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9462A -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9462A
CN112379462A CN202011193191.XA CN202011193191A CN112379462A CN 112379462 A CN112379462 A CN 112379462A CN 202011193191 A CN202011193191 A CN 202011193191A CN 112379462 A CN112379462 A CN 112379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sistivity
electromagnetic
speed
seis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1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祖志
刘雪军
杨利根
孙卫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931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9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9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本发明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得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利用该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的物性关系模型生成地质构造成像数据,可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陡复杂构造区,由于地形起伏、灰岩出露或风化等问题引起地震激发接收困难、资料信噪比低,在主体构造部位地震资料广泛存在反射空白区或无反射;由于地层推覆、断层众多,构造纵横向变异,速度场纵横向变化大,速度建模困难,造成构造成像不准,深层的反射波能量弱、连续性差。因此,如何在高陡构造区对地下复杂地质结构进行准确成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地震在高陡构造区的成像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质构造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质构造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反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模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案,该方案首先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之后,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再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最后,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得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利用该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的物性关系模型生成地质构造成像数据,以便利用该地质构造成像数据进行成像,从而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质构造成像测点反演的电阻率拟合速度与测井速度拟合对比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型模块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地表构造复杂区,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高陡构造、盐下等复杂区勘探,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可以改善复杂区成像效果,这些数据表征了不同但互补的岩石特性,如速度、电阻率和密度。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数据组合获得的地下模型有望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减少一些模糊性和单方法固有的反演非唯一性。电磁勘探在高陡复杂构造区受地表和岩性的影响因素小,采集的数据信噪比高,能够恢复高陡构造的电性特征,可以通过与地震的联合反演,进行构造建模,提高地震在高陡构造区的成像效果。
目前电磁与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交叉梯度法。基于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的优点是不需要预先明确联合反演参数间的关系,但当反演空间物性参数无明显的方向性变化时,交叉梯度联合的效果不好。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岩石物理方法,使用从经验或岩心分析中得出的各种岩石物性之间的关系,当各物性参数间的关系假设准确时,采用岩石物理法的反演结果比交叉梯度法的反演结果更理想。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从而改善高陡构造区地震深度成像效果。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测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4,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步骤S106,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反演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进行反演得到电阻率数据。
步骤S108,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用于描述速度数据与电阻率数据之间的物性关系,例如,可以使用公式和参数的形式实现。
步骤S110,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之后,将电阻率剖面数据代入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即可得到速度剖面数据,将该速度剖面数据作为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可以用于地质构造成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案,该方案首先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之后,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再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最后,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速度剖面数据,将速度剖面数据作为地质构造成像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在高陡构造区利用测井、大地电磁和地震资料进行联合反演建模,得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利用该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的物性关系模型生成地质构造成像数据,以便利用该地质构造成像数据进行成像,从而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震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对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对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对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电磁自由反演,得到自由反演结果;利用自由反演结果和层位解释结果进行电磁约束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二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二维电磁自由反演,对二维电磁自由反演结果进行二维电磁约束反演;对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三维电磁自由反演,对三维电磁自由反演结果进行三维电磁约束反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速度与电阻率之间的物性关系,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生成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中包括经验参数;利用目标测点的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经验参数的值;根据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经验参数的值、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53312340000051
其中,a0和ai为经验参数,n为正整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log10Vp=a(log10R)b;其中,a和b为经验参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经验参数的值、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执行:
根据经验参数的值、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根据经验参数的值、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与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与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二相关系数;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和第二相关系数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速度剖面数据之后,还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对速度剖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初步成像结果;若初步成像结果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将初步成像结果作为地质构造成像结果;若初步成像结果不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重新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参见图2所示的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示意图,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将电阻率剖面转换成速度模型剖面。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步骤进行说明。现以某一研究区为例,该区有一条二维地震数据、二维大地电磁数据以及一口钻井数据。其中,二维大地电磁测线于二维地震测线重合,钻井附近有一个电磁测点数据,测井数据包括速度测井数据。
1)对二维地震测线数据进行初步深度偏移处理。
2)对步骤1)的剖面进行层位解释。
3)对二维电磁测线进行二维自由反演,获得电阻率剖面数据。
4)基于步骤2)的解释层位,进行二维电磁数据的约束反演:利用步骤3)解释的层位作为电磁约束反演的框架,层位可靠的地方进行紧约束,层位不可靠的地方进行松约束,获得二维电磁约束反演后的电阻率剖面数据。
5)建立电阻率与速度的关系:假设测线上至少有一口钻井并且有测井速度数据Vwell,在该钻井附近布设有一个电磁测点。提取该电磁测点的二维约束反演电阻率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利用式
Figure BDA0002753312340000061
和log10Vp=a(log10R)b对该测点的反演电阻率与测井速度数据进行拟合,求取相应的参数ai和b。将计算的参数再代入式
Figure BDA0002753312340000062
和log10Vp=a(log10R)b中,求取相应的拟合速度Vp,再与测井速度Vwell求取相关系数,选取相关系数最高的参数和公式作为电阻率与速度的转换公式。参见图3,图中公式(4)是指公式log10Vp=a(log10R)b,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753312340000063
1阶多项式的拟合较差,与测井速度的相关系数为0.25177,2阶和3阶多项式的拟合略好,与测井速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54569和0.55752,而根据公式log10Vp=a(log10R)b,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88212,说明反演的电阻率与测井速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选用式log10Vp=a(log10R)b建立电阻率与速度的转换关系。
6)利用步骤5)求取的公式,将二维电磁约束反演的电阻率剖面数据转换成二维速度剖面数据。
7)将步骤6)的二维速度剖面数据再次提供给地震处理人员,进行地震剖面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如果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得到改善则输出结果,没有改善则返回步骤1),修改解释层位,继续进行后续的工作,直到结果得到改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利用测井速度与反演电阻率数据建立物性关系,根据相关性选取最佳参数和物性关系式,通过多轮次地地震数据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可以改善高陡构造区的地震成像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71,用于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解释模块72,用于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反演模块73,用于利用电磁观测数据和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模型模块74,用于根据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生成模块75,用于根据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地震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解释模块,具体用于:对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对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磁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反演模块,具体用于:对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电磁自由反演,得到自由反演结果;利用自由反演结果和层位解释结果进行电磁约束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的模型模块结构框图,模型模块,包括:公式单元81,用于生成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中包括经验参数;拟合单元82,用于利用目标测点的测井速度数据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经验参数的值;确定单元83,用于根据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经验参数的值、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53312340000081
其中,a0和ai为经验参数,n为正整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log10Vp=a(log10R)b;其中,a和b为经验参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经验参数的值、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根据经验参数的值、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与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与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二相关系数;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和第二相关系数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的另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结构框图,该装置还包括成像模块76,用于:对速度剖面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初步成像结果;若初步成像结果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将初步成像结果作为地质构造成像结果;若初步成像结果不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重新根据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参见图7所示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框图,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91、处理器9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任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
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包括:
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
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
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包括:
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电磁自由反演,得到自由反演结果;
利用所述自由反演结果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进行电磁约束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包括:
生成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中包括经验参数;
利用目标测点的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经验参数的值;
根据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
Figure FDA0002753312330000021
其中,a0和ai为经验参数,n为正整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log10Vp=a(log10R)b
其中,a和b为经验参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
根据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二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二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关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关系数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初步成像结果;
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将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作为地质构造成像结果;
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不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8.一种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测点的地震观测数据、电磁观测数据和测井速度数据;
解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反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电磁观测数据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模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生成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所述解释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
对所述叠前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层位解释,得到层位解释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观测数据为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所述反演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二维或者三维电磁观测数据进行电磁自由反演,得到自由反演结果;
利用所述自由反演结果和所述层位解释结果进行电磁约束反演,得到电阻率剖面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模块,包括:
公式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中包括经验参数;
拟合单元,用于利用目标测点的所述测井速度数据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经验参数的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和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确定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
Figure FDA0002753312330000031
其中,a0和ai为经验参数,n为正整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为:log10Vp=a(log10R)b
其中,a和b为经验参数,Vp速度数据,R为电阻率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一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一拟合速度数据;
根据经验参数的值、所述第二速度电阻率关系公式和所述电阻率剖面数据计算第二拟合速度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一相关系数,并计算所述第二拟合速度数据与所述测井速度数据的第二相关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相关系数和所述第二相关系数确定速度电阻率关系模型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像模块,用于:
对所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结果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初步成像结果;
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将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作为地质构造成像结果;
若所述初步成像结果不满足预设成像条件,则重新根据所述地震观测数据生成层位解释结果。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193191.XA 2020-10-30 2020-10-30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379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191.XA CN1123794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191.XA CN1123794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462A true CN112379462A (zh) 2021-02-19

Family

ID=7457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191.XA Pending CN112379462A (zh) 2020-10-30 2020-10-30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94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6538A (zh) * 2021-04-22 2021-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大地电磁-地震波初至时的联合反演方法
CN113568051A (zh) * 2021-07-19 2021-10-2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瞬变电磁辅助解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6538A (zh) * 2021-04-22 2021-07-23 清华大学 一种大地电磁-地震波初至时的联合反演方法
CN113568051A (zh) * 2021-07-19 2021-10-29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瞬变电磁辅助解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0101B1 (en)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pixel-based inversion algorithms
Waheed et al.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for anisotropic media using the adjoint-state method
WO2017035104A1 (en) Velocity model seismic static correction
Feng et al. 3D gravity inversion of basement relief for a rift basin based on combined multinorm and normalized vertical derivative of the total horizontal derivative techniques
CN113740901B (zh) 基于复杂起伏地表的陆上地震数据全波形反演方法及装置
Wang et al. Multiparameter TTI tomography of P-wave reflection and VSP data
Witten et al. Microseismic image-domain velocity inversion: Marcellus Shale case study
CN112379462A (zh) 电磁地震数据联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Alam Near-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using traveltime and full-waveform inversion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onent seismic data
Pafeng et al. Prestack waveform invers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An example from the Rock Springs Uplift, Wyoming, USA
Bergman et al. Seismic tomography studies of cover thickness and near-surface bedrock velocities
Charles et al. Data-driven tomographic velocity analysis in tilted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edia: A 3D case history from the Canadian Foothills
Velásquez et al. Depth-conversion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 in complex sub-Andean provinces
Alashloo et al. Prestack depth imaging in complex structures using VTI fast marching traveltimes
Ansari et al. Comparing geostatistical seismic inversion based on spectral simulation with deterministic inversion: A case study
Vigh et al. Sparse‐node acquisition for data fitting velocity model building
Kessler et al. Depth Imaging–More than PSDM
CN112305595B (zh) 基于折射波分析地质体结构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Moussavi Alashloo et al. Influence of error in estimating anisotropy parameters on VTI depth imaging
Zheglova et al. Joint level set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travel time data: Application to mineral exploration
Tassis et al. Tomographic inversion of synthetic refraction seismic data using various starting models in Rayfract® software
Frydenlund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Geophysical Data from the Fen Complex in Telemark, Norway
Peng et al. Improving images in complex fault area with geological constrained high-resolution tomography inversion and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A case study at South China Sea
Braquet et al. Processing evolution from prospect to production for the Zama field, Gulf of Mexico
Han et al. High resolution velocity model for imaging complex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