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7475B -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37475B CN112437475B CN202011338971.9A CN202011338971A CN112437475B CN 112437475 B CN112437475 B CN 112437475B CN 202011338971 A CN202011338971 A CN 202011338971A CN 112437475 B CN112437475 B CN 1124374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 frequency points
- peak
- pilot frequency
-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中,终端设备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然后,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该方法对网络配置中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能够优先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切换至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业务通信,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量不断增多,为满足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各大网络运营商配置越来越多的异频小区。为保证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终端设备会进行异频小区测量,获取异频小区频点,保证及时切换到新小区。
终端设备进行异频小区测量时,由于网络配置的异频个数比较多,如果终端设备按照网络配置的测量列表进行小区检测和小区测量,在终端设备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接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跟踪终端设备的异频邻区信号变化,不能切换到一个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上,可能会出现网络重建或者脱网的问题,影响小区切换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该方法能够优先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切换至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业务通信,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该异频测量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中,终端设备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其中,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第二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其中,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然后,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然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初始同步过程中,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停止执行初始同步过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装置,该异频测量调度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其中,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第二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
确定单元,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还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其中,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选择单元,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初始同步过程中,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停止执行初始同步过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接入网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和指令,当程序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然后,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该方法对网络配置中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能够优先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切换至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业务通信,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态下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频点的峰均比进行排序时的异频测量调度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进行异频测量调度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网络的成熟和用户需求的增多,各大运营商通过优化网络设备,配置更多的异频小区,来满足大量的用户业务需求。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和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进行通信。假设终端设备所在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该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包括小区2,小区3,如图1所示。其中,小区1、小区2和小区3互为异频小区。
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等等。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为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服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GSM)中的无线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的下一代基站(g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节点B(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Eetwork Controller,RNC)、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Access Technology,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其中,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或,气球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TRP。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
在通信系统的连接态下,为保证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终端设备需要对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进行小区检测和小区测量。其中,小区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小区标识(IdentityDocument,ID),通过小区ID来识别是哪个小区。小区测量主要用于测量小区信号质量,例如检测小区的信号功率。
例如,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下发小区测量配置,终端设备根据小区测量配置中指示的测量对象、上报配置等进行测量(同频测量、异频测量、异技术测量)。当满足一定的触发条件时终端设备进行测量上报,测量上报按准则分为3类:事件触发的测量上报、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周期性上报。测量上报的测量报告可用于网络设备进行切换或者完善相邻小区类关系列表。
其中,长期演进型(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定义了如下同频/异频测量的事件触发的测量上报准则:
A1事件:服务小区测量值高于一个绝对门限;
A2事件:服务小区测量值小于一个绝对门限;
A3事件:邻区测量值高于服务小区测量值;
A4事件:邻区测量值高于一个绝对门限;
A5事件:服务小区测量值低于一个绝对门限1且邻区测量值高于一个绝对门限2。
例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设备驻留的服务小区测量值低于A2事件门限值,触发A2事件测量上报,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激活异频测量启动,为终端设备配置A3事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异频配置,在测量GAP(长度为6ms,周期为40ms或者80ms)内,进行异频小区检测和异频小区测量,当异频小区测量值高于服务小区测量值,触发A3事件测量上报,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切换到异频小区,保持终端设备的移动性。
请参见图2,图2是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连接态下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过程。其中,网络配置的测量列表中包括N个异频频点(频点1,频点2,…,频点N),当终端设备驻留的服务小区测量值低于A2事件门限值,触发A2事件测量上报。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激活异频测量后,终端设备在测量GAP内对异频频点进行异频测量。如图2,终端设备可以在两个测量GAP内对频点1进行测量,在三个测量GAP内对频点2进行测量,以此类推,终端设备在网络配置的测量周期内实现对N个异频频点的测量后向网络上报N个异频频点的测量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图2所示的异频测量调度过程中,各个频点对应的测量GAP的数量仅为一种示例,例如,频点1还可以对应3个测量GAP,或者更多数量的测量GAP,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终端设备进行异频测量调度时,由于网络配置的异频个数比较多,如果终端设备按照图2所示的异频测量调度过程对网络配置的测量列表进行逐个异频测量调度。在终端设备射频(Radio Frequency,RF)接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跟踪终端设备的异频邻区信号变化,不能切换到一个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上,可能会出现网络重建或者脱网的问题,影响小区切换的准确性。
目前,主要采用增加小区检测频率的方法来提升识别小区的速度。或者,在异频部署的分层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部署场景下,对于以负载均衡为目的而部署的小区所在的载波,通过设置一定的小区检测和小区测量的时间要求,来延长终端设备对这类载波的小区的识别时间要求来降低终端功耗。
可见,如果信号质量好的小区在异频测量列表靠后的位置,以上方法都存在由于检测时间过长,不能更及时切换到好小区的问题,影响小区切换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该方法能够优先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切换至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业务通信,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频测量调度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一种通信系统。图1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1-步骤303。
步骤301:终端设备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
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进行设置,作为判断是否启动初始同步过程的预设条件。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其中,第一预设门限根据大量的仿真测试数据来确定的,能够体现满足业务需求的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最小值。也就是说,若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则该服务小区不能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那么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异频测量,以选择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其中,第一预设门限的量纲可以根据服务小区信号质量的量纲来确定。例如,服务小区信号质量的单位为功率,则第一预设门限的单位为功率。服务小区也就是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小区,也即驻留小区。
第二预设门限表示频点个数,为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能够体现终端设备测量异频频点的能力。第二预设门限可以由终端设备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确定,但不能超过网络配置的最大频点数。例如,网络配置最大频点数为10,当前终端设备最多能够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为13,那么第二预设门限可以设置为10。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初始同步过程为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同步过程,不包括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同步过程。
步骤302: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
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启动初始同步过程。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终端设备根据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对各个频点进行PSS同步,得到各频点的峰均比。
其中,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该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按照初始列表顺序排列。例如,表1为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表1中包含了8个异频频点,该8个异频频点为时分双工TDD频点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
表1
频点标识 | 频点1 | 频点2 | 频点3 | 频点4 | 频点5 | 频点6 | 频点7 | 频点8 |
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中的异频频点进行重排序。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其中,根据频点的峰均比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包括: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然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例如,表1中的频点1、频点2、频点3、…、频点8分别的峰均比为peak(1)、peak(2)、peak(3)、…、peak(8)。其中,peak(2)>peak(4)>peak(1)>peak(7)>peak(5)>peak(6)>peak(3)>peak(8)。则可以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对表1所示的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中的异频频点按照降序进行重排序后得到表2。
表2
频点标识 | 频点2 | 频点4 | 频点1 | 频点7 | 频点5 | 频点6 | 频点3 | 频点8 |
峰均比 | peak(2) | peak(4) | peak(1) | peak(7) | peak(5) | peak(6) | peak(3) | peak(8) |
其中,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设置峰均比因子和峰均比门限;
其中,峰均比因子和峰均比门限都是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确定的。例如,数据上传时,要求频分双工FDD频点的信号质量要好一点,因此将会设置比较高的峰均比门限。
s12: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中的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
s13: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排列顺序。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例如,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可以用如下式子表示:
FP×F_PF>mT (1)
FP表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F_PF表示峰均比因子,mT表示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式(1)中,FP×F_PF即表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在终端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例如数据上传时,要求频分双工FDD频点的信号质量要好一点,因此可以设置比较低的峰均比因子以筛选出较高峰均比的频分双工FDD。
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例如,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可以用如下式子表示:
FP>pT (2)
pT表示为峰均比门限。在终端设备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例如数据上传时,要求频分双工FDD频点的信号质量要好一点,因此将会设置比较高的峰均比门限以筛选出较高峰均比的频分双工FDD。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排序规则。例如,通话语音质量更高的场景下或者数据下载场景下,需要优先考虑频分双工FDD频点的信号质量,因此可以选择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来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
例如,表1所示的列表中的频点1、频点3、频点4、频点5、频点6为频分双工FDD频点,频点2、频点7、频点8为时分双工TDD频点,且表1中的频点1、频点2、频点3、…、频点8分别的峰均比为peak(1)、peak(2)、peak(3)、…、peak(8)。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频点1、频点3、频点4、频点6,且peak(1)>peak(4)>peak(3)>peak(6)>peak(5)。则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对表1所示的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进行重排序后得到表3。
表3
频点标识 | 频点1 | 频点4 | 频点3 | 频点6 | 频点2 | 频点5 | 频点7 | 频点8 |
峰均比 | peak(1) | peak(4) | peak(3) | peak(6) | peak(2) | peak(5) | peak(7) | peak(8) |
可选的,若初始同步过程中,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则终端设备退出初始同步过程。初始同步过程中,终端设备会一直检测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因此当终端设备检测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的时候,意味着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需求,也就不需要选择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可以退出初始同步过程,也即不需要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进行异频频点测量调度。
步骤303: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当终端设备选择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时,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当终端设备选择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时,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例如,当有连续的K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排在时分双工TDD频点的前面,当K>N时,终端设备选择的N个异频频点都为频分双工FDD频点,当K<N时,终端设备选择的N个异频频点就可能还包括时分双工TDD频点。
其中,N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来选取。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最多测量调度10个异频频点,那么N为正整数,且取值范围应该为(1,10)。
例如,若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对如表1所示的初始异频频点列表中的异频频点进行重排序后得到表2,且N为4,则可以从表2中选择频点2、频点4、频点1、频点7进行测量调度。
又例如,若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对表1所示的初始的异频频点列表进行重排序后得到表3,且N为4,则可以从表3中选择频点1、频点4、频点3、频点6进行测量调度,所选择的异频频点都是频分双工FDD频点;若N为6,则可以从表3中选择频点1、频点4、频点3、频点6、频点2、频点5进行测量调度,所选择的异频频点既有频分双工FDD频点,也有时分双工TDD频点。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频点的峰均比进行排序时的异频测量调度过程的示意图。在图4中,网络配置了M个异频频点(频点1,频点2,…,频点M),激活异频测量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确定启动初始同步过程。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终端设备在两个测量GAP内获得频点1的峰均比,在三个测量GAP内获得频点2的峰均比,以此类推。当在测量GAP内分别获得了M个异频频点对应的峰均比后,终端设备选择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对网络配置的M个异频频点进行排序,然后选取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终端设备先在测量GAP内对这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在两个测量GAP对频点1进行测量,以此类推),然后将这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的测量报告上报给网络,可知,M>N。
基于图3实施例中的描述,将图3实施例所述的异频测量调度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时,具体执行步骤可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进行异频测量调度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终端设备设置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
步骤502:终端设备接收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该异频频点列表包括M个异频频点;
步骤503:终端设备判断异频频点数量M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若M小于第二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508,否则执行步骤504;
步骤504:终端设备判断服务小区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门限;若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则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8;
步骤505:终端设备启动初始同步过程,获取各个异频频点的峰均比;
步骤506: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获取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中所有的频点的峰均比,若获取到所有的频点的峰均比,则执行步骤507,否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7:若终端设备选择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则执行步骤507a。步骤507a终端设备按照网络配置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选取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上报测量报告。若终端设备选择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对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则执行步骤507b。步骤507b终端设备将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排在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将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选取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508:终端设备按照接收到的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列表中的异频频点的顺序依次对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上报测量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始同步过程中,例如步骤505至步骤507之间,一旦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将退出初始同步过程,即不执行步骤505至步骤507,执行步骤508;上述步骤503和步骤504中,终端设备判断异频频点数量M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和判断服务小区信号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设门限的顺序可以交换,交换步骤后的执行步骤与上述的执行步骤一致,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该方法中,终端设备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终端设备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然后,终端设备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该方法对网络配置中的异频频点进行排序,能够优先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小区切换的准确性,有利于终端设备快速切换至信号质量更好的小区进行业务通信,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基于上述异频测量调度方法的实施例的描述,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异频测量调度装置可以运行于终端设备中,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以用于执行异频测量调度方法中设备执行的相应步骤。请参见图6,该异频测量调度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确定单元601、选择单元602。其中:
确定单元601,用于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其中,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第二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
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单元601还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该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选择单元602,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确定单元601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602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601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选择单元602用于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初始同步过程中,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停止执行初始同步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各单元的功能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图3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3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异频测量调度方法的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7,该终端设备可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上述处理器701、存储器702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7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器702中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其中,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第二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
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门限时,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或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N为正整数,且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其中,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其中,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初始同步过程中,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预设门限,则停止执行初始同步过程。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701是终端设备的计算核心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该处理器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7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702是终端设备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存储器702既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包括终端设备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该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1提供指令和数据。该存储器7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存储第一预设门限、第二预设门限等。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图3提供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的流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如图6所示的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装置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上述图3所示的异频测量调度方法,以及相关实施方式所执行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所述第二预设门限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
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所述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其中,所述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中的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
确定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包括:
获取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
确定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按照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包括:
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峰均比最大的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大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其中,所述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参数是根据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和峰均比因子确定的;
所述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为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大于峰均比门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包括:
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前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所述前N个异频频点包括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初始同步过程中,所述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则停止执行所述初始同步过程。
7.一种异频测量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初始同步过程的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为终端设备在初始同步过程中的信号质量的最大值,所述第二预设门限为所述终端设备测量的异频频点的数量的最大值;
确定单元,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且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门限时,根据异频频点排序规则,还用于确定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所述异频频点排序规则是根据频点的峰均比和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序规则确定的;
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中选择N个异频频点进行测量调度,所述N为正整数,且所述N小于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数量M;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中的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最大峰均比;
确定所述网络配置的异频频点的排列顺序为,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的排列位置位于时分双工TDD频点的排列位置之前,且各个频分双工FDD频点按照频分双工FDD频点分别的峰均比进行降序排列得到的排列顺序;其中,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为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因子预设条件,且满足频分双工FDD频点的峰均比门限预设条件的频分双工FDD频点。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8971.9A CN112437475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38971.9A CN112437475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7475A CN112437475A (zh) | 2021-03-02 |
CN112437475B true CN112437475B (zh) | 2022-08-26 |
Family
ID=7469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38971.9A Active CN112437475B (zh) | 2020-11-25 | 2020-11-25 |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374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22339B (zh) * | 2021-12-31 | 2023-12-26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14786208A (zh) * | 2022-05-31 | 2022-07-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测量方法、基带芯片、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7858130B (zh) * | 2024-03-06 | 2024-08-16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5934A (zh) * | 2008-07-21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测量间隙的方法 |
CN103313301A (zh) * | 2012-03-16 | 2013-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报告测量以及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28819A (zh) * | 2012-05-24 | 2013-12-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一种载波频点搜索方法和装置 |
CN103856956A (zh) * | 2012-11-29 | 2014-06-11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小区检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74591A (zh) * | 2005-05-30 | 2006-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选择应用无线接入技术的实现方法 |
CN102421163B (zh) * | 2010-09-28 | 2014-12-10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Lte系统频点排序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869600B (zh) * | 2014-02-20 | 2019-0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 |
CN111641954B (zh) * | 2020-05-25 | 2023-11-07 | 上海载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频点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1-25 CN CN202011338971.9A patent/CN1124374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35934A (zh) * | 2008-07-21 | 2010-01-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测量间隙的方法 |
CN103313301A (zh) * | 2012-03-16 | 2013-09-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实现报告测量以及报告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428819A (zh) * | 2012-05-24 | 2013-12-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一种载波频点搜索方法和装置 |
CN103856956A (zh) * | 2012-11-29 | 2014-06-11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小区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37475A (zh) | 202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37475B (zh) | 一种异频测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EP3308577B1 (en) | Beam switch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 |
CN107852622B (zh) | 间隙Gap选择方法及装置 | |
WO2017054289A1 (zh) | 一种基于非授权频段的载波切换方法、基站和系统 | |
EP388649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chang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CN107211335B (zh) |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8347745B (zh) |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
CN109548101A (zh) | 一种小区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9792664B (zh) | 用于管理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23666A (zh) |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 |
CN113243120B (zh) | 一种频点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5696391A (zh) | 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2437470B (zh) | 一种小区重选方法及设备 | |
CN109792642A (zh) | 移动性参考信号的传输的控制 | |
EP2892265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Li et al. | A dynamic hysteresis-adjusting algorithm in LTE self-organization networks | |
EP3501205B1 (en) | Uplink measurement 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 |
CN110100477B (zh) |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814938A (zh) | 用于操作无线网络中的用户设备的方法 | |
EP2999269A1 (en) | Cell-based processing metho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9792624B (zh) | 信号质量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 |
JP7138446B2 (ja) |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 | |
CN113784403B (zh)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4916022A (zh) | 基于语音质量的切换方法、装置和基站 | |
CN113574931B (zh) |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