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330A - 智能无线门锁 - Google Patents

智能无线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2330A
CN112392330A CN202011278433.5A CN202011278433A CN112392330A CN 112392330 A CN112392330 A CN 112392330A CN 202011278433 A CN202011278433 A CN 202011278433A CN 112392330 A CN112392330 A CN 112392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information
unlocking
control devic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84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林
黄真诚
丘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fu Wisdom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fu Wisdom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fu Wisdom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fu Wisdom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84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23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2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33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22Means for 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 or fastening device accessories, i.e. other than the fastening members, e.g. switches, indic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0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electro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94Mechanical aspects of remotely controlled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无线门锁,包括信息获取装置、锁舌和锁芯,锁芯包括锁壳、控制装置、锁胆组件、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和锁芯尺,控制装置、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均固定设置于锁壳内部,锁胆组件连接锁胆连接杆,锁胆连接杆连接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连接锁芯尺,锁芯尺连接锁舌。通过信息获取装置来获取开锁信息之后,由控制装置根据该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执行相应的开锁操作,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终端等设备与智能门锁的信息获取装置进行远程通信,并发送相应的开锁信息给信息获取装置,不需要用户再输入开锁密码或录入指纹信息来进行开门,提高了用户开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智能无线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无线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门锁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例如从传统的机械锁芯更新换代为智能锁芯,传统的机械锁芯即用户携带与锁芯匹配的钥匙出行,在外出归来之后将该钥匙插入到机械锁芯中才能够开门,而智能锁芯采用智能控制,是通过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或者指纹来实现开锁的。
智能锁芯由于需要输入密码或者指纹,而一般为了能够提高安全性,密码的位数相对较多,密码的输入操作相对较为复杂,而指纹的录入操作则更不方便,当用户手指流汗或有水渍时,需要多次录入指纹才能够采集到完整的指纹以实现开门,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需要输入密码或录入指纹不方便开锁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智能无线门锁。
一种智能无线门锁,包括信息获取装置、锁舌和锁芯,所述锁芯包括锁壳、控制装置、锁胆组件、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和锁芯尺,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锁胆连接杆、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锁胆连接杆,所述锁胆连接杆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锁芯尺,所述锁芯尺连接所述锁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信息获取装置;
所述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并根据所述比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开锁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获取无线开锁信息作为所述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锁信息包括终端中用户标识信息,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开锁信息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获取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并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比对数据获取开锁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上传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扫描组件,所述开锁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所述扫描组件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二维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花键、锁尺传动件和带弹垫螺钉,所述角度花键、所述锁尺传动件通过所述带弹垫螺钉与所述锁胆连接杆连接,所述锁尺传动件连接所述锁芯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还包括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设置于所述锁胆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控传动部件和限位机构,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电控传动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限位机构连接所述电控传动部件和所述旋钮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反锁滑行止动件和开关销钉,所述反锁滑行止动件与所述旋钮组件径向方向固定设置,所述开关销钉连接所述电控传动部件,所述反锁滑行止动件连接所述开关销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还包括后档板和螺钉,所述后档板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锁壳。
上述智能无线门锁,通过信息获取装置来获取开锁信息之后,由控制装置根据该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执行相应的开锁操作,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终端等设备与智能无线门锁的信息获取装置进行远程通信,并发送相应的开锁信息给信息获取装置,不需要用户再输入开锁密码或录入指纹信息来进行开门,提高了用户开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智能无线门锁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结构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爆炸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柜锁锁芯的结构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柜锁锁芯的爆炸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玻璃门锁锁芯的结构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玻璃门锁锁芯的爆炸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房间门假插芯锁芯的结构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房间门假插芯锁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门锁,包括信息获取装置100、锁舌和锁芯,锁芯包括锁壳6、控制装置200、锁胆组件、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和锁芯尺15,控制装置200、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均固定设置于锁壳6内部,锁胆组件连接锁胆连接杆,锁胆连接杆连接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连接锁芯尺15,锁芯尺15连接锁舌,控制装置200连接信息获取装置100。信息获取装置100用于获取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用于将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并根据比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开锁操作。
其中,锁舌可以是斜舌或者方舌。锁壳6将锁芯其它零件覆盖在其内部,起到保护锁芯零件的作用。当用户将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后,如果钥匙正确,可通过转动机械钥匙1带动锁胆连接杆转动,锁胆连接杆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带动锁芯尺15拨动锁舌进行开门。可以理解,如果插入的钥匙不正确,则无法开门。角度调节组件用作适配不同的锁体开锁角度,具体结合钥匙的转动角度与锁芯尺15的转动角度进行设置,来调节锁芯尺15跟随钥匙转动的角度。
具体地,开锁信息包括有用户的身份信息、开锁密码或者数字字母等组成的标识信息等等,信息获取装置100可以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获取开锁信息,也可以是通过由用户直接在输入界面输入开锁信息等等,以信息获取装置100通过无线的方式获取开锁信息为例,具体的,信息获取装置100可以通过无线蓝牙等通信方式与用户使用的终端(例如手机)进行无线通信,终端上安装有相应的软件程序,用户在终端上操作软件程序,使得终端通过无线信号携带相应的标识信息作为开锁信息发送给信息获取装置100,信息获取装置100在接收到该无线信号之后,解析得到标识信息,然后将该标识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200。
预设验证信息可以是开锁白名单和用户身份信息(例如指纹、声音、人脸信息等),开锁白名单中记录包括有预先设置的密码和预设标识(例如微信号)等,以开锁信息为标识信息为例,当控制装置200接收到信息获取装置100发送的标识信息之后,可以查找开锁白名单中是否有与该标识信息匹配的预设标识,如果有,则控制装置200则会进行开锁,如果没有,则控制装置200会使得门锁继续保持闭锁状态。
上述智能无线门锁,通过信息获取装置100来获取开锁信息之后,由控制装置200根据该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执行相应的开锁操作,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终端等设备与智能门锁的信息获取装置100进行远程通信,并发送相应的开锁信息给信息获取装置100,不需要用户再输入开锁密码或录入指纹信息来进行开门,提高了用户开门的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装置100包括连接控制装置200的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获取无线开锁信息作为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200。
具体的,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有无线通信天线以及数据解析组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发射出无线通信信号给无线通信天线,其中,无线通信信号中携带有无线开锁信息,例如无线开锁信息可以是用户手机的出厂序号。当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到无线通信信号之后,将对无线通信信号进行信号解析,得到其中携带的用户手机的出厂序号作为开锁信息,然后将该开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200。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有路由器,用户可以在路由器管理网页上输入相应的数字密码等作为无线开锁信息,路由器获取到用户输入的数字密码等之后,将用户输入的数字密码等作为开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200。通过设置无线通信装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无线输入开锁信息,从而达到远程无线控制开门的目的,提高了开锁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开锁信息包括终端中用户标识信息,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获取终端发送的用户标识信息,并将用户标识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
其中,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或者个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标识信息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终端中安装的软件时注册的账号信息,手机与无线通信装置之间通过无线蓝牙等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使得无线通信装置能够获得手机发送的账号标识,然后无线通信装置将该账号标识发送给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的预设验证信息此时可以类似于一个表格,这个表格中包括了预先输入的一些账号标识,控制装置将无线通信装置获取的账号标识与这个表格进行对比,当这个表格中含有无线通信装置获取的账号标识时,控制装置200就会进行开锁,实现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开锁信息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获取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并将开锁指令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还用于根据比对数据获取开锁状态信息,并将开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还用于将开锁状态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
以酒店为例,酒店中具有若干张门,每一张门上都安装有该智能无线门锁,酒店为了便于管理可以架设一个后台服务器,所有门上的智能无线门锁都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酒店管理人员如果想要打开某一扇门,可以在后台服务器上进行操作,发送开锁指令给对应的某一扇门上的无线通信装置,开锁指令可以是密码或者语音等等,无线通信装置获取到该开锁指令之后,将该开锁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将预设验证信息与开锁指令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例如比对数据可以是二进制数“1”或“0”,“1”表示比对成功,“0”表示比对失败,如果是比对成功,控制装置200进行开门,如果是比对失败,则控制装置200使门锁继续保持闭锁关门状态。同时,控制装置200还会根据比对数据得到开锁状态信息进行上传,例如当比对数据为“1”时,开锁状态信息包括该扇门已经打开和开门时刻等等,当比对数据为“0”时,开锁状态信息包括该扇门为关闭和比对时刻等等。这样使得后台服务器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开锁状态信息来确定这一扇门的状态以及相关的开门记录等,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装置100包括连接控制装置200的扫描组件,开锁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扫描组件用于获取二维码信息,并将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用于将二维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并根据比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开锁操作。
其中,扫描装置可以是扫描仪,用户可以通过终端生成一个二维码,然后通过扫描装置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得到二维码信息,预设验证信息包括有预先输入的二维码验证信息,控制装置200将扫描装置扫描得到的二维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会进行开锁;如果比对不成供,则会使门锁保持闭锁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花键9、锁尺传动件10和带弹垫螺钉11,角度花键9、锁尺传动件10通过带弹垫螺钉11与锁胆连接杆4连接,锁尺传动件10连接锁芯尺15。具体地,将角度花键9与锁胆连接杆4固定,将锁尺传动件10与锁芯尺15固定,通过角度花键9与锁尺传动件10配合调节不同的角度,来适配不同的锁体开锁角度,更加方便用户进行开锁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芯还包括报警触发装置,报警触发装置设置于锁胆组件2,当钥匙插入锁胆组件2时会触发报警触发装置进行报警。其中,报警触发装置可以是红外声光报警器,通过设置报警触发装置,当有钥匙插入到锁胆组件2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提高了锁芯使用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报警触发装置可以与控制装置200电连接,当有钥匙插入锁胆组件2时,报警触发装置可以发出报警信号给控制装置200,然后控制装置200再将该报警信号发送给用户所使用的终端(例如手机或电脑),从而提醒用户。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0也可以将报警信号发送给后台服务器,使得后台服务器的管理人员了解到锁胆组件2中有钥匙插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芯还包括旋钮组件3,旋钮组件3设置于锁胆组件2。具体地,旋钮组件3为智能锁芯上辅助开门用的旋钮和机械固定件,锁胆组件2作为锁芯叶片(弹子)结构的载体,利用不同的叶片(弹子)排列组合,匹配不同的机械钥匙1。在对旋钮组件3进行限位时,未插入正确钥匙时锁胆组件2与旋钮组件3连接,不能单独转动;当插入正确的钥匙时锁胆组件2与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跟随钥匙转动。在未对旋钮组件3进行限位时,可通过转动旋钮组件3来带动锁胆组件2转动进行辅助开门,提高开门的便捷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控制装置200包括电路板12、电控传动部件7和限位机构,电路板12连接信息获取装置100,电控传动部件7连接电路板12,限位机构连接电控传动部件7和旋钮组件3。
具体地,电控传动部件7可采用马达、电磁铁、电子插销等部件,电控传动部件7可以是由微型电机、电磁铁等提供动能,电路板12可控制电控传动部件7进行伸缩运动或者旋转运动,通过该电控传动部件7的运动来改变限位机构的状态,从而对旋钮组件3进行限位或解除限位。
当限位机构对旋钮组件3解除限位后,旋钮组件3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可以进行正向开锁,此状态下用户在没有插入钥匙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转动旋钮组件3进行辅助开门。当限位机构对旋钮组件3进行限位时,旋钮组件3只能反向反锁,不能正向开锁,此状态下用户只能通过插入正确钥匙转动锁胆组件2进行开锁。
此外,控制装置200还可包括设置在锁胆连接杆4上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电控传动部件7。在对旋钮组件3解除限位时,电路板12还可以根据接收的开锁信息控制电控传动部件7驱动转动机构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机构带动锁胆连接杆4转动,从而带动锁芯尺15拨动锁舌进行开门,实现远程自动开门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12包括控制器、储能组件和充电接口,控制器连接信息获取装置和储能组件,储能组件与充电接口连接。控制器可以是主控芯片,储能组件可以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可以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接口为外置接口,用户可以将充电线插入到该充电接口,然后为储能组件进行充电,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为储能组件充电,从而使得控制器能够得到电源供电以正常工作。
限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也并不唯一,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位机构包括反锁滑行止动件5和开关销钉8,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旋钮组件3径向方向固定设置,开关销钉8连接电控传动部件7,反锁滑行止动件5连接开关销钉8。
其中,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开关销钉8配合起到允许反向反锁,正向开锁止动的功能,开关销钉8受电控传动部件7控制进行伸出或缩回动作。开关销钉8处于伸出状态时,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锁定在一起,只能反向反锁,不能正向开锁;开关销钉8处于缩回状态时,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分离解锁,旋钮组件3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进行开锁。此外,在开锁达到设定时长后,开关销钉8会自行弹出插入反锁滑行止动件5中的止锁位,将旋钮组件3正向开锁方向锁定,使锁芯处于关锁状态,无法再通过转动旋钮组件3进行开锁,避免旋钮组件3长时间处于解除限位状态使得非用户人员也可开锁,提高了锁芯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芯还包括后档板13和螺钉14,后档板13通过螺钉14固定设置于锁壳6。利用螺钉14使后挡板13与锁壳6连接固定,可更好地保护锁壳内部零件,且便于拆装检修。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智能无线门锁,下面结合具体是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如图3所示,智能无线门锁中采用的锁芯包含以下组件:
1-机械钥匙:该锁芯包含了传统锁芯的功能,插入锁胆组件2,仍然可以开门。插入错误的钥匙,不开门。
2-锁胆组件:锁芯叶片(弹子)结构的载体,不同的叶片(弹子)排列组合,匹配不同的机械钥匙。未插入正确钥匙时与旋钮组件3连接,不能单独转动;当插入正确的钥匙时与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跟随钥匙转动。
3-旋钮组件:智能锁芯上有辅助开门用的旋钮和机械固定件。
4-锁胆连接杆:与锁胆组件连接带动尾部传动件:角度花键9、锁尺传动件10、锁芯尺15的部件。
5-反锁滑行止动件:和旋钮组件3径向方向固定,与开关销钉8配合起到允许反向反锁,正向开锁止动的部件。
6-锁壳:锁芯的外壳,用于机械固定锁芯内部组件;安装在锁体或门上的固定件。
7-电控传动部件:该电控传动部件能被电路板12控制,可以进行伸缩运动或者旋转运动。通过该电控传动部件的运动来改变开关销钉8的伸出或者缩回状态。电控传动部件可以是由微型电机、电磁铁等提供动能。
8-开关销钉:受电控传动部件7控制进行伸出或缩回动作。伸出状态,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锁定在一起,只能反向反锁,不能正向开锁;缩回状态,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分离解锁,旋钮组件3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进行开锁。
9-角度花键:与锁尺传动件10配合可调节不同的角度来适配不同的锁体开锁角度。
10-锁尺传动件:与角度花键)配合可调节不同的角度来适配不同的锁体开锁角度,固定锁芯尺15。
11-带弹垫螺钉:将角度花键9、锁尺传动件10与锁胆连接杆4连接。
12-电路板:植入智能锁芯内部的电子组件。
13-后档板:起到遮挡与固定锁芯内部零件的作用。
14-螺钉:使后挡板13与锁壳6连接固定。
15-锁芯尺:通过锁芯尺15的旋转,可以拨动机械锁体的斜舌或者方舌,进行开门。
锁芯原始状态时,旋钮组件3在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开关销钉8的作用下,只能反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由锁体的开锁方向定义为正向)旋钮进行反锁,不能正向开锁;锁胆组件2未插入正确的机械钥匙时1与旋钮组件3处于锁定状态,不能单独转动。
锁芯包含至少两种开锁方式:
1、第一种是机械开锁方式,正确的钥匙插入锁芯,可以开门;错误的钥匙插入锁芯无法开门。
正确的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2中,锁胆组件2中的叶片(弹子)匹配正确,使锁胆组件2与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旋钮组件3被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开关销钉8止动不能旋转,拧动正确的机械钥匙1使锁胆组件2跟随转动,锁定组件2通过锁胆连接杆4、角度花键9、锁尺转件件10带动锁芯15转动拨动锁体,从而达到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
2、第二种是无线开锁:
1)手机通过无线连接该锁芯里面植入的电子电路;
2)手机端发送开门信号给锁芯里面的电子电路;
3)电子电路控制锁芯里面设计的电控传动部件7,进行伸缩运动或者旋转运动,电控传动部件7为马达、电磁铁、电子插销等;
4)通过控制电控传动部件7的伸缩运动或者旋转运动,使开关销钉8伸出或缩回动作。伸出状态,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锁定在一起,只能反向反锁,不能正向开锁;缩回状态,将旋钮组件3、反锁滑行止动件5与锁壳6分离解锁,旋钮组件3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进行开锁。
5)在开门后一定时间内,开关销钉8会自行弹出插入反锁滑行止动件5中的止锁位,将旋钮组件3正向开锁方向锁定,锁芯处于关锁状态。
锁芯可应用于多种类型的锁芯,如外装门锁锁芯、假插芯锁芯、柜锁锁芯、玻璃门锁锁芯等。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为柜锁锁芯的结构图和爆炸图,如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玻璃门锁锁芯的结构图和爆炸图,如图8和图9所示分别为房间门假插芯锁芯的结构图和爆炸图。
上述智能无线门锁,通过信息获取装置100来获取开锁信息之后,由控制装置200根据该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执行相应的开锁操作,使得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终端等设备与智能门锁的信息获取装置100进行远程通信,并发送相应的开锁信息给信息获取装置100,不需要用户再输入开锁密码或录入指纹信息来进行开门,提高了用户开门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在机械锁芯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电子器件植入到传统的机械锁芯里面,让机械锁芯既保持着原有的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又可以用手机进行控制开门,让机械锁芯变成一个可以用手机连接和控制的锁芯,而且外观和机械锁芯一致,换装方便,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装置、锁舌和锁芯,所述锁芯包括锁壳、控制装置、锁胆组件、锁胆连接杆、角度调节组件和锁芯尺,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锁胆连接杆、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锁壳内部,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锁胆连接杆,所述锁胆连接杆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锁芯尺,所述锁芯尺连接所述锁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信息获取装置;
所述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开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并根据所述比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开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获取无线开锁信息作为所述开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开锁信息包括终端中用户标识信息,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标识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开锁信息包括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用于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获取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开锁指令并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比对数据获取开锁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上传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获取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扫描组件,所述开锁信息包括二维码信息,所述扫描组件用于获取所述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二维码信息与预设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比对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花键、锁尺传动件和带弹垫螺钉,所述角度花键、所述锁尺传动件通过所述带弹垫螺钉与所述锁胆连接杆连接,所述锁尺传动件连接所述锁芯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设置于所述锁胆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电控传动部件和限位机构,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信息获取装置,所述电控传动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限位机构连接所述电控传动部件和所述旋钮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反锁滑行止动件和开关销钉,所述反锁滑行止动件与所述旋钮组件径向方向固定设置,所述开关销钉连接所述电控传动部件,所述反锁滑行止动件连接所述开关销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无线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后档板和螺钉,所述后档板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锁壳。
CN202011278433.5A 2020-11-16 2020-11-16 智能无线门锁 Withdrawn CN1123923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8433.5A CN112392330A (zh) 2020-11-16 2020-11-16 智能无线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8433.5A CN112392330A (zh) 2020-11-16 2020-11-16 智能无线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330A true CN112392330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59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8433.5A Withdrawn CN112392330A (zh) 2020-11-16 2020-11-16 智能无线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23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6745A (ja) * 2001-03-05 2002-09-11 Ad Forest:Kk リモコン式補助錠
CN103778697A (zh) * 2014-01-07 2014-05-07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遥控锁芯
CN104763242A (zh) * 2015-04-20 2015-07-08 北京立成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通讯技术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625673A (zh) * 2018-06-06 2018-10-09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锁芯构造
CN208518469U (zh) * 2018-03-26 2019-02-19 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6745A (ja) * 2001-03-05 2002-09-11 Ad Forest:Kk リモコン式補助錠
CN103778697A (zh) * 2014-01-07 2014-05-07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遥控锁芯
CN104763242A (zh) * 2015-04-20 2015-07-08 北京立成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互联通讯技术的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518469U (zh) * 2018-03-26 2019-02-19 厦门美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锁
CN108625673A (zh) * 2018-06-06 2018-10-09 广东名门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安装的锁芯构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42582A1 (en) Electronic locking system
TWM506183U (zh) 門禁系統
CN112252852A (zh) 智能识别门锁
CN205100689U (zh) 一种可远程开锁和反锁的安全房门锁具
WO2006118444A1 (en) Lock Assembly
CN112392330A (zh) 智能无线门锁
CN213927894U (zh) 智能锁芯
US20230125130A1 (en) Drive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adbolt
CN213927892U (zh) 多功能锁芯
CN112252851A (zh) 智能锁芯
US20240046725A1 (en) Manual electronic deadbolt
CN213927882U (zh) 安全锁芯
CN213927893U (zh) 智能识别门锁
CN215407919U (zh) 便捷锁芯
CN112258710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112377004A (zh) 智能门锁
CN112252848A (zh) 安全锁芯
CN113250541A (zh) 智能无线门锁
CN112282518A (zh) 便捷锁芯
CN210152439U (zh) 一种智能门锁及智能门锁系统
CN214303307U (zh) 无线充电智能锁芯和门锁
CN113969702A (zh) 智能无线门锁
CN213935013U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5830218U (zh) 智能识别门锁
US20230112457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loc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