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936A -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936A
CN112468936A CN202010860173.6A CN202010860173A CN112468936A CN 112468936 A CN112468936 A CN 112468936A CN 202010860173 A CN202010860173 A CN 202010860173A CN 112468936 A CN112468936 A CN 112468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nd
microphone
speak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0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936B (zh
Inventor
田上文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68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17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7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crophones, e.g. in dummy 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室中发生啸声的技术。车载音响系统(1)包含:右扬声器(21),其配置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对第1音进行放音;左扬声器(22),其配置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R),对包含第1音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的第2音进行放音;右传声器(11),其配置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左传声器(12),其配置于车室(100)的左半部(100L);以及信号处理部(3),其将基于右传声器(11)的拾音信号(MR)与左传声器(12)的拾音信号(ML)之间的差分的第1成分信号(RA)输出至右扬声器(21),将基于该差分的第2成分信号(LA)输出至左扬声器(22)。

Description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车载卡拉OK系统。在该系统中,在车室中配置传声器和扬声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2057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在车室中配置传声器和扬声器的情况下,在车室中容易发出啸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车室中发生啸声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车载音响系统,其包含:右扬声器,其配置于车室的右半部,对第1音进行放音;左扬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对包含所述第1音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的第2音进行放音;右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半部;左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以及信号处理部,其将基于所述右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与所述左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之间的差分的第1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右扬声器,将基于所述差分的第2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左扬声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音响系统1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搭载车载音响系统1的车辆100的图。
图3是表示传声器、扬声器和座椅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传声器、扬声器和用户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信号处理部3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车载音响系统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变形例的图。
标号的说明
11…右传声器,12…左传声器,21…右扬声器,22…左扬声器,3…信号处理部,31…存储部,32…处理运算部,321…差分运算部,322…效果器,33、34…ADC,35、36…加法器,37、38…DAC。
具体实施方式
<A:第1实施方式>
<A1:车载音响系统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音响系统1的一个例子的图。车载音响系统1搭载于汽车等车辆100。在车辆100的车室100a中配置有构成2排车座的座椅51~54、右前车门71、左前车门72、右后车门73和左后车门74。
下面,如图1或图2所示,设想X轴、Y轴、Z轴、直线C、直线CR和直线CL。
X轴、Y轴和Z轴相互正交。从任意的地点观察将沿X轴的一个方向标记为X1方向,将与X1方向相反的方向标记为X2方向。从任意的地点观察将沿Y轴的一个方向标记为Y1方向,将与Y1方向相反的方向标记为Y2方向。从任意的地点观察将沿Z轴的一个方向标记为Z1方向,将与Z1方向相反的方向标记为Z2方向。包含X轴和Y轴的X-Y平面相当于水平面。
X轴是沿车室100a的长度方向的轴。Y轴是沿车室100a的宽度方向的轴。Y轴也是沿座椅51~54各自的宽度方向的轴。Z轴是沿车室100a的高度方向的轴。
直线C在从车室100a的上方的俯视观察时,是穿过车室100a的宽度的中心而沿车室100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下面,将从车室100a的上方的俯视观察简称为“俯视观察”。直线CR在俯视观察时是穿过座椅51的宽度的中心而沿车室100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直线CL在俯视观察时是穿过座椅52的宽度的中心而沿车室100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
座椅51及52是沿Y轴配置的第1排座椅。座椅51为驾驶席。座椅52为副驾驶席。此外,也可以是座椅52为驾驶席,座椅51为副驾驶席。座椅53及54是沿Y轴配置的第2排座椅。座椅51~54朝向X2方向。
车载音响系统1包含右传声器11、左传声器12、右扬声器21、左扬声器22和信号处理部3。
右传声器11和左传声器12在车室100a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在这里,左右对称还包含如果忽略车载音响系统1的制造误差、车辆100的制造误差等各种误差,则能够视作左右对称的情况。并且,左右对称还包含右传声器11和左传声器12的位置关系,该右传声器11和左传声器12产生下述效果,即,如后面所述抑制车室100a中发生啸声,并且能够从右扬声器21及左扬声器22对就坐于座椅51~54的任意座椅的用户的声音进行放音。
右传声器11、右扬声器21和座椅51及53配置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是车室100a中的、与穿过直线C的X-Z平面相比位于车室100a中的右侧(与穿过直线C的X-Z平面相比的Y2方向)的部分。
左传声器12、左扬声器22和座椅52及54配置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是车室100a中的、与穿过直线C的X-Z平面相比位于车室100a中的左侧(与穿过直线C的X-Z平面相比的Y1方向)的部分。
右传声器11配置于图2所示的车室100a的顶棚100b中的、属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的部分。如果举出一个例子,则右传声器11配置于顶棚100b中的、在图1所示的俯视观察时位于直线CR上的部分。此外,右传声器11只要位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则也可以配置于顶棚100b中的、与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直线CR上的部分不同的位置。
右传声器11是具有指向性的传声器。例如,通过将右传声器11的指向方向设定为不存在任何扬声器的方向,从而能够减少啸声。此外,右传声器11也可以不具有指向性。
右传声器11在车室100a中对声音进行拾音。右传声器11输出基于拾音到的声音的拾音信号MR。拾音信号MR是模拟信号。拾音信号MR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左传声器12配置于顶棚100b中的、属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的部分。举一个例子,左传声器12配置于顶棚100b中的、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直线CL上的部分。此外,左传声器12只要位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则也可以配置于顶棚100b中的、与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直线CL上的部分不同的位置。
左传声器12是具有指向性的传声器。例如,通过将左传声器12的指向方向设定为不存在任何扬声器的方向,从而能够减少啸声。此外,左传声器12也可以不具有指向性。左传声器12在车室100a中对声音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输出基于拾音到的声音的拾音信号ML。拾音信号ML是模拟信号。拾音信号ML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右扬声器21配置于右前车门71。右前车门71是右侧车门的一个例子。右扬声器21只要位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则也可以不配置于右前车门71。向右扬声器21输入包含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第1成分信号RA。右扬声器21对基于第1成分信号RA的声音进行放音。基于第1成分信号RA的声音是第1音的一个例子。
左扬声器22配置于左前车门72。左前车门72是左侧车门的一个例子。左扬声器22只要位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则也可以不配置于左前车门72。向左扬声器22输入包含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第2成分信号LA。左扬声器22对基于第2成分信号LA的声音进行放音。基于第2成分信号LA的声音是第2音的一个例子。在这里,左声道信号包含右声道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由此,基于第2成分信号LA的声音,包含基于第1成分信号RA的声音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
在车室100a中配置有在车辆100的驾驶等所需的各种设备,例如方向盘、加速踏板及速度显示机等。因此,与在建筑物内的房间中设置扬声器及传声器的情况相比,车室100a中的扬声器及传声器的设置位置受限。由此,在车室100a中仅通过调节扬声器及传声器的设置位置,容易发生无法抑制啸声的状况。
信号处理部3通过使用拾音信号MR和拾音信号ML对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进行控制,从而如后面记述那样抑制车室100a中发生啸声。
<A2:关于信号处理部3的处理>
图3是表示右传声器11、左传声器12、右扬声器21、左扬声器22、座椅51和座椅52的位置关系的图。下面,将从右扬声器21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称为“R1”。将从右扬声器21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称为“R2”。将从左扬声器22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称为“L1”。将从左扬声器22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称为“L2”。
在车载音响系统1中,满足了R1=L1这一关系及L2=R2这一关系。因此,右传声器11在与右扬声器21相距的距离为R1的位置处对由右扬声器21输出的声音进行拾音。右传声器11在与左扬声器22相距的距离为L2的位置处对由左扬声器22输出的声音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在与左扬声器22相距的距离为L1的位置处对由左扬声器22输出的声音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在与右扬声器21相距的距离为R2的位置处对由右扬声器21输出的声音进行拾音。
就由扬声器等音源输出的声音的衰减程度而言,与音源相距的距离越长则变得越大。而且,右扬声器21的输出音和左扬声器22的输出音具有共通的声音成分。因此,根据R1=L1的关系,由右传声器11拾音的来自右扬声器21的共通的声音成分的声压等于由左传声器12拾音的来自左扬声器22的共通的声音成分的声压。另外,根据L2=R2的关系,由右传声器11拾音的来自左扬声器22的共通的声音成分的声压等于由左传声器12拾音的来自右扬声器21的共通的声音成分的声压。
因此,如果取右传声器11的拾音信号MR和左传声器12的拾音信号ML的差分,则在来自右扬声器21的输出音和来自左扬声器22的输出音中共通的声音成分被抵消。
因此,信号处理部3为了抑制啸声的发生,将基于表示拾音信号MR与拾音信号ML之间的差分的差分信号D的第1成分信号RA输出至右扬声器21,将基于差分信号D的第2成分信号LA输出至左扬声器22。此外,如上所述第1成分信号RA包含右声道信号,第2成分信号LA包含左声道信号。
接下来,对右传声器11、左传声器12、座椅51和座椅52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下面,将座椅51的从座面51a中的中心51b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称为“E1”。作为中心51b可以使用座面51a的重心。将从中心51b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称为“E2”。将座椅52的从座面52a的中心52b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称为“F1”。作为中心52b可以使用座面52a的重心。将从中心52b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称为“F2”。
在车载音响系统1中,满足了E1<E2这一关系及F1<F2这一关系。因此,从右传声器11至座椅51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从左传声器12至座椅51为止的距离。另外,从右传声器11至座椅52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从左传声器12至座椅52为止的距离。
就坐于座椅51的用户U1的大小及就坐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关于座椅51满足了E1<E2这一关系,因此设想到从用户U1的嘴的位置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比从用户U1的嘴的位置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短。另外,关于座椅52满足了F1<F2这一关系,因此设想到从就坐于座椅52的用户U2的嘴的位置至左传声器12为止的距离比从用户U2的嘴的位置至右传声器11为止的距离短。
图4是表示右传声器11、左传声器12、用户U1的嘴和用户U2的嘴的位置关系的图。下面,作为用户U1的嘴的位置U1a,使用从中心51b起沿Z2方向分离80cm的位置。作为用户U2的嘴的位置U2a,使用从中心52b起沿Z2方向分离80cm的位置。此外,位置U1a及U2a能够适当变更。
右传声器11在从位置U1a起的距离为G1的位置处对用户U1的声音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在从位置U1a起的距离为G2的位置处对用户U1的声音进行拾音。在这里,满足了G1<G2这一关系。
如上所述,就由音源输出的声音的衰减程度而言,与音源相距的距离越长则变得越大。因此,根据G1<G2这一关系,由右传声器11拾音的用户U1的声音的声压高于由左传声器12拾音的用户U1的声音的声压。因此,在表示拾音信号MR与拾音信号ML之间的差分的差分信号D中,残留表示用户U1的声音的成分。
右传声器11在从位置U2a起的距离为H2的位置处对用户U2的声音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在从位置U2a起的距离为H1的位置处对用户U2的声音进行拾音。在这里,满足了H1<H2这一关系。因此,由左传声器12拾音的用户U2的声音的声压高于由右传声器11拾音的用户U2的声音的声压。因此,在差分信号D中,残留表示用户U2的声音的成分。
因此,在信号处理部3将第1成分信号RA输出至右扬声器21,将第2成分信号LA输出至左扬声器22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户U1及U2的声音的成分从右扬声器21及左扬声器22发出。
<A3:信号处理部3的一个例子>
图5是表示信号处理部3的一个例子的图。信号处理部3包含存储部31、处理运算部32、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33及34、加法器35及36、和DAC(Digital toAnalog Converter)37及38。
存储部31是处理运算部32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存储部31对由处理运算部32执行的程序及各种信息进行存储。
处理运算部32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计算机。处理运算部32读取并执行在存储部31中存储的程序,由此实现差分运算部321和效果器322。
ADC 33将模拟信号的拾音信号MR进行AD(Analog to Digital)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拾音信号MRD。在拾音信号MR为数字信号的情况下,省略ADC 33。ADC 34将模拟信号的拾音信号ML进行AD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拾音信号MLD。在拾音信号ML为数字信号的情况下,省略ADC 34。
差分运算部321生成表示拾音信号MRD与拾音信号MLD之间的差分的差分信号D。效果器322通过针对差分信号D实施均衡等效果处理而生成处理信号E。效果器322也可以省略。在省略效果器322的情况下,取代处理信号E而使用差分信号D。
加法器35通过将处理信号E与右声道信号R相加而生成第1成分信号RD。第1成分信号RD是基于右声道信号R和处理信号E的信号。处理信号E基于差分信号D,因此第1成分信号RD也是基于右声道信号R和差分信号D的信号。
加法器36通过将处理信号E与左声道信号L相加而生成第2成分信号LD。第2成分信号LD是基于左声道信号L和处理信号E的信号。换言之,第2成分信号LD是基于左声道信号L和差分信号D的信号。
DAC 37将数字信号的第1成分信号RD进行DA(Digital to Analog)变换为模拟信号的第1成分信号RA。DAC 37将第1成分信号RA输出至右扬声器21。
DAC 38将数字信号的第2成分信号LD进行DA变换为模拟信号的第2成分信号LA。DAC 38将第2成分信号LA输出至左扬声器22。
<A4:动作的一个例子>
图6是表示车载音响系统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图。下面,对由就坐于座椅51的用户U1使用车载音响系统1进行卡拉OK的例子进行说明。也可以不是由用户U1,而是由就坐于座椅52的用户U2进行卡拉OK,也可以由用户U1及U2进行卡拉OK。车载音响系统1并不限定于卡拉OK中的使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在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各自以立体声方式或者单声道方式放出音乐的状况下在车室100a内对人声进行检测的形态。
在右传声器11及左传声器12各自为断开状态的状况下,卡拉OK的伴奏音乐的右声道信号R从未图示的音乐播放装置输入至加法器35,卡拉OK的伴奏音乐的左声道信号L从未图示的音乐播放装置输入至加法器36。因此,从右扬声器21对基于右声道信号R的声音进行放音(步骤S1),从左扬声器22对基于左声道信号L的声音进行放音(步骤S2)。步骤S1和步骤S2并列地执行。基于右声道信号R的声音是第1音的其他例。基于左声道信号L的声音是第2音的其他例。
然后,右传声器11及左传声器12各自设为接通状态,用户U1开始唱歌。因此,右传声器11对从右扬声器21放音的声音、从左扬声器22放音的声音和由用户U1发出的歌声进行拾音。右传声器11生成基于拾音到的声音的拾音信号MR(步骤S3)。左传声器12也对从右扬声器21放音的声音、从左扬声器22放音的声音和由用户U1发出的歌声进行拾音。左传声器12生成基于拾音到的声音的拾音信号ML(步骤S4)。步骤S3和步骤S4的顺序可以颠倒。步骤S3和步骤S4也可以并列地执行。
接下来,ADC 33对模拟信号的拾音信号MR进行AD变换,由此生成数字信号的拾音信号MRD(步骤S5)。另外,ADC 34对模拟信号的拾音信号ML进行AD变换,由此生成数字信号的拾音信号MLD(步骤S6)。此外,步骤S5和步骤S6的顺序可以颠倒。步骤S5和步骤S6也可以并列地执行。
接下来,差分运算部321使用拾音信号MRD和拾音信号MLD而生成差分信号D(步骤S7)。例如,差分运算部321通过从拾音信号MRD减去拾音信号MLD而生成差分信号D。差分运算部321也可以通过从拾音信号MLD减去拾音信号MRD而生成差分信号D。
在差分信号D中,拾音信号MRD和拾音信号MLD中共通的成分被抵消。因此,成为啸声的发生原因的声音的成分,具体地说,从右扬声器21放音的声音的成分和从左扬声器22放音的声音的成分在差分信号D中减少。在差分信号D中,残留表示用户U1的歌声的成分。
接下来,效果器322通过对差分信号D实施效果处理而生成处理信号E(步骤S8)。加法器35通过将处理信号E与右声道信号R相加而生成第1成分信号RD(步骤S9)。加法器36通过将处理信号E与左声道信号L相加而生成第2成分信号LD(步骤S10)。此外,步骤S9和步骤S10的顺序可以颠倒。步骤S9和步骤S10也可以并列地执行。
接下来,DAC 37对第1成分信号RD进行DA变换,由此生成第1成分信号RA。DAC 37将第1成分信号RA输出至右扬声器21(步骤S11)。
另外,DAC 38对第2成分信号LD进行DA变换,由此生成第2成分信号LA。DAC 38将第2成分信号LA输出至左扬声器22(步骤S12)。此外,步骤S11和步骤S12的顺序可以颠倒。步骤S11和步骤S12也可以并列地执行。右扬声器21对与第1成分信号RA相对应的声音进行放音,左扬声器22对与第2成分信号LA相对应的声音进行放音。
<A5:差分信号D中的S/N比>
对差分信号D中的S/N比进行说明。
差分信号D包含表示用户U1的歌声等语音的成分即语音成分和表示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各自放音的声音的成分即音乐成分。
差分信号D中的信号成分S是差分信号D所包含的语音成分。下面,将差分信号D所包含的语音成分称为“第1语音成分”。
差分信号D中的噪声成分N是差分信号D所包含的音乐成分。下面,将差分信号D所包含的音乐成分称为“第1音乐成分”。
第1音乐成分包含基于右声道信号与左声道信号之间的差分的成分。第1音乐成分有时还包含来自右扬声器21的输出音和来自左扬声器22的输出音中共通的声音成分中的、例如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
在这里,对第1音乐成分包含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的理由进行说明。
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和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由于方向盘的有无等而不是同一形状,因此声音的传导特性不同。因此,来自右扬声器21的输出音和来自左扬声器22的输出音中共通的声音成分没有被完全地抵消,例如容易残留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此外,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是在日常会话中不太使用的声音成分。因此,即使残留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与小于2kHz的声音成分残留的结构相比,对语音成分造成的影响也小。
如上所述,第1音乐成分包含基于右声道信号与左声道信号之间的差分的成分和大于或等于2kHz的声音成分。由此,第1音乐成分不会成为零。因此,将第1音乐成分暂时设定为表示由右传声器11对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进行拾音的音乐的成分和表示由左传声器12对从右扬声器21和左传声器12进行拾音的音乐的成分的合计的1/2。
在将由右传声器11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进行拾音的音乐的成分设为“M1”,将由左传声器12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进行拾音的音乐的成分设为“M2”的情况下,第1音乐成分能够表示为(M1+M2)×(1/2)。
另一方面,第1语音成分成为自由右传声器11从用户U1进行拾音的语音减去由左传声器12从用户U1进行拾音的语音而得到的成分。在这里,如果将由右传声器11从用户U1进行拾音的语音的成分设为“V1”,将由左传声器12从用户U1进行拾音的语音的成分设为“V2”,则V2能够表示为V1×(G1/G2)。因此,第1语音成分能够表示为V1-V2=V1(1-(G1/G2))。
在这里,在设为G1=10cm、G2=80cm的情况下,
成为,第1语音成分=(7/8)×V1。此外,G1并不限定于10cm,G2并不限定于80cm。
因此,差分信号D中的S/N比,
成为,第1语音成分/第1音乐成分=(7/8)×V1/((M1+M2)×(1/2))=(7/4)×(V1/M1+M2)。
接下来,作为差分信号D中的S/N比的对比例,说明通过将拾音信号MRD和拾音信号MLD相加而生成的相加信号中的S/N比。
相加信号包含表示用户U1的歌声等语音的成分即语音成分和表示从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各自进行放音的声音的成分即音乐成分。
相加信号中的信号成分S是相加信号所包含的用户U1的语音成分。下面,将相加信号所包含的用户U1的语音成分称为“第2语音成分”。
相加信号中的噪声成分N是相加信号所包含的来自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各自的音乐成分。下面,将相加信号所包含的来自右扬声器21和左扬声器22各自的音乐成分称为“第2音乐成分”。
第2音乐成分能够表示为M1+M2。
第2语音成分能够表示为V1+V2=V1(1+(G1/G2))。
在这里,与上述的差分信号D中的S/N比的计算例同样地,在设为G1=10cm、G2=80cm的情况下,
成为,第2语音成分=(9/8)×V1。
因此,相加信号中的S/N比,
成为,第2语音成分/第2音乐成分=(9/8)×V1/(M1+M2)=(9/8)×(V1/M1+M2)。
由此,差分信号D中的S/N比与相加信号中的S/N比之间的关系,
成为,差分信号D中的S/N比:相加信号中的S/N比=(7/4):(9/8)=14:9。
由此,不使用相加信号而是使用差分信号D,从而能够相对于噪声成分(从扬声器放音的声音的成分)N而提高信号成分(表示用户U1的语音的成分)S的比率。因此,能够高效地对用户U1的语音进行拾音。
<A6:第1实施方式的总结>
在对第1成分信号RA及第2成分信号LA分别造成影响的差分信号D中,成为啸声的发生原因的声音的成分减少,并且残留用户U1等的声音成分。因此,能够抑制啸声的发生,并且从右扬声器21及左扬声器22发出用户U1及U2的声音成分。
<B:变形例>
在下面例示以上例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的变形方式。可以从下面的例示中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适当地合并任意地选择出的2个以上的方式。
<B1:第1变形例>
在上述的方式中,R1=L1且R2=L2的关系成立。但是,R1和L1的关系并不限定于R1=L1的关系,R2和L2的关系并不限定于R2=L2的关系。具体地说,在产生“能够抑制啸声的发生,并且从右扬声器21及左扬声器22发出用户U1及U2的声音成分”这一效果的范围,也可以变更R1和L1的关系及R2和L2的关系。例如,在R1处于L1的±10%的范围,R2处于L2的±10%的范围的情况下,产生上述的效果。由此,可以将R1设为L1的±10%的范围,将R2设为L2的±10%的范围。
<B2:第2变形例>
在上述的方式中,右扬声器21配置于右前车门71,左扬声器22配置于左前车门72。但是,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右扬声器21配置于车室100a的右侧柱71a,左扬声器22配置于车室100a的左侧柱72a。此外,柱只要是车室100a的柱即可,可以是任意的柱。
<B3:第3变形例>
在上述的方式中,右扬声器21这一个扬声器位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左扬声器22这一个扬声器位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但是,也可以在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及左半部100L分别设置大于或等于2个扬声器。在该情况下,信号处理部3例如可以生成表示位于车室100a的右半部100R的多个扬声器的拾音信号与位于车室100a的左半部100L的多个扬声器的拾音信号之间的差分的差分信号。
在上述的方式中,在第1排座椅51及52使用了车载音响系统1,但也可以在第2排座椅53及54使用车载音响系统1,也可以在第1排和第2排座椅这两者分别使用车载音响系统1。另外,在车辆100具有第3排及更多排座椅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3排及更多排座椅使用车载音响系统1。
<B4:第4变形例>
在上述的方式中,右扬声器21对基于右声道信号的声音进行放音,左扬声器22对基于左声道信号的声音进行放音。但是,也可以取代右声道信号和左声道信号各自,而是使用单声道方式的声音信号。
<B5:第5变形例>
上述的方式中的处理运算部32通过读取并执行程序而实现的要素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例如也可以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C)等电路而实现。
<C:根据上述的方式而掌握的方式>
根据上述的方式的至少1个而掌握以下的方式。
<C1:第1方式>
本发明的方式(第1方式)所涉及的车载音响系统包含:右扬声器,其配置于车室的右半部,对第1音进行放音;左扬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对包含所述第1音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的第2音进行放音;右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半部;左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以及信号处理部,其将基于所述右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与所述左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之间的差分的第1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右扬声器,将基于所述差分的第2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左扬声器。
根据该方式,在基于右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与左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之间的差分的第1成分信号及第2成分信号中,减少来自右扬声器的输出音和来自左扬声器的输出音中共通的声音成分。因此,在对扬声器及传声器的设置位置的限制大的车室中,能够减少啸声的发生。
<C2:第2方式>
在第1方式的例子(第2方式)中,从所述右扬声器至所述右传声器为止的距离,处在从所述左扬声器至所述左传声器为止的距离的±10%的范围,从所述右扬声器至所述左传声器为止的距离,处在从所述左扬声器至所述右传声器为止的距离的±10%的范围。根据该方式,能够以抑制在车室中发生啸声的方式对右扬声器、右传声器、左扬声器和左传声器进行配置。
<C3:第3方式>
在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例子(第3方式)中,在所述车室中设置有座椅,从所述右传声器至所述座椅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从所述左传声器至所述座椅为止的距离。根据该方式,能够在车室中抑制啸声的发生,并且将就坐于座椅的用户的声音从右扬声器及左扬声器进行放音。
<C4:第4方式>
在第1方式的例子(第4方式)中,所述右传声器和所述左传声器在所述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车室中的各座椅,通常来说配置于车室的右半部和左半部中的某一部。因此,在右传声器和左传声器在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的情况下,从右传声器至座椅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从左传声器至该座椅为止的距离的可能性高。因此,根据该方式,能够在车室中抑制啸声的发生,并且将就坐于座椅的用户的声音从右扬声器及左扬声器进行放音。
<C5:第5方式>
在第1方式至第4方式的任意方式的例子(第5方式)中,所述右传声器及所述左传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顶棚。根据该方式,右传声器和左传声器设置于车室的顶棚,由此能够实现车室的有效使用。
<C6:第6方式>
在第1方式至第5方式的任意方式的例子(第6方式)中,所述右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侧车门,所述左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侧车门。右侧车门和左侧车门通常在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因此,根据该方式,能够将右扬声器和左扬声器在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
<C7:第7方式>
在第1方式至第5方式的任意方式的例子(第7方式)中,所述右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侧柱,所述左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侧柱。右侧柱和左侧柱通常在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因此,根据该方式,能够将右扬声器和左扬声器在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
<C8:第8方式>
在第1方式至第7方式的任意方式的例子(第8方式)中,所述第1音是基于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声音,所述第2音是基于所述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声音。根据该方式,即使通过右扬声器和左扬声器对立体声方式的音乐进行放音,也能够在车室中抑制啸声的发生,并且将就坐于座椅的用户的声音从右扬声器及左扬声器进行放音。
<C9:第9方式>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第9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包含第1方式至第8方式的任意方式的车载音响系统。根据该方式,在对扬声器及传声器的设置位置的限制大的车室中,能够抑制啸声的发生。

Claims (10)

1.一种车载音响系统,其包含:
右扬声器,其配置于车室的右半部,对第1音进行放音;
左扬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对包含所述第1音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的第2音进行放音;
右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半部;
左传声器,其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半部;以及
信号处理部,其将基于所述右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与所述左传声器的拾音信号之间的差分的第1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右扬声器,将基于所述差分的第2成分信号输出至所述左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将所述第1音和所述差分相加而生成所述第1成分信号,并且将所述第2音和所述差分相加而生成所述第2成分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从所述右扬声器至所述右传声器为止的距离,是从所述左扬声器至所述左传声器为止的距离的±10%的范围,
从所述右扬声器至所述左传声器为止的距离,是从所述左扬声器至所述右传声器为止的距离的±10%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在所述车室中设置有座椅,
从所述右传声器至所述座椅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从所述左传声器至所述座椅为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右传声器和所述左传声器在所述车室中以左右对称的关系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右传声器及所述左传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顶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右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侧车门,
所述左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侧车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右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右侧柱,
所述左扬声器配置于所述车室的左侧柱。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其中,
所述第1音是基于立体声信号的右声道信号的声音,
所述第2音是基于所述立体声信号的左声道信号的声音。
10.一种车辆,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音响系统。
CN202010860173.6A 2019-09-06 2020-08-24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12468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2779A JP7383942B2 (ja) 2019-09-06 2019-09-06 車載音響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JP2019-162779 2019-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936A true CN112468936A (zh) 2021-03-09
CN112468936B CN112468936B (zh) 2022-07-26

Family

ID=7483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0173.6A Active CN112468936B (zh) 2019-09-06 2020-08-24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83942B2 (zh)
CN (1) CN1124689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611A (zh) * 2021-09-17 2021-12-17 深圳地平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165B1 (en) * 1996-07-12 2002-01-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d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Coding and decoding of audio signals by using intensity stereo and prediction processes
US20030219137A1 (en) * 2001-02-09 2003-11-27 Thx Ltd. Vehicle sound system
JP201027881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Panasonic Corp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US20110211702A1 (en) * 2008-07-31 2011-09-01 Mundt Harald Signal Generation for Binaural Signals
CN102474682A (zh) * 2009-07-17 2012-05-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啸声消除器
CN104769967A (zh) * 2012-10-31 2015-07-08 株式会社电装 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系统
CN204518050U (zh) * 2015-04-29 2015-07-29 金登科 一种车载高指向扬声器系统
CN108235187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啸声抑制设备和啸声抑制方法
CN108353229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中的音频信号处理
CN109983782A (zh) * 2016-09-30 2019-07-05 雅马哈株式会社 会话辅助装置及会话辅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1719B1 (ja) * 2018-02-06 2020-01-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マイクユニット及び音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41165B1 (en) * 1996-07-12 2002-01-2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d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Coding and decoding of audio signals by using intensity stereo and prediction processes
US20030219137A1 (en) * 2001-02-09 2003-11-27 Thx Ltd. Vehicle sound system
US20110211702A1 (en) * 2008-07-31 2011-09-01 Mundt Harald Signal Generation for Binaural Signals
JP2010278819A (ja) * 2009-05-29 2010-12-09 Panasonic Corp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CN102474682A (zh) * 2009-07-17 2012-05-23 雅马哈株式会社 啸声消除器
CN104769967A (zh) * 2012-10-31 2015-07-08 株式会社电装 驾驶辅助装置及驾驶辅助系统
CN204518050U (zh) * 2015-04-29 2015-07-29 金登科 一种车载高指向扬声器系统
CN108353229A (zh) * 2015-11-10 2018-07-3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中的音频信号处理
CN109983782A (zh) * 2016-09-30 2019-07-05 雅马哈株式会社 会话辅助装置及会话辅助方法
CN108235187A (zh) * 2016-12-13 2018-06-29 雅马哈株式会社 啸声抑制设备和啸声抑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8611A (zh) * 2021-09-17 2021-12-17 深圳地平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44606A (ja) 2021-03-18
JP7383942B2 (ja) 2023-11-21
CN112468936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024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veying audio information in vehicles
JPWO2002098171A1 (ja) 車載用立体音場再生・消音装置
JP2015229403A (ja) 能動型効果音発生装置
CN112468936B (zh) 车载音响系统及车辆
JP2017069806A (ja) スピーカアレイ装置
JP2007116365A (ja) マルチチャンネル音響システム及びバーチャルスピーカ音声生成方法
KR20180103476A (ko) 차량 내부의 소음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7056706A1 (ja) 車載音響装置
US11678114B2 (en) Sound collection loudspeaker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US8103017B2 (en)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 and automobile using such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
CN112292872A (zh) 声音信号处理装置、移动设备、方法和程序
US11503401B2 (en) Dual-zone automotive multimedia system
WO2002098170A1 (en) Vehicle-mounted stereophonic sound field reproducer
CN112514414B (zh) 对话支持系统、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19049599A (ja) カラオケユニット
JP6984559B2 (ja) 集音拡声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1003471A1 (fr) Systeme acoustique embarque sur automobile
JP2021123195A (ja) 後席ディスプレイ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317465B2 (ja) 車載音響システム
JPH0568300A (ja) 車載用オーデイオ装置
JP7275933B2 (ja) 音響装置、及び車両
CN116055957B (zh) 一种3s私密座仓音响系统
JP2009100187A (ja) 音制御装置
JP2020150522A (ja) 3次元音響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JP2022142205A (ja) 音声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音声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