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6753B -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 Google Patents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6753B
CN112436753B CN202011282167.3A CN202011282167A CN112436753B CN 112436753 B CN112436753 B CN 112436753B CN 202011282167 A CN202011282167 A CN 202011282167A CN 112436753 B CN112436753 B CN 112436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tube
sapph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21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6753A (zh
Inventor
程光磊
蔡方煦
黄成园
王浩远
杜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Priority to CN2020112821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6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6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6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6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005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non-specific motion;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covered by H02N2/02 - H02N2/16
    • H02N2/001Driving devices, e.g.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2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along multiple or arbitrary translation directions, e.g. XYZ stag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2N2/043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eans, e.g. for stroke amplification
    • H02N2/046Mechanical transmission means, e.g. for stroke amplification for conversion into rotary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6Drive 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Measuring And Other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电纳米位移台,包括水平位移台、z方向位移管、连接零件和样品盘;其中:水平位移台,包括两个压电陶瓷堆、电容传感器和机械放大结构,两个水平位移台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从而具备水平x、y两个方向的扫描能力;z方向位移管,包括压电陶瓷管、绝缘管、升降柱、弯曲弹簧片和蓝宝石片,用于实现所述升降柱的步进上升和步进下降;连接零件,包括绝缘连接器、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和位移台外壳,用于组装连接z方向位移管和水平位移台;样品盘,包括上样品盘、中样品盘、下样品盘、半球蓝宝石珠、样品盘弹簧片和受压平台;通过这些结构部分的相互连接及相互配合实现样品盘沿z方向的步进上升与步进下降。

Description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定位与扫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背景技术
在扫描探针显微镜中一般采用压电陶瓷驱动的位移台来移动与扫描样品。样品沿xyz方向毫米级的移动可以通过步进的方式实现,即通过位移台“位移-迅速回复”的周期运动使样品依靠自身惯性向目标方向移动。这样的移动方式只适用于样品定位和粗略的大范围扫描。
亚纳米级的高精度局部样品扫描取决于位移台的最大移动范围。在低温环境中,空间狭小,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一般降至室温的10%,这两个因素限制了低温位移台的扫描范围。为了扩大局部扫描范围,位移台一般具有包含柔性铰链的机械放大结构,通过柔性铰链的变形放大压电陶瓷的伸长量。柔性铰链的变形包含期望变形和非期望变形,非期望变形会造成压电陶瓷伸长量的浪费,降低扫描范围。
位移台的稳定性是扫描台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位移台稳定性的降低会导致显微镜容易受外界振动影响而导致分辨率的降低。提高稳定性需要增大位移台的共振频率,即增大位移台扫描方向的劲度系数,增大扫描方向位移的阻力。这会导致柔性铰链的期望变形减少,非期望变形增多。因此,机械放大结构的放大倍数和稳定性相互制约,一方面的提高总是以另一方面的降低为代价。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位移台的扫描范围和共振频率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公开了两种常见的机械放大结构:杠杆型和桥型。通过有限元模拟这两种结构,发现位移输出方向的阻力增大时,这两种结构的放大率显著降低,压电陶瓷的伸长量有相当的一部分浪费在了铰链的非期望形变上。如何设计机械放大结构以尽量降低柔性铰链的非期望形变,是本专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原子级扫描有着更高的精度要求。机械放大结构在扩大扫描范围的同时也会扩大由电学噪声带来的影响。因此,原子级扫描一般无法使用机械放大结构,从而只有较小的扫描范围。
传统的位移台一般只具有毫米级定位、亚纳米级扫描、原子级扫描三种工作模式之一。为了同时实现三种工作模式,需要将司职不同功能的位移台叠在一起,但这种组合方式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共振频率且会占据较大的空间,进而无法同时达到大范围、高精度、高稳定性、低热耗散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以期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电纳米位移台,包括水平位移台、z方向位移管、连接零件和样品盘;其中:
水平位移台,包括两个压电陶瓷堆、电容传感器和机械放大结构,两个水平位移台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从而具备水平x、y两个方向的扫描能力,其中,水平扫描台的位移方向为x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向为y方向;
z方向位移管,包括压电陶瓷管、绝缘管、升降柱、弯曲弹簧片和蓝宝石片,用于实现所述升降柱的步进上升和步进下降;
连接零件,包括绝缘连接器、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和位移台外壳,用于组装连接z方向位移管和水平位移台;
样品盘,包括上样品盘、中样品盘、下样品盘、半球蓝宝石珠、样品盘弹簧片和受压平台;通过这些结构部分的相互连接及相互配合实现样品盘沿z方向的步进上升与步进下降。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包括内圈和外圈,水平位移台的工作方式为内圈固定,外圈相对内圈移动;内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外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通孔,用于固定和连接。
其中,所述内圈中有两个长方形空位用于放置压电陶瓷堆,内圈的中心部分通过两个M3螺丝和外圈相连,将内圈中心部分x方向的位移传递给外圈;内圈相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孔,供两个M3螺丝穿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三对弹簧片,用于连接内圈和外圈,提高稳定性,提高水平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上分布有圆形的孔洞,使水平位移台的总质量降低,从而提高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通过电容位移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亚纳米级的精度;
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有四个圆柱形的空间,用于嵌入z方向位移管。
其中,所述压电陶瓷管内部套着陶瓷加工的光滑绝缘管;绝缘管内壁三个互成60°的平面上各粘有蓝宝石片;弹簧片弯曲后卡在升降柱的凹槽内;弯曲弹簧片和一个蓝宝石片相切,另外两个蓝宝石片和升降柱相切;通过摩擦力,升降柱被三个蓝宝石片夹持。
其中,直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管上施加电压使压电陶瓷管沿z方向伸长或沿水平方向剪切形变,剪切形变用于原子级精度的扫描。
其中,所述位移台外壳的顶面与水平位移台内圈固定,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分别与上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和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内圈固定,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与绝缘连接器固定;4个z方向位移管固定在绝缘连接器上,并穿过两个水平位移台和外壳上相应的孔洞;z方向位移管的顶部通过升降柱上的螺丝孔与样品盘固定。
其中,所述上样品盘和中样品盘分别包括xy相互正交的导向槽,下样品盘和中样品盘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三个半球蓝宝石珠,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其中两个半球蓝宝石珠嵌入导向槽中,另一个半球蓝宝石起支撑作用;前端带有半球蓝宝石珠的弹簧片固定在下样品盘,受压平台固定在上样品盘,样品盘弹簧片通过半球蓝宝石珠对受压平台施加压力,提高上中下样品盘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压电纳米位移台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
1、本发明的压电纳米位移台的设计有机结合了机械放大结构和压电陶瓷管,使其具备三种工作模式:xyz三个方向的毫米级定位、水平方向上的大范围亚纳米级扫描、xyz三个方向上原子级精细扫描。其中,毫米级定位依靠压电陶瓷管的步进实现;亚纳米级大范围扫描依靠电容传感器闭环控制和机械放大结构实现;原子级精细扫描通过压电陶瓷管的开环扫描实现。
2、本发明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在步进工作模式中散热小,适于在低温下使用。毫米级步进是通过压电陶瓷管实现的,而由于压电陶瓷管的电容小,根据散热公式,Q=CVftanδ(Q为热量,C为压电陶瓷电容,V为驱动电压,f为驱动频率,tanδ为压电陶瓷耗散因子),位移台在工作中的散热较小。
3、本发明的水平位移台同时具有大扫描范围和高共振频率两个优点,具有1000Hz以上的共振频率,在室温下有75um的局部扫描范围。
4、本发明采用的是以对顶旋转型柔性铰链为核心的机械放大结构,而非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杠杆型或是桥型的放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旋转为柔性铰链的期望变形,沿压电陶瓷轴向的压缩为非期望变形。由于铰链旋转有一定难度,故本身就能给整个结构提供足够的劲度系数,从而提高共振频率。另外,使用内圈的四个螺丝孔作为固定位置,内圈作为一个整体包围两个压电陶瓷叠堆,这两个设计也可以遏制其他可能存在的非期望形变。
5、本发明的压电纳米位移台还具有较大的共振频率即较高的稳定性。此优点来源于其中各个组分的高共振频率。其中,水平位移台具有较大的共振频率;压电陶瓷管自身具有足够高的共振频率;样品盘由于质量轻且存在弹簧片增大摩擦力,也具有高共振频率。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个角度的爆炸示意图(隐去了水平位移台的电容传感器);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位移台的俯视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位移台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位移台机械放大结构的简化原理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位移台沿图2.1中虚线A-A的剖面示意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z方向位移管的俯视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z方向位移管沿图3.1虚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电陶瓷管分区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进上升时四个z方向位移管所加的电压波形;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方向步进时z方向位移管所加电压波形;
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平位移台连接器两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绝缘连接器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样品盘一个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5.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样品盘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样品盘;2-位移台外壳;3-水平位移台;4-水平位移台连接器;
5-z方向位移管;6-绝缘连接器;7-电容传感器安装支架;8-两侧极板;
9-中间极板;10-第一类弹簧片;11-第二类弹簧片;12-第三类弹簧片;
13-柔性铰链;14-压电陶瓷叠堆;15-M2螺丝孔;16-M2螺丝孔通孔;
17-M3螺丝孔;18-外圈孔洞;19-M1.6螺丝孔;20-蓝宝石片;
21-升降柱;22-绝缘管;23-压电陶瓷管;24-弯曲弹簧片;
25-上样品盘;26-中样品盘;27-下样品盘;28-导向槽;
29-半球蓝宝石珠;30-受压平台;31-样品盘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属于精密定位与扫描技术领域,可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等精密仪器中移动与扫描样品。
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纳米位移台,包括水平位移台、z方向位移管、连接零件和样品盘;其中:
水平位移台,包括两个压电陶瓷堆、电容传感器和机械放大结构,两个水平位移台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从而具备水平x、y两个方向的扫描能力,其中,水平扫描台的位移方向为x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向为y方向;
z方向位移管,包括压电陶瓷管、绝缘管、升降柱、弯曲弹簧片和蓝宝石片,用于实现所述升降柱的步进上升和步进下降;
连接零件,包括绝缘连接器、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和位移台外壳,用于组装连接z方向位移管和水平位移台;
样品盘,包括上样品盘、中样品盘、下样品盘、半球蓝宝石珠、样品盘弹簧片和受压平台;通过这些结构部分的相互连接及相互配合实现样品盘沿z方向的步进上升与步进下降。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包括内圈和外圈,水平位移台的工作方式为内圈固定,外圈相对内圈移动;内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外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通孔,用于固定和连接。
其中,所述内圈中有两个长方形空位用于放置压电陶瓷堆,内圈的中心部分通过两个M3螺丝和外圈相连,将内圈中心部分x方向的位移传递给外圈;内圈相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孔,供两个M3螺丝穿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三对弹簧片,用于连接内圈和外圈,提高稳定性,提高水平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上分布有圆形的孔洞,使水平位移台的总质量降低,从而提高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通过电容位移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亚纳米级的精度;
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有四个圆柱形的空间,用于嵌入z方向位移管。
其中,所述压电陶瓷管内部套着陶瓷加工的光滑绝缘管;绝缘管内壁三个互成60°的平面上各粘有蓝宝石片;弹簧片弯曲后卡在升降柱的凹槽内;弯曲弹簧片和一个蓝宝石片相切,另外两个蓝宝石片和升降柱相切;通过摩擦力,升降柱被三个蓝宝石片夹持。
其中,直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管上施加电压使压电陶瓷管沿z方向伸长或沿水平方向剪切形变,剪切形变用于原子级精度的扫描。
其中,所述位移台外壳的顶面与水平位移台内圈固定,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分别与上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和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内圈固定,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与绝缘连接器固定;4个z方向位移管固定在绝缘连接器上,并穿过两个水平位移台和外壳上相应的孔洞;z方向位移管的顶部通过升降柱上的螺丝孔与样品盘固定。
其中,所述上样品盘和中样品盘分别包括xy相互正交的导向槽,下样品盘和中样品盘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三个半球蓝宝石珠,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其中两个半球蓝宝石珠嵌入导向槽中,另一个半球蓝宝石起支撑作用;前端带有半球蓝宝石珠的弹簧片固定在下样品盘,受压平台固定在上样品盘,样品盘弹簧片通过半球蓝宝石珠对受压平台施加压力,提高上中下样品盘的稳定性。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电纳米位移台,其包括以下零件:①一种集成电容传感器的闭环水平位移台,综合了大扫描范围和高共振频率两个特点;②一种z方向位移管的设计,可步进移动;③组装z方向位移管和水平位移台的连接零件;④可水平滑动的样品盘。参考图1.1-图1.2。
其中,水平位移台的主要设计思想是:采用大推力堆栈压电陶瓷并增大回复弹簧刚性以实现高共振频率;同时,采用以对顶旋转型柔性铰链为核心的机械放大结构,尽可能减少非期望形变,充分发挥有压电陶瓷的驱动能力。另外,位移台嵌套低电容、低热耗散的压电陶瓷管,用于高频惯性驱动样品台,实现xyz三个方向的大范围样品定位。同时压电陶瓷管具有原子级精细扫描功能。从而,通过发挥堆栈压电陶瓷的高推力和压电陶瓷管的高频驱动能力与原子级别精度,在xyz方向上步进实现低热耗散毫米级大范围样品定位,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大范围亚纳米精细扫描和局部原子级精细扫描。
下面分别介绍水平位移台、z方向扫描管、两者的连接零件、样品盘的技术内容。
(一)水平位移台
水平位移台由两个纵向伸长的压电陶瓷叠堆、电容传感器、和机械放大结构构成。单个位移台只能在一个方向扫描,两个位移台可通过中间连接板连接,从而具备水平x、y两个方向的扫描能力。
下面假设水平扫描台的位移方向为x轴正方向。水平位移台关于x轴对称。
水平位移台可以分为内圈和外圈两个部分。水平位移台的工作方式为内圈固定,外圈相对内圈移动。内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外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通孔,用于固定和连接。
内圈中有两个长方形空位用于放置压电陶瓷叠堆。如图2.1,压电陶瓷叠堆的伸长方向(沿图2.1中相应位置处的虚线方向)和y轴成一个很小的角度θ。当两个压电陶瓷叠堆伸长时,内圈中的两对柔性铰链的变形将压电陶瓷的伸长量放大并转为内圈中心部分(即两个压电陶瓷叠堆对顶的部分)x方向的位移。如图2.3所示,在理想情况下,当压电陶瓷伸长ΔL时,竖直方向移动ΔL/θ,放大倍数为1/θ。
内圈的中心部分通过两个M3螺丝和外圈相连,将内圈中心部分x方向的位移传递给外圈。内圈相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孔,供两个M3螺丝穿过。
水平位移台总共三对弹簧片,用于连接内圈和外圈,提高稳定性,提高水平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上分布有圆形的孔洞,使水平位移台的总质量降低,从而提高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水平位移台通过电容位移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亚纳米级的精度。电容传感器为差分型的,即含有三个平行极板构成两个电容,前后两个极板间距不变,中间极板相对前后两个极板移动时,两个电容发生变化。电容传感器的前后两个极板固定在内圈的延伸部分,中间极板固定在外圈。
水平位移台总共有四个圆柱形的空间,可嵌入z方向位移管。
(二)z方向位移管
Z方向位移管由压电陶瓷管、绝缘管、升降柱、弯曲弹簧片、和蓝宝石片构成。压电陶瓷管内部套着陶瓷加工的光滑绝缘管。绝缘管内壁三个互成60°的平面上各粘有蓝宝石片。弹簧片弯曲后卡在升降柱的凹槽内。弯曲弹簧片和一个蓝宝石片相切,另外两个蓝宝石片和升降柱相切。通过摩擦力,升降柱被三个蓝宝石片夹持。
下面介绍步进上升的过程。首先,压电陶瓷管加正电压伸长,通过静摩擦力带动升降柱升高。然后,迅速去除压电陶瓷管上的电压使它们迅速回复,由于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升降柱略微下降。以上两步为步进的一个周期,升降柱相对压电陶瓷管有一定净上升。步进下降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
直接在压电陶瓷管上施加电压可使压电陶瓷管沿z方向伸长或沿水平方向剪切形变,此形变可用于原子级精度的扫描。
(三)连接零件
连接零件包括绝缘连接器、水平位移台连接器、位移台外壳。从上到下:外壳的顶面与水平位移台内圈固定,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分别与上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和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内圈固定,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与绝缘连接器固定。4个Z方向位移管通过环氧树脂胶水固定在绝缘连接器上,并穿过两个水平位移台和外壳上相应的孔洞。Z方向位移管的顶部通过升降柱上的螺丝孔与样品盘固定。
(四)样品盘
样品盘包括上样品盘、中样品盘、下样品盘、半球蓝宝石珠、样品盘弹簧片以及受压平台构成。上盘和中盘分别由xy相互正交的导向槽,下盘和中盘的上表面各粘有三个半球蓝宝石珠,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其中两个半球蓝宝石珠嵌入导向槽中,另一个半球蓝宝石起支撑作用。前端带有半球蓝宝石珠的弹簧片固定在下盘,受压平台固定在上盘,弹簧片通过半球蓝宝石珠对受压平台施加压力,提高上中下盘的稳定性。下盘与四个z方向位移管固定。
Z方向步进上升的一个周期内,支撑样品盘的四个位移管同时升高,轮流迅速回复(回复阶段中间的升降柱高度几乎变)。四个扫描管轮流回复可保证样品盘上升的平稳。Z方向步进下降与上述过程相反。
中盘和上盘可以沿着各自导向槽的方向水平滑动实现水平方向步进。细节如下:四个z方向位移管带动下样品盘同时向某一水平方向渐块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突然回缩,上盘和下盘依靠惯性继续移动,重复此过程达到步进的效果。
下面结合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介绍水平位移台3的实施方案。参考图2.1-图2.4。
采用纯钛制造水平位移台和连接所需的螺丝。整个位移台采用慢走丝线切割的方法加工。
水平位移台的尺寸优选为直径45mm,高为10mm的圆柱体。位移台的性能对内圈中的两对柔性铰链13的尺寸敏感,优选为0.4mm*0.4mm。位移台的性能对压电陶瓷叠堆14的轴线和y轴所成的夹角敏感,优选为3°。水平位移台的三类弹簧片101112的厚度对共振频率和最大扫描范围有影响,优选为0.3mm。
上文所述的连接内外圈的M3螺丝需要特殊处理:需要将此螺丝通过内圈壁的部分的螺纹磨去,避免螺丝和内圈壁接触。
由于加工精度的限制,压电陶瓷叠堆无法刚好嵌入内圈的空位中,解决方法是使空位的尺寸略大于压电陶瓷叠堆的长度,并额外加工合适厚度的垫片,和压电陶瓷一起塞入空位中。本例中使用的压电陶瓷叠堆为9mm*10mm*10mm,预留空位轴向宽度9.9mm,则垫片厚度约为0.9mm。垫片厚度应依照加工实际情况而定,垫片应能够给压电陶瓷提供合适的预应力。垫片材料可以选择热膨胀系数略小于钛的材料,比如蓝宝石片,从而在降温后给压电陶瓷叠堆提供足够的预应力。
电容传感器安装支架7与水平位移台分开加工,同样采用线切割加工以确保精度。电容传感器的中间极板9通过外圈中的缝隙嵌入,使用真空胶固定。电容传感器的两侧极板8也通过真空胶粘连在电容传感器安装支架上。安装过程中,相邻两个极板之间塞入一个薄片,比如一张纸,确保极板之间不会接触。电容传感器极板采用陶瓷基电路板制成。支架和内圈延伸部分也采用真空胶粘连。
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位移具有线性关系,利用电容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使水平位移台具有亚纳米级的精度。
下面介绍z方向位移管的实施方案。参考图3.1-图3.4。
绝缘管22使用陶瓷加工并保证光滑。升降柱21和弯曲弹簧片24采用铍铜加工,并抛光处理保证光滑。Z方向位移管的结构如图3.1-图3.2所示。
如图3.3,一个压电陶瓷管23实际上由四个四分之一环形圆柱拼成,依次编号为A、B、C、D区,每一个分区可以独立地加电压。当四个分区同加相同的正电压时,压电陶瓷管向上伸长。当四个分区所加电压不同时,压电陶瓷管发生剪切形变,产生水平位移。
进行z方向步进时,压电陶瓷管的四个分区加上相同的电压,四个z方向位移管的压电陶瓷管所加的电压波形如图3.4所示。图3.4波形实现四个压电压电陶瓷管同时伸长,依次降低恢复。
进行水平方向毫米级步进扫描时,压电陶瓷管四个分区所加的电压不同,但四个压电陶瓷管相同分区所加的电压相同。当A、B区加正电压,C、D区加负电压时,样品盘向左步进;当A、D区加正电压,B、C区加负电压时,样品盘向下步进;当A区加正电压,C区加负电压,B、D区电压为0时,样品盘向斜右上方步进。其他方向的步进类似。所加电压波形的如图3.5所示:首先,压电陶瓷管带动下样品盘加速,由于静摩擦力另外中盘和上盘保持相对静止;然后,在转折点压电陶瓷管带动下样品盘的运动瞬间反向,上样品盘和中样品盘由于惯性相对下样品盘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滑动一段距离,完成步进的一个周期。
只依靠压电陶瓷管也可进行原子级精细扫描,所加电压与扫描方向的关系与上边的相同。
如图4.1所示,为水平位移台连接器4两个角度的示意图,如图4.2所示,为绝缘连接器6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下面介绍样品盘1的实施方案。参考图5.1-图5.2。
样品盘材料优选纯钛,弹簧片31材料优选为铍铜,受压平台30材料优选为玻璃。受压平台通过胶水固定在上样品盘底面25,半球蓝宝石珠29也通过胶水固定在相应位置。样品盘弹簧片通过某一连接z方向位移管和下样品盘27的螺丝固定在两者之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位移台、z方向位移管、连接零件和样品盘;其中:
水平位移台,包括两个压电陶瓷堆、电容传感器和机械放大结构;所述机械放大结构包含有两对对顶旋转型柔性铰链;两个水平位移台通过水平位移台连接器连接,从而具备水平x、y两个方向的扫描能力,其中,水平扫描台的位移方向为x方向,与x方向垂直的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方向为y方向;
z方向位移管,包括压电陶瓷管、绝缘管、升降柱、弯曲弹簧片和蓝宝石片,用于实现所述升降柱的步进上升和步进下降;
连接零件,包括绝缘连接器、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和位移台外壳,用于组装连接z方向位移管和水平位移台;
样品盘,包括上样品盘、中样品盘、下样品盘、半球蓝宝石珠、样品盘弹簧片和受压平台;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包括内圈和外圈,水平位移台的工作方式为内圈固定,外圈相对内圈移动;内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外圈中含有四个M2螺丝孔通孔;
其中,所述位移台外壳的顶面与上层水平位移台内圈通过所述M2螺丝孔固定,水平位移台连接器分别与上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和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内圈通过所述M2螺丝孔固定,下层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与绝缘连接器通过所述M2螺丝孔固定;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有四个圆柱形的空间,用于嵌入z方向位移管;4个z方向位移管固定在绝缘连接器上,并穿过两个水平位移台和外壳上相应的孔洞;z方向位移管的顶部通过升降柱上的螺丝孔与样品盘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中有两个长方形空位用于放置压电陶瓷堆,内圈的中心部分通过两个M3螺丝和外圈相连,将内圈中心部分x方向的位移传递给外圈;内圈相应的一侧开有两个孔,供两个M3螺丝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台总共三对弹簧片,用于连接内圈和外圈,提高稳定性,提高水平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台的外圈上分布有圆形的孔洞,使水平位移台的总质量降低,从而提高位移台的共振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位移台通过电容位移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从而达到亚纳米级的精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管内部套着陶瓷加工的光滑绝缘管;绝缘管内壁三个互成60°的平面上各粘有蓝宝石片;弹簧片弯曲后卡在升降柱的凹槽内;弯曲弹簧片和一个蓝宝石片相切,另外两个蓝宝石片和升降柱相切;通过摩擦力,升降柱被三个蓝宝石片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直接在所述压电陶瓷管上施加电压使压电陶瓷管沿z方向伸长或沿水平方向剪切形变,剪切形变用于原子级精度的扫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纳米位移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样品盘和中样品盘分别包括xy相互正交的导向槽,下样品盘和中样品盘的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三个半球蓝宝石珠,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其中两个半球蓝宝石珠嵌入导向槽中,另一个半球蓝宝石起支撑作用;前端带有半球蓝宝石珠的样品盘弹簧片固定在下样品盘,受压平台固定在上样品盘,样品盘弹簧片通过半球蓝宝石珠对受压平台施加压力,提高上中下样品盘的稳定性。
CN202011282167.3A 2020-11-16 2020-11-16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Active CN112436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167.3A CN112436753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2167.3A CN112436753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6753A CN112436753A (zh) 2021-03-02
CN112436753B true CN112436753B (zh) 2022-04-19

Family

ID=7470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2167.3A Active CN112436753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3675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197A (zh) * 2009-04-07 2009-09-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或四压电体并行推进的步进器及其扫描探针显微镜镜体
KR20110077522A (ko) * 2009-12-30 2011-07-07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압저항 변위센서 및 쉐브론 빔 구조를 가지는 마이크로스테이지
CN103986365A (zh) * 2014-05-16 2014-08-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区驱动的惯性压电马达装置及扫描探针显微镜和控制法
CN106229013A (zh) * 2016-07-28 2016-12-14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具有毫米行程的二维纳米位移台
CN106646860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清华大学 微动装置、显微镜扫描头及显微镜装置
CN106712569A (zh) * 2017-01-11 2017-05-24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压电堆栈的惯性纳米步进马达
CN10958071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固结法测量分子电学性能的测量系统
CN109650327A (zh) * 2018-11-07 2019-04-19 天津大学 一种平板式三维大行程纳米操作平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197A (zh) * 2009-04-07 2009-09-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或四压电体并行推进的步进器及其扫描探针显微镜镜体
KR20110077522A (ko) * 2009-12-30 2011-07-07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압저항 변위센서 및 쉐브론 빔 구조를 가지는 마이크로스테이지
CN103986365A (zh) * 2014-05-16 2014-08-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区驱动的惯性压电马达装置及扫描探针显微镜和控制法
CN106229013A (zh) * 2016-07-28 2016-12-14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具有毫米行程的二维纳米位移台
CN106646860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清华大学 微动装置、显微镜扫描头及显微镜装置
CN106712569A (zh) * 2017-01-11 2017-05-24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压电堆栈的惯性纳米步进马达
CN109580714A (zh) * 2017-09-29 2019-04-05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固结法测量分子电学性能的测量系统
CN109650327A (zh) * 2018-11-07 2019-04-19 天津大学 一种平板式三维大行程纳米操作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6753A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olit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igh-bandwidth XY nanopositioning stage for high-rate micro-/nanomanufacturing
CN108561700B (zh) 一种三自由度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精密定位平台
CN102291039B (zh) 多自由度仿生压电驱动装置
CN113464780B (zh) 一种空间三平移自由度柔顺定位平台
CN101176995A (zh) 一种具有冗余支链的二平动微动平台
CN104467526A (zh) 一种实现单向运动的惯性粘滑式跨尺度运动平台
CN112436753B (zh) 三种工作模式的低温兼容压电纳米位移台
CN107786120B (zh) 具有宏微混合运动特性的压电旋转定位平台与控制方法
CN104362890B (zh) 一种实现双向运动的惯性粘滑式跨尺度精密运动平台
CN110065926B (zh) 二自由度scott-russell柔性微纳定位平台
JP2006014585A (ja) 微小変位付与装置
US20160336504A1 (en) Positioning Device
CN101040395A (zh) 包括超声波导螺杆电动机的机构
CN108877871A (zh) 一种驱动器内置式两自由度精密定位平台
CN204706354U (zh) 一种新型行程换精度的微位移平台
Zheng et al. A planar piezoelectric motor of two dimensional XY motions driven by one cross-shaped piezoelectric unit: A new principle
CN201335912Y (zh) 大行程平面三自由度精密微动装置
CN207720042U (zh) 采用铰链传动机构的压电驱动型精密旋转驱动装置
CN112436754B (zh) 极低温低热耗散精密压电陶瓷旋转台
CN114442303B (zh)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堆栈的微位移促动器
CN109531519B (zh) 一种空间六自由度微动平台
CN110224634A (zh) 压电陶瓷位移驱动器
CN1257772A (zh) 三自由度三轴结构解耦并联微动机器人
CN114251348A (zh) 一种非对称式柔性铰链
CN1257771A (zh) 四自由度四轴结构解耦并联微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