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4861A -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4861A
CN112434861A CN202011357125.1A CN202011357125A CN112434861A CN 112434861 A CN112434861 A CN 112434861A CN 202011357125 A CN202011357125 A CN 202011357125A CN 112434861 A CN112434861 A CN 112434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emperature
heating
powe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71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4861B (zh
Inventor
徐飞
潘海鸿
郝玲
姜拓
陈磊
陈群
闵勇
郭越
马学军
田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Fe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North United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Fe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North Unite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Fe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Tsinghua University, North Unite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Fengta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71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486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35712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434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4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4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4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4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基于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热网运行特性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通过考虑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的方式将热力系统的热舒适性作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目标,从而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综合影响,实现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减小优化偏差。

Description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指标与运行方式都以电力系统为主体,热力系统运行特性通常仅作为运行边界条件,导致电、热多能系统的运行与实际偏离较大,理论分析结果也难以为实际运行提供准确依据。目前文献中将管网模型纳入电热协调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考虑热量传输延迟对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但对热力管网自身运行调节的影响探讨不足。例如,在某文献中建立了考虑管道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联合优化模型,以分析热力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优化运行的整体影响,对比分析了在系统调度中考虑热损失与不考虑情形下的风电消纳量,得出了对照组(系统调度中不考虑管网热损失) 比实验组(精确考虑管网热损失)的供热量低,风电消纳量大的结论。该结论的趋势与常理不同(精确的管道热损失模型反而会导致弃风量增大),导致结果偏离的原因就在于用于保证用户热舒适性的温度反馈调节机制未被考虑。尽管热力系统目前的运行处于粗放控制阶段,在热力调节中未对热量传输延迟时间定量考虑,但是实际管网运行中通常设有室温或回水测温反馈装置,一旦一次网回水温度过低,就意味着供热量小于用户热负荷,管网运行调节中心随即增大热源供热量,以充分保证用户热舒适性。
可以推断,如果在文献中考虑管网自身温度反馈调节机制,那么在供热计划中不考虑热损失就会导致供热量不足,回水温度低于预期温度,供热调节控制系统收到温度反馈后,会下发提高供热量的指令,实际供热量会比计划值高。也就是说,不考虑热损失情形的供热量可能与考虑热损失的情形相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案,以实现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减小优化偏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火电机组、风电场、集中供热系统、电网,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
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包括:
获取用户室内温度,基于所述用户室内温度确定热源供热量是否充足的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对热源供热量进行调节;
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为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31
其中,Tsource,a,t为时刻t热源侧的实际供热温度;Tsource,p,t为时刻t 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comfort,t=f-1(Tuser,t,Toutdoor,t),Th,comfort,t表示可保证第t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换热站侧一次网热媒水进口温度;f代表用户室内温度关于热源供热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Tuser,t表示用户室内温度,Toutdoor,t为室外温度;Tsource,p,(t-tdelay)表示时刻(t-tdelay)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loss,t表示时刻t供热温度在一次网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在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Tsource,a,t=Tsource,p,t+[f-1(Tuser,t,Toutdoor,t)-f-1(Tuser,t,Toutdoor,t)-Th,loss,t+Th,loss,t] =Tsource,p,t
在不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32
式中,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33
Th,comfort,(t-tdelay)表示可保证第(t-tdelay)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热源供热温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包括:
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41
式中,ε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比,QCHP,t表示时刻t的热电联产机组热出力;PC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与火电机组爬坡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42
式中,PCHP,u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上爬坡约束;PC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PCHP,dow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下爬坡约束;Pt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Pthp,up表示火电机组向上爬坡约束; Pt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火电机组电出力;Pthp,down表示火电机组向下爬坡约束;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与火电机组极限出力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43
式中,PCHP,max表示热电联产机组最大电出力,PCHP,mi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的最小电出力;Pthp,max表示火电机组最大电出力,Pthp,min表示火电机组的最小电出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约束条件还包括:热负荷柔性约束、供热温度爬坡约束和热源供水温度上下限;其中,所述热负荷柔性约束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44
式中,Tdev,t表示时刻t的热偏离量Tdev,min、Tdev,max分别表示最小、最大允许热偏离量,所述热偏离量指实际室内温度与最佳室内温度的差值;
所述供热温度爬坡约束如下:
-3≤Tsource,t-Tsource,(t-1)≤3;
式中,Tsource,t表示时刻t的热源供热温度;Tsource,t表示时刻(t-1) 的热源供热温度;
所述热源供水温度上下限满足下式:
40≤Tsource,t≤90。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包括:
所述电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满足下式:
PCHP,t+Pwind,t=Puser,t+Ppump,t
式中,Pwind,t表示时刻t的风电实际出力;Puser,t表示时刻t的居民用电负荷,W;Ppump,t表示循环泵耗功;其中,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等于供热量QCHP,t与热电比ε的比值;
所述风电机组的风电极限出力约束满足下式:
Pwind,t≤Pwind,max,t
式中,Pwind,max,t表示时刻t风电极限出力;
所述电网的线路容量约束满足下式:
Ptr,min≤Ptr,t≤Ptr,max
式中,Ptr,t表示时刻t的电网传输容量,Ptr,min、Ptr,max分别表示时刻t的最小、最大电网传输容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所述优化目标包括:全天所有时刻的弃风量最小和全天总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所述决策变量包括:逐时热源供热温度、热电机组供热量及电出力、火电机组出力与逐时风电出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包括:
以全天所有时刻的弃风量最小为一级优化目标,以全天总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为二级优化目标,对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具体如下列表达式: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61
其中,i代表节点序号,Pi curw,t表示t时刻第i个节点的弃风量; Ti dev,t表示t时刻第i节点的热偏离量;α为权系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火电机组、风电场、集中供热系统、电网,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
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将热网自身的反馈控制方式纳入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体系,与不考虑热网反馈的电热协调运行方式相比,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而热网的运行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反过来通过调节热出力的方式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影响,能够实现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减小优化偏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单用户节点案例的逐时电负荷与风电极限出力曲线图;
图3为方案2_1与方案2_2的逐时用户室内温度曲线图;
图4为方案2_1与方案2_2的逐时热源供热温度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图6描述本发明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火电机组、风电场、集中供热系统、电网,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本领域的常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
步骤120: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具体地,建立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模型,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各部分运行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将热力管网(以下简称“热网”)自身温度反馈控制模型纳入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中,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再将所述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用于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与不考虑该模型的方法相比区别在于:不考虑温度反馈控制时,热电机组的供热量仅由电力调度系统下发;考虑之后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而热网的运行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反过来通过调节热出力的方式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将热网自身的反馈控制方式纳入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体系,与不考虑热网反馈的电热协调运行方式相比,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而热网的运行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反过来通过调节热出力的方式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影响,能够实现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减小优化偏差。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包括:
获取用户室内温度,基于所述用户室内温度确定热源供热量是否充足的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对热源供热量进行调节;
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为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091
其中,Tsource,a,t为时刻t热源侧的实际供热温度;Tsource,p,t为时刻t 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comfort,t=f-1(Tuser,t,Toutdoor,t),Th,comfort,t表示可保证第t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换热站侧一次网热媒水进口温度;f代表用户室内温度关于热源供热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Tuser,t表示用户室内温度,Toutdoor,t为室外温度;Tsource,p,(t-tdelay)表示时刻(t-tdelay)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loss,t表示时刻t供热温度在一次网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具体的,用户室内温度Tuser,t由热源供热温度Tsource,t直接决定,给定室外温度Toutdoor,t、换热站换热器参数、用户围护结构换热参数等,则用户室内温度Tuser,t与热源供热温度Tsource,t的关系可写为式(1):
Tuser,t=f(Tsource,t,Toutdoor,t) (1)
根据式(1),热源供热温度可写为关于用户室内温度的反函数形式,表示为达到预期的用户温度所需提供的热源供热温度,如式(2)所示:
Tsource,t=f-1(Tuser,t,Toutdoor,t) (2)
温度反馈调节机制通常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监测用户室内温度,测得的温度作为信号反馈给管网运行调节控制中心,以判断热源供热量是否充分;第二步,根据反馈的室内温度高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热源的实际供热量,具体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预期值,表明计划供热量可能未能满足用户热负荷,为保证用户舒适性,管网运行调节中心立即下发提高供热温度的指令;反之,则下发降低供热温度的指令。温度反馈调节的计算式如式(3)所示:
Tsource,a,t=Tsource,p,t+Tsource,dev,t (3)
其中,Tsource,a,t为时刻t热源侧的实际供热温度,单位℃;Tsource,p,t为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单位℃;Tsource,dev,t为时刻t热源须补偿的温度差值。
由于用户距热源较远,管网存在热量传输延迟,故用户室内温度反馈的不是实时热源供热量的高低,而是传输延迟时间之前的热源供热量高低,表达式见式(4):
Tsource,dev,t=Th,comfort,t-Th,in,t (4)
其中,Th,comfort,t表示可保证第t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换热站侧一次网热媒水进口温度,单位℃,其表达式见式(5);Th,in,t表示时刻t 换热站侧实际的一次网热媒水进口温度,单位℃,表达式见式(6):
Th,comfort,t=f-1(Tuser,t,Toutdoor,t) (5)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01
式中,Tsource,p,(t-tdelay)表示时刻(t-tdelay)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单位℃;Th,loss,t表示时刻t供热温度在一次网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值,单位℃。
将式(5)与式(6)代入式(4)中,即可得到热源侧的供热温度调节值,见式(7):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11
将式(7)代入式(3),得到实际供热温度Tsource,a,t与计划供热温度 Tsource,p,t的关系,如式(8)所示: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12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Tsource,a,t=Tsource,p,t+[f-1(Tuser,t,Toutdoor,t)-f-1(Tuser,t,Toutdoor,t)-Th,loss,t+Th,loss,t] =Tsource,p,t
在不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13
式中,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14
Th,comfort,(t-tdelay)表示可保证第(t-tdelay)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热源供热温度。
具体的,由公式(8)可以看出,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值是否相等取决于计划供热温度的表达式,这又取决于管网运行策略中是否考虑管道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根据是否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计划供热温度表达式需分两种情况讨论,以得到考虑供热管道动态特性和不考虑供热管道动态特性两种策略下的运行约束方程:
当采用考虑供热管道动态特性的运行策略时,第(t-tdelay)时刻的计划供热量应等于第t时刻的供热负荷和热损失之和,见式(9):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15
在式(9)中引入式(8),得到式(10),表示该策略下实际供热温度关于计划供热温度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式(10)表示实际供热温度等于计划供热温度:
Tsource,a,t=Tsource,p,t+[f-1(Tuser,t,Toutdoor,t)-f-1(Tuser,t,Toutdoor,t)-Th,loss,t+Th,loss,t] =Tsource,p,t (10)
当采用不考虑供热管道动态特性的运行策略时,计划供热温度通过式(11)计算: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21
其中,Th,comfort,(t-tdelay)表示可保证第(t-tdelay)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热源供热温度,单位℃;计算式如式(12)所示: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22
将式(12)与式(11)代入式(8),可以得到该策略下实际供热温度关于计划供热温度的表达式,如式(13)所示,可以看出实际供热温度并不等于计划值: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23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优化配置电力、热力系统资源时,不再仅仅考虑热力管网的热量传输特性,而是将热网自身的反馈控制方式纳入优化运行系统,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解决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系统自身运行调节被忽视导致的优化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各部分运行约束具体描述如下:
对于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的运行约束如下:
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通过热电联产机组发生耦合。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等于供热量与供电量的比值,如式(14)所示,主要取决于总热效率,本发明所研究的电热调度主要围绕热力管网运行特性展开,因此不对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特性作深入分析,假设机组在定热电比模式下运行。
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31
式中,ε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比,QCHP,t表示时刻t的热电联产机组热出力,单位W;PC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单位W。
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爬坡约束如下:
热电联产机组与火电机组爬坡约束满足: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32
式中,PCHP,u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上爬坡约束,单位W/h;PC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单位W;PCHP,dow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下爬坡约束,单位W/h;Pt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单位W; Pthp,up表示火电机组向上爬坡约束,单位W/h;Pt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火电机组电出力,单位W;Pthp,down表示火电机组向下爬坡约束,单位W/h。
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机组极限出力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33
式中,PCHP,max表示热电联产机组最大电出力,PCHP,mi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的最小电出力;式中,Pthp,max表示火电机组最大电出力, Pthp,min表示火电机组的最小电出力。
对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约束如下:
热负荷柔性约束由热舒适性决定,根据建筑物冬季供暖标准,最佳室内温度为20℃。根据建筑供暖标准,热舒适性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属于柔性约束。本发明提出以热偏离量表征用户热舒适性,热偏离量指的是实际室内温度与最佳室内温度的差值,热负荷波动范围由最大、最小允许热偏离量决定。所述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柔性约束如下: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41
式中,Tdev,t表示时刻t的热偏离量,单位℃;Tdev,min、Tdev,max分别表示最小、最大允许热偏离量,该极限与热用户的建筑类型、用途等因素有关。由于供热过度与供热不足分别会造成用户室温过热或过冷,故二者都属于热舒适性差的表现,因此本发明提出了热偏离量绝对值的概念,在优化计算中,以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为热舒适性最佳。
对于供热温度爬坡约束,由于对供热管网15分钟调节一次,调节频率远高于传统供热管网的调节频率,因此有必要对热源供水温度的爬坡特性进行约束。本发明不探讨温度随着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进气量等的变化规律,仅根据调研的经验数据,设定15分钟内的向上、向下爬坡约束定为3℃,如式18所示:
-3≤Tsource,t-Tsource,(t-1)≤3 (18)
式中,Tsource,t表示时刻t的热源供热温度;Tsource,t表示时刻(t-1) 的热源供热温度;
根据供热系统调节规律,热源供水温度介于最小极限温度与最大极限温度之间,单位是℃。所述供热系统的热源供水温度上下限如下:
40≤Tsource,t≤90 (19)
对于温度反馈调节约束,由于温度反馈调节机制,导致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可能存在偏差,二者关系式由温度反馈调节约束决定,具体请见式(8)-(13)。
对于电网及风电机组的运行约束如下:
电网的功率平衡约束为:
PCHP,t+Pwind,t=Puser,t+Ppump,t (20)
式中,Pwind,t表示时刻t的风电实际出力单位W;Puser,t表示时刻 t的居民用电负荷,单位W;Ppump,t表示循环泵耗功;其中,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等于供热量QCHP,t与热电比ε的比值,如式(21)所示: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51
所述风电机组的风电极限出力约束如下:
Pwind,t≤Pwind,max,t (22)
式中,Pwind,max,t表示时刻t风电极限出力;
所述电网的线路容量约束如下:
Ptr,min≤Ptr,t≤Ptr,max (23)
式中,Ptr,t表示时刻t的电网传输容量,Ptr,min、Ptr,max分别表示时刻t的最小、最大电网传输容量。本发明假设所涉及到的线路传输容量都在限值以内,不考虑电网传输容量对热力系统调节及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的影响。
为实现热力、电力系统的最优化运行,需兼顾二者的系统运行指标。从热力系统的层面,选取用户各时刻的总热舒适度为评价指标,在此采用热偏离量表征热舒适性的程度。从电力系统的层面,选取各时刻风电总消纳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即风电总弃风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方式如下:
第一种,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以全天所有时刻的弃风量最小为一级优化目标,以全天总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为二级优化目标,如式24所示,另外,最低室内温度不低于18℃(根据冬季供暖标准建议的最低室内温度值设定)。具体如下列表达式: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52
其中,i代表节点序号,Pi curw,t表示t时刻第i个节点的弃风量, W;Ti dev,t表示t时刻第i节点的热偏离量,℃;α为权系数,取值为极小值,比如0.001,旨在当弃风量为0时转化为仅考虑热舒适性最佳的优化问题。
决策变量为逐时热源供热温度、热电机组供热量及热电出力、火电机组出力与逐时风电出力。
以上即为计及管网及系统整体运行的电热协调优化模型,全面考虑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及电力系统运行约束。该模型能为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提供准确的运行边界,实现兼顾电力与热力系统性能指标的系统协调优化运行。
下面举例进行对比说明:
选取距离热源1.3km的用户节点为研究对象,发电系统由2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一备一用)、1台火电机组及一个风电场构成,风电机组逐时极限出力等基本数据采用文献中的数据,热电机组最大、最小发电功率分别为23MW、8MW,热电比为1.0,爬坡约束为10MW/h。火电机组最大、最小极限出力分别为30MW、8MW,爬坡约束为20MW/h。
以调研得到的某区域历史用电负荷数据为原始数据。用户逐时电负荷曲线及风电极限出力曲线见图2,图2为单用户节点案例的逐时电负荷与风电极限出力曲线图。
表1不同电热协调优化方案考虑要素的情况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61
表2各方案下全天总弃风量值
Figure BDA0002802874590000162
对比方案2_1与2_2的运行结果,以分析管网温度反馈调节对风电消纳及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从图2所示的逐时室内温度曲线可以看出,按照方案2_1的供热计划,室内温度无法始终达到预期的室内温度(20℃),方案2_1是由于模型精度不足导致无法实时达到预期温度,这种方案与实际热力系统运行调节情况不符:实际运行中若设定预期温度未达到,意味着无法充分保证用户热舒适性,热力系统会通过管网运行调节改变供热计划。就质调节而言,热力管网运行调节中心实时监测热网回水温度或热用户室内温度,以判断当前的用户热舒适性,进而调节供热温度,以保证用户的热舒适性。
请参考图3,图3为方案2_1与方案2_2的逐时用户室内温度曲线图。
方案2_2将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纳入电热协调优化。根据方案2_1的室内温度反馈值,采用回水温度反馈计算公式(8),对方案 2_1的计划热源供水温度曲线进行调整和重新修正,从而得到方案 2_2的(实际)热源供热温度曲线,如图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方案2_2的实际室内温度从19℃略微提高,升至20℃及以上,但由于温度反馈调节机制是滞后补偿,即系统收到用户室内温度未达到预期温度的信号,才下发提高供热温度的命令,从下发指令到实际提高之间可能存在一段时间,用户室内温度仍无法升至预期值,故方案2_2仍存在少量低于预期温度的情况。根据表2,方案2_2比2_1的热舒适性好。因此,考虑管网热传输动态特性及温度反馈调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用户舒适度。
请参考图4,图4为方案2_1与方案2_2的逐时热源供热温度曲线图。
经计算,根据表1,可知方案2_2的全天总弃风量分别为 176.28MW·h,与方案2_1(170.52MW·h)进行对比:方案2_2的全天总弃风量较方案2_1偏大3.4%。以上对比表明:在电热协调优化模型中不考虑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不仅会导致用户预期的热负荷无法被满足,而且导致风电消纳水平被高估。因此,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是影响电热协调运行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避免出现分析偏差。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计及热力管网自身温度反馈控制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将热网自身的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纳入电热协调优化是准确评估热网对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所起作用的前提,该方法在优化配置电力、热力系统资源时,不再仅仅考虑热力管网的热量传输特性,而是将热网自身的反馈控制方式纳入优化运行系统,并将热用户舒适性作为系统性能的关键评估指标之一纳入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体系。与不考虑热网反馈的电热协调运行方式相比,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而热网的运行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反过来通过调节热出力的方式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影响。对供热系统而言,热力管网温度反馈控制始终存在,只是未将其纳入电热协调优化,导致系统优化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故本发明实施例从系统优化运行以及性能评价指标方面进一步实现了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解决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系统自身运行调节被忽视导致的优化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与上文描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又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500,包括:
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确定模块510,用于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
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模块520,用于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装置,通过将热网自身的反馈控制方式纳入电热协调优化调度体系,与不考虑热网反馈的电热协调运行方式相比,热网的供热量由电热协调优化模块与自身反馈控制共同决定,并且以自身反馈控制为优先级;而热网的运行不再仅是电力系统的运行约束,而是反过来通过调节热出力的方式对热电出力及电力调度结果产生影响,能够实现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统一,减小优化偏差。
图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应用于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包括: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火电机组、风电场、集中供热系统、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确定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
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网温度反馈调节机制包括:
获取用户室内温度,基于所述用户室内温度确定热源供热量是否充足的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对热源供热量进行调节;
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为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11
其中,Tsource,a,t为时刻t热源侧的实际供热温度;Tsource,p,t为时刻t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comfort,t=f-1(Tuser,t,Toutdoor,t),Th,comfort,t表示可保证第t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换热站侧一次网热媒水进口温度;f代表用户室内温度关于热源供热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函数关系;Tuser,t表示用户室内温度,Toutdoor,t为室外温度;Tsource,p,(t-tdelay)表示时刻(t-tdelay)热源侧的计划供热温度;Th,loss,t表示时刻t供热温度在一次网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Tsource,a,t=Tsource,p,t+[f-1(Tuser,t,Toutdoor,t)-f-1(Tuser,t,Toutdoor,t)-Th,loss,t+Th,loss,t]
=Tsource,p,t
在不考虑集中供热管网的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情况下,所述热源实际供热温度与计划供热温度的关系约束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21
式中,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22
Th,comfort,(t-tdelay)表示可保证第(t-tdelay)时刻用户热舒适性的热源供热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包括:
所述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比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23
式中,ε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比,QCHP,t表示时刻t的热电联产机组热出力;PC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与火电机组爬坡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24
式中,PCHP,up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上爬坡约束;PC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PCHP,dow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向下爬坡约束;Pthp,t表示时刻t的电出力;Pthp,up表示火电机组向上爬坡约束;Pthp,t-1表示上一时刻的火电机组电出力;Pthp,down表示火电机组向下爬坡约束;
所述热电联产机组与火电机组极限出力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31
式中,PCHP,max表示热电联产机组最大电出力,PCHP,min表示热电联产机组的最小电出力;Pthp,max表示火电机组最大电出力,Pthp,min表示火电机组的最小电出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约束条件还包括:热负荷柔性约束、供热温度爬坡约束和热源供水温度上下限;其中,所述热负荷柔性约束如下: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32
式中,Tdev,t表示时刻t的热偏离量Tdev,min、Tdev,max分别表示最小、最大允许热偏离量,所述热偏离量指实际室内温度与最佳室内温度的差值;
所述供热温度爬坡约束如下:
-3≤Tsource,t-Tsource,(t-1)≤3;
式中,Tsource,t表示时刻t的热源供热温度;Tsource,t表示时刻(t-1)的热源供热温度;
所述热源供水温度上下限满足下式:
40≤Tsource,t≤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包括:
所述电网的功率平衡约束满足下式:
PCHP,t+Pwind,t=Puser,t+Ppump,t;式中,Pwind,t表示时刻t的风电实际出力;Puser,t表示时刻t的居民用电负荷,W;Ppump,t表示循环泵耗功;其中,热电联产机组电出力等于供热量QCHP,t与热电比ε的比值;
所述风电机组的风电极限出力约束满足下式:
Pwind,t≤Pwind,max,t
式中,Pwind,max,t表示时刻t风电极限出力;
所述电网的线路容量约束满足下式:
Ptr,min≤Ptr,t≤Ptr,max
式中,Ptr,t表示时刻t的电网传输容量,Ptr,min、Ptr,max分别表示时刻t的最小、最大电网传输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目标包括:全天所有时刻的弃风量最小和全天总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所述决策变量包括:逐时热源供热温度、热电机组供热量及电出力、火电机组出力与逐时风电出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反馈调节约束条件、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及火电机组约束条件、电网及风电机组约束条件以及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目标与决策变量,实现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包括:
以全天所有时刻的弃风量最小为一级优化目标,以全天总热偏离量绝对值最小为二级优化目标,对所述电热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具体如下列表达式:
Figure FDA0002802874580000041
其中,i代表节点序号,Pi curw,t表示t时刻第i个节点的弃风量;Ti dev,t表示t时刻第i节点的热偏离量;α为权系数。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57125.1A 2020-11-26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434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125.1A CN112434861B (zh) 2020-11-26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125.1A CN112434861B (zh) 2020-11-26 计及热力管网反馈调节的电热协调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4861A true CN112434861A (zh) 2021-03-02
CN112434861B CN112434861B (zh) 2024-10-22

Family

I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0999A (zh) * 2021-04-30 2021-07-30 清华大学 供热管网流量调节提升风电消纳的电热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13191638A (zh) * 2021-04-30 2021-07-30 清华大学 计及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6308965A (zh) * 2023-05-24 2023-06-23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燃气地下燃气管网安全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及装置
CN118052420A (zh) * 2024-04-16 2024-05-17 山东大学 计及多供热网络互动策略的电-热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191638B (zh) * 2021-04-30 2024-10-29 清华大学 计及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350A (zh) * 2016-08-11 2016-12-21 清华大学 基于供热管网储热效益的热‑电联合机组组合方法
CN10825867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US20180356105A1 (en) * 2017-04-28 2018-12-13 Southeast University Modeling Method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Optimal Dispatching Model
CN111191353A (zh) * 2019-12-18 2020-05-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
CN111711206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天津大学 一种计及热网动态特性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
CN111799776A (zh) * 2020-06-09 2020-1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3350A (zh) * 2016-08-11 2016-12-21 清华大学 基于供热管网储热效益的热‑电联合机组组合方法
US20180356105A1 (en) * 2017-04-28 2018-12-13 Southeast University Modeling Method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Optimal Dispatching Model
CN108258679A (zh) * 2017-12-25 2018-07-0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1191353A (zh) * 2019-12-18 2020-05-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热惯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运行方法
CN111799776A (zh) * 2020-06-09 2020-1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考虑供热网储热特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CN111711206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天津大学 一种计及热网动态特性的城市热电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0999A (zh) * 2021-04-30 2021-07-30 清华大学 供热管网流量调节提升风电消纳的电热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13191638A (zh) * 2021-04-30 2021-07-30 清华大学 计及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3190999B (zh) * 2021-04-30 2024-10-18 清华大学 供热管网流量调节提升风电消纳的电热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13191638B (zh) * 2021-04-30 2024-10-29 清华大学 计及热网热量传输动态特性的电热协调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6308965A (zh) * 2023-05-24 2023-06-23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燃气地下燃气管网安全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及装置
CN116308965B (zh) * 2023-05-24 2023-08-04 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燃气地下燃气管网安全管理方法、物联网系统及装置
US11959777B2 (en) 2023-05-24 2024-04-16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ystems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smart gas underground gas pipeline networks
CN118052420A (zh) * 2024-04-16 2024-05-17 山东大学 计及多供热网络互动策略的电-热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ei et al. A bi-level scheduling model for virtual power plants with aggregated thermostatically controlled loads and renewable energy
CN107301472B (zh) 基于场景分析法和电压调节策略的分布式光伏规划方法
CN109473972B (zh) 基于多功率曲线协整的源荷储优化控制方法
CN108321793B (zh) 集成智能楼宇灵活负荷的主动配电网建模及优化调度方法
Song et al. Energy storage modeling of inverter air conditioning for output optimizing of wind generation in the electricity market
CN109742812A (zh) 一种提高新能源消纳的源-荷-储协调调度方法
CN110729726B (zh) 一种智慧社区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12200348B (zh) 一种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决策方法
CN110489915B (zh)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联合调度方法及系统
Zhao et al. Model predictive based frequency control of power system incorporating air-conditioning loads with communication delay
CN110165665A (zh) 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源-荷-储调度方法
CN108564305A (zh) 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综合需求侧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16341881B (zh) 计及热网灵活性的电-热系统鲁棒超前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392366A (zh) 计及用户行为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综合优化方法
CN112311019A (zh)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能源路由策略
CN113190999A (zh) 供热管网流量调节提升风电消纳的电热协调方法及装置
Cai et al. Optimal scheduling of a hybrid AC/DC multi-energy microgrid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and Stackelberg game-based 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CN114154328A (zh) 提升灵活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随机优化调度方法
CN118353039B (zh) 一种火电-储能联合调频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987744A (zh) 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储能优化方法
CN114330869A (zh) 一种考虑多级指标的钢铁企业多能源日前调度优化方法
CN116187648A (zh) 基于热电解耦的虚拟电厂热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CN109066769B (zh) 风电全消纳下虚拟电厂内部资源调度控制方法
CN117526451A (zh) 考虑柔性负荷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CN116169723A (zh) 一种平抑光伏发电不确定性的电压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