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730A -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730A
CN112398730A CN202011173373.0A CN202011173373A CN112398730A CN 112398730 A CN112398730 A CN 112398730A CN 202011173373 A CN202011173373 A CN 202011173373A CN 112398730 A CN112398730 A CN 112398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forwarding
message
next hop
targe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3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钟凯
吴志远
谢虎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no 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o Telecom Technology Co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173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8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8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在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栈顶入标签对应的出标签,根据出标签获取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对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下一跳转发表中;将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报文的转发。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段路由(SR)技术是一种基于标签对报文进行路由的技术,每段标签代表了一段转发路径。如果在报文的起始节点形成一个标签栈,那么标签栈中的所有标签代表了从起始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转发路径。
在现有技术中,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中应用SR技术,通常是基于运营商网络,并基于内部网关协议(IGP)进行路由。在进行报文转发时,通过最短路径算法(SPF)的路径计算将流量转发到距离本设备路径最短的设备,当路径中的某处发生故障时,需要由控制器重新计算路径,同时也没有任何协议或者规定明确指出当转发节点或者节点对应的链路发生故障时该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保证流量可被迅速引导至备用节点,无法实现快速地重新路由和流量切换,容易导致流量中断和丢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包括:
入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出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包括一个出标签和与所述出标签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
负载均衡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报文转发模块,用于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报文转发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冗余备份,根据各关键节点、备份节点及其对应关系建立入标签映射表和下一跳转发表,使报文流量可以在多个关键节点间均衡分配,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过程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流量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实现报文安全、快速的转发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例如,计算机通信模块。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其中,报文是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包含了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信息,且基于所采用的路由协议需要遵守规定好的格式。报文携带有标签栈,标签栈是标签排序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标签标识一条具体的链路,整个标签栈从栈顶到栈底依次标识了整条路径的所有链路。栈顶入标签可以标识报文需要被转发到的目标节点所组成的目标节点组。目标节点组由至少两个目标节点组成,报文被转发至目标节点组中的任一个工作状态正常的目标节点即为完成转发,在任意目标节点故障时,其他任一节点可照常作为目标节点以完成报文转发。
入标签映射表预先建立并存储在设备转发层,每个入标签映射表对应于一个入标签,包括该入标签与至少两个出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入标签和出标签是根据各节点预先向外通告的标签端标识得到的,每个节点通告各自的出标签端标识,同时,组成同一节点组的节点通告节点组的入标签端标识。根据出标签端标识和入标签端标识分别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各节点的出标签和各节点所组成的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节点和节点组的关系可以得到出标签和入标签的映射关系,每个入标签与其对应的节点组中包括的至少两个节点各自对应的出标签具有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存储在一个与该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中。
根据所获取的栈顶入标签,可以匹配到与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相同的预先计算出的入标签,该入标签对应于报文需要被转发到的目标节点组成的目标节点组,从而获取该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
可选的,所述报文为边界网关协议(BGP)报文。
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中,BGP经常作为唯一的路由协议。与IGP相比,BGP具有更简单的状态机和数据库,其交换的是路由而不是链路状态,不需要基于SPF进行路径计算;BGP还支持一定程度上的逐跳流量工程,相比于整个IGP域的链路状态泛洪而言,BGP事件传播的范围更小,也更稳定。
步骤102、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根据入标签映射表中的映射关系,可以获取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对应的出标签,每个出标签对应于一个报文需要被转发到的目标节点。
可选的,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包括一个出标签和与所述出标签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
下一跳转发表预先建立并存储在设备转发层。在获取各节点通告出标签端标识后,对每个节点对应的出标签端标识进行计算得到该节点对应的出标签,并将该节点对应的出标签和该节点的出接口存储为一个下一跳转发表。
根据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在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的出标签所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的数量与目标节点数量相同,在每个下一跳转发表中可以获得其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和出接口状态,通过状态正常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可以将报文转发至该目标节点,完成转发;出接口状态异常的节点则不能继续作为目标节点完成报文转发。
步骤103、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其中,可以根据哈希算法对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可以将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下一跳转发表中。
步骤104、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其中,当报文的一部分流量被分配至一个下一跳转发表中时,该部分流量即可被转发至该下一跳转发表所对应的目标节点中。
可选的,所述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包括: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接口,通过各所述出接口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
将报文的流量转发至目标节点,可以是将报文流量分配到该目标节点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之后,在下一跳转发表中获取该目标节点的出接口,通过出接口将报文转发至该目标节点。
可选的,所述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还包括: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通过交换和弹出动作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替换为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
当一部分报文流量被分配到一个下一跳转发表中后,该下一跳转发表还可以通过交换(SWAP)和弹出(POP)动作,将其中的报文的标签栈中的栈顶标签替换为该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以标记报文转发路径并根据该出标签进行下一链路的转发。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了对报文的标签栈进行更新的方法,以实现报文在任意链路中进行转发时均可根据标签的对应关系实现快速路由。
目标节点可以是数据中心网络的Spine层节点,由Leaf层节点将报文转发至该目标节点,也可以是Leaf层节点,由Spine层节点将报文转发至该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通过对报文转发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冗余备份,根据各关键节点、备份节点及其对应关系建立入标签映射表和下一跳转发表,使报文流量可以在多个关键节点间均衡分配,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在所述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之前,包括:接收目标节点组发送的入标签端标识和至少两个出标签端标识,其中,所述目标节点组中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各所述目标节点对应于一个出标签端标识;根据所述入标签端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所述出标签端标识获取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建立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与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存储为与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
其中,互相形成冗余备份的至少两个目标节点组成一个目标节点组,组成同一目标节点组的目标节点通告该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端标识,每个目标节点通告各自的出标签端标识。
根据出标签端标识和入标签端标识分别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和各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入标签与其对应的目标节点组中的目标节点各自对应的出标签具有映射关系,将该映射关系下发至设备转发层,存储为与该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中。
上述实施方式基于目标节点的冗余备份规则,通过目标节点向外通告各自对应的入标签和出标签,根据标签间的映射关系建立了入标签映射表,根据该入标签映射表可以实现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和切换。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入标签端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所述出标签端标识获取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之后,包括:将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和出接口对应地存储为分别与各所述出标签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
其中,在根据各目标节点通告的各自的出标签端标识计算出其对应的出标签后,将各目标节点对应的出标签和其出接口下发至设备转发层,对应地存储为与各目标节点以及其对应的出标签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每个目标节点,即每个出标签对应于一个下一跳转发表。通过各下一跳转发表可以检测到该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对应于目标节点的出接口的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基于目标节点的冗余备份规则,通过目标节点向外通告各自对应的入标签和出标签,根据标签、目标节点、目标节点出接口以及三者间的对应关系针对每个目标节点建立了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根据该下一跳转发表可以实现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和切换。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各个可选方案结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之前,可以还包括: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如果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则将所述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切换至出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以将所述报文的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如图2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步骤202、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步骤203、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步骤204、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
步骤205、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
其中,在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流量转发至各目标节点的过程中,对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接口进行监控,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
步骤206、如果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则将所述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切换至出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以将所述报文的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其中,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异常,说明该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接口对应的目标节点故障,则不能作为目标节点完成报文转发,则将该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流量切换至其他出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以使该部分报文流量得以被转发至没有故障的目标节点。
上述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对应步骤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通过对报文转发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冗余备份,根据各关键节点、备份节点及其对应关系建立入标签映射表和下一跳转发表,使报文流量可以在多个关键节点间均衡分配,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并且提供了一种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进行报文转发时对各层节点适用的保护机制,使报文流量可以在节点间快速切换,应对于节点故障的情况可以实现快速重新路由,其倒换时间短、丢包率低,可以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B所示,该数据中心网络的结构包括Spine层、Leaf层和接入层。其中,Spine层包括节点A、B和C,Leaf层包括节点D和E。报文的转发路径包括从节点D转发至节点A或B,再由节点A或B转发至节点E。在该路径中,将报文从节点D转发至节点A或B时,节点A和B互相形成了冗余备份。
节点A和B作为目标节点,组成了目标节点组,并向外通告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端标识Anycast SID-17001,同时节点A和B分别向外通告各自的出标签端标识Node SID-16004和Node SID-16005。节点D接收到上述端标识后,根据入标签端标识Anycast SID-17001计算出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17001,根据出标签端标识Node SID-16004和Node SID-16005分别计算出节点A的出标签16004和节点B的出标签16005。将入标签17001和出标签16004、16005的映射关系存储为入标签17001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ILM-17001,将出标签16004和节点A的出接口a存储为出标签16004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NHLFE-16004,将出标签16005和节点B的出接口b存储为出标签16005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NHLFE-16005。
当标签栈为[17001,16003]的报文到达节点D时,获取栈顶入标签17001,并据此获取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ILM-17001,根据其中的映射关系获取到两个出标签16004和16005。根据出标签16004获取下一跳转发表NHLFE-16004,根据出标签16005获取下一跳转发表NHLFE-16005,并基于哈希算法对NHLFE-16004和NHLFE-16005进行负载均衡,使报文流量均衡地分配在NHLFE-16004和NHLFE-16005中,并通过NHLFE-16004中的出接口a将分配到其中的报文流量转发至节点A,通过NHLFE-16005中的出接口b将分配到其中的报文流量转发至节点B,如图2C所示,其中,空心箭头代表报文流量的路径。
在上述流量转发的过程中,当检测到NHLFE-16004中的A节点的出接口a状态异常时,可以确定节点A故障。在未检测到NHLFE-16005中的B节点的出接口b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则将NHLFE-16004中的报文流量迅速切换至NHLFE-16005中,如图2D所示,其中,由ILM-17001指向NHLFE-16005、由NHLFE-16005指向节点B的双空心实线箭头表示原本被均衡分配到NHLFE-16004和NHLFE-16005中的两部分报文流量切换后的路径,由ILM-17001指向NHLFE-16004、由NHLFE-16004指向节点A的空心虚线箭头断路,则表示将报文流量转发至节点A的路径取消。NHLFE-16005得到该部分报文流量后即得到报文的全部流量,通过NHLFE-16005中的出接口b可以将报文转发至节点B。
对于节点E同样可以设置与其互相形成冗余备份的节点F和G。报文由节点B转发至节点E、F或G可以由节点B通过与节点D的上述操作同样的方法实现。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入标签匹配模块301、出标签匹配模块302、状态检测模块303和报文转发模块304。
其中,入标签匹配模块301,用于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出标签匹配模块302,用于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负载均衡模块303,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报文转发模块304,用于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通过对报文转发路径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冗余备份,根据各关键节点、备份节点及其对应关系建立入标签映射表和下一跳转发表,使报文流量可以在多个关键节点间均衡分配,实现报文转发路径的快速确定,以及对多节点的充分利用带来的高转发效率和低丢包率,有效增强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出接口状态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流量切换模块,用于如果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则将所述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切换至出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以将所述报文的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包括一个出标签和与所述出标签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所述报文转发模块304,包括:出接口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接口,通过各所述出接口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包括一个出标签和与所述出标签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所述报文转发模块304,还包括:出标签替换子模块,用于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通过交换和弹出动作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替换为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用于所述入标签匹配模块301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标签端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节点组发送的入标签端标识和至少两个出标签端标识,其中,所述目标节点组中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各所述目标节点对应于一个出标签端标识;标签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标签端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所述出标签端标识获取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入标签映射表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与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存储为与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用于所述标签获取模块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下一跳转发表建立模块,用于将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和出接口对应地存储为分别与各所述出标签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报文为边界网关协议报文。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具备执行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6,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28和处理器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计算机设备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之前,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的出接口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
如果存在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则将所述出接口状态异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切换至出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中,以将所述报文的流量转发至与所述接口状态正常的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包括一个出标签和与所述出标签对应的目标节点的出接口;
所述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包括:
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接口,通过各所述出接口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通过交换和弹出动作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替换为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出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之前,包括:
接收目标节点组发送的入标签端标识和至少两个出标签端标识,其中,所述目标节点组中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节点,各所述目标节点对应于一个出标签端标识;
根据所述入标签端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所述出标签端标识获取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
建立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与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映射关系存储为与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对应的入标签映射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入标签端标识获取所述目标节点组的入标签,根据各所述出标签端标识获取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之后,包括:
将各所述目标节点的出标签和出接口对应地存储为分别与各所述出标签对应的下一跳转发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为边界网关协议报文。
8.一种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报文到达时,获取所述报文携带的栈顶入标签,根据所述栈顶入标签获取预设的入标签映射表;
出标签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入标签映射表中获取与所述栈顶入标签对应的至少两个出标签,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出标签获取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
负载均衡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预设的下一跳转发表进行负载均衡,以使所述报文的流量均衡地分配到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
报文转发模块,用于将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中的报文的流量转发至各所述下一跳转发表对应的目标节点,直至完成对所述报文的全部流量的转发,完成所述报文的转发。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
CN202011173373.0A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98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373.0A CN112398730A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373.0A CN112398730A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730A true CN112398730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59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3373.0A Pending CN112398730A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873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727A (zh) * 2004-07-21 2006-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聚合方法
CN1738288A (zh) * 2004-08-17 2006-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重新路由的方法
CN101237409A (zh) * 2008-02-27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ls vpn中实现快速重路由的方法及设备
CN10149995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径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和数据转发装置
CN10155271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备份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节点和系统
CN102437931A (zh) * 2011-12-29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03067278A (zh) * 2013-01-30 2013-04-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535761A (zh) * 2019-09-30 2019-12-03 北京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0535763A (zh) * 2019-07-10 2019-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9093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727A (zh) * 2004-07-21 2006-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聚合方法
CN1738288A (zh) * 2004-08-17 2006-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中重新路由的方法
CN10149995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径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和数据转发装置
CN101237409A (zh) * 2008-02-27 2008-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pls vpn中实现快速重路由的方法及设备
CN101552715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备份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节点和系统
CN102437931A (zh) * 2011-12-29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03067278A (zh) * 2013-01-30 2013-04-2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49093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跨域转发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35763A (zh) * 2019-07-10 2019-12-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备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5761A (zh) * 2019-09-30 2019-12-03 北京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85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load placement in data centers
US9007895B2 (en)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packets in a fat tree network
US8867363B2 (en) Resilient forwarding of packets with a per-customer edge (per-CE) label
WO2009090723A1 (ja) パケット伝送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回路
US20140269418A1 (en)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 extension (vlag+) enabled in a trill-based fabric network
CN102291455B (zh) 分布式集群处理系统及其报文处理方法
CN105610710A (zh) 交换结构系统上部署的标准协议验证机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250A (zh) 静态trill路由方法和系统
CN104348740A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005469A (zh) 一种路由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283780A (zh) 建立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37871A (zh) 链路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381384A1 (en) Edg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US9197545B2 (en) Highly scalable modular system with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 latency
EP3192221B1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scalable computer network partitioning
JP5608732B2 (ja) 転送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耐障害性のあるマルチキャストおよびユニキャスト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079041A (zh) 一种业务流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8730A (zh)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300707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network switch
JP2003244202A (ja) パス切替システムと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US8885462B2 (en) Fast repair of a bundled link interface using packet replication
CN113328933B (zh) 数据流量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7547412A (zh) 一种stp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2217718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054535A1 (zh) 流量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