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8620B -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8620B
CN112468620B CN202011340574.5A CN202011340574A CN112468620B CN 112468620 B CN112468620 B CN 112468620B CN 202011340574 A CN202011340574 A CN 202011340574A CN 112468620 B CN112468620 B CN 112468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creen
control signal
working
outp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05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8620A (zh
Inventor
邓方东
陈树生
揭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05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1455 priority patent/WO202211104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8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8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天线以及屏幕,该方法包括:生成控制上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上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采用分时的方式,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天线性能,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手表、手环等终端设备往往内置大量天线,如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天线、4G/5G天线、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天线等。以NFC天线为例,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同时配备了NFC天线以及屏幕的终端设备,天线与屏幕两者之间常常会相互干扰,导致天线不能发挥最大性能,降低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天线性能,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天线以及屏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采用分时的方式,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天线以及屏幕,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采用分时的方式,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意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任意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分时向终端设备的天线和屏幕分别输出控制信号,能够控制上述天线和屏幕在同一时间段内分时轮流工作,从而在用户眼中两者相当于同时工作,且由于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时间与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时间实际上互不重叠,当天线采用较大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也不会对屏幕造成干扰,能够确保天线与屏幕均正常工作。可见,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天线性能,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设置方式的正视图;
图1B是图1A所公开的天线设置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与屏幕分时工作的时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天线性能,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手表、手环等)往往内置有大量天线。以智能手机为例,通常会在其屏幕下方的周边位置设置4G/5G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等,同时还可以在其屏幕下方设置NFC天线。其中,由于NFC天线需设计成线圈状,占据较大的面积,通常会将其设置在智能手机的整机上部,既可以避免限制整机下部的电池大小,又可以防止用户握持智能手机(通常为握持整机下部)时对NFC信号造成干扰。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设置方式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屏幕10以及天线30,其中天线30设置在屏幕10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屏幕10为智能手机的背面副屏幕,天线30为NFC天线,即该NFC天线环绕设置在智能手机的背面副屏幕下方,这仅仅是一种示例,不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天线设置方式的限定。例如,当屏幕10为智能手机的正面主屏幕(如采用全面屏、刘海屏、水滴屏等设计)时,天线30可以包括NFC天线,也可以包括4G/5G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这也仅仅是一种示例,不构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的限定,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带有屏幕10以及天线30的手表、手环等。
在上述天线设置方式下,当天线30采用较大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往往还是会对屏幕10造成干扰,引起屏闪等问题。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在一定时间段内禁用屏幕10或天线30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天线30为NFC天线,则当终端设备控制NFC天线发送NFC信号时,禁用屏幕10的部分或全部功能;类似地,当屏幕10处于工作状态时,则禁用NFC天线发送NFC信号。此外,在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采用降低天线30的发送功率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屏幕10处于工作状态时主动降低天线30的发送功率阈值,或在屏幕10和天线30之间增加金属隔离层等。可见,相关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利于用户在实际使用终端设备时同时使用该终端设备的屏幕功能和天线功能(如NFC功能等),限制了天线30发挥其最大性能,从而降低了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时向终端设备的天线30和屏幕10分别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天线30和屏幕10在同一时间段内分时轮流工作。由于分时的时隙极短,在用户眼中天线30和屏幕10两者相当于同时工作,且由于天线30发送通信信号的时间与屏幕10进行显示输出的时间实际上互不重叠,当天线30采用较大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也不会对屏幕10造成干扰,能够确保天线30与屏幕10均正常工作。可见,实施上述天线通信控制方法,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30与屏幕10之间的相互干扰,提升天线30的天线性能,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即采用上述天线设置方式的终端设备。为进一步减小上述天线30与屏幕10之间的相互干扰,还可以在该天线30与屏幕10之间设置缓冲层。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屏幕10和天线30之间可以设置有缓冲层20,该缓冲层20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以降低对天线30的屏蔽作用。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如图3所示,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2、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AP(Application Processor,应用处理器)对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分时控制。具体地,AP可以先生成用于控制上述天线的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上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在一种实施例中,当上述天线为NFC天线时,该第一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激活该NFC天线的发送天线NFC TX,以使其进入主动模式,形成用于读取信息的射频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一控制信号也可以用于激活该NFC天线的接收天线NFC RX,以使其进入被动模式,从而进行信息接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NFC天线接收信号时的接收功率较小,通常不会对终端设备的屏幕造成干扰,因此在NFC天线接收信号时也可以不与屏幕的显示输出分时进行。
在生成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同时,AP还可以生成用于控制屏幕的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可以用于控制该屏幕进行显示输出。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二控制信号可以激活该屏幕的像素电路,以使该像素电路上电刷新,产生显示输出。
示例性地,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可以为方波信号,当该方波信号处于高电平时,可以使上述NFC TX上电,进入工作状态;当该方波信号处于低电平(如零电平)时,则可以使上述NFC TX掉电,中止其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也可以为方波信号,且该方波信号可以与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完全相反,当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高电平时,该方波信号可以处于低电平,以使上述像素电路掉电而中止输出;当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处于低电平时,该方波信号可以处于高电平,以使上述像素电路上电而进入工作状态。
304、采用分时的方式,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
具体地,终端设备的AP可以将一定时间段分割为多个时长极短(如1/60秒、1/90秒、1/120秒等)且互不重叠的时隙,每个时隙的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分时的方式,该AP可以交替轮流地向上述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向上述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从而可以实现在一定时间段内同时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可以理解,上述“同时”是指采用分时的方式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即对该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出和对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输出交替轮流进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同一时刻”。
示例性地,若将一定时间段内的每一秒均等分割为60个时隙,则第1/60秒可以用于向该终端设备的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第2/60秒可以用于向该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第3/60秒可以再次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此类推,从而实现对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控制。其中,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可以输出至上述天线的控制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如NFC天线的NFC IC等,并由该控制IC直接控制该天线的发送天线或接收天线。上述第二控制信号,则可以输出至上述屏幕的驱动IC,并由该驱动IC直接驱动该屏幕进行显示输出或中止显示输出。
可见,实施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分时向终端设备的天线和屏幕分别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天线和屏幕在同一时间段内分时轮流工作,从而在用户眼中两者相当于同时工作,且由于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时间与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时间实际上互不重叠,当天线采用较大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也不会对屏幕造成干扰,能够确保天线与屏幕均正常工作。从而,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充分提升和利用天线性能,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如图4所示,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2、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步骤402与上述步骤3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404、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控制可以以帧为单元进行,即将一定时间段分割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工作帧,其中部分工作帧用于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另一部分工作帧用于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示例性地,可以将一定时间段中的每一秒分割为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该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实质上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该时隙的时长可以统一确定为1/60秒、1/90秒、1/120秒、1/144秒等,从而方便终端系统进行同步和分时。
在一种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一工作帧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多一个第二工作帧,且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二工作帧之间设置有至多一个第一工作帧。举例来说,当两个相邻的第一工作帧之间只设置一个第二工作帧,且两个相邻的第二工作帧之间只设置一个第二工作帧时,上述第一工作帧和第二工作帧之间可以呈现为单帧相互交替设置,从而可以控制上述天线以及屏幕按照单帧交替的方式轮流工作。请参阅图5,如图5的时序图T1所示,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F1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F2按照F1、F2、F1、F2、F1……的形式在时轴上延伸。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第一工作帧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工作帧(即两个相邻的第一工作帧之间留有空帧),在此情况下,可以暂时控制上述天线持续工作,而屏幕暂时不工作,并在第一工作帧和第二工作帧重新呈现为单帧相互交替设置之后,再控制上述天线以及屏幕轮流工作,从而可以在需要暂时熄屏的时候灵活调整对天线以及屏幕的控制,避免频繁退出分时工作的模式。可选地,两个相邻的第二工作帧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工作帧(即两个相邻的第二工作帧之间留有空帧),此时可以暂时控制上述屏幕持续工作,而天线暂时不工作,并在第一工作帧和第二工作帧重新呈现为单帧相互交替设置之后,再控制上述天线以及屏幕轮流工作,从而可以在上述天线未准备好发射信号或处于发射间隙等特殊情况下,仍保留在分时工作的模式,有利于提升控制天线以及屏幕分时工作的灵活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一工作帧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工作帧,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二工作帧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工作帧,从而上述第一工作帧和第二工作帧之间为多帧相互交替设置,可以控制上述天线以及屏幕以更灵活的方式轮流工作。如图5的时序图T2所示,可以按照F1、F2、F2、F1、F2、F2、F1……的形式,控制上述天线每工作一帧,上述屏幕工作两帧(如屏幕刷新率为90Hz,则实际每秒刷新60次,即每秒显示60帧图像)。又如图5的时序图T3所示,可以按照屏幕的实际显示输出需求,适应性地调整第一工作帧F1和第二工作帧F2之间的占比,从而实现更灵活的分时控制,有利于在确保屏幕显示质量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天线的通信信号发送效率,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在需要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的时间段中,按照单位时长(如0.01秒、0.1秒等)确定出多个信号输出时刻,并在该多个信号输出时刻轮流执行向上述天线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向上述屏幕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上述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控制。举例来说,当单位时长设为0.01秒时,可以从信号输出的起始时刻开始,每隔0.01秒进行一次控制信号的输出,其中,对第一控制信号的输出以及对第二控制信号的输出轮流进行,从而可以实现对上述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轮流控制。
可见,实施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划分工作帧的方式控制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分时工作,有利于提升分时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在确保屏幕显示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确保天线的通信信号发送效率,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如图6所示,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602、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步骤602与上述步骤302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604、控制该屏幕按照目标刷新频率进行刷新,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时,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其中,上述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为第一目标帧率与第二目标帧率之和,该第一目标帧率为向上述天线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对应的帧率,第二目标帧率为向上述屏幕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对应的帧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AP在生成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之前,可以先确定用于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的第一目标帧率,以及用于输出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的第二目标帧率。示例性地,可以先根据该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应用来确定上述第二目标帧率。例如,当该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应用为视频类应用、游戏类应用等时,可以确定该第二目标帧率为每秒90帧、每秒120帧等,从而可以控制该终端设备的屏幕按照该第二目标帧率进行显示输出;又例如,当该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应用为日常类应用等时,可以确定该第二目标帧率为每秒60帧、每秒30帧等,即控制该终端设备的屏幕最终的显示输出为每秒60帧、每秒30帧等,以避免在用户使用日常类应用时屏幕使用过高帧率显示而造成功耗增加。
在此基础上,由于在对终端设备的天线和屏幕进行分时控制时,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仅向该天线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而不向该屏幕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故该屏幕在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不进行显示输出,因此该屏幕的刷新频率应当高于其进行显示输出时对应的第二目标帧率。可以理解,该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可以为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对应的第一目标帧率,以及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对应的第二目标帧率之和,从而在控制该屏幕按照该目标刷新频率进行刷新时,若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则可以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若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则可以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保证该屏幕最终的显示输出为上述第二目标帧率。
其中,对于上述第一目标帧率的确定,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一目标帧率可以与上述第二目标帧率相等,从而上述目标刷新频率可以为该第二目标帧率的两倍。例如,当上述第二目标帧率为每秒60帧,即终端设备的屏幕最终的显示输出为每秒60帧时,可以设定第一目标帧率也为每秒60帧,从而可以确定该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为其两倍,即120Hz。在此基础上,控制该屏幕按照120Hz的频率进行刷新,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时,可以向终端设备的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使该天线按照每秒60帧的帧率发送通信信号;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时,可以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以使其最终的显示输出仍为每秒60帧,确保该屏幕功能的正常使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一目标帧率也可以不与上述第二目标帧率相等。例如,当上述第二目标帧率为每秒60帧,即终端设备的屏幕最终的显示输出为每秒60帧时,可以设定第一目标帧率也为每秒30帧,从而可以确定该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为两者之和,即90Hz。在此基础上,可以控制该屏幕仍以每秒60帧的帧率进行显示输出,而该终端设备的天线则以每秒30帧的帧率发送通信信号,以在确保天线通信功能正常使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屏幕的刷新频率,有利于节省终端设备的功耗。
可选地,上述第一工作帧的帧长(即每个帧所占的时长)与上述第二工作帧的帧长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可以理解,该第一工作帧的帧长与第二工作帧的帧长可以指定,也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及第二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分别确定。当第一工作帧与第二工作帧的帧率、帧长均相等时,该第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与第二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也相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时,可以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上述天线输出具有第一占空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上述屏幕输出具有第二占空比的第二控制信号;其中,上述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之和可以小于或等于1。
示例性地,可以指定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占空比为50%,如占空比为50%的方波。在此基础上,为满足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与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相互交替设置的条件,可以将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占空比设为50%或50%以下,如占空比为50%的方波、占空比为40%的方波等,从而可以确保第一控制信号处于高电平的时刻与第二控制信号处于高电平的时刻能够互不重叠,有利于进一步确保对上述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轮流控制。
可见,实施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能够通过设置终端设备的屏幕刷新频率或对天线以及屏幕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等方式,来确保实现对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轮流控制,有利于精确地保障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均正常工作,提升分时控制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如图7所示,该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02、分别检测上述天线以及屏幕的工作状态。
具体地,上述天线以及屏幕分别可以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该天线以及屏幕同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需要对两者进行分时控制,以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704、根据上述工作状态,确定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工作模式为分时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分别检测该天线的控制IC以及该屏幕的驱动IC的工作状态引脚的电平值,来分别确定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工作状态,进而确定两者的工作模式是否为分时模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确定出该天线处于天线独立工作模式,即该终端设备的屏幕处于休眠状态时,可以向该天线输出持续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天线持续发送通信信号;当确定出该屏幕处于屏幕独立工作模式时,即该终端设备的天线处于休眠状态时,也可以向该屏幕输出持续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屏幕持续进行显示输出。
706、控制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同步。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同步,并非控制两者在“同一时刻”进行工作,而是按照同一时钟进行工作。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定输出控制信号的起始时刻来控制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同步。例如,当设定控制该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的起始时刻为a时,根据分时模式下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工作时间间隔g,可以设定控制该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的起始时刻为a+g,从而可以使得两者同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设定用于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工作帧,以及用于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工作帧,并通过对该第一工作帧和第二工作帧进行实时帧同步,来实现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同步。
708、按照上述分时模式,生成控制该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该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710、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
其中,步骤708以及步骤710与上述步骤402以及步骤404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分时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之后,还可以获取上述天线的信号发送状态;当该信号发送状态满足中止发送条件时,可以停止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重新生成控制该屏幕进行全时显示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示例性地,上述信号发送状态可以包括该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信号发送频率、功率、持续时长等,当根据该信号发送状态确定该天线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如已完成通信传输、终端设备进入省电模式而关闭天线等),可以通过停止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以使该天线掉电而中止发送通信信号。此时,该终端设备的屏幕可以进入屏幕独立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先生成用于控制该屏幕进行全时显示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再将该第三控制信号输出至屏幕的驱动IC,以控制该屏幕持续进行显示输出。
可见,实施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能够通过检测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分时控制,有利于控制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在分时模式和独立工作模式之间灵活转换,从而在确保两者正常工作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屏幕的显示效果以及天线的天线性能,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分时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该天线通信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如图8所示,该天线通信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信号生成单元801以及信号输出单元802,其中:
信号生成单元801,用于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802,用于采用分时的方式,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分时向终端设备的天线和屏幕分别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天线和屏幕在同一时间段内分时轮流工作,从而在用户眼中两者相当于同时工作,且由于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时间与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时间实际上互不重叠,当天线采用较大功率发送通信信号时也不会对屏幕造成干扰,能够确保天线与屏幕均正常工作。从而,能够减小终端设备的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充分提升和利用天线性能,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请一并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其中,图9所示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是由图8所示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进行优化得到的,同理也可以应用于上述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的天线以及屏幕。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信号输出单元802具体可以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该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一工作帧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多一个第二工作帧,且两个相邻的上述第二工作帧之间设置有至多一个第一工作帧。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通过划分工作帧的方式控制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分时工作,有利于提升分时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在确保屏幕显示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天线与屏幕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可以确保天线的通信信号发送效率,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信号输出单元8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控制该屏幕按照目标刷新频率进行刷新,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时,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该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可以为第一目标帧率与第二目标帧率之和,该第一目标帧率为向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对应的帧率,该第二目标帧率为向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对应的帧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目标帧率与第二目标帧率可以相等,则上述目标刷新频率可以为该第二目标帧率的两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信号输出单元802具体还可以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天线输出具有第一占空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屏幕输出具有第二占空比的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上述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之和可以小于或等于1。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终端设备的屏幕刷新频率或对天线以及屏幕的控制信号的占空比等方式,来确保实现对该天线以及屏幕的分时轮流控制,有利于精确地保障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均正常工作,提升分时控制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9所示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803、确定单元804以及同步单元805,其中:
检测单元803,可以用于在上述信号生成单元801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之前,分别检测该天线以及该屏幕的工作状态;
确定单元804,可以用于根据该工作状态,确定上述天线以及屏幕的工作模式为分时模式;
同步单元805,可以用于控制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同步;
上述信号生成单元801,具体可以用于在上述同步单元805控制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同步之后,按照上述分时模式,生成控制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检测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是否需要对该天线以及屏幕进行分时控制,从而能够提升进行分时控制的灵活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图9所示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806,该获取单元806可以用于在上述信号输出单元802采用分时的方式,向该天线输出上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向该屏幕输出上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获取该天线的信号发送状态;
当该信号发送状态满足中止发送条件时,上述信号输出单元802可以停止向该天线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上述信号生成单元801则可以重新生成控制屏幕进行全时显示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
可见,采用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天线通信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终端设备的天线以及屏幕在分时模式和独立工作模式之间灵活转换,从而在确保两者正常工作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屏幕的显示效果以及天线的天线性能,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分时控制的灵活性。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1001;
与存储器1001耦合的处理器1002;
其中,处理器1002调用存储器10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任意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任意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天线以及屏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工作帧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工作帧,或者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工作帧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工作帧;
所述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包括:
控制所述屏幕按照目标刷新频率进行刷新,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时,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时,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为第一目标帧率与第二目标帧率之和,所述第一目标帧率为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对应的帧率,所述第二目标帧率为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对应的帧率,所述第一目标帧率与所述第二目标帧率不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还包括:
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具有第一占空比的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具有第二占空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占空比与所述第二占空比之和小于或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检测所述天线以及所述屏幕的工作状态;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天线以及所述屏幕的工作模式为分时模式;
所述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包括:
按照所述分时模式,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所述分时模式,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天线以及所述屏幕进行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的信号发送状态;
当所述信号发送状态满足中止发送条件时,停止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重新生成控制所述屏幕进行全时显示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
6.一种天线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天线以及屏幕,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控制所述天线发送通信信号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屏幕进行显示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用于在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并在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为互不重叠且相互交替设置的时隙,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工作帧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工作帧,或者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工作帧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工作帧;
所述信号输出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屏幕按照目标刷新频率进行刷新,当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一工作帧时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所述刷新时刻对应于第二工作帧时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屏幕的目标刷新频率为第一目标帧率与第二目标帧率之和,所述第一目标帧率为向所述天线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帧对应的帧率,所述第二目标帧率为向所述屏幕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帧对应的帧率,所述第一目标帧率与所述第二目标帧率不相等。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通信控制方法。
CN202011340574.5A 2020-11-25 2020-11-25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68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574.5A CN112468620B (zh) 2020-11-25 2020-11-25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PCT/CN2021/121455 WO2022111043A1 (zh) 2020-11-25 2021-09-28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574.5A CN112468620B (zh) 2020-11-25 2020-11-25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20A CN112468620A (zh) 2021-03-09
CN112468620B true CN112468620B (zh) 2023-06-27

Family

ID=74808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0574.5A Active CN112468620B (zh) 2020-11-25 2020-11-25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8620B (zh)
WO (1) WO20221110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620B (zh) * 2020-11-25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135A (zh) * 2017-12-15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00669A (zh) * 2018-06-26 2018-1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扫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94341A (zh) * 2018-07-26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9759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98486A (zh) * 2019-05-27 2019-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5983B (zh) * 2014-12-09 2017-12-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nfc天线的触摸屏、终端及其近场通信方法
CN107181559B (zh) * 2017-05-23 2019-12-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324480B (zh) * 2018-03-28 2021-10-12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多屏幕折叠终端的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120796A (zh) * 2018-09-19 2019-01-01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终端的被叫方法和存储装置
CN109819103A (zh) * 2018-12-26 2019-05-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背光干扰天线方法及移动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8620B (zh) * 2020-11-25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3135A (zh) * 2017-12-15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00669A (zh) * 2018-06-26 2018-1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屏扫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94341A (zh) * 2018-07-26 2019-0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97597A (zh) * 2018-11-09 2019-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098486A (zh) * 2019-05-27 2019-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8620A (zh) 2021-03-09
WO2022111043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52261A1 (en) State control method for light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159128B (zh) 控制显示面板的图形控制器和方法以及便携式计算机系统
CN110268755B (zh) 非激活定时器超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93855B (zh) 通信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364107B (zh) 射频信号发射诱导显示伪影减轻系统和方法
CN110536381A (zh) 接收配置和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11005084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of 3d shutter glasses using the same
CN112468620B (zh) 天线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US118440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daptive power saving for wireless traffic
JP2005534047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リフレッシュレートを制御するイメージ又はビデオ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方法
US20230051346A1 (en) Downlink reception trigger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3038635A (zh) Scell休眠指示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6068029B (zh) 蓝牙设备以及控制蓝牙设备或无线设备的方法
CN113038584B (zh)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
CN110912662A (zh)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装置
EP4145742A1 (en) Downlink reception trigger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4531519B (zh) 一种基于垂直同步信号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20353818A1 (en) Signal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39466B (zh) 主动光学器件发光控制方法
JP6394951B2 (ja)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5767743A (zh) 监听方法、唤醒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17092A1 (zh) 监听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169397A1 (zh) 非连续接收drx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21909A1 (zh) 信号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691930B (zh) 可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物联网系统、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