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698A -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698A
CN112492698A CN202011198055.XA CN202011198055A CN112492698A CN 112492698 A CN112492698 A CN 112492698A CN 202011198055 A CN202011198055 A CN 202011198055A CN 112492698 A CN112492698 A CN 112492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delay
delay service
link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8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刘明
袁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98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98A/zh
Priority to EP21884732.5A priority patent/EP420359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6755 priority patent/WO2022089002A1/zh
Priority to US18/022,78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3704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04W72/51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for low-latency requirements, e.g. URL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在本发明中,通过实时评估并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相关链路之间的映射,实现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进行低时延业务的传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低时延业务接入要求。

Description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下一代WIFI标准(IEEE 802.11be)提出多链路(Multi-link)操作与通信技术。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多链路操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多链路设备(MLD)具有多个附属的站点(STA),对于所附属的站点都是接入点(AP)的MLD是AP多链路设备(AP MLD),而对于所附属的站点都是非接入点(non-AP)站点的MLD是非AP多链路设备(Non-AP MLD)。图中non-AP MLD中的STA可分别关联于AP MLD中的相应AP,每条链路可以有自己对应的通信信道。如果不根据业务类型及QoS要求对各通信链路进行有区分的接入,难以体现多链路在低时延业务承载方面的优势。
WIFI(Wireless Fidelity)目前的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Enhanced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EDCA)机制因采用基于竞争的信道接入方法,无法严格保证满足低时延业务的传输要求;而混合协调功能(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HCF)可控信道接入(HCF 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HCCA)在数据传输一旦受到重叠基本服务集(Overlapping basic service set,OBSS)等干扰其可靠性与健壮性都大大下降,且应用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WIFI信道接入机制难以满足低时延业务接入要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包括: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包括:根据至少以下之一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信道接入方式、信道环境、链路负载或性能统计信息、准入控制、低时延业务优先级、特定服务质量QoS类型业务接入;将确定的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组成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包括: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和/或配置参数,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之间的多条链路中按照至少以下之一的选取规则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是否支持所述低时延业务对应的优先级、优先级队列或信道接入参数;是否采用准入控制策略;是否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BSS负载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吞吐量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要求;丢包和/或重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是否限制所述特定QoS类型业务接入;上行或下行方向的时延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时延参数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有AC(AccessController)的接入时延、特定AC的接入时延、传输时延、BSS内部时延、BSS外部时延、可达的最优时延;时延参数的值为以下之一:平均时延、最大时延、特定百分位的时延。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包括:对所述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接入时段和/或接入信道。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后,还包括: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实时监测所述选取规则所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如果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发生更新,则重新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如果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没有发生更新,则继续保留原有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包括: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其中,所述多个工作链路在不同的时间段为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将所述低时延业务流映射到所有工作链路,并根据不同时段选择属于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工作链路作为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链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将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流量标识TID与所选取的一条或多条所述特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映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发生更新时,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重新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至少以下之一:对于下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之间的映射;对于上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或,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映射模块,用于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评估并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相关链路之间的映射,实现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进行低时延业务的传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低时延业务接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多链路操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设备通信链路集分类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实时评估与更新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工作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低时延支持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运行在多链路设备(MLD)上。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步骤S204,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步骤S206,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2中,可根据至少以下之一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信道接入方式、信道环境、链路负载或性能统计信息、准入控制、低时延业务优先级、特定服务质量QoS类型业务接入;将确定的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组成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2中,可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和/或配置参数,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之间的多条链路中按照至少以下之一的选取规则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是否支持所述低时延业务对应的优先级、优先级队列或信道接入参数;是否采用准入控制策略;是否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BSS负载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吞吐量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要求;丢包和/或重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是否限制所述特定QoS类型业务接入;上行或下行方向的时延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其中,时延参数类型可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有AC的接入时延、特定AC的接入时延、传输时延、BSS内部时延、BSS外部时延、可达的最优时延等,各种类型的时延参数可包括平均时延、最大时延、特定百分位的时延等。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可包括:对所述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接入时段和/或接入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2之后,还可包括: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实时监测所述选取规则所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如果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发生更新,则重新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如果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没有发生更新,则继续保留原有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4中,可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其中,所述多个工作链路在不同的时间段为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可包括:将所述低时延业务流映射到所有工作链路,并根据不同时段选择属于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工作链路作为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链路。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可包括:将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流量标识与所选取的一条或多条所述特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映射。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4之后,还可包括:当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发生更新时,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重新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至少以下之一:对于下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之间的映射;对于上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或,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位于多链路设备中,例如,位于AP多链路设备或非AP多链路设备中,或者与多链路设备合设。如图3所示,该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100可包括确定模块10、映射模块20和传输模块30。
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映射模块20用于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传输模块30用于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场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针对目前WIFI在信道接入机制难以满足低时延业务接入要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多链路的低时延业务传输机制,对于多个链路按照通信环境以及接入方法与策略区分链路,实时评估并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通过低时延业务流与相关链路之间的映射实现低时延业务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进行低时延业务的传输。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402中,根据信道接入方法、信道环境、链路负载或性能统计信息、是否支持准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是否支持低时延业务优先级、是否限制特定QoS(服务质量)类型业务接入等一种或多种情况确定是否是支持低时延业务的链路(简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当前多链路设备(MLD)所有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形成一个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MLD通信链路集分类及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之间的通信链路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支持的多链路集:表示两个相互通信的MLD设备之间所支持的通信链路集合;
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表示符合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接入条件的链路集合;
使能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表示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已有低时延业务接入的链路集合;
特定业务对应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表示使能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支持特定低时延业务流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合。
在本实施例,步骤S402可具体包括: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和/或配置参数,从需接入低时延业务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MLD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之间所支持的多条链路中按照以下的一条或多条规则来确定是否是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1)是否支持低时延业务对应的优先级、优先级队列与信道接入参数;
(2)是否采用严格的准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策略;
(3)是否采用优化低时延业务接入的信道接入方法,包括是否在接入时间和/或接入信道上对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进行区分,其中,在接入时间(或信道)上对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进行区分是指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接入时段(或子信道/辅信道),且接入时段(或子信道/辅信道)可控或可配置;
(4)当前链路所在的BSS负载(BSS Load)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
(5)当前可达的吞吐量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要求;
(6)当前在特定时间段内的丢包和/或重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
(7)是否限制特定QoS类型业务接入;
(8)上行或下行方向的时延性能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其中时延参数类型包括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所有AC的接入时延、特定AC的接入时延、传输时延、BSS内部时延、BSS外部时延、可达的最优时延等,各种类型的时延参数可包括平均时延、最大时延、特定百分位的时延等。
在本实施例中,多链路设备(MLD)还可基于网络链路的当前运行状况对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更新。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实时评估与更新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多链路设备集基于信道接入方法、信道环境、链路负载或性能统计信息、是否支持准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是否支持特定QoS类型业务接入等是否发生变化进行更新,具体可包括:
(1)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和/或配置参数从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选取规则条目中选取规则及相关的参数;
(2)按照所选取的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与相关参数情况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3)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实时监测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如果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发生更新,则重新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如果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不发生更新,则继续保留原有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步骤S404,实现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及通信。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402中,当MLD的某个站点(STA)发起低时延业务接入请求时,首先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与网络环境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如果当前MLD不存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则拒绝该请求;如果当前MLD存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则接受该请求,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业务流与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一种是低时延业务流与所有工作链路之间的映射,另一种是低时延业务流与特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无论采用哪种映射方式,在低时延业务接入过程中都保证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中进行低时延业务的传输。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方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对于多链路设备(MLD),可在多链路操作模块中集成低时延业务链路选择模块与业务流到链路映射模块,用于执行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以及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并在业务流接入过程中选定所映射的一个或多个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传输。对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AP MLD)以及它所关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Non-AP MLD),低时延业务链路选择模块可在AP MLD和/或Non-AP MLD中实现,而业务流到链路映射模块在AP MLD和Non-AP MLD中都实现,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需在AP MLD和/与Non-APMLD之间协商确定。对于下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AP MLD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Non-AP MLD协商确定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并在业务流接入过程中由AP MLD选定所映射的一个或多个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传输。对于上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Non-APMLD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AP MLD协商确定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或者由AP MLD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Non-AP MLD协商确定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其中,Non-AP MLD需上报上行方向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并在业务流接入过程中Non-AP MLD选定所映射的一个或多个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传输。如图7所示,LINK2、LINK3、LINK4是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低时延业务流1在LINK3与LINK4传输,而低时延业务流2在LINK2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低时延业务与相关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方法可具体包括低时延业务与工作链路的映射及通信以及低时延业务与低时延支持链路的映射及通信。
1.低时延业务与工作链路的映射及通信。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工作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方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首先进行低时延业务流与所有工作链路之间的映射,在通信过程中只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链路进行通信,其中所选择的通信链路可以随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变化而相应更新。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把低时延业务流映射到所有的工作链路,即LINK1、LINK2、LINK3、LINK4,而在时间段1只有LINK3与LINK4是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则在低时延业务实际传输过程中只选择LINK3和/或LINK4进行传输;在时间段2只有LINK2与LINK3是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则在低时延业务实际传输过程中只选择LINK2和/或LINK3进行传输。
2.低时延业务与低时延支持链路的映射及通信。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时延业务与低时延支持链路的映射及通信方式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首先进行低时延业务流与特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选取MLD中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进行低时延业务的接入,假设该低时延业务的流量标识为TID,则实现TID与所选取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LINK)之间的映射(TID-LINK-MAPPING);在低时延业务接入及通信过程中,如果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发生更新,则重新进行TID与所选取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LINK)之间的映射(TID-LINK-MAPPING),通过链路映射协商机制动态进行调整。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进行低时延业务流到特定低时延链路的映射,比如在时间段1低时延业务流1映射到LINK4,低时延业务流2映射到LINK3;但当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发生变化时则重新进行映射,比如在时间段2,LINK2与LINK3是低时延支持链路,则MLD1与MLD2通过协商确定低时延业务流1映射到LINK2,在协商成功后,通过LINK2进行低时延业务流2的传输。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链路的低时延业务传输机制,对于多个链路按照通信环境以及接入方法与策略区分链路,实时评估并确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通过低时延业务流与相关链路之间的映射实现低时延业务在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链路进行低时延业务的传输。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包括:
根据至少以下之一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信道接入方式、信道环境、链路负载或性能统计信息、准入控制、低时延业务优先级、特定服务质量QoS类型业务接入;
将确定的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组成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包括:
按照低时延业务的QoS要求和/或配置参数,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之间的多条链路中按照至少以下之一的选取规则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是否支持所述低时延业务对应的优先级、优先级队列或信道接入参数;
是否采用准入策略;
是否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
BSS负载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
吞吐量是否满足所述低时延业务的要求;
丢包和/或重传次数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
是否限制所述特定QoS类型业务接入;
上行或下行方向的时延是否满足低时延业务的接入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时延参数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有AC的接入时延、特定AC的接入时延、传输时延、BSS内部时延、BSS外部时延、可达的最优时延;时延参数的值为以下之一:平均时延、最大时延、特定百分位的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采用优化所述低时延业务接入的所述信道接入方式,包括:
对所述低时延业务类型与其他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接入时段和/或接入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后,还包括:
根据当前网络状况实时监测所述选取规则所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如果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发生更新,则重新确定当前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如果所选取规则涉及的通信环境及相关参数没有发生更新,则继续保留原有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包括:
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其中,所述每个工作链路在其对应的时间段内为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
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多个工作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
将所述低时延业务流映射到所有工作链路,并根据不同时段选择属于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一条或多条工作链路作为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特定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
将所述低时延业务的流量标识与所选取的一条或多条所述特定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进行映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发生更新时,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重新建立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和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协商,在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建立映射,包括至少以下之一:
对于下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之间的映射;
对于上行的低时延业务流,由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或,由所述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并与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低时延业务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的映射。
13.一种多链路低时延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之间的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
映射模块,用于建立低时延业务流与所述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集中的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之间的映射;
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一条或多条低时延业务支持链路上进行所述低时延业务流的传输。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98055.XA 2020-10-30 2020-10-30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2492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8055.XA CN11249269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EP21884732.5A EP4203595A4 (en) 2020-10-30 2021-09-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LINK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PCT/CN2021/116755 WO2022089002A1 (zh) 2020-10-30 2021-09-06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US18/022,784 US20230337048A1 (en) 2020-10-30 2021-09-06 Multi-link low-d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8055.XA CN11249269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698A true CN112492698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2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8055.XA Pending CN112492698A (zh) 2020-10-30 2020-10-30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37048A1 (zh)
EP (1) EP4203595A4 (zh)
CN (1) CN112492698A (zh)
WO (1) WO2022089002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5124A (zh) * 2021-11-03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89002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WO2022217612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CN115277467A (zh) * 2022-07-29 2022-11-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网关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网关和存储介质
WO2023283949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3053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15683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312373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源状态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7261A1 (en) * 2022-07-07 2024-01-11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equest and report of mld level statistic and delay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9572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Idac Holdings, Inc. Low latency data communications utilizing advanced coding
US10951366B2 (en) * 2018-02-16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collision management
US11202286B2 (en) * 2018-07-11 2021-12-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multi-link setup between a multi-link access point (AP) logical entity and a multi-link non-AP logical entity
SG10201810792SA (en) * 2018-11-30 2020-06-29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 multi-band traffic streams
CN112492698A (zh) * 2020-10-30 2021-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9002A1 (zh) * 2020-10-30 2022-05-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WO2022217612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WO2023283949A1 (zh) * 2021-07-16 2023-01-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5124A (zh) * 2021-11-03 2022-02-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5124B (zh) * 2021-11-03 2023-05-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053A1 (zh) * 2021-11-15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15683A1 (zh) * 2021-12-21 2023-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模式的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3123738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源状态调整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277467A (zh) * 2022-07-29 2022-11-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网关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网关和存储介质
CN115277467B (zh) * 2022-07-29 2023-10-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家庭网关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网关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9002A1 (zh) 2022-05-05
EP4203595A1 (en) 2023-06-28
EP4203595A4 (en) 2024-02-28
US20230337048A1 (en)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2698A (zh) 多链路低时延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KR102573498B1 (ko) 대화전 청취 파라미터 처리 방법, 및 경쟁 윈도우 조정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0731092B (zh) 实现关于相邻小区中无线电帧配置的信息的交换
US8355748B2 (en) Multi-mode control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EP2816833B1 (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for dual-access-technology cells
US828998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tilizing a single antenna with multiple channels and the devices thereof
CN110574479B (zh) 随机接入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57117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acro base station, macro terminal,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terminal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hierarchical cellular network
CN110139325B (zh) 一种网络参数调优方法及装置
CN102084678B (zh) 用于识别对于其而言必须由中继器来中继在至少一个终端与基站之间传送的信号的所述至少一个终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119312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uplink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aster unit and slave unit thereof
WO202206850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53350B (zh) 无线电接入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的协作系统及方法
US9622115B2 (en) Channel negoti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968013A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Lopez-Aguilera et al. An asymmetric access point for solving the unfairness problem in WLANs
WO2022118083A1 (en) Dynamic multi-access policy generation
US10555215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llocation method
CN114667798A (zh) 通信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WO2021254459A1 (zh) 链路可达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882506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transfer of data from a mobile terminal to a base station
Kumar et al. Globally optimal user-network association in an 802.11 WLAN & 3G UMTS hybrid cell
CN108024378B (zh) 一种数据包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Zhu et al. A multi-AP architecture for high-density WLANs: protoco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KR102552869B1 (ko) 5g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lte 및 nr 액세스간 트래픽 경로 제어를 위한 기구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