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9195A -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9195A
CN112429195A CN202011346788.3A CN202011346788A CN112429195A CN 112429195 A CN112429195 A CN 112429195A CN 202011346788 A CN202011346788 A CN 202011346788A CN 112429195 A CN112429195 A CN 112429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translational
wings
fann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6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oshij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oshij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oshij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oshiji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67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91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20Integral or sandwich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58Wings provided with fences or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5/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plants to propellers or rotors; Arrangements of transmi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平动飞行装置;包括平动翼和驱动装置,所述平动翼包括两个翼翅和转动轴承,两个翼翅相对地设置在转动轴承的两侧,且两个翼翅的翅根分别与转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转动轴承连接从而使平动翼可往复上下运动;本发明结构合理,平动翼在上升时扰流翼面与上方空气相互作用,空气对扰流翼面前侧曲面和后部平滑面之间产生压力差,且该压力差方向一定从而促使平动翼单向旋转;平动翼在下降时扇动翼面与下方空气相互作用,平动翼的旋转使扇动翼面的下行产生矢量攻角C,且该矢量攻角C使扇动翼面与空气之间产生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平动翼旋转运动产生升力使飞行装置获得升力实现飞行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背景技术
飞行器的升力装置是一种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机构,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固定翼和旋翼,固定翼飞行器一般具有机身以及对称设置的固定翼,由推进器提供动力以获得较大的飞行速度和机动性。其飞行原理在于固定翼与空气之间存相对的速度,空气与固定翼的各面相互作用产生升力从而使飞机获得飞行能力。固定翼飞行器的缺陷在于不能在空中悬停,需要在跑道上滑行起飞或降落以及机场设施建设的支持。旋翼飞行器如直升机,特点在于起飞时无需跑道,可以在空中悬停,其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旋翼,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产生向下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即升力克服地球引力使飞机离地飞行。其缺陷在于巡航速度较低,载重量不高,效率较低,结构复杂,但对地面设施的依赖度很少。
自转旋翼机是结合了固定翼和旋翼两种方式的飞行器,其主要结构包括了旋翼、轮式起落架和推进器,推进器驱动自转旋翼机在跑道上滑行,滑行过程中空气与旋翼叶片相互作用,空气可以推动旋翼叶片旋转,而旋翼叶片旋转则相对滑行方向产生作用力,当旋翼叶片的转速足够高时,该作用力使飞机升空从而实现飞行。其优点是对起飞跑道要求较低但仍旧需要滑行距离,而且不能在空中悬停应用范围有限。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平动翼可同轴多层布局、输出效率高,可直升悬停的平动飞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动飞行装置,包括平动翼和驱动装置,所述平动翼包括两个翼翅和转动轴承,两个翼翅相对地设置在转动轴承的两侧,且两个翼翅的翅根分别与转动轴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转动轴承连接从而使平动翼可往复上下运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翼翅的上侧面为扰流翼面,翼翅的下侧面为扇动翼面;所述扰流翼面由前部曲面以及后部平滑面连接构成,扰流翼面的前部曲面相对于平动翼的旋转平面向上凸起,所述扰流翼面和扇动翼面在纵向的投影平面呈非对称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扰流翼面与扇动翼面的前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前翅缘,扰流翼面与扇动翼面的后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后翼尾;所述扰流翼面前部曲面的最大拱高点所在的翼展经线靠近前翅缘。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扇动翼面与平动翼的旋转平面之间存在安装角C,C的取值范围在-2°~6°之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两个平动翼,两个平动翼上下间隔设置,驱动装置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两个平动翼上的转动轴承,从而使两个平动翼之间产生相对的张合运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中心轴、套筒轴和动力装置,中心轴穿设于套筒轴的内孔中,且中心轴与套筒轴之间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所述中心轴和套筒轴上分别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对应的平动翼,动力装置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中心轴和套筒轴。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合理,驱动装置通过上下往复运动驱动平动翼,平动翼在上升时扰流翼面与上方空气相互作用,空气对扰流翼面前侧曲面和后部平滑面之间产生压力差,且该压力差方向一定从而促使平动翼单向旋转;平动翼在下降时扇动翼面与下方空气相互作用,平动翼的旋转使扇动翼面的下行产生矢量攻角,且该矢量攻角使扇动翼面与空气之间产生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平动翼将驱动装置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自身的旋转运动,进而通过旋转运动产生升力使飞行装置获得升力实现飞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平动翼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运行状态示意图。
图中:1、平动翼;2、驱动装置;10、翼翅;11、扰流翼面;12、扇动翼面;13、前翅缘;14、后翼尾;21、转动轴承;22、中心轴;23、套筒轴;24、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平动飞行装置,包括平动翼1和驱动装置2,所述平动翼1包括两个翼翅10和转动轴承21,两个翼翅10相对地设置在转动轴承21的两侧,且两个翼翅10的翅根分别与转动轴承2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与转动轴承21连接从而使平动翼1可往复上下运动。所述翼翅10的上侧面为扰流翼面11,翼翅10的下侧面为扇动翼面12;所述扰流翼面11由前部曲面以及后部平滑面连接构成,扰流翼面11的前部曲面相对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向上凸起,所述扰流翼面11和扇动翼面12在纵向的投影平面呈非对称结构。所述驱动装置2驱动平动翼1上下往复运动,平动翼1在上升时,所述翼翅10的扰流翼面11与上方空气相互作用,空气对扰流翼面11前侧曲面和后部平滑面之间产生压力差,且该压力差推动翼翅10向前运动,两个翼翅10同向作用从而使平动翼1以转动轴承21为中心单向旋转;所述平动翼1在下降时,翼翅10的扇动翼面12与下方空气相互作用,平动翼1的旋转运动结合下行运动使扇动翼面12形成矢量攻角,且该矢量攻角使扇动翼面12与空气之间产生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平动翼1将驱动装置2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自身的旋转运动,进而通过旋转运动产生升力使飞行装置获得升力实现飞行目的。
所述扰流翼面11与扇动翼面12的前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前翅缘13,扰流翼面11与扇动翼面12的后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后翼尾14;所述扰流翼面11前部曲面的最大拱高点所在的翼展经线H靠近前翅缘13。所述前翅缘13为曲面从而分别接续扰流翼面11与扇动翼面12的前侧缘,前翅缘13的存在可以提高翼型平动翼1的结构强度,且前翅缘13处于平动翼1旋转方向的前侧,曲面前翅缘13可以降低平动翼1旋转时所受到空气阻力,提高驱动装置2的动力转化效率。如图2所示,图示中X方向为翼型结构的弦长方向,图示中Z方向为翼型结构的展长方向。所述扰流翼面11沿X方向截面的轮廓线相对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呈曲线形,其轮廓线的最高点沿Z方向构成翼展经线H,该翼展经线H处于扰流翼面11的前部曲面上且靠近前翅缘13,从而使扰流翼面11呈前后非对称结构。平动翼1在上升时,所述扰流翼面11与上方空气相互作用,空气对扰流翼面11的翼展经线H前后两侧之间产生压力差,且该压力差推动翼翅10向前运动,两个翼翅10同向作用从而使平动翼1以转动轴承21为中心单向旋转。
所述扇动翼面12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之间存在安装角C,C的取值范围在-2°~6°之间。所述在平动翼1启动后上下往复运动,扰流翼面11向上运动,空气流动经过扰流翼面11在翼展经线H前后两侧产生压强差,该压强差对翼翅10构成一个向前推动力使平动翼1转动,此时,前翅缘13相对空气产生差速从而对平动翼1构成阻力,推进力克服阻力则驱动平动翼1旋转;所述扇动翼面12向下运动,在平动翼1转速很低时,攻角使空气相对于扇动翼面12作用力基本垂直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则下层空气对翼翅10向前旋转运动造成阻力很小,由此平动翼1可以在上下往复运动一段时间后获得较高的转速。当平动翼1转速较高时,扇动翼面12既存在向下运动还存在向前运动,二者叠加形成的矢量运动相对于平动翼1旋转平面的矢量角大于安装角C,即平动翼1的旋转速度越快扇动翼面12产生的升力更大,通过控制平动翼1的上下运动频率可以提高平动翼1的转速进而改变平动翼1产生的升力。
所述驱动装置2上设有两个平动翼1,两个平动翼1上下间隔设置,驱动装置2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两个平动翼1上的转动轴承21,从而使两个平动翼1之间产生相对的张合运动。所述平动翼1由于采用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旋转进而产生升力,而翼翅10的扰流翼面11和扇动翼面12分别在其上下行程中做功,因此单个平动翼1的运行存在升力输出间隙,而且单个平动翼1往复运动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飞行装置的稳定性,而两个上下对置运动的平动翼1结构可以很好的抵消振动和弥补升力输出间隙,提高飞行稳定性。
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中心轴22、套筒轴23和动力装置,中心轴22穿设于套筒轴23的内孔中,且中心轴22与套筒轴23之间通过直线轴承24连接;所述中心轴22和套筒轴23上分别通过转动轴承21连接对应的平动翼1,动力装置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中心轴22和套筒轴23。所述异步机构控制中心轴22与套筒轴23分别向上和向下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两个平动翼1的张合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平动飞行装置,包括平动翼(1)和驱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动翼(1)包括两个翼翅(10)和转动轴承(21),两个翼翅(10)相对地设置在转动轴承(21)的两侧,且两个翼翅(10)的翅根分别与转动轴承(2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与转动轴承(21)连接从而使平动翼(1)能往复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动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翅(10)的上侧面为扰流翼面(11),翼翅(10)的下侧面为扇动翼面(12);所述扰流翼面(11)由前部曲面以及后部平滑面连接构成,扰流翼面(11)的前部曲面相对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向上凸起,所述扰流翼面(11)和扇动翼面(12)在纵向的投影平面呈非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动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翼面(11)与扇动翼面(12)的前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前翅缘(13),扰流翼面(11)与扇动翼面(12)的后侧缘相互闭合构成后翼尾(14);所述扰流翼面(11)前部曲面的最大拱高点所在的翼展经线靠近前翅缘(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动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动翼面(12)与平动翼(1)的旋转平面之间存在安装角C,C的取值范围在-2°~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动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上设有两个平动翼(1),两个平动翼(1)上下间隔设置,驱动装置(2)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两个平动翼(1)上的转动轴承(21),从而使两个平动翼(1)之间产生相对的张合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动飞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中心轴(22)、套筒轴(23)和动力装置,中心轴(22)穿设于套筒轴(23)的内孔中,且中心轴(22)与套筒轴(23)之间通过直线轴承(24)连接;所述中心轴(22)和套筒轴(23)上分别通过转动轴承(21)连接对应的平动翼(1),动力装置通过异步机构分别连接中心轴(22)和套筒轴(23)。
CN202011346788.3A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Withdrawn CN112429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788.3A CN112429195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6788.3A CN112429195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9195A true CN112429195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9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6788.3A Withdrawn CN112429195A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91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7167A (zh) * 2007-12-11 2008-05-14 周公平 飞行器的动力驱动系统
CN101244762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周公平 飞行器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03255354U (zh) * 2013-05-20 2013-10-30 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桨植保无人直升机
WO2018066918A2 (ko) * 2016-10-07 2018-04-12 이상철 날개폭이 변하는 날갯짓 비행장치
CN108995804A (zh) * 2018-08-01 2018-12-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变形翼实现扑旋翼和扑翼飞行模式转换的仿生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7167A (zh) * 2007-12-11 2008-05-14 周公平 飞行器的动力驱动系统
CN101244762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周公平 飞行器的动力驱动系统
CN203255354U (zh) * 2013-05-20 2013-10-30 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桨植保无人直升机
WO2018066918A2 (ko) * 2016-10-07 2018-04-12 이상철 날개폭이 변하는 날갯짓 비행장치
CN108995804A (zh) * 2018-08-01 2018-12-1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变形翼实现扑旋翼和扑翼飞行模式转换的仿生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79607C (en) Wing extension winglets for tiltrotor aircraft
CN112319802A (zh) 一种扑动飞行装置
CN112319788A (zh) 一种双层翼无人机
CN112429195A (zh) 一种平动飞行装置
CN109911240B (zh) 满足旋转机翼飞机高低速巡航要求的设计与控制方法及实现装置
CN214216133U (zh) 一种扑动飞行装置
CN209757520U (zh) 一种用于旋转机翼飞机中改变旋转机翼气动布局的装置
CN112455650A (zh) 一种双翼飞行装置
CN109941430B (zh) 一种四桨叶旋转机翼及旋转机翼飞机和控制方法
CN112429194A (zh) 一种双翼飞行结构
CN112407274A (zh) 一种人力驱动的飞行器
JP7274679B2 (ja) 二重回転翼構造の飛行器
CN112298543A (zh) 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飞行器
CN112278260A (zh) 一种扑翼与旋翼结合的飞行器
CN112572812A (zh) 一种双层旋翼同向同速转动的飞行器
CN112298551A (zh) 一种三层旋翼人力驱动的飞行器
CN112319787A (zh) 一种人电混动双层旋翼机
CN112455701A (zh) 一种便于控制飞行姿态的飞行器
CN112429197A (zh) 一种平拍翼低空飞行器
CN112429225A (zh) 一种单人飞行器
CN112429226A (zh) 一种交叉扑动滑翔飞行器
CN112441215A (zh) 一种三层旋翼同向同速转动的飞行器
CN112429243A (zh) 一种调节人体位置控制飞行姿态的飞行器
CN112455666A (zh) 一种单层四旋翼飞行器
CN214002037U (zh) 一种双层自转旋翼升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