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901B -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901B
CN112383901B CN202011203687.0A CN202011203687A CN112383901B CN 112383901 B CN112383901 B CN 112383901B CN 202011203687 A CN202011203687 A CN 202011203687A CN 112383901 B CN112383901 B CN 112383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signal processing
digital radio
far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36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901A (zh
Inventor
薛晓静
余刚
许文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36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该系统包括: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接收终端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和D2D通信请求;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处理第一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处理第二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传统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中设置中继拉远作为补充,既实现用户之间的超低延迟通信,还能减少基站信令负荷、支持更丰富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选择性和网络可靠性,同时降低干扰、减少终端用户的电池功耗、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D2D通信,即Device-to-Device,也称之为终端直通,是对传统蜂窝网络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新的模式。D2D通信技术是指两个对等的用户终端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由D2D通信用户组成的网络中,每个用户终端都能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具有自动转发功能。网络中它们共用一部分硬体资源,包括信息处理、存储以及网路连接能力等。这些共用资源向网络提供服务和资源,能被其它用户直接访问而不需要经过中间实体。
在单个小区中央配有全向天线基站的通用蜂窝网络,该网络中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蜂窝用户,它们之间通过基站,采用传统方式通信;另一类是D2D用户,它们在基站的协调下,彼此之间直接通信,如图1所示,用户1和用户2以蜂窝模式通信,用户3和用户4以D2D模式通信。
而随着移动通信需求的逐渐旺盛,近年移动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频谱资源的日益紧缺,传统蜂窝通信网络已无法满足未来用户的需求,作为面向5G的关键技术,D2D通信具有潜在的提高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扩展蜂窝通信应用的前景,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距离较近的D2D用户通过复用蜂窝网络中已授权的频谱资源进行直接通信,在实现资源共享、缓解频谱资源匮乏的同时,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了系统能耗,系统容量也得到显著增强。结合当前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5G网络中可考虑的D2D通信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A、本地数据分享业务,将缓存在一个终端中的数据分享给临近区域的终端;
B、中继D2D通信,通过D2D中继可以大幅度提升网络可用性(覆盖延伸);
C、单跳或者多跳局域通信,临近的终端可以建立起点到点的链路,或者多播链路,而不适用蜂窝基础设施;
D、D2D发现:用于识别一个终端是否靠近另外一个终端。
现有的方案中,首先由于5G网络在传输速度、效率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对延迟、资源使用率和可扩展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当有大量D2D通信需求的用户终端通过基站与核心网进行信令传输与链路控制,势必造成回传网络和核心网络数据流量压力以及相关信令负载剧增,会对网络的实际使用造成影响。另外也增加了中心网络节点流量管理的要求;其次由于D2D通信是一种基于邻近的协议,因功率控制需求和终端发射功率有限等原因,D2D用户终端间的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链路质量会急剧下降,如图2所示,用户3和用户4分别都位于小区边缘,这样距离基站以及用户终端本身之间距离都较远,信道质量因此下降,通信服务无法得到保障,为达到功率有效性的需求,终端不断尝试加大自身发射功率来弥补距离增加带来的空间损耗,势必带来终端功耗的上升,导致用户终端正常使用时间缩短;还由于传统蜂窝网络比较封闭,同时现有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暂时无法支持D2D通信的有效应用。因此需要对传统蜂窝网络进行全面的修改与升级才能满足,其中包括元件升级,控制平面修改、数据平面修改等,是一个极大的工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运营商投入会比较谨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包括: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和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和D2D通信请求,分别将所述蜂窝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并传回基站,完成蜂窝通信,将所述D2D通信请求进行处理并发送至任一射频拉远单元,完成D2D通信;
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一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优选地,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近端供电单元;
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完成信号处理以及信号光电转换;
所述近端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介质滤波器、近端上混频放大器、近端D/A转换器、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近端光收发器、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近端下混频放大器、近端A/D转换器和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近端D/A转换器、所述近端上混频放大器和所述介质滤波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上行链路;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接收链路;
由所述介质滤波器、所述近端下混频放大器、所述近端A/D转换器、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下行链路;
由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发送链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远端光收发器、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A/D转换器、第一远端上混频器、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D/A转换器和第一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一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一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一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远端光收发器、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A/D转换器、第二远端上混频器、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D/A转换器和第二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二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二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二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二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通过在传统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中设置中继拉远作为补充,既实现用户之间的超低延迟通信,还能减少基站信令负荷、支持更丰富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选择性和网络可靠性,同时降低干扰、减少终端用户的电池功耗、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特别对改善处于小区边缘终端用户D2D通信效果尤为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D2D通信在蜂窝网中应用的模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在小区所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控制单元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拉远单元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通信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又一拉远单元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使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具备D2D通信的功能,并延长D2D通信的距离,如图3所示,包括: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和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和D2D通信请求,分别将所述蜂窝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并传回基站,完成蜂窝通信,将所述D2D通信请求进行处理并发送至任一射频拉远单元,完成D2D通信;
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一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具体地,如图3所示,用户1和用户2位于小区中央,两者间距离较近,可以直接复用蜂窝用户的时频资源进行D2D模式通信,而用户3和用户4分别都位于小区边缘,且彼此间距离远,较难通过基站与自身形成D2D链路进行通信与数据传输,那么此时可以在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的控制下获得通信用的频率资源与传输功率,进行D2D信息与数据的传输通信,以提升系统容量与链路质量。
如图4所示,包括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和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共同组成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以及D2D信令与数据传输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原理是,第一终端用户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与D2D通信请求经过空间传输至天馈单元接收,然后通过射频馈线进入中继系统的拉远单元,该单元利用模数以及电光转换将终端用户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将数字光信号传递到光收发器进行光电转换,再由控制单元的上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电信号还原成数字中频信号,接着进行数模转换与混频处理,最后通过射频馈线传回基站,完成蜂窝通信;与此同时上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也传送给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终端用户向基站提出的D2D通信请求,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完成响应后,再把信号发给控制单元的下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完成信号处理,接着由光收发器完成电光转换,并分发至光口,再通过光纤,将数字光信号传递到拉远单元,拉远单元通过光电及数模转换还原为D2D通信请求响应,通过天馈单元发送给终端用户,同时建立起由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控制的可以用于D2D通信的部分信号传输链路。
第二终端用户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与D2D通信请求也经过空间传输至天馈单元接收,然后通过射频馈线进入中继系统的另一拉远单元,该单元利用模数以及电光转换将终端用户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将数字光信号传递到光收发器进行光电转换,再由同一控制单元的上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将电信号还原成数字中频信号,接着进行数模转换与混频处理,最后通过射频馈线传回基站,完成蜂窝通信;与此同时上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信号也传送给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终端用户向基站提出的D2D通信请求,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完成响应后,再把信号发给控制单元的下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完成信号处理,接着由光收发器完成电光转换,并分发至光口,再通过光纤,将数字光信号传递到另一拉远单元,拉远单元通过光电及数模转换还原为D2D通信请求响应,通过天馈单元发送给另一终端用户,同时建立起由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控制的可以用于D2D通信的另一部分信号传输链路。这样,两个终端用户就可以通过共同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完成D2D通信。
在此基础上,如图3所示,第1时隙终端用户3发送信号给对应的拉远单元,拉远单元经过自身上行链路传输与处理后,把对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上行,再由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基于用户之间的信息发起资源调度,采用第二中继模式解码并转发的方式把信号发送到控制单元的下行,另一拉远单元下行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后转发给第2时隙的用户终端4。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传统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中设置中继拉远作为补充,既实现用户之间的超低延迟通信,还能减少基站信令负荷、支持更丰富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选择性和网络可靠性,同时降低干扰、减少终端用户的电池功耗、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故障的鲁棒性,特别对改善处于小区边缘终端用户D2D通信效果尤为明显。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近端供电单元;
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完成信号处理以及信号光电转换;
所述近端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介质滤波器、近端上混频放大器、近端D/A转换器、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近端光收发器、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近端下混频放大器、近端A/D转换器和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近端D/A转换器、所述近端上混频放大器和所述介质滤波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上行链路;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接收链路;
由所述介质滤波器、所述近端下混频放大器、所述近端A/D转换器、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下行链路;
由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发送链路。
具体地,如图5所示,包括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1,近端供电单元U2。
其中,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1,包括介质滤波器U1.1、近端上混频放大器U1.2、近端D/A转换器U1.3、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4、近端光收发器U1.5、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U1.6、近端下混频放大器U1.7、近端A/D转换器U1.8和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9。具体的连接关系为:
近端供电单元U2为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1提供电源供电;
近端光收发器U1.5、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4、近端D/A转换器U1.3、近端上混频放大器U1.2和介质滤波器U1.1,依次连接组成一条5G上行链路;
近端光收发器U1.5、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4和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U1.6,依次连接组成一条D2D信令与数据接收链路;
介质滤波器U1.1、近端下混频放大器U1.7、近端A/D转换器U1.8、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9和近端光收发器U1.5,依次连接组成一条5G下行链路;
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U1.6,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1.9和近端光收发器U1.5,依次组成一条D2D信令与数据发送链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远端光收发器、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A/D转换器、第一远端上混频器、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D/A转换器和第一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一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一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一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具体地,如图6所示,包括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3、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4、第一拉远供电单元U5和第一双工器U6;
其中,所述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3,包括第一远端光收发器U3.1、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3.2、第一远端A/D转换器U3.3、第一远端上混频器U3.4、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3.5、第一远端D/A转换器U3.6和第一远端下混频器U3.7;其连接关系为:
第一拉远供电单元U5分别为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3、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4提供电源供电;
第一双工器U6、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4、第一远端上混频器U3.4、第一远端A/D转换器U3.3、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3.2和第一远端光收发器U3.1,依次连接组成一条第一终端的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的共用链路;
第一远端光收发器U3.1、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3.5、第一远端D/A转换器U3.6、第一远端下混频器U3.7、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4和第一双工器U6,依次连接组成一条第一终端的条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接收的共用链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远端光收发器、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A/D转换器、第二远端上混频器、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D/A转换器和第二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二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二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二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二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具体地,如图7所示,包括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7、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8、第二拉远供电单元U9和第二双工器U10;
其中,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7,包括第二远端光收发器U7.1、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7.2、第二远端A/D转换器U7.3、第二远端上混频器U7.4、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7.5、第二远端D/A转换器U7.6和第二远端下混频器U7.7;其连接关系为:
第二拉远供电单元U9分别为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U7、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8提供电源供电;
第二双工器U10、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8、第二远端上混频器U7.4、第二远端A/D转换器U7.3、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7.2和第二远端光收发器U7.1,依次连接组成一条第二终端的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的共用链路;
第二远端光收发器U7.1、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U7.5、第二远端D/A转换器U7.6、第二远端下混频器U7.7、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U8和第二双工器U10,依次连接组成一条第二终端的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接收的共用链路。
由于传统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由于业务需求与应用场景等原因是不具备D2D通信功能的,这样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只能通过两者之间完成或者通过终端设备对应的基站完成,因此对终端设备自身发射功率以及基站容量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发明实施例在传统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基础上增加D2D通信处理单元并进行系统软件优化,使得传统系统能为基站与终端分担通信压力,同时使得基于邻近特性的本地社交应用更加丰富。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和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蜂窝通信信号和D2D通信请求,分别将所述蜂窝通信信号进行处理并传回基站,完成蜂窝通信,将所述D2D通信请求进行处理并发送至任一射频拉远单元,完成D2D通信;
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一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终端的上下行链路信号,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进行数据和链路信息的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供电单元;
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完成信号处理以及信号光电转换;
所述控制供电单元用于给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进行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介质滤波器、近端上混频放大器、近端D/A转换器、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近端光收发器、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近端下混频放大器、近端A/D转换器和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近端D/A转换器、所述近端上混频放大器和所述介质滤波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上行链路;
由所述近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一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接收链路;
由所述介质滤波器、所述近端下混频放大器、所述近端A/D转换器、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5G下行链路;
由所述D2D信令与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近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近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终端D2D信令与数据发送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远端光收发器、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A/D转换器、第一远端上混频器、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远端D/A转换器和第一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一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一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一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二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一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一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一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一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和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拉远供电单元分别为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进行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端一体化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二远端光收发器、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A/D转换器、第二远端上混频器、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第二远端D/A转换器和第二远端下混频器;其中:
由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所述第二远端上混频器、所述第二远端A/D转换器、所述第三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上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由所述第二远端光收发器、所述第四远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二远端D/A转换器、所述第二远端下混频器、所述第二功放低噪一体化模块和所述第二双工器,依次连接组成第二终端5G下行和D2D信令与数据发送共用链路。
CN202011203687.0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Active CN112383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687.0A CN112383901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3687.0A CN112383901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901A CN112383901A (zh) 2021-02-19
CN112383901B true CN112383901B (zh) 2022-07-19

Family

ID=7457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3687.0A Active CN112383901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0617A (zh) * 2021-11-17 2022-01-04 中邮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耦型多频5g nr tdd制式信号拉远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441B (zh) * 2009-08-31 2013-04-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动态协作的方法和系统、一种数据交换设备
US9154267B2 (en) * 2012-07-02 2015-10-06 Intel Corporatio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mechanism for intracell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KR101636022B1 (ko) * 2014-07-30 2016-07-04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서비스 제어 장치 연동을 통한 단말간 컨텐츠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KR101630276B1 (ko) * 2014-10-21 2016-06-24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단말간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EP3387769B1 (en) * 2015-12-11 2019-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radio network node and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901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u et al. User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284407B (zh) 嵌入d2d的蜂窝网络中基于全双工中继的功率控制方法
EP2190234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vering a plurality of areas by one cell
CN103298084B (zh) 一种基于能效准则的协作多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方法
EP251905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service route
CN106535284A (zh) 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d2d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10061764B (zh) 基于noma和中继技术的协作d2d传输方案
CN1037015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终端直通通信方法
CN103379502B (zh) 一种蜂窝网络中引入d2d技术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
CN104967472B (zh) 全双工双向译码转发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和中继部署方法
CN104813732A (zh) 通信控制方法、用户设备、网络服务器和系统
Chen et al. User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powere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ith a pricing mechanism
CN101841865A (zh) 中继站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和装置
US1076487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Ma et al. Joint power allocation and mode selection for D2D communications with imperfect CSI
Ahmad et al. D2D-based survival on sharing for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CN112383901B (zh) 一种用于d2d通信的数字射频拉远中继系统
CN104272849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双模式系统
CN110768759A (zh) 一种混合双工中继辅助的d2d通信方法
US20110134811A1 (en) Mobile statio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4270892A (zh) 用于在海上网络中的网络节点间转发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Tu et al.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for minimizing outage probability of UAV relay communications
CN115361725A (zh) 一种引入社交域信息的多跳d2d通信中的中继选择方法
US10701171B2 (en) Message caching for a node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WO2010057381A1 (zh) 用于和终端用户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及一种无线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