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632A -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632A
CN112383632A CN202011288485.0A CN202011288485A CN112383632A CN 112383632 A CN112383632 A CN 112383632A CN 202011288485 A CN202011288485 A CN 202011288485A CN 112383632 A CN112383632 A CN 11238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loud server
service request
client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8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练兵
陈小满
李大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84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专有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先获取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然后根据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再根据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再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并判断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实现了云服务器负载的均衡,避免了目标云服务器处理的业务请求的数量超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云平台是指基于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服务,提供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云平台可以划分为三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型云平台。
云平台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后,会直接根据业务请求的类型将业务请求分配至对应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但是,随着云平台的区域门户平台越来越多,使用的用户越来越多,相应的,业务请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的分配极易导致云服务器接收到的业务请求超负荷,而导致云服务器崩溃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包括: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应用于专有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负载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所需的目标负载量;
根据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可负载量;
在所述可负载量大于所述目标负载量时,根据所述可负载量和所述目标负载量,确定剩余负载量;
在所述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时,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均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其他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目标业务请求为针对区域应用门户的目标业务请求。
可选地,所述多个云服务器为区域应用门户的云服务器。
一种负载均衡的装置,应用于专有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历史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云服务器列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目标云服务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负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发送处理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先获取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然后根据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再根据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再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并判断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实现了云服务器负载的均衡,避免了目标云服务器处理的业务请求的数量超负荷,且将客户端的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历史处理过该客户端请求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提高了目标业务请求响应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有云平台整体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均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专有云平台采用统一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对专有云平台内的相关资源进行管理。专有云平台将计算、网络和存储等作为基本组成元素,同时可以根据系统需求对专有云平台中的组成元素进行选择和预定义。专有云平台实际上是基于现有的硬件模块,结合虚拟化、软件定义、分布式架构,通过网络聚合多套标准化通用硬件,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构建出完全依靠软件驱动的云平台环境。
专有云平台中的运维系统实现了对云计算环境中的物理设备、操作系统、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业务应用等进行统一自动化部署、升级变更、配置管理的运维管理。提供故障、性能、配置等方面的监控报警、自动分析诊断处理,通过分析处理评估云平台运行的状态和质量,保障云计算业务应用的持续稳定运行,同时为服务流程提供服务与支撑,构建完善的运维服务管理平台。
专有云平台中的数据中心物理资源管理,可以提供给专有云平台规划工具和自动化部署运维服务,能够集中管理和调度专有云平台的各种资源,且覆盖了物理计算资源、虚拟计算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存储资源,能够适配和管理各种虚拟化技术。通过统一的运维管理界面,能够全面高效的管理和运维专有云平台。
专有云平台还可以提供专有云平台运维/诊断系统服务。服务依赖于拓扑展示、云平台资源全量拓扑展示、网络拓扑展示、监控配置、网络健康、基础设施的健康巡检以及预检、故障预检和诊断;这些服务又依赖于终态数据、日志数据和监控数据。同时,机房的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也要保证每个节点上的时间必须是同步的,这样收集到的日志、监控数据才能是有效数据,保证运维/诊断的有效性。
专有云平台中的运维白屏除了通过专有云平台诊断系统的云产品自主运维portal(入口站点)之外,运维在特定情况下需要登录到设备节点上(物理服务器、虚拟机、容器、网络节点、网络设备)进行。同时,为了减少人为登录服务节点导致的操作失误,专有云平台运维/诊断系统中集成了运维工作中几乎所有的运维工具、运维脚本和运维命令,在云平台运维/诊断系统提供的运维portal中可以对目标节点进行远程登录与运维操作。
专有云平台中,运维档案作为运维数据的存储,包含了终端数据、诊断处方(故障解决方案)、日志数据、监控数据和运维流程数据。作为诊断的依据和故障判断对比的数据来源,数据越丰富,诊断的准确性越高,健康预检和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也会越高。
运维安全从三权分立角度进行保障,系统管理员拥有平台的运维操作权限,安全保密员拥有运维账号与角色的创建、变更、销毁的权限,安全审计员拥有对专有云平台的所有运维操作日志的审计权限,对运维权限进行细分,从而保证每一位运维人员用于最小适用权限,杜绝了权限过大带来的风险。产品运维管控统一收敛在专有云平台运维系统中,接入SSO(Single Sign On,单点登录)系统,保证了产品运维管控权限的统一收敛。支持多种双因素服务,运维系统登录时对账户IP和权限信息进行验证,保证了专有云平台的认证安全。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搭建标准统一、入口统一、采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数据统一的跨域多维大数据公共服务云平台,从而实现跨部门、跨领域和跨地域的数据融通能力,并达到域内数据集中、域外数据共享交换、域边界依规则柔性扩展,以形成数字经济的生态循环,推动了城市管理、社会民生、资源环境、经济产业各领域的数据共享,提升了行政效率、城市治理能力、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了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跨域多维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能够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集中,破解了大数据发展难题。基于云平台建设,将进一步针对云平台进行数据中台、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数据中台(即统一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引入数据资源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等,并配套对应的数据规范,进而可以建设一个打通各级业务协同机构、视频区域,以及各层级的业务系统、各领域的智慧应用,也可以形成一个提供开放、互联、共享的数据共享平台,且同时能够具备数据上云、数据治理、数据探索、全链路监控等统一数据管理体系。
如图1所示,专有云平台中部署有区域应用门户、开放服务网关、统一数据平台、区域物联传感系统以及其它结构,其中,开放服务网关包括融合业务共享中心、融合数据创新中心,以下对专有云平台的各个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一)区域应用门户
在区域应用门户中,主要分为交通、环保、旅游、工商、医疗、教育、区域经济大脑、就业、跨域鉴权等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区域应用门户进入各板块,并可以获取经处理后的数据所组成的各板块对应的资讯信息。
(二)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
融合业务共享中心可以按业务分类将各区域数据进行融合后创建不同的数据共享中心,例如:个人信息中心、信用信息中心、法人信息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时空服务中心、物联网服务中心等。
融合数据创新中心通过数据融合体系和AI算法体系可以实现对融合数据的创新应用。融合业务共享中心与融合数据创新中心可以将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后,通过区域应用门户向用户呈现处理后的数据。
(三)统一数据平台
统一数据平台可以包括数据资源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其中,数据资源平台可以包括多个组件,例如,数据上云、智能数仓、智能标签、数据探索、AIMaster、数据DNA、全景监控、数据资产,进而能够为上层的行业应用和业务场景提供服务,解决了数据管理领域中的数据标准化和数据质量等问题,且采用拖拽等交互方式,简化了业务逻辑和业务功能的实现,提高了数据平台的易用性。
(四)区域物联传感系统
区域物联传感系统由压力、湿度、摄像头、光源、红外传感、温度等相关传感设备及设备数据构成。
(五)其它结构
此外,还可以通过超算集群、区域云计算平台、OpenStack FI Ware集群(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平台项目,是一系列软件开源项目的组合),对数据进行处理。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专有云平台,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目标业务请求为针对区域应用门户的业务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专有云平台中可以部署有提供不同服务的区域应用门户,在区域应用门户中,可以部署有交通、环保、旅游、工商、医疗、教育、区域经济大脑、就业、跨域鉴权等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区域应用门户进入各板块,并使用相应的服务。
当用户需要使用区域应用门户中的服务时,可以先在客户端生成一目标业务请求,该目标业务请求中可以包括用户账户信息、客户端信息、所要请求的业务类型等。
作为一实例,客户端可以是手机、电脑等。
当生成目标业务请求后,用户可以继续在客户端进行发送的操作,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专有云平台。
在接受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后,专有云平台会将目标业务请求转发至区域应用门户对应板块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业务请求,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云服务器在处理完业务请求后,可以将用户信息、日志数据和应用程序日志数据等数据保存在云服务器对应的存储器中,为了提高同一客户端后续发送的业务请求的处理效率,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可以先获取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然后根据历史连接信息,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客户端历史连接过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由于历史连接过的云服务器中存储有该客户端的用户信息等数据,使得云服务器在再次处理同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时,能够直接利用历史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目标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
作为一示例,历史连接信息可以包括客户端历史连接过的云服务器。
步骤202,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作为一示例,所述多个云服务器为区域应用门户的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域应用门户中可以预先部署有多个云服务器,该多个云服务器可以提供相同的服务,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
在获取到历史连接信息后,为了使得同一客户端的目标业务请求能够由历史处理过该客户端的云服务器处理,可以根据历史连接信息,先确定客户端在历史发送业务请求的过程中,连接过的多个云服务器列表。
在实际应用中,云服务器列表中可以包括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该标识可以用于唯一确定标识对应的云服务器。
作为一示例,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可以按照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例如:A云服务器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为7:00,B云服务器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为8:00,C云服务器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为10:15,则可以按照A、B、C的顺序排序,当然,也可以按照C、B、A的顺序排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排序的方式。
步骤203,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确定云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后,可以根据其中的标识的时间顺序,从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例如:可以将最近一次连接的云服务器作为目标云服务器。
步骤204,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目标云服务器并不仅仅处理一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请求,而是需要处理多个客户端发送的多个业务请求,而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是有限的,如果分配给目标云服务器的业务请求超过负载量,可能会导致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效率变慢,甚至崩溃,进而而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因此,为了避免将超过目标云服务器负载量数量的业务请求分配至目标云服务器处理,可以先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负载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云服务器当前负载情况,以及最大负载量。
步骤205,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获取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后,可以对负载信息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从而判断是否可以将目标业务请求分配至目标云服务器进行处理,预设条件可以是预先针对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设定的,例如: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能满足目标业务请求所需要的负载量等。
步骤206,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后,可以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中,从而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对目标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负载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当目标云服务器已经接收到大量的业务请求,而无法处理目标业务请求时,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则无法满足预设条件,此时,为了保证用户的体验,能够继续向用户提供服务,可以返回步骤203,重新确定时间顺序中下一个云服务器作为目标云服务器,然后再对重新确定的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进行判断。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均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其他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当云服务器列表中的多个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都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认为云服务器列表中的所有云服务器的负载量都已经饱和,无法处理目标业务请求,此时,可以从除多个云服务器的其他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从而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其他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先获取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然后根据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再根据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再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并判断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实现了云服务器负载的均衡,避免了目标云服务器处理的业务请求的数量超负荷,且将客户端的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历史处理过该客户端请求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提高了目标业务请求响应的速度。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云服务器可以处理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请求,为了避免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无法提供相应服务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可以在接收到目标业务请求后,先确定目标业务请求所请求的业务的业务类型。
步骤302,根据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在确定业务类型后,可以仅获取针对该业务类型对应的历史连接信息。
步骤303,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
在获取针对业务类型对应的历史连接信息后,可以确定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此时的云服务器列表中仅包括有能够提供目标业务请求对应业务类型的云服务器,例如:当目标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为存储数据,则此时的云服务器列表中仅包括能提供存储数据服务的多个云服务器。
步骤304,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确定云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后,可以根据标识的时间顺序,从中多个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步骤305,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后,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超负荷,可以先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步骤306,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所需的目标负载量;
在实际应用中,云服务器在处理业务请求时,会占用一定的负载量,因此,为了避免目标云服务器在处理目标业务请求时,负载量超负荷,可以在获取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后,再确定目标业务请求所需要的目标负载量。
步骤307,根据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可负载量;
在确定目标业务请求所需要的目标负载量后,可以再根据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确定目标云服务器还可以承载的可负载量,可负载量可以指目标云服务器剩余可承载的负载量。
步骤308,在所述可负载量大于所述目标负载量时,根据所述可负载量和所述目标负载量,确定剩余负载量;
在确定可负载量后,可以对比可负载量与目标负载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当可负载量大于目标负载量,则表示目标云服务器还可以接收并处理目标业务请求,但是,当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影响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业务请求的速度,例如:当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达到最大可承载负载量的90%时,目标云服务器处理业务请求的速度将大幅下降,此时,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可以再确定目标云服务器剩余负载量,剩余负载量可以是可负载量与目标负载量的差值,即如果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给目标云服务器进行处理,目标云服务器还剩余的负载量。
步骤309,在所述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时,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预设条件可以指可负载量大于所述目标负载量且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时,表示目标云服务器剩余的负载量足够处理目标业务请求,则可以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在确定剩余负载量后,可以判断剩余负载量与预设负载量之间的关系,预设负载量可以指:为了保证目标云服务器能够正常且快速地处理目标业务请求,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应当剩余的负载量,例如:目标云服务器的总负载量为100,当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量达到总负载量的85%时,目标云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将下降,此时,可以将预设负载量设置为1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剩余负载量小于预设负载量时,可以从云服务器列表中重新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步骤310,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后,可以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中,从而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对目标业务请求进行处理,以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目标业务请求的类型进行确定,从而在将同类型、同一客户端发出的业务请求分配给历史处理过该客户端同类型业务请求的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了目标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且通过负载均衡来分配目标业务请求,使得目标云服务器承载的负载量处于目标云服务器能够以正常的速度处理目标业务请求的范围内,避免了云服务器接收到高负荷的业务请求而导致的处理速度慢、甚至崩溃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历史连接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云服务器列表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第一目标云服务器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负载信息获取模块4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判断模块405,用于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发送处理模块406,用于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目标云服务器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负载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模块405,包括:
目标负载量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所需的目标负载量;
可负载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可负载量;
剩余负载量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可负载量大于所述目标负载量时,根据所述可负载量和所述目标负载量,确定剩余负载量;
判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时,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历史连接信息获取模块401,包括:
业务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类型连接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目标云服务器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均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其他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业务请求为针对区域应用门户的目标业务请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云服务器为区域应用门户的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先获取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然后根据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再根据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之后再获取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并判断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判定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实现了云服务器负载的均衡,避免了目标云服务器处理的业务请求的数量超负荷,且将客户端的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历史处理过该客户端请求的云服务器中进行处理,提高了目标业务请求响应的速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负载均衡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负载均衡的方法。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所提供的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专有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负载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返回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所需的目标负载量;
根据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可负载量;
在所述可负载量大于所述目标负载量时,根据所述可负载量和所述目标负载量,确定剩余负载量;
在所述剩余负载量大于预设负载量时,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均不满足预设条件时,从其他云服务器中,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请求为针对区域应用门户的目标业务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云服务器为区域应用门户的云服务器。
8.一种负载均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专有云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历史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业务请求时,获取所述客户端的历史连接信息;
云服务器列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客户端连接过的云服务器列表;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列表具有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按照上一次与所述客户端连接的时间进行排序;
目标云服务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云服务器的标识的时间顺序,确定目标云服务器;
负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云服务器的负载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负载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发送处理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负载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目标云服务器,以调用所述目标云服务器处理所述目标业务请求。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的方法。
CN202011288485.0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2383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485.0A CN11238363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485.0A CN11238363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32A true CN112383632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84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8485.0A Pending CN112383632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63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08A (zh) * 2021-04-19 2021-07-2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系统的连接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CN113467966A (zh) * 2021-05-31 2021-10-01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24891A (zh) * 2021-10-25 2022-03-0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174586A (zh) * 2022-09-02 2022-10-11 常州尊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自动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16107760A (zh) * 2023-04-07 2023-05-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241064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222A (zh) * 2009-07-2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的服务器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079630A (zh) * 2014-06-09 2014-10-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端负载均衡方法、客户端、服务端以及系统
US20170126806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Cloud fi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566419A (zh) * 2018-03-23 2018-09-21 成都汇智远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CN109729131A (zh) * 2018-04-12 2019-05-0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10430278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858024A (zh) * 2020-05-29 2020-10-30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智能接入的方法、云端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222A (zh) * 2009-07-2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端的服务器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079630A (zh) * 2014-06-09 2014-10-0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端负载均衡方法、客户端、服务端以及系统
US20170126806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Cloud fi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566419A (zh) * 2018-03-23 2018-09-21 成都汇智远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CN109729131A (zh) * 2018-04-12 2019-05-0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CN110430278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858024A (zh) * 2020-05-29 2020-10-30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智能接入的方法、云端和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08A (zh) * 2021-04-19 2021-07-2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服务系统的连接智能管理方法、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CN113467966A (zh) * 2021-05-31 2021-10-01 珠海大横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24891A (zh) * 2021-10-25 2022-03-01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124891B (zh) * 2021-10-25 2023-12-1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23241064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4586A (zh) * 2022-09-02 2022-10-11 常州尊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自动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15174586B (zh) * 2022-09-02 2022-11-29 常州尊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自动负载均衡系统及方法
CN116107760A (zh) * 2023-04-07 2023-05-1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632A (zh)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和装置
US11811590B2 (en) Intelligent network
CA2811020C (en) Virtual resource cost tracking with dedicated implementation resources
US11106479B2 (en) Virtual provisioning with implementation resource boundary awareness
US20200364608A1 (en) Communicating in a feder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US10013662B2 (en) Virtual resource cost tracking with dedicated implementation resources
US9185006B2 (en) Exchange of server health and client information through headers for request management
CN112256498A (zh) 一种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9979616B2 (en) Event-driven framework for filtering and processing network flows
CN105468619A (zh) 用于数据库连接池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2330519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91264B (zh) 一种安全控制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291266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269690A (zh) 一种数据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US9703616B2 (en) Executing a command on an optimal smart device
CN112291263A (zh) 一种数据阻断的方法和装置
AU2019393045B2 (en) ICT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ICT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ICT resource management program
CN112383435B (zh) 一种故障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29840B1 (ko) 프라이빗 클라우드 컴퓨팅 보안 맞춤형 추천 시스템
Li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oud-based port logistics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CN112383556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41180A (ko) 프록시 기반의 클라우드 보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4070830A (zh) 互联网代理单臂部署架构、及互联网代理异地部署系统
CN115037625A (zh) 网络切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02880A (zh) 路况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