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8496B -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8496B
CN112398496B CN201910763733.3A CN201910763733A CN112398496B CN 112398496 B CN112398496 B CN 112398496B CN 201910763733 A CN201910763733 A CN 201910763733A CN 112398496 B CN112398496 B CN 1123984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unted terminal
radio station
working mode
signal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3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8496A (zh
Inventor
孙中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Pateo Connect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637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84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8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8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84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38Special circuits to enhance selectivity of receiv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0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 H04B1/082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binet to be used i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实现智能化切换电台的工作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电台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广播机构除了利用传统的无线电广播方式传送节目外,还架设了多媒体流服务器,使得音频信号可以通过网络传送。车载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收听广播,或者,通过网络信号收听广播。但是,由于车辆经常驶入隧道以及遮蔽区域,导致用户无法收听到无线广播;而网络长时间收听会产生额外费用,所以,使用车载终端收听电台时,常常需要用户手动在传统广播电台和网络电台之间进行切换,导致切换过程繁琐,进而降低用户的收听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以期自动对电台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解决用户手动切换电台的繁琐过程,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切换单元,用于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并使电台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从而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自动切换电台的工作模式,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台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的程序运行空间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台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台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中部分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以便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广播电台,包括调幅电台AM(Amplitude Modulation,振幅调制)和调频电台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调制)波段,广播电台的音频信号以电磁波为媒介进行发射。
网络电台,以网络(互联网、无线蜂窝网等)作为媒介,将音频信号以数字音频信号进行传输。
参阅图1A,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101: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其中,车载终端通过第三方应用来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其获取过程为现有技术,不再叙述。
102: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其中,将天线信号强度以及网络信号强度与各自对应的阈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天线信号和网络信号的质量好坏,采用信号质量最好的作为电台数据的接收渠道,并把该信号对应的工作模式作为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103: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选的,车载终端判断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目标工作模式是否相同,如相同,则保持当前的工作模式,如不同,则将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到目标工作模式。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并使电台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从而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自动切换电台的工作模式,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的实现过程可以为: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网络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当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二阈值时,则在车载终端的可视化界面显示用于关闭电台的提示信息,或者,直接关闭电台,以避免车载终端由于信号质量差而播放噪声,降低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该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可通过链路聚合功能,对接收到的广播数据流进行分流。
如图1B所示,在车载终端中设置有程序运行空间,该程序空间包括用户空间和操作系统空间,其中,用户空间运行有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该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为车载终端安装第三方应用程序,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链路聚合的分流方法的软件算法可以运行在用户空间,其中,操作系统空间运行有车载终端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iOS等,本申请不做唯一限定。
故在包含多个无线网络模块时,该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链路聚合方法运行在上述的用户空间,且上述的网络信号强度为车载终端当前正使用的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信号强度,如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为网络电台,在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所述车载终端启动链路聚合功能;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所述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所述网络电台的数据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中设置有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当电台工作在网络电台时,如网络电台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则会产生卡顿现象,所以,启动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链路聚合功能,并依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传输速率峰值对网络电台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分流,从而提高数据接收的稳定性,解决卡顿问题,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举例来说,假设上述用于链路聚合的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分别为wifi模块和数据网络模块,如wifi模块的分流权重为1/3,数据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为2/3,假如车载终端当前接收的数据流有3条,那么车载终端将1条数据流分给wifi模块,将2条数据流分给数据网络模块,从而通过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将数据流分流,避免一个无线网络模块的信号较差而导致无法及时接收到该条数据流,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其中,数据流为同一数据类型的数据包集合,例如,广播类数据包(如音频数据包)同属于一个数据流,导航类数据包(如电子地图数据包)属于同一个数据流,等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的实现过程可以为: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数据增量速率;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上一次对应的传输速率峰值;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往返时延RTT;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所述数据增量速率、所述传输速率峰值和所述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传输速率峰值;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传输速率峰值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其中,计算机网络中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RTT)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RTT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指令总共经历的时延,该确认指令是接收端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的。
在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数据增量速率的实现过程可以为: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时刻为当前时刻;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在第二时刻的第二数据量,所述第二时刻早于所述第一时刻;根据获取的第一数据量和第二数据量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数据增量速率,即数据增量速率=(第一数据量-第二数据量)/(第一时刻-第二时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往返时延RTT的实现过程可以为:车载终端确定运行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TCP)的第一RTT;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上一次确定的第二RTT;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RTT和获取的所述第二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RTT。
其中,第一RTT指的是发送端从发送TCP包开始到接收到针对TCP包的立即响应所耗费的传输时间。
可选的车载终端确定运行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CP的第一RTT的具体实现方式有:车载终端通过tcp_rtt_estimator()函数统计运行一个传输控制协议TCP的第一RTT。第一RTT是在三次握手之后的第一个请求的rtt,比如http get,http post的rrt。3次握手指的是TCP建立连接的3个确认过程。
进一步地,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RTT和获取的所述第二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RTT的实现过程可以为: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一RTT、获取的所述第二RTT和计算公式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RTT;
所述计算公式为:当前的RTT=(第一RTT+第二RTT)/2。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所述数据增量速率、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峰值和所述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在当前的RTT小于预设RTT的情况下,车载终端将数据增量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峰值中的较大者作为第二传输速率峰值;在当前的RTT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RTT的情况下,将数据增量速率和第一传输速率峰值中的较大者的n倍作为第二传输速率峰值,所述n为小于1的正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的具体实现方式:
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和预设规则分别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所述预设规则为分流权重等于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除于所述多个网络模块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的和。
其中,所述多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的之和等于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所述网络电台的数据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车载终端获取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三传输速率峰值;
在其中一个无线网络模块的第三传输速率峰值与该无线网络模块的第一传输速率峰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的情况下,车载终端重新进行分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三传输速率峰值的方式与确定第一传输速率峰值的方式一致,在此不再叙述。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某个无线网络模块的传输速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重新进行分流操作,实现了及时更换分流策略,进一步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车载终端获取导航路线,即接收用户输入的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然后,即根据导航路线上每个位置的地标名称,将属于预设地标名称集中的地标名称标记为候选位置;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车载终端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举例来说,由于网络信号或者天线信号会在一些特殊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其信号较差,例如,行驶在隧道、地铁站旁时网络信号较差,行驶在山间公路时,由于山峰的遮挡导致天线信号较差;所以,将导航路线上的特殊位置标记为候选位置(即属于预设地标名称集的位置)。
可选的,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的实现过程可以为:
获取与每个候选位置距离最近的目标基站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发射功率、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天线增益和发射频率;
获取每个候选位置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相对距离以及功率计算公式确定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所述功率计算公式为:PT=T+UR-(a*lgF+b*lg(d)+c)+UT
其中,PT为接收功率,T为发射功率,UR为接收天线增益、UT为发射天线增益,F为发射频率,d为相对距离,a、b和c为预设参数,其中,c可动态变化,与当前的天气信息对应。
举例来说,对于电磁波来说,在空气中传播存在能量损耗,即穿透任何介质的时候都会有损耗,而且,其损耗和天气会存在一定关系,例如,大雾天颗粒指数比较大,则对电磁波的穿透影响较大,所以计算基站传输信号时的能量损耗,可以表述为:a*lgF+b*lg(d)+c;如目标基站使用的频段是GSM900,则其对应的发射频率F=900MHZ,发射功率T=47dbm,发射天线增益UT=17dbi,接收天线增益UR=0,假设a=20,b=20,c=32,在候选位置与该目标基站的相对距离d=0.001m时,可确定出该候选位置对应的接收功率PT=47+0-(20*lg0.001+20*lg900+32)+17=35dbm,如预先设定的功率阈值为25,则确定该候选位置不是目标位置。
可选的,在确定出目标位置后,当车载终端定位出位于目标位置时,才会获取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依据该目标位置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对工作模式进行切换,而位于非目标位置时,则保持固定的工作模式,无需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其固定的工作模式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也可以由车载终端自主设置。一般来讲,网络电台需要收取网络费用,所以,可将固定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广播电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导航路线,根据所述导航路线确定乘客的行驶目的;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当前工作模式下的电台列表,从所述电台列表中选出与所述行驶目的对应的电台节目,切换至所述电台节目。
可选的,获取导航路线上的目的地,根据目的地确定乘客的行驶目的,例如目的地为旅游景区,确定行驶目的为旅游,则从电台列表里面查询与旅游相关的电台节目,再如目的地为商业区,则确定行驶目的为购物,则查询与购物相关的电台节目,等等。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导航路线确定行驶目的,并切换到与行驶目的对应的电台节目,从而提高广播收听的针对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乘客的面部图像;所述车载终端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所述乘客的年龄区间;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当前工作模式下的电台列表,从所述电台列表中选出与所述年龄区间对应的电台节目,切换至所述电台节目。
在本实施方式中,面部图像可以由车载摄像头采集并发送给车载终端得到,然后车载终端对每个乘客的面部图像进行年龄识别,其年龄识别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得到每个乘客的年龄区间,将落入人数最多的年龄区间作为目标年龄区间,并收听与目标年龄区间对应的电台节目,从而提高电台节目与乘客的匹配程度,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乘客的面部图像;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面部图像获取乘客的面部表情,根据所述面部表情确定所述乘客的情绪信息;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当前工作模式下的电台列表,从所述电台列表中选出与所述情绪信息对应的电台节目,切换至所述音乐电台节目。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切换到与乘客情绪信息对应的音乐电台节目,从而与用户的情绪信息进行适配,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乘客的面部图像;所述车载终端对所述面部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乘客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如确定所述乘客处于睡眠状态,将所述电台的播放音量调整到睡眠模式下对应的目标音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乘客处于睡眠状态时,自动将电台的播放音量调整到目标音量,以免打扰乘客休息,从而提高用户的收听体验。
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201: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202: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203: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204:在车载终端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车载终端启动链路聚合功能。
其中,当车载终端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时,该网络信号强度为车载终端当前使用的无线模块对应的无线信号强度。
205: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206: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所述网络电台的数据流。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并使电台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从而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自动切换电台的工作模式,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而提高用户体验;而且,当工作在网络电台模式时,如网络信号较差,启动链路聚合功能,通过多个网络模块进行分流,从而可稳定的接收到广播数据,保证网络电台工作顺畅,提高电台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图1A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301:车载终端获取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
302: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303:车载终端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304:车载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305: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306: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在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之前,先根据导航信息确定出需要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目标位置,从而避免频繁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影响车载终端运行效率;而且,根据在目标位置获取到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并使电台工作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从而根据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自动切换电台的工作模式,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图1A所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此不再叙述。
与上述图1A、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车载终端4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不同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且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无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方面,上述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网络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400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如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网络电台,所述网络信号强度为车载终端400当前使用的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网络信号强度,在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上述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如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启动链路聚合功能;
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所述网络电台的数据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方面,上述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数据增量速率;
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上一次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峰值;
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往返时延RTT;
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所述数据增量速率、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峰值和所述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
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之前,上述程序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
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在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方面,上述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获取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方面,上述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与每个候选位置距离最近的目标基站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发射功率、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天线增益和发射频率;
获取每个候选位置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相对距离以及功率计算公式确定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所述功率计算公式为:PT=T+UR-(a*lgF+b*lg(d)+c)+UT
其中,PT为接收功率,T为发射功率,UR为接收天线增益、UT为发射天线增益,F为发射频率,d为相对距离,a、b和c为预设参数。
参阅图5,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车载终端500的一种可能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车载终端500包括:获取单元510、确定单元520和切换单元530,其中:
获取单元510,用于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切换单元530,用于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方面,切换单元530,具体用于: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网络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500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如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网络电台,所述网络信号强度为车载终端500当前使用的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网络信号强度;车载终端500还包括分流单元540,在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分流单元540,用于:
如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启动链路聚合功能;
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所述网络电台的数据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方面,分流单元54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数据增量速率;
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上一次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峰值;
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往返时延RTT;
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所述数据增量速率、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峰值和所述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
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终端500还包括导航单元550,在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之前,导航单元550,用于:
获取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
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在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方面,获取单元51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方面,导航单元550,具体用于:
获取与每个候选位置距离最近的目标基站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发射功率、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天线增益和发射频率;
获取每个候选位置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相对距离;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相对距离以及功率计算公式确定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所述功率计算公式为:PT=T+UR-(a*lgF+b*lg(d)+c)+UT
其中,PT为接收功率,T为发射功率,UR为接收天线增益、UT为发射天线增益,F为发射频率,d为相对距离,a、b和c为预设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电台切换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电台切换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电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
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所述车载终端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具体包括: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网络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包括多个无线网络模块,如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网络电台,所述网络信号强度为所述车载终端当前使用的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网络信号强度,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第三阈值,所述车载终端启动链路聚合功能;
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确定的分流权重给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分配网络电台的数据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无线网络模块中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对应的数据增量速率;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上一次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峰值;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往返时延RTT;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所述数据增量速率、所述第一传输速率峰值和所述RTT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每个无线网络模块当前的第二传输速率峰值确定每个无线网络模块的分流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与每个候选位置距离最近的目标基站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发射功率、接收天线增益、发射天线增益和发射频率;
所述车载终端获取每个候选位置与所述目标基站的相对距离;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参数信息、所述相对距离以及功率计算公式确定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
所述功率计算公式为:PT=T+UR-(a*lgF+b*lg(d)+c)+UT
其中,PT为接收功率,T为发射功率,UR为接收天线增益、UT为发射天线增益,F为发射频率,d为相对距离,a、b和c为预设参数。
6.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航单元,用于获取导航路线,确定所述导航路线上的多个候选位置;确定所述多个候选位置中每个候选位置的接收功率;将接收功率小于功率阈值的候选位置标记为目标位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天线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切换单元,用于如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与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将所述电台的当前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目标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和所述网络信号强度确定适配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方面,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将网络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在所述天线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网络信号强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将所述广播电台标记为适配所述电台的目标工作模式。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63733.3A 2019-08-19 2019-08-19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23984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733.3A CN112398496B (zh) 2019-08-19 2019-08-19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733.3A CN112398496B (zh) 2019-08-19 2019-08-19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496A CN112398496A (zh) 2021-02-23
CN112398496B true CN112398496B (zh) 2022-05-27

Family

ID=7460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3733.3A Active CN112398496B (zh) 2019-08-19 2019-08-19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84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09030B (zh) * 2023-05-06 2023-08-18 四川中普盈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平台抗弱网通信网关接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4638B2 (ja) * 2008-01-08 2013-09-1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システム
CN102932081A (zh) * 2011-08-10 2013-02-13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广播电台和网络电台自动切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638321B (zh) * 2012-03-22 2015-0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电台的计算方法
US20160182173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mpany Of America, Division Of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Use of navigation route for smart fm/am scanning
CN105813156A (zh) * 2014-12-29 2016-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切换广播电台信号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车辆
CN106936612B (zh) * 2015-12-30 2020-07-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台切换策略配置方法、电台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8777666B (zh) * 2018-08-23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链路聚合的分流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8496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75967B2 (ja) デジタルブロードバンド伝送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エンティティ
US2022005282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025773B2 (en) Undetectable combining of nonaligned concurrent signals
CN10927459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EP3611911A2 (en) Extending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range in lpwan
EP2640083B1 (en) Multimedi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erminal
US2011028776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655161B2 (en) Auxiliary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712778B (zh) 信道选择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936612B (zh) 一种电台切换策略配置方法、电台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4270442A (zh) 一种车载音频播放方法、车载控制终端以及系统
CN102497658A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多模切换方法
EP3503630B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terminal
CN110121913A (zh) 波束选择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08541A1 (en) Broadcast signal playback method, map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993892B (zh) 一种具有fm发射功能的对讲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06664115A (zh) 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方法及系统
CN110547000A (zh) 直连通信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98496B (zh) 电台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12533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台频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EP334397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service us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11711580A (zh) 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586084B (zh) 业务标识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50076721A (ko) 디지털 아날로그 방송의 전환 방법 및 전환 장치
EP1441551B1 (en)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821 room 208, building 4, No.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8, building 4,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701, No. 866 East Changzhi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1821 room 208, building 4, No. 1411, Yec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Botai vehicle networki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