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2904A -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2904A
CN112462904A CN202011381984.4A CN202011381984A CN112462904A CN 112462904 A CN112462904 A CN 112462904A CN 202011381984 A CN202011381984 A CN 202011381984A CN 112462904 A CN112462904 A CN 112462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cooling
liquid
temperat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19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保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19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0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导热片,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硬盘采用液冷散热,运行更安静,降温效率高,功耗更低,采用液冷技术还可以减少空调机的投入。

Description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云计算应用的发展,信息化逐渐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网络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网络支点的服务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日益增加的数据量的访问、加工和服务的需求,许多高性能存储服务器应运而生。
互联网公司需要大量存储服务器做后台支撑,而每台存储服务器都会配置数块甚至数十块硬盘用于存储后台、用户数据。服务器读写硬盘过程会使硬盘产生大量热量,硬盘散热就成为服务器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一般服务器硬盘采用风冷散热方式,风冷散热是通过散热器将芯片发出的热量转移至散热器块,然后通过风扇将热气吹走,因此还需要空调给环境降温。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
导热片,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管包括液冷管入口,所述液冷管入口处设置有电子阀门。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还硬盘冷却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硬盘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硬盘的温度。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管包括液冷管出口,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管壁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所述液冷管出口处的管壁压力,以获得冷却液体的流速。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管为螺旋盘状,所述液冷管可以是橡胶管或塑料管。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管入口与所述液冷管出口分别与所述硬盘的背板上相应的液冷管接口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连接,其中,金属螺旋管内部设置有衬垫。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硬盘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硬盘的温度和所述管壁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液冷管出口处的管壁压力,以调整所述液冷管入口处的电子阀门改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包括:
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所述告警温度后,停止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故障温度后,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二预设流速流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硬盘冷却装置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导热片,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硬盘采用液冷散热,运行更安静,降温效率高,功耗更低,采用液冷技术还可以减少空调机的投入。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之间可以进行信号传递、数据通信。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液冷方式对硬盘进行冷却,液冷散热是把硬盘芯片的热量吸出来,通过液体降温达到散热的目的。液冷散热运行更安静(没有风扇产生的噪音),降温效率更高,功耗更低,而且采用液冷技术后,还可减少空调机的投入。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
导热片100,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液冷管200,所述液冷管200设置在所述导热片100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导热片,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硬盘采用液冷散热,运行更安静,降温效率高,功耗更低,采用液冷技术还可以减少空调机的投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液冷管200包括液冷管入口210,所述液冷管入口210处设置有电子阀门220。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还硬盘冷却装置包括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硬盘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硬盘的温度。
示例性的,所述液冷管包括液冷管出口230,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管壁压力传感器240,所述压力传感器240能够监测所述液冷管出口230处的管壁压力,以获得冷却液体的流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管为螺旋盘状,所述液冷管可以是橡胶管或塑料管。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液冷管入口与所述液冷管出口分别与所述硬盘的背板上相应的液冷管接口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连接,其中,金属螺旋管内部设置有衬垫。例如,液冷管入口与所述硬盘的背板上的液冷管接口C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连接。液冷管出口与所述硬盘的背板上的液冷管接口D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硬盘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硬盘的温度和所述管壁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液冷管出口处的管壁压力,以调整所述液冷管入口处的电子阀门改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具体的,在硬盘内部存储主板上面放置导热片,用于传导存储芯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片上面固定螺旋形液冷管,用于流动液体,带走主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同时,液冷管入口处内置电子阀门,用于控制液体流量,调节散热效果,出水口内置传感器,检测管壁压力,作为电子阀门控制效果的反馈参数。同时,液体于硬盘冷却管接口处流入、流出该硬盘。在硬盘背板上设计液冷管接口,将硬盘插入背板时,通信接口、液冷管同时内嵌到硬盘槽、液冷管接口中。该液冷硬盘冷却液可以为水、矿物油、氟化液等;液冷管可以为橡胶、塑料材质,硬盘与背板接口处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金属管内部设计衬垫,防止液体流动时外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包括:
S110,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S120,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S130,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上述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再控制器上执行。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所述告警温度后,停止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故障温度后,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二预设流速流动。
具体的,该液冷硬盘工作时可以通过上述控制器,设定工作告警温度、故障温度,当硬盘温度低于告警温度值时,该硬盘可以正常工作;当硬盘温度高于告警温度时,硬盘降载工作;当硬盘温度高于故障温度时,硬盘无法正常工作。实际使用中,服务器开启后BMC实时监测所有硬盘温度信息,当硬盘温度不超告警温度时,硬盘中冷却液维持最低流速,例如可以是最大流速值的10%,当硬盘温度达到或超过告警温度时,通过BMC调节冷却液流量,降低硬盘温度至告警值以下。当硬盘温度超过故障温度时,BMC调整冷却液流量至最大流速值,直到硬盘温度降至告警值以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以一个处理器为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处理器和存储器可通过总线或其它方式连接,其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的任一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所采用的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处理设备执行如图1对应实施例中的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中的流程。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该,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该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冷却装置包括:
导热片,用于与硬盘内部存储主板相连接,以传导所述硬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液冷管,所述液冷管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用于流通冷却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包括液冷管入口,所述液冷管入口处设置有电子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传感器,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硬盘冷却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所述硬盘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包括液冷管出口,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管壁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所述液冷管出口处的管壁压力,以获得冷却液体的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入口与所述液冷管出口分别与所述硬盘的背板上相应的液冷管接口采用金属螺旋管固定连接,其中,金属螺旋管内部设置有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冷管为螺旋盘状,所述液冷管可以是橡胶管或塑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硬盘的温度和所述管壁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所述液冷管出口处的管壁压力,以调整所述液冷管入口处的电子阀门改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8.一种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告警温度,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一预设流速流动;
若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告警温度,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低于所述告警温度后,停止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盘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提高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的步骤,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硬盘的温度;
当所述硬盘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故障温度后,调节所述控制电子阀门以使冷却液体以第二预设流速流动。
CN202011381984.4A 2020-11-30 2020-11-30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ithdrawn CN112462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984.4A CN112462904A (zh) 2020-11-30 2020-11-30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984.4A CN112462904A (zh) 2020-11-30 2020-11-30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904A true CN112462904A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0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1984.4A Withdrawn CN112462904A (zh) 2020-11-30 2020-11-30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29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1687A (zh) * 2021-07-13 2021-09-14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水冷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1687A (zh) * 2021-07-13 2021-09-14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水冷装置及方法
CN113391687B (zh) * 2021-07-13 2023-02-28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水冷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9351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power consumption of processor
US9207732B1 (en) Optimized fan duty control for computing device
US10271457B2 (en)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heat dissip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ler
US9785134B2 (en) Fan duty control for multi-node computing device
US10390463B2 (en) Backflow prevention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10571979B2 (en) Cooling fan speed control profile
CN113962142B (zh) 一种基于两段式lstm的数据中心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
WO2021120700A1 (zh) 一种处理器的功率调整方法及装置
US11930617B2 (en) Enhanced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omponent immersion cooling via pump return connection
JP5672099B2 (ja) 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の冷却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子機器を搭載した装置の冷却方法
Sahini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high ambient inlet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ir vs. liquid cooled IT equipment
CN112462904A (zh) 硬盘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93356B (zh) 一种基于浸没式液冷散热的cpu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851267A (zh) 多个处理器计算设备中的功率管理
Chaudhry et al. Thermal-aware relocation of servers in green data centers
CN115826712A (zh) 服务器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094231B (zh) 一种计算机风扇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75476B (zh) 冷却塔风机群组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727554B (zh) 散热装置、系统及方法
TWM569129U (zh) 機櫃式散熱系統
US9541299B2 (en) Setting-independent climate regulator control
CN111090560A (zh) 一种存储设备的散热方法和设备
Chowdhury et al. Raising Inlet air temperature for a hybrid-cooled server retrofitted with liquid cooled cold plates
CN114498507B (zh) 导电排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US20230026424A1 (en) Immersion cooling of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with on-node boost pump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