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3005A -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3005A
CN112463005A CN202011408484.5A CN202011408484A CN112463005A CN 112463005 A CN112463005 A CN 112463005A CN 202011408484 A CN202011408484 A CN 202011408484A CN 112463005 A CN112463005 A CN 112463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uilding model
target
model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84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勇敏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ling Jiangsu Digita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84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3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3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30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建立服务器与当前终端以及目标终端的连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得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并且,可以通过转移建筑模型控制权,当前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轮流分别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屏互动方法、 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及住宅产业化政策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不断应用于 建筑工程各方面。其中,BIM技术具有的可视化、信息参数化、协同 化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及质量。在建筑中设计时,经 常会采用BIM软件预先生成模型,通过BIM软件快速生成立体模型 模拟目标建筑的预计效果,方便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多套方案以供比较 选择。目前,BIM模型的建立是通过对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 得到该建筑模型的BIM模型。然后可以将BIM模型在线进行展示, 以方便用户随时查看建筑模型的相关信息。其中,建筑模型可以通过 建筑软件进行绘制得到,建筑软件可以为Revit、SketchUp等。
相关技术中,在对BIM模型进行在线交流时,发起终端建立音 视频会议,其他终端加入音视频会议,然后多个终端基于音视频会议 对BIM模型进行交流。但是,传统音频视频通过提供语音、视频通 话功能对BIM模型进行交流,无法满足对BIM模型进行实时在线交互功能,互动效率低,且BIM模型信息同步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 介质,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 包括:
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 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所述服 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从终 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 型;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当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二通 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所述建筑 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应用于终端, 该方法包括:
从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端;
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 获取请求,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 标识;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标建 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 作界面;
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使所 述目标终端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 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屏互动装置,应用于服务 器,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 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 发;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 并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 当前终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调取单元,用于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 的目标建筑模型;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 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 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指令以执 行如上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 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上所述的多 屏互动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 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建立服务器与当前终端以及目标终端的 连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得目 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当当前 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 果同步至目标终端,并且,可以通过转移建筑模型控制权,当前终端 和目标终端可以轮流分别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多 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一种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另一种用户界面示意 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屏互动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对BIM模型进行在线交流时,发起终端建立音视频会议, 其他终端加入音视频会议,然后多个终端基于音视频会议对BIM模型 进行交流。但是,当发起终端对BIM模型进行处理时,需要将处理后 信息发送至其他终端。通过一个发起终端对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信息, 导致信息同步变慢,从而影响多个终端的互动效率。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 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以下分别 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 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 示意图,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终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其中,网 络中包括路由器、网关等网络实体。
其中,终端可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将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终 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当检测到在用户操作界面对目标建筑模型的操作 时,获取操作的操作信息;根据操作信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处理, 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通过服务器向与终端连接的目标终端发 送建筑模型修改数据,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调整 所述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建筑模型,并将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 型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上述图1的例子只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实例,本 发明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基于该系统架构,提出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序号不作为 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中多屏互动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考 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 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该多屏互动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 如下:
101、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 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 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 作触发,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 识,当前终端通过当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通过选择 模型标识触发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102、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 筑模型编码。服务器设置有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集合中储存有多 个建筑模型,可以预先通过建筑模型绘制软件绘多个制建筑模型并上 传至服务器形成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再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给 每一个建筑模型对应生成一唯一的建筑模型编码。
其中,建筑模型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可以通过BIECO软件建立建筑模型,此处仅为举例说明,还 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得到建筑模型。
103、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 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 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创建服务器与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 接,并创建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目标终端为当前终端 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效率,可以通 过WebSocket协议建立当前终端、目标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 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 信,也即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
104、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 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 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 标识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 标终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具有建筑 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 筑模型进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 的终端不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 面展示目标建筑模型。
105、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 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 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目标建筑模型之前,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 识码,具体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 的确定接收指令,则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 送的拒绝接收指令,则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 也不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 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通过建立当前终端、目 标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接,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 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中多屏互动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考 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该多屏互动方法的具体流程可 以如下:
201、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 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 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 作触发,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 识,当前终端通过当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通过选择 模型标识触发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202、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 筑模型编码。服务器设置有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集合中储存有多 个建筑模型,可以预先通过建筑模型绘制软件绘多个制建筑模型并上 传至服务器形成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再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给 每一个建筑模型对应生成一唯一的建筑模型编码。
其中,建筑模型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可以通过BIECO软件建立建筑模型,此处仅为举例说明,还 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得到建筑模型。
203、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 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 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创建服务器与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 接,并创建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目标终端为当前终端 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效率,可以通 过WebSocket协议建立当前终端、目标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 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 信,也即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
204、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 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 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 标识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 标终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具有建筑 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 筑模型进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 的终端不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 面展示目标建筑模型。
205、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 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 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在确定目标终端后,向所述当前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发送 通信请求,并基于所述通信请求建立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的 通信连接,当前和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基于服务器,通过文字、语音、 视频多种交互方式进行交互。
其中,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目标建筑模型之前,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 识码,具体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 的确定接收指令,则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 送的拒绝接收指令,则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 也不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 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206、当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时,通过所述 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 改数据时,服务器通过第二通信链接向目标终端发送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此时, 在当前终端的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均显示目标建筑模型, 当用户通过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放大、缩小、剖切或 标记等)时,当前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发送至 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并通过第二 通信链接向目标终端发送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通过建立当前终端、目 标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接,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 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 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并且,从而 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中多屏互动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考 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以该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该多屏互动方法的具体流程可 以如下:
301、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 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 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 作触发,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 识,当前终端通过当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通过选择 模型标识触发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302、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 筑模型编码。服务器设置有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集合中储存有多 个建筑模型,可以预先通过建筑模型绘制软件绘多个制建筑模型并上 传至服务器形成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再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给 每一个建筑模型对应生成一唯一的建筑模型编码。
其中,建筑模型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可以通过BIECO软件建立建筑模型,此处仅为举例说明,还 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得到建筑模型。
303、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 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 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创建服务器与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 接,并创建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目标终端为当前终端 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效率,可以通 过WebSocket协议建立当前终端、目标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 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 信,也即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
304、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 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 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 标识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 标终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具有建筑 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 筑模型进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 的终端不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 面展示目标建筑模型。
305、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 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 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在确定目标终端后,向所述当前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发送 通信请求,并基于所述通信请求建立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的 通信连接,当前和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基于服务器,通过文字、语音、 视频多种交互方式进行交互。
其中,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目标建筑模型之前,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 识码,具体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 的确定接收指令,则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 送的拒绝接收指令,则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 也不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 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306、接收解除指令和获取指令,更换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 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解除指令, 并基于所述解除指令解除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关 联。服务器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获取指令并确定发出所述获 取指令的指定终端,并基于所述获取指令建立所述指定终端与所述建 筑模型控制权的关联,其中,所述指定终端可以是所述当前终端或所 述目标终端。
例如,初始时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当前终端,具有建筑 模型控制权的当前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 筑模型进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 的终端不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 面展示目标建筑模型。当服务器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解除指 令,并基于所述解除指令解除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 关联,服务器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获取指令并确定发出所述 获取指令的指定终端,并基于所述获取指令建立所述指定终端与所述 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关联;此时,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发生了更 换,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更换为指定终端,具有建筑模型控制 权的指定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筑模型进 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的终端不 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面展示目 标建筑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通过建立当前终端、目 标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接,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 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 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并且,可以 通过转移建筑模型控制权,当前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轮流分别对目标 建筑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请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多屏互动方法的具体 流程可以如下:
401、从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 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终端选择列表,终端选择 列表中包括多个待通信终端,当前终端根据用户操作从用户操作界面 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端。
其中,终端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待通信终端的列表。
例如,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6中,在图6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共享控件C,该共 享控件C可以触发当前终端展示选择列表E。比如,当检测到用户点 击共享控件C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终端选择列表E。其 中,终端选择列表E中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第 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也即为待通信终端。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终端选择列表E的选择操作时,可以 从多个待通信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
其中,选择操作可以多选操作,也即用户可以从终端选择列表E 中选择多个待通信终端,从而确定多个目标终端。
例如,在图6中,用户可以对终端选择列表E中的第一终端和第 二终端进行选择操作,那么,可以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目标终 端。然后,可以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请求,该通信请求指 示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以此,可以保证多个终 端之间的互动,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402、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向服务器发送模型 数据获取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模型选择列表,模型选择 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用户根据需求在模型选择 列表选择对应的模型标识,当前终端根据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对应 的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模型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的列 表。
例如,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7中,在图7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模型展示控件D, 该模型展示控件D可以触发展示模型选择列表F。比如,当检测到用 户点击模型展示控件D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模型选择列 表F。其中,模型选择列表F中包括:第一模型标识、第二模型标识 以及第三模型标识,模型展示区域B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可以 展示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模型G。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模型选择列表F的选择操作时,可以 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可以为某个应用程序的 操作界面,在该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来实 现该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
403、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 标建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 户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 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标建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 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模型指的是建筑模型中各个建筑构 件的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包括有建筑构件的结构信息以及属性信息 等。建筑模型指的是通过建筑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物的模型,比如, 建筑模型可以为绘制的一栋房子的模型。其中,建筑构件指的是构成 建筑物的各个要素,若把建筑物看成一个产品,则建筑构件即为这个 产品的各个零件。比如,建筑物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窗户结构,那么, 建筑构件可以为这个窗户的窗框、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建筑模型在终端的展示效率,步骤“将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可 以包括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建筑模型;
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 模型;
将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中渲染,并展示在当 前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其中,轻量化处理,一方面可以解除建筑模型对专业建筑设计软 件的依赖:具体来说,就是把模型文件(存储初始建筑模型的文件) 解析为其他新格式,该新格式可以通过浏览器等其他通用软件浏览。 由于专业建筑设计软件通常需要购买、安装,不仅购买费用较高,而 且安装这类软件也需要占用终端很多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原始模型文件的大小:比如,原始模型文件大 小为100M(单位:兆),将其进行格式转换后,文件大小变成10M, 可以提高文件传输效率。从一个可编辑的建筑模型到一个在浏览器中 轻量化展示的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比如, 建筑模型里面的空间信息等。
其中,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比 如,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或者可以通 过服务器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 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该特定软件可以为UPBIM软件或Revit 软件,UPBIM软件和Revit软件是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
其中,建筑模型,也即BIM模型,BIM模型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 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 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 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 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 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 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404、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 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 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本申请实施 例存在以下两种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的确定接收指 令,则服务器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向所述 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所述目 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将所 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 操作界面。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的拒绝接收 指令,则服务器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也不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 建立服务器与当前终端以及目标终端的连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对 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得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 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与 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通过建立当前终端、目 标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接,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 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请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多屏互动方法的具体 流程可以如下:
501、从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 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终端选择列表,终端选择 列表中包括多个待通信终端,当前终端根据用户操作从用户操作界面 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端。
其中,终端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待通信终端的列表。
例如,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6中,在图6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共享控件C,该共 享控件C可以触发当前终端展示选择列表E。比如,当检测到用户点 击共享控件C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终端选择列表E。其 中,终端选择列表E中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第 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也即为待通信终端。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终端选择列表E的选择操作时,可以 从多个待通信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
其中,选择操作可以多选操作,也即用户可以从终端选择列表E 中选择多个待通信终端,从而确定多个目标终端。
例如,在图6中,用户可以对终端选择列表E中的第一终端和第 二终端进行选择操作,那么,可以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目标终 端。然后,可以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请求,该通信请求指 示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以此,可以保证多个终 端之间的互动,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502、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向服务器发送模型 数据获取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模型选择列表,模型选择 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用户根据需求在模型选择 列表选择对应的模型标识,当前终端根据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对应 的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模型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的列 表。
例如,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7中,在图7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模型展示控件D, 该模型展示控件D可以触发展示模型选择列表F。比如,当检测到用 户点击模型展示控件D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模型选择列 表F。其中,模型选择列表F中包括:第一模型标识、第二模型标识 以及第三模型标识,模型展示区域B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可以 展示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模型G。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模型选择列表的选择操作时,可以根 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可以为某个应用程序的 操作界面,在该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来实 现该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
503、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 标建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 户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 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标建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 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模型指的是建筑模型中各个建筑构 件的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包括有建筑构件的结构信息以及属性信息 等。建筑模型指的是通过建筑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物的模型,比如, 建筑模型可以为绘制的一栋房子的模型。其中,建筑构件指的是构成 建筑物的各个要素,若把建筑物看成一个产品,则建筑构件即为这个 产品的各个零件。比如,建筑物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窗户结构,那么, 建筑构件可以为这个窗户的窗框、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建筑模型在终端的展示效率,步骤“将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可 以包括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建筑模型;
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 模型;
将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中渲染,并展示在当 前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其中,轻量化处理,一方面可以解除建筑模型对专业建筑设计软 件的依赖:具体来说,就是把模型文件(存储初始建筑模型的文件) 解析为其他新格式,该新格式可以通过浏览器等其他通用软件浏览。 由于专业建筑设计软件通常需要购买、安装,不仅购买费用较高,而 且安装这类软件也需要占用终端很多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原始模型文件的大小:比如,原始模型文件大 小为100M(单位:兆),将其进行格式转换后,文件大小变成10M, 可以提高文件传输效率。从一个可编辑的建筑模型到一个在浏览器中 轻量化展示的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比如, 建筑模型里面的空间信息等。
其中,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比 如,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或者可以通 过服务器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 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该特定软件可以为UPBIM软件或Revit 软件,UPBIM软件和Revit软件是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
其中,建筑模型,也即BIM模型,BIM模型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 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 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 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 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 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 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504、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 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 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本申请实施 例存在以下两种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的确定接收指 令,则服务器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向所述 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所述目 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所述目标终端将所 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 操作界面。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的拒绝接收 指令,则服务器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也不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505、获取模型调整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终端的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 均显示目标建筑模型,当前终端检测到用户在当前终端的用户操作界 面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的操作(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时,获 取模型调整指令。
506、根据所述模型调整指令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根据所述模型调整指令生成建筑模 型修改数据,并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终端 的目标建筑模型,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将所述调整后的目标 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并将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其中,当前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模型调整指令生成建筑模 型修改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 改数据并通过第二通信链接向目标终端发送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507、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 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使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建筑模型,并将调整后的目标 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 建立服务器与当前终端以及目标终端的连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对 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得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 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与 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从而可以提高多 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以服务器和终端之间的交互为例,提供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 具体流程如下:
601、从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 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终端选择列表,终端选择 列表中包括多个待通信终端,当前终端根据用户操作从用户操作界面 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端。
其中,终端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待通信终端的列表。
例如,请参考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6中,在图6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共享控件C,该共 享控件C可以触发当前终端展示选择列表E。比如,当检测到用户点 击共享控件C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终端选择列表E。其 中,终端选择列表E中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第 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第三终端也即为待通信终端。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终端选择列表E的选择操作时,可以 从多个待通信终端中确定目标终端。
其中,选择操作可以多选操作,也即用户可以从终端选择列表E 中选择多个待通信终端,从而确定多个目标终端。
例如,在图6中,用户可以对终端选择列表E中的第一终端和第 二终端进行选择操作,那么,可以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目标终 端。然后,可以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通信请求,该通信请求指 示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建立通信连接,以此,可以保证多个终 端之间的互动,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602、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向服务器发送模型 数据获取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显示模型选择列表,模型选择 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用户根据需求在模型选择 列表选择对应的模型标识,当前终端根据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对应 的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模型选择列表指的是包括有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的列 表。
例如,请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选择列 表展示示意图。在图7中,在图7左侧所示的用户操作界面A中, 包括模型展示区域B,用户操作界面A可以设置有模型展示控件D, 该模型展示控件D可以触发展示模型选择列表F。比如,当检测到用 户点击模型展示控件D时,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A展示模型选择列 表F。其中,模型选择列表F中包括:第一模型标识、第二模型标识 以及第三模型标识,模型展示区域B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可以 展示对应的目标建筑信息模型G。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用户对模型选择列表的选择操作时,可以根 据用户选择的模型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其中,用户操作界面指的是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操作的界面,也 即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是系统和用户之间 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 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计彼此之间交互沟 通相关软件,目的在使得用户能够方便有效率地去操作硬件以达成双 向之交互,完成所希望借助硬件完成之工作,用户界面定义广泛,包 含了人机交互与图形用户接口,凡参与人类与机械的信息交流的领域 都存在着用户界面。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界面可以为某个应用程序的 操作界面,在该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操作来实 现该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
603、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 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 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 作触发,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 识,当前终端通过当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通过选择 模型标识触发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
604、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 筑模型编码。服务器设置有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集合中储存有多 个建筑模型,可以预先通过建筑模型绘制软件绘多个制建筑模型并上 传至服务器形成建筑模型集合,建筑模型再上传服务器后,服务器给 每一个建筑模型对应生成一唯一的建筑模型编码。
其中,建筑模型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可以通过BIECO软件建立建筑模型,此处仅为举例说明,还 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得到建筑模型。
605、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 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 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创建服务器与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 接,并创建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目标终端为当前终端 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终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效率,可以通 过WebSocket协议建立当前终端、目标终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WebSocket协议是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 控制协议)的一种新的网络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全双工通 信,也即允许服务器主动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
606、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 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 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 标识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 标终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具有建筑 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可以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例如对目标建 筑模型进行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操作,不具有建筑模型控制权 的终端不能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修改类操作,仅仅只能在终端用户界 面展示目标建筑模型。
607、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 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 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 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其中,在确定目标终端后,向所述当前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发送 通信请求,并基于所述通信请求建立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的 通信连接,当前和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基于服务器,通过文字、语音、 视频多种交互方式进行交互。
其中,在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 目标建筑模型之前,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 识码,具体有以下两种可能的情形:
可选的,第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接收并向服务器发送 的确定接收指令,则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 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可选的,第二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目标终端不接收并向服务器发 送的拒绝接收指令,则不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 也不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 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608、终端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展示目标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和目标终端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 据所述模型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标建筑模型时,当前终端将所述目 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目标终端将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目标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建筑模型指的是建筑模型中各个建筑构 件的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包括有建筑构件的结构信息以及属性信息 等。建筑模型指的是通过建筑设计软件绘制的建筑物的模型,比如, 建筑模型可以为绘制的一栋房子的模型。其中,建筑构件指的是构成 建筑物的各个要素,若把建筑物看成一个产品,则建筑构件即为这个 产品的各个零件。比如,建筑物可以为一个完整的窗户结构,那么, 建筑构件可以为这个窗户的窗框、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建筑模型在终端的展示效率,步骤“将 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当前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可 以包括以下操作:
获取目标建筑模型;
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得到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 模型;
将轻量化处理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中渲染,并展示在当 前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其中,轻量化处理,一方面可以解除建筑模型对专业建筑设计软 件的依赖:具体来说,就是把模型文件(存储初始建筑模型的文件) 解析为其他新格式,该新格式可以通过浏览器等其他通用软件浏览。 由于专业建筑设计软件通常需要购买、安装,不仅购买费用较高,而 且安装这类软件也需要占用终端很多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可以压缩原始模型文件的大小:比如,原始模型文件大 小为100M(单位:兆),将其进行格式转换后,文件大小变成10M, 可以提高文件传输效率。从一个可编辑的建筑模型到一个在浏览器中 轻量化展示的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比如, 建筑模型里面的空间信息等。
其中,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比 如,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或者可以通 过服务器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目 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该特定软件可以为UPBIM软件或Revit 软件,UPBIM软件和Revit软件是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好、能效更高的建筑。
其中,建筑模型,也即BIM模型,BIM模型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 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 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 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 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 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 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609、获取模型调整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当前终端的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 均显示目标建筑模型,当前终端检测到用户在当前终端的用户操作界 面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的操作(放大、缩小、剖切或标记等)时,获 取模型调整指令。
610、根据所述模型调整指令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根据所述模型调整指令生成建筑模 型修改数据,并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终端 的目标建筑模型,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将所述调整后的目标 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并将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611、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通过所 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 改数据时,服务器通过第二通信链接向目标终端发送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此时, 在当前终端的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均显示目标建筑模型, 当用户通过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放大、缩小、剖切或 标记等)时,当前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发送至 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并通过第二 通信链接向目标终端发送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612、当前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 型修改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前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 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使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 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建筑模型,并将调整后的目标 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 建立服务器与当前终端以及目标终端的连接,确定目标建筑模型并对 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得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 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可以实现目标建筑模型在当前终端 与目标终端之间的实时共享,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 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多屏互 动装置,该多屏互动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网络设备中,该网络设备可 以是终端等设备。
例如,如图10所示,该建筑模型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 元701,确定单元702,创建单元703,调取单元704,第一发送单元 705,第二接收单元706,以及第二发送单元707,如下:
第一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 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 触发;
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 编码;
创建单元703,用于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 链接,并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 为所述当前终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调取单元704,用于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 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第一发送单元70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 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 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第二接收单元706,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707,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 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 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标识 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标终 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所述第三发送单元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所述第三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确定接收指令,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 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 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 识码而生成。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接收单元,所述第四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解除指令,并基于所述解除指令解 除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关联;
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获取指令并确定发出所述获取指 令的指定终端,并基于所述获取指令建立所述指定终端与所述建筑模 型控制权的关联,其中,所述指定终端可以是所述当前终端或所述目 标终端。
可选的,确定单元702还用于: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
向所述当前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通信请求,并基于所述通信 请求建立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装置,该多屏互动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701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 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确定 单元702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创建单元 703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所述服 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从终 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调取单元704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 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第一发送单元705基于所述第 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第二接收单元 706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第二发送单元707通过所 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 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公开了一种多屏互动装置,使得目标建筑 模型展示在当前终端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当当前终端对 目标建筑模型进行操作处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 至目标终端,并且,可以通过转移建筑模型控制权,当前终端和目标 终端可以轮流分别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 之间的互动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11所示,其示出了本 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该计算机 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2、存储器(memory)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 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 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接收当前 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 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 的建筑模型编码;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 并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 当前终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 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 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 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 数据;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 数据,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 信链接发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使得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当前 终端用户界面和目标终端的用户界面,当当前终端对目标建筑模型进 行操作处理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快速将操作结果同步至目标终端,并 且,可以通过转移建筑模型控制权,当前终端和目标终端可以轮流分 别对目标建筑模型进行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多个终端之间的互动效率。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 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 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 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 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 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 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 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 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 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 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 设备以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 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 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 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 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当接收到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生成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和模型控制权标识码,所述模型控制权标识码用于通知所述目标终端当前的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归属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
接收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确定接收指令,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模型控制权标识码,其中,所述确定接收指令由所述目标终端确定接收所述建筑模型展示标识码而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之后,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解除指令,并基于所述解除指令解除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关联;
接收对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获取指令并确定发出所述获取指令的指定终端,并基于所述获取指令建立所述指定终端与所述建筑模型控制权的关联,其中,所述指定终端可以是所述当前终端或所述目标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
向所述当前终端和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通信请求,并基于所述通信请求建立所述当前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的通信连接。
6.一种多屏互动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用户操作前界面显示的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至少一目标终端;
通过用户操作界面显示的模型选择列表向服务器发送模型数据获取请求,其中,所述模型选择列表中显示有从多个建筑模型的模型标识;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模型数据获取请求返回的目标建筑模型时,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终端并展示在当前用户操作界面;
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将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并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用户在所述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对所述目标建筑模型的操作时,获取模型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模型调整指令生成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并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终端的目标建筑模型,得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
将所述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并将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以使所述目标终端基于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调整所述保存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建筑模型,并将调整后的目标建筑模型展示在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操作界面。
8.一种多屏互动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获取指令,所述建筑模型获取指令由当前终端对模型选择列表进行的选择操作触发;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型获取指令确定对应的建筑模型编码;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当前终端的第一通信链接,并创建所述服务器与目标终端的第二通信链接,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当前终端从终端选择列表中确定的终端;
调取单元,用于从建筑模型集合中调取与所述建筑模型编码对应的目标建筑模型;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向所述当前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建筑模型;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当前终端发送的建筑模型修改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接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其中,所述建筑模型修改数据由所述当前终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接发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屏互动方法。
CN202011408484.5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63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8484.5A CN112463005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8484.5A CN112463005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3005A true CN112463005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8484.5A Pending CN112463005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300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536A (zh) * 2021-06-01 2021-07-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08734A (zh) * 2023-05-05 2023-06-02 成都锦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会务方法和系统
JP7364833B1 (ja) 2022-05-11 2023-10-19 国土交通省国土技術政策総合研究所長 Web会議参加者により3Dモデルを共有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6730B1 (ko) * 2014-09-15 2015-07-15 (주) 한길아이티 Bim 건축 설계 협업을 위한 클라우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6910251A (zh) * 2017-03-22 2017-06-30 朱海涛 基于ar和移动终端的模型仿真方法
CN109410346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10334397A (zh) * 2019-05-30 2019-10-15 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378063A (zh) * 2019-07-26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建筑空间的设备部署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54901A (zh) * 2019-09-09 2019-12-10 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 三维建筑模型与二维图纸的联动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6730B1 (ko) * 2014-09-15 2015-07-15 (주) 한길아이티 Bim 건축 설계 협업을 위한 클라우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6910251A (zh) * 2017-03-22 2017-06-30 朱海涛 基于ar和移动终端的模型仿真方法
CN109410346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10334397A (zh) * 2019-05-30 2019-10-15 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378063A (zh) * 2019-07-26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建筑空间的设备部署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54901A (zh) * 2019-09-09 2019-12-10 深圳前海贾维斯数据咨询有限公司 三维建筑模型与二维图纸的联动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536A (zh) * 2021-06-01 2021-07-02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4536B (zh) * 2021-06-01 2021-10-1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52437A1 (zh) * 2021-06-01 2022-12-08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7364833B1 (ja) 2022-05-11 2023-10-19 国土交通省国土技術政策総合研究所長 Web会議参加者により3Dモデルを共有する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6208734A (zh) * 2023-05-05 2023-06-02 成都锦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会务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63005A (zh)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324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oss-platform sharing of virtual assistants
CN102724138B (zh) 即时通信中的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EP2276201A1 (en) Synchronou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omputer
CN103530096A (zh) 远程控制方法、远程控制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10995844B (zh) 多人协同设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602774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network conference
CN113902866B (zh) 一种双引擎驱动的数字孪生系统
CN111970188B (zh) 能力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200059498A1 (en) Minimizing productivity loss in a collaborative sharing environment
JP2023001336A (ja) 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109594B (zh) 一种绘图数据分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10442334B (zh) 一种多人协同图形组态方法、电子设备和服务器
CN112987915A (zh) 基于ast的应用于vr会议协同白板编辑任务的方法
CN113282852A (zh) 编辑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72223B (zh) 应用的运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239049A (zh) 一种在文本编辑框中处理图片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66958B (zh) 一种输入法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6740B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3781608A (zh) 一种动画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1261404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3568687A (zh) 展示Web页面的方法、相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22981B (zh) 一种WebRTC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73044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66572B2 (en) Commenting feature for graphic desig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