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724A -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724A
CN112422724A CN202011313484.7A CN202011313484A CN112422724A CN 112422724 A CN112422724 A CN 112422724A CN 202011313484 A CN202011313484 A CN 202011313484A CN 112422724 A CN112422724 A CN 112422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frame
working state
metal middle
switch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34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34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2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2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电路结构包括:金属中框、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模块、谐振电路和比吸收率SAR检测电路;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开关分别与NFC模块和SAR检测电路连接;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开关与谐振电路连接;在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作用下,电路结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第一工作状态下,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NFC模块导通,金属中框的第二端与谐振电路导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SAR检测电路导通,金属中框的第二端悬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Description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检测功能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功能即在其中。
目前,为了集成SAR检测功能,需要在电子设备上集成用于SAR检测的传感器,且为了集成NFC功能,需要在电子设备上集成线圈天线,然而,集成传感器和线圈天线均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厚度,使得电子设备的厚度比较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集成用于SAR检测的传感器和线圈天线,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厚度比较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所述电路结构包括:所述金属中框、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模块、谐振电路和比吸收率SAR检测电路;
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悬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
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路结构,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检测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路结构。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路结构中,通过设置金属中框的连接方式,使得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并使得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这样,通过关联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得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悬空。如此,可以分时复用同一个金属中框,使之即可以作为NFC功能的NFC天线,又可以作为SAR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从而在电子设备中无需集成额外的传感器以及NFC天线,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复用金属中框作为NFC天线的结构图;
图3是复用金属中框作为SAR检测电路的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分时复用金属中框时进行功能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控制方法中触发SAR检测功能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路结构100包括:金属中框101、第一开关102、第二开关103、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模块104、谐振电路105和比吸收率SAR检测电路106;
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102分别与所述NFC模块104和所述SAR检测电路106连接;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103与所述谐振电路105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102与所述第二开关103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100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104导通,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路105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106导通,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悬空。
本实施例中,电路结构1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中,其金属中框101可以为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的中框,其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使其与SAR检测电路106连接时,可以作为SAR检测电路106的传感器,或者与谐振电路105连接时,可以作为NFC天线。
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第一开关102分别与所述NFC模块104和SAR检测电路106连接,使得所述NFC模块104和SAR检测电路106可以分时复用该金属中框101。
其中,复用金属中框101指的是分时复用金属中框101,使其在不同时刻可以分别使用金属中框101作为NFC模块104的NFC天线和SAR检测电路106的传感器。比如,在时刻A,可以使用金属中框101作为SAR检测电路106的传感器,以实现SAR检测功能,在时刻B,可以使用金属中框101作为NFC模块104的NFC天线,以实现NFC功能。
所述金属中框101可以为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的中框的一部分,其可以为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的中框的任何一部分,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为了保持电子设备的原有布局,电路结构100中的金属中框101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受话器周边的金属中框。
所述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3为模拟开关,其是电路开关,可以通过软件对其进行控制,以自动切换其状态。
所述金属中框101可以包括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为了分时复用金属中框101,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开关102与NFC模块104和SAR检测电路106连接,而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103与所述谐振电路105连接。
这样,可以通过关联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并在所述第一开关102和第二开关103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1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比如,在一时刻,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使得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与NFC模块104导通,同时,可以控制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与谐振电路105导通,以形成NFC模块104的NFC天线,此时,所述电路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如此,可以通过同时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形成NFC模块104、中框101至谐振电路105的通路,通过该通路可以实现NFC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图2是复用金属中框作为NFC天线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谐振电路105可以为电感电容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105包括电感1051,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103与所述电感105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1051的第二端与接地端1052连接,以与接地端1052形成电容。可以,复用金属中框101作为NFC天线时,需要与接地端1052连接。
在另一时刻,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使得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与SAR检测电路106导通,同时,可以控制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处于悬空状态,其不允许直接接地,此时,所述电路结构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如此,当人体靠近所述金属中框101的时候,金属中框101才可以感知到人体的靠近,体现在电容上面,其电容会发生相应变化,此时,SAR检测电路106可以准确检测到金属中框101电容的变化值,以便保证足够的检测灵敏度。
参见图3,图3是复用金属中框作为SAR检测电路的传感器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同时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形成SAR检测电路106至金属中框101的通路,通过该通路可以实现SAR检测功能。
本实施例中,在电路结构中,通过设置金属中框的连接方式,使得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并使得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这样,通过关联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得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悬空。如此,可以分时复用同一个金属中框,使之即可以作为NFC功能的NFC天线,又可以作为SAR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从而在电子设备中无需集成额外的传感器以及NFC天线,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并且,通过分时复用金属中框,使其即作为NFC天线,又作为SAR检测电路的传感器,还可以降低成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102是单刀双掷开关,所述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通过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一开关102的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一动端与所述NFC模块104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二动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106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102包括三个端口,分别为一个不动端和两个动端。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一动端与NFC模块104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所述第一动端时,所述金属中框101与NFC模块104导通,此时,所述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即电路结构1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二动端与SAR检测电路106连接,使得在所述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所述第二动端时,所述金属中框101与SAR检测电路106导通,此时,所述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为第二工作状态,即电路结构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相应的,第二开关103可以包括两种状态,且所述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的方向相关联,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的方向为第一动端方向的情况下,需要控制所述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开关103的作用下通过电感1051到接地端1052。在所述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的方向为第二动端方向的情况下,需要控制所述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101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二开关103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金属中框101的第一端通过金属弹片与第一开关的不动端连接,可以保证NFC模块104或SAR检测电路106与金属中框101的电气连接。同时,通过将第一开关102的第一动端与NFC模块104连接,第二动端与SAR检测电路106连接,这样,可以简单地控制第一开关102的单刀掷向的方向即可以分时复用金属中框101作为NFC天线和SAR检测电路106的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NFC模块104包括巴伦电路,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一动端与所述巴伦电路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巴伦电路作为NFC模块104的单极发送和接收端,即能发送NFC信号,又能接收NFC信号,如此,通过将金属中框101与NFC模块104的巴伦电路连接,可以很好地保证NFC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102的第二动端通过电容与所述SAR检测电路106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金属中框101与SAR检测电路106之间设置一个电容,可以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该电容进行快速充放电,如此,使得金属中框101可以快速感知到人体的靠近,以快速进行SAR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结构1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在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中设置该电路电路100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软件控件实现金属中框101的分时复用,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以实现金属中框101的分时复用。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电路结构100,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步骤402,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本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装置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路结构100,该方法用于在电路结构100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对金属中框101的分时复用。
具体的,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以控制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即电路结构100的工作状态。其中,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104,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106。
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默认开启NFC功能和SAR检测功能中任一种功能,比如,针对在通话时触发对人体头部的SAR的检测场景,可以默认开启NFC功能,在开启NFC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做轮询扫描,以确定是否具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若不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检测SAR检测请求的标志位,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SAR检测。
参见图5,图5是本实施例中分时复用金属中框时进行功能切换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启动NFC功能和SAR检测功能的检测程序;
步骤502,确定NFC功能是否启动;若是,则执行步骤503,若否,则执行步骤505;
步骤503,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第一工作状态;
步骤504,NFC做相关轮询扫描;
步骤505,SAR检测请求的标志位是否清零;若是,则跳转至步骤502,若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得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以进行一次SAR检测。
之后,在完成SAR检测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跳转至步骤502,以自动将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又比如,针对人体SAR即body SAR的检测场景,可以默认开启SAR检测功能,在开启SAR检测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时或周期对人体进行SAR检测,以确定人体靠近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时,其对人体的辐射是否超标。
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之控制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触发条件可以有多种,且根据SAR检测场景的不同,其触发条件也可以不同。
比如,针对在通话时触发对人体头部的SAR的检测场景,可以当接通电话,受话器开启时候,触发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的切换,以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以触发SAR检测功能。
可选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受话器启动或预设时间到达,所述步骤401具体包括:
在检测到受话器启动,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
在检测到预设时间到达,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具体的,参见图6,图6是控制方法中触发SAR检测功能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在接通电话且受话器开启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
步骤602,启动SAR检测电路,置位SAR检测请求的标志位;
步骤603,SAR检测电路检测金属中框电容的变化值,以确定人体头部是否靠近;
步骤604,在检测到人体头部靠近的情况下,降低射频发射功率,以减少辐射;
步骤605,在检测到人体头部远离的情况下,提高射频发射功能,以增强信号效果;
步骤606,确定通话是否结束;若是,则执行步骤607,若否,则跳转至步骤603;
步骤607,控制第一开关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使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同时清零SAR检测请求的标志位。
另外,为了在检测到人体头部靠近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人体辐射,可以控制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的屏幕灭屏,而在检测到人体头部远离的情况下,可以对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的屏幕进行亮屏。
进一步的,在通话过程中,由于SAR检测电路106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快速检测一次,因此,也可以在预设时间如500ms到达时,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从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SAR检测完成之后,再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的状态103,使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从第二工作状态又切换回第一工作状态,如此,可以达到分时复用金属中框实现NFC功能和SAR检测功能的效果。
又比如,针对人体SAR即body SAR的检测场景,可以在接收到NFC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触发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的切换,以从第二工作状态至第一工作状态,以触发NFC功能。
举个例子来说,正常情况下,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是默认开启SAR检测功能,即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默认是第二工作状态,在接收到用户对用于开启NFC功能的控件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控制第一开关102的状态和第二开关103的状态,使金属中框101的工作状态从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基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如此,可以分时复用同一个金属中框,使之既可以作为NFC功能的NFC天线,又可以作为SAR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从而在电子设备或控制装置中无需集成额外的传感器以及NFC天线,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路结构100,如图7所示,包括:
控制模块701,用于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检测模块702,用于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可选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受话器启动或预设时间到达,所述控制模块701,具体用于在检测到受话器启动,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在检测到预设时间到达,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中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910,用于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处理器910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如此,可以分时复用同一个金属中框,使之既可以作为NFC功能的NFC天线,又可以作为SAR检测功能的传感器,从而在电子设备中无需集成额外的传感器以及NFC天线,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受话器启动或预设时间到达,处理器910,还用于在检测到受话器启动,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在检测到预设时间到达,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路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金属中框,所述电路结构包括:所述金属中框、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模块、谐振电路和比吸收率SAR检测电路;
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NFC模块和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作用下,所述电路结构可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NFC模块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导通,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悬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路包括电感,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是单刀双掷开关,所述金属中框的第一端通过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不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NFC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动端与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包括巴伦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动端与所述巴伦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动端通过电容与所述SAR检测电路连接。
6.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条件包括受话器启动或预设时间到达,所述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包括:
在检测到受话器启动,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或者,
在检测到预设时间到达,且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为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8.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金属中框的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用于导通NFC模块,所述第二工作状态用于导通SAR检测电路;
检测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金属中框导通的目标模块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目标模块为所述SAR检测电路或所述NFC模块。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13484.7A 2020-11-20 2020-11-20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22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484.7A CN112422724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3484.7A CN112422724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724A true CN112422724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7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3484.7A Pending CN112422724A (zh) 2020-11-20 2020-11-20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27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396A (zh) * 2021-03-04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95237A1 (en) * 2011-04-06 2014-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miss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60056531A1 (en) * 2014-08-21 2016-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099357A (zh) * 2016-05-26 2016-11-09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fc天线在全闭合金属边框中的应用
CN109088151A (zh) * 2018-07-04 2018-12-2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29039A (zh) * 2018-08-07 2020-02-21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0723369U (zh) * 2019-12-19 2020-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279549A (zh) * 2018-04-24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1865346A (zh) * 2019-04-26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95237A1 (en) * 2011-04-06 2014-02-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miss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60056531A1 (en) * 2014-08-21 2016-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6099357A (zh) * 2016-05-26 2016-11-09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fc天线在全闭合金属边框中的应用
CN111279549A (zh) * 2018-04-24 2020-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近场通信天线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09088151A (zh) * 2018-07-04 2018-12-25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0829039A (zh) * 2018-08-07 2020-02-21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865346A (zh) * 2019-04-26 2020-10-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10723369U (zh) * 2019-12-19 2020-06-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6396A (zh) * 2021-03-04 2021-06-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7418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72568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EP3454240B1 (en) Unlocking methods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7135019B (zh) 天线切换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7231159B (zh) 一种射频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1565078B (zh)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098486B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79948B (zh) 一种应用程序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289883B (zh)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电路控制方法
CN108076223B (zh) 任务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40152B (zh) 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688714B (zh) 射频电路、蓝牙实现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1391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832297B (zh) 一种天线工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9002223B (zh) 一种触控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78075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211421A (zh) 天线调谐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9389394B (zh) 一种多屏支付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9303A (zh) 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879856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终端
CN112422724A (zh) 电路结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78922B (zh) 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0837328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155457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
US20190080152A1 (en) Method for collecting facial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