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7359B -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7359B
CN112507359B CN202011445533.2A CN202011445533A CN112507359B CN 112507359 B CN112507359 B CN 112507359B CN 202011445533 A CN202011445533 A CN 202011445533A CN 112507359 B CN112507359 B CN 112507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ryption
decryption
charger
information
tim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5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7359A (zh
Inventor
赵智星
杨譓鹏
廖平
谢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iantsu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iantsu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iantsu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iantsun Pow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5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7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7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7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7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7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00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hir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方法步骤对应的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属于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充电宝产品主要由柜机和充电宝两部分组成,柜机跟充电宝的之间采用串行总线(I2C、UART等)进行通讯。共享充电宝的加解密流程如下:
1.每台充电宝在出厂的时候会通过串行总线(I2C、UART等)烧录产品ID、密码信息等。
2.加密:通过给充电宝发送一条加密指令,充电宝在收到加密指令后,关闭输出功能,无法给外部设备充电。
3.解密:通过给充电宝发送密码数据,充电宝对比出厂烧录的密码信息,如果一致就解密。
但是现有共享充电宝的缺陷:柜机和充电之间的通讯数据可以通过第三方工具抓取,因密码信息固定,较容易破解密码,安全系数太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充电宝安全系数太低,密码容易破解的问题: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
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包括:
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进一步地,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包括:
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进一步地,所述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包括:
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21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2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31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
解密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加密执行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密文生成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明密文转换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解密验证模块,用于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模块还包括:
时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51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5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53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恢复模块,用于在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能够在不改变柜机和充电宝的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系统和对应方法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在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同时,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的兼容性和应用广泛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通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加密过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解密过程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明密文转换过程原理图一;
图5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明密文转换过程原理图二;
图6为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
S2、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所述方法执行加密过程,具体为:控制柜机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然后,执行解密过程,具体为:柜机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能够在不改变柜机和充电宝的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系统和对应方法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在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同时,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的兼容性和应用广泛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通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包括:
S101、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S102、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S103、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控制柜机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然后,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最后,控制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包括:
S201、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S202、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S203、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其中,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控制柜机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然后,控制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最后,控制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包括:
步骤1、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步骤2、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91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9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步骤3、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093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步骤4、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的调整,以一天24小时为周期,即,每一天当充电宝被启用进行加密和解密等操作时,充电宝以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为基础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并执行上述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间隔调整,当一天24小时结束之后,所有的时间间隔调整清零,第二日充电宝被启用进行加密和解密等操作时,仍然以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为基础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并执行相应的时间间隔调整。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为系统开发时进行设置的时间间隔。
同时,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在进行时间间隔调整时,当当前解密成功次数为全天的奇数次时,通过T0-ΔT1的手段进行下次生成动态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当当前解密成功次数为全天的偶数次时,通过T0+ΔT1的手段进行下次生成动态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的非固定设置,不仅能够通过加密因子动态变化来提高解密信息的不固定性,还可以通过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点的不固定性,减少动态加密因子抓取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解密信息生成的不确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上述公式和方法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间隔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时间调整与实际充电宝使用的匹配性,根据当前充电宝被使用情况和解密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时间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高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如图6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
解密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利用加密模块控制柜机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然后,通过解密模块控制柜机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能够在不改变柜机和充电宝的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系统和对应方法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在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同时,提高了本发明所述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的兼容性和应用广泛性。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通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密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加密执行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生成模块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然后,利用发送模块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最后,通过加密执行模块控制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密文生成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明密文转换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解密验证模块,用于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其中,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密文生成模块控制柜机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然后,利用明密文转换模块控制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最后,通过解密验证模块控制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过动态加密因子和密文传输使解密信息变为不固定信息,通过解密信息的不固定变换有效降低共享充电宝的破解风险,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密模块还包括:
时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121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12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BDA0002824168800000131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恢复模块,用于在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时间设置模块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然后,利用第一调整模块在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通过第二调整模块在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恢复模块在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的非固定设置,不仅能够通过加密因子动态变化来提高解密信息的不固定性,还可以通过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点的不固定性,减少动态加密因子抓取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解密信息生成的不确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同时,通过上述公式和方法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生成的时间间隔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时间调整与实际充电宝使用的匹配性,根据当前充电宝被使用情况和解密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加密因子的生成时间的调整能够进一步提高充电宝的安全系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所述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包括:
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11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1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13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包括:
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包括:
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5.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加密模块,用于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将加密指令和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所述充电宝保存所述加密因子,并在执行加密功能后关闭输出功能;解密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ID,然后将充电宝ID用加密因子转换成解密指令的密文信息发送到充电宝;充电宝接收到解密密文信息之后解出密文信息比对自身的ID信息,通过比对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解密;
所述加密模块还包括:
时间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解密成功时,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21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22
其中,T1表示通过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1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λ1和λ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λ1=0.89,λ2=0.57;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当充电宝遇到解密失败的情况时,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对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进行调整,所述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为:
T2=T0-ΔT2
Figure FDA0003131044010000031
其中,T2表示通过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调整后的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ΔT2表示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变化量;α1和α2表示第一时间间隔调整模型的时间调整系数,α1=0.51,α2=0.32;T0表示所述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Nc表示充电宝解密成功次数;Ns表示充电宝解密失败次数;N表示充电宝启动解密动作的次数;Ti表示充电宝第i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长度;Tmax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大值;Tmin表示充电宝单次解密成功后被使用的时间最小值;
恢复模块,用于在利用第二时间间隔调整模型完成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调整之后,当充电宝遇到第一次解密成功时,将生成动态的加密因子的时间间隔恢复至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1Byte的加密指令和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发送至充电宝;
加密执行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保存动态的4Byte的加密因子,并根据加密指令执行加密功能,在执行加密功能之后,关闭充电宝的电能输出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密文生成模块,用于读取充电宝的ID信息,利用加密算法将充电宝ID转换成密文信息,并将所述密文信息发送至充电宝;
明密文转换模块,用于所述充电宝在接收到所述密文信息之后,通过所述动态的加密因子利用解密算法对所述密文信息进行解码,获得明文信息;所述明文信息中包含充电宝的ID信息;
解密验证模块,用于充电宝将所述明文信息中的ID信息与自身的ID信息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解密成功;如果不一致,则解密失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文信息和明文信息均为16Byte。
CN202011445533.2A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507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5533.2A CN11250735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5533.2A CN11250735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7359A CN112507359A (zh) 2021-03-16
CN112507359B true CN112507359B (zh) 2021-09-07

Family

ID=74971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5533.2A Active CN112507359B (zh) 2020-12-08 2020-12-08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735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709A (zh) * 2005-11-01 2007-09-05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操作系统
CN106452762A (zh) * 2016-11-25 2017-02-22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身份的高效数据传输方法
CN106657063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江苏萝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解锁方法、车辆云平台以及移动终端
CN107135227A (zh) * 2017-05-27 2017-09-05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及设备
CN107181742A (zh) * 2017-05-16 2017-09-19 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CN107248918A (zh) * 2017-06-14 2017-10-13 徐华静 离线互联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7493561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0509A (zh) * 2018-07-04 2019-01-04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开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0503779A (zh) * 2018-09-06 2019-11-26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模组、租借设备以及移动电源
CN110544969A (zh) * 2018-09-06 2019-12-06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模组及租借设备
CN11116103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和系统、移动电源辅助归还装置
CN111163044A (zh) * 2019-08-07 2020-05-15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11343164A (zh) * 2020-02-14 2020-06-26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能表的数据加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762553B2 (en) * 2016-07-07 2020-09-01 Nio Usa, Inc. Collecting battery pack state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2088B2 (en) * 2015-11-09 2019-09-10 Silvercar, Inc. Vehicle 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709A (zh) * 2005-11-01 2007-09-05 布莱克和戴克公司 可再充电电池组和操作系统
US10762553B2 (en) * 2016-07-07 2020-09-01 Nio Usa, Inc. Collecting battery pack state information
CN106452762A (zh) * 2016-11-25 2017-02-22 东南大学 一种车载自组织网络中基于身份的高效数据传输方法
CN106657063A (zh) * 2016-12-22 2017-05-10 江苏萝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解锁方法、车辆云平台以及移动终端
CN107181742A (zh) * 2017-05-16 2017-09-19 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电子锁系统及其开锁方法
CN107135227A (zh) * 2017-05-27 2017-09-05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及设备
CN107248918A (zh) * 2017-06-14 2017-10-13 徐华静 离线互联网控制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07493561A (zh) * 2017-08-07 2017-12-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设备解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0509A (zh) * 2018-07-04 2019-01-04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开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介质
CN110503779A (zh) * 2018-09-06 2019-11-26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模组、租借设备以及移动电源
CN110544969A (zh) * 2018-09-06 2019-12-06 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模组及租借设备
CN111163044A (zh) * 2019-08-07 2020-05-15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1116103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归还方法和系统、移动电源辅助归还装置
CN111343164A (zh) * 2020-02-14 2020-06-26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电能表的数据加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共享单车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周龙鹏;《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90315;第C034-29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7359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0014B (zh) 一种用于现场总线信道加密的硬件加密网关及加密方法
CN109040090B (zh)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11186414A (zh) 一种汽车蓝牙钥匙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TWI411932B (zh) 用於加密/解密儲存裝置中之非揮發性記憶體中之資料之方法及處理資料之方法
CN102111265B (zh) 一种电力系统采集终端的安全芯片加密方法
CN106375287B (zh)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法
CN102594548B (zh) 一种实现数据分段加密、解密的方法
CN110889123B (zh) 一种认证方法及密钥对的处理方法、装置与可读存储介质
JPH04256196A (ja) 暗号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可能電子装置
CN104866784B (zh) 一种基于bios加密的安全硬盘、数据加密及解密方法
JP4763447B2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対象装置
CN109067522A (zh) 一种随机数可验证秘密共享方法
CN109728899A (zh) 一种纯电动车辆认证密钥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0069931A (zh) 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uefi bios系统安全升级方法
JP5843261B2 (ja) 文字列がオートマトンに受理されるか否かを認証するシステム
CN109842589A (zh) 一种云存储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770A (zh) 一种密钥管理方法及应用
CN112507359B (zh) 一种共享充电宝加解密方法和系统
CN105554038A (zh) 一种在线系统和离线系统数据交互时数据安全的管控方法
CN104618380A (zh) 一种适用于物联网的密钥更新方法
CN112019342A (zh) 一种电能表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电能表
CN210515295U (zh) 一种基于安全芯片的安全认证系统与信息处理装置
CN103777918A (zh) 一种硬件加速器
CN107889104A (zh) root权限的授权方法及授权系统、存储装置
CN112039663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