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577B -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577B
CN112398577B CN201910936664.1A CN201910936664A CN112398577B CN 112398577 B CN112398577 B CN 112398577B CN 201910936664 A CN201910936664 A CN 201910936664A CN 112398577 B CN112398577 B CN 112398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data
terminal device
time domain
carrying
domai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66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8577A (zh
Inventor
刘显达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0/1086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0319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8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8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根据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或者,根据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确定第一DCI和第二DCI调度的PDSCH的解码处理操作,为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当同一载波上承载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当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进 行解码处理时,如果时域资源#1上承载的下行数据#1所占据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 RB)的数量大于一定阈值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就有可能对时域资源#2 上承载的下行数据#2的解码产生影响,其中,时域资源#2晚于时域资源#1,例如,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的处理时延会导致增大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2的解码处理的时延。
目前,一种解决方案是:当存在上述情况时,终端设备通常会放弃对下行数据#1进行解码处理,这显然不利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尤其是在多个协作传输节点共同服务相同的终端设备且该多个传输节点之间的信息交互采用有时延交互的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杂度的前提 下,提高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模 块,比如,芯片)在目标载波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大于预设值;当目标条件满足时,跳过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对所述第一下行数 据执行解码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条件为:承载第一(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相 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相同,所述第一 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换句话说,上述目标条件满足时,终端设备跳过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可以进 一步解释为:当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 相同时,或者,当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相同时, 终端设备会跳过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不对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 理。
上述目标条件不满足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理,可以进一步解释为: 当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不同时, 或者,当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不相同时,终端 设备会对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对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执行 解码处理。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上接收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通过使终 端设备根据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 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或者,根据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 组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确定是否跳过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相比于直接跳过对第一 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该方案能够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网 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
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目标载波可以包括一个载波,即,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 下行数据承载在一个载波上,或者,目标载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即第一下行数据与 第二下行数据可以分别承载在不同的载波上。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下行数据 #1与下行数据#2在内的两个下行数据或多个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可以分别占用连续的时间单 元,比如占用连续的符号,或者,可以分别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例如,当第一下行数 据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时,一种可能的发送方式是第一下行数据占用了多个时隙(slot), 但在每个slot中仅占用部分符号,则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指的是承载 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 资源之间可以完全不重叠,或者,可以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例如,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可以 解释为: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 前;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可以解释为: 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 起始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 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 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
对于第一下行数据和第二下行数据部分重叠的场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 法,包括: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模块,比如,芯片)在目标载波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当 目标条件满足时,跳过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对所 述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条件为: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 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相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 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相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 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地,上述目标条件可以替换为第一DCI指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的和第二DCI指示的DMRS属于相同的码分复用(code divisionmultiplexing,CDM)组。
可选地,上述目标条件可以替换为第一DCI指示的PUCCH资源和第二DCI指示的PUCCH资源属于相同的PUCCH资源组。
可选地,上述目标条件可以替换为第一DCI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和第二DCI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 号组属于相同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
还应理解,上述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预设值只是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 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是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RE数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频域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 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RB数或者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频域 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时,向网络设 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非确认NACK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跳过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时,通过向网络设备 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非确认NACK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不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码 处理而直接将第一下行数据解码失败的信息告知网络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向网络 设备发送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确定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也就是说, 终端设备需要基于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的成功与否,反馈第一下行数据的有效 HARQ-ACK信息,其中,有效HARQ-ACK信息包括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 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执行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时,通过向网络设备发 送第一下行数据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从而将终端设备对第一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或者解码失败这一情况告知网络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为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 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 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 最小时间间隔。
可选地,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是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不需要向网络设备上 报第一时间间隔,网络设备会默认终端设备支持采用第一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从 而将第一时间间隔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调度第一下行数据;对于第二时间间隔,则需要终 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其支持采用第二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之后,网络设备会将 第二时间间隔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调度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地,对于支持第一时间间隔作为最小时间间隔的终端设备,若网络设备调度的下 行数据到反馈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时间间隔,终端设备反馈该数据的有效HARQ-ACK 信息;对于支持第二时间间隔作为最小时间间隔的终端设备,若网络设备调度的下行数据 到反馈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二时间间隔,终端设备反馈该数据的有效HARQ-ACK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 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或者多个下行 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 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网络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发送两个下行数据或者多个下行 数据。
可选地,两个同时发送的下行数据分别由第一DCI和第二DCI调度。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且不支持采用第二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时,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载波内向终端设备同时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且网络设备调度 每个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第一时间间隔。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且支持采用第二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时,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载波内向终端设备同时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且网络设备调度 每个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第二时间间隔。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 处理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所述第一处理能力。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 波数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目标载波。其中,第 一载波数量大于或等于2。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载波数量,配置目标载波。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 载波数量等于第一载波数量,代表网络设备没有将任何一个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并且代 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不支持第一处理能力。
再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时,代表网络设 备配置的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的载波均为目标载波,且代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 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支持第一处理能力。
可选地,网络设备配置的每个载波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每个载波是 否支持终端设备采用第一处理能力接收数据。其中,指示信息可以是CORESET组指示信 息。例如,载波1上仅配置有一个CORESET组,则表明载波1不支持采用第一处理能力 接收数据,再例如,载波2上配置有两个CORESET组,则表明载波2支持采用第一处理 能力接收数据。
可选地,采用第一处理能力的载波为目标载波。
再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大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且小于第一载波数量 时,代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中只可能有一部分是目标载波,另一部分则不是目标载波, 此时,网络设备配置的每个载波中需要携带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目标载波数量不大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
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 波数量用于表征支持所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模 块,比如,芯片)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其中,承载第一DCI 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第一DCI 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不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 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网络设备在同一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 为了获取有效HARQ-ACK反馈信息,则第一下行数据和第二下行数据可以由不同的CORESET或者CORESET组中的DCI调度,该方案能够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 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
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目标载波可以包括一个载波,即,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 下行数据承载在一个载波上,或者,目标载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即第一下行数据与 第二下行数据可以分别承载在不同的载波上。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下行数据 #1与下行数据#2在内的两个下行数据或多个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可以分别占用连续的时间单 元,比如占用连续的符号,或者,可以分别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例如,当第一下行数 据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时,一种可能的发送方式是第一下行数据占用了多个时隙(slot), 但在每个slot中仅占用部分符号,则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指的是承载 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 资源之间可以完全不重叠,或者,可以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例如,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可以 解释为: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 前;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与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可以解释为: 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 起始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或者,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 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 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
对于第一下行数据和第二下行数据部分重叠的场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 法,包括: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模块,比如,芯片)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其中,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不同, 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不同,所述第一DCI 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还应理解,上述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预设值只是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 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是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RE数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频域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 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RB数或者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频域 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 信息,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 理能力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根据所述处理能 力信息,配置所述目标载波。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 波数量表征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目标载波。其中,第一载 波数量大于或等于2。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载波数量,确定是否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载波以及配 置的目标载波数量。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等于第一载波数量,代表网络设备 没有将任何一个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并且代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上上终端设备均不 支持第一处理能力。
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时,代表网络设备 配置的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的载波均为目标载波,且代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小 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支持第一处理能力。
例如,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大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且小于第一载波数量时, 代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中有一部分是目标载波,另一部分则不是目标载波,此时,网络 设备可以将小于或等于第一载波数量的一半的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代表在目标载波上终 端设备支持第一处理能力,在另一部分非目标载波上终端设备不支持第一处理能力。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 波数量用于表征能够配置的所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确认ACK 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也就是说,终端设备需要基于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的成功与否,反馈第一下行数据的有效HARQ-ACK信息,其中,有效HARQ-ACK信息包 括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执行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时,通过向网络设备发 送第一下行数据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从而将终端设备对第一下行数据解码成功或者解码失败这一情况告知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当终端设备支持采用第二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时,且当来自网络设 备的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网络设备调度该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为 第一时间间隔,同时终端设备将第一时间间隔作为处理该下行数据的最小时间间隔。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值小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所述预设值。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目标载波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 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 之前,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当目标条件满足时,跳过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理;其中,所述目标条件为: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 第二DCI的CORESET相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 CORESET组相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 述第二下行数据。
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终端设备支持 采用第二时间间隔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当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第一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当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 馈相应NACK信息;当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 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 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 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 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当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小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第一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为第二时间间隔,网络设备调度第二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为第一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当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或,当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 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 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当承载第二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 时间间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 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 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当第一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下行数据占用的RB数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第一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为第一时间间隔,网络设备调度第二下行数据的最小调度时延为第二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当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第一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 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当承载第二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 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或,当承载第二下行 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 的时间间隔不小于该第一时间间隔,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模 块,比如,芯片)上报第一能力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第一载波数量。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模 块,比如,芯片)接收第一能力指示信息,所述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载波数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载波数量,确定第二载波的数量,其中,所述第二载波的数量 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载波数量,且所述第二载波的数量为A+Bⅹr;所述第二载波上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结束符号到承载所述PDSCH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起始符号 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阈值,所述A为仅配置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 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组信息的载波数量,所述B为配置多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的载波数 量,r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采用上述确定第二载波数量的方式,可以在保持终端设 备处理复杂度不增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载波数量以及在某些载波上使能多站协作传输机 制,保证数据接收质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载波的数量还可以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081
其中,K为配置的载波数量,j为各个配置的载波的载波编号,比如j取{0,1…K-1},rj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且取值与第j个载波内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的数量有关。比如,第j=1个载波内配置了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则r1=1,第j=2个载波内配置了两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则r2=2。
可选的,r或者rj是终端设备上报的,或者,是高层信令配置的。具体的,r或者rj是高层信令配置的指的是,高层信令直接配置每个载波对应的r的取值,或者,高层信令配 置每个载波中的控制资源集合组的数量,并预定义控制资源集合组的数量和r的对应关系,则根据每个载波上控制资源集合组的数量可以确定相应载波上r的取值。
可选的,K通过RRC信令配置,或者,通过MAC CE指示。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 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 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 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 接口耦合。
当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该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在被通信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可 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或者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 通信装置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或 者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 所述程序被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或者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独立反馈的示意图;
图3是联合反馈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处理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处理数据的方法的另一示意性交互图;
图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 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 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等。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 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10、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30和终端设备140)。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 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 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 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 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 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还可以是云无 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还可以是中继 站、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 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本申请中,无线接入 网设备简称网络设备,如果无特殊说明,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均指无线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 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设备 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 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 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 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 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 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 行通信。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6千兆赫(gigahertz,GHz)以下的频谱进行 通信,也可以通过6GHz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还可以同时使用6GHz以下的频谱和6GHz 以上的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 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只是作为下行数据信道、下 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一种举例,在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场景中,数据信道和控制信 道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通信的时域资源进行简单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通信的时域资源在时域上可以划分为多 个时间单元。
多个时间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某些相邻的时间单元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
时间单元可以是包括用于上行数据传输和/或下行数据传输的时间单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不做限定例如,1个时间单元可以是一 个或多个子帧;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隙(slot);或者,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符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符号也称为时域符号,可以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也可以是单载波频分复用(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SC-FDM)符号。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申请实施 例中的符号均指时域符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多个时间单元来说,多个时间单元在时域上是存在时序关系 的,且任意两个时间单元对应的时间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数据传输的基本流程以及多TRP传输进行介绍。
一、数据传输的基本流程
1.加扰
目前协议中支持最多传输两个码字(codeword)。每个码字q对应一组比特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01
这组比特可以认为是一个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02
是在物理信道中传输的码字q的比特数,经过如下操作获得加扰后的码字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03
其中,c(q)(i)为加扰序列:
2.调制
对于每个码字q,经过加扰的码字会采用表1中的一种调制方式获得一组复值调制符 号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04
表1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 调制阶数
QPSK 2
16QAM 4
64QAM 6
256QAM 8
其中,QPSK表示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QAM表示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
3.层映射和天线端口映射
经过调制后的复值调制符号根据表2映射到一层或者多层。每个码字q的调制符号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11
被映射到层上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12
其中,v是 传输层数,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13
是每层的调制符号数。每层的数据依靠空分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向量x(i)=[x(0)(i)...x(υ-1)(i)]T根据如下公式映射到天线端口上: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14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15
对一个UE而言,现阶段NR支持最大8层的 下行数据传输,其中,每个码字支持最大4层的下行传输,且每个码字对应各自独立的编 码调制方案(modulation and codeing scheme,MCS),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包含每个码字对应的MCS字段,该字段指示了调制方式、目标码率 和谱效率信息。
表2码字到层映射
Figure RE-GDA0002337868810000116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21
4.物理(physical)资源映射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122
映射到物理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上。通常情况下,数据发送之前还会发送该数据对应的解调参考信(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对该数据进行信道估计从而完成正确的解调。
二、多TRP传输
下行传输中,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与至少一个基站通信,即同时接收多个基站的数据, 该传输模式被称为多站点协作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reception, CoMP)。上述至少一个基站组成一个协作集与该终端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协作集内的基 站可以各自连接不同的控制节点,各个控制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比如交互调度策 略信息以达成协作传输的目的,或者,协作集内的基站均连接同一个控制节点,该控制节 点接收协作集内的基站收集的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或者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并 根据协作集内所有终端设备的CSI对协作集内的终端设备进行统一调度,再将调度策略交 互给与其连接的基站,再由各个基站通过PDCCH承载的DCI信令分别通知各自的终端设 备。
根据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时延,CoMP传输可以分为理想回传(ideal backhaul,IB) 和非理想回传(non-ideal backhaul,NIB)。NIB场景下,由于基站之间的站间距较远,或者基站之间依靠铜线连接,其交互时延为2-5ms,甚至可能达到30ms。此时若依旧采用 中心控制节点控制多个协作基站的框架,会由于交互时延导致调度信息失效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所以在该场景下支持多个协作基站独立下发DCI从而独立调度该UE的 PDSCH。此时需要支持每个协作基站独立指示DCI,多个协作基站会根据自身的调度策略 和算法确定如何调度该终端设备。当多个协作基站根据各自的调度决策同时调度该终端设 备时,终端设备会同时收到多个DCI分别调度各自PDSCH。该场景下,每个TRP各自调 度的PDSCH也相应的支持独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反馈,比如TRP#1通过DCI#1调度PDSCH#1,TRP#2通过DCI#2调度PDSCH#2, 则PDSCH#1的确认#1(ACK)/非确认#1(NACK)反馈承载于PUCCH#1上,TRP#1会 在该资源上接收PDSCH#1的反馈,PDSCH#2的ACK#2/NACK#2反馈承载于PUCCH#2 上,TRP#2会在该资源上接收PDSCH#2的反馈,如图2所示。
IB场景下,两个基站之间的交互时延可以认为忽略不计,所以从终端设备的角度看, 其不能显式分辨出接收到的数据来自一个基站还是两个基站,也就是说,单基站的工作模 式和多基站的工作模式从终端设备的角度看并无太大差别。此时两个基站下发的数据可以 由一个基站下发一个DCI或者由两个基站分别下发两个DCI调度,两个基站下发的PDSCH可以在一个PUCCH资源上反馈,即两个PDSCH对应的HARQ比特可以联合编 码形成一组UCI比特,如图3所示。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做了简单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处 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当同一载波上承载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当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至少两个下行数据进 行解码处理时,如果时域资源#1上承载的下行数据#1所占据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 RB)的数量大于一定阈值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就有可能对时域资源#2 上承载的下行数据#2的解码产生影响,其中,时域资源#2晚于时域资源#1,例如,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的处理时延会导致增大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2的解码处理的时延。
目前,一种解决方案是:当存在上述情况时,终端设备通常会为了保证对下行数据#2 的正常处理而放弃对下行数据#1进行解码处理,这显然不利于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 的正常通信,尤其是在多个协作传输节点共同服务相同的终端设备且该多个传输节点之间 的信息交互采用有时延交互的场景,比如两个传输节点无法获取实时获取对方的调度信 息,从而会导致在上述场景下其中一个下行数据被跳过解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 复杂度的前提下,增加网络设备调度数据的灵活性,从而使得非理想交互场景下支持多个 传输节点各自为同一个终端设备调度数据成为可能。
以下,结合图4至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交互图。下面,对方法200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作为执行方法200的执行主体为例,对方 法200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方法200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对应终端设备的芯片和对应网络设备的芯片。
在S210中,网络设备在目标载波上发送下行数据#1(即,第一下行数据的一例)与下行数据#2(即,第二下行数据的一例),其中,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 号位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预 设值(例如,该预设值可以为136RB),其中,承载DCI#1(即,第一DCI的一例)的 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即,第二DCI的一例)的CORESET不同, 或,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同,DCI#1用于调度下 行数据#1,DCI#2用于调度下行数据#2。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 #1与下行数据#2。
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上述目标载波可以包括一个载波,即,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承载在一个载波上,或者,目标载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载波,即下行数据#1与下 行数据#2可以分别承载在不同的载波上。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下行数据 #1与下行数据#2在内的两个下行数据或多个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可以分别占用连续的时间单元, 比如占用连续的符号,或者,可以分别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例如,当下行数据#1占用不连续的时间单元时,一种可能的发送方式是下行数据#1占用了多个slot,但在每个slot 中仅占用部分符号,则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指的是承载下行数据#1的 时域资源的最后一个符号;另一种可能的发送方式是下行数据#1在一个slot内占用多个符 号组,每个符号组包括连续的多个符号,不同符号组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还应理解,在具体实现时,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 源之间可以完全不重叠,或者,可以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例如,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完全不重叠可以解 释为: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部分重叠可以解释为:承载所述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或者,承载所述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后且承载所述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承载所述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之前。
当下行数据#1和下行数据#2部分重叠时,上述S210可以替换为:网络设备在目标载 波上发送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其中,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预设值,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DCI#1 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同,DCI#1用于调度下行数据#1,DCI#2 用于调度下行数据#2。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
还应理解,上述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预设值只是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 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在具体实现时,还可以是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RE数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的频域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或者,还可以 替换为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RB数或者承载下行数据#1对应的DMRS的频域 资源的带宽大于预设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在S220中,当目标条件#1满足(即,目标条件的一例)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1不满足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上述目标条件#1可以为: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 的CORESET相同,或,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相同, DCI#1用于调度下行数据#1,DCI#2用于调度下行数据#2。
具体地,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终端设备可以 确定目标条件#1是否满足,当目标条件#1满足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1不满足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例如,终端设 备确定承载DCI#1的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相同,则终端设备确定目标 条件#1满足,进而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或,终端设备确定承载DCI#1的 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不同,则终端设备确定目标条件#1不满足,进而对 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换句话说,上述目标条件#1满足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 相同时,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相同时,终 端设备会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不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上述目标条件#1不满足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可以进一步解释 为: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不同时, 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相同时,终端设备 会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执行解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上述S220还可以替换为:
当目标条件#2满足(即,目标条件的另一例)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2不满足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
上述目标条件#2可以为: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 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同, DCI#1用于调度下行数据#1,DCI#2用于调度下行数据#2。
换句话说,上述目标条件#2满足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 不同时,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相同时, 终端设备会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执行 解码处理。
上述目标条件#2不满足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可以进一步解 释为: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相同时, 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相同时,终端设备会 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即,终端设备不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CORESET的配置信息,确定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 承载DCI#2的CORESET组是否相同。例如,CORESET分组信息可以包含在每个 CORESET的配置信息中,每个CORESET的配置信息中包括一个索引值,配置相同索引 值的CORESET属于同一CORESET组,配置不同索引值的CORESET属于不同CORESET 组。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DCI所属的CORESET判断当前DCI为DCI#1或者为DCI#2。 例如,当检测到的DCI所属的CORESET属于CORESET组1时,则该DCI为DCI#1, 当检测到的DCI所属的CORESET属于CORESET组2时,则该DCI为DCI#2。
需要说明的是,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相同时,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相 同时,可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同一个TRP;当承载DCI#1的控制信道资 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不同时,或者,当承载DCI#1的CORESET 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同时,可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不同 TRP。
因此,当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上接收到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通过使终端设备根据承 载DCI#1的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是否满足目标条件,或者,根据承载 DCI#1的CORESET组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是否满足目标条件,确定是否跳过对 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相比于直接跳过对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该方案能够在不 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
当网络设备在同一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为了获取有效HARQ-ACK反馈信息,则下行数据#1和下行数据#2可以由不同的CORESET或者 CORESET组中的DCI调度,该方案能够在不增加终端设备的解码处理复杂度的前提下, 提高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的灵活性。
除此之外,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是否要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方式#1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 信息的时域资源是否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其 中,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1的NACK信息或ACK信息,上述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2 的NACK信息或ACK信息。
例如,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DCI确定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可以根据承载下 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索引,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 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索引相同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 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当 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 的索引不同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 息的时域资源不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 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不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 合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 #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是否属于同一个子时隙(sub-slot)或者同一个sub-slot集合,确 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 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代表承 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 个sub-slot,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个sub-slot集 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 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 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属于不同sub-slot,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 位于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 #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属于不同sub-slot集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 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 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 sub-slot集合内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 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 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 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 #1执行解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 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 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可 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同一个TRP;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 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内时,或者,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位于 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可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不同TRP。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 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 时,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同一个TRP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 施例构成限定。在具体实现时,sub-slot还可以替换为时隙或者时间单元,起始符号还可 以替换为结束符号或者替换为起始符号与结束符号。
方式#2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是否属 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 域资源的索引,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索引相同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索引不同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不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 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 数据#2的时域资源不属于同一时域资源集合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 源是否属于同一个子时隙(sub-slot)或者同一个sub-slot集合,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 行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 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 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个sub-slot,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 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 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属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 位于不同sub-slot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属 于不同sub-slot,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 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代表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 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属于不同sub-slot集合。
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 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 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 的解码处理;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 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与承载 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 执行解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 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可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同一个TRP;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位于不同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位于不同sub-slot集合内时,可以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不同TRP。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 的起始符号位于同一个sub-slot内时,或者,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与承载下行数 据#2的时域资源位于同一个sub-slot集合内时,代表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来自同一 个TRP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在具体实现时,sub-slot还可以替换为时隙或者时间单元,起始符号还可以替换为结束符号或者替换为起始符号与结束符号。
此外,终端设备可以根据DCI#1指示的DMRS#1与DCI#2指示的DMRS#2是否属于 同一CDM组,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分别解析DCI#1 于DCI#2,解析DCI#1可以获得DCI#1指示的DMRS#1所属CDM组的索引,解析DCI#2 可以获得DCI#2指示的DMRS#2所属CDM组的索引,进而可以根据确定的CDM组的索 引,确定DCI#1指示的DMRS#1与DCI#2指示的DMRS#2是否属于同一CDM组。
当DCI#1指示的DMRS#1所属CDM组与DCI#2指示的DMRS#2所属CDM组属于 同一CDM组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当DCI#1指示的DMRS#1所 属CDM组与DCI#2指示的DMRS#2所属CDM组属于不同CDM组时,终端设备对下行 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DCI#1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和DCI#2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是否属于同一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确定是否对下行数据#1执 行解码处理。
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分别解析DCI#1于DCI#2,解析DCI#1可以获得DCI#1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的索引,解析DCI#2可以获得DCI#2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 组的索引,进而可以根据确定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的索引,确定DCI#1指示的HARQ 处理进程编号组与DCI#2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是否属于同一HARQ处理进程编 号组。
当DCI#1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与DCI#2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属于 同一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时,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当DCI#1指示 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与DCI#2指示的HARQ处理进程编号组属于不同HARQ处理进 程编号组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
当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时,方法200还可以包括:S230,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1的ACK信息或NACK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 设备的下行数据#1的ACK信息或NACK信息。
换句话说,当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执行解码处理时,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可能 解码成功或者解码失败。当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解码成功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1的ACK信息;或者,当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1解码失败时,终端设备 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数据#1的NACK信息。
当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时,S230还可以替换为:终端设备向网络 设备发送下行数据#1的NACK信息。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1的NACK信息。
换句话说,当终端设备跳过对下行数据#1的解码处理时,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 数据#1的非确认NACK信息,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不对下行数据#1进行解码处理而直接将下行数据#1解码失败的信息告知网络设备。
对于下行数据#1,将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 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定义为时间间隔#1(即,第一时间间隔 的一例),对于下行数据#2,将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定义为时间间隔#2(即,第二 时间间隔的一例),则时间间隔#1可以大于时间间隔#2。
时间间隔#1和时间间隔#2可以是预先定义的,终端设备不需要向网络设备上报时间 间隔#1,网络设备会默认终端设备支持采用时间间隔#1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从而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调度下行数据#1;对于时间间隔#2,则需要终端设备向网络 设备上报其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之后,网络设备会将时间间隔#2作 为最小时间间隔来调度下行数据#2。
上述时间间隔#1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符号数N1确定,N1的取值例如可以如表3 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01
上述时间间隔#2可以根据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2 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符号数N1确定,N1的取值例如可以如表4 所示。表4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02
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具备处理能力#1(即,第一处理能力的一例),终端设备具备处理能力#1,意味着终端设备具备在同一载波内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或多个下行数据的能力。
当终端设备具备处理能力#1且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时,网络设备 可以在同一载波内向终端设备同时发送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且网络设备调度下行 数据#1与下行数据#2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时间间隔#2。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时间间隔#2作为最小时间间隔,分别对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当终端设备具备处理能力#1且不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时,网络设 备可以在同一载波内向终端设备同时发送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且网络设备调度下 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时间间隔#1。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分别对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终端设备可以将自身具备的处理能力#1上报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 端设备具备的处理能力,配置S210中的目标载波。此时,方法200还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具备处理能力 #1。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信息。
网络设备根据处理能力信息,配置目标载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载波数量#1(即,第一载波数量的一例), 载波数量#1用于表征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载波。其中,载波数量 #1大于或等于2。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载波数量#1,确定是否为终端设备配置目标载波以及配置 目标载波的数量。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等于载波数量#1时,例如,载波数量#1为4,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也为4,代表网络设备没有将任何一个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并且代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不支持处理能力#1。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小于或等于载波数量#1的一半时,例如,载波数量#1为 6,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为3,代表网络设备配置的小于或等于载波数量#1的一半的载波均为目标载波,且代表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小于或等于载波数量#1的一半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支持处理能力#1。
当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大于载波数量#1的一半且小于载波数量#1时,例如,载 波数量#1为6,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数量为5,代表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中有一部分是目标载波,另一部分则不是目标载波,此时,网络设备可以将小于或等于载波数量#1的一 半的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代表在目标载波上终端设备支持处理能力#1,在另一部分非目 标载波上终端设备不支持处理能力#1。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载 波数量#2(即,第二载波数量的一例),载波数量#2用于表征终端设备支持于目标载波 的数量。网络设备在配置目标载波时,可以将满足载波数量#2的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
例如,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的载波数量#2为4,则代表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将4个 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即支持网络设备在4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上同时调度至少两个下行 数据。网络设备可以将这4个载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配置为目标载波。
以上对当载波数量#1大于或等于2时,网络设备配置目标载波的方法进行了说明。除此之外,当终端设备上报载波数量#1的数量为1,表明终端设备不支持配置目标载波。 也就是说,网络设备配置的载波不能支持同时发送多个PDSCH,或者说,网络设备配置 的载波上终端设备均不支持处理能力#1。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能力信息中可以包括载波数量#1与载波数量#2。网络设 备在配置目标载波时,可以根据载波数量#1与载波数量#2的大小关系配置目标载波。
例如,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的载波数量#1为7,载波数量#2为7,则代表终端设备不支持网络设备将承载有待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
例如,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的载波数量#1为6,载波数量#2为3,则代表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将承载有待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载波均配置为目标载波。
例如,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的载波数量#1为8,载波数量#2为5,则代表终端设备支持网络设备将承载有待发送至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的部分载波配置为目标载波。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在配置目标载波时,可以向终端设备指示被配置为目标载波的索 引。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了载波#1、载波#3、载波#7,则代表网络设备将载波 #1、载波#3、载波#7配置为了目标载波,即在发送下行数据时,载波#1、载波#3、载波 #7上会同时承载至少两个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下面对该方法进行介绍。
对于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终端设备而言,当一个载波内承载了 至少两个下行数据时,例如,一个载波内承载了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其中,下行数据#1在前,下行数据#2在后,对于占用的RB数大于预设值的下行数据(下行数据#1 和/或下行数据#2),终端设备通常会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对该下行数据执 行数据处理操作。
为了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PDSCH,并且使得支持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时间 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当一个载波内承载了待发送至该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1与下 行数据#2时,可以重新定义承载下行数据的RB数所对应的预设值(例如,第一预设值),其中,第一预设值小于方法200中的预设值,以使终端设备能够采用时间间隔#2对下行 数据执行数据处理。
可选地,方法200中的预设值为136RB,或者,为系统带宽的一半。
这里,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下行数据的一种理解方式为:可以支持网络设备同 时调度多个下行数据且多个下行数据对应的反馈时延不增加,比如多个下行数据的最小时 间间隔按照表3或表4中的最小符号数确定。
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其中终端设备支持采 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当下行数据#1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下行数据#2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的最小调度时延均为时间间隔#1。也就 是说,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 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 息,或,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 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 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 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 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当下行数据#1占用的RB数小于第一预设值,且下行数据#2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1的最小调度时延为时间间隔#2,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2的最小调度时延为时间间隔#1。也就是说,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 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2,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或,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 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2,则 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 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 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 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 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当下行数据#1占用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且下行数据#2占用的RB数小于第一预设值时,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1的最小调度时延为时间间隔#1,网络设备调度下行数据#2的最小调度时延为时间间隔#2。也就是说,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 号至承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1,则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或,当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 载下行数据#1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1,则 终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 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时间间隔#2,则终 端设备会反馈相应HARQ-ACK信息,或,当承载下行数据#2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 载下行数据#2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时间间隔#2,则终 端设备会反馈相应NACK信息。
此外,方法200同样适用于重新定义承载下行数据的RB数所对应的预设值(例如,第一预设值)的场景中,此时,S210需要被替换为:网络设备在目标载波上发送下行数 据#1与下行数据#2,其中,承载下行数据#1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下行数据#2 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下行数据#1的RB数大于第一预设值,其中,承载 DCI#1的CORESET与承载DCI#2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DCI#1的CORESET组 与承载DCI#2的CORESET组不同,DCI#1用于调度下行数据#1,DCI#2用于调度下行数 据#2。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
本申请实施例还针对IB下的联合反馈(joint HARQ)场景,定义了进行joint HARQ的条件,下面对该条件进行说明。
当下行数据#1与下行数据#2承载在同一个时间单元(例如,同一个slot)内时,此时 允许进行joint HARQ反馈的条件是:网络设备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调度下行 数据#1,同时终端设备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执行下行数据#1的数据处理操 作,且网络设备将时间间隔#2作为最小时间间隔调度下行数据#2,同时终端设备将时间间隔#2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执行下行数据#2的数据处理操作。
当网络设备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调度其中一个下行数据(例如,下行数 据#2),同时终端设备将时间间隔#1作为最小时间间隔来执行该下行数据的数据处理操作时,此时允许进行joint HARQ反馈的条件是:承载另一个下行数据(例如,下行数据 #1)的RB数小于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下行数据可以替换为PDSCH。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交互图。下面,对方法300的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作为执行方法300的执行主体为例,对方 法300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执行方法300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对应终端设备的芯片和对应网络设备的芯片。
在S310中,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 支持的第一载波数量。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能力指示信息。
在S320中,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载波数量,确定第二载波的数量,其中,第二载波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载波数量,且第二载波的数量为A+Bⅹr,第二载波上的物理下 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结束符号到承载PDSCH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起始符号之间的最 小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阈值,A为仅配置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或者未配置控 制资源组信息的载波数量,B为配置多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的载波数量,r为大于等于 1的正数。
其中,上述预设的时间间隔阈值对应表4所示的最小时间间隔的取值,也就是支持采 用能力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可选的,所述A个载波内的激活BWP仅配置了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
可选的,若A个载波内调度的PDSCH对应的HARQ-ACK反馈在一个slot内,则该HARQ-ACK反馈均承载于同一个PUCCH资源上。
可选的,所述B个载波内的激活BWP配置了两个或者多个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
可选的,若B个载波内由不同控制资源集合组内的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 HARQ-ACK反馈在一个slot内,则该HARQ-ACK反馈承载于不同的PUCCH资源上。
可选的,r可以由高层信令配置。
可选的,r可以由终端设备上报。
可选的,第二载波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41
其中,K为高层信令配置的或者激活的载波数量,j为载波编号,rj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且与第j个载波内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有关。比如,第j=1个载波内配置了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则r1=1,第j=2个载波内配置了两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则r2=2。
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载波数量表征了其支持的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 最大载波数量为X时,X为大于1的整数。具体的,最大载波数量的确定方式为:实际配置的载波数量A+rⅹ实际配置的载波数量B,当实际配置的载波数量A+rⅹ实际配置的载 波数量B不大于X,则所有载波上的数据调度均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 其中,载波数量1是未配置CORESET分组信息的载波的数量,或者是仅配置了一个 CORESET分组信息的载波的数量,载波数量2是配置两个或者多个CORESET分组信息 的载波的数量。r的取值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比如定义r=2,或者由基站配置的,比如定义 每个载波上各自的r取值,或者r的取值可以取决于终端设备上报,比如终端设备可以上 报r的取值为1,或者1.5,或者2,或者[1,2]中的多个取值中的一个。例如,假设r为2, 终端设备上报的X=3,当基站配置了两个载波,载波1上配置了两个CORESET组,载波 2上配置了一个CORESET组,则载波1和2上调度的PDSCH均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 再例如,假设r为2,终端设备上报的X=3,当基站配置了两个载波,载波1和载波2上 均配置了两个CORESET组,则载波1和2上调度的PDSCH不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上报其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载波数量为1, 则当实际配置的载波中存在至少一个载波配置了两个CORESET组,或者说,配置了两个CORESET分组信息,例如,CORESET 1属于CORESET组1,CORESET 2属于CORESET 组2,若载波编号最低的载波中配置了一个CORESET组或者未配置CORESET组,则终 端设备支持在该编号最低的载波中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若载波编号最低的载波中存在多 个CORESET组,则终端设备仅支持在载波编号最低的载波中CORESET组编号最小的 CORESET所调度的PDSCH采用时间间隔#2。例如,基站配置了两个载波,载波1上配 置了CORESET组1和CORESET组2,载波2上配置了CORESET组1,则载波1上的 CORESET组1中下发的DCI所调度的PDSCH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上报其仅支持一个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载波, 则当实际配置的载波中存在至少一个载波配置了两个CORESET组,则终端设备仅支持在 包括最小CORESET组编号的编号最小的载波中的组编号最小的CORESET所调度的 PDSCH采用时间间隔#2。例如,基站配置了两个载波,载波1上配置了CORESET组2, 载波2上配置了CORESET组1和CORESET组2,则载波2上的CORESET组1中下发 的DCI所调度的PDSCH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
可选地,当终端设备上报其仅支持一个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数据处理操作的载波, 则当实际配置的载波中存在至少一个载波配置了两个CORESET组,则终端设备仅支持在 包括两个CORESET组且载波编号最低的载波中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例如,基站配置了两个载波,载波1上配置了CORESET组1,载波2上配置了CORESET组1和CORESET 组2,则载波2上的CORESET组1和CORESET组2中下发的DCI所调度的PDSCH支 持采用时间间隔#2。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上报其支持调度受限的数据处理能力,该调度受限的数据处理 能力是指,终端设备在条件1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子载波间隔 为30kHz的PDSCH处理操作,其中,条件1为:在一个频带(band)内仅配置一个载波, 且该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PDSCH占用的RB数不超过136,且该载波内未配置 CORESET组信息,或者该载波内的CORESET属于同一组。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上报其支持调度受限的数据处理能力,该调度受限的数据处理 能力是指,终端设备在条件1满足的情况下,可以支持采用时间间隔#2执行子载波间隔 为30kHz的PDSCH处理操作,其中,条件1为:在一个频带(band)内仅配置一个载波, 且该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PDSCH占用的RB数不超过L,且该载波内至少配 置了两个CORESET组,其中,L的取值为小于136的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接收数据的方法,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说明。
PDCCH候选表征了执行PDCCH检测的处理单元,PDCCH候选可以配置在小区公共 搜索空间和用户特定搜索空间中,每个PDCCH候选均关联一个控制资源集合,每个 PDCCH候选对应一个特定的聚合级别,其中,不同聚合级别对应了不同的CCE的数量, 或者,不同聚合级别对应了不同的频域资源数量。一个slot内一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 内最大的检测PDCCH候选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1
其中,μ∈{0,1,2,3},具体的PDCCH数量取 值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2
终端设备上报其支持的第一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3
用于确定终端设备能支持的PDCCH候选处理单元的数量。具体为: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4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5
每个载波上均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6
个PDCCH候选;当基站配置 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7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8
所有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的PDCCH候选数 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59
且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的PDCCH候选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2
为一个slot内配置的子载波间 隔为μ的载波数。
同时,对于一个载波而言,当基站配置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候选数量,则终端设备会采用如下机制确定检测的PDCCH候选丢弃 部分PDCCH候选以使得实际检测的PDCCH候选数量不超过终端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 步,将上述确定的每个载波内PDCCH候选数量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 (Cellspecific search space,CSS)中的PDCCH候选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3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 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USS)中的PDCCH候选数量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4
第二步,从用户特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开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叠加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搜 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5
则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需要检测, 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6
为止。
结合上述PDCCH检测机制并考虑多站协作场景,一个载波内可能支持多站同时调度数据,比如,一个载波内可能配置两个控制资源集合分组信息,每个控制资源集合分组信息可以隐式的对应一个传输站点。则现有确定PDCCH候选处理单元(PDCCH candidates)最大数量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限制PDCCH候选处理单元的最大数量。比如,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7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8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9
为 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为1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集合组的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0
为配置的 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大于1的载波数量,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均可以支持 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1
个PDCCH候选;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2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3
所有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的PDCCH候选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4
且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 波中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的PDCCH候选的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5
当基站配 置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候选数量,则终端设 备可以在每个载波中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按照上述机制确定该组内PDCCH候选的数 量。即:对于一个载波内的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而言,当基站配置的PDCCH候选数量超 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候选数量,则终端设备会采用如下机制确定检 测的PDCCH候选丢弃部分PDCCH候选以使得实际检测的PDCCH候选数量不超过终端 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步,将上述确定的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的PDCCH 候选数量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Cell specific search space,CSS)中的 PDCCH候选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6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search space, USS)中的PDCCH候选数量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7
第二步,从用 户特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开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 叠加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8
则当 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需要检测,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619
为止。
方式二:每个载波内限制PDCCH候选处理单元的最大数量。比如,当基站配置的 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2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3
为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 数量为1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集合组的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4
为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大 于1的载波数量,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内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5
个 PDCCH候选;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6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7
所有子载波 间隔为μ的载波中的PDCCH候选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8
且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 的PDCCH候选数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9
当基站配置的PDCCH候选数 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候选数量,则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载波内 按照上述机制确定该组内PDCCH候选的数量。即:对于一个载波而言,当基站配置的 PDCCH候选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候选数量,则终端设备会 采用如下机制确定检测的PDCCH候选丢弃部分PDCCH候选以使得实际检测的PDCCH 候选数量不超过终端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步,将上述确定的每个载波内PDCCH候选数 量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Cell specific search space,CSS)中的PDCCH 候选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0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USS)中的PDCCH候选数量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1
第二步,从用户特 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开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叠加 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2
则当前搜 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需要检测,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 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3
为止。
同理,现有技术中,定义了终端设备确定PDCCH的不重叠CCE的最大数量的方式。其中,每个CORESET会划分为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s,CCE), 每个CCE在频域上包括6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且在时域上包 括1个OFDM符号,每个PDCCH候选可以占用不同数量的CCE也就对应了不同的聚合 级别。为了降低终端设备DCI检测复杂度,定义一个slot内一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内 最大的不重叠CCE的数量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4
其中,μ∈{0,1,2,3},具体的数量取值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5
终端设备上报其支持的第一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6
用于确定终端设备能支持的不重叠 CCE的数量。具体为: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7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8
每个载波上均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19
个不重叠CCE的数量;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20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21
所有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不重叠CCE的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722
且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不重叠CCE的数 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2
为一个slot内配置的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 数。
同时,对于一个载波而言,当基站配置的不重叠CCE的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不重叠CCE的数量,则终端设备会采用如下机制确定不重叠的CCE丢弃部 分不重叠的CCE以使得不重叠CCE的数量不超过终端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步,将上述 确定的每个载波内不重叠CCE的数量的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Cell specificsearch space,CSS)中的不重叠CCE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3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搜索空 间(Userspecific search space,USS)中的不重叠CCE的数量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4
第二步,从用户特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开 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不重叠CCE的数量叠加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 搜索空间中的不重叠CCE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5
则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均需要检 测,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不重叠CCE的数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6
为止。
结合上述PDCCH检测机制并考虑多站协作场景,一个载波内可能支持多站同时调度数据,比如,一个载波内可能配置两个控制资源集合分组信息,每个控制资源集合分组信息可以隐式的对应一个传输站点。则现有确定不重叠CCE的数量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方式一: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限制不重叠CCE的最大数量。比如,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7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8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9
为配置的控 制资源集合组数量为1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集合组的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0
为配置的控制资源 集合组数量大于1的载波数量,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均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1
个不重叠CCE;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2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3
所有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的不重叠CCE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4
且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的不重叠CCE的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5
当基站配置的不重叠CCE的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不重叠CCE的数量,则终端设备 可以在每个载波中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按照上述机制确定该组内不重叠CCE的数量的 数量。即:对于一个载波内的一个控制资源集合组而言,当基站配置的不重叠CCE的数 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不重叠CCE的数量,则终端设备会采用如下机制 确定不重叠CCE丢弃部分不重叠CCE以使得实际检测的不重叠CCE的数量不超过终端 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步,将上述确定的每个载波内的每个控制资源集合组内的不重叠 CCE的数量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Cell specific search space,CSS)中 的不重叠CCE的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6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 USS)中的不重叠CCE数量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7
第二步,从 用户特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开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不重叠CCE的 数量叠加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搜索空间中不重叠CCE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8
则 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需要检测,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不重叠CCE 的数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819
为止。
方式二:每个载波内限制不重叠CCE的最大数量。比如,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1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2
其中,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3
为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为1或 者未配置控制资源集合组的载波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4
为配置的控制资源集合组数量大于1的载波 数量,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内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5
个PDCCH候选; 当基站配置的载波数量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6
即: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7
所有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 波中不重叠CCE的数量不多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8
且 每个子载波间隔为μ的载波中不重叠CCE的数量可以支持最大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9
当基站配置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不重叠CCE的数量, 则终端设备可以在每个载波内按照上述机制确定该组内不重叠CCE的数量。即:对于一 个载波而言,当基站配置的PDCCH候选数量超过上述定义的UE所能支持的最大PDCCH 候选数量,则终端设备会采用如下机制确定检测的PDCCH候选丢弃部分PDCCH候选以 使得实际检测的PDCCH候选数量不超过终端设备的检测能力:第一步,将上述确定的每 个载波内PDCCH候选数量最大值去掉该载波内小区公共搜索空间(Cell specific search space,CSS)中的不重叠CCE的数量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10
之后的数量作为用户特定搜索空间(User specific search space,USS)中的不重叠CCE的数量最大值: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11
第二步,从用户特定搜索空间编号最小的搜索空间 开始做循环:若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数量叠加上编号比当前搜索空间小的所有 搜索空间中不重叠CCE的数量小于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12
则当前搜索空间中的PDCCH候选需要检测, 该循环直到叠加上当前搜索空间中不重叠CCE的数量超过
Figure BDA00022217591900002913
为止。经过上述DCI检 测方法,可以在保证不增加总盲检测复杂度的基础上,合理在多个载波以及多个站点间分 配盲检测处理能力,从而支持灵活的调度。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 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 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 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 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6和图7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 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30 或终端设备140,也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300包括处理单元310和收发单元320。通信装置3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4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此外,通信装置300 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5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3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20 用于在目标载波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 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 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处理单元310用于当目标条件满足时,跳过对所 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或,当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 理;其中,所述目标条件为: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相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 组相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 行数据。
可选地,收发单元320还用于:当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 行数据的非确认NACK信息。
可选地,收发单元320还用于:当所述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根据所述 第一下行数据确定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
可选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 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 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 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 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
可选地,收发单元320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处理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能力信 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所述第一处理能力。
可选地,所述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波数量用于表征所述终 端设备支持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目标载波。
可选地,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波数量用于表征支持所 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当通信装置3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20 用于在目标载波上发送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 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 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其中,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 第二DCI的CORESET组不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 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地,收发单元3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能 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终 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处理单元310用于根据所述处理能 力信息,配置所述目标载波;
可选地,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波数量表征能够配置的 载波数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波数量用于表征能够配 置的所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可选地,收发单元320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310和收发单元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4所示的方法实 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当通信装置3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20 用于上报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第一能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支持的第一载波数量。
当通信装置3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320 用于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能力指示信息。处理单元310用于根据第一载波数量,确定 第二载波的数量,其中,第二载波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载波数量,且第二载波的数 量为A+Bⅹr,第二载波上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时域结束符号到承载PDSCH的 反馈信息的时域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小于预设的时间间隔阈值,A为仅配置一个 控制资源集合组信息或者未配置控制资源组信息的载波数量,B为配置多个控制资源集合 组信息的载波数量,r为大于等于1的正数。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310和收发单元3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5所示的方法实 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10和接口电路420。处理器410和接口电路4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4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 通信装置4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430,用于存储处理器4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410 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4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400用于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4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310的功能,接口电路420用于执行上述收发单元320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400用于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410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单元310的功能,接口电路420用于执行上述收发单元3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 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 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 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 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 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 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 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 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 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 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 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 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 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 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 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 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 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 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 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 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 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 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 “/”,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 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 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0)

1.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目标载波上接收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
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
当目标条件满足时,跳过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解码处理;或,
当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执行解码处理;
其中,所述目标条件为:承载第一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相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相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非确认NACK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条件不满足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确定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所述第二时间间隔为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至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处理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所述第一处理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能力信息中包括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波数量用于表征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目标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波数量用于表征支持所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10.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目标载波上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下行数据与第二下行数据,其中,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结束符号位于承载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域资源的起始符号之前,且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资源块RB数大于预设值,
其中,承载第一DCI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不同,或,承载第一DCI的CORESET组与承载第二DCI的CORESET组不同,所述第一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二DCI用于调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信息,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所述终端设备具备第一处理能力表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同一载波内能够同时接收至少两个下行数据;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信息,配置所述目标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一载波数量,所述第一载波数量表征能够配置的载波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能力信息携带有第二载波数量,所述第二载波数量用于表征能够配置的所述目标载波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确认ACK信息或非确认NACK信息。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36664.1A 2019-08-16 2019-09-29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12398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8632 WO2021031948A1 (zh) 2019-08-16 2020-08-12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03820 2019-08-16
CN201910760382 2019-08-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577A CN112398577A (zh) 2021-02-23
CN112398577B true CN112398577B (zh) 2022-04-22

Family

ID=7460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6664.1A Active CN112398577B (zh) 2019-08-16 2019-09-29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8577B (zh)
WO (1) WO20210319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494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ch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40969A1 (en) * 2014-05-07 2017-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7079498A (zh) * 2014-11-17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在未授权频段中的上行链路授权辅助接入(laa)操作的先听后讲(lbt)设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0964A (zh) * 2009-04-09 2010-10-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上行能力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911442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US10560959B2 (en) * 2016-02-09 2020-02-11 Apple Inc. Spreading option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US10687322B2 (en) * 2017-06-09 2020-06-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2636886B (zh) * 2017-08-11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芯片和通信装置
US10931355B2 (en) * 2018-01-16 2021-02-2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CL association indication for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253904A1 (en) * 2018-02-09 2019-08-15 Mediatek Inc. Downlink channel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53862B2 (en) * 2018-03-22 2021-10-19 Apple Inc.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blind decoding in fif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40969A1 (en) * 2014-05-07 2017-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7079498A (zh) * 2014-11-17 2017-08-18 英特尔Ip公司 在未授权频段中的上行链路授权辅助接入(laa)操作的先听后讲(lbt)设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raunhofer IIS."R1-1907054_Enhancements on multi-TRP/panel transmiss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7》》.20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577A (zh) 2021-02-23
WO2021031948A1 (zh)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1922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95547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71316B2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US11057914B2 (e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076475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and device for same
US11071130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lurality of subcarrier intervals or plurality of processing ti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1310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242286A1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harq-ack codebook size for 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1638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03344B1 (en)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10999021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multiple subcarrier intervals, or multiple processing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29113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5316199A1 (en) Radio access nod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US1119729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2101000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402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41265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603807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466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resource mapp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3958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CN11258605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CN112398577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675147A (zh) Harq-ack码本反馈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