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4473A -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4473A
CN112504473A CN202011388341.2A CN202011388341A CN112504473A CN 112504473 A CN112504473 A CN 112504473A CN 202011388341 A CN202011388341 A CN 202011388341A CN 112504473 A CN112504473 A CN 112504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object
fire
temperature data
data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83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04473B (zh
Inventor
周春游
徐狄权
杨志强
卢伍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g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83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4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4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04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4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08B17/125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by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detect fire or smo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火情检测方法包括: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确定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基于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上述方案,提高了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火情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火灾具有严重的破坏性,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火灾的损失,通常需对火灾进行提前探测与识别。由于红外热成像的特性,物体温度越高,所发出的红外光越强,在热成像图像中的画面灰度就越高,具体通过红外热像仪接收目标对象的红外辐射能量,以在热像仪图像上检测出是否发生火情。但是,由于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强度随着距离增大而衰减,使得同一温度的物体,在热成像图像中,远距离的灰度比近距离的灰度低,导致近距离的火灾检测出现误报,远距离的火灾检测出现漏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情检测方法,所述火情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确定与所述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包括:
通过测距仪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或者,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高度及夹角获取所述探测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距离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为正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包括:
将所述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所述K个宏块的每个宏块中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M为大于1的正整数,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若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满足预设要求,判定目标对象为火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热像仪获得多帧温度数据图像,并将每帧温度数据图像均划分为M个宏块;
在所述每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确认所述M个宏块中温度值均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宏块,共确认K个宏块;
确定出所述K个宏块中第一宏块在所述多帧温度数据图像中对应的第一温度值;
获取多个所述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并确定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确定所述第一宏块的波动特征,共获得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比值,则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性满足预设要求,判定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包括:
确定L个像素点中第一像素点在第一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二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L个像素点为所述K个宏块的第一宏块中大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的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二位置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且所述第二位置包含目标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前后两帧温度数据图像之间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共获得所述L个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具有波动特征;
统计所述第一宏块中具有波动特征的像素点个数;
若所述像素点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确定所述第一宏块表征的第一子目标对象为火情。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火情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火情检测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火情检测方法。
上述方案,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确定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基于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能够通过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调整温度灵敏度值,根据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实现了根据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避免因探测距离不同而导致的误报或漏报,提高了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中计算探测距离的简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火灾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火情检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火情检测装置,例如,火情检测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执行,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火情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为了扩大火灾检测范围,本实施例采用带云台的火情检测装置进行火情检测,随着云台的转动巡检,火情检测装置所探测的距离有所变化。由于红外热成像的特性,物体温度越高,所发出的红外光越强,在热成像图像中的画面灰度就越高,火情检测装置在探测过程中获取目标对象的热成像图像。具体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其中,温度数据图像反映了目标对象所发出的红外光强度,若目标对象所发出的红外光强度越强,说明目标对象的温度越高,则目标对象发生火情的概率更大,反之亦然。当然,本实施例也可通过温度数据图像中目标对象对应的像素点的灰度反应目标对象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的方式,还可应用具有红外摄像功能的摄像机采集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具体可以为单目热成像摄像机或者双目摄像机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S102: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随着云台的转动巡检,火情检测装置中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有所改变,为了避免探测距离不同而导致火情的误报或漏报,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
S103: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基于S102中获取的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其中,探测距离和温度灵敏度值为正相关。
具体地,可通过调用探测距离和温度灵敏度值的对应表获知当前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或者,通过探测距离和温度灵敏度值的拟合曲线获知当前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其中,探测距离和温度灵敏度值的对应表及拟合曲线可以通过实验测试获得,探测距离和温度灵敏度值的对应表及拟合曲线可预先存储在火情探测装置中。
S104:基于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为了避免采用同一温度灵敏度值对温度数据图像进行分析而导致火情漏报或误报的情况,本实施例基于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以根据当前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判断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若是,则执行S105,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发生火情,若否,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未发生火情。
S105:若是,则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上述方案中,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确定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基于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能够通过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调整温度灵敏度值,根据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实现了根据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避免了因为探测距离不同而导致的误报或漏报,提高了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请继续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本实施例S201的详细描述可参阅上述实施例S101的详细描述,对此不进行赘述。
S202:通过测距仪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本实施例的火情检测装置自带测距仪,火情检测装置的测距仪在云台的转动巡检带动下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直接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S203: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本实施例S203的详细描述可参阅上述实施例S103的详细描述,对此不进行赘述。
S204:将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K个宏块中每个宏块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
为了获知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本实施例可将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
其中,温度数据图像中包括N个像素点,N为大于1的正整数,K个宏块的每个宏块中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
对于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一方面,可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得多帧温度数据图像,并将每帧温度数据图像均划分为M个宏块,例如,红外热像仪获取8帧温度数据图像,将8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的每帧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4个宏块,分别编号为A~D;在每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确认M个宏块中温度值均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宏块,共确认K个宏块,继续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确定出宏块A在8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的温度值均大于温度灵敏度值,则K个宏块为8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的宏块A,共8个;确定出K个宏块中第一宏块在多帧温度数据图像中对应的的第一温度值,例如,确定宏块A在每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作为第一温度值,得到8个第一温度值;获取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并确定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基于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确定第一宏块的波动特征,共获得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
另一方面,可通过确定K个宏块中第一宏块中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L个像素点中第一像素点在第一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像素点在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得包括目标对象的第二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二位置;基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前后两帧温度数据图像之间的温度差值,确定第一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共获得L个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火情并不是突然事件,而需经过一定的过程才会形成火情,因此,云台带动火情检测装置在巡检过程中,获取的前后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目标对象存在的差异,即为波动特征,差异包括像素点温度的差异或温度数据图像中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像素点个数差异等。
S205:判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基于S204中确定的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判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则执行S206,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发生火情,若否,则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未发生火情。
其中,一方面,可基于上述S204获取的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及S202中获取的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判断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具体地,火灾检测装置判断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若比值大于预设比值,则目标对象发生火情;若比值小于预设比值,则目标对象未发生火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表征第一温度值的波动幅度,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越大表示第一温度值的波动幅度越大,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越小表示第一温度值的波动幅度越小。火灾检测装置利用第一宏块中第一温度值的波动幅度大小确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在具体实施例中,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在火灾检测装置中设定预设比值,也即预设波动幅度。
另一方面,可基于上述S204获取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前后两帧温度数据图像之间的温度差值,判断温度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差值,若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差值,确定第一像素点具有波动特征,统计第一宏块中具有波动特征的像素点个数,若像素点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确定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S206:若是,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上述方案中,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通过测距仪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将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K个宏块中每个宏块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判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为火情。能够通过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调整温度灵敏度值,根据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实现了根据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避免了因为探测距离不同而导致的误报或漏报,提高了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请继续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S302:获取红外热像仪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红外热像仪的高度及夹角获取探测距离。
本实施例中的火情检测设备不带测距仪,虽无法直接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但由于云台的转动巡检带动红外热像仪转动,使得红外热像仪的朝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来越小,探测距离越来越大,可通过获取红外热像仪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并根据红外热像仪的高度及夹角获取探测距离。
具体地,可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火情检测方法中计算探测距离的简易示意图。由于火情检测装置的高度固定,即高度h已知,而红外热像仪的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云台当前位置的竖直角度α,因此,探测距离满足下式:
L=h/tanα
其中,L为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h为火情检测装置的高度,α为云台当前位置的竖直角度。
S303: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S304:将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K个宏块中每个宏块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
S305:判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S306:若是,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本实施例S301及S303~S306的详细描述可参阅上述实施例S201及S203~S206的详细描述,对此不进行赘述。
上述方案中,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获取红外热像仪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红外热像仪的高度及夹角获取探测距离,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将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K个宏块中每个宏块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判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是否满足预设要求,若是,判定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目标对象为火情。能够通过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调整温度灵敏度值,根据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实现了根据探测距离动态调整温度灵敏度值,避免了因为探测距离不同而导致的误报或漏报,提高了火情检测的准确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本申请的火情检测装置50包括图像获取模块51、距离获取模块52、确定模块53以及判断模块54。
其中,图像获取模块51,用于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距离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红外热像仪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确定模块53,用于确定与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判断模块54,用于基于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电子设备6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61和处理器62,处理器62用于执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火情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电子设备6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型计算机、服务器,此外,电子设备60还可以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处理器6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61以实现上述任一火情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6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6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6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6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运行的程序指令701,程序指令701用于实现上述任一火情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的功能或包含的模块可以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上文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1)

1.一种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情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确定与所述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包括:
通过测距仪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或者,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朝向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根据所述红外热像仪的高度及夹角获取所述探测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距离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为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包括:
将所述温度数据图像划分为M个宏块,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其中,所述K个宏块的每个宏块中包括温度值大于温度灵敏度值的至少一个像素点,M为大于1的正整数,K为不大于M的正整数;
若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满足预设要求,判定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热像仪获得多帧温度数据图像,并将每帧温度数据图像均划分为M个宏块;
在所述每帧温度数据图像中确认所述M个宏块中温度值均大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的宏块,共确认K个宏块;
确定出所述K个宏块中第一宏块在所述多帧温度数据图像中对应的第一温度值;
获取多个所述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并确定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基于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确定所述第一宏块的波动特征,共获得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多个第一温度值的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比值;
若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比值,则所述K个宏块的波动特性满足预设要求,判定目标对象发生火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个宏块中K个宏块的波动特征,包括:
确定L个像素点中第一像素点在第一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一像素点在第二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二位置,其中,所述L个像素点为所述K个宏块的第一宏块中大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的像素点,所述第一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图像中的第二位置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所述第二位置包含目标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前后两帧温度数据图像之间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共获得所述L个像素点的位置波动特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第一像素点具有波动特征;
统计所述第一宏块中具有波动特征的像素点个数;
若所述像素点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确定所述第一宏块表征的第一子目标对象为火情。
9.一种火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目标对象的温度数据图像;
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红外热像仪与所述目标对象之间的探测距离;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探测距离对应的温度灵敏度值;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温度灵敏度值分析所述温度数据图像,以判断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火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火情检测方法。
CN202011388341.2A 2020-12-01 2020-12-01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04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8341.2A CN112504473B (zh) 2020-12-01 2020-12-01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8341.2A CN112504473B (zh) 2020-12-01 2020-12-01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473A true CN112504473A (zh) 2021-03-16
CN112504473B CN112504473B (zh) 2022-08-09

Family

ID=7496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8341.2A Active CN112504473B (zh) 2020-12-01 2020-12-01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44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883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火情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912185A (zh) * 2024-03-19 2024-04-19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系统及远近火焰识别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10207U (zh) * 1986-03-25 1987-12-16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余火探测仪
US20100117839A1 (en) * 2008-11-11 2010-05-13 Lee Yeu Y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ire
CN105572680A (zh) * 2014-10-08 2016-05-11 上海新跃仪表厂 高层建筑火情定位系统与方法
CN108089452A (zh) * 2017-12-17 2018-05-29 长沙修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现场监测及安防系统
CN108335454A (zh) * 2018-01-15 2018-07-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情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210207U (zh) * 1986-03-25 1987-12-16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余火探测仪
US20100117839A1 (en) * 2008-11-11 2010-05-13 Lee Yeu Yo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ire
CN105572680A (zh) * 2014-10-08 2016-05-11 上海新跃仪表厂 高层建筑火情定位系统与方法
CN108089452A (zh) * 2017-12-17 2018-05-29 长沙修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功能现场监测及安防系统
CN108335454A (zh) * 2018-01-15 2018-07-2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火情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8830A (zh) * 2021-05-31 2021-10-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火情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38830B (zh) * 2021-05-31 2023-05-1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火情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7912185A (zh) * 2024-03-19 2024-04-19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火焰探测系统及远近火焰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473B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6582B (zh) 摄像装置及聚焦控制方法
US10318976B2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measurement data of an item
KR101560866B1 (ko) 피부색 영역 및 얼굴 영역에 기초한 뷰포인트 검출기
CN112504473B (zh) 火情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488872B2 (en) Stereo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tereo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90378294A1 (en) Stereo camera and height acquisition method thereof and height acquisition system
KR20170020736A (ko) 이미지에 의한 공간 파라미터 결정 방법, 장치, 단말기기,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11458039A (zh) 基于红外测温摄像头的增强现实的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JP2019102987A (ja) 撮像処理プログラム、撮像処理方法、及び撮像処理装置
CN110348257B (zh) 一种条码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10708463B (zh) 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2458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thesizing omni-directional parallax view,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351209B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外置镜头、控制镜头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302526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an object in a scene of a captured image
CN109598763B (zh) 摄像头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7580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61741A (zh) 目标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2906651B (zh) 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598610A (zh) 一种深度图像获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29651B (zh) 光强值的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6054B (zh) 一种虹膜图像采集方法及终端
EP3890418A1 (en) Beam scanning range determin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395511B (zh) 鱼眼镜头的解像力测试方法及其系统和平台以及电子设备
JP2018117191A (ja) 携帯端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端末の制御方法
US9674454B2 (en) Light metering methods and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Room 201, Building A,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Industrial Park, No. 858, Jianshe 2nd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225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g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87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