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3669B -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3669B
CN112373669B CN202011296740.6A CN202011296740A CN112373669B CN 112373669 B CN112373669 B CN 112373669B CN 202011296740 A CN202011296740 A CN 202011296740A CN 112373669 B CN112373669 B CN 112373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inlet channel
electric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67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3669A (zh
Inventor
陈豪
温添
李群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67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3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3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02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包括与新风口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一电动调风门和第一堵塞感应装置,第二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二电动调风门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电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调风门、第一堵塞感应装置、第二电动调风门、第二堵塞感应装置和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交替运行,使得船舶在极地环境下,能够防止新风口冻结,确保新风的持续供给。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船舶上的新风口采用一只进风口,环境温度较高,无冻结风险,只要通风面积满足设计要求,舱室通风质量就有保证。但对航行于极地环境的船舶,外界温度达到-30℃,在雨雪天气等恶劣情况下,通风口很容易因低温发生冻结,从而堵塞进风通道,影响船舶的新风供给。因此,研究如何保证船舶在极地环境下能够持续供应新风,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极地环境下新风口不被冻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两个进风通道、能够在极地环境下持续供应新风的船舶新风供给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包括与新风口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一电动调风门和第一堵塞感应装置,第二进风通道上设有第二电动调风门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电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调风门、第一堵塞感应装置、第二电动调风门、第二堵塞感应装置和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防冻百叶窗,第二进风通道进风口处设有第二防冻百叶窗,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防冻百叶窗和第二防冻百叶窗内。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一防冻百叶窗之间设有第一结构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和第二防冻百叶窗之间设有第二结构风道。
更优地,所述第一防冻百叶窗和第二防冻百叶窗内部还设有加热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温度传感器也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塞感应装置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为压差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也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采用所述的新风供给系统,当第一电动调风门打开时,第二电动调风门关闭,由第一进风通道供应新风;当第一堵塞感应装置检测到第一进风通道发生堵塞时,控制器将第二电动调风门打开,将第一电动调风门关闭,改由第二进风通道供应新风,同时第一进风通道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
优选地,第一堵塞感应装置检测第一进风通道的内外压差,判断是否发生堵塞。
优选地,当第一进风通道或第二进风通道进风口处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关闭电加热器。
优选地,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进风通道或第二进风通道在供应新风时,其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打开。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设有两个进风通道,当第一电动调风门打开时,第二电动调风门关闭,由第一进风通道供应新风;当第一堵塞感应装置检测到第一进风通道发生堵塞时,控制器将第二电动调风门打开,将第一电动调风门关闭,改由第二进风通道供应新风,同时第一进风通道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通过两个进风通道交替运行,使得船舶在极地环境下,能够防止新风口冻结,确保新风的持续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船舶新风供给系统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防冻百叶窗 2、第二防冻百叶窗 3、环境温度传感器 4、第一堵塞感应装置5、第二堵塞感应装置 6、第一电动调风门 7、第二电动调风门 8、新风口 9、控制器 10、第一结构风道 11、第二结构风道 12、第一进风通道 13、第二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包括与新风口8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12和第二进风通道13,新风口8可以是独立新风系统的新风口,内设进风风机;也可以是空调箱的新风口。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上设有第一电动调风门6和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第二进风通道13上设有第二电动调风门7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第一进风通道12、第二进风通道13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电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9,所述第一电动调风门6、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第二电动调风门7、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和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防冻百叶窗1,第二进风通道13进风口处设有第二防冻百叶窗2,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防冻百叶窗1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内。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和第一防冻百叶窗1之间设有第一结构风道10,所述第二进风通道13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之间设有第二结构风道11,结构风道用于更好地匹配进风通道进风口处尺寸和防冻百叶窗的尺寸,防止进风通道和防冻百叶窗不匹配导致安装不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冻百叶窗1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内部还设有加热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温度传感器也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当第一防冻百叶窗1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内部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加热温度传感器提供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会关闭电加热器,表示加热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为压差传感器。当第一进风通道12内外产生压差到达一定值时,压差传感器负责传输信号给控制器9,表示进风口发生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也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由控制器9设置一温度值,当外界温度低于此设定值时,环境温度传感器3传输信号给控制器9,表示外界环境温度过低,控制器9开启防冻百叶窗内的电加热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采用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新风供给系统,当第一电动调风门6打开时,第二电动调风门7关闭,由第一进风通道12供应新风;当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检测到第一进风通道12发生堵塞时,控制器9将第二电动调风门7打开,将第一电动调风门6关闭,改由第二进风通道13供应新风,同时第一进风通道12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检测第一进风通道12的内外压差,判断是否发生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比如+5℃)时,第一进风通道12或第二进风通道13在供应新风时,其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打开,这样可以在低温下延缓进风通道被冻结堵塞的时间,或者可以对新风进行预热。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由第一进风通道12和第二进风通道13交替运行,正常工作时,一个通道开启,另一个通道关闭。以第一进风通道12开启为例,开启第一电动调风门6,由第一进风通道12供应新风,此时第二电动调风门7关闭,第二进风通道13处于备用状态。当第一防冻百叶窗1发生冰堵或冻住时,第一进风通道12内外产生压差,当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此时压差传感器提供报警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将第二电动调风门7打开,将第一电动调风门6关闭,改由第二进风通道13供应新风,同时第一进风通道12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此时,由于第一电动调风门6关闭,第一防冻百叶窗1内部会达到很好的融冰效果,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表示融冰完成,第一防冻百叶窗1内部的加热温度传感器会传输完成信号给控制器9,控制器9会将第一防冻百叶窗1内的电加热器关闭,此时,第一进风通道12处于备用状态。同理,当第二防冻百叶窗2又发生冰堵或冻住时,会开启第一进风通道12进行供应新风,同时将第二电动调风门7关闭,第二进风通道13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当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二进风通道13进风口处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表示融冰完成,控制器9将关闭电加热器,第二进风通道13处于备用状态。如此交替运行。
本发明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能够不断地给船舶提供新风,使得船舶在极地环境下也不易发生新风口堵住的危险,具有显著的防冻效果。且通过两个进风通道交替运行,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节省了时间和劳动成本,操作和安装维护简单、方便。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所述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包括与新风口(8)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12)和第二进风通道(13),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上设有第一电动调风门(6)和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第二进风通道(13)上设有第二电动调风门(7)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第一进风通道(12)、第二进风通道(13)的进风口处分别设有电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器(9),所述第一电动调风门(6)、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第二电动调风门(7)、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和电加热器均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
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13)交替运行,当第一电动调风门(6)打开时,第二电动调风门(7)关闭,由第一进风通道(12)供应新风;当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检测到第一进风通道(12)发生堵塞时,控制器(9)将第二电动调风门(7)打开,将第一电动调风门(6)关闭,改由第二进风通道(13)供应新风,同时第一进风通道(12)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加热进行融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2)进风口处设有第一防冻百叶窗(1),第二进风通道(13)进风口处设有第二防冻百叶窗(2),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第一防冻百叶窗(1)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冻百叶窗(1)和第二防冻百叶窗(2)内部还设有加热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温度传感器也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和第二堵塞感应装置(5)为压差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3),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3)也与控制器(9)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堵塞感应装置(4)检测第一进风通道(12)的内外压差,判断是否发生堵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进风通道(12)或第二进风通道(13)进风口处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关闭电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新风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第一进风通道(12)或第二进风通道(13)在供应新风时,其进风口处的电加热器打开。
CN202011296740.6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373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740.6A CN112373669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740.6A CN112373669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3669A CN112373669A (zh) 2021-02-19
CN112373669B true CN112373669B (zh) 2022-06-21

Family

ID=7458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6740.6A Active CN112373669B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366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61876A1 (ru) * 1979-10-26 1981-09-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616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ы калорифера от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
CN102589214A (zh) * 2012-03-12 2012-07-18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排风换热机组冬季集成式自动融霜防冻运行系统
CN110171552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防风雪的船舶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70157U (zh) * 2019-06-25 2020-02-14 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冬季防冻保护装置
CN211822990U (zh) * 2020-04-07 2020-10-30 安徽逸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转功能的新风系统风口防堵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61876A1 (ru) * 1979-10-26 1981-09-07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616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защиты калорифера от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
CN102589214A (zh) * 2012-03-12 2012-07-18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排风换热机组冬季集成式自动融霜防冻运行系统
CN110171552A (zh) * 2019-05-29 2019-08-2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防冻防风雪的船舶通风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70157U (zh) * 2019-06-25 2020-02-14 杭州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冬季防冻保护装置
CN211822990U (zh) * 2020-04-07 2020-10-30 安徽逸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反转功能的新风系统风口防堵塞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船舶舱室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和优化;陈豪;《船舶》;20190825(第4期);第1-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3669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3518B2 (en) Thermal dissipation system of an electric vehicle
EP2554413B1 (en)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
TWI666850B (zh) 車載電池的溫度調節系統
AU2008218073A1 (en)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or
US9682611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9094330B (zh) 一种汽车空调暖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748237A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3698088B1 (en) An air handling unit for a ventilation system in a building and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defrosting operation of an air handling unit
TWI666135B (zh) 車載電池的溫度調節系統
JP201408809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WO2019001351A1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CN107421017A (zh) 空调室外机的壳体组件、控制方法、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12373669B (zh) 一种船舶新风供给系统及方法
US20180287230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a battery of a vehicle, vehicle having such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battery of a vehicle
TWI676313B (zh) 基於半導體的車載電池溫度調節方法、溫度調節系統及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CN210035696U (zh) 空调室内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US11067297B2 (en) Economizer target temperature shift during mechanical cooling
TWI685997B (zh) 基於半導體的車載電池溫度調節方法和溫度調節系統
CN204574376U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217540984U (zh) 一种具有水侧感应智能防冻控制的新风机组
CN213799160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制暖系统
SE542349C2 (en) Method for defrosting of an Air Handling Unit
CN110816852B (zh) 一种压差感受式冷凝器防冻堵装置及方法
KR100820113B1 (ko) 차량의 공조장치
CN116852950A (zh) 制冷控制方法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