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695A -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7695A
CN112367695A CN202011016195.0A CN202011016195A CN112367695A CN 112367695 A CN112367695 A CN 112367695A CN 202011016195 A CN202011016195 A CN 202011016195A CN 112367695 A CN112367695 A CN 112367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data
sent
signal amplification
amplific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61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永太
项文华
钟文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sdom Drag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sdom Drag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sdom Drag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sdom Drag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61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7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7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6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5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 H04W52/025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local events, e.g. events related to user activity detecting a user operation or a tactile contact or a motion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根据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来开启通信模块,以使通信模块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避免了通信模块因长期开启所造成的能耗浪费;同时检测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在检测到通信模块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以使信号放大电路能够接收通信模块传输的待发送数据,从而实现在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以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而向外电路传输,相比于使信号放大电路始终保持通电的状态,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考虑到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降低通信设备的功耗,通常会在长期无人值守且数据信息量需求不大的应用场景中采用短距离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以减少耗能和网络维护的频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满足通讯需求,需要适当提高短距离通信设备的通讯距离。
通常,可通过在通信设备中加入信号放大器来提高通讯距离,而加入信号放大器后会增加整个通信电路的功耗,违背了降低功耗的初衷。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通信电路功耗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一种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若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以使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通信模块均处于空闲状态并维持空闲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关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将所述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进行匹配;
若所述唤醒指令与所述预设指令相匹配则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在开启时接收并输出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用于
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以使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遥控按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遥控按键用于在触发时生成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扫描所述遥控按键的触发状态;
根据所述遥控按键的所述触发状态判定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若扫描到所述遥控按键被触发,则判定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未扫描到所述遥控按键被触发,则确定所述通信模块未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在关闭所述通信模块后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在所述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仅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所述唤醒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
上述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根据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来开启通信模块,以使通信模块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避免了通信模块因长期开启所造成的能耗浪费;同时检测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在检测到通信模块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以使信号放大电路能够接收通信模块传输的待发送数据,从而实现在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以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而向外电路传输,相比于使信号放大电路始终保持通电的状态,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开启信号放大电路后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关闭信号放大电路后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并检测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通信模块;120信号放大电路;130控制装置;140遥控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模块110和信号放大电路120通常设置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实现短距离通信。其中通信模块110可采用低速率、低功耗通信技术,例如蓝牙、zigbee等通信技术,在一些长期无人值守、数据信息量需求不大的应用场景采用短距离传输可节省电能。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通信要求需增加一定的传输距离,因此会在电路中接入信号放大电路120以实现通讯距离的提高,然而这种设计会直接导致实际应用中功耗很高,在电池供电系统中,电池电量消耗过快,不能实现长时间运行,在短时间内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在增加通信距离的同时节省通信系统功耗的方法。
图2为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30。
步骤S210,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具体的,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用户可通过唤醒设备生成唤醒指令,并向外发送。
步骤S220,响应于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110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其中,通信模块11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后,开启通信模块110,以使通信模块110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传输,该方法通过用户动作来唤醒通信模块110,以在用户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进入预备状态,随时接收待发送数据,相比于使通信模块110始终保持开启状态,通过用户下达唤醒指令,从而实现对通信模块110开启的控制能够节省耗能,避免了在利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电池电量消耗过快而需频繁更换电池的情况。
其中,在例如环境监测、工农业监控、医疗军事、交通运输、智能家居等领域中,待发送数据可为针对各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或反馈数据。
步骤S230,若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与通信模块110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接收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其中,信号放大电路12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以在无通信的情况下降低功耗。在开启通信模块110后,在用户发送待发送数据后,通信模块110会接收该待发送数据,并进一步传输至信号放大电路120进行处理,进而由信号放大电路120向外输出。考虑到用户并不一定会在开启通信模块110后立即发送待发送数据,因此可通过在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后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从而避免无数据传输时产生能源浪费。
可以理解,在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同时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相比于信号放大电路120处于长期开启状态,既解决了能耗浪费,又不会对待发送数据的传输产生延迟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来开启通信模块110,以使通信模块110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避免了通信模块110因长期开启所造成的能耗浪费;同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在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能够接收通信模块110传输的待发送数据,从而实现在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而向外电路传输,相比于使信号放大电路120始终保持通电的状态,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且不会对数据传输产生延迟影响,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后,该无线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310和步骤320。
步骤310,检测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的工作状态包括空闲状态和传输状态。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处于空闲状态,即未进行待发送数据的传输,反之则处于传输状态,因此,通过检测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是否存在数据传输,则可判断其各自的工作状态。
步骤S320,若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均处于空闲状态并维持空闲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
在判断出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均处于空闲状态时,可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以减少能耗,而通信模块110可继续处于开启状态以接收待发送数据,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为2ms。
具体的,可设置第一预设时长作为等待时间,在该第一预设时长内若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仍然不存在数据传输的动作,则可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以节省能源。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根据传输规律进行人为设置,例如,可根据用户自发送待发送数据至通信模块110接收到该待发送数据,期间所经历的传输时长进行设置,又例如,考虑到环境因素,在用户发送待发送数据后,可能存在通信模块110接收延迟的情况,从而在传输时长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延迟时间作为该第一预设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后,检测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的工作状态,若信号放大电路120和通信模块110均处于空闲状态并维持空闲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以减少耗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后,无线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410至步骤S430。
步骤S410,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
具体的,在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后,由于通信模块110还处于开启状态,可继续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因此这时可继续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
步骤S420,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人为进行设置。
步骤S430,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通信模块110。
可以理解,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可为实时检测,若在关闭信号放大电路120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此时可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继续进行数据的传输;而如果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此时可关闭通信模块110,以减少耗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并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再次接收到待发送数据时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反之则关闭通信模块110,以此减少耗能,并且,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时长作为检测通信模块110接收待发送数据的等待时间,为进行下一动作,即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或关闭通信模块110预留了缓冲时间,避免错过用户在下一时刻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通信模块110。
可以理解,在开启通信模块110并开始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后,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未接收到待发送数据,为减少耗电则可关闭通信模块110。反之,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可开启与通信模块110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接收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第三预设时长作为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等待时间,以在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时关闭通信模块110,反之则开启与通信模块110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接收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即实现了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再开启通信模块110和信号放大电路120,又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110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步骤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20。
步骤S510,将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用户可通过按压唤醒设备的按键生成和发送唤醒指令,为避免干扰信号的影响,需识别接收到的唤醒指令是否为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因此可将接收到的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进行匹配。
步骤S520,若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相匹配则开启通信模块110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可以理解,在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相匹配的情况下,则可确定该唤醒指令为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此时可进一步执行开启通信模块110以及检测待发送数据动作,防止因干扰信号造成误开通信模块110及检测待发送数据的情况。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为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10、信号放大电路120和控制装置130。
其中,通信模块110用于在开启时接收并输出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信号放大电路120与通信模块110连接,用于接收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控制装置130分别与通信模块110和信号放大电路120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然后响应于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110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若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接收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其中,通信模块11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后,开启通信模块110,以使通信模块110进入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传输,该方法通过用户动作来唤醒通信模块110,以在用户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进入预备状态,随时接收待发送数据,相比于使通信模块110始终保持开启状态,通过用户下达唤醒指令,从而实现对通信模块110开启的控制能够节省耗能,避免了在利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电池电量消耗过快而需频繁更换电池的情况。
其中,信号放大电路120的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以在无通信的情况下降低功耗。在控制装置130开启通信模块110后,在用户发送待发送数据后,通信模块110会接收该待发送数据,并进一步传输至信号放大电路120进行处理,进而由信号放大电路120向外输出。考虑到用户并不一定会在开启通信模块110后立即发送待发送数据,因此可通过在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后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从而避免无数据传输时产生能源浪费。
可以理解,在控制装置130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同时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相比于信号放大电路120处于长期开启状态,既解决了能耗浪费,又不会对待发送数据的传输产生延迟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通过根据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来开启通信模块110,以使通信模块110接收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避免了通信模块110因长期开启所造成的能耗浪费;同时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在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能够接收通信模块110传输的待发送数据,从而实现在需要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再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并进而向外电路传输,相比于使信号放大电路120始终保持通电的状态,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且不会对数据传输产生延迟影响,方法简单且效果显著。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遥控按键140,如图7所示,该遥控按键140与控制装置130连接,遥控按键140用于在触发时生成待发送数据,控制装置130还用于扫描遥控按键140的触发状态,然后根据遥控按键140的触发状态判定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
可以理解,在检测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时,可通过扫描遥控按键140的触发状态来判定通信模块110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相比于直接检测通信模块110的状态来判定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方法更简单,且能提前预知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行为。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30还用于若扫描到遥控按键140被触发,则判定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若未扫描到遥控按键140被触发,则确定通信模块110未接收到待发送数据。
可以理解,通过扫描遥控按键140的触发状态,并在扫描到遥控按键140被触发时判定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进而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相比于直接检测通信模块110的状态来判定是否接收到待发送数据,扫描遥控按键140的方式能够实现在用户发送待发送数据后则立即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提前进入数据传输的准备阶段,从而能够防止待发送数据滞留在通信模块110而导致传输延迟。
遥控按键140可生成多个待发送数据,通信模块110可包括多个遥控节点,图6实施例中开启通信模块110可为开启通信模块110的各遥控节点,各遥控节点分别用于接收各待发送数据,以对各待发送数据进行分别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控制装置130还用于若扫描到遥控按键140被触发,则判定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若未扫描到遥控按键140被触发,则确定通信模块110未接收到待发送数据,通过扫描遥控按键140的触发状态能提前预知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的行为,从而实现在用户发送待发送数据后则立即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使信号放大电路120提前进入数据传输的准备阶段,防止传输延迟。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30还用于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通信模块110,然后在关闭通信模块110后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在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0仅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具体的,在第三预设时长内若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通信模块110,反之则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以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三预设时长作为等待时间,在该等待时间段内,若未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可关闭通信模块110,而如果在该等待时间段内,检测到通信模块110接收到待发送数据则可开启信号放大电路120,进而进行数据传输,既减少了耗能,又不会影响数据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可为Zigbee模块。可以理解,Zigbee模块是采用的Zigbee通信技术,可用于实现短距离通信,功耗低且稳定,Zigbee模块例如可应用在无线抄表系统、无线遥控、车载无线数据透传等系统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若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以使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和所述通信模块均处于空闲状态并维持空闲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关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再次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
将所述唤醒指令与预设指令进行匹配;
若所述唤醒指令与所述预设指令相匹配则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所述待发送数据。
6.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在开启时接收并输出用户发送的待发送数据;
信号放大电路,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用于
接收用户发送的唤醒指令;
响应于所述唤醒指令以开启所述通信模块并检测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开启所述信号放大电路,以使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接收所述待发送数据,并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和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遥控按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遥控按键用于在触发时生成所述待发送数据,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扫描所述遥控按键的触发状态;
根据所述遥控按键的所述触发状态判定所述通信模块是否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若扫描到所述遥控按键被触发,则判定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若未扫描到所述遥控按键被触发,则确定所述通信模块未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待发送数据,则关闭所述通信模块;
在关闭所述通信模块后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在所述休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仅能够接收用户发送的所述唤醒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Zigbee模块。
CN202011016195.0A 2020-09-24 2020-09-24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2367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195.0A CN112367695A (zh) 2020-09-24 2020-09-24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6195.0A CN112367695A (zh) 2020-09-24 2020-09-24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695A true CN112367695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07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6195.0A Pending CN112367695A (zh) 2020-09-24 2020-09-24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76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110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bluetooth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s
CN102090116B (zh) 在设备发现期间的接入点局部功率节省模式
US102851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king up devices in batches, and device
US20200301497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of intelligent lock, intelligent lock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918596B (zh) 一种soc芯片及射频信号处理方法
US20080084836A1 (en)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548140B (zh) 切换协议无线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US9713084B2 (en) Lost access point power save mode for WiFi devices
US20070149257A1 (en) Novel design for a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N11067789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334364A1 (en) Remote wake-up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229261A1 (en)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4064328A (ja) 電源電池内蔵型非接触データキャリア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移動体識別システム
US10575254B2 (en) Wireless signal transceiver device and power-saving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US7373134B2 (en) Multiple-CPU portable terminal with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US10375648B2 (en) Secondary processor management allowing deep sleep of primary processor
US20170126953A1 (en) Rf front end power control for low power rf devices
CN113472382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电子标签及存储介质
CN110475321B (zh) 无线局域网ap的节电最佳化方法及装置
KR101976576B1 (ko) 무선랜에서 절전 방법 및 장치
CN112272332B (zh) 一种智能机顶盒的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4898A (zh) 投影仪唤醒控制方法、投影仪及可读存储介质
De Donno et al. Ultralong-range RFID-based wake-up radio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2367695A (zh) 无线通信控制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885447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