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645B -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645B
CN112422645B CN202011212033.4A CN202011212033A CN112422645B CN 112422645 B CN112422645 B CN 112422645B CN 202011212033 A CN202011212033 A CN 202011212033A CN 112422645 B CN112422645 B CN 1124226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dentifier
transmission
data transmission
data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2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2645A (zh
Inventor
郑凛
王琳
温文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20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本方案对数据传输机制进行了优化,可根据发送的数据帧情况适时调整,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信息在信道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丢失,所以为了保持信息的完整性,需要重传信息至所有的信息都完成接收为止。根据链路情况的不同,可采取自适应或非自适应的数据传输,以及同步和异步的数据传输。其中,自适应传输指发送端根据实际的信道状态信息,改变部分的传输参数。非自适应传输指传输参数相对于接收端已经知晓,因此包含传输参数的信令在非自适应传输系统中不需要再次传输。同步传输指数据传输发生在固定时刻,由于接收端预先知道传输发生的时刻,因此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异步传输指数据传输可以发生在任意时刻,因为接收端不知道传输的发生时刻,优势在于在完全自适应系统中,可以采用离散,连续的子载波分配方式,调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现有的数据传输机制中,缺乏一种可以根据发送的数据帧情况进行数据帧发送的控制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对数据传输机制进行了优化,可根据发送的数据帧情况适时调整,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
传输标识读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数据发送模块,包括第一标识单元和第二标识单元,所述第一标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所述第二标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对数据传输机制进行了优化,可根据发送的数据帧情况适时调整,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数据的传输机制中,该方法可以由计算设备如基站、网关、中继设备等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帧包括Frame Control、Duration ID、Address1、Address2、Address3、Seqctl、Address4、Frame Body、FCS等字段。其中,Frame Control为帧控制结构,主要字段包括:Protocol version、Type与Sub Type、ToDS与FromDS、More Fragment、Retry、PowerManagement、More Data、Protected Frame、Order。本方案中的数据传输标识通过Sub Type字段表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标识可采用附加字段的形式添加至数据帧内容结尾。
步骤S102、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有多种数据传输标识,每种数据传输标识对应唯一的字段数据,如Sub Type字段中0100标识第一标识,0101标识第二标识,其中不同的数据传输标识对应不同的数据传输控制机制。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在第一标识对应的数据传输模式下,采用停等机制,即发送一帧数据后等待相应的反馈信息,如果反馈信息为信息完整,则发送第二帧数据,如果反馈信息为数据缺失,则重新发送该帧数据。
步骤S103、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即不采用等待反馈信息进行后续处理的机制,连续发送多帧数据,在后续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在根据第二反馈信息中记录的错误帧或数据缺失帧进行数据的重传。与此同时,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具体的,通过对第二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如在连续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息中均包含重传数据帧,则在连续数据帧的发送过程中,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由上述方案可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数据帧记录的标识信息确定不同的数据传输机制,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并非采用或者在同一时间采用同一种数据传输方式,且该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切换效率较高,方法简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给出了一种具体的确定数据传输标识的方法。如图2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201、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同一个应用程序而言,不同的应用功能对应不同的数据类型,本方案中对其进行了划分,并基于此分配对应的数据传输机制。示例性,基站在发送数据帧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数据帧后,根据数据帧内容执行相应的功能,示例性的,终端设备app1对应功能模块1、功能模块2、功能模块3,其中功能模块1为用户数据信息表单的更新,功能模块2为对应的界面数值更新,功能模块3为对应的显示动画展示。本步骤即确定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具体的,可根据数据帧的具体数据内容确定出数据应用类型,如信息表单的更新内容为数据类型1,界面数值更新数据为数据类型2,动画展示数据为应用类型3。具体的识别过程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在和基站进行交互时,在发送相同功能模块的数据帧时附加对应的数据类型信息,如数据类型1、数据类型2还是数据类型3,当基站在进行数据响应时,根据先前接收数据记录的数据类型确定为当前需要响应的数据帧的数据类型。
步骤S202、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出数据帧的数据类型后,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示例性的,以步骤S201举例为例,数据类型1对应标识信息1,数据类型2对应标识信息2。具体的,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以步骤S102解释部分为例,生成数据帧时对字段Sub Type内容进行赋值,标识信息1赋值为0100,标识信息2赋值为0101。
步骤S203、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步骤S204、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步骤S205、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由上述方案可知,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由此实现了针对统一应用程序不同功能点单元的具体需求的不同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式控制,保证了程序功能的高效实现,同时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给出了一种具体的确定数据传输标识的方法。如图3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301、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
步骤S302、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综合根据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针对数据应用类型单独确定标识信息的实施方式可参考流程图2示例以及说明书解释部分。具体的,可以是优先确定数据重传情况,如果数据链路重传率大于重传阈值(如1.2%),则对应标识信息2,如果数据链路重传率小于该重传阈值,则确定当前数据传输量,如果在数据传输量大于预设传输量(如1MB),则对应设置为标识信息2,如果数据传输量小于预设传输量,则根据数据应用类型确定标识信息,具体参见步骤S201解释部分。
步骤S303、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步骤S304、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步骤S305、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由上述方案可知,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综合考虑了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对数据传输机制进行控制,优化了现有的数据传输机制。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利用标识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如图4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401、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
步骤S402、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步骤S403、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步骤S404、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停等时间间隔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包含停等时间间隔值。针对一组或在一段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帧,在第一个发送的数据帧中添加该第一标识,并相应的添加停等时间间隔值,如4s。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停等时间间隔值在第一标识信息被确定时,相应进行确定,示例性的,如下表:
数据类型 数据传输量 数据链路重传率 停等时间间隔值
数据类型1 大于1M 大于1.2% 3s
数据类型2 小于1M 大于1.2% 4s
数据类型3 小于1M 小于1.2% 5s
步骤S405、判断在停等时间间隔值内接收到反馈消息,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6,是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6、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帧。
步骤S407、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步骤S408、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第二标识中数据帧数量的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
步骤S409、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由上述方案可知,在标识信息中加入停等时间间隔值,并根据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在重传了较低数据传输量较小时,可适时延长等待时间,优化了数据传输机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给出了另一种具体的根据标识信息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如图5所示,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步骤S501、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
步骤S502、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步骤S503、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步骤S504、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
步骤S505、判断在停等时间间隔值内接收到反馈消息,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506,是则执行步骤S507。
步骤S506、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帧。
步骤S507、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步骤S508、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第二标识中数据帧数量的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
步骤S509、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数据帧趋势进行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传数据帧趋势包括数据帧重传率的变化情况,示例性的,对预设时间(如1分钟)内各个数据帧的重传状况进行统计。
步骤S510、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511,否则执行步骤S509。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发现预设时间内重传率上升变化超过0.5%,则相应确定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步骤S511、根据所述数据帧缓存数量进行对应的数据帧缓存。
由上述方案可知,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数据帧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该种数据传输机制,可根据不同数据实际传输情况进行缓存机制的使用,避免了单一使用缓存机制造成的存储空间浪费,数据传输率低的问题。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如图6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传输标识读取模块101和数据发送模块102,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模块102包括第一标识单元1021和第二标识单元1022,
传输标识读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数据发送模块102,包括第一标识单元1021和第二标识单元1022,所述第一标识单元1021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所述第二标识单元1022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对数据传输机制进行了优化,可根据发送的数据帧情况适时调整,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传输标识确定模块103,用于:
在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之前,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
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标识确定模块1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停等时间间隔值,所述第一标识单元1021具体用于:
当等待时长超过所述停等时间间隔未收到反馈消息时,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数据帧数量,所述第二标识单元1022具体用于:
持续发送所述数据帧数量的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单元1022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数据帧趋势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标识还包括数据帧缓存数量,所述第二标识单元1022还用于:在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之后,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持续发送数据帧时,根据所述数据帧缓存数量进行对应的数据帧缓存。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设备中处理器2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7中以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201、存储器202、输入装置203和输出装置20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7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20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2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2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2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初始化通信信道的质量变化参数,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通信信号,确定第一通信质量参数,相隔预设时间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通信信号,确定第二通信质量参数,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为应用类型相同的不同终端设备;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质量参数和所述第二通信质量参数修正所述质量变化参数,当所述质量变化参数满足帧数据连续发送条件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其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数据帧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数据传输量以及数据链路重传情况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包括停等时间间隔值,所述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包括:
当等待时长超过所述停等时间间隔未收到反馈消息时,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数据帧数量,所述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包括:
持续发送所述数据帧数量的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还包括数据帧缓存数量,在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之后,还包括:
如果是,则在持续发送数据帧时,根据所述数据帧缓存数量进行对应的数据帧缓存。
6.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标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发送的数据帧组的数据应用类型,所述数据帧组包含多个数据帧,所述数据应用类型为对应终端设备同一个应用程序中不同应用功能对应的类型,根据所述数据应用类型确定对应的数据传输标识,将所述数据传输标识添加至所述数据帧中;
传输标识读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发送的数据帧,读取所述数据帧中的数据传输标识;
数据发送模块,包括第一标识单元和第二标识单元,所述第一标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一标识时,发送单独数据帧至多个终端设备,并处于等待状态,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反馈信息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进行下一数据帧的发送;
所述第二标识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传输标识为第二标识时,持续发送多个数据帧至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当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反馈信息后,依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确定在后续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时,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其中,包括对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数据帧趋势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进行数据帧的缓存存储。
7.一种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
8.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212033.4A 2020-11-03 2020-11-03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422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033.4A CN112422645B (zh) 2020-11-03 2020-11-03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2033.4A CN112422645B (zh) 2020-11-03 2020-11-03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45A CN112422645A (zh) 2021-02-26
CN112422645B true CN112422645B (zh) 2021-11-30

Family

ID=7482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2033.4A Active CN112422645B (zh) 2020-11-03 2020-11-03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26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6724B (zh) * 2021-07-13 2023-10-27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0998A (zh) * 2012-06-19 2012-1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装置及其缓存am业务数据的方法
CN106712908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31239A (zh) * 2018-08-08 2020-02-2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7294B1 (ko) * 2001-12-26 2007-12-20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기지국의 티씨피 성능 향상 장치
KR20190097963A (ko) * 2018-02-13 2019-08-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0998A (zh) * 2012-06-19 2012-1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装置及其缓存am业务数据的方法
CN106712908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831239A (zh) * 2018-08-08 2020-02-2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45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0318B2 (en) Multichanne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000022897A (ko) 프로그래머블 네트워크
JP6598771B2 (ja) 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分散データ送信
US11258717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service packet,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031228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255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952233A1 (en) Tcp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2021175194A (ja) 輻輳制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2422645B (zh) 根据传输数据标识确定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786901B (zh) 一种传输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及加速服务系统
CN114499773B (zh)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87082B (zh) 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报文异步转发系统及方法
CN112422243B (zh) 基于进程优化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992600A (zh) 基于缓存队列的多速率模式数据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4092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6453613B (zh) 消息重发方法及装置
CN117014379A (zh) 码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32358B (zh) 根据反馈等待时间进行数据发送内容更改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70358B (zh) 基于业务数据的多速率模式数据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8506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2714440B (zh) 兼容LoRaWAN和自研协议的通信方法、系统、网关和存储介质
CN114489730A (zh) 一种远程升级方法及其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69431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88085B (zh) 传输控制协议代理方法、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KR20030031898A (ko) 기지국 프로세서에서의 무선 채널 할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