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8385A -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8385A
CN112418385A CN202011434927.8A CN202011434927A CN112418385A CN 112418385 A CN112418385 A CN 112418385A CN 202011434927 A CN202011434927 A CN 202011434927A CN 112418385 A CN112418385 A CN 112418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reaction
bionic
mapping tabl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49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4349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8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8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8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8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physical entities controlled by simulated intelligence so as to replicate intelligent life forms, e.g. based on robots replicating pets or humans in thei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04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 G06N3/006Artificial life, i.e. computing arrangements simulating life based on simulated virtual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life forms, e.g. social simulations or particle swarm optimisation [PS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obo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S2、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本发明基于仿生特点进行信息展示,依据仿生规则的设置,展现快速,能够将仿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进行准确的展示,使用户具有直观体验,提升互动趣味性。利用了映射表等技术手段,通过搜索查找,能够快速进行反应,增强了实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系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用于娱乐的智能体已经较为成熟,具有较为逼真的形象和行为,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娱乐型的智能体作为仿生型的娱乐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但是目前的仿生智能体通常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展现身体姿势,或者按照命令要求进行姿势控制,例如,根据用户输入指令确定要表现的姿势,然后仿生智能体按照固定程序进行展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灵活展现的问题。并且仿生型智能体通常是个体性的智能产品,随着场景需求的增多,很多新的需求出现,使用多个智能体的场景需求量增多,而智能体群体在现有技术中也只是根据统一的命令进行整齐划一的动作,动作比较单调和乏味,例如跳舞型智能体会根据跳舞指令执行跳舞动作,但是动作都很一致,呈现的都是相同的规定动作,实际上仍然是单个智能体的批量复制,没有真正实现多个智能体的协同和合作,对于娱乐型智能体也缺乏互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仿生智能体无法灵活展现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从而通过智能体根据周围环境和用户互动及时作出带有仿生特点的互动展现,增强娱乐互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
S2、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
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包括:设置多种类型传感器,所述多种类型传感器包括智能体内部工作状态传感器和周边环境传感器;获取所述传感器数据。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获取用户指令,包括:设置输入装置,由用户输入信息;和/或设置麦克风和/或图像传感器,基于所述麦克风和/或图像传感器获取用户声音、图像。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姿势,包括:S21、设置初始映射表,所述初始映射表包括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环境数据-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所述初始映射表基于用户体验评价增加;S22、基于所述映射表,确定所要呈现的反应。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控制所述仿生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包括:控制所述仿生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所述反应,具体包括:语音反馈、姿势展示、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中至少一种。所述输出联动控制信号包括智能体休眠、画面调节、温度调节、灯光控制、气味释放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步骤S3之后还可以具有步骤S4:基于所述智能体反应,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S4:基于所述智能体反应,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包括:S41:设置智能体的仿生特点,设置仿生特点对应的反应;S42:基于所述反应,控制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S41:设置智能体的仿生特点,设置仿生特点对应的反应,包括:基于所述智能体仿生生物特点设置对应反应。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中,S42:基于所述反应,控制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包括:基于所述反应,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同反应或不同反应;其中所述不同反应,基于智能体数量、智能体之间距离、智能体知识库、智能体工作状态确定。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控制可以由服务器实现或由智能体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仿生智能体设备,执行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包括:
多类型传感器;
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器、扬声器、动作响应机械装置至少一种;
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传输传感器数据以及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反应控制指令;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述计算结果确定呈现反应;基于所述反应通过通信装置向输出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系统,具有多个所述智能体设备,还包括:
用户输入装置,用于输入用户指令;所述用户输入装置,包括:键盘、麦克风、鼠标、摄像头至少一种;
服务器,包括中央控制器、数据库;所述中央控制器执行指令、反应的生成;
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和发送用户输入指令和反应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单个智能体的仿生准确快速反映,同时也可以应用于群体智能体的仿生,能够动态灵活的展现群体反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命令,所述程序命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基于仿生特点进行信息展示,依据仿生规则的设置,能够将仿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进行准确的展示,使用户具有直观体验。(2)展现快速,利用了映射表等技术手段,通过搜索查找,能够快速进行反应,增强了实时性,提升互动趣味性。(3)实现了群体性反应的一致性/配合性、及时性,通过群体智能体的一致行动或配合行动,进一步体现仿生生物特点,增强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系统、设备。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
S2、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
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
实施例一: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智能体控制。
对于步骤S1、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
在智能体上设置多个类型的传感器,多个类型传感器可以获取智能体本身的内部工作状态数据,以及周边环境数据,通过传感器得到数据。传感器数据作为步骤S2中环境数据判断的依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对于步骤S2:基于所述环境数据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姿势,包括:S21、设置初始映射表,所述初始映射表包括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S22、基于所述映射表,确定所要呈现的反应。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初始映射表包括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以表1为例描述。
表1初始映射表
Figure BDA0002828171130000051
对于反应,具体包括:语音反馈、姿势展示、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中至少一种。所述输出联动控制信号包括智能体休眠、智能体休眠、画面调节、温度调节、灯光控制、气味释放至少一种。
其中符号“+”表示初始映射表根据智能体的自主学习不断增加。例如,当环境温度传感器数值>=30度,智能体输出联动控制信号:打开空调,打开空调调整到温度22度,这一调整信号可以反馈给智能体,在初始映射表中可以加入以下表项。
Figure BDA0002828171130000052
当使用光传感器时,如果光传感器数值>500时,此时光照度较强,用户如果控制智能窗帘等设备进行了控制,关闭窗帘,则智能体可以接收到上述数值-动作的反馈信息,会在初始映射表中增加以下表项。
光照传感器>500 输出联动控制信号:关闭窗帘
初始映射表可以存储在智能体中,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中,由服务器进行远程控制。
对于步骤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
控制所述仿生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所述反应,具体包括:语音反馈、姿势展示、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中至少一种。
对于仿生智能体会根据智能体依据的仿生特点进行反馈。例如,当智能体为仿生机器人时,展现的反应可以是语音、动作姿势。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数值达到35度时,仿生机器人会通过语音输出:天好热啊。
当智能体为仿生动物时,根据动物表现作出相应反应,例如当智能体为小狗时,小狗在温度较高时,会出现伸出舌头散热的行为特点,小狗智能体在获取温度传感器数据35度时或体内温度传感器数据显示温度过高,则当前环境温度过热,或当前智能体运行过久,智能体小狗体内散热差,此时,可以使用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的形态。
对于智能体的输出反应,还可以输出联动控制信号。所述输出联动控制信号包括画面调节、温度调节、灯光控制、气味释放至少一种。此时需要将智能体和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例如智能空调、智能家电、智能灯光、气味释放器等。以上述实施例举例所示。仿生机器人在输出语音的同时,还可以开启空调,通过空调降低温度。
上述实施例中反应和传感器数值等记录在初始映射表中,仿生机器人在开启空调时,还可以通过智能空调得到的温度调节数值进行反馈,将用户使用的空调调节数值反馈给仿生机器人,更新初始映射表,使智能体能根据历史操作记录进行映射表的更新,并用于后续相同场景进行自动调节。
实施例二:利用用户输入指令进行智能体控制。
对于步骤S1、获取用户指令;
在智能体本体或智能体所在系统中设置输入装置,输入装置可以使用本领域中键盘、鼠标、麦克风、图像传感器等常规信息获取装置。
在用户进行键盘输入时,用户输入文字,根据文字进行文本解析,依据解析的文本信息,提取其中关键词作为指令。
在用户进行鼠标输入时,用户使用鼠标进行菜单项选择,选择任意的选项,每项选项代表指令。
在用户使用麦克风、图像传感器进行信息输入时,麦克风和图像传感器获取用户语音和图像,基于所获取语音和图像进行分析,确定用户当前情绪、意图,基于所述意图确定指令。
例如,当用户在智能体前发出声音:今天天真热。麦克风采集到当前语音,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确定“天热”的关键词。
当用户在智能体前停留,摄像头对用户进行拍照,通过表情识别、姿势识别等识别技术,确定用户当前情绪或用户当前意图。
例如,用户在智能体前停留,表情呈现出微笑表情,摄像头进行拍照,控制器进行表情分析,确定用户当前表情。
或者,用户在智能体前停留,对用户姿势进行识别,确定用户当前姿势。
根据上述当前表情和当前姿势确定用户当前情绪或用户当前意图,并根据情绪、意图作为用户指令。
对于步骤S2:基于所述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
S21、设置初始映射表;
所述初始映射表包括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以表2为例描述。
表2初始映射表
用户指令 反应
语音识别:天气真热 输出联动控制信号:打开空调
情绪识别:疑惑 输出动作控制:模仿“思考者”
姿势识别:思考状 输出动作控制:模仿“思考者”
情绪识别:疑惑 输出语音:您有什么问题么?
+ +
对于反应,具体包括:语音反馈、姿势展示、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中至少一种。所述输出联动控制信号包括智能体休眠、智能体休眠、画面调节、温度调节、灯光控制、气味释放至少一种。
其中符号“+”表示初始映射表根据智能体的自主学习不断增加。初始映射表可以存储在智能体中,也可以存储在服务器中,由服务器进行远程控制。该部分初始映射表的自我更新过程和实施例一相同。
对于步骤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
控制所述仿生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所述反应,具体包括:语音反馈、姿势展示、输出联动控制信号中至少一种。
当用户通过键盘或鼠标输入问题时,智能体通过文本分析,确定用户是处于疑问,或者当用户表情和姿势被识别为疑惑状态时,确定用户处于疑问状态。基于所述疑问指令和反应的映射,确定智能体反应为模仿艺术雕塑“思考者”姿势。此时仿生机器人作为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控制器控制智能体开始呈现思考者姿态。
具体地,还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反应,例如在呈现思考者姿态的同时,会发出语音:我需要思考。在或得用户问题答案之后,还可以恢复初始状态并同时发出语音:我知道答案了。然后通过语音或者显示器等输出答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
实施例三,利用传感器数据和用户输入指令进行智能体控制。
该实施例实施方法同实施例一和二,当使用传感器数据和用户输入指令时,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和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进行组合成为环境数据-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进行组合时,获取用户输入,基于用户输入获取对应反应,为第一反应,然后基于获取传感器数值获取对应反应,为第二反应。依次将用户指令、传感器数值、第一和第二反应存入映射表构建环境数据-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根据所述第一反应和第二反应,依次执行所述反应,以呈现信息。
上述实施例一到三,可以提供用户体验评价步骤,根据用户体验评价确定当前传感器数据和用户输入指令所对应的反应是否具有良好的体验效果,若体验评价良好,则将当前传感器数据和用户输入指令和对应反应存储在初始映射表中进行存储更新。
基于实施例一到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仿生特点进行信息展示,依据仿生规则的设置,能够将仿生生物的生物学特点进行准确的展示,使用户具有直观体验。展现快速,利用了映射表等技术手段,通过搜索查找,能够快速进行反应,增强了实时性,提升互动趣味性。通过映射表的更新,持续不断进行学习,提供更多贴合用户的体验的反应。
实施例四,如图3所示,为执行本发明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的智能电子设备。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图3所示的智能鱼3为实施例进行介绍。所述智能鱼3具有多类型传感器,具有摄像头31、红外距离传感器32、通信装置33、控制器34、输出装置35。
对于鱼类,其仿生特点是胆小,仿生规则为当人类靠近时,鱼会游开躲避危险。
当有人靠近时,红外距离传感器32探测到人体的靠近,将传感器获得的距离数值通过通信装置33传输给控制器34,控制器34接收到数值之后,进行数值判断,若判断出距离在靠近,或判断出人体距离智能鱼已经达到一定阈值,则控制器34根据距离在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查找相应反应,如表3所示。
表3环境数据和反应映射表
环境数据 反应
人在靠近 输出控制:游开
距离<20CM 输出控制:游开
输出装置35为动作响应机械装置,根据反应进行机械响应,若是游开则智能体仿生鱼游开,躲避人类的靠近,从而形成与真正的鱼类相同的仿生特点。
实施例五、基于所述智能体反应,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智能鱼所执行的方法基础上,增加步骤S4:基于所述智能体反应,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包括:S41:设置智能体的仿生特点,设置仿生特点对应的反应;S42:基于所述反应,控制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
具体包括S41:设置智能体的仿生特点,设置仿生特点对应的反应,包括:基于所述智能体仿生生物特点设置对应反应。
S42:基于所述反应,控制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包括:基于所述反应,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同反应或不同反应;其中所述不同反应,基于智能体数量、智能体之间距离、智能体知识库、智能体工作状态确定。
如图4所示,步骤S4可以实现多个智能体的协作反应。
例如,在多个智能鱼组成的群体鱼群时,当用户靠近,在鱼群中任一智能鱼获取得到人体靠近的信息,传感器数值达到阈值条件时,作出反应,游开。同时将上述反应,通过通信装置传输给其他智能鱼,其他智能鱼作出相同反应,游开,形成鱼群游开的群体反应,从而实现了仿生规则的准确模拟,增强了娱乐性。
再例如,在多个仿生机器人组成的群体中,当用户发出指令时,例如:用户发出“今天天气怎么样?”,距离用户最近的智能体获得该信息,可以根据指令信息分析用户发出指令的意图,在该用户信息中包括查询天气意图。距离最近的智能体可以根据该意图在智能体知识库中查询答案,并语音输出:今天天气真冷啊。并同时身体收缩。其他智能体接收当前智能体控制指令信息,也作出天冷的反应。若用户发出指令:“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距离用户最近的智能体知识库只可以匹配回答历史知识的数据库,没有配置天气状况知识库,智能体无法回答该问题,则当前智能体发出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控制智能体作出反应,语音输出:我不知道,问问别人吧。同时该控制指令附加特殊标记与其他正常发送的控制指令做区别,发送到其余智能体,其余智能体进行接收,若接收指令的智能体也不能回答,则作出思考状,同时输出:我也不知道,让我思考一下。若接收指令的智能体能够回答这一问题,控制反应呈现:语音输出“我可以回答问题”。并且根据语音、行为展示问题答案,例如语音输出:今天天气真冷。同时,该智能体作出冷的反应。该智能体作出冷的反应后,发出控制指令,该指令不附带特殊标记,则其他智能体根据该控制指令也作出冷的反应。
在进行群体通信时,具体使用两种通信方式,一种是个体-中央控制器模式,一种是个体-个体模式。对智能体进行标志设置,标志是唯一确定的。其中个体-中央控制器模式,在智能体通信装置中设置无线传输模块,将某一智能体的反应传输到中央控制器所在的服务器中,服务器的中央控制器将带有智能体标志的反应进行反应广播,将反应广播到其他智能体,智能体的通信装置接收服务器传输的反应,并进行展现。对于个体-个体模式,在智能体通信装置中设置无线传输模块,当某一智能体确定反应时,其进行反应展现,游开,同时其游开的反应进行广播,这一智能体周围某一距离阈值范围内的智能体接收到带有标志的反应,对反应进行验证,确定为群体智能鱼中的同伴,则接收反应,并作出相同反应,游开,从而在智能鱼游走过程中带动其他智能鱼游开,形成直观有趣的互动体验。
上述方法中,所述控制可以由服务器实现或由智能体实现。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仿生智能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仿生智能体系统,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系统,具有多个所述智能体设备51,还包括:
用户输入装置52,用于输入用户指令;所述用户输入装置,包括:键盘、麦克风、鼠标、摄像头至少一种;
服务器53,包括中央控制器531、数据库532;所述中央控制器531执行指令、以及反应的生成;
通信装置54,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和发送用户输入指令和反应控制指令。
基于实施例四和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群体性反应的一致性/配合性、及时性,通过群体智能体的一致行动或配合行动,进一步体现仿生生物特点,增强趣味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0)

1.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智能体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
S2、基于所述环境数据和/或用户指令确定外化呈现的反应;
S3、控制所述智能体展现所述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设置初始映射表,所述初始映射表包括环境数据-反应映射表、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环境数据-用户指令-反应映射表;所述初始映射表基于用户体验评价增加;S22、基于所述映射表,确定所要呈现的反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具有步骤S4:基于所述智能体反应,自主集群控制其他多个智能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设置智能体的仿生特点,设置仿生特点对应的反应;S42:基于所述反应,控制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应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2包括:基于所述反应,其余智能体进行相同反应或不同反应;其中所述不同反应,基于智能体数量、智能体之间距离、智能体知识库、智能体工作状态确定。
6.一种仿生智能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包括:
多类型传感器;
输出装置;
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传输传感器数据以及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数据、反应控制指令;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数据进行计算;并根据所述计算结果确定呈现反应;基于所述反应通过通信装置向输出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生智能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显示器、扬声器、动作响应机械装置至少一种。
8.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如权利要求6-7任一项所述智能体设备,还包括:
用户输入装置,用于输入用户指令;所述用户输入装置,包括:键盘、麦克风、鼠标、摄像头至少一种;
服务器,包括中央控制器、数据库;所述中央控制器执行指令、反应的生成;
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接收和发送用户输入指令和反应控制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命令,所述程序命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
CN202011434927.8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Pending CN112418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927.8A CN112418385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4927.8A CN112418385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8385A true CN112418385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7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4927.8A Pending CN112418385A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838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080A (zh) * 2012-10-15 2013-01-16 河海大学 仿生鱼体感交互式方法
CN104950884A (zh) * 2015-06-03 2015-09-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大范围水质监测的仿生鱼协同控制方法
WO2015192807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北京贝虎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环境调控引擎、智能环境调节系统和设备
WO2016011583A1 (zh) * 2014-07-21 2016-01-28 曾国辉 传统家电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8102980A1 (zh) * 2016-12-06 2018-06-14 吉蒂机器人私人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220973A1 (en) * 2015-07-28 2018-08-09 Eins Technology Pte Ltd Smart devices that capture images and sensed signals
WO2019046559A1 (en) * 2017-08-30 2019-03-07 Linkedwyz UTILIZING INCREASED REALITY TO CONTROL INTELLIGENT DEVICES
CN109491407A (zh) * 2019-01-24 2019-03-1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实现图像匹配的智能仿生鱼及其群体协同工作系统
US20200175981A1 (en) * 2018-11-30 2020-06-04 Beijing Xiao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835838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0080A (zh) * 2012-10-15 2013-01-16 河海大学 仿生鱼体感交互式方法
WO2015192807A1 (zh) * 2014-06-20 2015-12-23 北京贝虎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环境调控引擎、智能环境调节系统和设备
WO2016011583A1 (zh) * 2014-07-21 2016-01-28 曾国辉 传统家电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950884A (zh) * 2015-06-03 2015-09-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大范围水质监测的仿生鱼协同控制方法
US20180220973A1 (en) * 2015-07-28 2018-08-09 Eins Technology Pte Ltd Smart devices that capture images and sensed signals
WO2018102980A1 (zh) * 2016-12-06 2018-06-14 吉蒂机器人私人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46559A1 (en) * 2017-08-30 2019-03-07 Linkedwyz UTILIZING INCREASED REALITY TO CONTROL INTELLIGENT DEVICES
US20200175981A1 (en) * 2018-11-30 2020-06-04 Beijing Xiao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device for controlling intellig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91407A (zh) * 2019-01-24 2019-03-19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实现图像匹配的智能仿生鱼及其群体协同工作系统
CN111835838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多智能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建辉 等: "一种自动识别的仿生机器鱼系统设计", 南方农机, no. 01, pages 412 *
孟祥嵩 等: "基于多智能体原理的人工鱼交互仿真建模方法", 系统仿真学报, no. 13 *
文巨峰,罗翔,颜景平,周骥平,朱兴龙: "基于多智能体的智能机器人分布式控制系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
艾芊: "《现代电力系统辨识人工智能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412 *
董慧芳 等: "仿生机器鱼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no. 02 *
金旭东 等: "基于仿生机器鱼的人工生命模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no. 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16925B2 (ja) 育児ロボット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6873773B (zh) 机器人交互控制方法、服务器和机器人
JP7351745B2 (ja) 環境制御機能を有する社会ロボット
US109573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ech interaction with children
CN107053191B (zh) 一种机器人,服务器及人机互动方法
US11568265B2 (en) Continual selection of scenarios based on identified tags describing contextual environment of a user for execution by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del of the user by an autonomous personal companion
CN108297098A (zh) 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126355A (zh) 儿童陪伴机器人与儿童陪伴系统
CN107515944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交互方法、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19521449A (ja) 永続的コンパニオンデバイス構成及び配備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TW201915665A (zh) 機器人互動方法和設備
US11074491B2 (e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ompanion device
KR20190105403A (ko) 전자 장치, 전자 장치와 결합 가능한 외부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07977668A (zh) 一种机器人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18033066A1 (zh)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陪伴机器人
CN112204563A (zh) 用于基于用户通信的视觉场景构建的系统和方法
US11393352B2 (en) Reading and contingent response educational and entertai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7851897U (zh) 基于TensorFlow的人工智能的教学系统
CN112418385A (zh) 一种仿生智能体控制方法、设备、系统
Neumann et al. Preschool children's engagement with a social robot compared to a human instructor
CN114303151A (zh) 经由使用组合神经网络的场景建模进行自适应对话的系统和方法
CN111984161A (zh) 智能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200117712A (ko) 사용자와 교감이 가능한 인공지능 스마트 스피커
JP6972526B2 (ja) コンテンツ提供装置、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in et al. Design guidelines of social-assisted robots for the elderly: a mixed method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