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5684B -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5684B
CN112415684B CN202011276419.1A CN202011276419A CN112415684B CN 112415684 B CN112415684 B CN 112415684B CN 202011276419 A CN202011276419 A CN 202011276419A CN 112415684 B CN112415684 B CN 112415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po
jumper
optical fiber
pair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64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5684A (zh
Inventor
吴传福
肖礼
刘朝霞
陶红月
雷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ce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64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5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5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5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5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5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39Auxiliary devices
    • G02B6/444Systems or boxes with surplus lengths
    • G02B6/4452Distribution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壳体和面板,面板设置在壳体内,面板上设置有多个LC接口和多个MPO接口;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和MPO互联跳线组;其中,通过LC‑LC光纤跳线连接两个LC接口,通过MPO‑LC光纤跳线连接一个MPO接口和多个LC接口,通过MPO互联跳线组将一个MPO接口的插芯与其他指定MPO接口的插芯形成连接。在本发明中,通过该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能够保证任一维度(或者任何一列)的一对光纤接口通过光纤通道与其它维度(或者其它列)光纤接口相连,光纤接口布局构成高密度阵列。

Description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源光纤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对带宽资源的需求有巨大增加,并且业务具有更高的动态特性,要求光传送网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多维度的业务调度及控制功能。ROADM(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采用光层动态路由技术,以其灵活调度、高维度、交换容量大等特点实现光网络波长调度,能够将区域内各站点之间网络互联,实现了波长级业务的调度直达与最低时延传送。随着网络布线对高速传输和数据容量的需求,高密度的多芯MPO\MTP光纤连接器和跳线的应用更加普遍,在一个MPO\MTP光纤连接器中可提供多光纤连接,支持更高的带宽和更高的密度应用。MPO\MTP多芯光纤连接器,体积小密度大,大大节省线端口和线缆的占用空间,让布线变得更加简单,在光纤配线架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不同ROADM之间构成多网络互联,多方向的ROADM设备之间需要多维度高密度的光纤交叉连接设备。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目的在于支持多个方向业务单盘之间的交叉互联,任一维度的业务单盘与其他维度的业务单盘通过该交叉配线单元均存在一种互联,光纤跳线组按组合原理进行单元模块化设计,简化了测试设备输入输出光纤的连接,有利于无源光配线架产品的生产和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多个LC接口和多个MPO接口;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和MPO互联跳线组;
其中,通过所述LC-LC光纤跳线连接两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LC光纤跳线连接一个所述MPO接口和多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将一个所述MPO接口的插芯与其他指定所述MPO接口的插芯形成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1排所述LC接口和3排所述MPO接口,其中,所述LC接口为双联LC接口,所述MPO接口为12芯MPO接口;
其中,第1排包括20列所述LC接口,第2~4排每排包括20列MPO接口。
优选地,所述LC-LC光纤跳线是2根带LC光纤连接头的跳线,所述LC-LC光纤跳线的2根跳线交叉插到第1排第1、2列的LC光接口中;
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扇出12个LC连接头,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数目为3根;
第一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2排第1列的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3~8列的LC接口中;第二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3排第1列的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9~14列的LC接口中;第三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4排第1列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15~20列的LC接口中。
优选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具体包括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均包括7根MPO光纤跳线,所述MPO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为12芯光纤;
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2~8列,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8~14列,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14~20列。
优选地,每根MPO光纤跳线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连接方式相同;
其中,连接方式为: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与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规则进行连接,直到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交叉连接,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优选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还包括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2~7列,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9~14列;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2~7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15~20列;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8~13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15~20列。
优选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均包括MPO连接头及其尾纤;
每组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中,连接方式为:每组的两部分各有6个MPO连接头,其中,一部分的6个MPO尾纤与另外一部分6个MPO尾纤的交叉互相连接。
优选地,每组的连接方式具体为:
每部分的每根MPO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3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3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规则进行连接,直到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优选地,第二、三、四排每排每列为12芯MPO,每个MPO的12芯按顺序构成6对光接口,第二、三、四排的每列所有MPO共有18对光接口,第一排每列LC接口有1对光接口,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共有19×20对阵列的光接口。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多个LC接口和多个MPO接口;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和MPO互联跳线组;其中,通过所述LC-LC光纤跳线连接两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LC光纤跳线连接一个所述MPO接口和多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将一个所述MPO接口的插芯与其他指定所述MPO接口的插芯形成连接。
在本发明中,通过该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能够保证任一维度(或者任何一列)的一对光纤接口通过光纤通道与其它维度(或者其它列)光纤接口相连,光纤接口布局构成高密度阵列,支持多个方向业务单盘之间的交叉互联,任一维度的业务单盘与其他维度的业务单盘通过该交叉配线单元均存在一种互联。
进一步地,光纤跳线组按组合原理进行单元模块化设计,简化了测试设备输入输出光纤的连接,有利于无源光配线架产品的生产和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O两两互联跳线(第一、第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O交叉互联跳线(MPO互联跳线组A~C和MPO互联跳线组A’~C’)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测试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O两两互联跳线(第一、第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测试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PO交叉互联跳线(MPO互联跳线组A~C和MPO互联跳线组A’~C’)测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多个LC接口和多个MPO接口;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和MPO互联跳线组;
其中,通过所述LC-LC光纤跳线连接两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LC光纤跳线连接一个所述MPO接口和多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将一个所述MPO接口的插芯与其他指定所述MPO接口的插芯形成连接。
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1排所述LC接口和3排所述MPO接口,其中,所述LC接口为双联LC接口,所述MPO接口为12芯MPO接口;其中,第1排包括20列所述LC接口,第2~4排包括20列MPO接口。其中,第二、三、四排每排每列为12芯MPO,每个MPO的12芯按顺序构成6对光接口,第二、三、四排的每列所有MPO共有18对光接口,第一排每列LC接口有1对光接口,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共有19×20对阵列的光接口。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光纤通道接口方向多达20个维度的ROADM连接,为ROADM网络提供了一种多维连接方式,有利于全光网络的发展。
其中,所述LC-LC光纤跳线是2根带LC光纤连接头的跳线,所述LC-LC光纤跳线的2根跳线交叉插到第1排第1、2列的LC光接口中;
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扇出12个LC连接头,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数目为3根;其中,第一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2排第1列的MPO接口(图1中的MPO1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3~8列的LC接口中;第二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3排第1列的MPO接口(图1中的MPO2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9~14列的LC接口中;第三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4排第1列MPO接口(图1中的MPO3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15~20列的LC接口中。
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具体包括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均包括7根MPO光纤跳线,所述MPO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为12芯光纤;
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2~8列,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8~14列,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14~20列。
每根MPO光纤跳线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连接方式相同;
其中,连接方式为: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与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规则进行连接,直到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交叉连接,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还包括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2~7列,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9~14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2~7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15~20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8~13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15~20列。
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均包括MPO连接头及其尾纤;每组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中,连接方式为:每组的两部分各有6个MPO连接头,其中,一部分的6个MPO尾纤与另外一部分6个MPO尾纤的交叉互相连接。
其中,每组的连接方式具体为:
每部分的每根MPO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3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3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规则进行连接,直到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具体来说,结合图1和图2,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四排LC和MPO接口,其中,第一排第1、2列为LC光接口、第3~8列对应MPO1扇出的LC光接口、第9~14列对应MPO2扇出的LC光接口、第15~20列对应MPO3扇出的LC光接口,所有扇出的LC光接口为双联,共有20列光接口。
第二排第1列为MPO1接口、第2~8列对应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7列MPO接口、第9~14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6列MPO接口、第15~20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B’的6列MPO接口,共有20列光接口。第三排第1列MPO2接口、第2~7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6列MPO接口、第8~14列对应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7列MPO接口、第15~20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C’的6列MPO接口,共有20列光接口。第四排第1列MPO3接口、第2~7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B的6列MPO接口、第8~13列对应MPO互联跳线组C的6列MPO接口、第14~20列对应互联跳线组3的7列MPO接口,共有20列光接口。所述第二、三、四排每排每列为12芯MPO,每个MPO的12芯按顺序构成6对光接口,第二、三、四排的每列所有MPO共有18对光接口,第一排每列LC接口有1对光接口,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共有19×20对阵列的光纤接口。
所述LC-LC光纤跳线是2根带LC光纤连接头的跳线,连接头交叉插入到第1排第1、2列的4个LC光接口中。所述MPO-LC光纤跳线有三根,每根的一端是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扇出12个LC连接头,中间光纤连接,其中第一根的12芯MPO连接头插到第2排第1列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按顺序每两个一组交叉插到第1排第3~8列的LC接口中。第二根的12芯MPO连接头插到第3排第1列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按顺序每两个一组交叉插到第1排第9~14列的LC接口中。第三根的12芯MPO连接头插到第4排第1列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按顺序每两个一组交叉插到第1排第15~20列的LC接口中。
在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中,每组连接头和光纤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到第2排第2~8列的MPO接口中,第二MPO互联跳线组的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到第3排第8~14列的MPO接口中,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到第4排第14~20列的MPO接口中。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为两两互联跳线的方式,如图3所示,每组有A、B、C、D、E、F、G共7个12芯MPO,所出光纤两两互相连接,每个MPO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A的第1对光纤与B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2对光纤与C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3对光纤与D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4对光纤与E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5对光纤与F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6对光纤与G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然后B的第2对光纤与C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B的第3对光纤与D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B的第6对光纤与G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然后C的第3对光纤与D的第3对光纤交叉连接,C的第4对光纤与E的第3对光纤交叉连接,C的第5对光纤与F的第3对光纤交叉连接,C的第6对光纤与G的第3对光纤交叉连接,...,最后直到E的第6对光纤与G的第5对光纤交叉连接,F的第6对光纤与G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包括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MPO互联跳线组A和MPO互联跳线组A’为一组、MPO互联跳线组B和MPO互联跳线组B’为一组、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为一组,每组连接头和光纤连接方式相同,每组分为1、2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光纤交叉连接。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的6个MPO接头按顺序插到第3排第2~7列的MPO接口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的6个MPO接头按顺序插到第2排第9~14列的MPO接口中。所述互MPO互联跳线组B的6个MPO接头顺序插到第4排第2~7列的MPO接口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个MPO接头按顺序插到第2排第15~20列的MPO接口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个MPO接头按顺序插到第4排第8~13列的MPO接口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个MPO接头按顺序插到第3排第15~20列的MPO接口中。
其中,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的连接方式为交叉互联跳线,如图4所示,第一部分有A、B、C、D、E、F共6个12芯带尾纤的MPO,第二部分有H、I、J、K、L、M共6个12芯带尾纤的MPO,中间光纤交叉互相连接。每个MPO的12芯光纤顺序分成6对,其中A的第1对光纤与H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2对光纤与I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3对光纤与J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4对光纤与K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5对光纤与L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A的第6对光纤与M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然后B的第1对光纤与H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B的第2对光纤与I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B的第6对光纤与M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然后C的6对光纤按顺序分别与H、I、J、K、L、M的第3对光纤交叉连接,D的6对光纤按顺序分别与H、I、J、K、L、M的第4对光纤交叉连接,E的6对光纤按顺序分别与H、I、J、K、L、M的第5对光纤交叉连接,最后F的6对光纤按顺序分别与H、I、J、K、L、M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能够保证任一维度(或者任何一列)的一对光纤接口通过光纤通道与其它维度(或者其它列)光纤接口相连,光纤接口布局构成高密度阵列,光纤通道接口方向多达20个维度支持多个方向业务单盘之间的交叉互联,任一维度的业务单盘与其他维度的业务单盘通过该交叉配线单元均存在一种互联。
进一步地,光纤跳线组按组合原理进行单元模块化设计,简化了测试设备输入输出光纤的连接,有利于20维无源光配线架产品的生产和测试。
实施例2:
基于前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的测试方法,通过该测试方法对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MPO互联跳线组的光通道线序及其插损进行测试,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测试所需设备包括1台光源、2台1×N光开关(N>72)、1台光功率计、12根12芯MPO扇出LC跳线,每根扇出12条带有数字标签的LC光纤及连接头,40根LC-LC跳线。
测试所用设备的接口均为LC接口,先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源光功率,再将光源接入一台1×N光开关公共输入端,通过LC-LC光纤跳线将2台1×N光开关的两边N端口对应连接,将光功率计接入另一台1×N光开关公共输出端,通过软件控制2台1×N光开关一一对应切换到N路中相同的光路,测量第2台1×N光开关的公共端输出光功率,光源光功率与该光功率的差即为测试系统的插损,两台光开关同时遍历切换N路,可以得到系统N个光通道的插损。
结合具体实施例如图5,测试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中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线序和光通道插损,测试前确定试验用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的插损。先用2根试验用LC-LC光纤跳线将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上第1排第1列双路LC接口与第1台1×N光开关第1、2路接口相连,用3根实验用MPO-LC光纤跳线将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上第1排第1列3个MPO接口分别与第1台1×N光开关第3、4、...、38路接口相连,具体是将第1根MPO-LC跳线扇出的12根光纤按1~12标签顺序与第1台1×N光开关第3、...、14路接口相连,将第2根MPO-LC跳线扇出的12根光纤与第1台1×N光开关第15、...、26路接口相连,将第3根MPO-LC跳线扇出的12根光纤与第1台1×N光开关第27、...、38路接口相连,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作为输入。再用38根实验用LC-LC光纤跳线将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上第1排第2~20列双路LC接口与第2台1×N光开关第1、2、...、N路接口相连,从起始按顺序每2路交叉连接,即开始用LC光纤将第2列双路LC接口与第2台1×N光开关第1、2路交叉连接,后面每2路光纤按此方法交叉连接,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的作为输出。控制光开关分别从第1路按顺序切换到第38路,每次测试输出端口光功率,光源光功率与该光功率的差即为测试光路的总插损,该总插损减去前面已测光路系统的插损IL0、IL1、...、IL38,再减去对应每路试验用LC和MPO跳线插损,可以得到所述交叉配线装置中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插损测试值,判断该值是否在理论值范围内,同时可以判断所对应光路线序是否正确,如果所测插损符合理论值要求,说明该光路线序正确。
结合具体实施例如图6,测试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线序和光路插损,测试前确定实验用MPO-LC光纤跳线的插损。先测第一MPO互联跳线组,将7根实验用MPO-LC光纤跳线的MPO连接头分别插到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第2排第2~8列7个MPO接口中,将插到第2列的第1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1~12路,将插到第3列的第2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3~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13~22路,将插到第4列的第3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5~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23~30路,将插到第5列的第4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7~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31~36路,将插到第6列的第5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9~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37~40路,将插到第7列的第6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41~42路,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作为输入。
再将所述7根中第2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2路,第3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4路,第4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5、6路,第5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7、8路,第6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9、10路,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1、12路。
将第3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3、14路,第4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5、16路,第5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7、18路,第6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9、20路,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1、22路。
将第4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5、6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3、24路,第5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5、6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5、26路,第6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5、6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7、28路,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5、6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9、30路。
将第5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7、8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1、32路,第6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7、8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3、34路,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7、8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5、36路。
将第6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9、10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7、38路,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9、10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9、40路。
将第7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1、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41、42路,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的作为输出。
所述连接的输入输出光纤通路都有42路,软件控制第1台和第2台1×N光开关同时分别从第1路切换到第42路,每次切换测试输出端口光功率,光源光功率与该光功率的差即为测试光通道的插损,该插损减去前面已测光路的系统插损IL0、IL1、...、IL42,再减去对应每路MPO-LC跳线插损,可以得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1的插损测试值,判断该值是否理论值范围内,同时可以判断所对应光通道线序是否正确,如果所测插损符合理论值要求,说明该光通道线序正确。
测试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分别拔出上述第2排第2~8列7个MPO光纤接头平移插到第3排第8~14列的7个MPO接口中,输入输出光纤的连接方式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1的连接方式一样,区别是试验用MPO-LC跳线的MPO连接头所插光接口从第2排第2~8列换成第3排第8~14列,跳线线序和光通道插损的测试方法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1的测试方法一样。
测试第三MPO互联跳线组,分别拔出上述第3排第8~14列7个MPO光纤接头平移插到第4排第14~20列的7个MPO接口中,输入输出光纤的连接方式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1的连接方式一样,区别是试验用MPO-LC跳线的MPO连接头所插光接口从第3排第8~14列换成第4排第14~20列,跳线线序和光通道插损测试方法也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1的测试方法一样。
结合具体实施例如图7,测试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线序和光通道插损,每组跳线有两部分MPO光纤接头,每部分有6个MPO光纤连接头,即在MPO互联跳线组A和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和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中,各组所对应的两部分各6个MPO光纤连接头,对应一组光接口为MPO11~MPO16,另一组光接口为MPO21~MPO26,测试前确定试验用MPO-LC光纤跳线的插损。先测MPO互联跳线组A和MPO互联跳线组A’形成的跳线组,将6根实验用MPO-LC光纤跳线的MPO连接头插到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上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第3排第2~7列的6个MPO11~MPO16接口中,将另外6根试验用MPO-LC光纤跳线的MPO连接头插到所述光纤交叉配线装置上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第2排第9~14列6个MPO21~MPO26接口中。
将插到第3排第2列的第1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1~12路,第3列的第2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13~24路,第4列的第3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25~36路,第5列的第4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37~48路,第6列的第5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49~60路,第7列的第6根MPO-LC跳线的LC扇出光纤,按标签顺序1~12接到第1台1×N光开关第61~72路,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作为输入。
再将插到第2排第9~14列的第1~6根MPO-LC跳线LC扇出按如下方式连接: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2路,第3、4路,第5、6路,第7、8路,第9、10路,第11、12路。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3、4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13、14路,第15、16路,第17、18路,第19、20路,第21、22路,第23、24路。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5、6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25、26路,第27、28路,第29、30路,第31、32路,第33、34路,第35、36路。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7、8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37、38路,第39、40路,第41、42路,第43、44路,第45、46路,第47、48路。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9、10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49、50路,第51、52路,第53、54路,第55、56路,第57、58路,第59、60路。
按顺序将每根MPO-LC跳线LC扇出的11、12交叉接到第2台1×N光开关第61、62路,第63、64路,第65、66路,第67、68路,第69、70路,第71、72路。所连接的所有光纤通路作为输出。
所述连接的输入输出光纤通路都有72路,软件控制第1台和第2台1×N光开关同时分别从第1路切换到第N路,每次切换测试输出端口光功率,光源光功率与该光功率的差即为测试光通道的插损,该插损减去前面已测光路的系统插损IL0、IL1、...、IL72,再减去对应每路MPO-LC跳线插损,可以得到所述MPO互联跳线组4的测试插损值,判断该值是否理论值范围内,同时可以判断所对应光路线序是否正确,如果所测插损符合理论值要求,说明该光路线序正确。
测试MPO互联跳线组B和MPO互联跳线组B’所形成的跳线组,分别拔出所述交叉配线装置上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第3排第2~7列的6个MPO接头,一一对应平移插到第4排第2~7列的6个MPO接口中,分别拔出对应MPO互联跳线组A’的第2排第9~14列的6个MPO接头,一一对应平移插到第1排第15~20列的6个MPO接口中,输入输出光纤与两台1XN光开关的连接方式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4的连接方式一样。跳线线序和光路插损测试方法也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4的测试方法一样。
测试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所形成的跳线组,分别拔出所述交叉配线装置上对应MPO互联跳线组B的第4排第2~7列的6个MPO接头,一一对应平移插到第4排第8~13列的6个MPO接口中,分别拔出对应MPO互联跳线组B’的第2排第15~20列的6个MPO接头,一一对应平移插到第3排第15~20列的6个MPO接口中,输入输出光纤与两台1XN光开关的连接方式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4的连接方式一样。跳线线序和光路插损测试方法也跟所述测试MPO互联跳线组4的测试方法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能够固化多维度光纤交叉连接的测试平台,不同待测光纤跳线组只需要平移测试光纤跳线接口就可以用相同方法进行测试,并且利用光开关自动化测试,使得多维度交叉连接的配线装置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多个LC接口和多个MPO接口;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LC-LC光纤跳线、MPO-LC光纤跳线和MPO互联跳线组;
其中,通过所述LC-LC光纤跳线连接两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LC光纤跳线连接一个所述MPO接口和多个所述LC接口,通过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将一个所述MPO接口的插芯与其他指定所述MPO接口的插芯形成连接;
所述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包括1排所述LC接口和3排所述MPO接口,其中,所述LC接口为双联LC接口,所述MPO接口为12芯MPO接口;其中,第1排包括20列所述LC接口,第2~4排每排包括20列MPO接口;
所述LC-LC光纤跳线是2根带LC光纤连接头的跳线,所述LC-LC光纤跳线的2根跳线交叉插到第1排第1、2列的LC光接口中;
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扇出12个LC连接头,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数目为3根;
第一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2排第1列的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3~8列的LC接口中;第二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3排第1列的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9~14列的LC接口中;第三根所述MPO-LC光纤跳线的一端插到第4排第1列MPO接口中,扇出12根LC连接头插到第1排第15~20列的LC接口中;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具体包括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第三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均包括7根MPO光纤跳线,所述MPO光纤跳线的一端为12芯MPO连接头,另一端为12芯光纤;
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2~8列,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8~14列,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7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14~20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MPO光纤跳线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所述第一MPO互联跳线组、所述第二MPO互联跳线组和所述第三MPO互联跳线组的连接方式相同;
其中,连接方式为: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与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1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与第3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3对光纤与第4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4对光纤与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与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2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直到第5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5对光纤交叉连接,第6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与第7根MPO光纤跳线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PO互联跳线组还包括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和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为一组,其中,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一部分,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作为本组的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2~7列,MPO互联跳线组A’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9~14列;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2~7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B’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二排第15~20列;
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四排第8~13列,所述MPO互联跳线组C’的6根MPO连接头,按顺序插入第三排第15~20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A’、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B’、MPO互联跳线组C和MPO互联跳线组C’均包括MPO连接头及其尾纤;
每组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中,连接方式为:每组的两部分各有6个MPO连接头,其中,一部分的6个MPO尾纤与另外一部分6个MPO尾纤的交叉互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的连接方式具体为:
每部分的每根MPO的12芯光纤按顺序分成6对,其中,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3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3根MPO的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第1对光纤交叉连接;
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2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2对光纤交叉连接;
按照前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直到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1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1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第一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与第二部分第6根MPO的第6对光纤交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三、四排每排每列为12芯MPO,每个MPO的12芯按顺序构成6对光接口,第二、三、四排的每列所有MPO共有18对光接口,第一排每列LC接口有1对光接口,所述壳体的面板上共有19×20对阵列的光接口。
CN202011276419.1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Active CN112415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419.1A CN112415684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419.1A CN112415684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5684A CN112415684A (zh) 2021-02-26
CN112415684B true CN112415684B (zh) 2022-09-20

Family

ID=7483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6419.1A Active CN112415684B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56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7772A1 (ja) * 2021-10-21 2023-04-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接続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5221B2 (en) * 2010-03-16 2017-01-03 Ofs Fitel, Llc UltraHigh-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components
CN202854382U (zh) * 2012-10-15 2013-04-03 上海光卓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中心光纤高密度布线系统的mpo转接盒
US20150309279A1 (en) * 2013-05-23 2015-10-2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Assemblies with fiber optic adapter panels having air flow provisions
CN113359241A (zh) * 2016-09-02 2021-09-07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模块和互连线缆的光纤连接系统
CN207051538U (zh) * 2017-08-02 2018-02-2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roadm系统的mpo光纤重组板
CN107800483B (zh) * 2017-11-01 2020-01-0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多芯多波短距互连网络
CN208060773U (zh) * 2018-03-26 2018-11-06 深圳市鸿创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12芯万兆mpo转lc分支跳线
CN110838873B (zh) * 2018-08-17 2022-05-17 深圳市中兴新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tp预端接光缆的测试方法
CN109541759A (zh) * 2019-01-15 2019-03-29 南京普天天纪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易插拔的光纤模块插盒
CN210465794U (zh) * 2019-09-09 2020-05-05 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o光源四网融合光电交接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5684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1659B2 (en) Fiber-management solution for an optical-network node
CN104487880B (zh) 高密度端口分接光纤模块和用于监测光网络的相关系统与方法
KR101159049B1 (ko) 광 파이버 전력 분할기 모듈 장치
EP1370894B1 (en) Optical cross connect
US6222976B1 (en) Optical harness and cross-connect method
US20180275356A1 (en) Optical shuffle cable, cabl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7450795B2 (en) Signal interconnect incorporating multiple modular units
EP1013110B1 (e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for optical networks
US9097874B2 (en) Polarity configurations for parallel optics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800483B (zh) 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多芯多波短距互连网络
US11190860B2 (en) Switch with a shuffle
CN112415684B (zh) 一种无源光纤交叉配线装置
US20210311261A1 (en) Linear NxN Robotic Fiber Optic Switch
US7587115B1 (en) Integrated functionality in optical backplane
WO2021190347A1 (zh) 光交叉连接单元、连接器适配单元以及光纤连接设备
WO2021219085A1 (zh) 一种光互连系统
CN112804002B (zh) 基于mpo光纤跳线的短距互连网络
US10534148B2 (en) Optical interconnect device
EP4163685A1 (en) Optical waveguid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ptical waveguide module, optical switching device, and system
EP0596655B1 (en)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of photonic circuits
CA2956922A1 (en) Polarity configurations for parallel optics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1221964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替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