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024B -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024B
CN112449024B CN202011270575.7A CN202011270575A CN112449024B CN 112449024 B CN112449024 B CN 112449024B CN 202011270575 A CN202011270575 A CN 202011270575A CN 112449024 B CN112449024 B CN 11244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t
equipment
gateway
simulation
simulation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05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9024A (zh
Inventor
邓嘉俊
颜专
谭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ango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ango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ango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ango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05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预设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及规则映射服务;步骤S2、当所述NAT模拟网关收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数据包后,将所述连接请求数据包发送至信令服务器及内网穿透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步骤S3、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类型建立通信通道,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本发明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目前的IPv4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IP地址匮乏而出现且大量使用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延缓IPv4 IP的消耗。但这样会使得不同内部私有网络难以直接进行通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应用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内网穿透技术,实现不同内网的主机间通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内部网络通信难的问题。
但内网穿透技术仍不够成熟,尤其是开发过程中的检测方案比较少。目前的内网穿透技术测试为以来尽可能多的路由器,以进行内网穿透服务测试。由于测试环境较为复杂,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都较难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提高了开发测试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执行上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设备,执行上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及规则映射服务;
步骤S2、当所述NAT模拟网关收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数据包后,将所述连接请求数据包发送至信令服务器及内网穿透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步骤S3、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类型建立通信通道,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信通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发送建立通信通道请求;
步骤S32、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预设的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道或者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
步骤S33、所述NAT模拟网关配合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将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通道,或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判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是否建立成功;
步骤S35、若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建立失败,则第一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及内网穿透服务器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5中通过NAT模拟网关及内网穿透服务器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具体为: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发出的转发数据及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发送至内网穿透服务器,由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预设协议通过NAT模拟网关转发至第二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以连接信令服务器,记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
步骤S22、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记录于所述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步骤S23、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信令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所述NAT模拟网关;
步骤S24、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述信令服务信息为设备记录至信令服务器的信息,包括IP路由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规则映射服务为根据不同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设置对应的NAT模拟网关的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包括完全圆锥形NAT、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AT、端口限制式圆锥形NAT、对称式NAT。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基内网穿透服务器记录其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减少内网穿透服务的步骤,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方便产品测试,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一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一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步骤S2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一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步骤S3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一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应用于NAT模拟网关,减少内网穿透服务的步骤,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
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及规则映射服务;在NAT模拟网关中包括API服务模块与规则映射服务模块,通过API服务模块分别设置不同设备的NAT类型,以满足对内网穿透服务测试穿透的覆盖。
在API服务模块内设置不同的设备参数及不同的NAT类型参数。而规则映射服务模块则为通过接收不同设备的NAT类型,从而对不同的设备做出不同的通信限制处理。NAT模拟网关中的不同设备的NAT类型则包括完全圆锥形NAT、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AT、端口限制式圆锥形NAT、对称式NAT。
具体的,第一设备为内网内的设备,且第二设备为公网的设备时,则可以为完全圆锥形NAT(Full Cone NAT),IP地址与端口均不受限。将一个来自内部IP地址和端口的所有请求,始终映射到相同的外网IP地址和端口,同时任意外部主机向该映射的外网IP地址和端口发送报文,均可以实现与内网的主机进行通信。只需要内网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与公网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则所有互联网的主机均可以访问该NAT模拟网关之后的内网主机。
当第一设备为内网内的设备,第二设备为公网内的设备,则所述NAT类型则可以为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AT(Address Restricted Cone NAT),IP地址受限制,但是端口不受限制。将一个来自内部IP地址和端口的所有请求,始终映射到相同的外网IP地址和端口。但只有内网主机向公网主机发送过报文后,该公网的主机才能向内网的主机发送报文。而端口限制式圆锥形NAT则是在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AT的基础上,限制了端口,只有该公网主机的端口才能向内网主机发送报文。
而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为内网的设备时,则所述NAT类型则可以为对称式NAT。内部地址每一次请求一个特定的外部地址,都可能会绑定到一个新的端口,也就是请求不同的外部地址映射的端口是不同的。则对称式NAT把内网IP和端口到相同目的地址和端口的所有请求,都映射到同一个公网地址和端口。同一个内网主机,用相同的内网IP和端口向另一个目的地址发送报文,则映射到不同的端口。但其对外的公网端口是变化的,容易导致无法通过NAT模拟网关给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通道。
步骤S2、当所述NAT模拟网关收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数据包后,将所述连接请求数据包发送至信令服务器及内网穿透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具体的,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以连接信令服务器,记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与NAT模拟网关连接,尝试连接信令服务器。由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发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记录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的类型及IP地址、端口等信息。
步骤S22、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记录于所述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而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执行步骤S21后,所述NAT模拟网关保存有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记录于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因此第一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获取到第二设备的记录于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获取到第一设备记录于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步骤S23、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信令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所述NAT模拟网关;
步骤S24、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述信令服务信息为设备记录至信令服务器的信息,包括IP路由记录。
步骤S3、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信通道,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待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收到所述NAT模拟网关发送的设备记录至信令服务器的信息后,则可以根据不同设备所对应的NAT类型通过内网穿透服务器建立通信通道,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发送建立通信通道请求。
步骤S32、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预设的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道或者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预设协议为turn协议,当所述NAT模拟网关的类型为完全圆锥形NET或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ET则可以直接建立通信通道直接数据传输,而其余类型需要建立通信通道之后再根据协议转发数据。
步骤S33、所述NAT模拟网关配合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将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通道,或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
步骤S34、判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是否建立成功;而当通信通道建立后,需要判断其是否建立成功,主要是通过数据转发是否成功来判断的。
步骤S35、若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建立失败,则第一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及内网穿透服务器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具体为当第一设备需要发送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时,则通过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发出的转发数据及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发送至内网穿透服务器,由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turn协议通过NAT模拟网关转发至第二设备,完成从第一设备到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基内网穿透服务器记录其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减少内网穿透服务的步骤,简化开发人员自测及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的测试环境,方便产品测试,降低开发测试的成本。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如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所述程序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设备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两个方面,在前面已经对方法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地了解本实施中的系统的结构及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设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及规则映射服务;
步骤S2、当所述NAT模拟网关收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数据包后,将所述连接请求数据包发送至信令服务器及内网穿透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记录所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设备信息及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
步骤S3、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模拟网关类型建立通信通道,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步骤S3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根据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信通道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发送建立通信通道请求;
步骤S32、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预设的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建立通道或者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
步骤S33、所述NAT模拟网关配合所述内网穿透服务器将在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通信通道,或根据预设协议转发数据;
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判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是否建立成功;
步骤S35、若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建立失败,则第一设备通过NAT模拟网关及内网穿透服务器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
通过NAT模拟网关及内网穿透服务器转发数据至第二设备,具体为: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发出的转发数据及第二设备的路由信息发送至内网穿透服务器,由内网穿透服务器根据预设协议通过NAT模拟网关转发至第二设备;
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向信令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以连接信令服务器,记录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
步骤S22、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分别通过NAT模拟网关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第一设备记录于所述信令服务器的设备信息;
步骤S23、所述NAT模拟网关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信令服务器,由信令服务器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所述NAT模拟网关;
步骤S24、所述NAT模拟网关返回信令服务信息至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述信令服务信息为设备记录至信令服务器的信息,包括IP路由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映射服务为根据不同的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设置对应的NAT模拟网关的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T模拟网关的类型包括完全圆锥形NAT、地址限制式圆锥形NAT、端口限制式圆锥形NAT、对称式NAT。
4.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
CN202011270575.7A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49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575.7A CN11244902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575.7A CN11244902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024A CN112449024A (zh) 2021-03-05
CN112449024B true CN112449024B (zh) 2022-12-30

Family

ID=7473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0575.7A Active CN112449024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9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8342A (zh) * 2022-01-27 2022-08-23 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触发本地ui自动化测试及监控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808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穿透nat实现p2p通信的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1061169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上海宽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对点穿越的web访问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82312A4 (en) * 2013-02-08 2015-04-08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PRIVATE NETWORK TRAVERSATION
US10601773B2 (en) * 2017-10-18 2020-03-24 Nexmo, Inc.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using relays for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IP-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691113B (zh) * 2018-07-06 2023-05-05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方为非对称型的nat的穿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808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穿透nat实现p2p通信的方法、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CN110611692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上海宽翼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点对点穿越的web访问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024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7168B (zh) 一种内网穿透系统
TWI493924B (zh) Through the two network devices to help complete the STUN technology network system and its methods
CN103108089B (zh) 网络系统的连线建立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系统
KR20100019420A (ko) 에지 라우팅을 갖는 피어-투-피어 협업 시스템
CN104618243B (zh) 路由方法、装置及系统、网关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516542A (zh) 网络系统及其管理装置、其交换机
Kalwar et al. A survey of transition mechanisms from IPv4 to IPv6—Simulated test bed and analysis
CN111800341B (zh) 一种跨路由器终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547346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82022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2449024B (zh) 一种nat模拟网关的内网穿透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US20140089386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mapp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port control protocol (pcp) in a test environment
Shah et al. An examin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IP migration techniques: Constraints and evaluation
RO132177A2 (ro) Metode, sistem şi suport informatic pentru testarea dispozitivelor cu echipament de reţea, folosind protocolul fără conexiune
CN112073553B (zh) 网络地址转换类型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Tseng et al. Can: A context-aware NAT traversal scheme
WO2022206667A1 (zh) 一种路由方法及设备
CN114598532B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1815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setup within a voice frame network
JP2006521034A (ja) ローミング移動ノードへの正確な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3891380B (zh) 虚拟无线网络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01964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04634A (zh) 非lisp站点与lisp站点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l Khadiri et al. LISP: a Novel Solution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IPv4 to IPv6
CN113612675A (zh) 一种分布式内网通透实现架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38, room 406, 1 Yichuang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0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langg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15 / F, unit 1, building 2, Yunsheng Science Park, No. 11, Zhongmia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LANGO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