后,将该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全部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进行求和,得到将该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全部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总数。
最后,基于该总数来确定该第一/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确定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的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分配给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最大分配带宽。
在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内,其承载客户业务为速率可变业务,因此这些客户业务之间可以共享带宽。针对某一个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根据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所承载的各可变比特率业务的最大带宽(也可称为峰值带宽),可通过预设算法为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分配一个最大分配带宽,即作为分配给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最大分配带宽。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确定“最大分配带宽”的具体算法不做限定,仅需保证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分配的最大分配带宽满足大于等于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峰值带宽最大的一个可变比特率业务的峰值带宽,且小于等于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全部可变比特率业务的峰值带宽之和。
然后,针对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将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的最大分配带宽除以第一单元块的带宽;若计算结果为整数,则该计算结果为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若计算结果不为整数,则将计算结果向上取整,得到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步骤S2033、根据处理序列以及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单元块的数量,基于sigma-delta算法依次确定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或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占用的单元块的位置分布。其中,针对每个业务容器组,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全部第一单元块构成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
以确定某个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为例。根据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基于sigma-delta算法来将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一定数量的第一单元块均匀分布到净荷区域的空闲第一单元块(未被分配的第一单元块),从而得到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在确定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后,将相应第一单元块标记为已分配,以避免后续被其他业务容器组占用。
步骤S2034、针对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将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划分为具有预设的第二长度的多个第二单元块,并确定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的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和分布位置。
以对某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的处理过程为例。
首先,针对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将该净荷单元重新划分为多个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二单元块;其中,第二长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长度。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第二长度的大小不作限定,仅需保证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重新划分出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足以承载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包含的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即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内的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均能够承载至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单元块中)。
其中,不同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划分出的第二单元块的长度(即第二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对应的净荷单元占用M个第一长度为K1的第一单元块,将该净荷单元按照第二长度K2的第二单元块进行划分,该净荷单元可划分出第二单元块的数量为N2;其中,N2=Floor(M*K1/K2),Floor()为向下取值函数,此时每个第二单元块的带宽W2=W1*K2/K1,W1为一个第一单元块的带宽。
然后,根据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的带宽和第二单元块的带宽,分别计算出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具体地,将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的带宽除以第二单元的带宽,若计算结果为整数,则该计算结果为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若计算结果不为整数,则将计算结果向上取整,得到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接着,对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的全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处理序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排序时所采用的规则不作限定,即可以采用随机排序,也可以基于预设排序规则进行排序(例如,按照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按照由大至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最后,根据第二处理序列中的先后顺序,依次确定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分布位置。
以确定某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分布位置为例。可根据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基于sigma-delta算法来将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一定数量的第二单元块均匀分布到净荷单元内的空闲第二单元块(未被分配的第二单元块),从而得到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分布位置。在确定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分布位置后,将相应第二单元块标记为已分配,以避免后续被其他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占用。
在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中,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的全部第二单元块构成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对应的净荷子单元。
步骤S2035、针对每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将该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包含的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分别承载至对应的第二单元块中。
步骤S2026、针对每个第二/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将该第二/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所包含的各第二/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分别承载至对应的第一单元块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作为可调净荷单元,第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作为非可调净荷单元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也可作为可调净荷单元。
另外,在步骤S2032中,基于第一/第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中全部第一/第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所需占用第一单元块的总数,来确定第一/第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时,若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则将上述总数加上一个预设数值(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以得到该业务容器组实际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其中加上预设数值是为了使得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除了能承载相应业务容器数据外,还能够有部分空间来承载第二配置信息。若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非可调净荷单元,则将总数直接作为得到该业务容器组实际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接收侧,包括:
步骤S301、获取数据帧,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第一单元块与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第一单元块和第二单元用于承载业务容器。
步骤S302、从数据帧的第一单元块和/或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业务容器。
步骤S303、从业务容器中获取客户业务。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10所示,步骤S302包括:
步骤S3021、获取各净荷单元所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步骤S3022、根据各第一配置信息中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和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确定承载有业务容器的净荷单元的位置。
步骤S3023、依次从各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
其中,第一单元块为具有预设固定长度的单元块,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从一个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的一种具体实现流程图,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净荷单元对应一个业务容器组,从一个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231、判断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是否等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不等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执行步骤S30232;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等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执行步骤S30235。
步骤S30232、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二单元块,且该净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净荷子单元,净荷子单元与业务容器一一对应。
步骤S30233、从该净荷单元中获取各净荷子单元所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步骤S30234、根据第二配置信息从各净荷子单元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步骤S30235、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一单元块,并从该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一单元块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两个OTN设备通之间通过OTU2帧传送5个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3个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和10个可变比特率业务;其中,该5个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带宽分别为10Mbps、20Mbps、30Mbps、40Mbps、50Mbps,该3个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承诺带宽分别为5Mbps、8Mbps、10Mbps,该10个可变比特率业务所分配的最大分配带宽为50Mbps。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将传统的ODU0帧的净荷区域按16字节划分第一单元块时的示意图,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类型单元块和第二类型单元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假定数据帧由一个ODU帧组成,且ODU帧的净荷区域以长度为16字节的第一单元块来进行划分,此时将净荷区域划分为952个固定长度为16字节的第一单元块;其中,在第二类型单元中,配置1个字节用作开销部分,剩下的15字节用作净荷部分。开销部分中的4比特用于表示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以标识信息为业务容器所承载客户业务的TPN为例),剩下的4比特用作表示CRC-4校验信息。
通过计算可得出每个单元块所对应的带宽约为1.3Mbps。其中,对于第一类型单元块而言,其净荷部分所对应的带宽约为1.3Mbps;对于第二类型单元块而言,其净荷部分对应的带宽为1.3Mbps*15/16≈1.22Mbps。
步骤1,在发送侧,将带宽为10Mbps、20Mbps、30Mbps、40Mbps、50Mbps的5个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分别映射到5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中,该5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由OSU#1~OSU#5表示;将承诺带宽分别为5Mbps、8Mbps和10Mbps的3个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分别映射到3个第二类型业务容器中,该3个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分别由OSU#6~OSU#8表示;将10个可变比特率业务分别映射到10个第三类型业务容器中,该10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由OSU#11~OSU#20表示。
步骤2,在发送侧,将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划分为一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记为OSGU#1;将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OSU#8划分为一个第二类型业务容器,记为OSGU#2;将第三类型业务容器OSU#11~OSU#20划分为一个第三类型业务容器,记为OSGU#3。
步骤3,分别计算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
其中,针对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首先,确定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其中,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10Mbps/1.3Mbps,向上取整为8;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2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20Mbps/1.3Mbps,向上取整为16;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3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30Mbps/1.3Mbps,向上取整为24;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4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40Mbps/1.3Mbps,向上取整为31;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50Mbps/1.3Mbps,向上取整为39;然后,将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进行求和39+31+24+16+8=118,即业务容器组OSUG#1中全部客户业务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数量为118。考虑到业务容器组OSUG#1为可调业务容器组,后续划分第二单元块时,需要为各客户业务所对应的净荷子单元配置第二配置信息,为承载该第二配置信息,需要为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额外分配一些第一单元块,其中假定额外分配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为2(即预设数值为2),则业务容器组OSUG#1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数量为118+2=120,将该120个第一单元块作为业务容器组OSUG#2所对应的净荷单元。
针对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首先,确定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OSU#8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5Mbps/1.22Mbps,向上取整为5;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7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8Mbps/1.22Mbps,向上取整为7;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8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10Mbps/1.22Mbps,向上取整为9;然后,将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OSU#8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进行求和5+7+9=21,考虑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为非可调业务容器组,后续无需划分第二单元块,因此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数量为21。将该21个第一单元块作为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所对应的净荷单元。
针对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首先,确定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分配的最大分配带宽;其中,假定通过一定规则确定出分配给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的最大分配带宽为50Mbps;然后,通过计算可知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需要的第一单元块数为50Mbps/1.22Mbps,向上取整为41。将该41个第一单元块作为业务容器组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
步骤4,对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进行排序。
假定按照前述的“排序方式1”进行排序,可得到处理序列C:
C={OSUG#1,OSUG#2,OSUG#3}
其中,假定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作为可调净荷单元,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均作为非可调净荷单元。
在该示例中,步骤1~步骤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例如,也可以先进行排序,然后再计算各业务容器组所对应净荷单元占用的第一单元块数量。
步骤5,在发送侧,为各业务容器组OSUG#1~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构建第一配置信息。
对于任意一个业务容器组,该业务容器组所占用的全部单元块构成该业务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可为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构建对应的配置信息。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内承载单元块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包含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内承载单元块的长度。其中,“单元块类型”占用1比特,“净荷单元的编号”占用10比特,“净荷单元包含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占用10比特,“承载单元块的长度”占用10比特。
其中,假定第一预设单元块类型用“1”表示,第二预设单元块类型用“0”表示,根据第一处理序列C为业务容器组OSUG#1~OSUG#3分别配置的净荷单元编号分别为1、2、3;此时业务容器组OSUG#1~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的第一配置信息如下:
OSUG#1:1(单元块类型),1(编号),120(数量),8(长度);
OSUG#2:0,2,21,16;
OSUG#3:0,3,41,16;
其中,假定第一配置信息承载在光传送网帧的净荷区域中,且需要5个第一单元块进行承载。
步骤6,在发送侧,首先按照sigma-delta算法计算用于承载第一配置信息的5个第一单元块在ODU0净荷区域的分布位置;然后,依次计算序列C中的各客户业务容器组对应的净荷单元占用的第一单元块在ODU0净荷区域中的分布位置。
步骤7,将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按照8字节大小的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该净荷单元一共可以划分为120*16/8=240个第二单元块,每个第二单元块带宽为1.3Mbps*8/16=0.65Mbps。
步骤8,将业务容器组OSUG#1内的5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按照带宽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构成第二处理序列A1,A1={OSU#5,OSU#4,OSU#3,OSU#2,OSU#1}。
步骤9,在发送侧,分别计算序列A1中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各自所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其中,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需要的第二单元块数为10Mbps/0.65Mbps,向上取整为16;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2需要的第二单元块数为20Mbps/0.65Mbps,向上取整为31;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3需要的第二单元块数为30Mbps/0.65Mbps,向上取整为47;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4需要的第二单元块数为40Mbps/0.65Mbps,向上取整为62;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需要的第二单元块数为50Mbps/0.65Mbps,向上取整为77。即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由77个第二单元块组成,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4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由62个第二单元块组成,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3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由47个第二单元块组成,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2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由31个第二单元块组成,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由16个第二单元块组成。
步骤10,在发送侧,为业务容器组OSUG#1内的5个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所对应的5个净荷子单元构建第二配置信息。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配置信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包含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其中,“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占用8比特,“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占用8比特。假定根据第二处理序列A1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分别配置的净荷子单元编号分别为1、2、3、4、5;此时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1~OSU#5所对应的净荷子单元的第二配置信息如下:
OSU#5:5,77;
OSU#4:4,62;
OSU#3:3,47;
OSU#2:2,31;
OSU#1:1,16;
其中,第二配置信息需要4个第二单元块进行承载。
步骤11,在发送侧,首先按照sigma-delta算法计算第二配置信息的4个第二单元块在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中的位置;然后,依次计算第二处理序列A1中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OSU#1各自所占用的第二单元块在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中的位置。
步骤12,在发送侧,将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中的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OSU#1承载至对应的第二单元块中,将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中的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OSU#8承载至对应的第一单元块中,将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中的第三类型业务容器OSU#11~OSU#20承载至对应的第一单元块中。
步骤13,在发送侧,将ODU0映射到ODU2,封装成OTU2帧之后,发送该OTU2帧。
步骤14,在接收侧,接收该OTU2帧,并解映射到ODU0,并确定承载有第一配置信息的第一单元块(根据sigma-delta算法从ODU0中952个第一单元块中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占用的5个第一单元块的位置),并获取相应的第一配置信息。
步骤15,在接收侧,首先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单元块类型”与“净荷单元的编号”的组合,还原出处理序列C:
C={OSUG#1,OSUG#2,OSUG#3}
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记载的“净荷单元包含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基于sigma-delta算法依次确定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第三业务容器组OSUG#3所占用第一单元块的分布,即得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各自所对应的净荷单元。
步骤16,在接收侧,根据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得第一配置信息中记载的“承载单元块的长度”为8字节(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16字节不同),可确定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可调净荷单元,且可确定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单元块划分为240个长度为8字节的第二单元块。此时,首先从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1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中获取承载第二配置信息的4个第二单元块(根据sigma-delta算法从240个第二单元块中确定第二配置信息占用的4个第二单元块的位置),并提取出相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然后,基于第二配置信息中记载的净荷子单元的编号,还原出处理序列A1:
A1={OSU#5,OSU#4,OSU#3,OSU#2,OSU#1}
根据第二配置信息中记载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基于sigma-delta算法依次确定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OSU#1各自所占用第一单元块的分布,即得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OSU#1各自所对应的净荷子单元;最后,从各净荷子单元中提取第一类型业务容器OSU#5~OSU#1。
步骤17,在接收侧,根据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所对应得第一配置信息中记载的“承载单元块的长度”为16字节(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16字节相同),可确定出业务容器组OSUG#2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非可调净荷单元,则直接从第二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2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内提取出第二类型业务容器OSU#6~OSU#8。
步骤18,在接收侧,根据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对应得第一配置信息中记载的“承载单元块的长度”为16字节(与第一单元块的长度16字节相同),可确定出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为非可调净荷单元,则直接从第三类型业务容器组OSUG#3所对应的净荷单元内提取出第三类型业务容器OSU#11~OSU#20。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6所示,该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可用实现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传送网中业务方法,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映射模块1和第二映射模块2。
其中,第一映射模块1用于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第二映射模块2用于将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第一单元块与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第一单元块和第二单元用于承载业务容器。
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7所示,该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可用实现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光传送网中业务方法,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解映射模块4和第二获取模块5。
第一获取模块3用于获取数据帧,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第一单元块与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第一单元块和第二单元用于承载业务容器。
解映射模块4用于从数据帧的第一单元块和/或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业务容器;
第二获取模块5用于从业务容器中获取客户业务。
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OTN设备可以同时包括图16所示处理装置中的模块以及图17所示处理装置中的模块。即,OTN设备既可以作为业务发送方,也可以作为业务接收方。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8所示,该电子设备10可以为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该电子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附图中仅示例出了一个,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存储器104;其中,存储器104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前面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8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8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8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面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本文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并且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它们仅用于并仅应当被解释为一般说明性含义,并且不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实例中,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可单独使用与特定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素,或可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阐明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改变。

Claims (16)

1.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
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的步骤包括:
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
将所述数据帧的净荷区域按照第一单元块进行划分,确定各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分布位置,针对任意一个所述业务容器组,该业务容器组所需占用的全部第一单元块的构成该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单元;
将至少一个业务容器组所对应的净荷单元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并将相应业务容器组中的各业务容器分别映射到对应的净荷单元内的第二单元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净荷单元构建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其中,所述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所述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所述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为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未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为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对所有第一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的净荷单元所对应业务容器组内,每个业务容器各自所占用的全部第二单元块构成该业务容器所对应的一个净荷子单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所述净荷子单元构建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配置有第二校验信息,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进行单独校验或者属于同一净荷单元内所有净荷子单元的第二配置信息进行整体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对应的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二单元块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容器分为第一类型业务容器、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第三类型业务容器;
所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需要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为无需时钟透传的固定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三类型业务容器为承载可变比特率业务的业务容器;
所述第一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中,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和所述第二类型业务容器承载于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中;
在所述将全部业务容器划分为至少两个业务容器组的步骤中,每个业务容器组仅包括一种类型的业务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业务容器包括:ODU帧或OSU帧。
10.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获取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
从所述业务容器中获取所述客户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净荷单元所对应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净荷单元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
根据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所述单元块类型、净荷单元的编号和所需占用的第一单元块的数量,确定承载有业务容器的净荷单元的位置;
依次从各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
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块为具有预设固定长度的单元块,所述单元块类型用于指示单元块为第一类型单元块或第二类型单元块,所述第一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所述第二类型单元块包括:净荷部分和开销部分,所述净荷部分用于承载业务数据,所述开销部分包括业务容器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净荷单元对应一个业务容器组,从一个净荷单元中解映射出相应的业务容器的步骤包括:
判断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是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
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不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二单元块,且该净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净荷子单元,所述净荷子单元与业务容器一一对应;
从该净荷单元中获取各净荷子单元所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净荷子单元的编号和净荷子单元占用的第二单元块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从各所述净荷子单元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若判断出该净荷单元所支持的单元块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单元块的长度,则确定出该净荷单元支持的单元块为第一单元块,并从该净荷单元所包含的第一单元块中获取相应业务容器。
13.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映射模块,用于将客户业务映射到业务容器中;
第二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容器映射到数据帧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14.一种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净荷单元,所述净荷单元由第一单元块组成,所述净荷单元支持按照第二单元块进行重新划分,所述第一单元块与所述第二单元块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所述第二单元用于承载所述业务容器;
解映射模块,用于从所述数据帧的所述第一单元块和/或所述第二单元块中解映射出所述业务容器;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业务容器中获取所述客户业务。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31352.6A 2020-02-28 2020-02-28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5119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352.6A CN112511917A (zh) 2020-02-28 2020-02-28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352.6A CN112511917A (zh) 2020-02-28 2020-02-28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917A true CN112511917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1352.6A Pending CN112511917A (zh) 2020-02-28 2020-02-28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191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508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送网中的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66414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4508A1 (zh) * 2022-01-14 2023-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送网中的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4066414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传输方法、设备、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209B (zh) 光传送网中业务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200065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and de-mapping in a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US10440454B2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729588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1063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processing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29629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pping a client signal
CN109478941B (zh) 一种多路业务传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511921A (zh)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30076208A1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ot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866618A (zh) 光传送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11917A (zh)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EP245118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oss-dispatching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
CN112865911A (zh) 客户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ES2390744T3 (es) Método, aparato y sistema para la multiplexación híbrida y la demultiplexación
EP4131806A1 (e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42934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170002A1 (zh)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134508A1 (zh) 一种光传送网中的业务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98595B (zh) 一种光传送网中客户信号传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91370B (zh) 一种光传送网络中的传输速率调整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6582219A (zh) 一种光传送网中的数据帧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671124A (zh) 一种数据复接方法、数据解复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