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6479A -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6479A
CN112466479A CN202011416506.2A CN202011416506A CN112466479A CN 112466479 A CN112466479 A CN 112466479A CN 202011416506 A CN202011416506 A CN 202011416506A CN 112466479 A CN112466479 A CN 112466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disease
human body
body mode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6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发宝
李欣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dsc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dsc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dsc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dsc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65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6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6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本发明能够辅助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断,使得远程诊疗的有效性、精确性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和医疗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远程医疗系统辅助医生进行远程诊断。例如应用于家庭诊断的家庭远程医疗系统(例如微医APP,家庭好医生APP),家庭用户可通过该系统与远程的医生进行疾病交流,为医生提供病症部位的视频图片,辅助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对于日常的小疾病或紧急医疗事件的处理十分有效、便利。
但是,因为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多变,由于视频图片只能反馈患者部分伤痛部位,无法整体、直观、全面为医生提供有效、精确的病症相关信息辅助医生进行精确诊断,为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疾病诊疗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得远程诊疗的有效性、精确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实现能够辅助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断,使得远程诊疗的有效性、精确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包括步骤:
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
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
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所述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包括步骤:
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所述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计算所述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调整所述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步骤:
从所述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在所述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所述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病症部位在所述目标区域处叠加所述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并在所述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所述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所述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建模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例系数调整所述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所述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症部位在所述目标区域处叠加所述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并在所述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所述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实现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能够能够辅助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断,使得远程诊疗的有效性、精确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患者的双臂自然下垂直立的拍摄得到的多个角度的目标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患者上身躯干的去皮状态下的3D人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包括:
S100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具体的,生理参数包括但是不限于心率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呼吸频率。病情描述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对病情描述进行关键词提取获得患者的症状信息。基本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体质特点,过敏源和既往病史等。病情描述包括但是不限于疾病部位,病症表现等描述性内容。轮廓信息是指包括患者全身外形轮廓的形状、尺寸相关的信息。
S200根据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S300根据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具体的,通过轮廓信息可以使用3D建模的方式建立对应于患者个人的人体模型,在完成患者人体模型建立后,终端设备再根据此前获取的轮廓信息和病情描述,在所建立的患者人体模型上进行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其中,终端设备包括患者使用的终端设备(即患者侧设备),以及医生使用的终端设备(即医生侧设备)。这样,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均可使用自身所属的终端设备,查看表征有患者身体终端的人体模型,最重要的是,医生可以通过表征有患者身体终端的人体模型能够快速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症状信息,辅助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疾病诊疗,而且通过表征有患者身体终端的人体模型,能够为医生整体、直观、全面提供病症相关信息,辅助医生远程为患者进行精确诊断,使得远程诊疗的有效性、精确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推广应用。此外,由于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的获取过程中无需医生直接参与,避免了医患之间的反复沟通交互,大大提高远程诊断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包括:
S110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
具体的,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包括专业设备或者集成有生理传感器的终端设备。例如,专业设备包括血压计、血糖计、体温计等等。终端设备的外表面可能设置有生理传感器,通过生理传感器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
S120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
具体的,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语音采集设备(例如麦克风),患者通过外部设备手动输入或者语音输入获取病症描述。
优选的,由于患者提供的病症描述一般为基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述,其中可能包括无用的冗余信息,此时需要对病症描述进行语言处理以便符合机器语言规则,以便后续的语义识别。
示例性的,获取的病情描述为“肚子不时有点痛,有时候会有抽搐感”,其中“不时”、“有点”、“有时候”、“会有”等词是与疾病本身无关的冗余数据,对病情描述中的冗余数据剔除,而保留“肚子”、“痛”和“抽搐感”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作为处理后的病症描述。
优选的,由于患者输入的病症描述可能无法全面囊括所有的症状,因此,通过上述方式对病症描述进行语言处理后,终端设备会根据病症描述查询医疗知识库,从医疗知识库中查找并生成候选描述列表,再通过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向患者显示候选描述列表,其中,候选描述列表包括多个候选描述,候选描述包括症状部位、症状状态、疼痛程度。终端设备会提示引导患者输入或者选择候选描述列表中符合自身病症情况的目标候选描述。
延续上述示例,语言处理后的病情描述为“肚子”、“痛”和“抽搐感”,终端设备会显示候选描述列表,候选描述列表包括“肚脐左上方”、“肚脐周围”、“肚脐右下方”、“肚脐左下方”等症状部位之类的候选描述,以及“恶心”、“反胃”等症状状态之类的候选描述。这样,患者提供手动或者语音方式选择输入目标候选描述。如果目标候选描述为“肚脐周围”、“肚脐右下方”,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医疗知识库确定病症部位是阑尾(早期对应于肚脐周围,后期对应于肚脐右下方),如果目标候选描述为“肚脐左上方”、“恶心”、“反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医疗知识库确定病症部位是胃部(对应于肚脐左上方或肚脐右上方)。
S130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具体的,从患者家中安装的摄像头或者患者使用终端设备自带的摄像头,拍摄获取不同角度的目标图像。如图3所示,当然,为了拍摄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可以提示患者站在离照相机2~4米的地方,双臂自然下垂直立,拍摄正面、侧面、背面等多个角度的目标图像。
通过上述方式获取到不同角度的目标图像后,对不同拍摄角度的目标图像进行标记,然后,终端设备会对不同拍摄角度的目标图像分别进行边缘锐化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灰度图,对不同拍摄角度对应的二值灰度图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识别,从而不同拍摄角度下的人体关节点及其像素坐标,进而获取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其中,人体关节点包括头部关节、肩部关节、腕部关节、臀部关节和腿部关节。
优选的,要求患者按照不同的姿势拍摄360度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可以是图像视频,例如拍摄获取患者双臂平伸直立、双臂举起、自然下蹲等姿势,并对应不同的姿势提取轮廓信息,从而获得患者的人体模型更加丰富,且更贴合患者的关节点特征。
S210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具体的,根据不同角度下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像素坐标,可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计算得到患者真实的预设特征部位的世界坐标。其中,像素坐标、世界坐标的转换计算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因此,由于可以根据目标图像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人体关节点及其像素坐标,因此可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计算得到患者真实的预设特征部位的世界坐标,进而根据不同预设特征部位的世界坐标采用空间向量求距公式计算得到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
S220计算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具体的,在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之前,先设定标准人体的体型信息,体型信息包括标准人体的标准身高、标准体征尺寸(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的标准尺寸),通过3D建模软件(例如3dmax、maya)根据标准人体的体型信息事先建立标准人体模型。然后,计算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即将尺寸信息除以对应的标准体征尺寸计算得到第一比值,以及将患者真实身高除以标准人体的标准身高得到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进行均值计算得到比例系数。
其中,标准人体模型包括有人体的皮肤、肌肉、组织、器官、骨骼的标准尺寸和和预设空间坐标。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真实身高可以由患者通过外部设备手动或者语音输入,也可以通过上述图像处理计算得到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后,根据头部顶端的像素坐标以及腿部底端的像素坐标,计算得到头部顶端的世界坐标以及腿部底端的世界坐标,进而根据头部顶端的世界坐标以及腿部底端的世界坐标,采用空间向量求距公式计算得到患者真实身高。
S230根据比例系数调整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具体的,通过上述方式计算获取到比例系数后,根据比例系数在3D建模软件中适应性调整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即调整标准人体模型的预设特征部位为患者的尺寸信息,以使得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无限接近于患者真实体型,进而获得的3D人体模型。当然,如图4所示,还会根据比例系数调整标准人体模型的皮肤、肌肉、组织、器官、骨骼的标准尺寸和预设空间坐标,以使得标准人体模型接近患者真实的皮肤、肌肉、组织、器官、骨骼的患者模型尺寸以及患者模型空间坐标。
S310从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具体的,通过外部设备获取到患者的病情描述,并且对病情描述进行语言处理后,对处理后的病情描述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关键词提取可以获取到患者的病症部位和病症症状。
S320在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
S330根据病症部位在目标区域处叠加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并在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具体的,在获取到患者的病症部位后,在患者的人体模型处进行查找对应于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因为,标准人体模型的皮肤、肌肉、组织、器官、骨骼的预设空间坐标在建立时已知,因此,患者模型空间坐标也可以根据预设空间坐标和比例系数计算得到,进而,可以根据病症部位的名称查找对应的患者模型空间坐标所在区域得到作为目标区域。由于生理参数包括心率值、血糖值、血压值、体温值、呼吸频率,可以设置这些生理参数分别对应的预设部位为心脏、血管、血管、皮肤、肺。当然,可以根据患者需求更改预设部位的位置。查找到对应于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后,根据病症部位、病症症状通过图像渲染的方式在目标区域处叠加对应的病理反映,另外,在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示例性的,如果病症部位为全身,且病症症状为喉咙发炎,生理参数中的体温为39℃,高热发烫,那么终端设备会在患者的人体模型的全身皮肤处叠加发烧的病理反映(发烧状态的皮肤红外热像值高于非发烧状态的皮肤红外热像值),在患者的人体模型的喉咙处叠加红肿的病理反应,并且会在额头处叠加体温为39℃的病理反映完成患者发烧模拟表征。
示例性的,如果病症部位为手部,且病症症状为红肿、化脓,那么重的设备会在患者的人体模型的手部皮肤处叠加红肿、化脓的病理反映完成患者手部受伤感染的模拟表征。
优选的,患者或者医生可通过3D建模软件对患者的人体模型进行360度旋转、缩放、拆解、透明、测量、整体观察、局部观察、色彩变更操作。例如,可以去除皮肤观看肌肉,去除肌肉观看骨骼、去除骨骼观看器官等,还可以单独观看某块肌肉、骨骼或者某个器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方法集成在患者侧设备,那么患者侧设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目标图像、病情描述和生理参数。如果本方法集成在医生侧设备,首先由患者侧设备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目标图像、病情描述和生理参数,然后,再由患者侧设备与医生侧设备进行通信交互,使得医生侧设备从患者侧设备处获取目标图像、病情描述和生理参数。这样,可以避免医生侧设备直接与患者使用的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外部设备和摄像头连接,避免患者的隐私被泄露,大大提升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本发明通过获取患者的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然后根据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根据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使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信息做出诊断结果、治疗建议,然后将诊断结果、治疗建议叠加至患者的人体模型处发送给患者侧设备,从而可以在患者侧对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能实现远程治疗,一方面医生可以在不同地点随时查看患者的生理状况的变化,病情的变化,进而远程设置治疗流程、治疗方案,另一方面,患者可以在家中或就近的医疗点中接受远程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进行,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获取模块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建模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建模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比例系数调整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基于前述实施例,处理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处理单元,用于在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根据病症部位在目标区域处叠加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或,在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具体的,本实施例是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具体效果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程序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程序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终端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其中,存储器120,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121;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121,实现上述所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
所述终端设备100可以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平板型计算机、手机、人机交互屏等设备。所述终端设备100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10、存储器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设备1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显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通信总线、通信接口等。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其中,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输出接口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该存储器12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121,该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121,实现上述所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
所述处理器1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20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1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20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1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121以及所述终端设备100所需要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通信总线是连接所描述的元素的电路并且在这些元素之间实现传输。例如,处理器110通过通信总线从其它元素接收到命令,解密接收到的命令,根据解密的命令执行计算或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以包括程序模块,例如内核(kernel),中间件(middlewar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应用。该程序模块可以是有软件、固件或硬件、或其中的至少两种组成。输入/输出接口转发用户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例如感应器、键盘、触摸屏)输入的命令或数据。通信接口将该终端设备100与其它网络设备、用户设备、网络进行连接。例如,通信接口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到网络以连接到外部其它的网络设备或用户设备。无线通信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无线保真(WiFi),蓝牙(BT),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蜂窝通信等等。有线通信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异步传输标准接口(RS-232)等等。网络可以是电信网络和通信网络。通信网络可以为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物联网、电话网络。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通信接口连接网络,终端设备100和其它网络设备通信所用的协议可以被应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中间件、内核和通信接口至少一个支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对应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例如,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内存(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光盘(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121发送指令给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121可存储于一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12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121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121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包括步骤:
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
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
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所述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包括步骤:
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所述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计算所述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调整所述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步骤:
从所述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在所述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所述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
根据所述病症部位在所述目标区域处叠加所述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并在所述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所述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5.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病情描述以及轮廓信息;
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轮廓信息进行建立患者的人体模型;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理参数和病情描述,在所述人体模型模拟表征患者的身体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从生理参数采集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生理参数,从外部设备处获取患者的病情描述,从摄像头处获取不同角度拍摄的目标图像;所述目标图像为包括患者全身部位的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有目标图像进行识别获取患者在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不同角度下的轮廓信息,获取患者的预设特征部位的尺寸信息;所述预设特征部位包括头部、肩部、腕部、臀部和腿部;
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尺寸信息与标准人体模型的体型信息之间的比例系数;
建模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例系数调整所述标准人体模型得到患者的人体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病情描述中提取患者的病症部位、病症症状;
查找单元,用于在所述人体模型上查找出对应于所述病症部位的目标区域;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病症部位在所述目标区域处叠加所述病症症状对应的病理反映,并在所述人体模型对应的预设部位处,叠加所述生理参数对应的病理反映完成模拟表征。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所执行的操作。
CN202011416506.2A 2020-12-07 2020-12-07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2466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6506.2A CN112466479A (zh) 2020-12-07 2020-12-07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6506.2A CN112466479A (zh) 2020-12-07 2020-12-07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6479A true CN112466479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6506.2A Pending CN112466479A (zh) 2020-12-07 2020-12-07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64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728A (zh) * 2021-08-17 2021-11-09 广州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盆腔脱垂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64233A (zh) * 2023-03-06 2023-06-30 广东名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诊断后的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CN113628728B (zh) * 2021-08-17 2024-05-28 广州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盆腔脱垂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286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 medical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462765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宝鸡数字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可视化医患沟通平台构建方法和系统
CA2923191A1 (en) * 2016-03-08 2016-05-06 Cae Healthcare Canada Inc Patient simulation system adapte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medical apparatus
CN107491661A (zh) * 2017-09-30 2017-12-19 深圳前海卓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病历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8479070A (zh) * 2018-03-30 2018-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876881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浙江大学 基于Kinect的体型自适应三维虚拟人体模型构建方法及动画系统
CN109427103A (zh) * 2017-09-05 2019-03-05 北京蜂鸟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演示治疗方案和实时检查患处的vr系统
CN112002392A (zh) * 2020-06-16 2020-11-27 北京数字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三维人体模型的精准分诊、预约诊疗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27286A1 (en) * 2013-09-02 2015-03-05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A medical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462765A (zh) * 2014-11-04 2015-03-25 宝鸡数字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可视化医患沟通平台构建方法和系统
CA2923191A1 (en) * 2016-03-08 2016-05-06 Cae Healthcare Canada Inc Patient simulation system adapte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medical apparatus
CN109427103A (zh) * 2017-09-05 2019-03-05 北京蜂鸟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演示治疗方案和实时检查患处的vr系统
CN107491661A (zh) * 2017-09-30 2017-12-19 深圳前海卓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病历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8479070A (zh) * 2018-03-30 2018-09-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虚拟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876881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浙江大学 基于Kinect的体型自适应三维虚拟人体模型构建方法及动画系统
CN112002392A (zh) * 2020-06-16 2020-11-27 北京数字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三维人体模型的精准分诊、预约诊疗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8728A (zh) * 2021-08-17 2021-11-09 广州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盆腔脱垂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28728B (zh) * 2021-08-17 2024-05-28 广州辉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盆腔脱垂数据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64233A (zh) * 2023-03-06 2023-06-30 广东名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诊断后的提醒方法以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3653B (zh) 针对基于能量的治疗设备的基于个人化图像的指导
Gsaxner et al. The HoloLens in medicin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taxonomy
US11954860B2 (en) Image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177348A1 (zh) 用于生成三维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74730A (zh) 基于虚拟现实和医学影像的手术模拟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021445A (zh) 一种基于vr模型的医疗系统
US117761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augmented anatomical features
US20220375621A1 (en) Digital twin
CN104462765A (zh) 三维可视化医患沟通平台构建方法和系统
CN112967786B (zh) 基于多模影像与交互设备的解剖导航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TW202105406A (zh) 用於推薦手術程序之參數的系統及方法
CN110321827A (zh) 一种基于人脸疼痛表情视频的疼痛水平评估方法
CN104462761A (zh) 三维可视化数字监护方法和系统
CN111045575A (zh) 一种诊疗交互方法和诊疗终端设备
Bucioli et al. Holographic real time 3D heart visualization from coronary tomography for multi-place medical diagnostics
CN112466479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患者模型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astelan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natomy visualization for surgery assistance with hololens: Ar surgery assistance with hololens
CN109411051A (zh) 一种接入vr技术的脑卒中患者延续医学系统
US202003124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health condition of an individual
CN111861822A (zh) 病人模型构建方法、设备和医学教育系统
CN111951950A (zh)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医疗分类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6205595A (zh) 基于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平台的猪只健康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991437B (zh) 基于图像展缩技术的全自动穴位定位方法
Harari et al. A computer-based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body-image distortions in anorexia-nervosa patients
Liu et al.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under AR medical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