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8871B -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8871B
CN112448871B CN201910818777.1A CN201910818777A CN112448871B CN 112448871 B CN112448871 B CN 112448871B CN 201910818777 A CN201910818777 A CN 201910818777A CN 112448871 B CN112448871 B CN 112448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et
access
frequency point
signal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87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8871A (zh
Inventor
张晓风
王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87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7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3581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268A1/zh
Priority to EP20859122.2A priority patent/EP4020895B1/en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8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8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L12/2861Point-to-multipoint connection from the data network to the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98Subscriber equip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1Optical transmission, optica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之后,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上行频点上发送第三信号,以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在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中,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l,OLT)可以通过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将用户数据分发到分散处理单元(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DPU)。DPU可以将该用户数据分发至多个用户设备。在DPU将用户数据分发至多个用户设备之前,该多个用户设备首先需要接入该DPU,并与该DPU进行能力协商,以实现用户设备上线。其中,由于多个用户设备可以接入到同一个DPU,因此,该种连接方式可以称为点对多点连接(point-to-multipointconnection,P2MP)方式。
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接入DPU的阶段为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与DPU进行能力协商的阶段为握手接入阶段。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中,用户设备可以向DPU发送P2MP请求,以确认DPU是否支持P2MP方式。DPU在接收到该P2MP请求之后,若自身支持P2MP方式,则可以向用户设备反馈P2MP响应信号。用户设备在检测到该P2MP响应信号之后,可以向DPU发送指定频点的接入信号来进行注册。如果DPU在接收到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接入信号的同时,还接收到其他用户设备发送的指定频点的接入信号,则这些接入信号将会发生干扰,从而导致DPU无法区分各个用户设备的接入信号。如果DPU在接收到该用户设备的接入信号时,未接收到其他设备的接入信号,可以表明其他用户设备不会对当前用户设备造成干扰,DPU可以针对该接入信号返回对应的响应信号至用户设备,以指示该用户设备完成注册,此时,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完成。在握手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在检测到该响应消息时,可以根据握手(handshake)协议与DPU进行协商。其中,握手接入阶段又可以包括三个阶段,分别为启动(start-up)阶段、拆断(clear-down)阶段和消息交互(message communication)阶段。其中,在启动阶段,用户设备与DPU可以通过信号交互来完成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从而进入到业务(transaction)初始化状态。后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选择的载波集与DPU进行消息交互,以完成后面两个阶段的流程。
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首先要通过与DPU进行信令交互,完成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后续再通过handshake协议与DPU进行能力协商。然而,由于后续通过handshake协议进行能力协商的流程较长,因此,导致用户设备的上线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第二下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进行交互,以实现目标载波集的选择。之后,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即可以直接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无需再通过专门的信令交互来进行载波集的选择,减少了用户设备上线过程中的信令交互,缩短了用户设备的上线流程,节约了上线时间。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且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多个载波集;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所述多个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四信号的第五信号,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为所述多个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从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之后,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也即,原本在handshake接入阶段进行的时钟同步也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通过第二信号来完成,以此来缩短handshake接入阶段的交互流程,从而缩短上线时长。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也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所述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开始业务初始化;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三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还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符,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所述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频点选择的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为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在第二上行频点上发送第一信号,向接入设备提供待选的载波集。之后,用户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二下行频点上反馈的第二信号,并根据第二信号在目标载波集上发送第三信号,以完成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则可以直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可选地,所述在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获取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之后,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也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所述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开始业务初始化;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三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的实现过程还可以为: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符,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用户设备上线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用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用户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存储设备的操作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该通信总线用于该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之后,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上行频点上发送第三信号,以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所涉及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
图5示出了另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
图6示出了又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
图7是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上线时,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在该网络系统中包括:OLT101、多个接入设备102和多个用户设备103。其中,OLT101可以与接入设备102通过ODN网络进行通信,接入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用户设备103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OLT101可以将下行数据通过ODN网络发送至多个接入设备102。并通过ODN网络接收每个接入设备102发送的上行数据。其中,ODN网络为OLT101和接入设备102之间提供数据传输的光通道。
接入设备102可以包括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和G.mgFast设备。其中,G.mgFast设备是指采用ITU-T G.mgFast标准设计的设备。一个接入设备102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103。也即,多个用户设备103可以通过接入同一个接入设备102来接入网络。在多个用户设备103接入同一个接入设备102时,可以分为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和handshake接入阶段。其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如果多个用户设备103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在同一时刻向该接入设备发送接入信号,则这些接入信号将会互相干扰,从而导致接入设备无法区分。此时,即认为这些用户设备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下,这些用户设备将无法完成注册。如果在某个时刻,接入设备102仅接收到一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接入信号,则该接入设备102可以向该用户设备返回对应的响应信号,从而完成用户设备的注册,此时,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完成。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接入设备102和注册成功的用户设备103进行交互,以使用户设备103接入网络。在用户设备103接入网络之后,该接入设备102可以将下行数据分发至连接的多个用户设备103,并且,该接入设备102可以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103的上行数据传输至OLT101。值得注意的是,接入设备102在发送上行数据时,该上行数据只会到达OLT101,而不会到达其他接入设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用户设备来实现。参见图2,该用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通信总线202,存储器2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4。
处理器2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总线2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存储器2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总线202与处理器201相连接。存储器203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201和处理器2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206和输入设备207。输出设备206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206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207和处理器2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207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用户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计算机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者嵌入式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计算机设备的类型。
其中,存储器2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208。程序代码208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图1中所示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器201以及存储器203中的程序代码208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来接入网络。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上线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用户设备选择P2M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下线之后需要重新上线时,该用户设备可以在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中选择一个频点作为第一上行频点,并主动在第一上行频点上以P2MP方式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例如,当用户设备在断电之后,重新上电时,该用户设备即可以主动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可以是不含有信息内容的普通信号,或者,第一信号也可以是包含有信息内容的信号。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信号主要是为了通过发送该第一信号所采用的第一上行频点向接入设备表明自身支持P2MP连接方式。
步骤302: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后,可以检测自身是否支持P2MP连接方式。如果该接入设备支持P2MP方式,则该接入设备可以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可选地,如果该接入设备不支持P2MP方式,则该接入设备可以不反馈任何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可以从接入设备选择P2M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下行频点中选择一个频点作为第一下行频点,并在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中选择多个频点作为第二下行频点。这样,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一下行频点上的部分用于向用户设备通知该接入设备支持P2MP连接方式,也即,允许该用户以P2MP连接方式接入。,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二下行频点上的部分则用于向用户设备提供待选的载波集。其中,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信号可以含有信息内容,也可以不含有信息内容而仅仅为一个普通信号。
其中,各个设备采用P2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所有频点可以被划分到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内可以包括多个下行频点和多个上行频点,例如,每个载波集内可以包括三个下行频点和三个上行频点。基于此,接入设备可以从多个载波集中选择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并在自身支持的载波集中选择下行频点作为第二下行频点。
示例性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可以从自身支持的所有载波集中选择部分载波集,将选择的部分载波集内的多个下行频点作为第二下行频点。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可以从自身支持的所有载波集中的每个载波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下行频点,将选择的所有下行频点作为第二下行频点。
在确定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之后,接入设备可以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第二信号。此时,该第二信号不仅可以用于通知用户设备其支持P2MP连接方式,还用于向用户设备提供初始的待选载波集。
步骤303:用户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步骤304:用户设备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该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第二信号后,根据第一下行频点可以确定接入设备支持P2MP连接方式。
与此同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可以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从获取的载波集中选择当前设备支持的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其中,该目标载波集中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上行频点可以被称为第二上行频点,下行频点可以称为第二下行频点。在得到目标载波集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第二上行频点是指该用户设备选择P2P连接方式时所允许采用的上行频点。其中,由前述步骤可知,第二下行频点可以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获取的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是指包含有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由步骤302中的介绍可知,设备采用P2P连接方式时所允许采用的频点可以被划分为多个载波集,且每个载波集中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基于此,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在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第二信号之后,可以从P2P支持的多个载波集中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由于用户设备获取的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中可能存在自身不支持的载波集,也即,这些载波集中的包括的上行频点可能并不是用户设备支持的,因此,用户设备可以从获取的载波集中选择自身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其中,该目标载波集中包括的上行频点即为第二上行频点。
在确定目标载波集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发送第三信号,此时,该目标载波集中包含的所有第二上行频点即为该用户设备选择的自身想要使用的上行频点。也即,该第三信号在第二上行频点上的部分可以用于向接入设备通知该用户设备当前选择的载波集。除此之外,该第三信号在第一上行频点上的部分可以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行该用户设备的注册。其中,第三信号可以是不包含有信息内容的普通信号,或者也可以是含有注册请求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上行频点可以为目标载波集中的全部或部分上行频点,也即,用户设备可以从目标载波集包含的所有第二上行频点中选择全部或部分上行频点,并在选择的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设备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且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多个载波集;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该多个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四信号的第五信号,多个候选载波集为多个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从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在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
也即,用户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信号之后,首先可以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之后,用户设备可以从获取的载波集中选择自身支持的全部载波集。在选择的自身支持的全部载波集中选择多个载波集。该多个载波集可以是全部载波集中的部分,也可以就是全部载波集。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该多个载波集包含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此时,该第四信号中在第三上行频点上的部分用于向接入设备通知其提供的初始的待选载波集中该用户设备支持且希望采用的载波集有哪些。接入设备在接收到该第四信号之后,可以在多个第三上行频点所属的多个载波集中选择自身建议的多个候选载波集,并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含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第五信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五信号之后,可以从接入设备建议的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并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和该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其中,上述的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同样可以包含有信息内容,也可以不包含,重点在于发送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时所采用的频点。另外,由前述步骤可知,第二下行频点可以有多个,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获取的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是指包含有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后,该接入设备还可以在目标载波集包含的多个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三信号的确认信号,以对用户设备选择的目标载波集进行确认。其中,确认信号不仅可以用于对目标载波集进行确认,还可以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注册完成,也即,用于指示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设备确定的目标载波集是从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中选择出的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中的一个或多个,因此可见,该目标载波集即为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设备获取的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中可能并不存在该用户设备支持的载波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直接从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多个载波集中选择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并参考后续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实现方式在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包括的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信号,以向接入设备提供初始的待选载波集,之后,由接入设备来选择出候选载波集,进而由用户设备来确定目标载波集。
步骤305:用户设备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在根据第二信号所在的第二下行频点通过步骤304发送第三信号同时,还可以根据该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其中,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是指第二信号的频率、接收时刻以及相位等特性,与第二信号是否包含有内容以及包含有什么样的内容无关。
示例性地,由前述可知,用户设备接收到的是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第二信号,基于此,用户设备可以从第二信号中选择任意一个频点的部分,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将选择的部分作为参考信息输入锁相环,从而对锁相环内部产生的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进行调整,以此实现自身时钟与接入设备时钟的同步。
上述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时钟同步的实现方式,当然,用户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利用接收到的第二信号来进行时钟同步,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步骤。当执行本步骤时,本步骤和步骤304的执行顺序可以不分先后。或者,在一些可能的情况中,本步骤也可以在步骤306中执行,也即,在冲突控制接入完成之后,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可以由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发送一个信号,以使用户设备根据该信号的物理特性来进行时钟同步。
其中,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时钟同步之后,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的时延将会减小。示例性地,在进行时钟同步之后,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的时延不大于预设阈值。其中,该预设阈值可以为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信号的频率的50ppm。例如,假设在进行时钟同步之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的时延可以为交互信号的频率的200ppm。在进行时钟同步之后,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的时延可以减小到交互信号的频率的50ppm。
步骤306: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和时钟同步之后,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完成。此时,进入到handshake接入阶段。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该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transaction initial state)。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标识符之后,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二标识符,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也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标识符之后,即可以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从而进行能力协商、模式选择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标识符可以是指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control,HDLC)协议中用于指示帧起始和终止的标志码。通常,第一标识符可以为01111110。用户设备在完成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选择之后,可以通过向接入设备发送上述的第一标识符,以通知接入设备自身已经完成了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的选择,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标识符之后,获知该用户设备已经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此时,接入设备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与第一标识符相同的第二标识符,以通知用户设备自身也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至此,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获知对应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之后,可以确定当前已经完成了handshake接入阶段的启动(start-up)流程。之后,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即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执行后续的handshake接入阶段中的拆断(clear-down)流程和信息交互(message communication)流程。
图4示出了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如图4中所示,用户设备在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后,接入设备可以在目标载波集包括的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返回确认信号,在接收到接入设备在目标载波集上发送的确认信号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R-flag1,也即第一标识符,此时,用户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标识符之后,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C-flag1,也即第二标识符。此时,接入设备也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多个第一标识符,接入设备在接收到其中的某个第一标识符的时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标识符。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确认信号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长后,该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标识符。该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该接入设备接下来将会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之后,在完成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选择之后,可以向该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以指示接入设备自身已经完成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的选择,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标识符之后,可以向用户设备反馈与第一标识符相同的第二标识符,以此来通知用户设备,自身也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至此,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获知对应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之后,可以确定当前已经完成了handshake接入阶段的启动(start-up)流程。之后,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即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执行后续的handshake接入阶段中的拆断(clear-down)流程和信息交互(message communication)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标识符可以是第一标识符的补码。例如,当第一标识符为01111110时,第三标识符可以为10000001。
图5示出了另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接入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确认信号之后,经过一定时长之后,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C-GALF,也即第三标识符。同样的,第三标识符可以发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某个第三标识符时,即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R-flag,此时,用户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接入设备在接收到R-flag时,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C-flag,此时,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设备也可以在发送确认信号之后立即发送第三标识符,也即,第四信号与第三标识符之间的间隔时长可以为0。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确认信号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长后,该接入设备可以直接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标识符,以通知用户设备自身当前已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之后,在完成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选择之后,可以向该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以指示接入设备自身已经完成时钟同步和目标载波集的选择,进入了业务初始化状态。至此,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获知对应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之后,可以确定当前已经完成了handshake接入阶段的启动(start-up)流程。之后,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即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载波集,执行后续的handshake接入阶段中的拆断(clear-down)流程和信息交互(messagecommunication)流程。
图6示出了又一种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接入设备在向用户设备发送确认信号之后,经过一定时长之后,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C-flag,也即第二标识符,此时,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同样的,第二标识符可以发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某个第二标识符时,即可以向接入设备发送R-flag,此时,用户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图7是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上线时,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的时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可以先向接入设备发送一个P2MP请求,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反馈P2MP响应信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P2MP响应信号之后,向接入设备发送接入信号,接入设备在接收到该接入信号之后,向用户设备反馈接入响应信号。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载波集包括的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R-TONES-REQ信号,也即频点选择请求。接入设备在接收到该R-TONES-REQ信号之后,可以在多个载波集包括的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C-TONES,也即频点响应信号。之后,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在选择的载波集包括的频点上,发送R-TONE1信号,也即频点选择信号。接入设备在接收到R-TONE1信号之后,即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C-GALF,也即第三标识符。用户设备在接收到C-GALF之后,向接入设备发送R-flag,此时,用户设备进入到业务初始化状态。接入设备在接收到R-flag之后,向用户设备反馈C-flag,此时,接入设备进入到业务初始化状态。后续,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交互,以执行后续的handshake接入阶段中的拆断(clear-down)流程和信息交互(message communication)流程,从而完成上线。
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上线时的时序图(也即图4-6)与采用相关技术上线时的时序图(即图7)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将相关技术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通过R-TONES-REQ信号、C-TONES和R-TONE1信号来实现的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的过程放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利用该阶段内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交互的信号完成了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也即,本申请实施例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可以同时完成用户设备的注册、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即可以省去相关技术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通过R-TONES-REQ信号、C-TONES和R-TONE1信号来实现的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的流程,缩短了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流程,节省了用户设备上线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上行频点是指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下行频点是指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第二下行频点是指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以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同时根据第二信号进行时钟同步。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介绍的用户设备上线方法中,由接入设备向用户设备提供初始的待选载波集,进而由用户设备选择出目标载波集。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也可以由用户设备提供初始的待选载波集,由接入设备选择候选载波集,用户设备进行确认,从而确定出最终的目标载波集。接下来,将结合图8对该种上线方法进行介绍。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8,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
其中,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用户设备采用P2M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上行频点,第二上行频点是指用户设备采用P2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设备可以在用户设备采用P2M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上行频点中选择一个频点作为第一上行频点。另外,各个设备采用P2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全部频点可以被划分为多个载波集,每个载波集内可以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例如,每个载波集内可以包括三个上行频点和三个下行频点。基于此,用户设备可以从多个载波集中选择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并在自身支持的载波集中选择上行频点,该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即为该包含有该用户设备支持的上行频点的载波集。其中,选择的各个上行频点可以被称为第二上行频点。另外,选择的上行频点可以为该用户设备支持的载波集中包含的所有上行频点,也可以为从该用户设备支持的载波集中的每个载波集中选择的部分上行频点,或者,也可以为从该用户设备支持的载波集中选择的部分载波集中的全部或部分上行频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下线之后需要重新上线时,用户设备可以主动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其中,第一上行频点用于请求以P2MP方式接入网络。第二上行频点则用于向接入设备提供初始的待选载波集。
步骤802: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其中,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接入设备采用P2M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下行频点,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接入设备根据第二上行频点选择的采用P2P连接方式时所支持的下行频点。
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后,可以判断自身是否支持P2MP连接方式。若自身支持P2MP连接方式,则接入设备可以获取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并从中选择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将自身支持的载波集中的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将该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下行频点作为多个第二下行频点,进而在第一下行频点上以及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其中,多个第二下行频点可以为该目标载波集中的全部或部分下行频点。另外,由前述可知,第二上行频点可以有多个,上述的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是指包含有任意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
此时,第二信号在第一下行频点上部分用于向用户设备通知该接入设备支持P2MP连接方式,也即,允许该用户以P2MP连接方式接入。第二信号在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的部分则用于指示接入设备选择的载波集,以便用户设备进行载波集的确认。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接入设备可以获取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并从中选择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将自身支持的载波集包括的多个载波集包括的下行频点称为第二下行频点,进而在第一下行频点上以及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其中,多个载波集可以为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且该接入设备支持的全部载波集,或者是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且该接入设备支持的全部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多个第二下行频点可以为该多个载波集包含的全部下行频点,或者,该多个第二下行频点可以包括从多个载波集中的每个载波集中选择的部分下行频点。需要说明的是,由前述可知,第二上行频点可以有多个,上述接入设备获取的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是指包含有任意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
步骤803:用户设备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
步骤804:用户设备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该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多个第三上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
用户设备在接收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第二信号之后,根据第一下行频点可以获悉接入设备允许以P2MP的接入方式接入。与此同时,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二下行频点确认目标载波集。
示例性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接入设备选择的目标载波集中的下行频点,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多个第二下行频点确定得到一个载波集,也即目标载波集,其中,该目标载波集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且包含有多个第三上行频点。此时,该用户设备可以直接在该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以对接入设备选择的目标载波集进行确认。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接入设备支持的且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中的多个载波集中的下行频点,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二下行频点确定出该多个载波集,从该多个载波集中选择自身建议的多个候选载波集,并在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接入设备在接收到第四信号之后,可以根据用于发送第四信号的多个上行频点确定出多个候选载波集,并从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候选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在该目标载波集包含的下行频点上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五信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五信号之后,可以在该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以对接入设备选择的目标载波集进行确认。
可选地,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接入设备支持的且包含有第二上行频点的载波集中的多个载波集中的下行频点,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多个第二下行频点确定出该多个载波集,从该多个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并在该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发送第三信号。
其中,多个第三上行频点可以是指目标载波集中的全部上行频点,也可以是指目标载波集中的部分上行频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载波集是从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且用户设备支持的载波集中选择的,因此可见,该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中的部分或全部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第四信号和第五信号可以为包含有信息内容的信号,也可以为不含有信息内容的普通信号。并且,上述各个信号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发送这些信号所采用的频点来实现连接方式的确认或者是载波集的选择等。
步骤805:用户设备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在根据第二信号所在的第二下行频点通过步骤803确定目标载波集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该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其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5,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806: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和时钟同步之后,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完成。此时,进入到handshake接入阶段。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805中的相关实现方式来进行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由用户设备提供待选的载波集,之后,通过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交互,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和时钟同步,这样,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参见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900,该用户设备900包括:
发送模块901,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1和304;
接收模块902,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3;
协商模块903,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306。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900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将获取的载波集中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900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第二下行频点且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多个载波集;
发送模块901,还用于在第一上行频点和多个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
接收模块902,还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四信号的第五信号,多个候选载波集为多个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从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可选地,协商模块9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协商模块9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开始业务初始化;
向接入设备发送响应第三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协商模块9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符,向接入设备发送响应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上行频点是指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其中,第一下行频点是指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第二下行频点是指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以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同时根据第二信号进行时钟同步。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1000,该用户设备1000包括:
发送模块1001,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801和804;
接收模块1002,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803;
协商模块1003,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806。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1000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将获取的载波集中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目标载波集。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1000还包括(图中未示出):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可选地,协商模块10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协商模块10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开始业务初始化;
向接入设备发送响应第三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可选地,协商模块1003具体用于:
在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符,向接入设备发送响应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根据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由用户设备提供待选的载波集,之后,通过用户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的交互,完成载波集的选择和时钟同步,这样,在handshake接入阶段,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目标载波集与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上线时,可以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即完成时钟同步和载波集的选择,这样,后续在handshake接入阶段,即无需再通过单独的信令交互来进行时钟同步和载波集选择,减少了交互流程,缩短了接入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在上线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与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第二下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
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
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且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多个载波集;
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所述多个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
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四信号的第五信号,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为所述多个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
从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包括:
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包括:
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三标识符,所述第三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开始业务初始化;
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三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
当接收到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标识符的第二标识符时,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包括:
在所述handshake接入阶段,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的第二标识符,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响应所述第二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接入设备进入业务初始化状态,所述第一标识符用于指示当前设备进入所述业务初始化状态;
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消息交互,以实现当前设备与所述接入设备之间的能力协商。
8.一种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所述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频点选择的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
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为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
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载波集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之前,还包括:
获取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1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第二下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
协商模块,用于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所述第二下行频点且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多个载波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和所述多个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四信号;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所述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候选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第四信号的第五信号,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为所述多个载波集中的部分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多个候选载波集中选择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1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冲突控制接入阶段,在第一上行频点和第二上行频点上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上行频点是指点对多点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所述第二上行频点是指点对点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设备在第一下行频点和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上发送的响应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下行频点是指所述P2M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为所述接入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上行频点选择的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下行频点;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上行频点上和目标载波集包括的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上向所述接入设备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目标载波集为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与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载波集的交集的子集,所述多个第三上行频点为所述P2P连接方式所支持的上行频点,其中,每个载波集包括多个上行频点和多个下行频点;
协商模块,用于在握手handshake接入阶段,根据所述目标载波集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能力协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有所述多个第二下行频点中的任意第二下行频点的载波集;
选择模块,用于将获取的载波集中所述用户设备允许采用的一个载波集作为所述目标载波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物理特性进行时钟同步。
CN201910818777.1A 2019-08-30 2019-08-30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12448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777.1A CN112448871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PCT/CN2020/083581 WO2021036268A1 (zh) 2019-08-30 2020-04-07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EP20859122.2A EP4020895B1 (en) 2019-08-30 2020-04-07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to get online,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777.1A CN112448871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8871A CN112448871A (zh) 2021-03-05
CN112448871B true CN112448871B (zh) 2022-01-14

Family

ID=7468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8777.1A Active CN112448871B (zh) 2019-08-30 2019-08-30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20895B1 (zh)
CN (1) CN112448871B (zh)
WO (1) WO2021036268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500A (zh) * 2008-05-02 2011-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95921A (zh) * 2010-03-08 2011-09-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通讯装置的通讯方法
WO2014055776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CN106464554A (zh) * 2014-04-28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通过有线共享介质向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分配点单元以及方法和系统
CN109756318A (zh) * 2017-11-06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4627B2 (en) * 2009-03-02 2012-05-22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oint-to-multipoint (P2MP)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9803327B (zh) * 2017-11-16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9995489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初始化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742508B2 (en) * 2018-02-27 2020-08-11 Intel Corporation Customer bandwidth re-distribution in point-to-multipoint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500A (zh) * 2008-05-02 2011-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95921A (zh) * 2010-03-08 2011-09-2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通讯装置的通讯方法
WO2014055776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CN106464554A (zh) * 2014-04-28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通过有线共享介质向多个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的分配点单元以及方法和系统
CN109756318A (zh) * 2017-11-06 2019-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导频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raft new Recommendation ITU-T G.7711/Y.1702(ex G.gim)";Editor G.7711/Y.1702;《TD406Rev.1(PLEN/15)》;20150706;全文 *
"基于光纤宽带接入网的PON组网方式研究与实现";赖翔;《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6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0895B1 (en) 2023-10-25
EP4020895A1 (en) 2022-06-29
WO2021036268A1 (zh) 2021-03-04
EP4020895A4 (en) 2022-10-19
CN112448871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679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84111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video call in dual standby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0051587B2 (en) System for network discovery and synchronization
US11129063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transmission paths
EP3255953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KR20150013853A (ko) 지속적 무선 도킹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386252B1 (en) Resource requesting method, device, network side node and system
US9654959B2 (en) Network-assisted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09633B2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registrar protocol interaction, access point, and station
US20140243035A1 (en) Communication group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789180B2 (en) SPI-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607441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O2015062082A1 (zh) 通信接入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158679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0913450B (zh) 移动热点的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706301B2 (en) Server nod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448871B (zh) 用户设备上线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1052128A1 (zh) 通知消息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5066077A1 (en) Node control in a distributed peer-to-peer network
KR101574767B1 (ko) 저전력 블루투스 장치 검색 시스템과 제어방법
CN11326124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90016B (zh) 一种支持多应用访问蓝牙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25727A (zh) 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206210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30180319A1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