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88654B -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88654B
CN112488654B CN202011387431.XA CN202011387431A CN112488654B CN 112488654 B CN112488654 B CN 112488654B CN 202011387431 A CN202011387431 A CN 202011387431A CN 112488654 B CN112488654 B CN 112488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m
model
information
platform
pro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74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88654A (zh
Inventor
王伟
舒恺
黄晓明
林明晖
姚艳
骆国荣
郭高鹏
丁靖
周勋甜
陈玄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74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88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88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8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88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88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05Supply or demand aggre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属于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领域,将通用设计物资清册中所需物资,通过BIM模型中的几何、专业属性、可视化数据进行模型数据库构建,并用于常用的对象控制和操作,诸如:实时漫游、剖切、批注、测量、隐藏、隔离等等。在电气设备方面,可以要求电气设备供货商提供电气设备对应的BIM模型,并且在模型录入其相关信息,包括安装和维护手册、设备大样图、设备参数、维保手册等。此外,数据库需实现数据接口功能,以助于BIM模型可以关联外部数据,同时也可以允许外部系统获取和利用BIM模型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BIM已经成为引领工程建设行业新一次变革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但随着BIM应用的推广和深入,以及各行业对于BIM的价值认知的不断提升,BIM应用已经从之前关注建模、出图等应用转向BIM在各行业的专业协同、可视化及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集成应用,BIM数据的集成、施工配合、运维管理等BIM数据延展应用成了BIM应用的新的热点和方向,而这也正是BIM数据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方向和体现。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的收集、管理BIM数据,从而更进一步的将BIM数据与传统业务结合,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是各行业需要探索的一个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BIM模型的电力工程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
针对通用标准设计物资清册对物料信息的要求,对BIM构件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确保BIM构件信息与物料信息唯一,保证信息在跨平台和跨部门使用时有统一标准,为后期的数据积累、扩充和完善提供信息化建设基础;
S2、基于BIM模型信息的电力工程项目物资清册自动生成:
统一标准后的BIM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形成一一对应的规则,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留给设计人员更多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减少设计人员编制物资清单的负担和人工误差;生成的物资清单能够明确显示该物资对应物资清册目录的关系,能够按照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筛选条件在线进行分类并导出的功能,减少线下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物资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的工作,将计划员从繁重的数字工作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人工工作带来的错误;
S3、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的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
设计院上传平台的BIM模型经平台处理后的物资清单即为项目物资清册,该物资清册经项目单位在线审核后直接由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
通过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将物资与项目进度计划相关联,基于物资计划的4D进度模拟,为项目管理人员结合进度计划分批提报物资供应计划提供决策帮助;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将物资报审状态在轻量化化模型上区别显示;能够明确提醒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各物资状态,为项目管理人员提升物资申报效率,降低物资申报错漏情况,同时为项目管理人员跟踪物资审批情况,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展提供帮助;
设计院可研初设完成后,可将电力工程项目的BIM设计模型导入平台,通过精准模型算量,自动生成工程所需物资清册;再由平台对网省二级采购目录有效识别及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土建开工时间与物资供货周期的自动推演,可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避免设计人员或项目管理人员在物资计划的错报和漏报现象发生;
S4、物资申报协同分析:
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的项目物资清册通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后给物资管控系统平台物资清册设定状态为已申报;
物资部门根据协同平台角色权限在线对已申报的物资清册内容进行审核,平台应该赋予能够邀请企业专家库中的单个或多个个人参与项目物资审核管理的功能,物资及专家在线审核后的问题物资信息经平台流程表单功能指定下一步对应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将需修改物资和无需修改物资进行区别显示;
修改过后的物资信息重新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经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对ERP系统的项目物资清册信息进行更新;物资部门确认后上报需求至ECP系统;
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提供在线审批、记录审批信息、物资可视化表达的功能,为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提供帮助,改善传统物资审批线下文件审批应信息来源不统一和审批不便捷情况;
S5、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与ECP信息交换的应用:
ECP物资采购过程信息应通过接口协议将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提供给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对应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物资分类,逐条将物资流转信息在平台进行区别表达或提示,同时能够在轻量化BIM模型中将物资生产、在库和运输状态区别显示,为项目管理人员组织项目施工提供直观帮助;
S6、物资模型轻量化:
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符合电力工程项目的BIM应用及数据消费所需的轻量化模型数据格式,未来的可视化解析和模型数据应用均以此格式为基础,解决BIM数据多源的问题;其次,需要解析常用的BIM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按照应用需要提起其中合理的几何、属性、贴图及其他信息,输出为预定义的中间数据格式;再者,要解决模型的轻量问题,需要设计开发出模型数据的过滤、压缩算法,减小模型大小,同时要优化模型加载过程,采用可控加载和按需加载,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传统的BIM软件操作均比较复杂,使得BIM数据的使用和消费方需要具备较高技能,所以需要研究和开发一套符合行业实际需要的轻量化应用的流程和体系,实现对BIM数据应用的轻量化;
S7、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
基于BIM技术在国网中工程项目设计单位、项目单位、物资部门三者协同定制化BIM平台,设计部门与建设单位通过BIM平台进行设计协同;建设单位部门依据BIM模型自动出具物资清册,并自动生成物资计划,同时与模型构件进行联动;物资专责可直接对于物资清册上的物料与模型进行联动,高亮显示,查看物料的属性研究;专家通过虚拟现实场景与BIM模型载体,直观形象的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S8、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
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将ERP和ECP业务系统的电力工程项目进度数据集成到BIM平台中,利用BIM可视化特性和BIM轻量化技术在线三维立体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确保物资需求在多部门协同时的物资内容统一,时间版本一致,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物料采购重复或浪费;同时,BIM模型可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进一步对物资需求变更进行佐证。
优选地,所述S1中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还包括固化ID。
优选地,所述S2中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中可以提供定制化筛选条件,能够将物资协同管理过程中各状态的物资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导出,为解决当前各类报表中信息来源重复和繁杂提供信息处理方式和工具。
优选地,所述S3中的物资报审状态包括:已申报、审批中、已通过和未通过。
优选地,所述S6中的轻量从数据传输层面表示为;模型大小和数据的轻量化或对应用过程进行轻量化。
应用于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包括:
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模块,用于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
物资清册自动生成模块,用于形成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一一对应的规则;
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模块,用于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
物资申报协同分析模块,用于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与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之间进行连接;
物资模型轻量化模块,用于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模块,用于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模块,用于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同时,BIM模型可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
应用于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通用设计物资清册中所需物资,通过BIM模型中的几何、专业属性、可视化数据进行模型数据库构建,并用于常用的对象控制和操作,诸如:实时漫游、剖切、批注、测量、隐藏、隔离等等。在电气设备方面,可以要求电气设备供货商提供电气设备对应的BIM模型,并且在模型录入其相关信息,包括安装和维护手册、设备大样图、设备参数、维保手册等。此外,数据库需实现数据接口功能,以助于BIM模型可以关联外部数据,同时也可以允许外部系统获取和利用BIM模型数据;并且,考虑到电力工程项目多个参与方的现实,需要建立一套基于轻量化BIM模型的协同工作平台,以满足不同阶段数据利用、信息校核、沟通交流的需求,并为进行最终的数据移交和交付建立基础数据。
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建立统一的BIM工程数据管理中心,统一的工作平台。依据BIM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行为、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相关程序文件,将程序文件中表单以及评审流程与平台管理流程进行集成,实现BIM流程管控。
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持平台数据与外部业务数据的集成对接,定义完整并可开放的API接口,例如与物资计划智慧申报-审查系统做接口集成、ERP、ECP2.0、主网协议管控系统、OA等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的一种复杂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字检测装置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的电子设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BIM模型的电力工程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
针对通用标准设计物资清册对物料信息的要求,对BIM构件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确保BIM构件信息与物料信息唯一,保证信息在跨平台和跨部门使用时有统一标准,为后期的数据积累、扩充和完善提供信息化建设基础;
S2、基于BIM模型信息的电力工程项目物资清册自动生成:
统一标准后的BIM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形成一一对应的规则,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留给设计人员更多的时间完成设计任务,减少设计人员编制物资清单的负担和人工误差;生成的物资清单能够明确显示该物资对应物资清册目录的关系,能够按照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筛选条件在线进行分类并导出的功能,减少线下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物资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的工作,将计划员从繁重的数字工作中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人工工作带来的错误;
S3、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的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
设计院上传平台的BIM模型经平台处理后的物资清单即为项目物资清册,该物资清册经项目单位在线审核后直接由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
通过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将物资与项目进度计划相关联,基于物资计划的4D进度模拟,为项目管理人员结合进度计划分批提报物资供应计划提供决策帮助;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将物资报审状态在轻量化化模型上区别显示;能够明确提醒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各物资状态,为项目管理人员提升物资申报效率,降低物资申报错漏情况,同时为项目管理人员跟踪物资审批情况,合理安排项目施工进展提供帮助;
设计院可研初设完成后,可将电力工程项目的BIM设计模型导入平台,通过精准模型算量,自动生成工程所需物资清册;再由平台对网省二级采购目录有效识别及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土建开工时间与物资供货周期的自动推演,可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避免设计人员或项目管理人员在物资计划的错报和漏报现象发生;
S4、物资申报协同分析:
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的项目物资清册通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后给物资管控系统平台物资清册设定状态为已申报;
物资部门根据协同平台角色权限在线对已申报的物资清册内容进行审核,平台应该赋予能够邀请企业专家库中的单个或多个个人参与项目物资审核管理的功能,物资及专家在线审核后的问题物资信息经平台流程表单功能指定下一步对应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将需修改物资和无需修改物资进行区别显示;
修改过后的物资信息重新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经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对ERP系统的项目物资清册信息进行更新;物资部门确认后上报需求至ECP系统;
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提供在线审批、记录审批信息、物资可视化表达的功能,为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提供帮助,改善传统物资审批线下文件审批应信息来源不统一和审批不便捷情况;
S5、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与ECP信息交换的应用:
ECP物资采购过程信息应通过接口协议将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提供给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对应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物资分类,逐条将物资流转信息在平台进行区别表达或提示,同时能够在轻量化BIM模型中将物资生产、在库和运输状态区别显示,为项目管理人员组织项目施工提供直观帮助;
S6、物资模型轻量化:
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符合电力工程项目的BIM应用及数据消费所需的轻量化模型数据格式,未来的可视化解析和模型数据应用均以此格式为基础,解决BIM数据多源的问题;其次,需要解析常用的BIM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按照应用需要提起其中合理的几何、属性、贴图及其他信息,输出为预定义的中间数据格式;再者,要解决模型的轻量问题,需要设计开发出模型数据的过滤、压缩算法,减小模型大小,同时要优化模型加载过程,采用可控加载和按需加载,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传统的BIM软件操作均比较复杂,使得BIM数据的使用和消费方需要具备较高技能,所以需要研究和开发一套符合行业实际需要的轻量化应用的流程和体系,实现对BIM数据应用的轻量化;
S7、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
基于BIM技术在国网中工程项目设计单位、项目单位、物资部门三者协同定制化BIM平台,设计部门与建设单位通过BIM平台进行设计协同;建设单位部门依据BIM模型自动出具物资清册,并自动生成物资计划,同时与模型构件进行联动;物资专责可直接对于物资清册上的物料与模型进行联动,高亮显示,查看物料的属性研究;专家通过虚拟现实场景与BIM模型载体,直观形象的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S8、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
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将ERP和ECP业务系统的电力工程项目进度数据集成到BIM平台中,利用BIM可视化特性和BIM轻量化技术在线三维立体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确保物资需求在多部门协同时的物资内容统一,时间版本一致,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物料采购重复或浪费;同时,BIM模型可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进一步对物资需求变更进行佐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1中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还包括固化ID。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2中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中可以提供定制化筛选条件,能够将物资协同管理过程中各状态的物资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导出,为解决当前各类报表中信息来源重复和繁杂提供信息处理方式和工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3中的物资报审状态包括:已申报、审批中、已通过和未通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6中的轻量从数据传输层面表示为;模型大小和数据的轻量化或对应用过程进行轻量化。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100的功能模块图。
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100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中。根据实现的功能,所述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100可以包括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模块101、物资清册自动生成模块102、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模块103、物资申报协同分析模块104、信息交换模块105、物资模型轻量化模块106、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模块107和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模块108。本发所述模块也可以称之为单元,是指一种能够被电子设备处理器所执行,并且能够完成固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段,其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各模块/单元的功能如下:
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模块101,用于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
物资清册自动生成模块102,用于形成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一一对应的规则;
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模块103,用于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
物资申报协同分析模块104,用于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
信息交换模块105,用于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与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之间进行连接;
物资模型轻量化模块106,用于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模块107,用于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模块108,用于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同时,BIM模型可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现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总线,还可以包括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2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如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程序203。
其中,所述存储器202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移动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所述存储器20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2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设备200的移动硬盘。所述存储器20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2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200上配备的插接式移动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0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200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02不仅可以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设备20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的文字程序的代码等,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2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集成电路组成,例如可以由单个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装的集成电路所组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处理芯片、图形处理器及各种控制芯片的组合等。所述处理器201是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件,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2内的程序或者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2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所述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所述总线被设置为实现所述存储器202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201等之间的连接通信。
图3仅示出了具有部件的电子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所述电子设备2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少或者更多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例如,尽管未示出,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优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装置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装置实现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装置、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可选地,所述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有线接口和/或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等),通常用于在该电子设备2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是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地,用户接口还可以是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200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应该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范围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
所述电子设备200中的所述存储器202存储的复杂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字程序203是多个指令的组合,在所述处理器201中运行时,可以实现:
用于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
用于形成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一一对应的规则;
用于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
用于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
用于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与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之间进行连接;
用于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用于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用于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同时,BIM模型可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201对上述指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图1对应实施例中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200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基于BIM模型的电力工程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
针对通用标准设计物资清册对物料信息的要求,对BIM构件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确保BIM构件信息与物料信息唯一,保证信息在跨平台和跨部门使用时有统一标准,为后期的数据积累、扩充和完善提供信息化建设基础;
S2、基于BIM模型信息的电力工程项目物资清册自动生成:
统一标准后的BIM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形成一一对应的规则,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生成的物资清单能够明确显示该物资对应物资清册目录的关系,能够按照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筛选条件在线进行分类并导出的功能;
S3、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的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
设计院上传平台的BIM模型经平台处理后的物资清单即为项目物资清册,该物资清册经项目单位在线审核后直接由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
通过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将物资与项目进度计划相关联,基于物资计划的4D进度模拟,为项目管理人员结合进度计划分批提报物资供应计划提供决策帮助;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将物资报审状态在轻量化模型上区别显示;能够明确提醒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各物资状态;
设计院可研初设完成后,将电力工程项目的BIM设计模型导入平台,通过精准模型算量,自动生成工程所需物资清册;再由平台对网省二级采购目录有效识别及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土建开工时间与物资供货周期的自动推演,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
S4、物资申报协同分析:
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的项目物资清册通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后给物资管控系统平台物资清册设定状态为已申报;
物资部门根据协同平台角色权限在线对已申报的物资清册内容进行审核,平台应该赋予能够邀请企业专家库中的单个或多个个人参与项目物资审核管理的功能,物资及专家在线审核后的问题物资信息经平台流程表单功能指定下一步对应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将需修改物资和无需修改物资进行区别显示;
修改过后的物资信息重新经项目管理单位审批后经过协同平台上报至ERP系统,对ERP系统的项目物资清册信息进行更新;物资部门确认后上报需求至ECP系统;
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提供在线审批、记录审批信息和物资可视化表达的功能,为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提供帮助,改善传统物资审批线下文件审批应信息来源不统一和审批不便捷情况;
S5、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与ECP信息交换的应用:
ECP物资采购过程信息应通过接口协议将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提供给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物资管控协同平台对应主网协议库存物资、省公司批次物资和省公司协议物资物资分类,逐条将物资流转信息在平台进行区别表达或提示,同时能够在轻量化BIM模型中将物资生产、在库和运输状态区别显示,为项目管理人员组织项目施工提供直观帮助;
S6、物资模型轻量化:
在模型轻量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出一个符合电力工程项目的BIM应用及数据消费所需的轻量化模型数据格式,未来的可视化解析和模型数据应用均以此格式为基础,解决BIM数据多源的问题;其次,需要解析常用的BIM设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按照应用需要提取其中合理的几何、属性、贴图信息,输出为预定义的中间数据格式;再者,要解决模型的轻量问题,需要设计开发出模型数据的过滤、压缩算法,减小模型大小,同时要优化模型加载过程,采用可控加载和按需加载,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S7、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
基于BIM技术在国网中工程项目设计单位、项目单位和物资部门三者协同定制化BIM平台,设计部门与建设单位通过BIM平台进行设计协同;建设单位部门依据BIM模型自动出具物资清册,并自动生成物资计划,同时与模型构件进行联动;物资专责直接对于物资清册上的物料与模型进行联动,高亮显示,查看物料的属性研究;专家通过虚拟现实场景与BIM模型载体,直观形象地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S8、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
通过数据集成技术,将ERP和ECP业务系统的电力工程项目进度数据集成到BIM平台中,利用BIM可视化特性和BIM轻量化技术在线三维立体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确保物资需求在多部门协同时的物资内容统一,时间版本一致,减少因沟通不畅造成的物料采购重复或浪费;同时,BIM模型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进一步对物资需求变更进行佐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要求在设计人员或设备供应商提供的BIM构件信息中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还包括固化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基于BIM的物资管控协同平台能够由BIM模型自动生成物资清单中提供定制化筛选条件,能够将物资协同管理过程中各状态的物资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和导出,为解决当前各类报表中信息来源重复和繁杂提供信息处理方式和工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物资报审状态包括:已申报、审批中、已通过和未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轻量从数据传输层面表示为模型大小和数据的轻量化,或对应用过程进行轻量化。
6.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资分类及编码体系模块,用于添加对应标准物资清册的物料基本信息;
物资清册自动生成模块,用于形成模型信息数据要和物资清册一一对应的规则;
物资计划批次智能推荐模块,用于向设计院或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智能推荐物资清册中相应物资对应的最优物资计划申报批次;
物资申报协同分析模块,用于信息来源和物资管理过程信息追溯;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物资生产和运输信息与物资管控协同平台之间进行连接;
物资模型轻量化模块,用于降低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数据传输量;
物资计划可视化评审模块,用于对物资计划所申报的物料相关技术参数进行可视化评审;
4D物资供应计划BIM模型模拟模块,用于表示电力工程物资供应执行进度实时情况;同时,BIM模型与需求变更文件进行关联,或者在线编制变更说明。
7.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的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
CN202011387431.XA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488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7431.XA CN112488654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7431.XA CN112488654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8654A CN112488654A (zh) 2021-03-12
CN112488654B true CN112488654B (zh) 2024-04-16

Family

ID=7493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7431.XA Active CN112488654B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886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1671B (zh) * 2021-04-25 2023-02-1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物资模型协同设计方法、系统、介质、设计端及服务器端
CN113269437A (zh) * 2021-05-24 2021-08-1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一种电网物资申报系统
CN113592351A (zh) * 2021-08-12 2021-11-02 山西益通电网保护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物资需求计划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4971122B (zh) * 2021-10-10 2023-06-16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bim的电力工程用分析监测反馈系统
CN115423438B (zh) * 2022-08-31 2023-08-08 惠州市海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气设计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522111A (zh) * 2023-10-20 2024-02-06 智方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元件bim化项目安全预警管理方法
CN117575370B (zh) * 2024-01-16 2024-04-12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基于园区物质流的项目推荐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21634A (ko) * 2011-04-27 2012-11-06 대림산업 주식회사 공정 및 비용 관리를 위한 웹 기반의 bim 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KR101546703B1 (ko) * 2014-12-04 2015-08-24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대용량 건물 bim데이터의 시각화 시스템
CN109697550A (zh) * 2018-11-07 2019-04-30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物资计划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50975A (zh) * 2020-07-08 2020-11-17 广州中建亿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多组织协调管理云平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21634A (ko) * 2011-04-27 2012-11-06 대림산업 주식회사 공정 및 비용 관리를 위한 웹 기반의 bim 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KR101546703B1 (ko) * 2014-12-04 2015-08-24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대용량 건물 bim데이터의 시각화 시스템
CN109697550A (zh) * 2018-11-07 2019-04-30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物资计划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50975A (zh) * 2020-07-08 2020-11-17 广州中建亿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多组织协调管理云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若干意见;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170630(第12期);26-29 *
发电工程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案研究;谭书莉;曹嘉;张伟峰;杜晓巍;;电力勘测设计;20200831(第08期);40-42,71 *
基于BIM技术的协同办公平台在工程咨询中的应用;宋志红;项目管理评论;20200526(第03期);76-80 *
基于BIM集成管理平台的房地产项目协同建设研究;曹少卫 等;《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0415;第11卷(第02期);59-69 *
基于信息协同管理的高速公路项目BIM云平台架构及应用研究;李建宇;徐峰;陈宝光;孟春辉;;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15(第01期);7-11,16 *
智慧化建管平台及其物资管控系统研究;吕少蒙;郑征凡;沈惠良;郑波;;施工技术;20191225(第24期);29-33 *
智慧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周冲;李宇;郑义;薛守斌;;《施工技术》;20200310(第05期);第69-72,108页 *
深圳市公安局第三代指挥中心EPC总承包全过程BIM技术应用;王族 等;《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023;第13卷(第06期);85-96 *
电力工程项目供应商BIM模型资源管理云平台研究;付欢;史健勇;李宾皑;吕征宇;梁海生;周亮;;建设监理;20170520(第05期);18-21,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88654A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88654B (zh) 一种电力物资设计一体化智能协同方法和装置
Solaimani et al. Toward a holistic view on lean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Zhuang et al. Digital twin-based assembly data management and process traceability for complex products
Li et al. Big data driv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Zhou et 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Li et al. Developing a BIM-enabled 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system for owners: Architecture and case scenario
US11507068B2 (en) Method for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a complex utility facility and system for its implementation
Immonen et al.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Ershadi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study of dimensions and strategies
Li et al. A governance platform for multi-project management in shipyards
Zou et al. A cross-disciplinary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workflow of automated production systems leveraging socio-technical aspects
Wang et al. Bill of material consistency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complex products driven by digital twin
Voß et al. Innovation in Use: Interleaving day-to-day operation and systems development
CN114066292A (zh) 一种铁路货车数字化产品研制系统
Piron et al. Industry 4.0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s an asset for the life cycle inventory
Bhatt et al. IC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vulsion to revolution
KR102355787B1 (ko) 화면 요구사항 수집 및 절차 관리 방법
Wu et al. A three-dimensional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companies
Al-Zuheri Modelling and optimisation of walking worker assembly line for productivity and ergonomics improvement
Kou et al.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factory platform based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Qi et al. From service to digital twin service
Ghobadi-Bigvand An adaptive, context-sensitive, workflow support system for process and automation engineering of production plants
Zamazal et al.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in automotive industry
Tanaga et al.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rototype And Lead Time Analysis
Bakay et al. Managing a Life Cycle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