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5860B -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5860B
CN112445860B CN201910823794.4A CN201910823794A CN112445860B CN 112445860 B CN112445860 B CN 112445860B CN 201910823794 A CN201910823794 A CN 201910823794A CN 112445860 B CN112445860 B CN 112445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interface
processing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log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37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5860A (zh
Inventor
郝飞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237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5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5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5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3Asynchronous replication or reconcili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4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for networked environ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该实施方式能够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减少运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还可节省系统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一个大规模生产、应用和共享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传统的将所有业务系统模块部署到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的架构,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这就需要我们将业务系统模块拆分开来,分门别类地将这些系统分开部署到多个服务器上,彼此之间通过约定的协议互相通信,分布式系统应运而生。
分布式系统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分布式的问题。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分布式事务问题,由于多个系统之间是无状态、互相独立的。这就给日常的系统监控和维护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额外成本,而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有的解决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大多是将事务处理逻辑和业务校验逻辑融合在一起。首先是进行输入数据的校验,经过一系列的判断之后,再进行事务处理,将整个的事务处理逻辑执行过程当中的异常捕获起来,一旦出现异常,就进行数据的回滚操作,释放占用的资源,同时告知其他系统执行失败。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虽然将事务处理逻辑和业务校验逻辑代码写在一起,这样开发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后期的维护。主要体现如下:
1、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根据业务场景的需要而开发对应的方法实现,不同接口的事务处理逻辑是单独实现的,这样不利于后期代码的重构,无法准确定位系统场景;
2、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一旦出现执行异常,无法准确定位异常位置,不利于问题排查;
3、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系统管理人员无法对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进行查看和监控;
4、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一旦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即进行数据回滚操作,极大地浪费了系统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准确地定位系统场景,一旦出现执行异常,程序人员也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减少运维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外,通过该接口规范定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无需出现异常后立即进行数据回滚,因此可以节省系统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所述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所述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当所述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所述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所述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
可选地,还包括:根据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所述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通过数据表记录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表包括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以及,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包括:接口开发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所述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所述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逻辑校验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所述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同步执行模块,用于当校验通过时,使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异步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所述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
可选地,还包括标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所述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记录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数据表记录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表包括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以及,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异常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电子设备。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接口规范中包括的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准确地定位系统场景,一旦出现执行异常,程序人员也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接口规范定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无需出现异常后立即进行数据回滚,因此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另外,本发明通过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可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自动生成对应方法的全局唯一标识,并自动记录对应的方法监控数据,从而方便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减少了运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数据的生成和转移过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中,是将事务处理逻辑和业务校验逻辑代码写在一起的,虽然开发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这样做不利于后期的维护。主要体现如下:
1、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根据业务场景的需要而开发对应的方法实现,不同接口的事务处理逻辑是单独实现的,没有统一的接口开发规范,且方法入参(即:输入参数)也是根据业务需求而定义的,这样不利于后期代码的重构,无法准确定位系统场景;
2、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系统,方法的入参是根据业务需求而定义的,一般无法找到一个全局唯一标识,故而对于整个分布式系统来说,一旦出现执行异常,则无法准确定位异常位置,不利于问题排查;
3、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没有对应的数据监控平台,系统管理人员无法对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进行查看和监控;
4、现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一旦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即进行数据回滚操作,而数据回滚相当于要将之前进行的事务处理过程再逆向执行一次,因此极大地浪费了系统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定义了统一的接口规范,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可生成对应的全局唯一标识,并且将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中涉及的业务校验逻辑、事务处理逻辑进行区分处理,设定了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从而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准确地定位系统场景,一旦出现执行异常,程序人员也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接口规范定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无需出现异常后立即进行数据回滚,因此可以节省系统资源。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定义一套完整的接口规范,使系统的每个业务场景都扩展该规范,可以通过该接口规范来严格开发业务场景,可以准确地定位到具体的各个业务场景。该预设的接口规范中包括了入参(输入参数)规范、出参(输出参数)规范、方法的声明规范、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等等。根据接口规范来开发的业务逻辑接口,主要用于进行分布式事务的处理,具体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并且对于每个功能的执行顺序也进行了设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时,可以定义一个接口,然后对于该接口要实现的每个功能都设置一个方法来实现。这三个方法的入参都是一样的。首先是通过逻辑校验功能对应的方法对入参进行校验,其返回值是逻辑类型,如果参数校验通过,则返回真,否则返回假;其余两个方法的实现则都是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方法的出参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给主动接口同步调用,而另外一个则是给MQ(消息队列)异步补偿调用。
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将根据接口规范中定义的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来进行处理。具体地,可按照步骤S102至步骤S104来执行:
步骤S102: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
步骤S103: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步骤S104: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首先调用逻辑校验功能对应的逻辑校验方法,根据入参规范(包括每个业务场景对应的入参类型、入参个数及参数顺序等),对方法的入参进行校验,若校验未通过,则直接返回,否则继续调用同步执行功能对应的同步方法来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当同步方法执行出现了异常,并且重试达到了指定的次数后,调用异步补偿功能对应的异步方法来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异步方法在执行时可以使用延迟任务来进行触发,通过配置异步方法下次调用的延迟时间,即可根据指定的延迟规则来定时调用该异步方法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直到方法调用成功为止。其中,指定的延迟规则比如是通过使用Corn表达式来设定延迟时间,到达延迟时间后即进行异步方法调用。Corn表达式是一种通用的,用于表示触发规则的表达式,通常有6位,表示触发的秒、分、时、天、周和月。例如:Corn表达式“1/5****?”表示的是每5秒钟触发一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还可以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一般情况下,当数据出现问题或业务逻辑无法执行时,才会多次重试执行该同步执行功能,因此,当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时,说明已出现需要人工参与的异常或故障,此时即可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并且,在用户进行异常处理的过程中,仍在通过异步补偿功能尝试处理分布式事务。如此,即可在异常处理完成后,尽早地执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提高了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效率。
为了更好地确定异常或故障所在的位置和数据,本发明还根据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具体地,当调用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同步执行模块对应的同步方法或异步补偿模块对应的异步方法)时,可通过面向切面编程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技术即可获取系统名、包名、类名、方法名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业务逻辑接口对应的实现类上的注解获取到),然后根据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即可生成一个全局唯一标识。通过这个全局唯一标识可以定位到对应的数据信息,既方便业务逻辑处理对应的数据信息,又可以将这个全局唯一标识记录到系统日志表中,方便日常数据校验和排查问题时使用。这样就将日志规则代码和业务逻辑规则代码解耦了,方便对系统的后期维护。而且生成的全局唯一标识也可以用于接口的防重逻辑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的实现逻辑,即是操作持久层(数据库)的逻辑。由于事先已通过逻辑校验方法对入参进行了校验以及对业务场景进行了判断,所以再调用这两个方法(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时,就大大降低了方法执行出错的几率,提高了方法的可用率。同时由于有方法重复执行的场景需求,所以还需要考虑方法的幂等性的设计。防止当方法出现异常,重复执行时,出现脏数据,保护持久层不会被破坏掉。其中,幂等是一个数学与计算机学的一种概念,指的是一个幂等的函数,以相同的参数,无论多少次,它的执行结果都是一样的。
同步方法需要设置重试的次数阈值,当超过这个阈值时就触发报警机制。考虑到调用接口的数据,都是经过了事先的校验的,所以此时执行失败的原因大多就是持久层的异常,或网络波动、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这种不可抗拒的因素所导致的。所以阈值设置的值不宜过大。
当同步方法的调用次数超过了阈值时,根据接口的防重逻辑,就不能再次调用同步方法,改为定时调用异步方法来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还要设计一个数据表,通过数据表记录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数据表包括的必要的列有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例如:JSON数据,方便存储和识别),以及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方法调用时间、调用次数,以及是否执行成功等),将这些持久化到数据库当中。同时记录好异步补偿接口的调用次数,方便系统维护人员查看和监控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具体地,可以维护一个数据监控平台,用于系统维护人员的日常查看和监控数据信息,每一条数据信息所对应的定位标识,就是调用方法时所生成的全局唯一标识,同时在异步补偿接口被调用时,将调用请求信息持久化到了数据库,并且定位这条数据的标识也是全局唯一标识。这样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监控和维护。同时数据监控平台的数据监控项,还可以有同步方法和异步方法的调用次数,方法执行时长,操作的数据资源的锁定时长,方法执行的异常次数及异常信息等。同时还可以提供模拟调用按钮和对应的测试环境支持,方便对接口的各方面的测试和维护。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监控数据的生成和转移过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调用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包括主动调用同步方法或根据Corn表达式定时异步调用异步方法时,将通过同步方法或异步方法来执行分布式事务的处理逻辑。当同步方法或异步方法开始执行时,即通过扫描注解和AOP切入技术获取系统名、包名、类名、方法名等参数。之后,对于同步方法的执行来说,将首先根据获取的参数和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然后记录系统日志,并进行接口防重判断,之后,将系统日志等信息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中;对于异步方法的执行来说,将入参的序列化结果、接口的调用次数等信息持久化保存到数据库中。最后,通过数据监控平台依赖于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进行数据监控。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的主要模块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400主要包括接口开发模块401、逻辑校验模块402、同步执行模块403和异步补偿模块404。
接口开发模块401,用于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
逻辑校验模块402,用于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
同步执行模块403,用于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异步补偿模块404,用于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标识生成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根据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400还可以包括记录监控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通过数据表记录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数据表包括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
以及,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异常报警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
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接口规范中包括的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准确地定位系统场景,一旦出现执行异常,程序人员也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接口规范定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无需出现异常后立即进行数据回滚,因此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另外,本发明通过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可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自动生成对应方法的全局唯一标识,并自动记录对应的方法监控数据,从而方便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减少了运维成本和人力成本。
图5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或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500。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5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501、502、503,网络504和服务器505。网络504用以在终端设备501、502、503和服务器5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5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501、502、503通过网络504与服务器5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5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501、502、5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一般由服务器505执行,相应地,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505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口开发模块、逻辑校验模块、同步执行模块和异步补偿模块。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接口开发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所述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所述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当所述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所述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所述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当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接口规范中包括的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当校验通过时,使用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在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异步补偿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使得分布式事务处理过程更为规范化,便于进行后期的代码重构以及可以准确地定位系统场景,一旦出现执行异常,程序人员也可以方便、准确地定位异常位置,提高问题排查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接口规范定义的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无需出现异常后立即进行数据回滚,因此可以节省系统资源。另外,本发明通过定义统一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可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自动生成对应方法的全局唯一标识,并自动记录对应的方法监控数据,从而方便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减少了运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所述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所述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
当所述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所述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
当校验通过时,使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所述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
其中,根据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所述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数据表记录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表包括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
以及,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4.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开发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接口规范来开发业务逻辑接口,所述业务逻辑接口实现逻辑校验功能、同步执行功能和异步补偿功能,所述接口规范包括入参规范;
逻辑校验模块,用于当所述业务逻辑接口被调用时,根据所述入参规范,使用逻辑校验功能对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进行校验;
同步执行模块,用于当校验通过时,使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处理分布式事务;
异步补偿模块,用于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使用所述异步补偿功能处理所述分布式事务;
标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逻辑接口的入参生成全局唯一标识,并通过所述全局唯一标识来标识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监控模块,用于:
通过数据表记录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表包括全局唯一标识和入参的序列化结果;
以及,通过数据监控平台查看和监控所述分布式事务对应的数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异常报警模块,用于:
在所述同步执行功能执行异常并且重试指定次数后,生成报警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异常处理。
7.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23794.4A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445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3794.4A CN112445860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3794.4A CN112445860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860A CN112445860A (zh) 2021-03-05
CN112445860B true CN112445860B (zh) 2023-11-03

Family

ID=74733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3794.4A Active CN112445860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5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5407A (zh) * 2021-05-28 2021-08-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子事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688152B (zh) * 2021-08-30 2023-12-05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功能自校验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56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01885A (zh) * 2016-07-18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统一业务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04271A (zh) * 2018-01-16 2018-07-20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器以及管理方法
CN109597699A (zh) * 2018-11-28 2019-04-0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783204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412A (zh) * 2019-01-28 2019-06-25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消息中间件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3053B2 (en) * 2014-12-18 2018-04-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of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optimizations based on connection status
US10552409B2 (en) * 2016-11-30 2020-0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optimizing flows in a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56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01885A (zh) * 2016-07-18 2017-01-0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统一业务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8304271A (zh) * 2018-01-16 2018-07-20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器以及管理方法
CN109597699A (zh) * 2018-11-28 2019-04-0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783204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33412A (zh) * 2019-01-28 2019-06-25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消息中间件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个通用的分布式事务服务组件;何路;;微电子学与计算机(09);184-186 *
一种基于JMS的分布式异步事务处理模型设计;王成良;李立新;叶剑;秦小龙;;信息工程大学学报(02);110-114 *
基于Spring.NET的中职在线学习考试系统研究与实现;黄洁珏;《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860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1669B2 (en)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 integration and monitoring
CN109873863B (zh) 服务的异步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290532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926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2445860B (zh) 一种处理分布式事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38834B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10795331A (zh)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6701053B (zh) 生产环境数据库的数据备份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384120B2 (en) Testing of transaction tracking software
CN111078764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83903B (zh) 生成更新日志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41332B (zh) 一种接口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0693A (zh) 用于微服务系统的本地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2463616A (zh) 一种面向Kubernetes容器平台的混沌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3157911A (zh) 一种服务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2783665B (zh) 接口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93754A (zh) 处理业务请求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827630A (zh) 一种测试脚本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6167835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691394A (zh) 一种电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071075A (zh) 交易完整性核对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082149A (zh)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95369A (zh) 一种基于ZooKeeper分布式队列的工单接收方法
CN116012158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67146A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和应用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