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0185B -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80185B CN112380185B CN202011197376.8A CN202011197376A CN112380185B CN 112380185 B CN112380185 B CN 112380185B CN 202011197376 A CN202011197376 A CN 202011197376A CN 112380185 B CN112380185 B CN 1123801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ump
- database
- dumped
- mem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06010033799 Paralysi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54 dai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4—Database migration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对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提高转储数据量,在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对待转储数据进行分割,并依次对分割后的数据转储,从而避免大量数据对数据库造成的冲击,避免数据库瘫痪,并可以在不影响数据库功能情况下,尽量提高数据转储效率,并以此来控制海量转储数据对数据库内容及回滚空间的占用量,实现可控的数据转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系统中存在的数据量也出现了成倍增加的情况。伴随时间的推移、业务功能的发展及海量数据的出现必然带来数据库应用运行的压力,数据转储是减少运行数据库数据压力,提高应用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
但当大量数据需要转移时,依据现有的方式进行数据转储会造成数据库内存占用量剧增,数据库回滚空间、临时空间占满,严重时导致数据库瘫痪,不能支持应用的日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大量数据需要转移时,会占用大量数据库内存空间,使数据库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储方法,包括:
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在进行数据转储时,监控处理器内存占比及数据库内存占比;
当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超过第一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和/或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降低所述转储数据量;
或
终止所述数据转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所述第一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与所述第二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之间,设置有间隔时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时长,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间隔时长;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间隔时长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降低所述初始间隔时长生成所述间隔时长,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间隔时长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储数据量,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转储数据量;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提高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生成所述转储数据量,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转储数据量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生成并输出数据库转储提交信息。
基于同一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储设备,包括:
生成模块,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判断模块,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调整模块,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基于同一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同一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对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提高转储数据量,在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对待转储数据进行分割,并依次对分割后的数据转储,从而避免大量数据对数据库造成的冲击,避免数据库瘫痪,并可以在不影响数据库功能情况下,尽量提高数据转储效率,并以此来控制海量转储数据对数据库内容及回滚空间的占用量,实现可控的数据转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数据转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物件或者方法步骤。“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利用数据库表间转移来解决单个数据库存储压力的问题,数据库表间转移依据数据库插入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句)可以实现数据从源表转移到目标表,依据数据库删除SQL可以实现数据从源表中删除。当存在海量数据待转移时,依据插入、删除SQL会造成数据库内存占用量剧增,数据库回滚空间、临时空间占满,严重时导致数据库瘫痪,不能支持应用的日常使用。而当数据库不能完成数据转移时,会触发数据库数据回滚,出现长时间不可控回滚。
结合上述实际情况,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转储方案,通过对待转储数据进行分割,并依次对分割后的数据转储,从而避免大量数据对数据库造成的冲击,避免数据库瘫痪,并可以在不影响数据库功能情况下,尽量提高数据转储效率,并以此来控制海量转储数据对数据库内容及回滚空间的占用量,实现可控的数据转移。
参考图1所示,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本步骤旨在,将待转储数据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单元。其中,第一转储数据即为其中一个数据单元,每个数据单元都可以称之为第一转储数据。转储数据量即为每次转储的数据量,其可以是人工设定好的定值,也可以是处理器根据历史转储记录或当前处理器、数据库状态计算得到的,同时,也可以设定一个转储数据量的上下限,服务器可以在这个上下限范围内根据规则进行调整。待转储数据为大量需要进行数据库转移的各种形式数据。之后,数据分割的方式可以为对待转储数据按照转储数据量进行直接切割,每次仅读取转储数据量的数据;还可以是根据待转储数据中,每个文件的大小进行拼接、搭凑,在不超过转储数据量的前提下,尽量不破坏每个文件的完整性。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设置数据转储的开始及结束时间,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处理器才会进行数据的转储,从而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数据库使用的情况下,完成数据转储工作。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处理器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运行日志,在每次执行转储时对欲转储数据进行数据量统计,根据近期3次成功转储执行时长及处理总数据量情况,计算预估欲转储数据可能使用的转储时间长度。如不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本次转储任务,则可以提示转储超出之前最大吞吐量,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按当前计划执行,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存使用情况等具体情况,对转储数据量进行增加,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情况下,努力提高转储吞吐量,努力完成转储。
步骤102,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本步骤旨在,对第一转储数据进行转储,并在转储过程中确定数据库运行负荷。其中,数据库运行负荷即为数据库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数据库处理器运行数据。预设阈值即为一个既定的数据库正常运转的处理负荷阈值,其可以是一个区间,也可以是一个最低运转负荷阈值等等,以负荷阈值区间为例,当高于这个区间时,数据转储可能会影响到数据库的正常运转,造成卡顿、延迟、甚至卡死情况;当低于这个区间时,则会造成数据库利用不完全,影响整体效率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的同时或先后,进行内存占用率的确认,其可以确认处理器的内存占比,也可以确认数据库内存占比,内存占比过高同样会影响整体处理器或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效率,发生损坏处理器或数据库等情况。可以设定一个内存标准占比值或区间,在这个值的一定范围内或这个区间内,可以认为处理器或数据库是在进行健康运转,超出范围则认为需要进行调整,并且还可以设置一个内存占用预警值或预警比例,当达到这个预警值时,认为转储已严重占用内存,需要进行停止转储等强制手段,进行处理器或数据库的保护。另外,对于数据库运行负荷及内存占比,可以设定一个采样间隔,每间隔一定时间对当前处理状态进行数据采样。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由上一步骤可知,第一转储数据为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后生成的数据单元中的一个,对第一转储数据进行转储时,需要进行转储的衔接,进而可以通过数据游标的方式,分批次获取游标数据,实现批次数据量控制。完成每批次数据从源表插入目标表需求,同时根据批次数据主键完成源表数据删除操作。游标循环执行,循环期间可以根据指定的执行间歇时长进行等待。
步骤103,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本步骤旨在,当运转负荷过小时,提高转储数据量,并对剩余待转储数据进行重新分割,并根据新生成的转储数据进行转储。由前述步骤可知,剩余待转储数据即为除去当前正在进行转储的第一转储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由于运转负荷过小,需要提高运转负荷,则通过提高转储数据量进行运行负荷的提升,其提高的程度可以是事先设定好的,也可以是在一个转储数据量的范围区间内处理器根据相应数据进行调整等。第二转储数据与第一转储数据类似,都为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后的单个数据单元。
之后,在两次数据转储之间可以设置一个间隔时间,以减少连续执行转储对处理器或数据库造成的压力。与转储数据量类似,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整,例如:根据近期3次成功转储执行时长及处理总数据量情况,计算预估欲转储数据可能使用的转储时间长度。如不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本次转储任务,则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存使用情况等具体情况,减少间隔等待时长,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情况下,努力提高转储吞吐量,努力完成转储。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每执行完一次数据转储,均会执行一次数据库提交操作,以控制对数据库回滚空间的占用。因转储数据单批次执行完就完成一次数据库提交操作,进而执行可以随时终止,不会产生大数据量回滚,任何终止后,都可以从之前未转储数据节点再次启动,继续执行完成后续转储。
通过应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包括: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对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提高转储数据量,在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对待转储数据进行分割,并依次对分割后的数据转储,从而避免大量数据对数据库造成的冲击,避免数据库瘫痪,并可以在不影响数据库功能情况下,尽量提高数据转储效率,并以此来控制海量转储数据对数据库内容及回滚空间的占用量,实现可控的数据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在进行转储的同时监控处理器或数据库的内存占比,从而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所述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在进行数据转储时,监控处理器内存占比及数据库内存占比;
当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超过第一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
其中,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为事先设定的一个内存占比界限。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对内存占比过高的转储进行调整。所述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和/或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降低所述转储数据量;
或
终止所述数据转储。
其中,降低的方式可以是按照预设比例进行调整,或是根据具体的内存占比相应的进行调整,例如:内存占比与标准值相比,每高出5%,降低转储数据量1%;或是根据内存占比根据特定算法计算出大概需要降低多少转储数据量,以此调整转储数据量等等。此处降低的转储数据量与之后提高转储数据量并不冲突,其可以对降低和提高的程度进行设定,例如:降低的多,提高的少。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内存占比和运行负荷均可以设定一个阈值区间,只要在这个区间内都能认定运行正常,从而为调整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当内存占比过高时,可以直接终止本次数据转储。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连续执行对处理器造成的压力。所述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所述第一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与所述第二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之间,设置有间隔时长。
其中,间隔时长即为每批次数据转储之间的执行间隔。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具体确定间隔时长。所述间隔时长,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间隔时长;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间隔时长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降低所述初始间隔时长生成所述间隔时长,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间隔时长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其中,间隔时长可以直接用初始的间隔时长,也可以根据历史记录对间隔时长进行调整。转储时间段为指定的处理器进行转储的时间段,例如设定在每日凌晨1点开始执行,在凌晨6点停止执行,以此与日常使用时限错开。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具体确定转储数据量。所述转储数据量,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转储数据量;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提高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生成所述转储数据量,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转储数据量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在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例中,为了在每次转储完成后进行提交操作,以确定转储行为,防止数据库回滚。所述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生成并输出数据库转储提交信息。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每执行完一次数据转储,均会执行一次数据库提交操作,以控制对数据库回滚空间的占用。因转储数据单批次执行完就完成一次数据库提交操作,进而执行可以随时终止,不会产生大数据量回滚,任何终止后,都可以从之前未转储数据节点再次启动,继续执行完成后续转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储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
生成模块201,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判断模块202,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调整模块203,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202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在进行数据转储时,监控处理器内存占比及数据库内存占比;
当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超过第一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202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和/或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降低所述转储数据量;
或
终止所述数据转储。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调整模块203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所述第一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与所述第二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之间,设置有间隔时长。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间隔时长,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间隔时长;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间隔时长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降低所述初始间隔时长生成所述间隔时长,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间隔时长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转储数据量,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转储数据量;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提高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生成所述转储数据量,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转储数据量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调整模块203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生成并输出数据库转储提交信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设备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
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通信接口340和总线350。其中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和通信接口340通过总线3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3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3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3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320中,并由处理器3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3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3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3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和通信接口3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310、存储器320、输入/输出接口330、通信接口340以及总线3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数据转储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设备,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转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所述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在进行数据转储时,监控处理器内存占比及数据库内存占比;
当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超过第一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和/或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降低所述转储数据量;
或
终止所述数据转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所述第一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与所述第二转储数据的所述数据转储之间,设置有间隔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时长,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间隔时长;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间隔时长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降低所述初始间隔时长生成所述间隔时长,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间隔时长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储数据量,具体为:
确定转储时间段及初始转储数据量;
根据历史转储记录,判断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下能否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若否,则提高所述初始转储数据量生成所述转储数据量,以使所述数据转储在所述转储数据量下能够在所述转储时间段内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生成并输出数据库转储提交信息。
6.一种数据转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模块,根据转储数据量对待转储数据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一转储数据;
判断模块,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判断数据库运行负荷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调整模块,若是,则提高所述转储数据量,在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转储完成后,对剩余所述待转储数据重新进行数据分割,生成第二转储数据,对所述第二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
所述判断模块对所述第一转储数据进行数据转储,包括:
在进行数据转储时,监控处理器内存占比及数据库内存占比;
当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超过第一阈值时,和/或,当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超过第二阈值时,执行预设操作;
所述判断模块执行预设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处理器内存占比和/或所述数据库内存占比,降低所述转储数据量;
或
终止所述数据转储。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7376.8A CN112380185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97376.8A CN112380185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0185A CN112380185A (zh) | 2021-02-19 |
CN112380185B true CN112380185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74577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97376.8A Active CN112380185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80185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41550A (ja) * | 2012-08-23 | 2014-03-0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データ移行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移行処理方法 |
CN104731888A (zh) * | 2015-03-12 | 2015-06-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990924A (zh) * | 2017-04-07 | 2017-07-28 |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系统 |
CN110209502A (zh) * | 2019-06-05 | 2019-09-06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91023A (zh) * | 2020-02-09 | 2020-06-16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
CN111666266A (zh) * | 2020-06-09 | 2020-09-15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708755A (zh) * | 2020-05-20 | 2020-09-25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767270A (zh) * | 2020-06-28 | 2020-10-13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11197376.8A patent/CN1123801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41550A (ja) * | 2012-08-23 | 2014-03-0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データ移行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移行処理方法 |
CN104731888A (zh) * | 2015-03-12 | 2015-06-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6990924A (zh) * | 2017-04-07 | 2017-07-28 | 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和系统 |
CN110209502A (zh) * | 2019-06-05 | 2019-09-06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291023A (zh) * | 2020-02-09 | 2020-06-16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
CN111708755A (zh) * | 2020-05-20 | 2020-09-25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666266A (zh) * | 2020-06-09 | 2020-09-15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1767270A (zh) * | 2020-06-28 | 2020-10-13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0185A (zh) | 2021-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21792B (zh) |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4750620B (zh) | 一种内存迁移方法及装置 | |
CN110865877B (zh) | 一种任务请求的响应方法及设备 | |
CN110704404A (zh) | 一种数据质量校验方法、装置、系统 | |
CN108777810B (zh) | 视频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380185B (zh) | 一种数据转储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294377A (zh) | 一种依赖关系的网络请求发送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609101A (zh) | 实时数据任务的发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98263A (zh) | 一种交易趋势的预测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206554A1 (en) | Processor and power supply ripple reduction method | |
CN109522565A (zh) | 一种验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784139B (zh) | 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0069493B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081607A (zh) | 基于嵌入算子的反向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908555A (zh) | 一种sql脚本的异常检测方法及其终端 | |
CN111025178B (zh) | 一种电源模块主备切换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及相关组件 | |
CN110134843B (zh) | 一种目标文件的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2699129A (zh) |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13126929A (zh) | 一种特征数据去重的方法、系统、介质和终端 | |
CN113157987A (zh) | 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7645541B (zh) |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11045787A (zh) | 一种快速继续实验方法及系统 | |
CN112148470A (zh) | 参数同步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3962191B (zh) | 序列随机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20245457A1 (en) | Neural Network Pruning With Cyclical Spars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