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1700B -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1700B
CN112491700B CN202011472335.5A CN202011472335A CN112491700B CN 112491700 B CN112491700 B CN 112491700B CN 202011472335 A CN202011472335 A CN 202011472335A CN 112491700 B CN112491700 B CN 112491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witched
link
convergence layer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23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1700A (zh
Inventor
王君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anchuang Q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anchuang Q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anchuang Q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23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1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1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1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1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1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服务器根据汇聚层交换机中的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将接入层交换机中需要通过第二交换机发送的数据,经由与第一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由于,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因此,能够在第二交换机发生故障之前,完成通信路径的切换,减少因为设备故障所需要的切换时间。

Description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企业级网络架构中,会使用到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热备份路由协议)或者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等负载均衡技术,上述协议只有设备故障瘫痪或者与上层网络完全不可达的时候,才会进行通信路径的切换。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由于需要设备故障瘫痪或者与上层网络完全不可达才进行通信路径的切换,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异常状况进行感知,继而通信路径的切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
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若是,则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包括:
获取各所述汇聚层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其中,各所述种类的状态参数配置有对应的阈值;
针对每个所述汇聚层交换机,将所述汇聚层交换机的状态参数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的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第一交换机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指令还携带有待切换设备数量,其中,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用于指示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数据的设备中,需要进行通信链路切换的设备数量,所述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生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其中,所述异常状态参数为与所述待切换链路通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中,存在异常的状态参数;
根据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得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所述汇聚层交换机配置有基于网络带宽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述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中未包括网络带宽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应用于接入层交换机,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且与多个聚合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为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系统,所述网络路径调整系统包括服务器、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以及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
所述服务器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
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若是,则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所述接入层交换机接收所述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包括:
异常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
接口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应用于接入层交换机,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且与多个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为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
路径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服务器所执行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或者接入层交换机所执行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服务器所执行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或者接入层交换机所执行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服务器根据汇聚层交换机中的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将接入层交换机中需要通过第二交换机发送的数据,经由与第一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由于,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因此,能够在第二交换机发生故障之前,完成通信路径的切换,减少因为设备故障所需要的切换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装置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装置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1-异常确定模块;1102-接口确定模块;1103-指令发送模块;2101-指令接收模块;2102-路径切换模块;120-存储器;130-处理器;140-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相关技术中,企业级网络架构会使用到HSRP或者VRRP等负载均衡技术,上述协议只有设备故障瘫痪或者与上层网络完全不可达的时候,才会进行通信路径的切换。
然而,从发现设备故障瘫痪或者上层网络完全不可达,到完成通信路径的切换期间,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该期间的网络都是不可用的,继而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例如,出现数据丢包的现象。
鉴于此,为了至少部分改善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中,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接入层交换机通过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
该服务器通过监测汇聚层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当检测到至少有一种状态参数存在异常的第二交换机时,则发送切换指令,使得接入层交换机将与第二交换机处于工作状态的待切换链路切换至其他通信链路,以达到在发生故障之前,提前将通信路径进行切换的目的。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企业级网络架构,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企业级网络架构进行示例性介绍。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企业级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PC、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网关。其中,PC通过网关访问骨干网络,例如,该骨干网络可以电信骨干网络或者移动骨干网络。因此,当PC需要访问骨干网络时,需要经过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以及网关。
该网络架构中的接入层交换机,用于直接面向用户的PC连接,提供在本地网段访问应用系统的能力,即通过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将PC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以解决相邻用户之间的互访需求。
汇聚层交换机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点,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骨干网络的上行链路,因此汇聚层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比较,需要更高的性能和交换速度以及更少的接口。其中,接入层交换机与汇聚层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处于trunk模式,使得同一接口允许不同的VLAN通过。
请参照图2,为上述服务器所执行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将对该方法包括各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其中,该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接入层交换机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如图2所示,该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1A,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
其中,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可以是,但不限于,内存使用率、主板温度、CPU使用率、网络使用率。
发明人研究发现,内存使用率、主板温度、CPU使用率、网络使用率超过高时,会造成部分设备资源过度利用,部分设备资源使用不足,从而让负载压力过大的机器出现设备故障或者传输故障等。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服务器获取各汇聚层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其中,各种类的状态参数配置有对应的阈值。
该服务器针对每个汇聚层交换机,将汇聚层交换机的状态参数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多个汇聚层交换机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
即针对每个汇聚层交换机,只要该汇聚层交换机有一种状态状态参数超过该状态参数对应的阈值,则将其归类到第二交换机;反之,则将其归类到第一交换机。
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通过基于计算机语言Python的snmp工具获取各汇聚层交换机的状态参数。
步骤S102A,确定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
其中,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示例性的,请再次参照图1,假定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以及汇聚层交换机SW2建立有通信链路。其中,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允许虚拟局域网VLAN1、VLAN2的数据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1中包括PC1、虚拟局域网VLAN2中包括PC3。
并且,PC1以及PC3访问骨干网络时,将通信数据经由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即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处于工作状态。
应理解的,接入层交换机SW3还可以通过其他通信链路与其他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但仅仅作为冗余的备份路径,即未处于工作状态。
请再次参照图1,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2之间的通信链路,允许虚拟局域网VLAN3的数据通过。
若汇聚层交换机SW1的CPU使用率为93%,超过了90%的阈值,则将汇聚层交换机SW1归类到第二交换,相对应的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为待切换链路。
为了避免汇聚层交换机SW1因为CPU的负载过高发生故障,需要在汇聚层交换机SW1发生故障之前,将需要经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到其他通信链路。
即将虚拟局域网VLAN1和/或VLAN2中的通信数据,经其他通信链路发送后,可以缓解汇聚层交换机SW1的CPU负载,减少汇聚层交换机SW1发生故障的概率。
步骤S103A,若是,则向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
其中,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
同样以上述汇聚层交换机SW2为例,由于汇聚层交换机SW2所有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小于对应的阈值,则将汇聚层交换机SW2归类为第一交换机。因此,可以将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到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2之间的通信链路,即汇聚层交换机SW2为目标交换机。
因此,该服务器可以向接入层交换机SW3发送切换指令,其中,该切换指令可以携带上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
接入层交换机SW3在接收到切换指令后,根据携带的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将需要经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的数据,经由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2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
因此,该服务器根据汇聚层交换机中的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将接入层交换机中需要通过第二交换机发送的数据,经由与第一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由于,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因此,能够在第二交换机发生故障之前,完成通信路径的切换,减少因为设备故障所需要的切换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更小颗粒度的路径切换,该服务器配置有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其中,异常状态参数为与待切换链路通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中,存在异常的状态参数。
因此,该服务器获取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根据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得待切换设备数量;并将待切换设备数量携带在切换指令中,一同发送给接入层交换机。
请再次参照图1,接入层交换机SW3面向用户端接入有3台PC,分别为PC1、PC2、PC3。其中,PC1位于VLAN1,通过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数据,PC3位于VLAN2,同样通过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1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数据。
若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为1:1,即若汇聚层交换机SW1有1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则将1台PC(PC1或者PC2)的所发送的数据,经由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2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若汇聚层交换机有2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则将2台PC(PC1以及PC2)的所发送的数据,经由接入层交换机SW3与汇聚层交换机SW2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
当然,上述对应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汇聚层交换机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发生故障的概率成正相关,因此,根据汇聚层交换机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确定需要调整路径的设备数量。
当然,上述设备可以时PC,还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等。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各汇聚层交换机配置有基于网络带宽的路径切换协议。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前的路径切换协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端口聚合协议进行负载均衡配置后,仅针对接口带宽进行负载均衡配置,并未考虑内存、主板温度、CPU等因素,这就使得部分交换机本身带宽使用率并不高,但是内存使用率过高。但按照端口聚合协议的路径切换策略,会继续将流量分配给这台存在潜在故障的交换机,从而增加了交换机故障的概率。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现有网络带宽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获取的状态参数未包括网络带宽参数。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网络带宽的路径切换策略继续使用现有成熟的网络协议,该服务器仅通过网络带宽参数以外的状态参数进行通信路径的切换,减小交换机发生故障的概率。
与服务器相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应用于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且与多个聚合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请参照图3,该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1B,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切换指令。
其中,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第一交换机为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
步骤S102B,根据切换指令,将从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基于上述服务器以及接入层交换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系统,网络路径调整系统包括服务器、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接入层交换机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
服务器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
确定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若是,则向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
接入层交换机接收切换指令;
根据切换指令,将从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接入层交换机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
该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20中的功能模块。请参照图4,从功能上划分,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可以包括:
异常确定模块1101,用于从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
接口确定模块1102,用于确定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指令发送模块1103,用于若是,则向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应用于接入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与服务器通信连接,且与多个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
该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的功能模块。请参照图5,从功能上划分,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2101,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切换指令。
其中,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目标交换机属于第一交换机,第一交换机为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
路径切换模块2102,用于根据切换指令,将从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服务器,还可以是上述接入层交换机,依据其执行的具体方法决定。
请参照图6所示的该电子设备的结果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120、处理器130、通信装置140。其中,该存储器120、处理器130以及通信装置14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该存储器1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20用于存储程序,该处理器13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该程序。该通信装置140用于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该处理器1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中,服务器根据汇聚层交换机中的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将接入层交换机中需要通过第二交换机发送的数据,经由与第一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由于,第二交换机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的汇聚层交换机,因此,能够在第二交换机发生故障之前,完成通信路径的切换,减少因为设备故障所需要的切换时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服务器支持用于维持负载均衡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述路径切换协议依据网络带宽参数进行路径切换,所述方法包括:
在维持所述路径切换协议生效的条件下,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并且,所述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未包括所述网络带宽参数;
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若是,则获取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并根据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得待切换设备数量;其中,异常状态参数为与所述待切换链路通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中,存在异常的状态参数,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用于指示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数据的设备中,需要进行通信链路切换的设备数量;
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包括:
获取各所述汇聚层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其中,各所述种类的状态参数配置有对应的阈值;
针对每个所述汇聚层交换机,将所述汇聚层交换机的状态参数与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的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第一交换机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汇聚层交换机配置有基于网络带宽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述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中未包括网络带宽参数。
4.一种网络路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路径调整系统包括服务器、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以及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服务器支持用于维持负载均衡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述路径切换协议依据网络带宽参数进行路径切换;
在维持所述路径切换协议的条件下,所述服务器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并且,所述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未包括所述网络带宽参数;
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若是,则获取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并根据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得待切换设备数量;其中,异常状态参数为与所述待切换链路通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中,存在异常的状态参数,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用于指示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数据的设备中,需要进行通信链路切换的设备数量;
向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待切换设备数量、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所述接入层交换机接收所述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的数据切换至与所述目标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5.一种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以及多个汇聚层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接入层交换机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分别建立有对应的通信链路,所述服务器支持用于维持负载均衡的路径切换协议,所述路径切换协议依据网络带宽参数进行路径切换,所述网络路径调整装置包括:
异常确定模块,用于在维持所述路径切换协议生效的条件下,从所述多个汇聚层交换机中确定出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交换机至少一种状态参数发生异常,并且,所述预设种类的状态参数未包括所述网络带宽参数;
接口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通信链路中是否存在待切换链路,其中,所述待切换链路为处于工作状态,且与所述第二交换机通信连接的通信链路;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获取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并根据异常状态参数的数量与设备数量的预设对应关系,获得待切换设备数量;其中,异常状态参数为与所述待切换链路通信连接的第二交换机中,存在异常的状态参数,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用于指示从所述待切换链路发送数据的设备中,需要进行通信链路切换的设备数量;
所述接入层交换机发送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待切换设备数量、所述待切换链路的标识以及目标交换机的标识,所述目标交换机属于所述第一交换机。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路径调整方法。
CN202011472335.5A 2020-12-14 2020-12-14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91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2335.5A CN112491700B (zh) 2020-12-14 2020-12-14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2335.5A CN112491700B (zh) 2020-12-14 2020-12-14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1700A CN112491700A (zh) 2021-03-12
CN112491700B true CN11249170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4916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2335.5A Active CN112491700B (zh) 2020-12-14 2020-12-14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17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8357B (zh) * 2021-12-13 2024-05-1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中的数据报文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22470A (zh) * 2021-12-27 2022-04-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29860B (zh) * 2022-03-17 2024-01-30 北京恒安嘉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业务线卡和存储介质
CN114745403B (zh) * 2022-03-31 2024-02-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工业网络通信系统和工业网络通信方法
CN115051947B (zh) * 2022-06-30 2024-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状态切换、端口配置方法、通信系统及介质
CN116405375B (zh) * 2023-06-09 2023-08-25 深圳和润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路径网络的数据传输和供电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66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669A (zh) * 2007-10-09 2008-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41464A (zh) * 2010-03-08 2010-09-22 北京网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2377672A (zh) * 2011-11-03 2012-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选路方法和通信设备
US9419908B2 (en) * 2013-11-27 2016-08-16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congestion management using flow rebalancing
CN104735673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捆绑链路的配置处理、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998302B (zh) * 2016-01-26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流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80287858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ly managing link faults between switches
CN107547249A (zh) * 2017-06-15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sdn交换机、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09861925B (zh) * 2017-11-30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网络
CN108667727B (zh) * 2018-04-27 2021-03-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链路故障处理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US11050652B2 (en) * 2018-11-01 2021-06-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ink fault isolation using latencies
CN110752993B (zh) * 2019-10-24 2022-02-25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030926B (zh) * 2019-12-20 2021-07-2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网络高可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06967A (zh) * 2019-12-30 2020-05-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路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94278B (zh) * 2020-01-03 2022-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266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ng-Yie Leu等."A path switching scheme for SCTP based on round trip delays".《ELSEVIER》.2011,第62卷(第9期),全文. *
唐亚娜等."网络大数据异常传输路径切换方法研究".《万方数据库》.20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1700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1700B (zh) 网络路径调整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944913B2 (en) Nod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node
EP3082309B1 (en) Sdn controller, data centre system and router connection method
US84383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of load-sharing in IRF stack
US895349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panning trees
EP1982447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US1139897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UX machine
US20130182559A1 (en) Transmission network and transmission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CN106603261B (zh) 热备份方法、第一主用设备、备用设备和通信系统
US75615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ayer-4 switching technologies
US2016001403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ow Path Negotiation in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N10988941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88822B (zh)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40215821A1 (en) Enhanced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GB2534962A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network node, network node,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1682989A (zh) 一种端口链路状态的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25866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MUX machine
US20150381498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its 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WO2017000096A1 (zh) 一种链路恢复方法和网络设备
KR20180122513A (ko) Sdn 기반 네트워크 가상화 플랫폼의 네트워크 하이퍼바이저에서 트래픽 엔지니어링 방법 및 프레임워크
CN112995002B (zh) 一种交换机环网的设计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EP3537671B1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nodes
US11800262B2 (en) Service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9071538B2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switching loop and network equipment
CN114039907A (zh) 一种基于网卡绑定的提高链路稳定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9/F, Block C, No. 28 Tianfu Avenue North Section, China (Sichu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95

Patentee after: CHENGDU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2 / F, building 2, 219 Tianfu 3rd Street,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yanchuang Q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