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6079A -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6079A
CN112466079A CN202110086194.1A CN202110086194A CN112466079A CN 112466079 A CN112466079 A CN 112466079A CN 202110086194 A CN202110086194 A CN 202110086194A CN 112466079 A CN112466079 A CN 112466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ublic area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rea security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61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6079B (zh
Inventor
费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ail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ail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ail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ail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61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6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6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6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支撑组件的底座和盖板与外壳连接,电路板和电池设置在外壳内,防水组件的保护罩通过粘合层和外壳连接,电路板的第一降压器输出端和第二降压器输入端电连接以对设备进行供电,电压采样器对第一降压器输出端电压进行检测,电池和第一降压器输出端电连接,按键、微动开关和通讯器分别与WIFI感知器电连接。通过外部WIFI信号构成探测网络,WIFI感知器对信号进行接收,对无人状态下当前区域的信号状态进行学习,在有人活动时引起信号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有人,然后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电池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测,且检测范围大,可靠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安防及安保市场主要以摄像头视频监控和保安人力部署作为布控手段,监测范围无法做到全覆盖,普遍存在死角,较难满足一些高安防需求的场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小容易受障碍物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包括支撑组件、防水组件、散热组件、电路板、电池和蜂鸣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盖板,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保护罩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粘合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座和散热片,所述散热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穿过所述盖板,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座的一侧,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电路板包括支撑板、第一降压器、第二降压器、电压采样器、WIFI感知器、按键、微动开关和通讯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降压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通讯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蜂鸣器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加固环,所述加固环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罩的一侧。
其中,所述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还包括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方法,包括:通过WIFI信号建立CSI信号覆盖网;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电磁波接收状态;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覆盖网内有人活动发出报警信息;驱动摄像头对有人区域进行拍摄;上传监控日志。
其中,所述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的具体步骤是: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无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有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监控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及方法,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安装所述电池,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底座对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盖板可以将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所述电池拿出。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粘合层为粘合胶水,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粘合层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粘合层可以将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散热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座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散热片可以增大与外界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安装电子元件,所述第一降压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器与外部12V电源连接,可以将电压降至4.2V,所述第一降压器与外部12V电源连接,可以将电压降至4.2V,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降压器进行供电,然后所述第二降压器可以将电压降至3.3V,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器正常工作同时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和对所述第二降压器供电,在断电时,所述第一降压器无输出,此时可以通过所述电池对所述第二降压器进行暂时供电,所述电压采样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可以对所述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当电压低于3.3V时,系统进入关机状态,所述通讯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通讯器包括Cat.1模组、SIM卡座和NB-IOT模组,可以进行通信,所述WIFI感知器的型号可以是WF-H861-RTA1,用于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接收探测,通过所述按键可以对所述WIFI感知器进行配置,所述蜂鸣器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通过所述蜂鸣器可以发出警报,所述微动开关用于设备防拆卸。通过外部的WIFI信号构成探测网络,通过所述WIFI感知器对信号进行接收,从而可以对无人状态下当前区域的信号状态进行学习,在有人活动时会引起信号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有人,然后通过所述蜂鸣器发出警报,所述电池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测,且检测范围大,可靠度高,从而解决现有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小容易受障碍物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的顶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的底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A;
图5是本发明的电路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覆盖网内有人活动发出报警信息的流程图。
1-支撑组件、2-防水组件、3-散热组件、4-电路板、5-电池、6-蜂鸣器、7-通讯接口、11-底座、12-外壳、13-盖板、15-密封圈、16-弹簧、21-保护罩、22-粘合层、23-加固环、31-散热座、32-散热片、33-散热风扇、41-支撑板、42-第一降压器、43-第二降压器、44-电压采样器、45-WIFI感知器、46-按键、47-微动开关、48-通讯器、49-绿色LED灯、50-蓝色LED灯、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包括:
支撑组件1、防水组件2、散热组件3、电路板4、电池5和蜂鸣器6,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1、外壳12和盖板13,所述外壳12具有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所述第二凹槽1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一侧,所述底座11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21,所述盖板13与所述外壳1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2的一侧,所述防水组件2包括保护罩21和粘合层22,所述粘合层22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所述保护罩21与所述粘合层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座31和散热片32,所述散热座31与所述盖板13固定连接,并穿过所述盖板13,所述散热片32与所述散热座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座31的一侧,所述电池5与所述外壳12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2内,所述电路板4包括支撑板41、第一降压器42、第二降压器43、电压采样器44、WIFI感知器45、按键46、微动开关47和通讯器48,所述支撑板41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内,所述第一降压器42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41的一侧,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出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电池5与所述第一降压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44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通讯器4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器48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按键46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47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蜂鸣器6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1、外壳12和盖板13,所述外壳12具有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所述第二凹槽1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121用于安装所述电路板4,所述第二凹槽122用于安装所述电池5,所述底座11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21,通过所述底座11对所述第一凹槽121内的元件进行保护,所述盖板13与所述外壳1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2的一侧,通过转动所述盖板13可以将所述第二凹槽122中的所述电池5拿出。所述防水组件2包括保护罩21和粘合层22,所述粘合层22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所述粘合层22为粘合胶水,所述保护罩21与所述粘合层2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通过所述粘合层22可以将所述保护罩21和所述外壳12连接。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座31和散热片32,所述散热座31与所述盖板13固定连接,并穿过所述盖板13,所述散热片32与所述散热座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座31的一侧,所述散热座31和所述散热片32由导热效果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通过所述散热片32可以增大与外界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电路板4包括支撑板41、第一降压器42、第二降压器43、电压采样器44、WIFI感知器45、按键46、微动开关47和通讯器48,所述支撑板41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内,用于安装电子元件,所述第一降压器42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41的一侧,所述第一降压器42与外部12V电源连接,可以将电压降至4.2V,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降压器42进行供电,然后所述第二降压器43可以将电压降至3.3V,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出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电池5与所述第一降压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池5的型号为18650,在所述第一降压器42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降压器42会对所述电池5进行充电,同时对所述第二降压器43进行供电,在断电时,所述第一降压器42无输出,此时可以通过所述电池5对所述第二降压器43进行暂时供电,所述电压采样器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44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可以对所述电池5的电压进行检测,当电压低于3.3V时,系统进入关机状态,所述通讯器4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43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器48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所述通讯器48包括Cat.1模组、SIM卡座和NB-IOT模组,可以进行通信,所述WIFI感知器45的型号可以是WF-H861-RTA1,用于对电磁波信号进行接收探测,通过所述按键46可以对所述WIFI感知器45进行配置,所述蜂鸣器6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通过所述蜂鸣器6可以发出警报,所述微动开关47用于设备防拆卸。通过外部的WIFI信号构成探测网络,通过所述WIFI感知器45对信号进行接收,从而可以对无人状态下当前区域的信号状态进行学习,在有人活动时会引起信号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有人,然后通过所述蜂鸣器6发出警报,所述电池5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对整个装置进行供电,从而可以方便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检测,且检测范围大,可靠度高,从而解决现有监控设备监控范围小容易受障碍物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外壳1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15设置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外壳12之间,用于增加防水性能,使得防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弹簧16,所述弹簧16与所述外壳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2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16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2内,使得可以通过所述弹簧16将所述电池5弹出,使得可以更加方便取出所述电池5。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2还包括加固环23,所述加固环23与所述外壳12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罩21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动所述加固环23可以将所述保护罩21压紧在所述外壳12上,避免所述保护罩21掉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3还包括散热风扇33,所述散热风扇33与所述散热片3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片3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散热风扇33可以对所述散热片32进行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使得工作状态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4还包括绿色LED灯49和蓝色LED灯50,所述绿色LED灯49和所述蓝色LED灯50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并穿过所述外壳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绿色LED灯49显示WIFI信号,闪烁代表连接中,常亮表示连接正常。所述蓝色LED灯50显示4G信号,闪烁代表连接中,常亮表示连接正常,从而可以直观地对所述LED等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还包括通讯接口7,所述通讯接口7与所述WIFI感知器45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1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讯接口7可以是RS485接口或者TCP/IP接口,可以和外部的摄像头连接,摄像头可以选择海康摄像头RTMP,支持GB28181接入、200万高清像素,数据可传输到阿里云或其他我方可访问云端,从而可以在确认有人后,调动摄像头朝向有人的位置进行人工确认,提高判断的精度。
第二方面,请参阅图6~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方法,包括:
S101通过WIFI信号建立CSI信号覆盖网;
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将通过APP配网与WIFI设备连接形成CSI信号覆盖网。
S102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电磁波接收状态;
将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通电,然后通过手机端进行配置就可以进入电磁波接收状态。
S103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
具体步骤包括: S201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无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
S202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有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
S203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监控状态。
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的学习状态持续30秒,前15秒学习无人时的状态阈值,后15秒学习有人时的状态阈值,完成后得出无人/有人状态的阈值。
S104覆盖网内有人活动发出报警信息;
具体包括:
S301设置蓝牙信标;
S302检测到覆盖网内有人活动时,判断蓝牙信号的信号值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不在范围内则发出警报信息,若在范围内则无动作。
员工携带蓝牙信标靠近蓝牙网关时通过路由器上报SSID信号值,信号值达到设定阈值且此信标MAC在白名单内时设备不会发出非法入侵消息,信号值阈值默认60。
S105驱动摄像头对有人区域进行拍摄;
S106上传监控日志。
检测到非法入侵:设备为布防状态时,当检测到非法入侵后,记录日志并发送短信通知工作人员。
侦测到有人移动:设备为撤防状态时,仅记录“侦测到有人活动”,无非法入侵。
Wi-Fi已连接:设备网络连接成功。
设备断开连接:设备网络异常,未上报数据。
设备每秒上报一次状态,非法入侵和有人活动5分钟内只显示一条,若状态发生改变立即显示一条,无人状态不显示。
检测有人和非法入侵的时候截取视频存储到云服务器,视频起止时间:检测到有人前10秒至后50秒合计1分钟。
点击日志右侧摄像头按钮播放视频日志,日志可以显示50条。
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机配置安防策略,主要是在布放或者撤防两种状态下检测到活动对象时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忽略(不做任何操作),记录(在设备日志中记录)和记录并通知(记录日志并发短信通知),活动对象可以分为工作人员、小动物或者其他人活动时的处理策略。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组件、防水组件、散热组件、电路板、电池和蜂鸣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外壳和盖板,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保护罩和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保护罩与所述粘合层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座和散热片,所述散热座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穿过所述盖板,所述散热片与所述散热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散热座的一侧,所述电池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电路板包括支撑板、第一降压器、第二降压器、电压采样器、WIFI感知器、按键、微动开关和通讯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降压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通讯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通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所述蜂鸣器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加固环,所述加固环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保护罩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还包括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WIFI感知器电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
6.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WIFI信号建立CSI信号覆盖网;
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电磁波接收状态;
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
覆盖网内有人活动发出报警信息;
驱动摄像头对有人区域进行拍摄;
上传监控日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覆盖网内状态阈值进行学习,然后进入监控状态的具体步骤是: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无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对有人时的状态阈值进行学习;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进入监控状态。
CN202110086194.1A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 Active CN112466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194.1A CN112466079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194.1A CN112466079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6079A true CN112466079A (zh) 2021-03-09
CN112466079B CN112466079B (zh) 2021-04-20

Family

ID=7480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6194.1A Active CN112466079B (zh) 2021-01-22 2021-01-22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60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6683A (zh) * 2022-02-09 2022-06-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05759U (zh) * 2016-03-04 2016-07-27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的移动感应器
CN106204984A (zh) * 2016-06-27 2016-12-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防盗设备及方法
CN106448000A (zh) * 2016-10-21 2017-02-22 什邡市联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iFi安全距离感应报警器
US9681263B1 (en) * 2013-12-20 2017-06-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device monitorin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N208691423U (zh) * 2018-07-09 2019-04-02 上海集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安防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1263B1 (en) * 2013-12-20 2017-06-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ssive device monitorin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CN205405759U (zh) * 2016-03-04 2016-07-27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的移动感应器
CN106204984A (zh) * 2016-06-27 2016-12-0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信号的防盗设备及方法
CN106448000A (zh) * 2016-10-21 2017-02-22 什邡市联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WiFi安全距离感应报警器
CN208691423U (zh) * 2018-07-09 2019-04-02 上海集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安防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6683A (zh) * 2022-02-09 2022-06-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6079B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2691Y (zh) 一种户外设施远程无线报警装置
CN102176270A (zh) 安全监控及火灾预警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205862512U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系统
US20070291115A1 (en) Remote video surveillance, observation, monitoring and confirming sensor system
CN201897856U (zh) 安全监控及火灾预警一体化系统
US20210012638A1 (en) Wireless Leak Alarm Camera and Sensors, and Wireless Valve,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9021041A1 (en) INTEGRATED INTERNET OBJECT (IOT)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EVENTS IN AN ENVIRONMENT
CN104574737A (zh) 一种周界综合防范系统
CN20485685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
CN102592385A (zh) 一种安防探测系统
CN112466079B (zh) 一种公共区域安防感知监控设备
CN103021146A (zh) 报警终端
CN202838573U (zh) 一种家居防盗装置控制系统
CN213338045U (zh)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的便携式安全定位装置
CN201797552U (zh) 一种声光报警摄像机
CN212460757U (zh) 一种烟感报警器
CN104680688B (zh) 一种基于交通信号机的防盗报警远程网络抓拍监控装置
CN204360494U (zh) 一种周界综合防范系统
CN210491056U (zh) 一种易于部署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KR101487234B1 (ko) 장애 알리미 장치
CN202486903U (zh) 一种安防系统的探测装置
CN113766358A (zh) 一种场外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KR101594053B1 (ko) 융복합 솔루션을 통한 보안 시스템
CN207926652U (zh) 消防器材管理系统
CN203102470U (zh) 智能联网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