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7267B -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07267B CN112507267B CN202011409088.4A CN202011409088A CN112507267B CN 112507267 B CN112507267 B CN 112507267B CN 202011409088 A CN202011409088 A CN 202011409088A CN 112507267 B CN112507267 B CN 1125072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 file
- configuration file
- option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5—Search customisation based on user profiles and person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根据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至少根据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监测用于编辑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远程配置文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安全性,解决了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服务器件偏好设置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编辑修改后的配置参数容易丢失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APP可支持同一账号多端(PC端、移动端等)同时登陆。目前,在同一账号的不同端之间偏好设置的同步过程中,本地偏好设置容易丢失,且会出现远程与本地冲突问题,使得本地的偏好设置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同步到多端,从而出现本地偏好设置和远程偏好设置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本地偏好设置发生变化时,解决本地偏好设置容易丢失、以及偏好设置和远程偏好设置不一致的问题,成为了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在本地偏好设置发生变化时,解决本地偏好设置容易丢失、以及本地偏好设置和远程偏好设置不一致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可选的,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包括: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及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可选的,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包括: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
可选的,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包括: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判断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是否成功;及如果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成功,则删除位于所述内存中的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
可选的,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包括:判断所述内存中是否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如果所述内存中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则将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作为所述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的合并参数,并将所述合并参数同步至服务器中。
可选的,还包括预先创建用于偏好配置的接口文件,其中,创建所述接口文件的步骤包括:预先定义DSL文件,其中,所述DSL文件包括配置选项的选项名称和配置参数的参数类型;读取所述DSL文件的文字内容,所述文字内容包括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及根据所述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创建所述接口文件。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用户数据;及将所述用户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更新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执行模块,用于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上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下发远程配置文件给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所述客户端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所述客户端还用于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及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的用户数据;接收所述客户端的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返回的所述用户数据;及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所述初始文件为所述服务器初次提供给所述客户端的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将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保存到第二配置文件中,提高了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安全性,解决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偏好设置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编辑修改后的配置参数容易丢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境应用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播放设置”的UI界面;
图4示意性示出了“离线设置”的UI界面;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图5中步骤S510的具体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图5中步骤S510的另一具体流程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图5中步骤S510的另一具体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新增步骤流程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的框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适于实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13示意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六的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中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交互流程图;以及
图1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的服务器的执行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为本申请涉及到一些术语解释:
偏好设置:用于保存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为用户根据自身偏好对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设置时产生的信息。
云同步:指客户端(如,用户移动设备的APP或内置该APP的移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
DSL:(domain-specific language)指的是专注于某个应用程序领域的计算机语言。
DSL文件:指的是开发编码时创建的一个描述文件,用于描述的是配置的基本信息。
接口文件:或者叫接口代码(如,Interface),可以根据DSL文件自动化生成,用于为业务层提供API文件。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环境示意图。所述环境示意图包括多个客户端20和服务器40。
客户端20用于根据服务器40下发的远程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客户端20还用于监听用户操作,根据所述用户操作产生的配置参数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并将这个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客户端20还用于根据编辑配置选项时产生的配置参数进行本地持久化处理,如,可以将这个配置参数存储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所述客户端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服务器40,用于存储大量的远程配置文件,每个远程配置文件对应一个账户的用户设置偏好信息。每个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可以是服务器40自动生成的,如根据大数据或用户画像智能生成。服务器40还用于根据客户端20上传的配置参数更新相应账户的远程配置文件,以得到更新后的远程配置文件,并将所述更新后的远程配置文件下发所述相应账户下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20中。
客户端20和服务器40可以通过网络60建立网络连接。客户端20可以位于诸如单个场所之类的数据中心,或者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例如,在多个场所)中。网络60包括各种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多路复用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网桥,中继器,防火墙,代理设备和/或类似。网络60可以包括物理链路,例如同轴电缆链路,双绞线电缆链路,光纤链路,其组合等。网络60可以包括无线链路,诸如蜂窝链路,卫星链路,Wi-Fi链路等。
以下将以某一个账户为例,通过几个实施例来描述客户端20与服务器40之间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过程。
实施例一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被执行在客户端20中。可以理解,本方法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不用于对执行步骤的顺序进行限定。
如图2所示,该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0~S208,其中:
步骤S200,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
所述远程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初始文件或非初始文件。所述初始文件为服务器40根据用户数据配置得到的文件,所述用户数据包括账号等级、用户性别、用户年龄等。所述初始文件对应一个账户的用户的偏好设置的默认值。所述偏好设置的默认值可以根据对应一个账户的账号等级、用户性别、用户年龄等配置得到。以用户是否为大会员为例:A用户为大会员用户,B用户为非大会员用户;针对高能进度条是否开启的设置的默认值,服务器40可以为A用户配置的高能进度条是否开启的设置的默认值可以是开启,为B用户配置的高能进度条是否开启的设置的默认值可以是关闭。所述非初始文件为服务器40根据客户端20上传的配置参数对服务器40中的远程配置文件更新得到的文件。
客户端20通过某个账户登录之后,服务器40将主动或被动向客户端20下发与该账户关联的所述远程配置文件。例如,客户端20可以在启动时向服务器40发送请求,以使服务器40根据所述请求返回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步骤S202,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客户端20在首次接收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即,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可以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生成对应的第一配置文件。在首次之后接收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时,则无需再次生成第一配置文件,可以直接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中的多个配置参数更新所述第一配置文件。
客户端20可以根据偏好设置的功能将多个偏好设置划分为多个设置组,每个设置组还可以包括多个设置子组。其中,每个设置组可以对应的一个对应的第一配置文件。例如,客户端20可以包括多个设置页面,每个设置页面对应一个设置组,即每个设置页面对应一个第一配置文件。
服务器40还可以为在远程配置文件中新增一个或多个对应的设置选项。
在现有技术中:在新增一个设置选项时,通常是先为全部用户配置相同的设置选项,然后通过对每一个偏好设置都进行AB测试,以为每个用户配置对应的设置选项,这种方式无疑会导致整个系统更加复杂。而偏好设置大多通过字符串表示,大量字符串散落于不同的代码中难以维护,更无法清楚地知道有哪些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偏好设置。且字符串是弱检查类型,导致偏好设置的选项、数量变得不可控,也无法在开发过程中发现重复设置或者字符串编写错误等问题。字符串在转换成其他类型的数据时是不安全的,可能导致获取用户偏好设置失败,从而导致新增偏好设置重复开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使用DSL文件对偏好设置的中的选项名称和选项值类型进行定义,结构化的文件在使用时能清晰的知道当前系统中有哪些用户可以自定义的偏好设置;通过脚本解析DSL文件后能够自动化生成对应平台的接口代码,避免后期新增偏好设置后的重复开发;另外,统一DSL让偏好配置可以在客户端20和服务器40达到统一偏好配置选项和选项值类型的效果。
步骤S204,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对应于“播放设置”的设置组,则“播放设置”被更新后可以呈现诸如图3的偏好设置效果;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对应于“离线设置”的设置组,则“离线设置”被更新后可以呈现诸如图4的偏好设置效果;
当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也可以对应全部设置。
步骤S206,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
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对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的当前偏好设置并不满意,从而可能做进一步调整。如图3所示,用户对“播放设置”中的“显示锁屏按钮”不满意,并关闭该“显示锁屏按钮”功能。
为了使客户端20的偏好设置和服务器40中的偏好设置保持同步,客户端20监听用户操作,以确保在所述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在发生编辑时,客户端20可以及时将编辑后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中。
步骤S208,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以配置选项X为例,客户端20监测到配置选项X被编辑时,可以根据所述配置选项X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Y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且将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Y“云同步”到服务器40中。服务器40接收到编辑后的配置参数Y,会将编辑后的配置参数Y更新到服务器内部存储的相应账号的远程配置文件。
在现有技术中:偏好设置“云同步”过程往往出现远程与本地冲突,例如出现本地偏好配置和远程偏好配置不一致的问题。本申请人了解到,解决该不一致问题一般只能通过分别对比每一个配置选项修改的时间来解决,以时间最晚的为准。整个过程会随着偏好设置的增多而变得复杂。且如果同步失败,或者同步过程出现异常则有可能丢失用户编辑的配置参数(如,配置参数Y)。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步骤S208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效果:确保云同步过程和用户编辑互不影响,不需要解决偏好配置不一致的问题,也不会出现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被丢失的问题。
为便于理解,提供以下示例:
(1)首次设置偏好时,根据服务器40下发的远程配置文件,客户端20生成第一配置文件,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将其存储为一份独立的文件(首次设置之后的更新无需进行冲突处理,再次接收到服务器40下发的最新远程配置文件时,则用所述最新远程配置文件覆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
(2)客户端20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3)用户首次修改当前偏好配置时,会生成第二配置文件,即重新建立一份本地独立读写的文件。当某个配置选项X的配置参数(如,Y)被用户编辑或修改之后,客户端20会执行如下操作:将配置参数Y更新到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将配置参数Y发送到服务器40中。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设置组都可以对应自己的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本示例仅提供一个设置组的设置流程用于演示。
当前用户偏好设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共同决定。在读取当前用户偏好设置时,会优先读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用户修改过得内容,如果发现该偏好设置选项并未出现在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则读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的内容。即,当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均有配置选项X的配置参数时,则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的配置选项X的配置参数为无效参数,将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配置选项X的配置参数Y为有效参数,确保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Y不丢弃且有效。
通过以上示例可知,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双文件架构,即确保了云同步过程和用户编辑互不影响,不需要解决偏好配置不一致的问题,也有效地避免出现被编辑后的配置参数被丢失的问题。
实施例二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该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500~S510,其中:
步骤S500,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
所述远程配置文件可以包括初始文件和非初始文件。所述初始文件为服务器40根据与客户端20相关联的用户数据配置的文件。服务器40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
(1)当出现新注册用户登录时,服务器40可以生成所述初始文件,例如根据该新注册用户填写的用户信息。
(2)当出现新的配置选项时,服务器40可以根据所述用户信息配置这个新的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以根据这个新的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新添加的配置选项之前的偏好设置生成所述初始文件。
(3)当出现客户端20的当前偏好设置超过预设时间没有更新时,服务器40可以获取用户的当前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配置对应的偏好设置,以根据所述偏好设置生成所述初始文件。
步骤S502,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在接收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后,客户端20可以通过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直接覆盖之前的第一配置文件,以得到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无需对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所述之前的第一配置文件进行冲突处理,提高了更新效率。
步骤S504,判断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第二配置文件。
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存储被本地编辑的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且在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同一配置选项只存储一个对应的配置参数。例如,一项配置选项X发生了多次编辑,那么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保存最后编辑得到的配置参数,以替换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所述项配置选项X之前的配置参数。
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是服务器40提供的;
所述第二配置文件,通常是在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对应的偏好设置的基础上,进行本地编辑得到的新增文件,因此第二配置文件中你的配置参数的使用优先级高于第一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参数的使用优先级。
因此,在确定当前偏好设置时,需优先考虑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参数,以确保当前偏好设置的正确性。
步骤S506,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说明所述当前偏好设置被编辑过。为了避免因客户端20的偏好设置和服务器40中的偏好设置存在差异的问题,当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出现同一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的情况时,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参数为准。
步骤S508,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
步骤S510,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以“离线设置”为例。初始状态下,服务器40存储针对“离线设置”的远程配置文件,并将远程配置文件发送给客户端20,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覆盖第一配置文件,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可以修改表1中配置选项,将表1中的主存储修改为自定义。
客户端20可以根据被修改或被编辑的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生成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
表2所示:
表2
其中,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只写入和存储被本地编辑的内容。例如,“自动下载”这一配置选项并没有被写入到所述第二配置文件。
客户端20可以主动发起同步请求,将编辑后的“主存储”和“自定义目录”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服务器40接收到编辑后的“主存储”和“自定义目录”的配置参数之后,将编辑后的“主存储”和“自定义目录”的配置参数更新到服务器40内部存储的远程配置文件中,以得到更新后的远程配置文件,如表3。该更新后的远程配置文件可以再次同步到客户端20中。
表3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20通过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第二配置文件,以确定所述当前偏好设置是否被编辑过;如果所述当前偏好设置被编辑过,那么可以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和所述第二配置文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提高了所述当前偏好设置的准确性。
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510还可以包括步骤S600~S604,其中:步骤S600,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步骤S602,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步骤S604,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在对所述当前偏好设置编辑后,客户端20可以检测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以避免重复建立新的第二配置文件,确保了每个配置选项的唯一性;提高了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的效率。
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510还可以包括步骤S700~S704,其中:步骤S700,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步骤S702,判断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是否成功;及步骤S704,如果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成功,则删除位于所述内存中的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20通过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提高了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的成功率。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被编辑的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的成功率,客户端20可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并将暂存到内存中的配置参数分为发送中,未发送两个部分。另外,云同步请求前,会从未发送的部分中取出全部的修改存放到未发送的部分进行发送,请求成功后就会删除这部分内容。在此过程中用户所有的修改都会存放到未发送的部分。存放和取出的操作都是加锁的,所以互不影响。如果所述发送中的所述配置参数发送成功,则可以将所述未发送中所述配置参数删除。如果所述发送中的所述配置参数发送失败或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则可以从所述未发送中配置参数备份一份为发送中的配置参数,并将备份的发送中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
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510还可以包括步骤S800~S802,其中:步骤S800,判断所述内存中是否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步骤S802,如果所述内存中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则将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作为所述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的合并参数,并将所述合并参数同步至服务器中。应理解,在同一项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中,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为最新的配置参数。所以在预设的时间内,如果同一项配置选项发生了多次编辑,那么客户端20只需将所述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服务器40,减少了配置参数的同步次数,提高了配置参数的同步效率。
如图9所示,所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900~S904,其中:
步骤S900,预先定义DSL文件,其中,所述DSL文件包括配置选项的选项名称和配置参数的参数类型。
所述DSL文件可以是开发编码时创建的描述文件,所述描述文件可以用于描述偏好设置的基本信息,如配置选项的选项名称和配置参数的参数类型等信息。
其中,所述DSL文件还用于配置偏好设置的设置项,如各个设置项的值是什么类型,是第几个设置项。
例如:“播放倍数”和“是否允许后台播放”可以描述成:
message playConfig{
int speed=1;//播放倍速
bool background_play=2;//否允许后台播放
}
步骤S902,读取所述DSL文件的文字内容,所述文字内容包括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
在服务器40为所述用户偏好设置配置对应的接口文件时,服务器40可以获取所述DSL文件,并解析所述DSL文件以得到设置组的名称、配置选项的数量、参数类型以及参数值。
对上述DSL文件解析如下:
可以通过Python读取所述DSL文件的文件内容,解析message中的文字内容可知,当前的设置组名称为playConfig,其中包含两个设置项,第1个为数字类型的speed,第2个为布尔类型的background_play。
步骤S904,根据所述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创建所述接口文件。
所述接口文件可以是接口代码(Interface),如a.file,该a.file可以是根据DSL文件生成的代码文件,用于为业务层提供API文件。
所述接口文件的作用是当用户进行了偏好修改的操作,例如是否开启弹幕,当用户点击按钮的时候,代码层面调用的接口文件里面的方法,实现偏好信息的配置(偏好修改)。
在创建所述接口文件的过程中,服务器40可以先通过Python创建对应的初始接口文件,如:a.file,(其中file可以是Java,或者iOS的.h文件)。然后再根据设置组的名称、配置选项的数量、参数类型以及对应的配置参数配置所述初始接口文件a.file,配置完成之后的a.file即是所述接口文件。具体的,可以向a.file中写入类型如下内容:
func int playConfgSpeed;
func void setPlayConfigSpeed:(int)speed;
获取初始速度的值,则可以直接用playConfgSpeed,用户修改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setPlayConfigSpeed。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40可预先定义所述DSL文件并根据所述DSL文件生成对应的接口文件,提高了用户偏好设置的开发效率。
如图10所示,所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00~S1002,其中:步骤S1000,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用户数据;及步骤S1002,将所述用户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40可以根据用户数据对所述用户进行个性化分析,并根据个性化分析为客户端20配置对应的初始文件,避免了用户对偏好设置编辑次数,提高了开发效率。减轻了服务器40的压力。
实施例三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的框图,该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如图11所示,该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1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10、配置模块1120、更新模块1130、监测模块1140和执行模块1150,其中:
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
配置模块1120,用于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更新模块1130,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监测模块1140,用于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
执行模块1150,用于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1130,还用于: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及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1150,还用于: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1150,还用于: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判断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是否成功;及如果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成功,则删除位于所述内存中的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1150,还用于:判断所述内存中是否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如果所述内存中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则将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作为所述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的合并参数,并将所述合并参数同步至服务器中。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900还可以包括创建模块,所述创建模块用于:预先定义DSL文件,其中,所述DSL文件包括配置选项的选项名称和配置参数的参数类型;读取所述DSL文件的文字内容,所述文字内容包括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及根据所述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创建所述接口文件。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9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用户数据;及将所述用户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
实施例四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适于实现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中,当客户端20指代硬件时,计算机设备1200可以为客户端20或客户端20的一部分。当客户端20指代应用程序APP时,计算机设备1200可以安装有该客户端20等。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12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设备、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工作站、虚拟现实设备,游戏设备、机顶盒、数字流媒体设备、车辆终端、智能电视、机顶盒、电子书阅读器等。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120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链接存储器1210、处理器1220、网络接口1230。其中:
存储器121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200的内部存储模块,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2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2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2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121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1200的内部存储模块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12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2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220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1200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计算机设备1200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20用于运行存储器12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
网络接口1230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230通常用于在计算机设备1200与其他计算机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接。例如,网络接口1230用于通过网络将计算机设备1200与外部终端相连,在计算机设备1200与外部终端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通信链接等。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图12仅示出了具有部件1210-1230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存储器1210中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220)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中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六的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包括客户端20和服务器40。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其中:
服务器40,用于:下发远程配置文件给所述客户端。
客户端20,用于:接收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客户端20,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客户端20,还用于: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
服务器40,还用于:接收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如图13所示,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施例还出示了服务器40和客户端20之间的交互流程图。
S1301,服务器40更新远程配置文件;
在初始状态下,服务器40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生成偏好信息的默认值并存储于S文件(远程配置文件)中。
S1302,服务器40下发远程配置文件给所述客户端;
S1303,客户端20接收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
当客户端20首次更新偏好配置时,S文件里的偏好设置信息会同步到用户端的A文件(第一配置文件)中。若同步失败,则A文件当中也会有默认值存在,例如,年龄默认为0。
S1304,客户端20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S1305,客户端20监测用于编辑所述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S1306,客户端20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S1307,客户端20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
S1308,客户端20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及
S1309,服务器40接收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当用户通过客户端20进行偏好修改的用户操作时,例如开启弹幕,这时会触发两个进程:
(1)偏好信息的配置(偏好修改):代码层面调用的接口文件里面的方法,实现偏好信息的配置。
(2)偏好信息的同步:客户端20可以生成本地文件B文件(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存储修改的偏好信息;将修改的偏好信息同步到客户端20并以此更新S文件,该S文件包括修改的以及未修改的偏好信息;将S文件中存储的全部偏好信息同步到客户端的A文件。其中,当客户端20读取偏好信息时,若客户端20中存在B文件,则首先读取B文件里的偏好信息,然后读取A文件中的其他偏好信息,若客户端20中不存在B文件,则读取A文件中的偏好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两个进程可以是先后关系或者同时触发。其中,这两个进程还可以是相分离的,即使信息同步失败,客户端20的配置也是能够完成。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服务器40还用于执行步骤S1400~S1404,其中:步骤S1400,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的用户数据;步骤S1402,接收所述客户端的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返回的所述用户数据;及步骤S1404,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所述初始文件为所述服务器初次提供给所述客户端的文件。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40还可以从客户端20中获取所述用户数据,并根据述用户数据配置对应的用户的对应的初始文件,并将初始文件发送到客户端20,解决了当前的用户偏好设置系统无法给对应的用户配置对应的偏好设置的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合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合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合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
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监测用于编辑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
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
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其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包括: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及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其中,所述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包括: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包括:
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到内存中;
判断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是否成功;及
如果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成功,则删除位于所述内存中的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包括:
判断所述内存中是否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
如果所述内存中包括这个配置选项的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则将最后一次编辑产生的配置参数作为所述多次编辑产生的多个配置参数的合并参数,并将所述合并参数同步至服务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创建用于偏好配置的接口文件,其中,创建所述接口文件的步骤包括:
预先定义DSL文件,其中,所述DSL文件包括配置选项的选项名称和配置参数的参数类型;
读取所述DSL文件的文字内容,所述文字内容包括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及
根据所述选项名称和参数类型,创建所述接口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用户数据;及
将所述用户数据发送到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
6.一种用户偏好设置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的远程配置文件;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更新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用于编辑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以及
执行模块,用于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以使所述服务器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其中,所述更新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及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其中,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第二配置文件中。
7.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其中:
所述服务器,用于:下发远程配置文件给所述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根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更新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包括配置选项及配置选项对应的配置参数;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其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更新当前偏好设置,包括:判断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获取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获取所述第一配置文件中除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之外的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及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的所有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和所述其他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监测用于编辑多个配置选项的用户操作,当监测到其中一个配置选项被编辑时,更新所述当前偏好设置并则执行以下操作: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以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暂存在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同步到所述服务器中;其中,所述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包括:判断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是否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如果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没有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则生成位于所述本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所述第二配置文件;及将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写入到所述第二配置文件中;及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并根据这个配置选项的配置参数更新所述远程配置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偏好设置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所述数据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的用户数据;
接收所述客户端的根据所述数据请求返回的所述用户数据;及
根据所述用户数据配置所述远程配置文件的初始文件,所述初始文件为所述服务器初次提供给所述客户端的文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09088.4A CN112507267B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09088.4A CN112507267B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7267A CN112507267A (zh) | 2021-03-16 |
CN112507267B true CN112507267B (zh) | 2023-01-20 |
Family
ID=7497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09088.4A Active CN112507267B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072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3249B (zh) * | 2021-09-18 | 2022-01-18 |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操作系统性能的调优方法、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116033B (zh) * | 2021-11-29 | 2024-02-23 | 中科曙光信息产业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配置修改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6290A (zh) * | 2018-02-07 | 2018-09-2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服务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
CN108600029A (zh) * | 2018-05-09 | 2018-09-28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814902A (zh) * | 2019-01-02 | 2019-05-28 |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44987A (zh) * | 2019-06-18 | 2019-09-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配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CN110401698A (zh) * | 2019-06-27 | 2019-11-01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任务异步分发的监控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0865835A (zh) * | 2019-10-15 | 2020-03-06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 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767062A (zh) * | 2019-03-13 | 2020-10-13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配置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11409088.4A patent/CN1125072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6290A (zh) * | 2018-02-07 | 2018-09-21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服务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
CN108600029A (zh) * | 2018-05-09 | 2018-09-28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814902A (zh) * | 2019-01-02 | 2019-05-28 | 深圳市买买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767062A (zh) * | 2019-03-13 | 2020-10-13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应用配置数据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44987A (zh) * | 2019-06-18 | 2019-09-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配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CN110401698A (zh) * | 2019-06-27 | 2019-11-01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任务异步分发的监控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0865835A (zh) * | 2019-10-15 | 2020-03-06 |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 | 配置文件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07267A (zh) | 202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7019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lizing test environments | |
CN112507267B (zh) | 用户偏好设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05755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ustomized visualization component | |
US11882154B2 (en) | Template representation of security resources | |
US20170134364A1 (en) | Note update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312083B (zh) | 应用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7590110B (zh) | 文本显示方法及装置 | |
KR20110123867A (ko) | 웹 어플리케이션 실행 장치 및 그의 웹 어플리케이션 관리 방법 | |
CN113971191A (zh) | 一种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970192B (zh) | 基于会话群组的信息编辑方法及装置 | |
CN113268232B (zh) | 一种页面皮肤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20342644A1 (en) | Branching and merging in a design interface | |
CN116560716A (zh) | 一种app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543109A (zh) | 一种云主机创建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Hossain | CORS in Action: Creating and consuming cross-origin apis | |
CN112487218B (zh) | 内容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269664B (zh) | 云服务器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5382216A (zh) | 一种可视化游戏数据调试方法和系统 | |
CN114489674A (zh) | 动态数据模型的数据校验方法和装置 | |
WO2017096889A1 (zh) | 系统升降级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357937B (zh) | 网页管理端创建方法及装置 | |
CN111008025A (zh) | 字体静默安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ause | Programming web applications with node, express and pug | |
CN118427159B (zh) | 一种预训练模型文件管理方法、程序产品、装置及介质 | |
CN113515712B (zh) | 集成系统的页面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