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33661B -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33661B
CN112433661B CN202011295354.5A CN202011295354A CN112433661B CN 112433661 B CN112433661 B CN 112433661B CN 202011295354 A CN202011295354 A CN 202011295354A CN 112433661 B CN112433661 B CN 1124336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object
size
target
interactive
buff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53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33661A (zh
Inventor
曹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53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33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61A/zh
Priority to US18/036,366 priority patent/US1199527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0373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423A1/zh
Priority to EP21893574.0A priority patent/EP4231127A4/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336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336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6Touch location disambigu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此,需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时,无需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上,只需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即可,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避免误触。

Description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以选择图形用户界面中显示的某个交互对象,进行后续的交互操作。图形用户界面中往往可能同时存在多个交互对象,用户可以从中选择需要进行操作的交互对象。
现有技术中,图形用户界面中同时存在多个交互对象时,通常是直接根据用户的鼠标或手指等输入点的位置落在哪个交互对象上,来决定对哪个交互对象进行选择。
然而,当多个交互对象密集排布时,和/或某些交互对象很小时,用户如果需要选择某个交互对象,则需要精确控制输入点的位置落在该交互对象上,导致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极大,且容易导致误触。进而需要更简单更准确的方法进行交互对象选择的操作或者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提供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可以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并确定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然后,在确定该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在该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这种情况下,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有缓冲区域和本体区域,如果触控操作落入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则可以进一步根据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此,用户想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时,无需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该目标交互对象上,只需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即可,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避免误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交互对象:图形用户界面中可被用户用鼠标、手指等进行选中、拖拽等各种操作的任何对象,如控件,或者可以作为控件使用的图形、文字等。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实际应用中,图形用户界面中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交互对象,目前通常是触控操作落在哪个交互对象上就选择哪个交互对象,当多个交互对象密集排布时和/或某些交互对象很小时,用户如果需要选择某个交互对象,则需要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该交互对象上,导致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极大,容易导致误触。特别是使用手指在触屏上进行触控操作的时候,因为手指本身定位不精确以及手指可能会遮挡交互对象,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因而,为了降低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使用户更方便准确的选择交互对象,本说明书中提出了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可以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并确定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然后,在确定该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在该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此,用户如果想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无需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该目标交互对象上,只需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即可。
具体的,目标交互对象是终端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显示的交互对象中任意的交互对象。触控操作是指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选择操作,该触控操作可以为用户通过手指、鼠标等在终端设备的图形用户界面上触发的操作,用于选择或者操作目标交互对象。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是指触控操作落在图形用户界面上的触控点,即输入点。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想要选择某个交互对象时,可以通过鼠标或者手指点击该交互对象,此时终端设备会接收到针对该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然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从而便于后续根据该触摸位置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想要选择该交互对象。
进一步的,在对交互对象进行选择或操作之前,还可以为图形用户界面上包括的交互对象设置缓冲区域、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以便于确定是否选择相应的交互对象,因而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之前,还包括:
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
根据缓冲区域确定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
具体的,交互对象可以是指图形用户界面内包括的所有交互对象,也可以是指密集排布或尺寸很小的交互对象;交互对象的尺寸是指交互对象的形状大小,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是指与其他交互对象的位置相邻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交互对象的边缘附近设置不可见的缓冲区域,每个交互对象是否设置缓冲区域,缓冲区域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可以根据交互对象的形状大小和/或与其它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来设定。
本说明书中可以为交互对象设置缓冲区域,使得即使用户的触控操作没有精确落在目标交互对象上,也能根据落在缓冲区域的触控操作,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扩大了选择目标交互对象的可操作范围,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即降低了选择目标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更方便的选择所需的交互对象。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缓冲区域,其中,第一尺寸小于第二尺寸。
具体的,第一尺寸为小于尺寸阈值的尺寸,第二尺寸为大于尺寸阈值的尺寸,其中,尺寸阈值可以预先进行设置。如果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则说明交互对象的尺寸小于尺寸阈值,即交互对象较小;如果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则说明交互对象的尺寸大于尺寸阈值,即交互对象较大。
示例的,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如图2所示,交互对象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以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在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缓冲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若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则说明该交互对象较小;如果该交互对象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则说明一个较小的交互对象和其他较大的交互对象相邻,为了方便用户对该较小的交互对象进行选择操作,该较小的交互对象的可操作范围应该尽可能大一些,而由于该较小的交互对象边缘内的区域较少,因而为了扩大选择该交互对象的可操作范围(即设置容易操作的缓冲区域),可以将缓冲区域设定于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
另外,若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即使其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该较小的交互对象边缘内的区域也较少,为了扩大选择该较小的交互对象的可操作范围(即设置容易操作的缓冲区域),也应该将缓冲区域设定于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也就是说,对于较小的交互对象,且与其他较大的交互对象邻近或不与其他交互对象邻近的,为了便于触控操作,缓冲区域均应该设定于该交互对象边缘外侧。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设置缓冲区域,其中,第一尺寸小于第二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若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则说明该交互对象较大;如果该交互对象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则说明一个较大的交互对象和其他较小的交互对象相邻。由于较大的交互对象本身较为容易操作,因而该较大的交互对象无需设置范围过大的缓冲区域;并且,如果在该较大的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缓冲区域,则该缓冲区域则可能会和与其相邻的较小的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重叠,导致误判,因而在较大的交互对象与其他较小的交互对象相邻时,该较大的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可以设定于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
示例的,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如图3所示,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以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在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设置缓冲区域。
另外,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可以不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也就是说,对于较大的交互对象,且周围没有其他邻近的交互对象时,该交互对象较为容易操作,且不容易误触到其他交互对象,因而可以不设置缓冲区域,直接通过触控操作是否落在该交互对象上,来判断是否选择该交互对象。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设置缓冲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即较小的交互对象和较小的交互对象相邻;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即较大的交互对象和较大的交互对象相邻。也就是说,多个大小相近的交互对象相邻,由于相邻的交互对象大小相近,因而可以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均设置缓冲区域。
示例的,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如图4所示,交互对象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以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在该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均设置缓冲区域。
本说明书中可以根据交互对象的形状大小和/或与其它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来设定缓冲区域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对于不同大小和不同空间关系的交互对象,可以设置不同的缓冲区域,从而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交互对象排布场景,针对各种尺寸、位置关系的交互对象,都使其可操作范围尽可能大,方便用户对各种不同大小的交互对象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不对交互对象的形状进行限制,交互对象可以为圆形、矩形、三角形等,以上均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在交互对象的边缘的局部设置缓冲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区域可以在交互对象的各边缘附近都进行设置,也可以只在某些方向的边缘附近设置,也即是,交互对象的边缘的局部可以为环绕边缘的四周,也可以为其中某个局部方向。
示例的,如图2-图4所示,是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在交互对象边缘四周均设置缓冲区域;图5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如图5所示,是以交互对象为矩形为例,在交互对象的左侧边缘的内侧设置缓冲区域。
进一步的,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属性进行设置。
具体的,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是指缓冲区域的宽度;终端设备属性可以包括屏幕大小、触屏传感精度、鼠标跟踪速度等。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终端的性能,设置相应区域范围的缓冲区域,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性能的终端,保证交互对象的选择操作的简便性和准确性。
另外,不同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可以重叠,甚至重合,但是缓冲区域应避免与其它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重叠,避免造成判断歧义。
示例的,图6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示意图,如图6所示,以交互对象为圆形为例,且以缓冲区域设置于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为例,3个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之间存在重叠部分。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后,就可以根据缓冲区域确定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将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且不属于缓冲区域的区域确定为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
将缓冲区域和本体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其他区域。
示例的,如图2-图6所示,以交互对象为圆形或矩形为例,将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且不属于缓冲区域的区域确定为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将缓冲区域和本体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其他区域。
本说明书中可以将交互对象及其周围区域分为本体区域、缓冲区域和其他区域,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触控操作位于哪个区域,进一步判断是否选择对应的目标交互对象,无需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该目标交互对象上,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即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且可以避免误触。
本实施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交互历史对缓冲区域的范围进行调整,也即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之后还包括:
根据历史触控操作,调整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
具体的,历史触控操作包括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的点击次数。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户频繁点击缓冲区域,则说明缓冲区域的设置,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那么可以相应调大缓冲区域的范围;如果用户频繁点击本地区域,则说明缓冲区域的设置作用不大,那么可以相应调小缓冲区域的范围。如此,根据交互历史,可以动态调整缓冲区域的范围,从而使得缓冲区域的设置可以适应当前用户,便于用户的操作。
步骤104: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具体的,在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的基础上,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将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确定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本说明书中可以通过触摸位置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哪个区域,进一步决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落入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则可以进入待定状态,进一步根据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来确定是否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则说明用户的触控操作精准落在了目标交互对象上,此时无需进行后续判断,直接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即可;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则说明用户的触控操作距离目标交互对象较远,用户想要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的概率较小,因而直接确定不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即可。如此,使得用户无需精确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上,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
步骤106: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具体的,在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移动穿过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和本体区域的边界,则确定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另外,只要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就说明触控操作向着目标交互对象移动,此时无论触控操作最终是否停留在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都说明用户大概率要选择这个目标交互对象,此时可以确定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
进一步的,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之后,还包括:
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检测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移动穿过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和其他区域的边界,则确定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另外,若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则说明触控操作远离目标交互对象,此时用户大概率不想要选择这个目标交互对象,可以直接确定不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
进一步的,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之后,还包括:
在未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交互对象的边缘内,则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交互对象的边缘外,则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具体实现时,如果检测到用户基于触控操作的滑动操作,则该滑动操作的滑动轨迹即为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如果检测到用户进行触控操作后直接抬起,则确定未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如果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则可以根据该移动方向,进一步判断是否选择对应的目标交互对象;而如果没有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则说明用户进行触控操作后,没有进行移动,直接抬起,此时可以根据触控操作是否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边缘内,来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
本说明书提供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有缓冲区域、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则可以直接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则直接确定不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则可以进一步根据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此,用户想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时,除了控制触控操作直接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外,还可以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且可以避免误触。
图7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2: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并根据缓冲区域确定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
具体实现时,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缓冲区域;
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设置缓冲区域;
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设置缓冲区域;其中,第一尺寸小于第二尺寸。
步骤704: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步骤706: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步骤708: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步骤710:在确定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步骤712: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步骤714:在移动方向朝向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步骤716:在未检测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交互对象的边缘内,则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若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交互对象的边缘外,则确定不选择目标交互对象。
本说明书提供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有缓冲区域、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则可以直接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则直接确定不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则可以进一步根据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此,用户想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时,除了控制触控操作直接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外,还可以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且可以避免误触。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交互对象选择装置实施例,图8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802,被配置为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第一检测模块804,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
第一确定模块806,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模块,被配置为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缓冲区域确定所述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
可选的,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
可选的,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
可选的,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
可选的,第二确定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将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且不属于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确定为所述交互对象的所述本体区域;
将所述缓冲区域和所述本体区域之外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其他区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未检测到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的情况下,若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则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若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位于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外,则确定不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可选的,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根据终端设备属性进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历史触控操作,调整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
可选的,设置模块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的局部设置缓冲区域。
本说明书提供的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有缓冲区域、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则可以直接确定选择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其他区域,则直接确定不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果触摸位置位于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则可以进一步根据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是否选择该目标交互对象。如此,用户想要选择目标交互对象时,除了控制触控操作直接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外,还可以控制触控操作落在目标交互对象的缓冲区域且朝向目标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移动,降低了对触控操作的位置精确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选择交互对象的难度,使用户可以更方便的选择交互对象,且可以避免误触。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交互对象选择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9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9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9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910和处理器920。处理器920与存储器910通过总线930相连接,数据库950用于保存数据。
计算设备900还包括接入设备940,接入设备940使得计算设备9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9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9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9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9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9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9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9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9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实现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所述缓冲区域根据所述目标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设定;
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所述本体区域为所述目标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且不属于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之前,还包括:
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
根据所述缓冲区域确定所述交互对象的本体区域和其他区域,其中,所述其他区域为所述缓冲区域和所述本体区域之外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包括: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不与其他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外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小于尺寸阈值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大于尺寸阈值的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包括: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尺寸为小于尺寸阈值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大于尺寸阈值的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包括: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一尺寸,且与其他第一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交互对象的尺寸属于第二尺寸,且与其他第二尺寸的交互对象相邻的情况下,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侧和外侧设置所述缓冲区域,所述第一尺寸为小于尺寸阈值的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大于尺寸阈值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之后,还包括以下至少任一项:
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其他区域的情况下,确定不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根据终端设备属性进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历史触控操作,调整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设置缓冲区域,包括:
在所述交互对象的边缘的局部设置缓冲区域。
10.一种交互对象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针对目标交互对象的触控操作,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摸位置;
第一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触摸位置位于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缓冲区域的情况下,检测所述触控操作的移动方向,所述缓冲区域根据所述目标交互对象的尺寸和/或与其他交互对象的空间关系设定;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方向朝向所述目标交互对象预先设置的本体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选择所述目标交互对象,所述本体区域为所述目标交互对象的边缘内且不属于所述缓冲区域的区域。
11.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交互对象选择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95354.5A 2020-11-18 2020-11-18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4336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354.5A CN112433661B (zh) 2020-11-18 2020-11-18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8/036,366 US11995271B2 (en) 2020-11-18 2021-09-24 Interactive object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120373 WO2022105423A1 (zh) 2020-11-18 2021-09-24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EP21893574.0A EP4231127A4 (en) 2020-11-18 2021-09-24 INTERACTIVE OBJECT SEL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354.5A CN112433661B (zh) 2020-11-18 2020-11-18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33661A CN112433661A (zh) 2021-03-02
CN112433661B true CN112433661B (zh) 2022-02-11

Family

ID=7469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5354.5A Active CN112433661B (zh) 2020-11-18 2020-11-18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5271B2 (zh)
EP (1) EP4231127A4 (zh)
CN (1) CN112433661B (zh)
WO (1) WO20221054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3661B (zh) 2020-11-18 2022-02-11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760123A (zh) * 2021-07-26 2021-12-07 杭州逗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触控的优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4990A (zh) * 2022-09-09 2022-12-20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辅助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2384B2 (en) * 2007-09-18 2012-02-21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object within a user interface by performing a gesture
US8237665B2 (en) * 2008-03-11 2012-08-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preting ambiguous inputs on a touch-screen
KR101007045B1 (ko) * 2008-03-12 2011-01-12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센서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포인팅 좌표 결정 방법
US8539386B2 (en) * 2010-01-26 2013-09-17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selecting and moving objects
JP5848932B2 (ja) * 2011-09-27 2016-01-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フォルダ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フォルダ管理方法
JP5102412B1 (ja) * 2011-12-27 2012-12-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情報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13914B (zh) 2013-03-13 2016-05-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对象的触摸控制方法与装置
US9280234B1 (en) * 2013-06-25 2016-03-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put correction for touch screens
US20230024225A1 (en) * 2013-09-03 2023-01-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CN103677568A (zh) * 2013-12-10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悬浮触控的点击对象放大方法及装置
CN103997668B (zh) 2014-02-25 2017-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选中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250730B2 (en) * 2014-03-18 2016-02-0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rget acquisition system for use in touch screen graphical interface
US20170139556A1 (en) * 2014-10-01 2017-05-18 Quantum Interface, Ll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interfaces
US10579248B2 (en) * 2014-10-27 2020-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image by using scroll bar
US20170024086A1 (en) * 2015-06-23 2017-01-26 Jamdeo Canada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handling of focus elements
US11093129B2 (en) * 2017-01-26 2021-08-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repositioning icons on touch display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ouch gestures and related program products
CN108932100A (zh) 2017-05-26 2018-12-04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键盘的操作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0633023B (zh) * 2019-09-23 2021-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触方法和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82548B1 (en) * 2020-03-25 2023-10-10 Apple Inc. Speed adapted touch detection
CN112433661B (zh) 2020-11-18 2022-02-11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0970A1 (en) 2023-12-14
CN112433661A (zh) 2021-03-02
WO2022105423A1 (zh) 2022-05-27
EP4231127A4 (en) 2024-04-24
EP4231127A1 (en) 2023-08-23
US11995271B2 (en)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3661B (zh) 交互对象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1393017B2 (en) Two-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AU2010339401B2 (en) Touch sensor and touchscreen user input combination
RU2595634C2 (ru) Обработк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ввода для сенсорных экранов
US2012021243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interaction with touch screen apparatuses
EP2586011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cking face portion
CN104246679A (zh) 虚拟键盘处的手势输入
EP2613247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keypad in terminal having touch screen
CN107734183A (zh) 一种单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5027032A (zh) 来自受追踪对象的可伸缩输入
US2014024026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input objec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KR20180081353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4299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secondary characters
RU2649945C2 (ru) Способ улучшения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касаний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5045481A (zh) 一种操作方法及终端
US98867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 touchscreen-based devices
US2020016706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isplaying an icon
CN108021313B (zh) 一种图片浏览方法及终端
CN110503084B (zh) 一种图像中的文字区域识别方法和装置
US9804777B1 (en) Gesture-based text selection
CN105653188A (zh) 一种终端的操作方法和终端
CN104423867A (zh) 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11857506B (zh) 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39597B (zh) 图像工具获取方法及装置、图像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8013979A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3

Address after: Room 905, 906, No.1, Lane 2277, Zuchongzhi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641, 1945 Sip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3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