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335B -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7335B
CN112367335B CN202011330331.3A CN202011330331A CN112367335B CN 112367335 B CN112367335 B CN 112367335B CN 202011330331 A CN202011330331 A CN 202011330331A CN 112367335 B CN112367335 B CN 112367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 information
jump
code
ap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03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7335A (zh
Inventor
唐存雨
李扬
李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03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7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7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7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7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获取用户信息;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本申请公开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案实现了微门户管理平台系统间的无感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微门户管理平台,例如企业微信平台方案,均是按照微门户系统分类配置所有微门户系统的后端服务接口,所有微门户系统均利用企业微信用户登录标识,依赖微门户管理平台提供的统一的用户信息接口,但是却使用各自系统唯一的Key和Iv等信息进行加密。这样的方案因为所属功能没有集成到同级目录菜单下,因此在用户在一个系统完成操作后需要去另一个系统进行操作时往往需要先退出前一个系统,再获取用户信息后再进入下一个系统,无法做到不同微门户系统模块彼此间无感跳转,用户体验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
进一步地,在第一系统获取到用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其Key值、IV、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保存在预设格式的会话文件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与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包括:
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开放系统交互界面。
进一步地,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其Key值和IV解密并获取到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Key值和IV解密所述跳转请求内容中加密的用户信息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包括:
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对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附在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之后。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门户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包括:所述平台包括:第一系统、第二系统、通讯模块、用户服务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使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模块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使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映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与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所述操作指令,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案在目前微门户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配置第一系统的App_code,第二系统的App_code和指定跳转模块http请求地址的映射关系,并结合两个系统自身的密钥对跳转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解密,进而可以和微门户管理平台服务,以及数据源服务进行交互。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微门户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无感跳转,不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不同微门户系统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到同级目录菜单下。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在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的不同系统时仅需要去微门户管理平台的用户服务接口处获取一次用户信息即可进行所有系统的访问,并省去了退出一个系统再进入另一个系统这样的繁琐步骤,实现了微门户管理平台系统间的无感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门户管理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其中的“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介绍清楚方案而进行的对象区分定义,并不对对象本身进行限制,当然“第一”和“第二”限定的对象可能是同一个终端、设备和用户等,也可能是同一种终端、设备和用户。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此外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介绍一些下面实施例可能用到或用于辅助解释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念、术语或装置:
微门户是以现有门户网站为基础,整合各种最新资讯和网站微博的一种移动互联应用。拥有个性化资源订阅、社区化微博、精确全文云检索、原文查看、文章分享等功能,智能聚合原有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支持各种移动平台终端和浏览器的访问。使门户网站的访问不再局限于在电脑面前,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浏览习惯,实现对各门户网站的随时、随地、随身访问。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可以包括:
S101、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S102、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获取用户信息;
在进一步地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系统获取到用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其Key值、IV、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保存在预设格式的会话文件中。系统的App_code是微门户系统的唯一编码。
S103、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在进一步地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http请求地址、与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S104、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
在可选实施例中,当根据第一系统的Key值、IV和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后,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第二系统需要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后再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开放系统交互界面。
在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不仅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为了提高安全性还可以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为密钥对第一系统的APP_code进行加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双加密的方案,即:首先根据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对第一系统的App_code进行加密,可选地并将加密后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附在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之后,这样第二系统可以通过跳转接口即获得加密后的第一系统APP_code;然后,在根据第一系统的Key值、IV和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4,即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的实现的前提是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其解密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所述第二系统通过所述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步骤2、所述第二系统通过其Key值和IV解密并获取到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步骤3、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Key值和IV;
步骤4、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Key值和IV解密所述跳转请求内容中加密的用户信息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申请所公开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下面以企业微信平台这一微门户管理平台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下:
步骤1、微门户管理平台提供跳转配置映射关系,即配置系统A&App_code(代表A系统的唯一编码)到系统B&App_code(代表B系统的唯一编码)和指定跳转模块http请求地址的映射关系。同时通过后端配置的跳转映射关系,系统A找到系统B的key,iv后,并以这两个参数为密钥对系统A的App_code加密,并将加密后的App_code其附在跳转地址系统B的地址后。其中系统A和系统B是企业微信平台同级菜单下的管理模块。
步骤2、用户输入用户身份信息,例如账户和密码,登录企业微信这个平台,选择某一菜单模块下的微门户系统A部分功能的菜单。A系统session(会话)初始化。进入微门户系统A,A系统依据企业微信登录标识调用用户信息维护服务接口,获取用户信息,并用唯一的key、iv、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保存到指定统一格式的session中。
步骤3、所述系统A界面内的跳转模块(包含有跳转请求地址)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系统B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步骤4、系统B接到请求后在加载过程中,对从接口地址附带的用B的密钥加密的A&App_code进行解密后获取到A&App_code。后依据系统A&App_code,获取A的唯一密钥key、iv;然后再根据系统A的A&App_code、key和iv对保存有加密用户信息的session进行解密,获取到真实的用户信息。
步骤5、跳转进入系统B,后可以使用系统B本身的key、iv,App_code和解密后的用户信息利用企业微信平台和用户进行交互或继续进行下一个系统的跳转,以满足用户的操作需求。
通过上述实施例,用户在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的不同系统时仅需要去微门户管理平台的用户服务接口处获取一次用户信息即可进行所有系统的访问,并省去了退出一个系统再进入另一个系统这样的繁琐步骤,实现了微门户管理平台系统间的无感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图1所示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门户管理平台,所述平台如图2所示,所述平台可以包括:201第一系统、202第二系统、203通讯模块、204用户服务接口模块和205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203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203通讯模块,还用于使201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204用户服务接口模块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203通讯模块,还用于使所述201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202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202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所述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201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所述205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映射配置信息;
所述202第二系统接收到201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202第二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201第一系统与202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205存储模块存储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201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与202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微门户管理平台的上述各组成设备具有实现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相应步骤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系统。上述模块和系统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上述各模块和系统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多个模块和系统集成实现。对于上述各模块和系统的功能描述具体可以参见图1中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对应描述,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微门户管理平台的具体结构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微门户管理平台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
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操作指令,执行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
作为一个示例,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3相连,如通过总线302相连。可选的,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3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304不限于一个。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300的具体结构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305,用于显示图像,或需要时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
其中,处理器3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收发器304可以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收发器304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通信的功能。
处理器301可以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30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3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处理器301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01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301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301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301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处理器301可以运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以便于降低用户的操作复杂度、提高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的体验。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不同的器件,比如集成CPU和GPU时,CPU和GPU可以配合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比如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中部分算法由CPU执行,另一部分算法由GPU执行,以得到较快的处理效率。
总线3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3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303可以是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读光盘),也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存储器3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
存储器303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3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3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03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的代码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3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相机应用采集的图像、视频等)等。
存储器303还可以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3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1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相应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的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这种情况下,处理器301可以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运行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的代码,处理器301可以控制运行微门户系统跳转流程。
显示屏305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305,N为大于1的正整数。显示屏305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例如,显示屏305可以显示照片、视频、网页、或者文件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适用于上述方法任一实施例,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上述方法任一实施例,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适用于上述方法任一实施例,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案在目前微门户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配置第一系统的App_code,第二系统的App_code和指定跳转模块http请求地址的映射关系,并结合两个系统自身的密钥对跳转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密、解密,进而可以和微门户管理平台服务,以及数据源服务进行交互。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微门户第一系统到第二系统的无感跳转,不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且不同微门户系统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到同级目录菜单下。而且采用本申请公开的方案用户在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的不同系统时只需要去微门户管理平台的用户服务接口处获取一次用户信息即可进行所有系统的访问,并省去了退出一个系统再进入另一个系统这样的繁琐步骤,实现了微门户管理平台系统间的无感切换,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平台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平台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平台,或一些特征可以丢弃,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平台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变化、替换、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包括:
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开放系统交互界面;
所述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其Key值和IV解密并获取到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Key值和IV解密所述跳转请求内容中加密的用户信息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包括:
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对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附在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系统获取到用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系统根据其Key值、IV、App_code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用户信息保存在预设格式的会话文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
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与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4.一种微门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第一系统、第二系统、通讯模块、用户服务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信息进入微门户管理平台;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所述微门户管理平台的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使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入指令后,从微门户管理平台用户服务接口模块获取用户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还用于使所述第一系统接收到用户跳转至第二系统的指令时,根据预存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向第二系统发送跳转请求;其中跳转请求内容至少包括第一系统获取的用户信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系统映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后,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
所述第二系统接收到第一系统发送的跳转请求向所述用户开放第二系统包括:
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对用户开放系统交互界面;
所述第二系统对接收的跳转请求中加密的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后获取到用户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其Key值和IV解密并获取到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获取所述第一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Key值和IV解密所述跳转请求内容中加密的用户信息后获取到用户信息;
所述第二系统通过跳转模块获取加密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包括:
第一系统获取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
根据所述获取的第二系统的Key值和IV对所述第一系统的App_code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第一系统的APP_code附在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门户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为同一级菜单目录下的系统;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系统映射配置信息为:
第一系统的App_code、跳转模块请求地址、与第二系统的App_code三者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跳转模块为接收用户跳转指令的系统接口。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所述操作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30331.3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Active CN112367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331.3A CN11236733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0331.3A CN11236733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335A CN112367335A (zh) 2021-02-12
CN112367335B true CN112367335B (zh) 2023-07-11

Family

ID=7453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0331.3A Active CN11236733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733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26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湖北安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考评服务平台的跨域认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637A (zh) * 2015-11-09 2016-03-30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9492374B (zh) * 2018-09-26 2022-03-18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验证的系统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08758A (zh) * 2018-09-26 2019-03-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处理的页面显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1177593B (zh) * 2018-11-13 2023-04-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打通方法及系统
CN111310158A (zh) * 2020-02-14 2020-06-1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url跳转的第三方系统登录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269A (zh) * 2013-12-20 2014-04-16 湖北安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考评服务平台的跨域认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7335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9103B2 (en) Managing security agents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JP6871393B2 (ja) ログイン情報処理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1637703B2 (en) Zero-knowledge environment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engine
KR102451109B1 (ko) 디바이스 익명성을 제공하는 키 증명문 생성
US10831913B2 (en) Securely storing content within public clouds
CN106063185B (zh) 用于安全地共享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7421B2 (en) Establishing trust between containers
US11243688B1 (en) Bi-directional application switching with contextual awareness
CN110178136A (zh)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程序的签名验证
US9479328B1 (en) Secure key provisioning
CN111538980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账户绑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768700B2 (en) Contextual application switch based on user behaviors
US20220100874A1 (en) Data loss protection on secondary displays
US20210303718A1 (en) Context based data leak prevention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CN106203141A (zh) 一种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367335B (zh) 一种微门户系统跳转方法和微门户管理平台
US201602837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nd transitioning to multiple facets of a social media object in a social network
CN112805698A (zh) 呈现由多个drm保护的内容
WO2016091210A1 (en)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US20160307192A1 (en) Secure Digital Asset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s
CN112511510B (zh) 一种授权认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214481A1 (en) Secure Display of Sensitive Cont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