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5306A -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5306A
CN112445306A CN202011370714.3A CN202011370714A CN112445306A CN 112445306 A CN112445306 A CN 112445306A CN 202011370714 A CN202011370714 A CN 202011370714A CN 112445306 A CN112445306 A CN 112445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water
cooling
computer case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07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月冉
李晴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3707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5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5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散热装置存在的拆卸困难、结构复杂以及散热可靠性低的问题。其方案包括:计算机箱、水冷液箱和辅助散热风机箱;其中计算机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水冷液箱;辅助散热风机箱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于计算机箱的散热窗外侧;通过计算机对水冷液箱和辅助散热风机箱供电;水冷液箱通过微型水泵将水冷液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在计算机箱内部管道中循环流动吸收并带出热量,同时采用可拆卸的散热风机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实现散热。本发明设计两种相互独立的降温装置构成散热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散热效果,且拆装简单易操作,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便于系统维护。

Description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可用于对计算机进行降温。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现有的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都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这样就需要对计算机进行散热处理,然而市面上各种的计算机散热系统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10678030A,专利名称为“一种计算机的散热系统”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通过将元器件从上往下交替前后错开安装,配合可开启的柜门和可拆卸的背板,背板连接于侧板的后端,且在内侧板上设置通水槽,采用在通水流道内通入冷却水的方式实现计算机降温,该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且安拆装方便;然而该方案需要改变器件位置,复杂不易实现;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通水流道一旦出现老化问题,会立刻丧失散热功能,其系统可靠性低。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7918473B,专利名称为“计算机散热装置”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包括散热单元、冷却单元、机箱和工作部件的一种散热装置,该装置利用风冷和水冷同时对计算机进行散热,虽然采用了两种方式进行散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的降温速度、改善散热效果,但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第一,两种散热方式相互关联,一旦故障会全部停止工作,可靠性低;第二,设备过大结构复杂,使计算机过于臃肿、不便使用,且使用推块运动的方式导致结构设备过多,不利于维护;第三,装置的拆卸安装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通过对计算机加装水冷液箱以及灵活拆卸的辅助散热风机,采用两种途径实现高可靠性的快速散热,解决传统散热装置存在的拆卸困难、结构复杂不利于维护以及散热可靠性低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计算机箱1、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其中计算机箱1的上部固定连接水冷液箱2;辅助散热风机箱5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于计算机箱1的散热窗10外侧;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均通过计算机供电;
所述水冷液箱2由进水冷管12、出水冷管13、微型水泵14、出水口15以及循环连接管16构成;水冷液箱2底部设有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出的孔;出水口15设置于微型水泵14的输出端;进水冷管12的进水端接在出水口15上;循环连接管16盘旋安装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侧面和底面,且其一端连接进水冷管12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出水冷管13的入口端,所述进水冷管12和出水冷管13分别贯穿计算机箱1的顶部;出水冷管13的出水端连接微型水泵14的接入端;
所述计算机箱1上设有散热窗10,散热窗10外侧左、右、下三个方向固定设有卡合边框3,该卡合边框3的内侧固定设有卡合条4;计算机箱1顶部设有与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入的孔;
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两侧边固定设有卡合边8,且卡合边8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卡合条槽9,用于配合卡合条4实现卡合连接;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内部通过固定支杆固定安装风机电机6,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风机叶7。
进一步,所述卡合边8活动卡合连接在卡合边框3的内部,所述卡合条4卡合连接在所述卡合条槽9的内部;所述卡合边框3、卡合条4、卡合边8三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格网18,用于保护风机叶7安全运行;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上端固定设有L型拉板,且其长度为2-5cm,用于拆卸时将辅助散热风机箱从算机箱的卡合边框3中提拉取出。
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箱1的正面设有开关按键19、数据插口20和USB插口21;底部四角分别固定粘连有四组支撑垫22,该支撑垫22为硅胶材质。
进一步,所述水冷液箱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计算机箱1上,且其下部的孔与计算机箱1上部的孔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风机叶7采用镀锌薄铜风机叶,且至少设有四组。
进一步,所述循环连接管16通过卡扣固定安装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其管间距为2-3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在计算机箱上安装水冷液箱,水冷液箱的内部采用微型水泵通过冷管将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并将进水冷管和出水冷管通过循环连接管盘旋安装在计算机箱的内部,从而使得计算机箱内部的热量被高效携带出去,实现对计算机运行所产生热量的全面吸收;
第二、本发明在设置水冷液箱的同时,另外还设有一个辅助散热风机,该装置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对计算机箱内部的热量进行排放,并降低冷却液中的热量,使计算机产生的热量多一个排放途径,散热效果更好;
第三、本发明所采用辅助散热风机可拆卸,其通过在计算机箱的一侧设置卡合边框进行组合,使得辅助散热风机箱与计算机箱能够稳固连接,且拆卸安装程序简单易操作、利于维护;
第四、本发明所采用水冷液箱与辅助散热风机联合作用进行散热,且两者相互独立,在其种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个不受影响,保证了散热系统能够继续对计算机实现降温,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卸掉辅助散热风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辅助散热风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水冷液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水冷液箱的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1、计算机箱;2、水冷液箱;3、卡合边框;4、卡合条;5、辅助散热风机箱;6、风机电机;7、风机叶;8、卡合边;9、卡合条槽;10、散热窗;11、隔热板;12、进水冷管;13、出水冷管;14、微型水泵;15、出水口;16、循环连接管;17、固定螺栓;18、格网;19、开关按键;20、数据插口;21、USB插口;22、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包括:计算机箱1、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其中计算机箱1的上部固定连接水冷液箱2;辅助散热风机箱5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于计算机箱1的散热窗10外侧;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均通过计算机供电;其中,为使辅助散热风机箱5可以灵活拆卸,对其供电还可采用USB数据线、干电池等方式。
水冷液箱2由进水冷管12、出水冷管13、微型水泵14、出水口15以及循环连接管16构成;水冷液箱2底部设有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出的孔;出水口15设置于微型水泵14的输出端;进水冷管12的进水端接在出水口15上;循环连接管16盘旋安装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侧面和底面,且其一端连接进水冷管12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出水冷管13的入口端,所述进水冷管12和出水冷管13分别贯穿计算机箱1的顶部;出水冷管13的出水端连接微型水泵14的接入端;所述水冷液箱2的进水冷管12和出水冷管13,均贯穿水冷液箱底部和计算机箱的顶部。在使用的时候,在计算机运行的时候,启动微型水泵14,使得微型水泵在运行的时候抽取水冷液箱2内部的水冷液,进而使得水冷液箱2内部的水冷液能够实现循环流动,进而使得循环连接管16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水冷液将热量带动水冷液箱2的内部进行缓和散发热量,并且循环连接管16设有多组,遍布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可以有效的实现散热的过程,且当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依然很高的时候,可以将辅助散热风机箱5安装在卡合边框3内部,且使得卡合条4卡合连接在卡合条槽9的内部,再通过固定螺栓17进行稳定的固定连接,防止辅助散热风机箱5发生晃动,产生异响噪音,然后启动风机电机6,使得风机电机6带动风机叶7实现转动散热,且辅助散热风机箱5正对散热窗10,可以有效的将热量带出,以及辅助散热风机箱5可以实现对循环连接管16上的热量进行辅助散热,降低水冷液箱2内部的冷却液的散热压力。
计算机箱1上设有散热窗10,散热窗10外侧左、右、下三个方向固定设有卡合边框3,该卡合边框3的内侧固定设有卡合条4;计算机箱1顶部设有与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入的孔;为了实现对计算机箱1进行使用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计算机箱1的正面设有开关按键19、数据插口20和USB插口21;同时,为了使得计算机箱1不会贴合地面,并且使得计算机箱1能够保持平衡稳定,不会晃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计算机箱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粘连有四组支撑垫22,四组所述支撑垫22均为硅胶支撑垫。
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两侧边固定设有卡合边8,且卡合边8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卡合条槽9,用于配合卡合条4实现卡合连接;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内部通过固定支杆固定安装风机电机6,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风机叶7;为了使得辅助散热风机箱5能够实现稳定的固定安装,不会在运行的时候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卡合边8活动卡合连接在所述卡合边框3的内部,所述卡合条4卡合连接在所述卡合条槽9的内部;为了防止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内部进入有杂质或者异物,对风机叶7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一侧固定安装与格网18,用于保护风机叶7安全运行;同时,本发明还在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上端固定设置L型拉板,为使其便于手握,优选长度为2-5cm的拉板,用于拆卸时将辅助散热风机箱从算机箱的卡合边框3中提拉取出。
为了实现对卡合边8进行固定的连接,保持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稳定运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卡合边框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7,所述固定螺栓17贯穿与所述卡合条4与所述卡合条槽9螺纹连接。
为了使得风机叶7能够吸收热量,形成较强的空气流动的气流导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风机叶7至少设有四组,四组所述风机叶7采用的是镀锌薄铜风机叶。
为了能够更好的吸收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设有大量的循环连接管16设置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循环连接管16之间的间距为2-3cm,所述循环连接管16通过卡扣固定安装在所述计算机箱1的内部。
为了防止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直接传输给水冷液箱2的内部,造成冷却液过热,可以在水冷液箱2于计算机箱之间加一块隔热板1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隔热板11采用的是真空板隔热板,其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计算机箱1和所述水冷液箱2的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的时候,在计算机运行的时候,启动微型水泵14,使得微型水泵在运行的时候抽取水冷液箱2内部的水冷液,进而使得水冷液箱2内部的水冷液能够实现循环流动,进而使得循环连接管16能够实现对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水冷液将热量带动水冷液箱2的内部进行缓和散发热量,并且循环连接管16设有多组,遍布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可以有效的实现散热的过程,且当计算机箱1内部的热量依然很高的时候,可以将辅助散热风机箱5安装在卡合边框3内部,且使得卡合条4卡合连接在卡合条槽9的内部,再通过固定螺栓17进行稳定的固定连接,防止辅助散热风机箱5发生晃动,产生异响噪音,然后启动风机电机6,使得风机电机6带动风机叶7实现转动散热,且辅助散热风机箱5正对散热窗10,可以有效的将热量带出,以及辅助散热风机箱5可以实现对循环连接管16上的热量进行辅助散热,降低水冷液箱2内部的冷却液的散热压力。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了本发明内容和原理后,都可能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正和改变,但是这些基于本发明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箱(1)、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其中计算机箱(1)的上部固定连接水冷液箱(2);辅助散热风机箱(5)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于计算机箱(1)的散热窗(10)外侧;水冷液箱(2)和辅助散热风机箱(5)均通过计算机供电;
所述水冷液箱(2)由进水冷管(12)、出水冷管(13)、微型水泵(14)、出水口(15)以及循环连接管(16)构成;水冷液箱(2)底部设有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出的孔;出水口(15)设置于微型水泵(14)的输出端;进水冷管(12)的进水端接在出水口(15)上;循环连接管(16)盘旋安装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侧面和底面,且其一端连接进水冷管(12)的出口端、另一端连接出水冷管(13)的入口端,所述进水冷管(12)和出水冷管(13)分别贯穿计算机箱(1)的顶部;出水冷管(13)的出水端连接微型水泵(14)的接入端;
所述计算机箱(1)上设有散热窗(10),散热窗(10)外侧左、右、下三个方向固定设有卡合边框(3),该卡合边框(3)的内侧固定设有卡合条(4);计算机箱(1)顶部设有与用于进水冷管(12)与出水冷管(13)穿入的孔;
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两侧边固定设有卡合边(8),且卡合边(8)的上表面固定开设有卡合条槽(9),用于配合卡合条(4)实现卡合连接;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内部通过固定支杆固定安装风机电机(6),该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风机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边(8)活动卡合连接在卡合边框(3)的内部,所述卡合条(4)卡合连接在所述卡合条槽(9)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边框(3)、卡合条(4)、卡合边(8)三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格网(18),用于保护风机叶(7)安全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风机箱(5)的上端固定设有L型拉板,且其长度为2-5cm,用于拆卸时将辅助散热风机箱从算机箱的卡合边框(3)中提拉取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箱(1)的正面设有开关按键(19)、数据插口(20)和USB插口(21);底部四角分别固定粘连有四组支撑垫(22),该支撑垫(22)为硅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液箱(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计算机箱(1)上,且其下部的孔与计算机箱(1)上部的孔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叶(7)采用镀锌薄铜风机叶,且至少设有四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连接管(16)通过卡扣固定安装在计算机箱(1)的内部,其管间距为2-3cm。
CN202011370714.3A 2020-11-30 2020-11-30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Pending CN112445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714.3A CN112445306A (zh) 2020-11-30 2020-11-30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0714.3A CN112445306A (zh) 2020-11-30 2020-11-30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306A true CN112445306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37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0714.3A Pending CN112445306A (zh) 2020-11-30 2020-11-30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53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9600A (zh) * 2023-10-25 2024-01-09 北京盟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71684U (zh) * 2017-11-14 2018-07-03 石家庄市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计算机主机箱的辅助降温装置
CN209132687U (zh) * 2018-11-26 2019-07-19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元化散热的计算机
CN111399609A (zh) * 2020-03-17 2020-07-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计算机用高效散热系统
CN111414059A (zh) * 2020-03-17 2020-07-14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一种计算机机箱水冷散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571684U (zh) * 2017-11-14 2018-07-03 石家庄市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计算机主机箱的辅助降温装置
CN209132687U (zh) * 2018-11-26 2019-07-19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元化散热的计算机
CN111399609A (zh) * 2020-03-17 2020-07-1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计算机用高效散热系统
CN111414059A (zh) * 2020-03-17 2020-07-14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一种计算机机箱水冷散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69600A (zh) * 2023-10-25 2024-01-09 北京盟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CN117369600B (zh) * 2023-10-25 2024-04-26 北京盟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42942U (zh) 一种立柜式发电机组
CN112445306A (zh) 基于多途径降温的计算机散热系统
CN104679175A (zh) 一种防尘散热机箱
CN205210788U (zh) 放置电子组件的安装框架
CN209134733U (zh) 一种智能用电补偿设备的防护机柜
CN213814525U (zh)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主机用散热装置
CN216927546U (zh) 一种具备高温断电保护功能的计算机
CN204613835U (zh) 一种防尘散热机箱
CN20332491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机箱
CN210694719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装置
CN214958269U (zh) 一种基于电源柜用的散热机构
CN215774088U (zh) 一种基于云桌面使用的散热性能好的交换机
CN216775332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设备散热固定装置
CN216598661U (zh) 一种电力计量设备防护外设装置
CN219758768U (zh) 一种防止高温受损的工控机箱
CN219758775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机构
CN221081844U (zh) 控制柜的可拆卸式散热装置
CN220556804U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储能逆变器机箱
CN216977230U (zh) 一种紧凑型侧散热热泵
CN212623957U (zh) 一种企业用高性能节点服务器
CN219086948U (zh) 水轮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17308149U (zh) 一种基于gprs通信网络的新风设备能耗监控装置
CN212659033U (zh) 一种电脑主板用散热装置
CN217133664U (zh)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16626432U (zh) 一种控制元件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